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测评 2024-2025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解析)


期末综合测评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13题,共32分。 第1~10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小题2分。 第11~13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每小题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下面是对八年级某班身体正常的小亮同学的相关数据进行的估测,其估测值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小亮同学的身高约16 dm
B.小亮同学的质量约 55 kg
C.小亮同学的正常体温约37 ℃
D.小亮同学的100 m速跑成绩约13 min
2.《诗经》有云:“伯氏吹埙(xūn),仲氏吹篪(chí)”。其中的“埙”是我国最古老的闭口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形状如鸡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埙的声音主要是由埙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B.用力吹埙,可使埙内空气柱振动频率加快
C.人们主要依靠音色辨别出埙和其他乐器的声音
D.吹埙的过程中,按住不同的小孔,会改变声音的音调
3.张继的《枫桥夜泊》描绘了枫桥附近的夜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霜”是水蒸气遇冷吸热后形成的
B.“月”和“渔火”都属于光源
C.以“寺”为参照物,“桥”是运动的
D.敲钟的力越大,“钟声”的响度越大
4. “能用纸锅烧开水吗 ”小华带着疑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她惊奇地发现:水真的能烧开! 对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水烧开时水中的气泡是液化形成的
B.水面上方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C.水烧开时纸锅底部温度低于水的温度
D.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故纸没烧着
5.如图甲所示,轿车司机从右后视镜中观察到同向驶来一辆越野车,下一时刻越野车在后视镜中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设两车均匀速向前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后视镜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越野车在轿车司机的左后方行驶
C.越野车比轿车行驶的速度大
D.越野车相对于轿车是静止的
6.夏天的中午,不宜往阳光下的花木上洒水。如果这时候洒水,待水蒸发后,原来叶片上附着水珠的地方,会出现枯黄色的烫伤斑点。其原因是( )
A.水滴蒸发,带走叶片的热量
B.透明的水滴更容易让阳光透射到叶片上
C.水滴在烈日照射下,温度升得很高,使叶片上有水滴的地方烧焦
D.水滴好似凸透镜,使阳光会聚,叶片上有水滴的地方被烧焦
7.某兴趣小组开展“创新服务生活,科技改变未来”的科技创新活动,模拟制作一款“智能”行驶玩具车。该玩具车利用车载传感器(摄像头、雷达)采集道路特征数据,完成“自动”驾驶。作为传感器之一的摄像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的镜头是凹透镜
B.遇障碍物时,要想障碍物成更大的像,镜头应该向前伸
C.摄像头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D.成像时障碍物位于镜头的2倍焦距以内
8因为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物体通过小孔成的是虚像
B.图乙:小聪和小猫能互相看到对方,利用了反射时光路可逆
C.图丙:平面镜中舞者的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图丁:近视眼需要戴凸透镜矫正
9.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与液体体积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
A.158 g,0.75 g/cm B.90 g,0.9 g/cm
C.140g,0.9 g/cm D.248g,1.4 g/cm
10.在实验室中常用“悬垂法”测木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用量筒测量木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木块密度可表示为( )
11.下列诗句情景中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句中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的“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的“水浅”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可以看到发光物体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该透镜焦距可能是10 cm
B.换用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保持发光物体和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像
C.保持发光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向左移动透镜适当距离,光屏上可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D.若在凸透镜和发光物体中间放一个近视镜片,只向左移动发光物体,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像
13.小明观察到自家厨房里还没用过的瓶装食用菜籽油,瓶上标注“净体积:2L”的字样。为了测量菜籽油的密度,小明将整瓶菜籽油放到电子秤上,准确测得其质量为2kg。倒出100 mL至量筒中,准确测得瓶和剩余菜籽油的质量为1.91 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中剩余菜籽油的密度变小
B.菜籽油的密度为
C.装菜籽油的瓶的质量为 200 g
D.倒出菜籽油时,因有部分菜籽油附在瓶壁上,故所测菜籽油的密度偏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4.小明感冒时的咳嗽声是由声带 产生,并通过 传到人耳的。小明到医院就诊时,医生用听诊器来检查肺内是否有呼吸杂音,这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
15.右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剂,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喷雾剂的主要成分是氯乙烷。使用时对准伤口处喷射,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大量的热,使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变慢,起到镇痛的作用。
