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练习
姓名: 班级: 考号: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减弱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
A.在道路是安装噪声检测器
B.将所有噪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传出
C.规定建筑工地上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D.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两旁植种树木花草
2.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先后四次测量的结果为:13.25cm、13.27cm、13.02cm、13.28cm,则该物体的长度为( )
A.13.27 cm B.13.28 cm C.13.21 cm D.13.26 cm
3.下列声现象中与音调有关的是( )
A. 用力击鼓
B. 水瓶琴
C. 真空罩实验
D. 车载GPS导航
4.图是神舟十三号乘组返回前,王亚平在空间站用古筝演奏《梦天》的画面。电视观众能够分辨出古筝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速度
5.下列关于参照物说法正确的是( )
A.要描述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必须首先选定一个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C.对于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判断的结果可能不同
D.人在上升的电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6.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下到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明声音的产生不需要振动
B.“禁止鸣笛”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
D.“响鼓也应重锤敲”说明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7.关于单位换算,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A.人的头发经直径约为7×10-5m=7×104nm
B.3h=1.08×103s
C.72km/min=1200m/s
D.1光年=9.4608×1015m
8.如图所示为一商场运行中的自动扶梯.某一顾客站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当我们说该顾客“静止”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顾客本身 B.扶梯
C.大楼地面 D.随相邻扶梯下行的乘客
9.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0~20 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 s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 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声音只能传递能量
D.公路两旁修建隔音板的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9分,答案不全得1分,不答或错答不得分)
11.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
C.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 D.吉他声具有能量
1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相同的玻璃瓶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水瓶琴,并用小木棒敲击瓶口和用嘴对着瓶口吹两种方式为同学们演奏美妙乐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水瓶琴发出的乐曲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敲击时最右侧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
C.用不同的劲对着同一瓶口吹气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D.同学们听到的乐曲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13.关于图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是城市中禁止鸣笛标志
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闹钟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音调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4.目前,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悼念活动中,急促的警报响起后,行人驻足,车辆停驶,人们在同一时间为遇难同胞默哀,这是因为警报声传递了 .“急促”说明了警报声的音调 .
15.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钟声洪亮、曲高和寡、余音绕梁和余音不止”,其中“钟声洪亮”描述的声音的 ;“余音不止”的原因是物体仍在 造成的.
16.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号”飞船,目前已经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神舟号”飞船载着航天员实现与“天宫”手控交会对接.开始时“神舟号”离“天宫”越来越近,这时以“天宫”为参照物,“神舟号”是 的;二者对接后,再以“天宫”为参照物,“神舟号”是 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
17.如图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3000s,平均步长是0.6m,那么他运动的路程是 m,步行的速度是 m/s。
18.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19.如图,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所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7分)
20.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 由静止开始下滑;
(4)由实验可以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 (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5)金属片的作用是 ;
(6)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AB段的路程是:SAB= cm;BC段的速度是:vBC= m/s。
21.“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快门是常开的,但是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一定时间闪亮一次,物体就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光源不断闪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每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两个质量相同的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试根据照片分析:
(1)甲球做 直线运动,乙球做 直线运动;(均选填“匀速”或“变速”)
(2)若光源每隔0.02s闪亮一次,则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甲球所用时间为 s,如果a到b的长度为60cm,则甲球下落的速度是v甲= m/s;而乙球从a下落到b时的平均速度是v乙= m/s。
22.探究声音的特性时,进行如下实验:实验①:如图甲所示,先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观察先后两次发声时橡皮筋振动快慢及声音的特点,记录如下表:
序号 橡皮筋长短 橡皮筋粗细 振动快慢 声音
甲 相同 细 快 尖锐
乙 相同 粗 慢 低沉
实验②:如图乙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第一次轻敲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较小;第二次重敲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较大,而且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前者小些,后者大多了.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橡皮筋变“胖”变“虚”了,这说明发声体在 .
(2)实验①主要研究声音的 有关;
(3)实验②中乒乓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 ;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五、计算题(每题10分)
23.小明步行上学,先以的速度走了6,为了不迟到,他又以的速度走了,求:
(1)前通过的路程;
(2)后所用的时间。
24.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水深1 531 m的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则:
(1)海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多少 --
(2)马里亚纳海沟最大水深在斐查兹海渊,为11 034米,是地球的最深点,假设在海面向此处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多少时间可到达海底 (精确到整数)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B C C B B B D
题号 11 12 13
答案 BCD BCD AD
14. 信息 高
15. 响度 振动
16. 运动 静止
17. 3600 1.2
18. 1mm 3.00
19. 1mm 3.20
20. 小 同一位置 快 变速直线 便于测量时间和让小车停止运动 40.0 0.5
21. 匀速 变速 0.1 6 10
22. 振动 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放大音叉的振动 转换法
23.(1)360m;(2)240s
【详解】解:(1)前6min的时间
前通过的路程
(2)后所用的时间
答:(1)前通过的路程为360m;
(2)后所用的时间为240s。
24. 1 531 m/s 7 s
【详解】(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2s=1s;该处海水的深度s=1531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v==1531m/s;(2)马里亚纳海沟最大水深s′=11034m,由v=得超声波到达马里亚纳海沟底的时间:t′=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