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真题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真题
1.(2024九下·滨州)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境主要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 B.火上浇油
C.立竿见影 D.杯弓蛇影
2.(2024九下·滨州)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电光源
C.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 D.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3.(2024九下·滨州)试管是实验中常用仪器,试管口朝向可能因实验的不同而不同。下列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错误的是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
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
4.(2024九下·滨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5.(2024九下·滨州)下列做法不能减缓或防止钢铁锈蚀的是
A.经常用食盐水清洗铁制品
B.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干燥
C.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
D.在钢铁的表面镀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
6.(2024九下·滨州)2024年六五环境日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工厂废水直接排放
C.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7.(2024九下·滨州)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
C.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D.夜间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8.(2024九下·滨州)人体中各元素的含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而容易异致贫血症的是
A.铁 B.碘 C.钙 D.锌
9.(2024九下·滨州)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一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前后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D.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0.(2024九下·滨州)“糖醋鲤鱼”是一道传统名菜,其烹饪过程中用到了黄酒和食醋。黄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使烹饪出的菜品别具香味。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属于氧化物
B.乙酸乙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D.乙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1.(2024九下·滨州)海洋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下列关于海洋中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
B.海水“晒盐”后剩余的母液一定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海水淡化只能得到淡水,剩余物质不再有任何利用价值
D.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类,其中含量最多的盐是氯化镁
12.(2024九下·滨州)下列各组药品不能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溶液
B.溶液 稀
C.溶液 稀
D.溶液 溶液
13.(2024九下·滨州)下列各组离子在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14.(2024九下·滨州)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鉴别方法 现象及结论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闻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一氧化碳,无味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B 食盐水和蒸馏水 测 的液体为食盐水,的液体为蒸馏水
C 硫酸铁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 观察颜色 浅绿色溶液为硫酸铁溶液,黄色溶液为硫酸亚铁溶液
D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充分加热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物质为碳酸氢钠,无明显现象的物质为碳酸钠
A.A B.B C.C D.D
15.(2024九下·滨州)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则盐中一定有金属元素
C.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则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16.(2024九下·滨州)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的硫酸溶液中加水
B.向盛有一定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时,向一定量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锌
17.(2024九下·滨州)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试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磷原子   ;
(2)氩气   ;
(3)过氧化氢   ;
(4)标出氧化铝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18.(2024九下·滨州)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元素都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2)硼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   ;
(3)图中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元素符号);
(4)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   (填“阴”或“阳”)离子;
(5)图中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各原子的______(填字母序号)相同。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19.(2024九下·滨州)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小滨郊游时准备了下列食物,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酱牛肉 B.矿泉水 C.面包 D.猕猴桃
②小滨郊游途中发现一块麦地的小麦因缺肥导致叶子发黄并倒伏了一部分。这块麦地需要施用的复合肥是   ;
A. B. C. D.
③郊游结束后,为保护环境小滨将垃圾用塑料袋集中带走。塑料属于   ;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2)小凯想检测家中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他取适量样品,加入肥皂水,搅拌后观察到样品中泡沫较多,浮渣较少,则证明该自来水是   (填“软水”或“硬水”);
(3)小新参观新能源汽车制造厂时,了解到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
A.太阳能 B.地热能 C.石油 D.天然气
20.(2024九下·滨州)小海用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总结了稀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该同学向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   色;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试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3)为验证性质③,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
(4)小海把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发现无明显现象,再向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无色溶液变成红色,则此时混合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不考虑酚酞)。
21.(2024九下·滨州)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时,欲将甲物质完全溶解配制成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则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g,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当乙物质中混有少量甲物质时,可以用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22.(2024九下·滨州)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俗称火碱;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氧化物且常用作固体干燥剂。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上方为条件或反应物;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E的化学式:   ;
(2)D转化为E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E转化为B的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4)写出的化学方程式:   。
23.(2024九下·滨州)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结合下图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过滤操作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水电解器的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3)从安全角度考虑,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   ;
(4)将铝片与铝合金互相刻划,可证明铝合金的硬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铝片的硬度。
24.(2024九下·滨州)小明和同学们在学习了工业炼铁的原理后,想通过自制一氧化碳模拟工业炼铁的化学原理。
【查阅资料】①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
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与二氧化碳反应;
③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能吸收氯化氢气体;
④一氧化碳既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分析】请结合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C的作用是   ;
(3)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完毕,装置H中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填化学式);
(5)装置J中点燃的酒精灯的作用是   。
25.(2024九下·滨州)黄铜(铜和锌的合金)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于制造轴承、齿轮等机器零件。为回收黄铜中的铜,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黄铜样品粉末,放入烧杯中,然后逐渐加入稀硫酸至过量。所加稀硫酸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试计算:
