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综合练习 2024-2025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解析)


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游泳时最适宜的水温是( )
A.10℃ B.20 ℃ C.28 ℃
2.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0℃,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3.海波是硫代硫酸钠的俗称,又名大苏打。右图是其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固态时是非晶体
B.凝固过程持续了 5 min
C.在t=5 min时,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
D.在BC段,海波由固态慢慢变软、变稠、变稀
4.火箭点火升空时,喷水系统同步将大量的水喷洒到平台上,可看到发射平台升腾起大量白雾。该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仅液化 B.仅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5.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这样做( )
A.减小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6.小明上学时忘了带雨伞,放学后下起了大雨,小明冒雨跑回家,奶奶批评了他,如图所示。奶奶的话包含的主要物理道理是( )
A.雨中有很多会引起感冒的病菌
B.衣服被淋湿了,起不了保温作用
C.身上的雨水大量蒸发要吸收大量的热,会受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在炎热的夏天可以吃上远方的新鲜食品,人们为了防止食品在长时间运输中腐烂变质,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给食品降温,这是因为( )
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液化放热
C.干冰升华吸热 D. 干冰凝华放热
8.“热管”采用液体散热,被广泛地应用于科技产品上作为散热器。“热管”的工作原理图如图所示。管内装有某种液态物质,热管的A 端受热,热管里的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然后从热管中较热的一端向较冷的一端转移,热管中较冷的 B 端通过散热风扇把热量从热管中散发,管内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并回流到热管中较热的A 端,热管内的物质起到了“搬运”热量的作用。那么热管内的物质在这两端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是( )
A. A端物质汽化、吸热,B端物质液化、放热
B. A端物质汽化、放热,B端物质液化、吸热
C. A端物质液化、吸热,B端物质汽化、放热
D. A端物质液化、放热,B端物质汽化、吸热
9.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打开除雾功能,汽车玻璃上的“雾”很快消失,是汽化现象
C.冬天,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可以降低混合液的凝固点
D.汽车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时吸热,液化时放热
10.如图所示,关于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烧开水的时候,壶口的“白气”是水汽化吸热形成的水蒸气
B.图乙所示,用冰箱制作冰棒时,发生了凝固放热的现象
C.图丙所示,初春时湖面上冰化成水的原因是冰升华吸热
D.图丁所示,深秋时枫叶上形成的霜是水凝固放热形成的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若这支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可能是表中所列的物质,则温度计中的测温物质肯定不是 ,原因是 。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甲苯 —95 110
12.如图所示,足球裁判使用固体泡沫喷雾剂喷出一条白色直线辅助任意球的判罚,几分钟后这条白色的直线会自动消失,不会在草地上留下任何痕迹。这条白色直线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该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13.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段细线、一小块冰块和少许盐表演了个小魔术。他先将打湿的细线搭放在冰块上,向细线和冰块的接触位置撒少许盐,使冰 (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静置一段时间后,在低温下,绳子里的水就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和冰粘在了一起,就可以利用细线把冰块提起来了。
14.如图所示,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用温度和室温相同的水给碎冰加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位于碎冰的 (选填“上部”“中部”或“底部”)。
15.环卫工人往结冰的桥面撒盐加快冰的熔化的情景,激发了小明探究盐水凝固点的兴趣。他把两杯浓度不同的盐水放入冰箱冷冻室里,当杯内的盐水中出现冰块时测量它们的温度,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从实验现象可知,盐水的浓度越高,其凝固点越 。
三、作图题
16.某小组加热一杯冰水混合物来探究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测量数据在图示坐标纸上描出了相应的点,请把图上的点连接起来,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四、实验探究题
17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图甲中器材合理的安装顺序是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图乙是根据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绘制的图像,由此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持续加热,烧杯内的水沸腾后试管里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理由是 。
18.生活中常将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即“水浴法”),如图甲所示。小明想知道牛奶的沸点,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还需要添加的测量工具是 。小明用酒精灯给牛奶加热,当温度接近 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 mi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2)牛奶沸腾时,内部涌出大量气泡,在表面堆积,不易破裂,需不断搅拌气泡。可见,牛奶的沸腾也是一种剧烈的 现象。
(3)实验表明,牛奶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移走酒精灯一小段时间后牛奶不再沸腾,表明牛奶沸腾需要 热量。
(4)小明发现牛奶的沸点与水的沸点接近,但极容易溢出[俗称“潽(pū)锅”]。用“水浴法”加热牛奶的好处是 (写出一条)。
1. C 2. C 3. C 4. D 5. A 6. C 7. C 8. A9. A 10. B
11.29 ℃ 酒精 酒精的沸点为 78℃,小于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
12.升华 吸热
【解析】固体泡沫喷雾剂喷出一条白色直线,白色直线会“神奇”地自动消失,不会在草地上留下任何痕迹,说明固体泡沫由固态直接转化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收热量。
13.熔化 吸收 凝固
【解析】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撒盐后,有部分冰会熔化成水,从周围吸收热量。周围温度降低,在低温下,绳子里的水就会凝固成冰,和冰粘在了一起,就可以利用细线把冰块提起来了。
14.中部
【解析】测量试管中碎冰的温度,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碎冰充分接触,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15.—5 低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在0℃以下,示数为-5 ℃。 小明把两杯浓度不同的盐水放入冰箱冷冻室里,当杯内的盐水中出现冰块时测量它们的温度,此时温度为烧杯内盐水的凝固点(或熔点)。由题图甲可知,当盐水浓度较低时,温度计示数为—2℃,其凝固点为—2 ℃。由题图乙可知,当盐水浓度较高时,示数为—5℃,其凝固点为—5℃,由实验现象可知,盐水的浓度越高,其凝固点越低。
16.如图所示
17.(1)自下而上
(2)晶体
(3)不会 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试管中的水温能达到沸腾的温度,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
【解析】(1)酒精灯加热时用外焰加热,要先放酒精灯,根据外焰的高度确定陶土网的位置,再放烧杯,确定试管的位置,最后放入温度计,根据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2)由题图乙知冰有固定的熔点,所以冰是晶体。(3)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试管中的水温能达到沸腾的温度,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
18.(1)秒表
(2)汽化
(3)保持不变 吸收
(4)牛奶受热均匀
【解析】(1)实验中要测量牛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所以除了题图中的装置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2)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3)牛奶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牛奶受热均匀,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北师大版物理(2024)九年级全册同步练习】第13章电工和电功率综合题(答案)

下一篇:第四章 光现象单元综合练习 2024-2025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