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卷: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一、单选题
1.下列对生产生活中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合成氨选择铁触媒做催化剂 铁触媒能提高反应的活化能
B 用醋酸能除去水垢中的 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C 用净化天然水 和天然水中的水解相互促进,生成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物,加速其沉降
D 用作内服造影剂 胃液中的对的沉淀溶解平衡基本没有影响,可以保持在安全浓度范围内
A.AB.BB.B C.C D.D
2.室温下,用溶液分别滴定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Ⅱ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
B.时,滴定醋酸消耗的小于20 mL
C.时,两份溶液中
D.时,醋酸溶液中
3.测定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时刻 ① ② ③ ④
温度/℃ 25 30 40 25
pH 9.66 9.52 9.37 9.25
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④的pH与①不同,是浓度减小造成的
C.①→③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
D.①与④的值相等
4.现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pH 11 11 3 3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
A.向等体积的③④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室温下收集到氢气的体积:③>④
B.②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D.④与①混合,若混合后溶液pH=7,则
5.常温下,用溶液滴定某酸溶液,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数量级为
B.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a点>b点
C.当时,
D.当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
6.25℃时有三瓶溶液:pH=3的盐酸、pH=3的醋酸溶液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等体积的的氢氧化钠溶液,所需的醋酸溶液的体积大于的盐酸的体积
B.往上述盐酸、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相同的锌粒,盐酸中的锌粒先反应完全
C.将上述醋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得到的溶液,该溶液中大于
D.时的盐酸、的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均为
7.的两种酸溶液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 mL,其溶液的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神骏浴液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
B酸溶液强
C.a=5时,A是强酸,B是弱酸
D.若A、B都是弱酸,则5≥a>2
8.实验测得溶液、溶液的pH分别随温度与稀释加水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时和的电离常数均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实线表示pH随加水量的变化,虚线表示pH随温度的变化
B.将溶液加水稀释至浓度为,溶液pH变化值小于
C.随温度升高,增大,溶液中减小,增大,pH减小
D.时稀释相同倍数的溶液与溶液中: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的pH一定为
B.相等的溶液:①溶液、②溶液、③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②>①
C.时,等物质的量的HCN与NaCN混合溶液的,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D.时,将的盐酸与100 mL 的溶液混合后恰好中和,则
1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HA溶液呈酸性,可以推测为强酸
B.可溶性正盐BA溶液呈中性,可以推测BA为强酸强碱盐
C.的醋酸溶液的电离度分别为,则
D.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物质的量为
11.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升溶液中的数目为
B.
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
D.加入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12.常温下,用的盐酸分别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三种一元弱酸的钠盐(NaX、)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NaX溶液中:
B.三种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
C.当时,三种溶液中:
D.分别滴加20.00mL盐酸后,再将三种溶液混合:
13.某同学拟用pH计测定溶液pH以探究某酸HR是否为弱电解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若测得溶液pH,则HR是弱酸
B.时,若测得溶液pH且,则HR是弱酸
C.时,若测得HR溶液,取该溶液10.0 mL,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测得,,则HR是弱酸
D.时,若测得NaR溶液,取该溶液10.0 mL,升温至,测得,,则HR是弱酸
14.常温下,用溶液滴定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滴定实验中,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的滴定误差小