(1)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刻舟求剑、立竿见影、杯弓蛇影描述的情境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火上浇油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分析。
2.【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A、空气中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造多种电光源,不符合题意;
C、氧气具有帮助呼吸的性质,可用于供给动植物的呼吸,不符合题意;
D、植树造林可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空气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分析;
B、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分析;
C、根据氧气帮助呼吸的性质分析;
D、根据植树造林可净化空气分析。
3.【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加热试管内液体,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液体体积不能超试管容积三分之一,不符合题意;
B、块状固体取用应横持试管,用镊子把药品放在试管口,再缓慢直立试管,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试管底部,不符合题意;
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符合题意;
D、滴管滴加液体时要在试管口上方垂直悬空滴加,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或接触试管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操作要求分析;
B、根据块状固体取用一横二送三直立分析;
C、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分析;
D、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解析】【解答】A、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能是升温或者降温,如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错误;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因为水是纯净物,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的过程中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正确;
D、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如汽水中溶质是二氧化碳气体,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分析;
B.根据溶液的概念判断;
C.根据物质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析;
D.根据溶质、溶液、溶剂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A、食盐水会加速铁的锈蚀,经常用食盐水清洗铁制品,不能减缓或防止钢铁锈蚀,符合题意;
B、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干燥,减少铁与水的接触,能减缓或防止钢铁锈蚀,不符合题意;
C、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能隔绝氧气和水,可减缓或防止钢铁锈蚀,不符合题意;
D、在钢铁的表面镀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能隔绝氧气和水,能减缓或防止钢铁锈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减缓或防止钢铁锈蚀的原理是避免铁制品同时与水和空气接触分析。
6.【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保护水资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A、垃圾分类处理可节约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不符合题意;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C、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能保护金属资源,还能防止环境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环境、水、空气污染原因分析,由污染原因确定各做法是否符合“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主题。
7.【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灯泡通电发光发热不是燃烧,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使可燃物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符合题意;
C、着火点为物质的属性,不能改变,不符合题意;
D、家里煤气泄漏,若立即开灯检查,可能会使燃气接触明火引起爆炸,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发光放热的现象可能发生的 物理变化分析;
B、根据隔离氧气的灭火原理分析;
C、根据着火点不能改变分析;
D、根据燃气泄漏接触明火易发生爆炸分析。
8.【答案】A
【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A、人体缺少铁元素会患贫血,符合题意;
B、人体缺少碘元素会患甲状腺肿大,不符合题意;
C、幼儿和青少年缺少钙元素会患佝偻病,老年人缺少会患骨质疏松,不符合题意;
D、缺少锌元素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常见元素与人体健康分析。
9.【答案】D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则,,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后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0-8):(16-8)=3:2,不符合题意;
D、由于不知道该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无法确定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此确定待测的质量,再依据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参加反应和生成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增加,则为生成物,增加多少生成多少,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减少多少反应多少,反应后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
10.【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 、乙酸乙酯由乙酸乙酯分子构成的,一个乙酸乙酯分子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4+1×8+16×2=88,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不符合题意;
D、乙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4):(1×8):(16×2)=6:1:4,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注意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g;
D、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11.【答案】A
【知识点】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海洋中的资源
【解析】【解答】A、“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符合题意;
B、海水晒盐后剩下的母液,是析出氯化钠后的溶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C、海水淡化后的母液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可用于提取化工原料,不符合题意;
D、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B、根据结晶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分析;
C、根据海水的组成及用途分析;
D、根据海水中最多的盐是氯化钠分析。
12.【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A、Fe能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Cu,说明Fe比Cu活泼,Ag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说明Ag不如Cu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
B、Cu、Ag都不能与FeSO4溶液和稀H2SO4反应,只能说明Cu、Ag的活动性都比Fe弱,但无法比较Cu和Ag的活动性强弱,不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符合题意;
C、Fe能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Ag,说明Fe比Ag活泼,Cu能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Ag,说明Cu比Ag活泼,Fe能与稀H2SO4反应,Cu不能与稀H2SO4反应,说明Fe比Cu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
D、Cu不能与FeSO4溶液反应,说明Cu不如Fe活泼,Cu能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Ag,说明Cu比Ag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反应是否发生也可证明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
13.【答案】D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解答】A、pH为12的水溶液显碱性,含有大量的OH-,H+和OH-结合生成水,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B、pH为12的水溶液显碱性,含有大量的OH-,Mg2+和碱性溶液中的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C、pH为12的水溶液显碱性,含有大量的OH-,和碱性溶液中的OH-能结合生成氨气和水,Ca2+与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共存问题即为各物质是否能发生反应,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共存,不能发生反应则能共存。解题的关键是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掌握,若各物质或离子交换成分后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则能反应,即不能共存。
14.【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常用盐的用途;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闻气味方法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
B、食盐水和蒸馏水的pH都等于7,用测pH方法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
C、观察颜色,浅绿色溶液为硫酸亚铁溶液,黄色溶液为硫酸铁溶液,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充分加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的为碳酸氢铵,无明显现象的为碳酸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分析;
B、根据食盐水和蒸馏水的pH都等于7分析;
C、根据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硫酸铁溶液呈黄色分析;
D、根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分析。
