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修一单元检测卷(B卷)(含解析)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检测卷(B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
1.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命名为“薪火”,“薪火”采用丙烷作为燃料,火焰呈橙色;主火炬塔“钱江潮涌”采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实现碳循环内的零排放,被称为“零碳甲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烷和甲醇都来自石油的干馏 B.火炬燃烧时,化学能只转化为光能
C.丙烷燃烧的热效应就是其燃烧热 D.甲醇完全燃烧的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2.单斜硫和正交硫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的能量高
B.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
C.S(s,单斜)S(s,正交)
D.由曲线①可知断裂1 mol 和1 mol单斜硫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mol 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多297.16 kJ
3.已知:,,具有正四面体结构,中键的键能为,中的是( )
A.比更稳定
B.可求的反应热
C.键的键能为
D.键的键能为
4.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②中使用适当催化剂,可以使减小
C.由①②计算反应的
D.若已知反应的,结合可计算出
5.常温常压下,在中燃烧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燃烧热
B.S(s)的燃烧热
C.
D.,
6.“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研究表明,利用可催化消除大气污染物和CO,简化中间反应进程后,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CO(g)的燃烧热,则的反应热为( )
A. B.
C. D.
7.用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利用①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的
B.①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C.①中涉及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D.断开键比断开键所需吸收的能量多31.9kJ
8.已知红磷比白磷稳定。常温常压下,31g红磷、白磷分别与足量的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是红磷和氯气
B.的过程是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
C.C物质一定是或中的一种
D.
9.(X为卤素原子)有关转化过程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因为固体溶于水吸热,所以
D.相同条件下,的比的大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可表示的能量变化
B.图乙中表示碳的燃烧热
C.实验的环境温度为20 ℃,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体积分别为的、NaOH溶液混合,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如图丙所示(已知)
D.已知稳定性:B11.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太阳能化学能
B.的燃烧热
C.过程Ⅱ中3molFeO(s)的总能量高于1mol
D.由铁氧化合物循环制得的具有节约能源、产物易分离等优点
12.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所示。
化合物 化合物
甲烷 -890.3 正丁烷 -2878.0
乙烷 -1559.8 异丁烷 -2869.6
丙烷 -2219.9 2-甲基丁烷 -3531.3
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B.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C.1 mol正戊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3531.3 kJ
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13.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几种物质中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H—O OO H—H O—O
键能/ 467 498 436 138
若反应过程中分解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总反应为
B.过程Ⅲ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C.过程Ⅱ放出了574 kJ能量
D.过程Ⅰ吸收了467 kJ能量
14.如图为两种制备硫酸的途径(反应条件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和的总能量高于
B.根据盖斯定律可得
C.测定S的燃烧热:通入稍过量使完全燃烧生成所放出的热量
D.含的浓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即为中和反应反应热
15.制备环氧丙醇的反应如下:

②;
③ 。
已知:上述反应的焓变会随温度变化发生改变,焓变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400~600 ℃,图中表示的是曲线a
C.曲线b在600 ℃对应的
D.反应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二、填空题:本题共5题,共40分。
16.(8分)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主要能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照射后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下:
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
(2)(1)的燃烧热为,,则a________726.5(填“>”“<”或“=”)。
(3)使和(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当有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将石墨、铝粉和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17.(4分)利用催化加氢合成二甲梄可有效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其中涉及的主要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1)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标准压力下,由最稳定单质生成1 mol化合物的焓变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下表为几种物质在298 K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物质
标准摩尔生成焓 -110.5 0 -393.5 -241.8
则二甲醚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__________。
