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中学2024-2025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1.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 B. 、、、
C. 、、、 D. 、、、
2. 在化学学科发展中分类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或生成,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B.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C. 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D. 根据氧化物中另一种元素的种类,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B. 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与Cl-
C. 硫酸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醋酸溶液导电性强
D. 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镁溶液:
B. 稀硫酸溶液中加入氧化铜:
C 碳酸钙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D. 醋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5.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直径为m的某分子分散在水中能形成胶体,则该分子的直径比大
B. 向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C. “静电除尘”涉及到胶体性质的应用
D. 向盛有氢氧化铁胶体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硫酸至过量,试管中出现先沉淀后溶解的现象
6. 若铅笔芯中石墨的质量分数为50%,已知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铅笔芯的质量约为1mg,假设铅笔芯除石墨外的成分不含碳原子,则一个铅笔字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7. 用NaCl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过程中,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不规范的是
A. B.
C. D.
8. 红磷可在氯气中燃烧,若P和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8混合,点燃使其完全反应,只生成和两种产物。则产物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5∶2 B. 2∶5 C. 7∶3 D. 3∶7
9.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的数目为
B. 常温常压下,22 g和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的数目为
C. 1 mL 5 mol/L的溶液,滴入沸水中,完全反应后生成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
D. 某和KCl的混合溶液,若含a mol和b mol的,则溶液中的数目为
10. “王水” 指的是将浓度为c1 mol/L,密度为ρ 1g/mL的浓硝酸与浓度为c2 mol/L,密度为ρ2 g/mL的浓盐酸按1:3的体积比混合所得的溶液。若“王水”的密度为ρ3 g/mL,则王水中c(H+)为( )
A B.
C. D.
11. 在1500℃下分解生成硫蒸气和。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产物硫蒸气的分子式为
A. S B. S2 C. S4 D. S6
12.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符合溶液导电性变化的图像是[I表示电流强度,V表示所加的体积
A. B.
C. D.
13. 南海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质X常选用CaO
B. 第①步中为了得到干燥的固体,应采用高温烘干
C. 操作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D. 第②步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4. 耦合电化学合成法从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反应②的机理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化学合成法从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总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 图2含物质中的价态保持不变
C. 是反应②的催化剂
D. 工作过程中反应①、②和③逐级转移电子,电子的能量保持不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某100 mL溶液中含有的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该溶液可能还含有、、、、。为了进一步确认,对该溶液进行实验检测:
步骤一:仔细观察,该溶液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步骤二:加入足量溶液,生成23.3g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1)实验操作的步骤二中生成沉淀后的实验操作步骤有:___________、洗涤、干燥。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原溶液中除上图中的离子以外,肯定还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肯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
(3)原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
(4)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依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16. 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粗食盐常含有少量、、、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下:
(1)加入A试剂,是为了除去溶液Ⅰ中的、、、离子。A代表的是多种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ⅰ.NaOH,ⅱ.___________,ⅲ.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下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
b.玻璃棒用作引流
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
d.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e.用玻璃棒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3)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____。
(4)m g粗盐提纯后得到n g纯净的NaCl固体,则m与n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A. m>n B. m(5)实验室需配制480 mL0.400 mol/L盐酸,现用如图所示浓盐酸配制,回答下列问题:
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1.2g/cm3 HCl的质量分数为:36.5%
①配制需要玻璃仪器有玻璃棒、量筒、烧杯、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②需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结果保留1位小数)
17. 某小组通过实验探究NO的氧化性。
(1)实验I:用排水法收集一瓶NO,将其倒扣在盛有碱性溶液的水槽中,振荡,观察到集气瓶中液面上升。
资料:
i.NO与碱性溶液会发生氧化还反应,NO被为。
ii.与反应生成黄色沉淀。
①检验的氧化产物。取少量实验I反应后集气瓶中的溶液,___________(填操作和实验现象)。
