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2025度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教科版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 声的世界
(本试卷六个大题,24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第1-8题为单项选择题;第9、10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敲锣是靠锤子的振动发声的 B.空气传声比水传声快
C.音调越高的声音越响亮 D.真空不能传声
2.在声音的三个特征中,与发声体振动幅度有关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3.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目的是为了改变钟声的响度
B.乙图:小球接触发声的音叉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抽掉玻璃罩中的空气就听不到闹铃声,说明闹铃不再振动
D.丁图:马路上的“隔音蛟龙”,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4.中午,小明在小华家楼下大声喊小华要他一起去踢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华依据音色辨别是小明在喊他 B.小华听到喊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D.小明喊声对于正在休息的邻居是噪声
5.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正确(   )
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
B.小华: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问题
C.小轩:禁止燃放鞭炮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D.小新: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
6.近年来,汽车领域利用AI(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实现了“人与车”全场景的自然交互。下列对AI语音助手分析正确的是( )
增大声音音量实质是将音调变高
声音在车内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切换不同性别声音模式实质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能对语音指令作出回应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7.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每年端午节荆州人会在古城九龙渊举行龙舟赛。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划桨(如图)。比赛中有关声现象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朵的
B.用更大的力击鼓,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鼓声传进附近的会议室,影响会议,此时鼓声是噪音
D.观众主要根据音色区分号子声和鼓声
8.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长沙分会场,大型合唱节目《都实现》,唱出了长沙蓬勃朝气、未来可期的时代新声,唱出了尽情闪耀的“不夜星城”的魅力。下列关于歌唱时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歌手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 B.现场观众主要是根据音调分辨出哪种乐器伴奏
C.男女歌唱者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 D.歌手使用扩音器是为了改变音色
9.(多选)下列关于声音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B.街道两旁种花植树,可以减弱噪声的产生
C.公共场所要小声交谈,减小声音的响度 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特性
10.(多选)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也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瓶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B.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C.敲击瓶子时,从左到右音调逐渐降低
D.用嘴吹气时,从左到右音调逐渐降低
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11.如图所示的是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2.声音有三个要素: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响度的大小由 决定;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的 决定。
13.音乐会上正演奏着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优美的音乐是由于琴弦的 产生;观众能在观众席上听到音乐,是因为声音能在空气中以 的形式传播。
14.如图是某品牌一款AI智能音箱,它通过连接Wi-Fi实现多项家居功能,用户发出“将声音调低”的指令,目的是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学习时,用户发出“停止播放音乐”,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5.下图甲是频率512Hz的音叉的振动波形图,请在乙图中画出响度不变的频率256Hz的音叉的波形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根据图甲给出的某一声音波形图,请在图乙中作出振动频率是原来的两倍、响度和音色都不变的声音波形图。
17.在某课外活动中,小明从左至右用同样的力吹3个瓶子,发现发出的声音音调逐渐变低,请分别用直线画出图中另外两个瓶子中水位线的大致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18题8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0分;共28分。)
18.如图所示,小组同学完成以下两个声现象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甲所示,该装置中乒乓球被弹开,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 ;该装置还可以探究声音响度与 的关系;
(2)如图乙所示,小组同学用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小明听到罩内正在响铃的闹钟铃声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越来越小,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 。
19.探究声音的特征:
(1)如图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主要改变声音的 ;实验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观察到小纸团跳得越高,由此可得结论: ;
(2)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 (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用此装置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应保持 不变,改变 。
20.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文后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 跟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克·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 ,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使人丧生.
(1)请你在短文A、B 中的两处横线上填补恰当的文字;
(2)短文C 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
(3)从短文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 左右,声波具有 .
五、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1.如图所示,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移近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当两者接触时,可观察到小球被音叉反复弹开的现象。如果音叉不发声就观察不到此现象。你能解释此现象吗?
22.推理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经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瓶内的空气全部抽走,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一结论的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第23题8分,第24题8分;共16分。)
23.(8分)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距离前方山崖430m处时鸣笛,继续行驶2.5s后听到回声,求:
(1)2.5s内声音传播的路程;(2分)
(2)听到回声时汽车与山崖的距离;(3分)
(3)汽车行驶的速度。(3分)
24.(8分)小强同学在双休日郊游时,突然遭遇滂沱大雨,电闪雷鸣。此时他注意到一道闪电过后(此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小强所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个物理问题;(2分)
(2)小强看到某次闪电时立即计时,经3s后才听到雷声,请计算小强距闪电处的距离;(3分)
(3)我们知道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现象,生活和生产中可以利用声波的反射功能测量距离。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某探测船利用声呐从海面处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0.6s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信号。则此处海底障碍物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3分)
试卷第1页,共3页
八年级上册 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 1 页(共4页) 八年级上册 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 1 页(共4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C B B B A CD BD
1.D
【详解】敲锣时发出声音的是锣的振动,A错;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小,B错;与频率有关,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C错;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没有介质,因此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对.
