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初中九年级物理独立作业
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24 分)
温馨提醒: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正确)
1.如图所示的几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A.足球被踢后在地 B.司机推汽车,汽 C.女孩把一箱报刊 D.中学生背着书包在
上滚动一段距离 车纹丝不动 搬起来 水平路上匀速前进
2. 将一本九年级物理书从地面捡到课桌做的功大约是 (▲)
A.0.2J B.2J C.20J D.200J
3. 如图所示,用开瓶器在 A 处用力开启瓶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为开瓶器的支点
B.开瓶器受到的阻力方向为竖直向上
C.使用开瓶器能省力
D.使用开瓶器能省功
4. 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
A. 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大
B. 做功越少,功率越小,机械效率越小
C. 功率越大,反映做功越快,与机械效率无关
D. 机械效率越大,表明它做的功越多
5.如图 1 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
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 OBA 可绕 O 点转动,重物通过绳子
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动力臂的是 (▲)
图1
A.l1 B.l2 C.l3 D.l4
6. 学校运动会上举行“双摇跳绳”比赛,“双摇跳绳”是指每次在双脚跳
起后,绳连续绕身体两周的跳绳方法,比赛中,初三某同学 1min 内摇轻绳
240 圈,则他在整个跳绳过程中的功率最接近于(▲)
1
{#{QQABACYSWQwo5ggCCo4AgJASAACBRh4CqABwVU4CAOuQkIAEGiLCcgAMQAgOUCxEPAKAIRALAABYQFQIBFIAB=A}#A}=}#}
A.120W B.400W
C.600W D.1000W
7. 如图所示,人造卫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增大
B. 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减小
C. 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
D. 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减小
8. 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同一物体在相
同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比较甲、乙两滑轮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拉力功率大 B.乙的额外功少
C.乙的机械效率低 D.甲的拉力大
9.如图 6,用 F=3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 6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 F 对
物体做了 90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
A.物体一定运动了 3m
B.物体一定运动了 1.5m
C.重力做的功一定为 90J
D.物体一定受到 30N的摩擦力
10.小明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离手后在空中运动.如图 8 中,能反映出小球动能
EK随时间 t 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图 8
11.如图 7 所示,在一个轻质杠杆的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一端
施加一个动力 F,使杠杆保持静止,然后将力 F 沿顺时针方向缓慢
转动到水平方向,在这一过程中 F 变化情况是(▲)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图 7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2.杆秤作为华夏国粹,它制作轻巧、使用便利,如图所示,是小阳同学制作的杆秤的示
2
{#{QQABCAYSWQwo5ggCCo4AgJASAACBRh4CqABwVU4CAOuQkIAEGiLCcgAMQAgOUCxEPAKAIRALAABYQFQIBFIAB=A}#A}=}#}
意图,使用时将货物挂在秤钩上,用手提起 B或 C(相当于支点)处的秤纽,移动秤砣在秤
杆上的位置,当秤杆水平平衡时,可读出货物的质量。
秤砣最远可移至 D点,此秤最大称量是 10kg。秤杆、
秤钩和秤纽的质量忽略不计,AB、BC、BD 的长度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秤砣的质量是
B. 提起 B 秤纽,可以达到最大称量
C.如果秤砣磨损,用该秤称量货物质量偏大
D.距离 C点 ,有两个刻度,分别为 1kg 和 3kg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76 分)
二、填空题(本题有10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 学校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国旗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