②某同学认为,需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NO的氧化性,补充实验如下:
实验II:取饱和溶液,加入少量冰醋酸,再滴加5滴0.1mol的溶液,无明显变化。
实验III:取少量实验I反应后集气瓶中的溶液,加入少量冰醋酸,再滴加5滴0.1mol的溶液,(填实验现象)___________。
上述实验证明NO有氧化性。
实验II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③写出NO与碱性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④从电极反应角度分析NO与碱性溶液的反应。
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___________。
实验IV:用排水法收集两瓶NO,将其分别倒扣在饱和溶液和加有NaOH的饱和溶液中,后者集气瓶中液面上升更快。
根据上述所有实验得出结论:___________。
(2)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处理工业废气中和NO的实验方案,达到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①先用饱和纯碱溶液吸收废气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再向生成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___________,以此溶液来吸收NO气体。
18. 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准状况下有①6.72 L②个HCl③13.6 g ④0.2 mol 四种气体,气体所占体积由小到大顺序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所含氢原子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已知某植物营养液配方为0.3 mol KCl,0.2 mol ,0.1 mol 和1 L水。若以KCl,,和1 L水为原料配得相同组成的营养液,需三种溶质KCl___________mol,___________mol,___________mol。
(3)将CO、两种气体分别盛放在两个容器中,并保持两个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和密度均相等,这两种气体对容器壁所施压强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4)已知16 g A和2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 mol C和31.76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
(5)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时重116克,充满重122克,充满某气体时重114克。则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6)A物质按下式分解:,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密度是。H 密度的m倍,则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1.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离子间相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 在化学学科发展中分类法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或生成,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B.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C. 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D. 根据氧化物中另一种元素的种类,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为离子反应,否则为非离子反应,A正确;
B.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而不是具有丁达尔现象,B错误;
C.在水溶液或纯液态(熔融)时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否则为非电解质,C错误;
D.根据氧化物中另一种元素的种类,将氧化物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D错误;
答案选A。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B. 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与Cl-
C. 硫酸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醋酸溶液导电性强
D. 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为酸,如硫酸氢钠属于盐,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才是酸,故A错误;
B、NaCl在水中电离成Na+和Cl-,电离过程不需通电条件,故B错误;
C.硫酸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比醋酸溶液的导电性强,极稀的硫酸溶液和醋酸浓溶液比,可能硫酸导电性差,故C错误;
D、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的盐酸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但是液态氯化氢中只有分子不能导电,故D正确;
故选D。
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镁溶液:
B. 稀硫酸溶液中加入氧化铜:
C. 碳酸钙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D. 醋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镁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稀硫酸溶液中加入氧化铜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醋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醋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答案选A。
5.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直径为m的某分子分散在水中能形成胶体,则该分子的直径比大
B. 向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C. “静电除尘”涉及到胶体性质的应用
D. 向盛有氢氧化铁胶体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硫酸至过量,试管中出现先沉淀后溶解的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分子(直径为1.3×10 9米)的微粒直径属于胶体分散系范围内,属于胶体分散系,溶液中分散质直径小于1nm,所以该分子的直径比Na+大,故A正确;
B.胶体不带电,是胶体中的胶粒带电,故B错误;
C.“静电除尘”涉及到胶体电泳的性质,故C正确;
D.向盛有氢氧化铁胶体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硫酸至过量,硫酸先使胶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然后氢氧化铁与硫酸反应,沉淀溶解,故D正确;
答案选B。
6. 若铅笔芯中石墨质量分数为50%,已知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铅笔芯的质量约为1mg,假设铅笔芯除石墨外的成分不含碳原子,则一个铅笔字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答案】B
【解析】
【详解】若铅笔芯中石墨的质量分数为50%,已知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铅笔芯的质量约为1mg,则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的质量为0.5mg。所以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的物质的量为,所以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6.02×1023mol-1=2.5×1019,故选B。
