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考试范围(1~3单元)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下列是常见仪器在实验室的对话,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C.烧杯:“热死了,我装的冰块不见了。”
D.酒精灯:“我的帽子没盖呢!酒精都挥发出去了。”
2、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保质期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可得到氧气与氮气
C.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D.空气质量日报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
3、2014年5月7日在南京丢失的放射源铱-192,于5月10日安全回收。铱-192常用于肿瘤治疗。如图是铱-192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有关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铱的元素符号是Ir B.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7 D.铱元素的相对原子量为192.2
4、下列有关胶头滴管使用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液体 B. 取出液体后 C. 滴加液体 D. 洗净后
5、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某种有机物分子图像 分子很小、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B 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的构成不同
C 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 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D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都含有相同分子
A.A B.B C.C D.D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①氧气用于炼钢;②液氮用于医疗麻醉;③氮气制造硝酸;④用铜作电线;⑤稀有气体用做保护气;⑥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 )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①②③ D.②④⑥
8、下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B.三种微粒对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三种微粒都是离子 D.三种微粒都是原子
9、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分类 B.物质的分类
C.空气的成分 D.可加热仪器分类
10、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比较:钠原子(Na)和钠离子(Na )核电荷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B.分类:熔点、密度是物理性质,可燃性、稳定性是化学性质
C.分析: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因为通电时稀有气体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推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1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
C.火焰各层温度比较 D.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
C.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红磷 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如图1所示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开始,打开并调试好传感器和数据设备,用酒精灯将足量红磷点燃,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各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如图2所示,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表示该段时间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对应的变化情况。
(1)写出红磷燃烧时的实验现象为 。
(2)根据图2中压强变化曲线,bc段压强升高的原因是 。实验结束打开活塞的过程中,压强曲线对应的线段是 (填字母)。
A.bc
B.cd
C.de
D.ef
(3)图2中X曲线表示的是 (填“温度”或“氧气浓度”)变化情况。
(4)实验结束测得装置内氧气浓度为8.85%,后改用足量的白磷实验测得氧气浓度为3.21%。采用教材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改用白磷能使测定结果较准确的原因是 。
14、(6分)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文字表达式 。
(3)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4)小路同学发现用C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15、(6分)利用空气制取氮气和氧气的流程如图所示:
(1)经过步骤A处理后的空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步骤B中所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步骤C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 不同,将氮气和氧气分离开来。
(3)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就保存在氮气中,这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 。
(4)空气是一种的宝贵资源,请你写出一条有效保护空气的措施 。
(5)很多物质都能与氧气反应,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选序号)。
①金属锈蚀
②水分蒸发
③食物腐烂变质
④呼吸作用
16、(6+3分)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洁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
①水泥块中含有氯化铁。二氧化锰、碘化钾都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②气压传感器能描绘出密闭容器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曲线斜率越大,说明过氧化氢分解速度越快,则该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越大。
实验一:探究氯化铁能否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向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常温时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2、向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氯化铁,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______ 氯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2)小芳认为:仪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氯化铁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探究它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不变。
经实验证明,氯化铁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探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
将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氯化铁、碘化钾分别放在如图2的密闭容器中,并用气压传感器采集数据:
实验序号 催化剂种类 催化剂质量/g 温度/℃ 过氧化氢浓度 曲线斜率
1 二氧化锰 0.1 10 2% 0.383
2 0.1 20 2% 2.145
3 0.3 20 5% 6.367
4 氯化铁 0.3 20 5% 0.099
5 碘化钾 0.3 20 5% 0.163
(3)由实验2和可知______(填实验序号),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越快;由实验3,4,5比较可知,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
(4)写出实验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若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3分,总分不超过40分】
(5)小明认为:不采用气压传感器,还可用100mL量筒、水槽、秒表等,通过测量______,判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6)分析上表,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除了温度,还有________。(填一种)
(7) 从上述探究可以发现,催化剂______(填能与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17、(5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基本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实验改进】老师对图Ⅰ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Ⅱ所示),并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取一条滤纸,在滤纸条上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脱脂棉;
③在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
【分析讨论】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红而棉花变红,可能原因 。
【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Ⅰ、图Ⅱ所示装置虽能证明分子的基本性质,但不能证明影响分子基本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如图Ⅲ所示的装置。
【实验改进】在A、D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少许浓氨水,B、C两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少许无色酚酞溶液,立即用带导管的橡皮塞按图Ⅲ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分析讨论:
(1)按照图Ⅲ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2)图Ⅲ所示实验相对于图Ⅰ,具有哪些优点: 。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B D D C A A A A
11 12
D B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1)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2)红磷燃烧放热,气体受热膨胀;C;
(3)温度;(4)足量的白磷比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更彻底。
14、(6分)(1)酒精灯;
(2)A;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证明已满;
(4)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
15、(6分)(1)混合物 物理;(2)沸点;(3)不活泼;(4)植树造林(答案合理即可);
(5)②。
16、(6分)(1)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
(2)质量和化学性质;
(3)实验1; 二氧化锰;
(4)过氧化氢水+氧气;
(5)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
(6)过氧化氢的浓度;
(7)不能。
17、(5分)【分析讨论】滤纸上的酚酞由右向左依次变红;将酚酞滴到棉花上,氨水滴到滤纸上;
【实验改进】(1)试管C比试管B中的酚酞先变红;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2)节约药品,可以验证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实验反思】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