B.点①所示溶液中:
C.点②所示溶液中:
D.点③所示溶液中:
15.处理某铜冶金污水(含)的部分流程如下:
已知:①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如下表所示:
物质
开始沉淀 1.9 4.2 6.2 3.5
完全沉淀 3.2 6.7 8.2 4.6
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沉渣Ⅰ”中含有和
B.溶液呈碱性,其主要原因是
C.“沉淀池Ⅱ”中,当和完全沉淀时,溶液中
D.“出水”经阴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处理后,可用作工业冷却循环用水
16.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
A.硫酸氢钠 B.次氯酸钠
C.食盐 D.硫酸铜
17.一定温度下,AgCl和Ag2Cr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条件下能生成沉淀,也能生成AgCl沉淀
B.b点时,
C.的平衡常数
D.向NaCl、均为0.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先产生沉淀
18.下列事实或用途,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利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
C.氯化铁溶液做净水剂 D.氯气作自来水消毒剂
二、多选题
19.天青石主要成分是,还含有少量及Si、Mg、Fe的氧化物等杂质,现以天青石为原料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缓冲溶液可使转化为
B.钡、硅元素分别在“酸浸”和“调pH”工序除去
C.若去掉“氧化”工序,“调pH”时消耗氨水量增大
D.将92g投入到1L溶液中,反应后时,的转化率为32%(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20.用0.1NaOH标准溶液滴定20mL等浓度的三元酸,得到pH与、[或或]的关系分别如图1、图2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加入20mLNaOH溶液时,
B.当时,水电离出的
C.当加入40mLNaOH溶液时,
D.当pH=11时,溶液中
21.已知的电离常数。常温下,难溶物BaR在不同浓度盐酸(足量)中恰好不再溶解时,测得混合液中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约为
B.M点:
C.N点:约为
D.直线上任一点均满足:
22.下列根据实验方案设计及现象得出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设计及现象 结论
A 往碘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浓KI溶液,振荡。溶液分层,下层紫红色变浅粉红色,上层呈棕黄色 碘在浓KI溶液中溶解能力大于在中溶解能力
B 有机物A加入NaOH乙醇溶液中,充分加热;冷却后,取混合液加足量硝酸酸化,滴加硝酸银溶液,未产生白色沉淀 有机物A不可能是氯代烃
C 向溶液中,先加NaOH溶液调节,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的KSCN溶液,沉淀不溶解 在时,结合的能力比强
D 常温下,用pH计分别测定浓度均为的KCl溶液和溶液的pH,测得pH均为7.0 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A.A B.B C.C D.D
三、填空题
23.以铁镍合金(含少量铜)为原料,生产电极材粗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Ni原子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是_______;Cu原子位于周期表中_______区。
(2)“酸溶”时Ni转化为,该过程中温度控制在70~80℃的原因是_______。
(3)“氧化”时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
(4)“除铜”时若选用NaOH溶液,会导致部分也产生沉淀,当常温时溶液中、沉淀同时存在时,溶液中_______。
(5)“沉镍”时得到碳酸镍沉淀。在空气中碳酸镍与碳酸锂共同“煅烧”可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6)金属镍的配合物用途广泛,其中配体CO与结构相似,CO分子内键与键个数之比为_______。
24.常温下,向某浓度的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得溶液中、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的___________,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的草酸溶液,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已知的)
(2)若所得溶液溶质为,则该溶液显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其原因是(从平衡常数的角度解释)___________.
(3)若所得溶液溶质为,此时溶液的,则溶液中水电离的___________
(4)当所得溶液时,溶液中___________.
(5)已知草酸钙的,碳酸钙的.回答下列问题:时向碳酸钙的饱和溶液中逐滴加入的草酸钾溶液,___________产生草酸钙沉淀(填“能”或“不能”).
25.碘化钾(KI)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用途广泛。一种利用含碘废液(碘的主要存在形式为和)制备碘化钾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Ⅰ:取含碘废液,调节溶液pH为,加入一定量,溶解,加热至,加入稍过量粉末,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CuI沉淀;
步骤Ⅱ:在5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上述制备的CuI沉淀、铁粉(过量)、300 mL蒸馏水,搅拌,沸水浴加热1 h,冷却,抽滤。将滤液倒入500 mL烧杯中,加入约溶液,搅拌,煮沸,静置,过滤,得滤液A;