15.【答案】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盐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或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B、NH4Cl等铵盐不含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符合题意;
D、碳酸盐和活泼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或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分析;
B、根据铵盐不含金属元素分析;
C、根据化合物定义分析;
D、根据碳酸盐和活泼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分析。
16.【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向pH=2的硫酸溶液中加水,溶液酸性会随水的增加而减弱,pH升高,但不会超过7,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实验中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C、时,向一定量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随硝酸钾的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至达到饱和时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D、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硫酸铜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每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减小,则溶质质量增大,待反应结束后,溶质质量不再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17.【答案】(1)3P
(2)Ar
(3)H2O2
(4)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
【解析】【解答】(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磷原子表示为3P。
(2)稀有气体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氩气属于稀有气体,其化学式为Ar。
(3)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
(4)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价数在后。氧化铝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磷原子表示为3P。
(2)稀有气体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氩气属于稀有气体,其化学式为Ar。
(3)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
(4)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价数在后。氧化铝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18.【答案】(1)二
(2)3
(3)Be
(4)得到;阴
(5)C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解析】【解答】(1)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图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均为2,因此图中各元素都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2)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圈内数字表示核电荷数,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硼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5-2=3;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其化学性质相似,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图中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铍(Be),这两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均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4)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5)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因此图中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故选:C。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数即为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分析;
(2)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分析;
(3)根据元素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分析;
(4)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分析;
(5)根据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分析。
(1)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图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均为2,因此图中各元素都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2)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圈内数字表示核电荷数,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硼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5-2=3;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其化学性质相似,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图中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铍(Be),这两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均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4)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5)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因此图中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故选:C。
19.【答案】(1)D;B;C
(2)软水
(3)A;B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分析】(1)①酱牛肉中富含蛋白质,A错误;矿泉水中富含水和无机盐,B错误;面包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C错误;猕猴桃中富含维生素,D正确;
②这块麦地的小麦因缺肥导致叶子发黄并倒伏了一部分,说明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应使用含氮元素和钾元素的复合肥。NH4HCO3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氮元素,属于氮肥,A不符合题意;KNO3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B符合题意;Ca3(PO4)2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磷元素,属于磷肥,C不符合题意; K2SO4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钾元素,属于钾肥,D不符合题意;
③郊游结束后,为保护环境小滨将垃圾用塑料袋集中带走。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故选C。
(2)天然水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他取适量样品,加入肥皂水,搅拌后观察到样品中泡沫较多,浮渣较少,则证明该自来水是软水;
(3)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属于传统能源,太阳能、地热能属于新能源。
故选AB。
【分析】(1)根据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小麦叶子发黄并倒伏了一部分,说明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分析;
(2)根据加肥皂水观察泡沫多少鉴别硬水和软水分析;
(3)根据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及新能源种类分析。
(1)①A、酱牛肉中富含蛋白质,错误;
B、矿泉水中富含水和无机盐,错误;
C、面包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错误;
D、猕猴桃中富含维生素,正确;
故选D;
②这块麦地的小麦因缺肥导致叶子发黄并倒伏了一部分,说明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应使用含氮元素和钾元素的复合肥。
A、NH4HCO3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KNO3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C、Ca3(PO4)2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D.K2SO4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③郊游结束后,为保护环境小滨将垃圾用塑料袋集中带走。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
故选C。
(2)天然水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他取适量样品,加入肥皂水,搅拌后观察到样品中泡沫较多,浮渣较少,则证明该自来水是软水;
(3)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属于传统能源,太阳能、地热能属于新能源。
故选AB。
20.【答案】(1)红
(2)
(3)C
(4)NaCl和NaOH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向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2)铁锈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性质③,是盐酸与盐反应,镁为金属单质,二氧化碳为非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镁为碱,碳酸钠为盐,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选择C;
(4)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发现无明显现象,再向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无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即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物中氢氧化钠剩余,所以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NaOH。
【分析】(1)根据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分析;
(2)根据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分析;
(3)根据性质③是盐酸与盐反应,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氯化钠和盐酸不能使酚酞变色,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生成物分析。
(1)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向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2)铁锈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性质③,是盐酸与盐反应,镁为金属单质,二氧化碳为非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镁为碱,碳酸钠为盐,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选择C;
