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声音的特性 同步跟踪练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音调就越高。则鼓皮绷紧时比不绷紧时( )
A.振幅一定更大 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2.如图所示是某中学生演奏小提琴的情景,当她用力拉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弦的振动幅度变大,发出的声音响度变大
B.弦的振动频率变快,发出的声音音调变高
C.琴声的音调越高,其传播速度越大
D.琴声的响度越大,其传播速度越大
3.如图,在杭州亚运会的迎宾表演中,19位少年使用“水玉琮”敲出激扬的鼓声,以水为礼,击鼓迎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振动的频率越快
B.用大小不同的力在鼓面上敲打出水花,改变了鼓声的音调
C.敲击鼓面的不同位置可以改变鼓声的音调
D.人们能根据声音的响度分辨出竹鼓
4.同一检测器测得发声体A和B的声音数据如图,0至t1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声体B发声时的振动幅度可能比A小
B.发声体A和B被检测到的响度不相同
C.发声体A的音调变高
D.发声体A每秒振动的次数不变
5.AI智能音箱可以识别用户调节音量的声音指令,实现自动“调节自身音量”的功能,此过程改变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速
6.人们能区分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其依据是( )
A.响度 B.音调 C.振幅 D.音色
7.观察音叉、钢琴和长笛声音的波形,可知它们的( )
A.音色相同 B.音调相同
C.音色和响度相同 D.音色、音调和响度都相同
8.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声音分别在两个设置不同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则( )
A.甲、乙两声音音调相同 B.乙声音音调较高
C.甲声音的发声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较多 D.甲声音的响度一定比乙的大
9.很多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一定的物理道理,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用心体会,下面文学名句与物理解释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中依据音色辨别出是“笛声”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狗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逾静、更幽”是指响度小
10.正常灰鲸的发声频率范围为。生物学家发现变异灰鲸Alice,其发声频率为,导致正常灰鲸“听不见”Alice的声音,如图所示为海豚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灰鲸与海豚同属海洋哺乳动物。由此推理:正常灰鲸听觉频率范围(黑色横条)很可能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瓷仔弦”是闽南歌仔戏的伴奏乐器之一,演奏时琴弦 发声,演奏者不断改变手指按压琴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12.向图甲所示的试管中吹气,其中 试管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图乙所示的波形图中,音调响度最低的是图 ,响度最高的是图 。(均选填“A”、“B”或“C”)
13.两个女高音歌手在唱歌,这里的“高”指的是 高;观众能分辨出不同的歌手,是因为她们的 不同,两个歌手的歌声是通过 传到现场观众耳朵里的。
三、实验题
14.小红观察到乐手在演奏提琴、吉它、二胡等弦乐器时,这些乐器的弦在振动,并且弦张的越紧,振动的越快,发声的音调越高,小红猜测: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音调/Hz
A 钢 40 0.3 700
B 钢 40 0.5 500
C 尼龙丝 30 0.5 600
D 铜 40 0.5 500
E 尼龙丝 40 0.5 500
(1)如果小红想探究发声体的音调与弦的粗细关系,你认为应选表中的编号为 和 ;
(2)如果小红选表中编号C和E进行实验分析,是想探究 和 的关系,并得出的结论是 。
15.如图所示,小华用钢尺做“探究音调与频率关系”的实验。
(1)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 ;
(2)实验时,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短,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振动的 大致相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说明 ;
(3)小华同学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时,可以明显看到钢尺在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4)把(1)步骤中的钢尺换成塑料尺,其他操作相同,听出了两次声音的 不同;
(5)以上实验运用的物理探究方法叫 ,下列实验不是采用这种方法的是 (填字母)。
A.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B.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
参考答案:
1.D
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击鼓时,鼓皮绷得越紧,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即振动频率越快,声音的音调就越高,故ABC错误,不符合题意,D正确,符合题意。
2.A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它由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A B.当她用力拉琴时,增大了弦振动的幅度,即振幅,发出的声音响度变大,但弦振动的频率不变,所以音调不变,故A正确,B错误;
C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与音调、响度无关,故CD错误。
3.C
A.敲鼓时,即使敲得很快,鼓面振动的频率并不随之越高,音调也不随之越高,一般鼓面的振动频率是由鼓本身的性质如鼓面的大小、紧张程度、干湿度、厚薄、弹性等决定的,与敲打的频率无关,故A错误;
B.用不同大小的力在鼓面上敲打出水花,鼓声的振幅不同,改变了鼓声的响度,故B错误;
C.敲击鼓面的不同位置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不同,因此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正确;
D.不同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观众即使没有看到敲鼓也能判断出是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故D错误。