16.如图所示,夏天的清晨,草地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 镜功能的结果,此时形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其露珠在形成过程中要 (选填“放”或“吸”)热。
17.爬树机器人(如图甲所示)是协助并代替工人爬到树木上进行检查、保养,及病虫害防治等林业工作的仿生机器人。爬树机器人在某次沿竖直树干爬行的 图像如图乙所示,该机器人在第20 s时的速度为 km/h,,该爬树机器人做匀速直线运动过程运动的路程是 m。
18.由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密度最大的是 (选填“a”“b”或“c”)物体,它的密度是 kg/m 。人类发现一颗这样的行星,如图乙所示,这颗行星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4倍,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4.5倍。若已知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则这颗行星的密度约为 g/cm 。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19题2分,20题6分,21题4分,22题6分,23题7分,共25分)
19.物理课上,罗老师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块平面镜,用一只带凸透镜的手电筒竖直向下照射在平面镜上,侧面的同学几乎不能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同学们通过作图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一条光线经过焦点 F 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该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经过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
20.帮助小明完成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
(1)小明采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
(2)小明使用A、B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固体和水的温度。组装实验器材时应该 (选填“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依次安装。
(3)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某时刻温度计B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 ℃。
(4)温度计A、B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小明观察时发现,试管内出现液体时A的示数就不再升高,当固体全部变成液体后温度再升高。此现象说明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t 时刻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分析图像可知,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 。t 时刻试管中的物质处于 态。
21.敬老爱亲的小明跟奶奶聊天时,发现奶奶一直认为“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 。
(2)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 (选填“A”或“B”),并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
(3)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多次改变蜡烛 A 的位置时,需确保 (选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
(4)小明给奶奶变了个戏法:将与蜡烛A 的像重合的蜡烛B拿走,并在它的位置处竖放一个光屏,让奶奶透过玻璃板看光屏,光屏上有“蜡烛B”;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蜡烛B”却消失了。这个小戏法逗得奶奶开怀大笑,同时小明也给奶奶解释了玻璃板成 (选填“虚”或“实”)像的道理。
22.为进一步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小明根据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了下列实验。
(1)为了证明在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如图甲、乙所示,小明已完成了实验步骤①②。
①在水平白纸板上画一条直线PQ,作ON垂直PQ于O点,画一条斜线AO。
②沿PQ放置平面镜,让一束光沿AO射向平面镜,在反射光线经过处标上一点 B。接下来应该让入射光线沿 方向射向平面镜,若反射光线沿 方向射出,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2)如图丙所示,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据此可判断:红光和紫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向同一块玻璃砖,红光的折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紫光的折射角。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像与物距的关系 凸透镜的焦距f =10cm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u/ cm 像的性质 像距v/ cm
虚实 大小 正倒
2f2f=u 20 实像 等大 倒立 20
fu由表中数据可知,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 ;成虚像的条件是 。根据光路是可逆的这一特点可知,当物距u=15 cm时,像距v= cm。
23.小芳的妈妈每年都要腌制一些鸡蛋。妈妈提前配制了一定浓度的盐水,小芳想知道配制的盐水的密度,就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天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调好天平后,从实验桌上发现有两盒砝码,如图乙、丙所示,其中与天平配套的应该是图 的砝码盒。
(2)实验步骤如图丁所示:
①按图丁步骤一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再将适量盐水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丁步骤二所示,则烧杯中的盐水的质量为 g;
②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步骤三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 cm ;
③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g/cm 。
【实验评估】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实验,与真实值相比,所测得的盐水密度 (选填“偏小”“偏大”或“无误”)。实验完毕,我们还需要 。
四、计算题(24题8分,25题9分,共17分)
24.下表是小红从家门口乘出租车去博物馆时的收据。