部有一个定滑轮,它的优点是能 ▲ 。定滑轮实质上是 ▲ 杠杆。
14.一物体质量为18kg,小明用定滑轮将该物体在4s内匀速提高2m.所用拉力为200N.此
过程中,小明做的有用功是 ▲ J,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 ,拉力的功率是 ▲ W 。
( g=10N/kg )
15.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该洒水车在洒水的过程中,机械
能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另有一辆重 800N 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
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 10m 用时 5s,小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 0.3 倍,则拉力对小车做功的
功率为 ▲ W,重力对小车做功 ▲ J。
16.某初中生将一箱书搬上楼,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把所有的书一起搬上楼,此时他搬
书的功率为P1,搬书的效率为η1;二是先搬一半书上楼,再搬剩余的部分,此时他搬书的
功率为P2,搬书的效率为η2.假设他每次上楼的速度相同,则P1 ▲ P2,η1 ▲ η2 。(选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7.如图为小明手握铅球向上举高,将前臂视作杠杆,关节点作为支点O,F2是铅球对手的
压力,其大小等于球的重力,肌肉产生的力F1使杠杆绕点O转动,若铅球质量是5kg,则F2=
▲ N。图中阻力臂是动力臂的5倍,则肌肉产生的F1为 ▲ N。小明将铅球从此位置举过
头顶的过程中,手对铅球 ▲ (选填“有”或“没有”)做功。( g=10N/kg )
3
{#{QQABCAYSWQwo5ggCCo4AgJASAACBRh4CqABwVU4CAOuQkIAEGiLCcgAMQAgOUCxEPAKAIRALAABYQFQIBFIAB=A}#A}=}#}
18. 如图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A、B两点高度相同且距地面40cm,小球在A点的
重力势能 ▲ (大于/小于/等于)B点的重力势能,小球在A点的动能 ▲ (大于/
小于/等于)B点的动能;若小球的质量为100g,它从A点落到地面,重力做功 ▲ J.小
球与地面相撞时,将 ▲ 能转化为 ▲ 能。( g=10N/kg )
19.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棒,能绕 O 处转轴自由转动
(不计摩擦)。现有拉力 F1始终水平方向、拉力 F2始终与杆垂直
和拉力 F3始终竖直向上,分别作用在木棒最下端,使木棒由 A 处
缓慢地抬升到 B 处,在此过程中,拉力 ▲ (选填“F1”、“F2”
或“F3”)的大小保持不变;抬升木棒的过程中,三拉力所做的功
▲ (选填“F1大”、“F2大”、“F3大”或“一样大”)
20. 如图 10 甲为“会跳的卡片”, A 为卡片外侧,B 为卡片内侧,实验时应把 ▲ (选
填“A”或“B”)面朝下紧贴桌面,压平后松手,卡片会跳起来。图乙、丙是用相同的橡
皮筋,相同的卡片制成的,且剪开豁口的深度也是相同的,实验时分别将它们在桌面上压
平之后松开手, ▲ (选填“乙”或“丙”)卡片可以弹跳得更高一些,这是因为其橡皮
筋的 ▲ 能较大.
21. 如图所示,a、b 为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石块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随高度变化的
两条图线(不计空气阻力),其中 ▲ (选填“a”或“b”)图线是“动能—高度”关系
图线,小石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m,小石块在最高点时的机械能为 ▲ J.
A
B 甲
乙 丙
图 10
22.如图,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这块砖的重量为 144N,
AB=30cm,AA’=12cm,AD=16cm。小明将这块砖绕着 AB 边(AB 边始终与地面接触)翻转
90°后,则砖的重心升高了 ▲ cm,完成这次翻转,小明至少对砖做 ▲ J 的功。
三、解答题(本题有 7 小题,共 48 分,解答 24、25 题时应写出解题过程)
23.(6 分)
(1)如图所示,用螺丝刀撬钉子,O为支点,画出动力 F1的力臂 L1以及阻力 F2.
(2)如图所示,利用羊角锤撬起钉子,请你在羊角锤 A 点处画出所能施加最小动力 F1,
并画出阻力 F2的阻力臂 L2.
(3)如图所示,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作出最省力的绕线方式.
4
{#{QQABACYSWQwo5ggCCo4AgJASAACBRh4CqABwVU4CAOuQkIAEGiLCcgAMQAgOUCxEPAKAIRALAABYQFQIBFIAB=A}#A}=}#}
24.(6 分)重力为 500N 的小明利用如图 19 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质量为
40kg 物体,所用拉力 F 为 250N,货物在 10s 内被匀速提升了 3m,不计绳
重及摩擦.(g取 10N/kg).
求(1)动滑轮的重力;(2)此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
(3)小明利用该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的最大机械效率.