4.A
AB.由图像可知,0至t1过程中,同一检测器测得发声体A和B的声音强弱等级(响度)相同且不变;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所以发声体A发声时的振幅比B的大,这样在经过更长传播距离的衰减,到达检测器时,就与B到达检测器时的振幅一样了,故A正确,B错误;
CD.从图像分析,0至t1过程中,发声体A的频率变小,即每秒振动的次数变小,所以音调变低,故CD错误。
5.C
调节音量时,喇叭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所以声音指令“调节自身音量”,改变的是音箱声音的响度。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6.D
不同的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即便演奏相同的乐曲,发出的音色也不相同,即音色是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故可用音色来辨别,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7.B
由图可知,音叉、钢琴和长笛声音的波形的振幅相同,所以它们的响度相同;波形的频率相同,所以它们的音调相同;波形的形状不同,所以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8.B
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甲振动的次数比乙少,即甲的振动频率比乙小,所以甲声音的音调低,乙声音的音调高;从两图的振幅情况,甲乙的响度是一样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9.A
A.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其中的“高声”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能辨笛声,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狗的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响度指声音的大小,“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其中“逾静、更幽”是指环境安静,声音的响度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10.C
根据海豚的听觉频率和发声频率范围,其听觉频率范围比发声频率范围大,且听觉频率最高值比发声频率最高值大;正常灰鲸的发声频率范围为15Hz~25Hz,则正常灰鲸的听觉频率最高值会比25Hz高,最低值比15 Hz低,但是正常灰鲸“听不见”Alice发出频率为52Hz的声音,则听觉频率最高值会低于52Hz;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11. 振动 音调
【小题1】[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演奏时的乐音是由琴弦振动发出的。
[2]当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振动的长度就会发生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就会改变,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
12. A A B
[1]当用嘴向图甲所示的试管中吹气时,瓶内空气柱的振动会发出声音,空气柱越短,频率越高,故音调由高到低依次为:A﹣B﹣C。
[2]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由图乙可知,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B﹣C﹣A,故音调由高到低依次为:B﹣C﹣A。
[3]A振幅最小,B振幅最大,故响度最大的是图B。
13. 音调 音色 空气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两个女高音歌手在唱歌,这里的“高”指她们发出声音的频率快,音调高。
[2]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可以通过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观众能分辨出不同的歌手,是因为她们的音色不同。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两个歌手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里的。
14.(1) A B
(2) 发声体的音调 琴弦长度 见解析
(1)[1][2]探究发声体的音调与弦的粗细关系,应控制弦的材料、长度相同而粗细(横截面积)不同,所以应选表中的编号为A和B。
(2)[1][2][3]由表中编号C和E可知,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音调不同,是探究音调和琴弦长度的关系,得出的结论为: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琴弦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
15. 频率(或快慢) 幅度(或振幅) 慢 低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见解析 音色 控制变量法 A
(1)[1]实验中,需要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边,然后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振动的频率。
(2)[2][3][4][5]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短,再次拨动,保持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越难振动,所以振动越慢,振动的频率越低,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可以得到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3)[6]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时,振动的频率很低,低于人耳能听到的最低频率,是次声波,可以明显看到钢尺在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钢尺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
(4)[7]把(1)步骤中的钢尺换成塑料尺,其他操作相同,发声体的材料不同,听出了两次声音的音色不同。
(5)[8][9]以上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
A.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用到转换法,故A符合题意;
B.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用到控制变量法,故B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