(4)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发现无明显现象,再向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无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即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物中氢氧化钠剩余,所以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NaOH。
21.【答案】(1)t2
(2)乙>甲>丙
(3)50;搅拌,加快溶解
(4)蒸发结晶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根据图像,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此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乙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丙的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t1℃乙的溶解度大于甲,因此乙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由于甲在t1℃时的溶解度大于丙在t3℃时的溶解度,因此甲的质量分数大于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为乙>甲>丙;
(3)t3℃ 时,甲的溶解度是6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60g甲,将 30g 甲物质完全溶解配制成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则需加入水的质量为50g,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
(4)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当乙中混有少量的甲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根据图像,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此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乙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丙的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t1℃乙的溶解度大于甲,因此乙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由于甲在t1℃时的溶解度大于丙在t3℃时的溶解度,因此甲的质量分数大于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为乙>甲>丙;
(3)t3℃ 时,甲的溶解度是6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60g甲,将 30g 甲物质完全溶解配制成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则需加入水的质量为50g,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
(4)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当乙中混有少量的甲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22.【答案】(1)CaO
(2)分解反应
(3)放热
(4)Na2CO3 + Ca(OH)2 = CaCO3↓+2NaOH
【知识点】常用盐的用途;盐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C俗称火碱,C为氢氧化钠;D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是碳酸钙;D(碳酸钙)高温条件下生成E;碳酸钙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E 是一种氧化物且常用作固体干燥剂,则E为氧化钙,E与H2O转化为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B为氢氧化钙;A与B(氢氧化钙)能转化为C(氢氧化钠)和D(碳酸钙),A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则A为碳酸钠,代入验证,推理正确。
(1)物质E是氧化钙,化学式:CaO;
(2)D转化为E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E转化为B的反应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4)A+B→C+D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 + Ca(OH)2 = CaCO3↓+2NaOH。
【分析】先根据氢氧化钠俗称火碱,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常用作干燥剂,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结合框图中物质间转化关系推导出各物质,再结合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分解反应定义解答。
(1)物质E是氧化钙,化学式:CaO;
(2)D转化为E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E转化为B的反应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4)A+B→C+D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 + Ca(OH)2 = CaCO3↓+2NaOH。
23.【答案】(1)铁架台
(2)O2
(3)纯度
(4)大于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电解水实验;合金与合金的性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解析】【解答】(1)过滤操作中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
(2)水通电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比为2:1,b玻璃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或O2);
(3)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如果氢气不纯,其中混有氧气等其他气体,在点燃或加热时,可能会发生爆炸,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4)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纯金属的硬度,铝片与铝合金互相刻画,可证明铝合金的硬度大于铝片的硬度。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现象分析;
(3)根据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验纯分析;
(4)根据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纯金属的硬度分析。
(1)过滤操作中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
(2)水通电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比为2:1,b玻璃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或O2);
(3)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如果氢气不纯,其中混有氧气等其他气体,在点燃或加热时,可能会发生爆炸,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4)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纯金属的硬度,铝片与铝合金互相刻画,可证明铝合金的硬度大于铝片的硬度。
24.【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3)CO2 + 2NaOH = Na2CO3 + H2O
(4)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一氧化碳
(5)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知识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碱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浓硫酸具有吸水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装置C的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3)装置E是吸收没有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2NaOH = Na2CO3 + H2O;
(4)H装置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完毕,装置H中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得到氧元素,还原剂是一氧化碳(或CO);
(5)该实验尾气中含有CO,装置J中点燃的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分析】(1)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
(4)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析;
(5)根据CO的实验要防止尾气污染空气分析。
(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浓硫酸具有吸水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装置C的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3)装置E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2NaOH = Na2CO3 + H2O;
(4)H装置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完毕,装置H中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得到氧元素,还原剂是一氧化碳(或CO);
(5)装置J中点燃的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25.【答案】(1)26
(2)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
设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为,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1%。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由金属活动性锌>氢>铜可知,锌可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与稀硫酸反应,结合图像确定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26g;
(2)根据混合物及铜的质量计算出与酸反的锌的质量,由锌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质量,再由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生成硫酸锌溶液质量,从而计算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1)由金属活动性锌>氢>铜可知,锌可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与稀硫酸反应,结合图像可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26g;
(2)解析见答案。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真题
1.(2024九下·滨州)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境主要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 B.火上浇油
C.立竿见影 D.杯弓蛇影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刻舟求剑、立竿见影、杯弓蛇影描述的情境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火上浇油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分析。
2.(2024九下·滨州)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电光源
C.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 D.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A、空气中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造多种电光源,不符合题意;