7. 用NaCl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过程中,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不规范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需左物右码,固体药品要用钥匙取用,接近刻度时轻磕手腕,故A正确;
B.称量的固体置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故B正确;
C.烧杯中溶液沿玻璃棒引流注入容量瓶中,玻璃棒下端应伸入刻度线以下,故C错误;
D.定容时,当液面接近刻度线以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故D正确;
故选:C
8. 红磷可在氯气中燃烧,若P和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8混合,点燃使其完全反应,只生成和两种产物。则产物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5∶2 B. 2∶5 C. 7∶3 D. 3∶7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生成 ,,根据质量守恒与得失电子守恒可得:,,解得x=0.7mol,y=0.3mol,故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3;
故选C。
9.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的数目为
B. 常温常压下,22 g和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的数目为
C. 1 mL 5 mol/L的溶液,滴入沸水中,完全反应后生成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
D. 某和KCl的混合溶液,若含a mol和b mol的,则溶液中的数目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质量为46g、水的质量为54g,即乙醇的物质的量为46g÷46g/mol=1mol、水的物质的量为54g÷18g/mol=3mol,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6+3×2)NA=12NA,A错误;
B.和的摩尔质量均为44g/mol,22 g和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2g÷44g/mol=0.5mol,含有的原子数目为0.5×3NA=1.5NA,B正确;
C.由于胶体粒子是集合体,则将1 mL 5 mol/L的溶液,滴入沸水中,完全反应后生成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10-3×5NA=,C正确;
D.溶液为电中性,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则和KCl的混合溶液,若含a mol和b mol,有则溶液中的数目为,D正确;
故选A。
10. “王水” 指的是将浓度为c1 mol/L,密度为ρ 1g/mL的浓硝酸与浓度为c2 mol/L,密度为ρ2 g/mL的浓盐酸按1:3的体积比混合所得的溶液。若“王水”的密度为ρ3 g/mL,则王水中c(H+)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浓HCl和浓HNO3的体积分别为3VmL、VmL,混合后H+的物质的量=混合前H+的物质的量之和,所以混合后c(H+)==,B满足题意。
答案选B。
11. 在1500℃下分解生成硫蒸气和。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产物硫蒸气的分子式为
A. S B. S2 C. S4 D. S6
【答案】B
【解析】
【详解】高温分解生成硫单质和氢单质,产物体积分数不断变大,由图可知,二者比值为2:1,由硫化氢组成可知,生成氢气的量更大,结合氢守恒,设反应为,由硫守恒可知x=2;
故选B。
12.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符合溶液导电性变化的图像是[I表示电流强度,V表示所加的体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反应:可知,随着溶液的不断加入,反应生成和,溶液中离子浓度不断减小,导电能力减弱;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导电能力几乎为0,答案选D。
13. 南海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质X常选用CaO
B. 第①步中为了得到干燥的固体,应采用高温烘干
C. 操作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D. 第②步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苦卤中加石灰乳沉淀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生成氯化镁,①中在HCl气流中蒸发氯化镁溶液得到六水合氯化镁;滤液含NaBr,NaBr与氯气反应生成溴,②中溴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吸收液成分为硫酸和HBr;
【详解】A.根据分析,苦卤中加石灰乳沉淀生成氢氧化镁,加入CaO可形成石灰乳,A正确;
B.因加热促进镁离子水解,且生成盐酸易挥发,因此第①步是将氯化镁溶液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发得固体,B错误;
C.操作1是过滤,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C正确;
D.第②步作还原剂,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答案选B。
14. 耦合电化学合成法从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反应②的机理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化学合成法从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总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 图2含物质中的价态保持不变
C. 是反应②的催化剂
D. 工作过程中反应①、②和③逐级转移电子,电子的能量保持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①阴极:CO2 +2CH3OH+2e-=CO+2CH3O-+H2O,③阳极:2Br--2e-=Br2,②2CH3O-+CO+Br2=2Br-+(CH3O)2CO,①+②+③得总反应CO2 +2CH3OH H2O+(CH3O)2CO,合成碳酸二甲酯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末发生变化,总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
B.图2由→PdBr2,Pd元素从0升到+2价,的价态发生变化,B错误;
C.反应②发生Br2→2Br-,参与反应,作为中间产物,不是催化剂,C错误;
D.工作过程中反应①发生CO2→CO得到2个电子,③2Br-→Br2都是失去2个电子,反应②Br2→2Br-得电子,CO失电子生成(CH3O)2CO,反应①、②和③不是逐级转移电子,电子的能量保持不变,D错误;
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某100 mL溶液中含有的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该溶液可能还含有、、、、。为了进一步确认,对该溶液进行实验检测:
步骤一:仔细观察,该溶液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步骤二:加入足量溶液,生成23.3g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1)实验操作的步骤二中生成沉淀后的实验操作步骤有:___________、洗涤、干燥。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原溶液中除上图中的离子以外,肯定还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肯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
(3)原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
(4)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依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答案】(1) ①. 过滤 ②.
(2) ①. 、 ②. 、、
(3)3mol/L (4) ①. ②.
