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正衡中学化学卷 7 班级: 学号: 姓名:
化学国庆卷(一)
一、选择题(答案统一写在答题卷中!!!)
1.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石墨制金刚石 B.电灯通电发光 C.汽油挥发 D.沙里淘金
2.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A.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C.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 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D.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3.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镁mg B.铜CU C.钾K D.钙Ga
4.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对“新物质”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不同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
5.以下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 21%
B.工业上制备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液态空气
C.火箭上携带液态氧,是利用其作为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热
D.将氧气降温至沸点-183℃以下,可得到淡蓝色液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不能再分 B. 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7.下列仪器属于玻璃仪器,且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蒸发皿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8.下列关于过滤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液体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
B.为加速过滤,用玻璃棒搅动漏斗内的液体
C.漏斗里的液体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否则会使过滤失败
D.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虽不影响过滤效果,但会使过滤变慢
9.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B.加热某液体,有大量气体生成,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用排水法可以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氧气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D.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有能量吸收或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10.碳-12 中 12 指该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对氧-16 和氧-18 这两种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质子数相同 B.质量相同 C.电子数相同 D.中子数不同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红磷燃烧放热,产生黄色火焰,大量白色烟雾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第1页共6页
常州市正衡中学化学卷 7 班级: 学号: 姓名:
12.下列反应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煤燃烧 B.食物腐败 C.光合作用 D.水电解
13.下列关于蜡烛燃烧说法正确的是
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为三层,外焰为黄色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石蜡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
D.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白烟不能被点燃
14.已知碳-12 原子的质量为 akg,铁原子的质量为 bkg,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2b/a B.b/12a kg C.12a/b kg D.b/12a
1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几乎都是混合物
利用明矾可以使水中悬浮颗粒物加速沉降
C.通过煮沸可除去水中的细菌,把水样变为蒸馏水
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16.A 与 B 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相关转化如图所示,所有物质均已标出,B 不是杂质),则对于 A 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能为紫黑色固体 B.可能为绿色固体
C.可能为白色固体 D.一定为无色液体
17.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D.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18.实验室需收集一瓶氧气与空气的混合气,其中氧气约含混合
气体积的四分之一,若使用不装满水的排水法收集,则一开始应该在瓶中装入的水量是(集气瓶中一开始装有的水后续被纯氧全部排尽)
A. 集气瓶中灌 1/4 的水 B. 集气瓶中灌 3/4 的水
C. 集气瓶中灌 1/16 的水 D. 集气瓶中灌 1/5 的水
19.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A.空气的组成
B.物质分类
C.化学反应模型
D.氧化反应分类
20.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了45mL的18╳ 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如图)和量程体积足够大的针筒注射器,将白磷放入试管后,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夹紧弹簧夹(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后,等到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可以观察到活塞从原来的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
A.1mL刻度 B.5mL刻度 C.9mL刻度 D.8mL刻度
第2页共6页
常州市正衡中学化学卷 7 班级: 学号: 姓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
①二氧化碳 ②氮气 ③一氧化碳 ④氧气 ⑤石墨 ⑥金刚石
(1)可用于充填灯泡的是 。 (2)可用于做燃料的物质是 。
(3)可用作电池电极的是 。 (4)可供给呼吸的是 。
22.用“>”“<”“=”填空。
(1)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N2 O2
(2)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O2 CO2
(3)热稳定性 :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
23.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之和(列式并写出结果,相对原子质量自己查表)
(1)Ca(OH)2
(2)2KMnO4
(3)2HCl
(4)NH4HCO3
24.结合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标号仪器名称为① ②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符号表达式为 。