C、氧气具有帮助呼吸的性质,可用于供给动植物的呼吸,不符合题意;
D、植树造林可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空气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分析;
B、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分析;
C、根据氧气帮助呼吸的性质分析;
D、根据植树造林可净化空气分析。
3.(2024九下·滨州)试管是实验中常用仪器,试管口朝向可能因实验的不同而不同。下列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错误的是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
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加热试管内液体,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液体体积不能超试管容积三分之一,不符合题意;
B、块状固体取用应横持试管,用镊子把药品放在试管口,再缓慢直立试管,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试管底部,不符合题意;
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符合题意;
D、滴管滴加液体时要在试管口上方垂直悬空滴加,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或接触试管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操作要求分析;
B、根据块状固体取用一横二送三直立分析;
C、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分析;
D、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4.(2024九下·滨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解析】【解答】A、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能是升温或者降温,如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错误;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因为水是纯净物,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的过程中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正确;
D、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如汽水中溶质是二氧化碳气体,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分析;
B.根据溶液的概念判断;
C.根据物质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析;
D.根据溶质、溶液、溶剂分析。
5.(2024九下·滨州)下列做法不能减缓或防止钢铁锈蚀的是
A.经常用食盐水清洗铁制品
B.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干燥
C.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
D.在钢铁的表面镀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
【答案】A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A、食盐水会加速铁的锈蚀,经常用食盐水清洗铁制品,不能减缓或防止钢铁锈蚀,符合题意;
B、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干燥,减少铁与水的接触,能减缓或防止钢铁锈蚀,不符合题意;
C、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能隔绝氧气和水,可减缓或防止钢铁锈蚀,不符合题意;
D、在钢铁的表面镀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能隔绝氧气和水,能减缓或防止钢铁锈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减缓或防止钢铁锈蚀的原理是避免铁制品同时与水和空气接触分析。
6.(2024九下·滨州)2024年六五环境日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工厂废水直接排放
C.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保护水资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A、垃圾分类处理可节约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不符合题意;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C、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能保护金属资源,还能防止环境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环境、水、空气污染原因分析,由污染原因确定各做法是否符合“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主题。
7.(2024九下·滨州)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
C.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D.夜间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灯泡通电发光发热不是燃烧,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使可燃物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符合题意;
C、着火点为物质的属性,不能改变,不符合题意;
D、家里煤气泄漏,若立即开灯检查,可能会使燃气接触明火引起爆炸,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发光放热的现象可能发生的 物理变化分析;
B、根据隔离氧气的灭火原理分析;
C、根据着火点不能改变分析;
D、根据燃气泄漏接触明火易发生爆炸分析。
8.(2024九下·滨州)人体中各元素的含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而容易异致贫血症的是
A.铁 B.碘 C.钙 D.锌
【答案】A
【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A、人体缺少铁元素会患贫血,符合题意;
B、人体缺少碘元素会患甲状腺肿大,不符合题意;
C、幼儿和青少年缺少钙元素会患佝偻病,老年人缺少会患骨质疏松,不符合题意;
D、缺少锌元素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常见元素与人体健康分析。
9.(2024九下·滨州)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一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前后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D.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答案】D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则,,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后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0-8):(16-8)=3:2,不符合题意;
D、由于不知道该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无法确定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此确定待测的质量,再依据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参加反应和生成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增加,则为生成物,增加多少生成多少,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减少多少反应多少,反应后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
10.(2024九下·滨州)“糖醋鲤鱼”是一道传统名菜,其烹饪过程中用到了黄酒和食醋。黄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使烹饪出的菜品别具香味。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属于氧化物
B.乙酸乙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D.乙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 、乙酸乙酯由乙酸乙酯分子构成的,一个乙酸乙酯分子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4+1×8+16×2=88,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不符合题意;
D、乙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4):(1×8):(16×2)=6:1:4,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注意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g;
D、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11.(2024九下·滨州)海洋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下列关于海洋中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
B.海水“晒盐”后剩余的母液一定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海水淡化只能得到淡水,剩余物质不再有任何利用价值
D.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类,其中含量最多的盐是氯化镁
【答案】A
【知识点】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海洋中的资源
【解析】【解答】A、“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符合题意;
B、海水晒盐后剩下的母液,是析出氯化钠后的溶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C、海水淡化后的母液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可用于提取化工原料,不符合题意;
D、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B、根据结晶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分析;
C、根据海水的组成及用途分析;
D、根据海水中最多的盐是氯化钠分析。
12.(2024九下·滨州)下列各组药品不能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溶液
B.溶液 稀
C.溶液 稀
D.溶液 溶液
【答案】B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A、Fe能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Cu,说明Fe比Cu活泼,Ag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说明Ag不如Cu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
B、Cu、Ag都不能与FeSO4溶液和稀H2SO4反应,只能说明Cu、Ag的活动性都比Fe弱,但无法比较Cu和Ag的活动性强弱,不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符合题意;
C、Fe能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Ag,说明Fe比Ag活泼,Cu能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Ag,说明Cu比Ag活泼,Fe能与稀H2SO4反应,Cu不能与稀H2SO4反应,说明Fe比Cu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
D、Cu不能与FeSO4溶液反应,说明Cu不如Fe活泼,Cu能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Ag,说明Cu比Ag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反应是否发生也可证明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