步骤Ⅲ:用氢碘酸调滤液A的,将滤液倒入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热至_______(填现象),冷却,干燥,得到KI晶体。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与转化为CuI的反应为①,②(未配平),则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步骤Ⅱ中铁粉转化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步骤Ⅲ中,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现象是_______。
(4)产品中KI含量的测定
称取4.00 g KI样品,配成250 mL溶液,取50.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乙酸溶液及3滴曙红钠盐作指示剂,用的标准溶液避光滴定至沉淀呈红色(终点),平行滴定三次,消耗标准溶液分别为、21.04 mL。
①用标准溶液滴定时要避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在滴定时溶液应盛放在_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②样品中KI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6.沉淀滴定曲线是沉淀滴定过程中构成难溶电解质的离子浓度与滴定剂加入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用滴定50.0m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的数量级为___________。
(2)滴定终点c点为饱和AgCl溶液,_______(填“>”“<”或“=”)。
(3)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反应终点c点向_______(填“a”或“b”)方向移动。
(4)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反应终点c点向_______(填“a”或“b”)方向移动。
四、实验题
27.水合肼()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腐蚀性和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制备NaClO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配制100mL10的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玻璃棒
B.烧杯
C.烧瓶
D.干燥管
E.胶头滴管
(2)装置M的作用是___________。
实验二:制取水合肼(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冷凝管的水流方向为___________。
②反应过程中需控制反应温度,同时将A中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如果滴速过快则会导致产品产率降低,同时产生大量氮气,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A中盛装的溶液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
B.NaOH和NaClO溶液
③充分反应后,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108~114℃馏分,即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
实验三:测定馏分中水合肼含量
(4)称取馏分5.0g,加入适量固体,加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该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淀粉溶液,用0.10的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已知:)
①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本实验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②实验测得消耗溶液的平均值为18.00mL,馏分中水合肼()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故A错误;
B.醋酸和反应能够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故B正确;
C.天然水中含有,和天然水中的水解相互促进,生成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物,加速其沉降,所以用净化天然水,故C正确;
D.不溶于盐酸,胃液中的对的沉淀溶解平衡基本没有影响,可以保持在安全浓度范围内,所以用作内服造影剂,故D正确;
故选A。
2.答案:B
解析:A.滴定开始时盐酸,醋酸,所以滴定盐酸的曲线是Ⅱ,滴定醋酸的曲线是Ⅰ,错误;B.醋酸钠水解呈碱性,时,滴定醋酸消耗的小于20mL,正确;C.时,二者分别反应生成 化钠和醋酸钠,醋酸根发生水解,两份溶液中,错误;D.时,醋酸溶液中恰好为等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醋酸的电离大于醋酸根的水解程度,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错误。
3.答案:C
解析:A项,属于强碱弱酸盐,存在水解平衡:、,A项正确;B项,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说明实验过程中部分被氧化成,①与④温度相同,④与①对比,浓度减小,溶液中减小,④的pH小于①,即④的pH与①不同,是浓度减小造成的,B项正确;C项,盐类水解为吸热过程,①→③的过程,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减小,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相反,C项错误;D项,只与温度有关,①与④温度相同,值相等,D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因此pH=11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氨水的浓度远大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H=3的醋酸和盐酸,醋酸的浓度远大于盐酸的浓度。A.由于醋酸的浓度远大于盐酸,等体积的③④溶液中,醋酸的物质的量较大,分别与足量锌粉反应,③产生的氢气量多,气体体积较大,即③>④,故A正确;B.②、③两溶液的浓度②<③,②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醋酸有剩余,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所得溶液中,故B正确;C.分别加水稀释10倍,促进弱电解质电离,则弱电解质的pH变化小于强电解质,但是稀释后酸的pH都增大,碱的pH都减小,所以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故C正确;D.由于氨水的浓度远大于盐酸的浓度,④与①等体积混合后,则①过量,溶液显碱性,若使溶液的pH=7,需要盐酸过量,则需④的体积更大,则,故D错误。
