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清晨,高枝上的喜鹊发出清脆的“喳喳”声,仿佛在宣告新的一天的到来;近处,清洁工人扫地的沙沙声,规律而有节奏;远处,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热情……这些各不相同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
【基础堂清】
1.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碎泡沫的作用是 。
2.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如图所示的陶笛是便携式的吹管乐器,这种乐器的音色优美,小的陶笛的声音清脆嘹亮,大的陶笛的声音低沉婉转,演奏陶笛时是 振动发声的。
3. 当发生矿山(隧道)事故时,被困人员可利用坚硬物体敲击管路、铁轨、钻杆等,发出“5432”救援联络信号。由此可知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选填“快”或“慢”)。
4. 小明从国家航天局网站了解到,我国准备实施一次对小天体的防御,在太空中发射撞击器,撞击小天体改变其轨道。小明激动地告诉同学:撞击器与小天体碰撞发出的巨大声音将响彻太空。你认为小明的说法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5.以下几个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钟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放在塑料袋里后没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在隔壁房间里也能听到悠扬的琴声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6.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诗句,小儿面对路人的询问,只是招招手却不作声,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儿回答路人询问的声音能在水中传播,会惊跑鱼儿
B.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
C.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素养日清】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我们所能听到的声音都是靠物体振动产生的
C.航天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8. 如图所示的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佩戴时不堵塞耳朵,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耳机发出的振动信号传到听觉神经后,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了,这是因为 (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可以传声;周边的人却听不到耳机里的声音,这是因为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 ;跑步时他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
9.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即声音有速度。1738年法国几位科学家把大炮架在相距27 km的山头上,甲山头放炮时,乙山头上的人记录从看见炮的火光到听到炮声经历的时间是80 s,并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m/s。上述测量中,忽略了光的传播时间,如果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理论上测出的声速值会 (选填“大”或“小”)一些。
10.已知人耳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 s以上(回声)。现有一根长为34 m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去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 s,你会听到 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在铁中的传播速度约为5000 m/s)
11.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时,小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若把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小球
(选填“能”或“不能”)被弹开,人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原因是 。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将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可知 ,此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为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推理法”)。
【参考答案】
基础堂清
1.振动 将纸盆的振动放大
2.水 空气柱
3.固体 快
4.错误 真空不能传声
5.D 6.A
素养日清
7.B
8.固体 好 空气
9.337.5 小
10.0.1 1
解析:因为铁管长s=34 m,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则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t1===0.1 s;声音在铁管中传播的时间v2===0.0068 s;传播时间相差Δt=t1-t2=0.1 s-0.0068 s=0.0932 s,则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小于0.1 s,此时人耳无法分辨两次声音,故只能听到一次敲打声。
11.(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转换法 能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2)真空不能传声 推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