13.(2024九下·滨州)下列各组离子在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解答】A、pH为12的水溶液显碱性,含有大量的OH-,H+和OH-结合生成水,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B、pH为12的水溶液显碱性,含有大量的OH-,Mg2+和碱性溶液中的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C、pH为12的水溶液显碱性,含有大量的OH-,和碱性溶液中的OH-能结合生成氨气和水,Ca2+与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共存问题即为各物质是否能发生反应,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共存,不能发生反应则能共存。解题的关键是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掌握,若各物质或离子交换成分后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则能反应,即不能共存。
14.(2024九下·滨州)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鉴别方法 现象及结论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闻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一氧化碳,无味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B 食盐水和蒸馏水 测 的液体为食盐水,的液体为蒸馏水
C 硫酸铁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 观察颜色 浅绿色溶液为硫酸铁溶液,黄色溶液为硫酸亚铁溶液
D 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充分加热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物质为碳酸氢钠,无明显现象的物质为碳酸钠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常用盐的用途;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闻气味方法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
B、食盐水和蒸馏水的pH都等于7,用测pH方法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
C、观察颜色,浅绿色溶液为硫酸亚铁溶液,黄色溶液为硫酸铁溶液,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充分加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的为碳酸氢铵,无明显现象的为碳酸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分析;
B、根据食盐水和蒸馏水的pH都等于7分析;
C、根据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硫酸铁溶液呈黄色分析;
D、根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分析。
15.(2024九下·滨州)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则盐中一定有金属元素
C.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则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答案】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盐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或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B、NH4Cl等铵盐不含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符合题意;
D、碳酸盐和活泼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或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分析;
B、根据铵盐不含金属元素分析;
C、根据化合物定义分析;
D、根据碳酸盐和活泼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分析。
16.(2024九下·滨州)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的硫酸溶液中加水
B.向盛有一定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时,向一定量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锌
【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向pH=2的硫酸溶液中加水,溶液酸性会随水的增加而减弱,pH升高,但不会超过7,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实验中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C、时,向一定量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随硝酸钾的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至达到饱和时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D、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硫酸铜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每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减小,则溶质质量增大,待反应结束后,溶质质量不再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17.(2024九下·滨州)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试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磷原子   ;
(2)氩气   ;
(3)过氧化氢   ;
(4)标出氧化铝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答案】(1)3P
(2)Ar
(3)H2O2
(4)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
【解析】【解答】(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磷原子表示为3P。
(2)稀有气体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氩气属于稀有气体,其化学式为Ar。
(3)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
(4)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价数在后。氧化铝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磷原子表示为3P。
(2)稀有气体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氩气属于稀有气体,其化学式为Ar。
(3)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
(4)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价数在后。氧化铝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18.(2024九下·滨州)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元素都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2)硼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   ;
(3)图中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元素符号);
(4)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   (填“阴”或“阳”)离子;
(5)图中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各原子的______(填字母序号)相同。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1)二
(2)3
(3)Be
(4)得到;阴
(5)C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解析】【解答】(1)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图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均为2,因此图中各元素都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2)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圈内数字表示核电荷数,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硼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5-2=3;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其化学性质相似,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图中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铍(Be),这两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均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4)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5)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因此图中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故选:C。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数即为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分析;
(2)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分析;
(3)根据元素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分析;
(4)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分析;
(5)根据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分析。
(1)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图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均为2,因此图中各元素都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2)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圈内数字表示核电荷数,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硼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5-2=3;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其化学性质相似,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图中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铍(Be),这两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均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4)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5)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因此图中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故选:C。
19.(2024九下·滨州)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小滨郊游时准备了下列食物,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酱牛肉 B.矿泉水 C.面包 D.猕猴桃
②小滨郊游途中发现一块麦地的小麦因缺肥导致叶子发黄并倒伏了一部分。这块麦地需要施用的复合肥是   ;