【解析】
【分析】溶液中含有0.1moNa+、0.05molMg2+、0.3molCl-,该溶液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则一定不含、;
加入足量溶液,生成23.3g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可知生成23.3g硫酸钡,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物质的量为0.1mol,则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一定含有。
【小问1详解】
实验操作的步骤二中生成沉淀后,过滤、洗涤、干燥。生成的沉淀是硫酸钡,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小问2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原溶液中除上图中的离子以外,肯定还含有的离子是、,肯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小问3详解】
根据电荷守恒, n(H+)=2n()+n(Cl-)-n(Na+)-2n(Mg2+)=0.3mol,原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0.1L=3mol/L。
【小问4详解】
向原溶液中含有、Na+、Mg2+、Cl-、,加入足量NaOH溶液,依次发生反应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①;②。
16. 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粗食盐常含有少量、、、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下:
(1)加入A试剂,是为了除去溶液Ⅰ中的、、、离子。A代表的是多种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ⅰ.NaOH,ⅱ.___________,ⅲ.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下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
b.玻璃棒用作引流
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
d.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3)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____。
(4)m g粗盐提纯后得到n g纯净的NaCl固体,则m与n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A. m>n B. m(5)实验室需配制480 mL0.400 mol/L盐酸,现用如图所示浓盐酸配制,回答下列问题:
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1.2g/cm3 HCl的质量分数为:36.5%
①配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量筒、烧杯、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②需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结果保留1位小数)
【答案】(1) ①. ②.
(2)de (3)蒸发结晶 (4)D
(5) ①.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②. 16.7
【解析】
【分析】在溶液Ⅰ中可依次加入氢氧化钠、氯化钡、饱和碳酸钠溶液,过滤所得滤液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盐酸,所得溶液Ⅱ为氯化钠,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氯化钠晶体,据此解答。
【小问1详解】
加入A试剂,是为了除去溶液I中的Ca2+、Mg2+、、离子,应首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除去镁离子和,然后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除去硫酸根离子,最后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过量的钡离子和钙离子,故答案为:BaCl2;Na2CO3;
【小问2详解】
在过滤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侧,烧杯靠在玻璃棒上引流,漏斗下端颈尖紧靠烧杯内壁,同时玻璃棒不能进行搅拌,所以有d、e不规范;
【小问3详解】
操作Ⅲ为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为蒸发结晶;
【小问4详解】
在粗盐提纯过程中加入了钠离子和氯离子,所以不能确定前后的质量关系,故答案为 D;
【小问5详解】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使用的仪器有一定规格的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体滴管,量筒等,所以缺少的为 胶头滴管和500 mL 容量瓶;②需要配制500mL溶液,所以需要的盐酸的体积计算公式为,故答案为16.7mL。
17. 某小组通过实验探究NO的氧化性。
(1)实验I:用排水法收集一瓶NO,将其倒扣在盛有碱性溶液的水槽中,振荡,观察到集气瓶中液面上升。
资料:
i.NO与碱性溶液会发生氧化还反应,NO被为。
ii.与反应生成黄色沉淀。
①检验的氧化产物。取少量实验I反应后集气瓶中的溶液,___________(填操作和实验现象)。
②某同学认为,需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NO的氧化性,补充实验如下:
实验II:取饱和溶液,加入少量冰醋酸,再滴加5滴0.1mol的溶液,无明显变化。
实验III:取少量实验I反应后集气瓶中的溶液,加入少量冰醋酸,再滴加5滴0.1mol的溶液,(填实验现象)___________。
上述实验证明NO有氧化性。
实验II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③写出NO与碱性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④从电极反应角度分析NO与碱性溶液的反应。
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___________。
实验IV:用排水法收集两瓶NO,将其分别倒扣在饱和溶液和加有NaOH的饱和溶液中,后者集气瓶中液面上升更快。
根据上述所有实验得出结论:___________。
(2)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处理工业废气中和NO的实验方案,达到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①先用饱和纯碱溶液吸收废气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再向生成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___________,以此溶液来吸收NO气体。
【答案】(1) ①. 先加盐酸酸化,在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②. 出现黄色沉淀 ③. 排除对Ag+检验的干扰 ④. ⑤. ⑥. NO和反应体现了NO的氧化性,碱性增强反应更快
(2) ①. ②. NaOH
