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第三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9月阶段性训练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练习
九年级化学试题
温馨提示:1.本次试卷满分40分,与物理合卷共计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推动科技进步,科技推动社会发展”,下列有关叙述与化学无关的是
A.建设高楼大厦使用了许多金属材料
B.液氮用于磁悬浮列车
C.我国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
D.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2.化学发展长河中,凝结了许多人的辛勤劳动,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其中,第一个用定量的方法测量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门捷列夫 C.屠呦呦 D.张青莲
3.下列初中化学标志中,毒性物质标志是
A. B. C. D.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引燃酒精灯 B.滴加试剂
C.倾倒液体 D.铁钉放入试管
5.如图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过程。最终在F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实验 装置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的体积 集气瓶中的,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7.下列反应既不属于氧化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镁+氧气氧化镁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汞+氧气氧化汞 D.氢氧化铜氧化铜+水
8.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属于交叉关系
B.混合物和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
C.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D.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属于交叉关系
9.做实验时,你是否留心观察过高锰酸钾应保存在下列哪种仪器中
A.广口瓶 B.细口瓶
C.烧杯 D.集气瓶
10.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11.科学家通过“祝融号”火星车探测器测得火星表面大气成分(体积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大气中氮气的含量最高 B.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
C.火星大气不含稀有气体 D.火星大气属于纯净物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又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数字化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X是氧气,由曲线X可说明可以采用人工呼吸来抢救危重病人
B.曲线Y是水蒸气,由曲线可知,空气中的杂质气体不包括水蒸气
C.曲线Z是二氧化碳,由曲线可知,呼出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由曲线X、Y、Z可知,人体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1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常温为白色、无臭固体,遇高温、潮湿易分解。
制备:在20℃时,将50%过氧化氢溶液、纯碱溶液和稳定剂充分混合,待反应结束后通过抽滤、洗涤、干燥得到过碳酸钠。过碳酸钠在潮湿环境中不稳定,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未添加稳定剂、添加氯化镁稳定剂、有机膦酸稳定剂对过碳酸钠湿度稳定性的影响,其结果如图。(湿度稳定性数值越大,稳定性越强)
用途:很多除茶渍、咖啡渍的产品,其有效成分均为过碳酸钠,使用时将产品粉末倒入盛有温水的杯子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静止片刻后即可清除茶垢。其原理为过碳酸钠遇水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产物深入微小的缝隙,使茶垢分解、脱落。过碳酸钠还可用于急救供氧、医疗杀菌消毒和纺织品洗涤漂白等方面。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过碳酸钠的物理性质有 (填一条即可)。
(2)过碳酸钠保存时需注意 (填一条即可)。
(3)为验证过碳酸钠遇水产生的气体为氧气,其操作是:用集气瓶收集气体, 。
(4)对比图中的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48小时范围内, 。
14.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了不少实验操作的要求。
(1)如图1常见仪器中,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下同);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的仪器是 。
(2)某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一定液体的体积,如图2所示,回答问题:图2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 mL;该同学若要量取47mL的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 (填仪器名称)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7mL该液体时,仰视读数,则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 (填“大于”或“小于”)47mL。
15.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硝酸铵)的工艺流程(流程中涉及的物质均已列出)。
【查阅资料】空气中部分气体成分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物质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沸点/℃ -196 -183 -78.5
(1)步骤利用液态空气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分析上表数据,控制温度在 ~-183℃时,可将氮气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
(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和多种物质发生反应,请写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3)流程中的其他气体包含稀有气体,写出稀有气体的一种用途: 。
(4)请写出一条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
16.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任务一】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只消耗空气中的 ,使瓶内 减小,烧杯中的水倒吸到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进而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想能否用蜡烛、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请说明理由: 。
(3)实验过程:
①连接装置, 。
②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④红磷熄灭,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测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为了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压强变化,项目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压强传感器等仪器实时测定红磷燃烧实验装置内的压强变化。(图1是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压强变化的实验装置。图2是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压强变化曲线)
结合图1实验,解释图2中BC段压强上升的原因: ;DE段压强上升的原因是: 。
(5)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7%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是 。
17.分析硫、木炭、铁丝三种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操作角度:①在铁丝燃烧实验中,需要在细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其目的是 。
②点燃木炭后要缓慢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其目的是 。
(2)从反应角度:
①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点,如都属于化合反应、都放热、 (填一点即可,下同);但也有不同之处,如 。
②请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3页,共6页
1.C
【详解】A、金属材料属于化学研究范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液氮属于化学研究范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细胞属于生物学科研究范畴,该选项符合题意;
D、能源属于化学研究范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A、拉瓦锡是第一个用定量的方法测量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科学家,故A正确;
B、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B不正确;
C、屠呦呦创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故C不正确;
D、张青莲在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中作出了卓越贡献,故D不正确;
故选A。
3.C
【详解】A、图标表示易自燃的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图标表示节水标志,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图标表示有毒品标志,选项符合题意;
D、图标表示禁止吸烟,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详解】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故A错误;
B、滴加试剂,胶头滴管应悬空在试管上方,不能接触到试管壁,故B正确;
C、倾倒液体时标签要正对手心,瓶盖要倒放在桌面上,故C错误;