5.答案:A
解析:曲线的交点处,,此时pH,则,因此的数量级为,A项正确;a点、b点溶液均显酸性,均抑制水的电离,a点pH较小,溶液酸性较强,抑制水的电离程度更大,因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a点6.答案:D
解析:醋酸为弱酸,盐酸为强酸,的醋酸比的盐酸浓度大,中和等量NaOH溶液消耗的醋酸体积小,故A错;pH相等的醋酸浓度比盐酸浓度大,反应速率快,所以醋酸中锌粒先反应完全,故B错;醋酸和NaOH溶液混合后若,则溶液呈中性,由电荷守恒知,故C错。
7.答案:C
解析:A.等pH的酸加水稀释,酸性强的pH变化大。起始时pH相等,但两种酸的强弱未知,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相等,A错误;B.稀释后A酸溶液pH大,小,酸性弱,B错误;C.荐,稀释1000倍后,A酸溶液的,B酸溶液的pH小于5,则A是强酸,B是弱酸,C正确;D.若均是弱酸,则,D错误。
8.答案:C
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图中两条曲线为10mL溶液、溶液的pH分别随温度与稀释加水量的变化曲线,由于两种盐均能水解,水解反应为吸热过程,且温度越高、浓度越小,其水解程度越大。氯化铵水解能使溶液呈酸性,浓度越小,虽然水解程度越大,但其溶液的酸性越弱,故其pH越大;醋酸钠水解能使溶液呈碱性,浓度越小,其水溶液的碱性越弱,故其pH越小。温度越高,水的电离程度越大。因此,图中的实线为pH随加水量的变化,虚线表示pH随温度的变化。A.由分析可知,图中实线表示pH随加水量的变化,虚线表示pH随温度的变化,A说法正确。B.将溶液加水稀释至浓度为时,若氯化铵的水解平衡不发生移动,则其中的变为原来的,则溶液的pH将增大,但是,加水稀释时,氯化铵的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大于原来的,因此,溶液pH的变化值小于,B说法正确。C.随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变大,因此水的离子积变大,即增大,的水解程度变大,溶液中增大,C说法不正确。D.时稀释相同倍数的溶液与溶液中均分别存在电荷守恒,,。因此,氯化铵溶液中,,醋酸钠溶液中,。由于时和的电离常数均为,因此,由于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稀释相同倍数后的溶液与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仍相等,由于电离常数相同,其中盐的水解程度是相同的,因此,两溶液中(两者差的绝对值)相等,故,D说法正确。
9.答案:D
解析:A.酸或碱溶液都能抑制水的电离,则时,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的pH为1或13,A错谋;B.①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离子,氢离子会抑制铵根离子水解,②电离出铵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两者发生双水解促进铵根离子水解,③溶液中只有铵根离子水解,相等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③>①,B错误;C.即溶液呈碱性,则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错误;D.若两者恰好中和,则,即,则,D正确。
10.答案:D
解析:溶液呈酸性,可能是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不能据此得出为强酸的结论,A错误;B.可溶性正盐BA溶液呈中性,不能推测BA为强酸强碱盐,因为也可能是和的水解程度相同,即也可能是弱酸弱碱盐,B错误;C.弱酸的浓度越小,其电离程度越大,因此、的醋酸溶液的电离度分别为,则,C错误;D.的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是,碳酸根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则水电离出的浓度是,其物质的量为,D正确。
11.答案:B
解析:常温下,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因此每升溶液中数目为,A项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可知,B项正确;加水稀释促进电离,使电离度增大,由于以增大溶液体积为主,故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C项错误;加入固体,浓度增大,抑制磷酸的电离,溶液的酸性减弱,D项错误。
12.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没有加入盐酸时,溶液的pH依次增大,则三种一元弱酸的酸性依次减弱。A.NaX为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故A正确;B.弱酸的酸性越弱,电离常数越小,由分析可知,三种一元弱酸的酸性依次减弱,则三种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的大小顺序为,故B正确;C.当溶液pH为7时,酸越弱,向盐溶液中加入盐酸的体积越大,酸根离子的浓度越小,则三种盐溶液中酸根的浓度大小顺序为,故C错误;D.向三种盐溶液中分别滴加20.00 mL盐酸,三种盐都完全反应,溶液中钠离子浓度等于氯离子浓度,将三种溶液混合后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由可得:,故D正确。
13.答案:B
解析:A.时,若测得溶液7,可知NaR为强酸强碱盐,则HR为强酸,A错误;B.时,若测得溶液且,可知溶液中,所以HR未完全电离,HR为弱酸,B正确;C.假设HR为强酸,取的该溶液10.0 mL,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 mL,测得此时溶液,C错误;D.假设HR为强酸,则NaR为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升温至,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pH减小,D错误。
14.答案:D
解析:A.综上所述,滴定达到终点时,如图①点,溶质为,,呈碱性,选择酚酞作指示剂,故A错误;