(1)求此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
(2)若小红改骑自行车沿着相同路线保持6 m/s不变的速度去博物馆,需要多长时间
25.已知铝的密度为 小明的父亲外出时买了一个用铝材料制造的球形艺术品,用天平测得此球的质量是594 g,体积为
(1)此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2)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质量为666 g,请参考下列部分物质的密度表,该液体可能是什么
物质 水银 煤油 冰 酒精 蜡 植物油
密度/( kg·m ) 13.6×10 0.8×10 0.9×10 0.8×10 0.9×10 0.9×10
1. D 2. B 3. D 4. D 5. C 6. D 7. B 8. B9. C 10. C 11. BCD 12. ACD 13. BC
14.振动 空气 信息
【解析】咳嗽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并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医生用听诊器来检查肺内是否有呼吸杂音,这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
15.汽化 吸收
【解析】当液态的氯乙烷喷出遇到温度较高的皮肤时,会迅速汽化为气态,同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会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起到镇痛作用。
16.放大 虚 放
【解析】露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凸透镜,具有放大镜的放大功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放热。
17.1.8 10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该机器人在第 20 s时的速度 v═0.5 m/s═0.5×3.6 km/h═1.8km/h。 由题图乙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30s—10 s=20 s,由 可知,该爬树机器人做匀速直线运动过程运动的路程s= vt=0.5 m/s×20 s=10 m。
18. c 2×10 6.21
【解析】由题图甲可知,当a、b、c三个物体的体积相同时,c的质量最大,由 可知,c物体的密度最大。 由题图甲可知,当体积 时,c物体的质量 c物体的密度 由题知,行星的质量m行星 =4.5m吨,行星的体积 地球的平均密度 则这颗行星的密度
19. 如图所示
20.(1)物体受热均匀,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由下而上 (3)81
(4)晶体 (5)温度保持不变 固液共存
【解析】(1)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物体受热均匀,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酒精灯加热需使用外焰加热,所以安装器材时要按照“由下而上”的顺序组装。(3)由题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 ℃,液面对应的刻度线为81,所以示数为 81 ℃。(4)试管内出现液体时 A 的示数就不再升高,当固体全部变成液体后温度再次升高,说明固体是晶体。(5)水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t。时刻试管中的物质已经开始熔化,但还没有完全变成液体,故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21.(1)垂直 (2)A (3)前后 (4)虚
【解析】(1)如题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垂直。(2)将两支相同的蜡烛 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 A,并移动蜡烛 B,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3)奶奶认为人在镜中的像大小与人平面镜的距离有关,小明多次改变蜡烛 A 的位置时,需确保前后位置不同。(4)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蜡烛B”消失了。
22,(1)BO OA
(2)大于
(3)物距大于焦距(或u>f) 物距小于焦距(或u【解析】(1)让一束光沿 BO 方向射向平面镜,即让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射向镜面,反射光线将沿 OA 方向射出,即反射光线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由题图丙可知,红光和紫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向同一块玻璃砖,红光的偏折角度小,紫光的偏折角度大,紫光与法线更为靠近,所以红光的折射角大于紫光的折射角。
(3)凸透镜焦距 f=10cm,成实像时,物距分别为 15 cm、20 cm、30 cm,均大于焦距,故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物距大于焦距(或u>f)。凸透镜成虚像的条件是物距小于焦距(或u23.(1)左 乙 (2)①42.4 ②40 ③1.06
【实验评估】偏大 整理器材
【解析】(1)由题图甲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由天平铭牌知,天平的称量为200g,分度值为0.2g,砝码的最大质量应低于200 g,所以选择题图乙的砝码盒。
(2)①由步骤一知,空烧杯的质量为 40g,由步骤二知,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 =50g+20 g+10g+2.4 g=82.4 g,则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 82. 4g—40g=42.4g。
②由步骤三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
③ 盐 水 的 密 度 为 1.06 g/cm 。
【实验评估】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时,由于烧杯内壁沾有少量的盐水,所以测得盐水的体积V偏小,根据密度公式 可知,密度偏大。 实验完毕,我们还需要整理器材。
24.(1)42 km/h
(2)700 s
【解析】(1)由收据上的信息可知,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是4.2km,所用的时间是t=6m in=0. 1h,则出租车的平均速度
(2)小红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6 m/s,去博物馆的路程为 4.2 km,需要的时间
25.(1)空心的
(3)植物油
【解析】(1)由 可得,594 g铝的体积 由V铝(2)空心部分的体积
(3)球中液体的质量m液 ═ m总 ═ m ═666 g—594 g=72 g,
液体的体积 所以液体的密度
由题表数据可知,该液体可能是植物油。
— 40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四章 光现象单元综合练习 2024-2025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解析)

下一篇:天天练11.1 2024-2025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原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