D、向试管内放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铁钉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缓慢竖起,故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松开双手后,由于装置中的气体遇冷收缩、压强变小,又会在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观察图象丙图正确。故选C。
6.A
【详解】A、二氧化硫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该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符合题意;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有毒,且该实验需要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故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的水,集气瓶中的水作用是:更快地吸收白烟,吸收热量,该解释体现水的主要作用,不符合题意;
C、红磷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水进入容器,测定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水的主要作用是间接测定氧气的体积,该解释体现水的主要作用,不符合题意;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物的温度较高,集气瓶中的水作用是: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该解释体现水的主要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A、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反应有氧气参与,属于氧化反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有氧气参与,属于氧化反应,该反应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汞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汞,该反应有氧气参与,属于氧化反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该反应没有氧气参与,不属于氧化反应,该反应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8.B
【详解】A 、变化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并列关系,错误;
B 、物质按含有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并列关系,正确;
C、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化合反应是指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不属于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二者属于交叉关系,错误;
D、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并列关系,错误。
故选B。
9.A
【详解】A、广口瓶保存固体药品,取用方便,高锰酸钾为固体,应保存在广口瓶中,故选项正确;
B、细口瓶保存液体药品,便于倾倒,故选项错误;
C、烧杯不用于保存药品,烧杯用于溶解、加热等,故选项错误;
D、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或储存气体使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0.A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没有白雾,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B
【详解】A、由图示可知,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95.3%,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C、火星大气中含有氩气,氩气属于稀有气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火星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氮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2.D
【详解】A、氧气可用于供给呼吸,曲线X是氧气,由曲线X可说明可以采用人工呼吸来抢救危重病人,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水蒸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曲线Y是水蒸气,由曲线可知,空气中的杂质气体不包括水蒸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曲线Z是二氧化碳,由曲线可知,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曲线X、Y、Z可知,人体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3.(1)常温为白色、无臭固体
(2)密闭、阴凉处保存(合理即可)
(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合理即可)
(4)当时间相同时,添加有机膦酸的过碳酸钠湿度稳定性>添加氯化镁>未添加稳定剂(合理即可)
【详解】(1)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过碳酸钠常温为白色、无臭固体,属于物理性质;
(2)过碳酸钠在潮湿环境中不稳定,则保存时,需要保持低温、干燥;
(3) 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验证过碳酸钠遇水产生的气体为氧气的操作为:收集气体,伸入带火星小木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4)分析对比图1中的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48小时范围内,当时间相同时,添加有机膦酸的过碳酸钠湿度稳定性>添加氯化镁稳定剂>未添加稳定剂。
14.(1) 试管 烧杯
(2) 42 胶头滴管 大于
【详解】(1)试管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且是玻璃仪器;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的仪器是烧杯;
(2)由图可知,图2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40mL;该同学若要量取47mL的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胶头滴管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7mL该液体时,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则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大于47mL。
15.(1) 物理 -196
(2)硫+氧气二氧化硫
(3)保护气(合理即可)
(4)使用清洁燃料(合理即可)
【详解】(1)液态空气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分析上表数据,控制温度在-195.8℃~-183.0℃时,可以将氮气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
(2)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产生二氧化硫,文字表达式为:;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作保护气;
(4)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绿色出行、植树造林、使用清洁燃料等。
16.(1)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 氧气## 压强 否,原因是蜡烛、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变化不大,不能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检查装置气密性
(4) 红磷燃烧放热,气体受热膨胀 打开弹簧夹,有水进入集气瓶,导致瓶内压强增大
(5)红磷燃烧不能完全消耗氧气,瓶内减少的气体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详解】(1) 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故填:。
(2)实验运用压强原理,由于红磷燃烧只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等到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吸到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不能用蜡烛、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原因是蜡烛、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变化不大,不能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填:氧气(或O2);压强;否,原因是蜡烛、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变化不大,不能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本实验与气体相关,连接装置后,需要检查装置气密性,故填:检查装置气密性。
(4)红磷被点燃的一瞬间,防热,集气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导致瓶内压强增大,等温度达到最大,同时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压强开始变小,等红磷熄灭,温度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流入集气瓶,瓶内压强增大,故BC段压强上升的原因:红磷燃烧放热,气体受热膨胀;DE段压强上升的原因:打开弹簧夹,有水进入集气瓶,导致瓶内压强增大。
(5)可燃物的燃烧需要氧气到达一定的浓度,当氧气下降到一定浓度时,无法达到红磷燃烧的最低氧气浓度,红磷就熄灭,导致氧气无法消耗完,则集气瓶内减少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测量结果就不够准确,故填:红磷燃烧不能完全消耗氧气,瓶内减少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7.(1) 引燃铁丝 使可燃物与氧气充分反应
(2) 反应条件为点燃(或反应物有氧气或是氧化反应等) 产物的状态不同
【详解】(1)①在铁丝燃烧实验中,需要在细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其目的是为了引燃铁丝;
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因此为了是燃烧更充分现象更明显,则应自上而下缓慢伸入氧气瓶中,目的是使可燃物与氧气充分反应;
(2)①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点,如三个反应条件为点燃(或反应物有氧气或是氧化反应等);但也有不同之处,如产物的状态不同;
②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东省德州市第五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下一篇:山东高三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10月联考(2024.10)生物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