A. B. C. D.
③郊游结束后,为保护环境小滨将垃圾用塑料袋集中带走。塑料属于   ;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2)小凯想检测家中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他取适量样品,加入肥皂水,搅拌后观察到样品中泡沫较多,浮渣较少,则证明该自来水是   (填“软水”或“硬水”);
(3)小新参观新能源汽车制造厂时,了解到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
A.太阳能 B.地热能 C.石油 D.天然气
【答案】(1)D;B;C
(2)软水
(3)A;B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分析】(1)①酱牛肉中富含蛋白质,A错误;矿泉水中富含水和无机盐,B错误;面包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C错误;猕猴桃中富含维生素,D正确;
②这块麦地的小麦因缺肥导致叶子发黄并倒伏了一部分,说明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应使用含氮元素和钾元素的复合肥。NH4HCO3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氮元素,属于氮肥,A不符合题意;KNO3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B符合题意;Ca3(PO4)2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磷元素,属于磷肥,C不符合题意; K2SO4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钾元素,属于钾肥,D不符合题意;
③郊游结束后,为保护环境小滨将垃圾用塑料袋集中带走。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故选C。
(2)天然水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他取适量样品,加入肥皂水,搅拌后观察到样品中泡沫较多,浮渣较少,则证明该自来水是软水;
(3)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属于传统能源,太阳能、地热能属于新能源。
故选AB。
【分析】(1)根据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小麦叶子发黄并倒伏了一部分,说明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分析;
(2)根据加肥皂水观察泡沫多少鉴别硬水和软水分析;
(3)根据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及新能源种类分析。
(1)①A、酱牛肉中富含蛋白质,错误;
B、矿泉水中富含水和无机盐,错误;
C、面包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错误;
D、猕猴桃中富含维生素,正确;
故选D;
②这块麦地的小麦因缺肥导致叶子发黄并倒伏了一部分,说明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应使用含氮元素和钾元素的复合肥。
A、NH4HCO3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KNO3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C、Ca3(PO4)2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D.K2SO4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③郊游结束后,为保护环境小滨将垃圾用塑料袋集中带走。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
故选C。
(2)天然水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他取适量样品,加入肥皂水,搅拌后观察到样品中泡沫较多,浮渣较少,则证明该自来水是软水;
(3)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属于传统能源,太阳能、地热能属于新能源。
故选AB。
20.(2024九下·滨州)小海用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总结了稀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该同学向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   色;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试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3)为验证性质③,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
(4)小海把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发现无明显现象,再向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无色溶液变成红色,则此时混合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不考虑酚酞)。
【答案】(1)红
(2)
(3)C
(4)NaCl和NaOH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向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2)铁锈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性质③,是盐酸与盐反应,镁为金属单质,二氧化碳为非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镁为碱,碳酸钠为盐,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选择C;
(4)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发现无明显现象,再向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无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即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物中氢氧化钠剩余,所以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NaOH。
【分析】(1)根据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分析;
(2)根据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分析;
(3)根据性质③是盐酸与盐反应,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氯化钠和盐酸不能使酚酞变色,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生成物分析。
(1)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向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2)铁锈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性质③,是盐酸与盐反应,镁为金属单质,二氧化碳为非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镁为碱,碳酸钠为盐,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选择C;
(4)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发现无明显现象,再向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无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即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物中氢氧化钠剩余,所以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NaOH。
21.(2024九下·滨州)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时,欲将甲物质完全溶解配制成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则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g,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当乙物质中混有少量甲物质时,可以用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答案】(1)t2
(2)乙>甲>丙
(3)50;搅拌,加快溶解
(4)蒸发结晶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根据图像,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此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乙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丙的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t1℃乙的溶解度大于甲,因此乙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由于甲在t1℃时的溶解度大于丙在t3℃时的溶解度,因此甲的质量分数大于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为乙>甲>丙;
(3)t3℃ 时,甲的溶解度是6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60g甲,将 30g 甲物质完全溶解配制成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则需加入水的质量为50g,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
(4)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当乙中混有少量的甲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根据图像,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此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乙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丙的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t1℃乙的溶解度大于甲,因此乙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由于甲在t1℃时的溶解度大于丙在t3℃时的溶解度,因此甲的质量分数大于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为乙>甲>丙;
(3)t3℃ 时,甲的溶解度是6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60g甲,将 30g 甲物质完全溶解配制成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则需加入水的质量为50g,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
(4)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当乙中混有少量的甲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22.(2024九下·滨州)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俗称火碱;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氧化物且常用作固体干燥剂。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上方为条件或反应物;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E的化学式:   ;