(3)选用图 1 中的装置制取干燥的氧气,选择的制取装置为 (从 A-F 中选),产生氧气
的符号表达式为 。
(4)在实验中,图 3 装置中的 I、J、K 中的集气瓶被称作“万能瓶”,它具有多种用途,仔细观察如
图 3 装置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收集气体若用 I 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口进入(填 a 或 b)。如何得知气体已
收集满 。
②J 装置在使用时,气体应从 d 口进入,该装置可用于 。
③若连接 K 装置,则可测产生气体体积,若气体通入前集气瓶上方有空气,对产生气体体积的测
量 (填“有”或“无”)影响。
第3页共6页
常州市正衡中学化学卷 7 班级: 学号: 姓名:
25.下图是氢气( H2 )和氯气( Cl2 )在密闭容器中物质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1)A、B、C 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
(2)写出变化①的符号表达式 ,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变化②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由该图示可知:变化①中最小的微粒是 。
26.下列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流程图和小明同学设计的过滤装置及操作示意图:
(1)请根据图 1 回答下列问题:
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用 操作;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作用是 。
检验自来水是硬水和软水可加入 ,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用 方法。
(2)请根据如图 2 回答下列问题:
将静置后的河水采用图装置进行过滤,请问: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
是 。小明同学改进装置并正确操作,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
原因有 (写一条即可)。
(3)用如右图 1 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右图可知,a 管连接的是电源的 极
通电一段时间后,a、b 管产生气体体积比约为 。检验 a 玻璃管中收集到
的气体的方法 。
(4)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第4页共6页
常州市正衡中学化学卷 7 班级: 学号: 姓名:
27.某兴趣小组对“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展开探究。
【实验回顾】(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
氧气的含量(如图 1、图 2),红磷燃烧的反应符号表达
式为 ,
装置中的止水夹一开始应该处于 (“ 打开”
或“ 关闭”) 状态。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 21%。
【实验改进】甲同学认为误差主要是由实验装置造成的,于是改用图 3 装置进行实验。
(2)按图 2 装置实验,实验开始前应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
(3)按图 3 装置实验,点燃红磷的方式不同于图 1,而是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
源。与图 2 装置相比,图 3 装置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 。
【提出问题】在操作规范的情况下,用改进后的装置测得的氧气含量约为 14%。为什么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较大差距呢?
【查阅资料】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 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引起本实验的误差除装置外,还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
【实验探究 1】乙同学利用图 4 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 5 是用该装置测得的木炭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 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 是反应结束时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
(4)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会瞬间变大,原因是 。
(5)根据图 5,木炭不可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 。
【实验探究 2】已知常温下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 Fe2O3﹒xH2O),在有氯化钠、炭粉存在条件下,反应速度较快。丙同学根据铁生 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图 6 所示实验装置,8 分钟后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 量筒内水 量筒内剩余水
262mL 180.0mL 127.2mL
(6)丙同学将铁粉、炭粉等物质不是堆在瓶底,而是撒在浸润氯化钠的滤纸条上再贴在广口瓶内侧,其
目的是 。
(7)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约 。(计算结果保留到 0.1%)
第5页共6页
常州市正衡中学化学卷 7 班级: 学号: 姓名:
28.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探究微粒的性质。
【知识回忆】如图 1 所示,烧杯 A 中装有 20mL 蒸馏水,并滴入了几滴酚酞,在烧杯 B 中装有 10mL 浓氨水。一段时间后,烧杯 A 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用分子特性解释这一现
象: 。
【猜想与假设】关于酚酞变红,兴趣小组同学提出以下三种猜想:(已知:酚酞溶液中有水)
猜想一:从 B 烧杯中蒸发出水蒸气,部分水分子运动进入 A 烧杯水使酚酞变红;
猜想二:从 B 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氨气分子运动进入 A 烧杯,氨气使酚酞变红;
猜想三:从 B 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氨气分子运动进入 A 烧杯与水结合形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
红。
【讨论交流】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一不成立,理由是 。
【进行实验】为了探究另外两种猜想,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一张滤纸浸入酚酞溶 滤纸不变色
液中,1 分钟后取出,悬 猜想______
挂在通风处晾干用剪刀 在另一片滤纸上滴几滴蒸馏水,再放 (填序号)成立
将其剪成两片 滤纸变成红色
入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中
【实验拓展】(1)为了展示兴趣小组的工作成果。小组同学为大家表演小魔术“铁树开花”,具体操作如图所示。其中图 3 中的浓氨水温度较高,图 4 中的浓氨水温度较低,而其他条件均相同。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两个烧杯中细铁丝上面的棉团由白色变为________色,但图 3 中的“铁树开花”速
度远比图 4 中的快,原因是 。
(2)已知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且氯化氢分子的质量大于氨气分子的质量。如图 2,将装置平放在桌面上,同时用注射器分别向棉纱布上注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过一会后,观察到产生的白烟并不是在 u 形管的中间位置,而在如图 2 所示位置。该现象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分子质量成
_______(填“正”或“反”)比。
(3)由实验可知影响分子运动速率因素有 。
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