2.A
【详解】A.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距声源的远近和振幅有关,故A符合题意;
BD.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故BD不符合题意;
C.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A.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A错误;
B.小球接触发声的音叉,小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B正确;
C.抽出罩内空气,听不到闹钟的声音,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但是闹铃仍在振动发声,故C错误;
D.隔音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A.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小华依据音色辨别是小明在喊他,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小华听到喊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小明喊声影响了邻居的休息,所以对于正在休息的邻居来说,小明的喊声是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详解】ABD.只要妨碍人们学习、休息、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过春节时人们喜爱放鞭炮,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问题。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虽然没有环境污染,但是也有噪声污染。故B正确,AD错误;
C.禁止燃放鞭炮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故选B。
6.B
【详解】A.增大声音音量实质是增大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
B.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这是符合实际的,故B正确;
C.切换不同性别声音模式实质是改变声音的音色,故C错误;
D.能对语音指令作出回应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B。
7.B
【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是传声介质,所以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朵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响度是声音的大小,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鼓声传进附近的会议室,影响会议,对参会者造成了妨碍,因此鼓声是噪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比赛时,观众区分号子声和鼓声主要靠音色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歌手唱歌时发出的声音是由歌手的声带发生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观众能够分辨出不同的乐器的伴奏是根据音色,故B错误;
C.声速只与介质的种类与温度有关。相同温度时,不同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在相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故C错误;
D.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歌手演唱时使用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
故选A。
9.CD
【详解】A. 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高于人耳听到的声音频率,故说法不正确;
B. 街道两旁种花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说法不正确;
C. 公共场所要小声交淡,减小声音的响度,故说法正确;
D. 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故说法正确.
故选CD..
10.BD
【详解】A.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瓶子和水柱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往瓶中吹气也会听到声音,这是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从左往右瓶内水的质量逐渐减小,从左往右敲击瓶子时瓶子振动越来越快(即振动频率越来越高),所以声音的音调会变高,故C错误;
D.用嘴吹气时,从左到右空气柱越来越长,空气柱振动越来越慢,音调越来越低,故D正确。
故选BD。
11.响度
【详解】如图所示的装置显示内容为35dB,dB是噪声强弱等级的单位,故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响度。
12. 振幅 频率
【详解】[1]响度的大小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13. 振动 波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优美的音乐是由于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人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后进入人耳。
14. 响度 声源
【详解】[1]用户发出“小爱,将声音调低”的指令,音箱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将变小,说明其目的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停止播放音乐”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5.
【详解】512Hz音叉发出的声音频率是256Hz音叉发出声音的2倍,乙图形频率是512Hz的二分之一,如图所示:
16.
【详解】响度相同,说明振幅相同,音色不变,说明图像形状相同,振动频率是原来的两倍,周期是原来的二分之一。如图所示
17.
【详解】吹气时,振动的是空气柱,空气柱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所以从左向右,水量逐渐减少,如图所示:
18.(1) 振动 振幅
(2) 响度 空气没有被全部抽出(或闹钟通过底座能够传声)
【详解】(1)[1][2]图甲中,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被弹开,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通过乒乓球被弹起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这种实验方法叫做转换法;通过乒乓球被弹起说明物体发声时在振动;如果改变用力大小,乒乓球弹起的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该实验可以探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
(2)[1]图乙中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即响度越来越小。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随着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说明空气没有被全部抽出(或闹钟通过底座能够传声)。
19.(1) 响度 见解析
(2) 钢尺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拨动钢尺的力度
【详解】(1)[1]图甲中,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2]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观察到小纸团跳得越高,可以得到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1]图乙中,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
[2][3]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要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钢尺振动幅度变大,响度变大。
20. 超声 音调 次声 20Hz 能量
【详解】(1)A、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靠超声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雷达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成的.
B、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是杯中空气柱的长度发生了变化,则振动频率不同,即音调不同.
(2)短文C 中的“亚声”频率低于20Hz,称为次声波.
(3)从短文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20Hz左右,文中提到:他们都是死于亚声,当频率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足以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答案:(1). 超声 (2). 音调 (3). 次声 (4). 20Hz (5). 能量
21.见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因为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所以可以将小球弹开,而不发声的音叉没有振动,小球也就不会被弹起。
22.随着瓶内空气的不断抽出,瓶外听到的音乐声越来越小,由此可以科学推理(设想)瓶内没有空气为真空时瓶外就听不到声音了,于是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结论
【详解】本题主要是对物理学方法---实验推理法的考查,先根据实验事实,然后进行合理的推力,从而得出结论.
答:实验事实是:随着瓶内空气的不断抽出,瓶外听到的音乐声越来越小,由此可以科学推理(设想)瓶内没有空气为真空时瓶外就听不到声音了,于是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结论.
23.(1)850m
(2)420m
(3)4m/s
【详解】(1)2.5s内声音传播的路程为
(2)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时汽车前进的距离为
s车=2L﹣s声=2×430m﹣850m=10m
则听到回声时汽车与山崖的距离为
(3)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24.(1)见解析
(2)1020m
(3)450m
【详解】(1)听到“轰隆隆”的雷声,可提出问题:雷声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2)闪电发生处到该同学的距离
s=vt=340m/s×3s=1020m
(3)超声波传播的路程
s′=v′t′=1500m/s×0.6s=900m
此处海底障碍物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 第1页,共4页 答案 第1页,共4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北师大版物理(2024)九年级全册同步练习】八变阻器(答案)

下一篇: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原卷版+答案版) 2024~2025人教版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