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培英教育中心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模拟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模拟0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当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空格中填(涂)上答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功,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该空的范围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收回,试卷自己保管好。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它与其他学科,如生物、物理、地理、医学等都有密切的联系。下列内容都属于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的是 ( D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③物质的运动规律 ④生物体生命的活动规律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2.绚丽多彩的世界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波义耳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B.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
C.道尔顿提出原子论 D.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获诺贝尔奖
3.下列物质的性质的描述中,有一项与其他三项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应该是 ( A )
A.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D.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4.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臭氧层保护日”,臭氧层遭到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某同学查阅资料后提出“臭氧层遭到破坏可能与人类过多地使用氟氯烃类物质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D )
A.提出问题 B.分析解释
C.获取证据 D.形成假设
5.做实验时,你是否留心观察过石灰石应保存在下列哪种仪器中 ( A )
A.广口瓶 B.细口瓶 C.烧杯 D.集气瓶
6.化学实验中下列药品取用的操作正确的是 ( D )
A.滴加试剂 B.倾倒液体
C.量液体 D.液体加热
7.实验室中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备氧气,并采用排水法收集。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 D )
A.查气密性: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
B.固定装置: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C.加热药品:先让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再对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
D.收集气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气体
8.关于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蜡烛硬度小,可以用小刀切割 B.蜡烛放入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
C.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二氧化碳 D.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且外焰温度最高
9.对物质进行分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D )
A.石瓮寺清澈的山泉水 B.秦陵遗址上的千年夯土
C.烽火台上清新的空气 D.试管里的冰水混合物
10.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红磷的作用是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
C.将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后,再关闭弹簧夹
D.该实验利用了氮气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的性质
11.下列化学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 A )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水氢气+氧气
12.在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条依次分别插入各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三瓶气体依次应是 ( C )
A.氧气、氮气、空气 B.氧气、空气、氮气
C.氮气、空气、氧气 D.空气、氧气、氮气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D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B.铁丝在空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大量白烟,产生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
D.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4.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 A )
A.化学反应分类 B.物质的分类
C.空气的成分 D.可加热仪器分类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D )
A.图①: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氧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B.图②: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图③: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图④: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16.下列变化及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③⑤⑨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⑥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②⑦⑧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④ 。(填序号)
①铁生锈 ②水是无色液体 ③矿石粉碎 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⑤酒精挥发 ⑥食物腐烂 ⑦汽油易挥发 ⑧在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⑨电灯丝通电发光、发热
17.根据如图所示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D 漏斗 。
(2)填写适当仪器的编号:
①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 A ;
②取50mL液体时,需用如图中的 EF 。
(3)如图是小明同学使用天平称量一定量的氯化钠的实验示意图。
①小明同学实际称得氯化钠的质量为 12 g。
②某同学欲称取15g氯化钠,称量前如果指针偏左就开始称量,则实际称得的氯化钠的质量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g。
(4)如A、B两图,是某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A操作存在的错误是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
②用B操作量取水的体积与实际应取量相比 偏小 (填“偏大”或“偏小”)。
18.某化学小组按照下列图示步骤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
(1)实验I中小木条 a (填字母)处最先变黑,原因是 外焰温度最高 。
(2)实验II中分别用干冷的烧杯和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可以观察到第一个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第二个烧杯内壁 石灰水变浑浊 。
(3)实验III中,若用燃着的火柴接近导管另外一端,导管口出现火焰。说明蜡烛火焰中导出的物质是 气体 (选填“气体”、“液体”或“固体”)。
(4)实验IV中蜡烛又被点燃,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9.化学变化中通常有明显现象,如有气泡产生。有气体产生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化学兴趣小组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气体产生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假设】
(1)猜想1:一定是化学变化;猜想2: 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
【实验探究】
(2)完成填空: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一:水的沸腾 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玻璃片上有 水雾 。 水沸腾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 物理 变化。
实验二: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颗状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石灰石变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属于 化学 变化。
【实验结论】
(3)猜想 二 (填“一”或“二”)正确;
【实验拓展】
(4)实验一中玻璃片的作用是 使水蒸气液化,以便观察实验现象 。
20.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I.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图1实验中,燃烧匙内放入足量红磷的原因是 充分消耗装置内的氧气,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
(2)请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3)图1实验中,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 红磷量不足 (填一点)。某兴趣小组将实验装置(图1)改进为实验装置(图2),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答出一点即可)
II.用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图3测定原理是利用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实验过程中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使氧气充分反应 ,利用此装置(硬质玻璃管容积为25mL)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注射器活塞从原来的15mL刻度处移动至9mL刻度处,该实验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为 15% 。(填百分数)
四、综合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8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是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E、F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G在D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B 二氧化锰 ;F 水 ;H 二氧化碳 。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①: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