(2)D转化为E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E转化为B的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4)写出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CaO
(2)分解反应
(3)放热
(4)Na2CO3 + Ca(OH)2 = CaCO3↓+2NaOH
【知识点】常用盐的用途;盐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C俗称火碱,C为氢氧化钠;D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是碳酸钙;D(碳酸钙)高温条件下生成E;碳酸钙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E 是一种氧化物且常用作固体干燥剂,则E为氧化钙,E与H2O转化为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B为氢氧化钙;A与B(氢氧化钙)能转化为C(氢氧化钠)和D(碳酸钙),A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则A为碳酸钠,代入验证,推理正确。
(1)物质E是氧化钙,化学式:CaO;
(2)D转化为E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E转化为B的反应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4)A+B→C+D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 + Ca(OH)2 = CaCO3↓+2NaOH。
【分析】先根据氢氧化钠俗称火碱,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常用作干燥剂,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结合框图中物质间转化关系推导出各物质,再结合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分解反应定义解答。
(1)物质E是氧化钙,化学式:CaO;
(2)D转化为E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E转化为B的反应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4)A+B→C+D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 + Ca(OH)2 = CaCO3↓+2NaOH。
23.(2024九下·滨州)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结合下图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过滤操作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水电解器的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3)从安全角度考虑,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   ;
(4)将铝片与铝合金互相刻划,可证明铝合金的硬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铝片的硬度。
【答案】(1)铁架台
(2)O2
(3)纯度
(4)大于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电解水实验;合金与合金的性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解析】【解答】(1)过滤操作中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
(2)水通电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比为2:1,b玻璃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或O2);
(3)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如果氢气不纯,其中混有氧气等其他气体,在点燃或加热时,可能会发生爆炸,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4)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纯金属的硬度,铝片与铝合金互相刻画,可证明铝合金的硬度大于铝片的硬度。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现象分析;
(3)根据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验纯分析;
(4)根据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纯金属的硬度分析。
(1)过滤操作中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
(2)水通电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比为2:1,b玻璃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或O2);
(3)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如果氢气不纯,其中混有氧气等其他气体,在点燃或加热时,可能会发生爆炸,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4)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纯金属的硬度,铝片与铝合金互相刻画,可证明铝合金的硬度大于铝片的硬度。
24.(2024九下·滨州)小明和同学们在学习了工业炼铁的原理后,想通过自制一氧化碳模拟工业炼铁的化学原理。
【查阅资料】①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
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与二氧化碳反应;
③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能吸收氯化氢气体;
④一氧化碳既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分析】请结合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C的作用是   ;
(3)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完毕,装置H中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填化学式);
(5)装置J中点燃的酒精灯的作用是   。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3)CO2 + 2NaOH = Na2CO3 + H2O
(4)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一氧化碳
(5)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知识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碱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浓硫酸具有吸水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装置C的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3)装置E是吸收没有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2NaOH = Na2CO3 + H2O;
(4)H装置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完毕,装置H中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得到氧元素,还原剂是一氧化碳(或CO);
(5)该实验尾气中含有CO,装置J中点燃的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分析】(1)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
(4)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析;
(5)根据CO的实验要防止尾气污染空气分析。
(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浓硫酸具有吸水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装置C的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3)装置E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2NaOH = Na2CO3 + H2O;
(4)H装置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完毕,装置H中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得到氧元素,还原剂是一氧化碳(或CO);
(5)装置J中点燃的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25.(2024九下·滨州)黄铜(铜和锌的合金)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于制造轴承、齿轮等机器零件。为回收黄铜中的铜,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黄铜样品粉末,放入烧杯中,然后逐渐加入稀硫酸至过量。所加稀硫酸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试计算:
(1)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26
(2)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
设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为,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1%。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由金属活动性锌>氢>铜可知,锌可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与稀硫酸反应,结合图像确定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26g;
(2)根据混合物及铜的质量计算出与酸反的锌的质量,由锌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质量,再由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生成硫酸锌溶液质量,从而计算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1)由金属活动性锌>氢>铜可知,锌可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与稀硫酸反应,结合图像可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26g;
(2)解析见答案。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南省长沙市周南集团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下一篇:广东省珠海市第十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十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