B.点①所示溶液中,溶质为,,呈碱性,;根据电荷守恒,可得,所以,故B错误;
C.点②所示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可得,所以,故C错误;
D.点③所示溶液中,溶质为、,且浓度相等,根据物料守恒有,故D正确;
故选D。
15.答案:D
解析:A.根据分析可知氢氧化铁当pH=1.9时开始沉淀,氢氧化铝当pH=3.5时开始沉淀,当pH=4时,则会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即“沉渣I”中含有和,A正确;
B.硫化钠溶液中的硫离子可以水解,产生氢氧根离子,使溶液显碱性,其第一步水解的方程式为:,B正确;
C.当铜离子和锌离子完全沉淀时,则硫化铜和硫化锌都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则,C正确;
D.污水经过处理后其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以及没有除净的铝离子,故“出水”应该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处理,达到工业冷却循环用水的标准后,才能使用,D错误;
故选D。
16.答案:A
解析:A.硫酸氢钠是强酸酸式盐,溶液中;
B.次氯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溶液;
C.食盐是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溶液的;
D.硫酸铜是强酸弱碱盐,微弱水解使其溶液呈弱酸性,则溶液pH略小于7,所以溶液的pH最小;
故选A。
17.答案:C
解析:A.假设a点坐标为(4,6.5),此时分别计算反应的浓度熵Q得,,二者的浓度熵均小于其对应的溶度积,二者不会生成沉淀,A错误;
B.为难溶物的溶度积,是一种平衡常数,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根据分析可知,二者的溶度积不相同,B错误;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将表达式转化为与两种难溶物的溶度积有关的式子得K====,C正确;
D.向NaCl、均为0.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开始沉淀时所需要的分别为和,说明此时沉淀需要的银离子浓度更低,在这种情况下,先沉淀的是AgCl,D错误;
故答案选C。
18.答案:D
解析:A.泡沫灭火器中的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灭火,故A不符合题意 ;
B.热的纯碱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增大,碱性增强,去污能力增强,故B不符合题意 ;
C.氯化铁溶液中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可用于净水,故C不符合题意 ;
D.氯气作自来水消毒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与盐类水解无关,故D符合题意 ;
故选D。
19.答案:BD
解析:A.根据分析,加入缓冲溶液可使转化为,便于除去,A正确;
B.钡、硅元素均在“酸浸”工序除去,B错误;
C.若去掉“氧化”工序,则要沉淀,需要将pH调到强碱性,会导致“调pH”时消耗氨水量增大,C正确;
D.将92g,即0.5mol的投入到1L溶液中,由反应,反应后时,溶液中,则此时溶液中,的转化率为,D错误;
故选BD。
20.答案:BC
解析:A.加入20mLNaOH,此时溶液中溶质为,根据电荷守恒有,根据物料守恒有,两式相减可得,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pH=10时,,则,当时,,但是这些氢离子来源于H2A-和水的电离,不全是水电离出来的,B错误;
C.加入40mLNaOH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为,溶液呈碱性,说明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则有,C错误;
D.根据图示可知,pH=14时,,,则反应,则当pH=11时,,D正确;
故答案选BC。
21.答案:AD
解析:A.由结合的可知故,得到,,由题干图示信息,当pH=1时,即,故约为,A错误;
D.直线上任一点均满足电荷守恒:,D错误;
故选AD。
22.答案:BD
解析:A.往碘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浓KI溶液,振荡。溶液分层,下层紫红色变浅粉红色,上层呈棕黄色,说明碘在浓KI溶液中溶解能力大于在中溶解能力,A正确;
B.有机物A加入NaOH乙醇溶液中,充分加热,冷却后,取混合液加足量硝酸酸化,滴加硝酸银溶液,未产生AgCl白色沉淀,说明有机物A可能是氯代烃,故B错误;
C.向溶液中,先加NaOH溶液调节,有Fe(OH)3红褐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的KSCN溶液,沉淀不溶解,说明在时,结合的能力比强,C正确;
D.溶液中醋酸根和铵根均发生水解,水的电离被促进;KCl溶液中水的电离既没有被抑制也没有被促进,故D错误;
故选BD。
23.答案:(1);ds
(2)温度低于70℃,反应速率太小,温度高于80℃,硝酸分解速率加快
(3)
(4)
(5)
(6)1∶2
解析:(1)Ni原子的原子序数是28,价层电子排布为,则基态Ni原子价层电子轨道表示为;Cu是29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
(2)温度控制在70~80℃的原因是温度低于70℃,反应速率太小,温度高于80℃,分解(或挥发)速率加快,酸溶速率减慢,原料利用率降低;
(3)氧化时溶液中的二价铁被双氧水氧化成三价铁,其离子方程式为;
(4)、沉淀同时存在时,溶液中;
(5)碳酸镍与碳酸锂共同“煅烧”可制得,镍元素的化合价从+2加变为+3价,故需煅烧要空气中的氧气做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为:;
(6)CO与分子中都存在三键,共价三键由1个键和2个键构成,则CO分子内键与键个数之比为1∶2。
24.答案:(1);
(2)酸性由图结合计算知-的小于的,即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3)
(4)
(5)不能
解析:(1)由图可知1,2,3分别为,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可计算,的,酸性介于和之间,无论量多少,与只能生成和,即;(2)2是,由图可知溶液呈酸性,计算知的大于的即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3)的溶液,溶液中的全部来源于水的电离,即;(5)已知草酸钙的,碳酸钙的.时,饱和碳酸钙溶液中,加入的草酸钾溶液后,,,,不能产生草酸钙沉淀.
