高一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各组物质所属类别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纯碱、:盐类
B.、、、碱性氧化物
C.HF、、、:强酸
D.空气、胶体、:混合物
2.羟基磷灰石晶体属于( )。
A.有机物 B.酸 C.碱 D.盐
3.向含有和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为直径约为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和均属于盐
B.中铁元素为价
C.形成该黑色分散系时发生的变化为物理变化
D.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溶液也可得到该黑色分散系
4.下列物质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最小的是( )。
A.硫酸铜溶液 B.雾 C.有色玻璃 D.悬浊液
5.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硝酸和氢氧化钾的反应
C.氢氧化铜和稀盐酸的反应 D.氢氧化镁和稀硫酸的反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性氧化物一定为金属氧化物
B.石墨能导电,则石墨为电解质
C.仅由一种元素形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D.同一种物质,相同条件下,质量分数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7.下列对图示的解释错误的是( )。
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导电能力变化 的形成
A.a时刻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B.
用激光笔照射分散系,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溶于水
C.利用丁达尔效应证明烧杯中的分散系是胶体 D.
A.A B.B C.C D.D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澄清透明的酸性溶液中:、、、
B.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
C.的溶液中:、、、
D.的溶液中:、、、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用表示的是( )。
A.溶液和稀醋酸的反应 B.溶液和稀硫酸的反应
C.溶液和溶液的反应 D.和稀硝酸溶液的反应
10.下列在指定溶液中的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中:、、、
B.酸性溶液中:、、、
C.碱性溶液中:、、、
D.的溶液中:、、、
11.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产生的工业废水中,共含有、、、、、六种离子。甲厂和乙厂的废水分别含有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厂废水中含有的三种离子是、、
B.取少量乙厂的废水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试管中溶液变红色
C.如果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转化为沉淀
D.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后过滤,过滤后的废水可用来浇灌农田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将少量氢氧化钡加入硫酸氢钠溶液中:
B.将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
C.将氢氧化铝加入稀盐酸中:
D.将氧化镁加入稀硫酸中:
13.某小组用图1的装置探究的化学性质。相同条件下,分别将等体积的水、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集满的锥形瓶中,测得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压强迅速上升是因为向锥形瓶中注入了液体
B.时,实验c中锥形瓶内的已经被完全吸收
C.实验a中反应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
D.对比三组实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效果最好
14.甲、乙两个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分别各含有、、、、、六种离子中的三种离子,两厂的废水单独排放均有较大污染。在乙厂取水样进行检测显碱性;若将两厂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处理后可达到环保排放标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厂废水中一定含有 B.乙厂废水中含有、、
C.乙厂废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甲、乙两厂废水混合会产生沉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填空题(共58分)
15.(13分)胶体
(1)胶体的制备
将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__________中逐滴加入5~6滴__________,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_________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胶体。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丁达尔效应
①实验操作:把盛有溶液和胶体的烧杯置于__________,分别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线__________的方向进行观察。
②实验现象:光束通过胶体时,可看到__________,而光束通过溶液时,看不到此现象。
③理论解释:这条光亮的“通路”是胶体粒子对光线__________形成的,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④应用:丁达尔效应可被用来__________。
(3)胶体的本质特征
胶体与溶液、浊液等分散系之间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
16.(16分)有一瓶澄清的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含有、、、、、、、。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由题干信息可知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
(2)用pH试纸检验该溶液,呈强酸性,则可证明原溶液中存在__________,同时可以排除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
(3)取部分原溶液滴加过量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可证明原溶液中存在__________。
(4)取少量(3)反应后的溶液,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存在__________,可以排除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知原溶液中一定还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不确定是否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
17.(15分)有下列物质:①固体;②熔融的;③;④稀硫酸:⑤;⑥铜;⑦氨水;⑧蔗糖晶体;⑨固体;⑩。
(1)上述状态下的物质可导电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
(3)写出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
(4)写出用⑨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写出①的溶液与②的溶液恰好中和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6)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溶液导电能力随新物质加入量(V)的变化曲线如图。分别与A、B、C曲线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B.C.
①向溶液中通入气体直至过量
②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
③向硝酸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至过量
18.(14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研究物质性质及转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1)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使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如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下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
①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
②图示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2)中国古代著作中有“银针验毒”的记录,其原理为:,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其中在该反应中__________(填标号)。
A.作氧化剂 B.作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3)已知可发生反应:。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