反应②: 过氧化氢水+氧气 。
反应③: 碳+氧气二氧化碳 ,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反应 。
(3)在反应②中B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模拟0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当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空格中填(涂)上答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功,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该空的范围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收回,试卷自己保管好。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它与其他学科,如生物、物理、地理、医学等都有密切的联系。下列内容都属于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的是 (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③物质的运动规律 ④生物体生命的活动规律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2.绚丽多彩的世界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波义耳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B.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
C.道尔顿提出原子论 D.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获诺贝尔奖
3.下列物质的性质的描述中,有一项与其他三项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应该是
A.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D.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4.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臭氧层保护日”,臭氧层遭到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某同学查阅资料后提出“臭氧层遭到破坏可能与人类过多地使用氟氯烃类物质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分析解释
C.获取证据 D.形成假设
5.做实验时,你是否留心观察过石灰石应保存在下列哪种仪器中
A.广口瓶 B.细口瓶 C.烧杯 D.集气瓶
6.化学实验中下列药品取用的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试剂 B.倾倒液体
C.量液体 D.液体加热
7.实验室中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备氧气,并采用排水法收集。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A.查气密性: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
B.固定装置: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C.加热药品:先让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再对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
D.收集气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气体
8.关于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硬度小,可以用小刀切割 B.蜡烛放入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
C.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二氧化碳 D.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且外焰温度最高
9.对物质进行分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瓮寺清澈的山泉水 B.秦陵遗址上的千年夯土
C.烽火台上清新的空气 D.试管里的冰水混合物
10.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红磷的作用是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
C.将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后,再关闭弹簧夹
D.该实验利用了氮气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的性质
11.下列化学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水氢气+氧气
12.在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条依次分别插入各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三瓶气体依次应是
A.氧气、氮气、空气 B.氧气、空气、氮气
C.氮气、空气、氧气 D.空气、氧气、氮气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B.铁丝在空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大量白烟,产生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
D.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4.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分类 B.物质的分类
C.空气的成分 D.可加热仪器分类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①: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氧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B.图②: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图③: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图④: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16.下列变化及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
①铁生锈 ②水是无色液体 ③矿石粉碎 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⑤酒精挥发 ⑥食物腐烂 ⑦汽油易挥发 ⑧在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⑨电灯丝通电发光、发热
17.根据如图所示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D 。
(2)填写适当仪器的编号:
①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 ;
②取50mL液体时,需用如图中的 。
(3)如图是小明同学使用天平称量一定量的氯化钠的实验示意图。
①小明同学实际称得氯化钠的质量为 g。
②某同学欲称取15g氯化钠,称量前如果指针偏左就开始称量,则实际称得的氯化钠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g。
(4)如A、B两图,是某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A操作存在的错误是 ;
②用B操作量取水的体积与实际应取量相比 (填“偏大”或“偏小”)。
18.某化学小组按照下列图示步骤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
(1)实验I中小木条 (填字母)处最先变黑,原因是 。
(2)实验II中分别用干冷的烧杯和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可以观察到第一个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第二个烧杯内壁 。
(3)实验III中,若用燃着的火柴接近导管另外一端,导管口出现火焰。说明蜡烛火焰中导出的物质是 (选填“气体”、“液体”或“固体”)。
(4)实验IV中蜡烛又被点燃,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选填“是”或“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9.化学变化中通常有明显现象,如有气泡产生。有气体产生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化学兴趣小组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气体产生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假设】
(1)猜想1:一定是化学变化;猜想2: ;
【实验探究】
(2)完成填空: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一:水的沸腾 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玻璃片上有 。 水沸腾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 变化。
实验二: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颗状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石灰石变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 。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属于 变化。
【实验结论】
(3)猜想 (填“一”或“二”)正确;
【实验拓展】
(4)实验一中玻璃片的作用是 。
20.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I.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图1实验中,燃烧匙内放入足量红磷的原因是 。
(2)请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3)图1实验中,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 (填一点)。某兴趣小组将实验装置(图1)改进为实验装置(图2),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II.用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图3测定原理是利用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实验过程中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利用此装置(硬质玻璃管容积为25mL)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注射器活塞从原来的15mL刻度处移动至9mL刻度处,该实验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为 。(填百分数)
四、综合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8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是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E、F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G在D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B ;F ;H 。
(2)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指出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①: 。
反应②: 。
反应③: ,基本反应类型是 。
(3)在反应②中B的作用是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下一篇:山西省太原市崇实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