【解析】
【分析】某小组通过实验探究NO的某些性质,用排水法收集一瓶NO,将其倒扣在盛有碱性Na2SO3溶液的水槽中,振荡,观察到集气瓶中液面上升,的氧化产物为硫酸根离子,检验硫酸根离子时,要排除多余亚硫酸根离子等的干扰,以此解答。
【小问1详解】
①的氧化产物为硫酸根离子,检验硫酸根离子时,要排除多余亚硫酸根离子等的干扰,故操作和实验现象为:取少量实验Ⅰ反应后集气瓶中的溶液,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②某同学认为,需通过进一步实验验证NO的氧化性,则需检验还原产物的生成,利用信息:Ag+和反应生成黄色沉淀,同时要防止硫酸根离子对实验的干扰,则从实验步骤Ⅱ、Ⅲ的比较可知,实验Ⅱ的目的是:排除硫酸根对Ag+检验的干扰;
③据信息知,NO与碱性Na2SO3溶液反应生成和,则离子方程式为;
④从该反应可知, NO得电子转变为是还原反应;在碱性环境下失去电子生成氧化反应:;用排水法收集两瓶NO,将其分别倒扣在饱和Na2SO3溶液和加有NaOH的饱和Na2SO3溶液中,液面均上升,则NO和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NO体现了氧化性,而后者集气瓶中液面上升更快,是因为碱性增强反应更快。故根据上述实验所得结论:NO和反应体现了NO的氧化性,碱性增强反应更快。
【小问2详解】
可利用碱性条件下亚硫酸根离子和一氧化氮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吸收SO2和NO。因此可以先把二氧化硫和碳酸钠反应转变成亚硫酸钠、再继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来吸收NO:①先用饱和纯碱溶液吸收废气中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再向生成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以此溶液来吸收NO气体。
18. 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准状况下有①6.72 L②个HCl③13.6 g ④0.2 mol 四种气体,气体所占体积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所含氢原子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已知某植物营养液配方为0.3 mol KCl,0.2 mol ,0.1 mol 和1 L水。若以KCl,,和1 L水为原料配得相同组成的营养液,需三种溶质KCl___________mol,___________mol,___________mol。
(3)将CO、两种气体分别盛放在两个容器中,并保持两个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和密度均相等,这两种气体对容器壁所施压强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4)已知16 g A和2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 mol C和31.76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
(5)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时重116克,充满重122克,充满某气体时重114克。则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6)A物质按下式分解:,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密度是。H 密度的m倍,则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④<①<③<② ②. ②<④<③<①
(2) ①. 0.1 ②. 0.3 ③. 0.1
(3)
(4)106 g/mol
(5)28 (6)5 mg/mol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4,n(CH4)==0.3mol,②3.01×1023个HCl分子,n(HCl)==0.5mol,③13.6g H2S,n(H2S)==0.4mol,④0.2mol NH3,由n=可知,气体物质的量越大,体积越大,则体积从小到大顺序是④<①<③<②;根据氢原子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判断,物质的量越多,原子个数越多,0.3molCH4含有1.2molH,0.5molHCl含有0.5molH,0.4molH2S含有0.8molH,0.2molNH3含有0.6molH,则所含氢原子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②<④<③<①;
【小问2详解】
0.3molKCl、0.2molK2SO4、0.1molZnSO4中,含有的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K+)=0.3mol+0.2mol×2=0.7mol,n(Zn2+)=0.1mol,n(Cl-)=0.3mol,n()=0.2mol+0.1mol=0.3mol,所以需要需n(K2SO4)=0.3mol;n(ZnCl2)=0.1mol;n(KCl)=0.7mol-2×0.3mol=0.1mol,所以KCl、K2SO4、ZnCl2的物质的量各是0.1mol、0.3mol、0.1mol;
【小问3详解】
根据PV=nRT,温度、密度相同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则p(CO):p(O2)=28:32=7:8,故p(CO)【小问4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C的质量=(16+20-31.76)g=4.24g,M(C)= ;
【小问5详解】
由于气体的体积相等,同温同压下,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令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nmol×(44g/mol-32g/mol)=122g-116g,解得n=0.5,令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g/mol,则:0.5mol×(44g/mol-Mg/mol)=122g-114g,解得M=28,故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小问6详解】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生成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m,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m/mol,假设有2molA反应则生成1molB、2molC、2molD,生成物的质量=2mg/mol×(1+2+2)mol=10mg,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A的质量为10mg,其摩尔质量==5mg/mol。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南省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一上学期9月摸底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陕西省高二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一)1英语(人民教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