▲▲▲
图 19
25.(6 分)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一个重为 4.5 N 的物体到斜面
顶端,斜面长 1.2m,高 0.3m,物体所受摩擦力为 0.675N,
求:(1)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拉力的大小.
▲▲▲
26.(9 分)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已知每个钩
码重 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杠杆
▲ (选填“达到”“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
螺母向 ▲ (选填“左”或“右”)调节。
丙
5
{#{QQABACYSWQwo5ggCCo4AgJASAACBRh4CqABwVU4CAOuQkIAEGiLCcgAMQAgOUCxEPAKAIRALAABYQFQIBFIAB=A}#A}=}#}
(2)图甲中的 A点悬挂 4个钩码,需在 B 点悬挂 ▲ 个钩码才能杠杆仍保持水平位置
平衡,你认为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 ▲ 。
(3)如图乙所示,取走悬挂在 B 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 C 点斜向上拉,仍使杠杆
水平位置平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若在 C 点,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方向
为竖直向上,也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为 ▲ N,与斜向上拉比,
此时测力计的读数将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 ▲ 。
(4)小明继续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他们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 O 点作为支点,在 B 点
用轻绳悬挂总重为 G 的钩码,在 A 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装置如图丙所示,
将杠杆缓慢抬升, 测得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 F,用刻度尺分别测出 A、B 两点上升的高度为
h1、h2(不计摩擦)则:
①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η1= ▲ ×100%。(用所测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②若仅将弹簧测力计改挂到 C 点,仍将钩码竖直向上匀速提升 h2的高度,杠杆的机械效率
为η2,则η2__▲__η1(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
27. (3 分)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
势能可能与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
相同的 A、B、C、D 四个铅球,其中 A、C、D 三球的质量为 m,B 球的质量为 2m,让 A、B
两球从距沙表面高 H 处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 2H 处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 2H
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
损失不计).实验测得 A、B两球陷入沙深度分别为 h1和 h2,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 h3,
且 h1<h2<h3
(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 ▲ 来反映的;
(2)比较 A、B 两球,发现 B 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 ;
(3)比较 C、D 两球,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 ▲ (选填“有关”或“无关”).
28.(9 分)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6
{#{QQABACYSWQwo5ggCCo4AgJASAACBRh4CqABwVU4CAOuQkIAEGiLCcgAMQAgOUCxEPAKAIRALAABYQFQIBFIAB=A}#A}=}#}
(1)该实验装置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 ▲ 的关系(物体 A、B 质量不
变),所以要把小球从 ▲ 高度释放,目的是 ▲ 。
(2)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 ▲ (选填“A”或“B”)的动能;
(3)该实验中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 来反映的,这种方法在物
理上称为 ▲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4)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 。
(5)在探究小球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有同学提议可以在水平面桌面上将同一根弹簧压
缩相同的程度,分别弹出质量不同的小球去撞击木块(如图所示),撞击木块时小球的动
能 ▲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该方案 ▲ (选填“正确”或“错误”)。
29. (9 分)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
图所示:
实验次数钩码重 钩码上升高度 绳端拉力 绳端移动距离 机械效率
1 4
2 4
3 8
4 8 0.4 ▲
7
{#{QQABACYSWQwo5ggCCo4AgJASAACBRh4CqABwVU4CAOuQkIAEGiLCcgAMQAgOUCxEPAKAIRALAABYQFQIBFIAB=A}#A}=}#}
(1) 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 拉动弹簧测力计,某同学在该实验中加速向上提升重物,所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 ▲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2)通过比较 ▲ (填实验次数的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
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 ▲ (选填“有关”或“无关”);比较 2、3 两
次实验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第 4 次实验空格中数值
为 ▲ 。
(3)实验中使用了不同的滑轮组,还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来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
是为了 ▲ 。 填字母
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4)用同一滑轮组匀速提升重力不同的物体,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与所提升物体的重力 G
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不计绳重和摩擦 。
(5)若每个滑轮的质量为 100g,第三次实验中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为 ▲ J(不计绳重 。
8
{#{QQABCAYSWQwo5ggCCo4AgJASAACBRh4CqABwVU4CAOuQkIAEGiLCcgAMQAgOUCxEPAKAIRALAABYQFQIBFI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