25.答案:(1)1:1
(2)
(3)蒸发皿;出现(大量)晶膜(晶体)
(4)①见光容易分解;酸式
②95.45%
解析:(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配平:,其中是氧化剂,是还原剂,故氧化剂和还原剂之比是1:1。
(2)步骤Ⅱ中碘化亚铜将铁氧化为碘化亚铁,自身被还原为铜单质。
(3)蒸发溶液在蒸发皿中进行,由冷却后无过滤操作知,该操作为蒸发结晶,则应加热至有(大量)晶膜(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冷却,干燥。
(4)①硝酸银见光易分解;硝酸银中银离子有强氧化性,且硝酸银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应用酸式滴定管盛放。
②三组实验分别消耗标准溶液22.98 mL、23.02 mL、21.04 mL,第三组数据与前两组相差较大,应舍去,故消耗硝酸银溶液平均体积为23.00 mL,
,则样品中KI的质量分数为。
26.答案:(1)
(2)=
(3)a
(4)b
解析:(1)由题图可知,当溶液的体积为40.0mL时,溶液中的等于,此时混合溶液中
,故,则数量级为。
(2)滴定终点c点为饱和AgCl溶液,根据可知,达到滴定终点时,。
(3)根据可知,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溶液的体积为,反应终点c点向a点方向移动。
(4)相同实验条件下,沉淀相同量的和消耗的的量相同,但,当滴定终点时,溶液中,故反应终点c点向b点方向移动。
27.答案:(1)ABE
(2)吸收逸散出的;导气、平衡压强
(3)分液漏斗;b进a出;[或];B
(4)酸式当加入最后半滴碘的标准液时,溶液出现蓝色且半分钟内不消失9%
解析:(1)配制100mL10的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1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故选ABE。答案为:ABE;
(2)装置M中装有碱石灰,且与锥形瓶和大气相连,其作用是吸收逸散出的;导气、平衡压强。答案为:吸收逸散出的;导气、平衡压强;
(3)①仪器A带有活塞,其名称为分液漏斗,冷凝管的水流方向为b进a出。
②因为NaClO受热后会发生分解,水合肼也会失水,所以反应过程中需控制反应温度;NaClO具有强氧化性,不仅能氧化尿素,还能氧化水合肼,所以需控制NaClO的用量,如果滴速过快则会导致产品产率降低,同时产生大量氮气,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或],则A中盛装的溶液是NaOH和NaClO溶液,故选B。答案为:分液漏斗;b进a出;[或];B;
(4)①因为碘单质会腐蚀橡胶,所以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锥形瓶内的水合肼、的混合溶液呈无色,滴定终点时,稍过量的碘标准液使溶液呈蓝色(与淀粉作用),所以本实验滴定终点的现象为:当加入最后半滴碘的标准液时,溶液出现蓝色且半分钟内不消失。
②实验时,,依据反应,可得出,则250mL溶液中所含水合肼的物质的量为0.0009mol×=0.009mol,馏分中水合肼()的质量分数为==9%。答案为:酸式;当加入最后半滴碘的标准液时,溶液出现蓝色且半分钟内不消失;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