18.(12分)利用如图简易量热计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
①在量热计内筒中加入50mL0.50HCl溶液,插入温度计,记录初始温度为20.0℃;
②向烧杯中加入50mL0.55NaOH溶液,调节其温度,使之也为20.0℃;
③快速将烧杯中的碱液倒入量热计内筒中,盖好杯盖,匀速搅拌,记录体系达到的最高温度为23.3℃。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本实验中NaOH溶液稍过量,理由是______。
(3)上述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______kJ[已知,稀溶液的密度均为,水的比热容为]。
(4)写出表示该反应反应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5)精确实验测得中和反应生成1 mol 的反应热,本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NaOH溶液久置变质
B.温度计读数不是最高温度
C.NaOH溶液一次性倒入量热计中
D.量热计隔热效果差
(6)在实验中,如果用0.55的KOH溶液代替NaOH溶液,混合后最高温度与用NaOH时溶液时的最高温度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说明理由:______。
19.(9分)随着化石能源的减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需求日益迫切。
(1)Bunsen热化学循环制氢工艺由下列三个反应组成:
则_________。
(2)硅光电池作为电源已广泛应用于人造卫星、灯塔和无人气象站等,工业制备纯硅的反应为,若将生成的HCl通入的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此制备纯硅反应过程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_____kJ。
(3)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
①以和为原料合成甲醇,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甲所示,则图甲中A处应填写的内容为__________。
②工业上利用CO和来制备甲醇气体。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
化学键 C-C C-H H-H C-O H-O
键能 348 413 436 358 1072 463
设CO以键构成,则工业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恒温恒容条件下,硫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其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
①写出能表示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②________。
20.(7分)宇宙中所有的一切都是能量的变化,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意义重大。
(1)奥运会火炬常用的燃料为丙烷、丁烷等。已知:芮烷的燃烧热,正丁烷的燃烧热,异丁烷的燃烧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奥运火炬燃烧时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
B.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C.正丁烷比异丁烷稳定
(2)某实验小组用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①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大、小)、______。
②取50mLNaOH溶液和30mL稀硫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 最高温度
稀硫酸 NaOH溶液 平均值
1 26.2 26.6 26.4 30.4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近似认为溶液和稀硫酸的密度都是,中和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则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肼是一种火箭燃料。发射卫星时用肼作燃料,用作氧化剂,二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已知:
写出肼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放出131.17kJ的热量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石油中没有醇类,且对石油的加工处理一般采用分馏的方法,A错误;火炬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等,B错误;燃烧热是指在101 kPa时,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丙烷燃烧的热效应与其燃烧热不同,C错误;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对环境无污染,D正确。
2.答案:C
解析:物质所含能量越低越稳定,由题图知,相同物质的量的单斜硫所含的能量高于正交硫,所以正交硫较稳定故A、B错误;单斜硫能量高于正交硫,所以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会放出热量,焓变为,所以S(s,单斜)S(s,正交)的,故C正确;由曲线①可知断裂1 mol 和1 mol单斜硫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总能量比形成1 mol 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 kJ,故D错误。
3.答案:C
解析:分子中存在5个键,总键能为,分子中存在3个键,总键能为,总键能越大,物质的总能量越低,稳定性越强,故比更稳定,A错误;由于不知道的反应热,所以根据题中信息不能求得的反应热,B错误;设键的键能为x,将题中已知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②①可得,根据盖斯定律,,由于在化学反应中断键吸热、成键放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可得,解得,C正确;设P-P键的键能为y,根据盖斯定律,可得,可得,解得,D错误。
4.答案:D
解析:①中,为吸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A错误;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历程,改变活化能,但不影响反应的焓变,故B错误;由②-①可得,根据盖斯定律,,故C错误;将反应记为④,则①-③=④,根据盖斯定律,,则,故D正确。
5.答案:C
解析:硫化氢的燃烧热指101kPa时,完全燃烧生成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则应为,A错误;硫的燃烧热指101kPa时,1mol硫(s)完全燃烧生成气体时放出的热量,则应为,B错误;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热只取决于反应体系的始末状态,与途径无关,,C正确;硫化氢的燃烧、硫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则,所以,,D错误。
6.答案:A
解析:根据CO(g)的燃烧热可知,①,根据图像可知,②,再根据盖斯定律,(②-①)×2可得。故选A。
7.答案:C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2的,A错误;①为放热反应,则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错误;①中断裂键和键,形成键、键,键、键为非极性键,键和键为极性键,C正确;反应物的总键能一生成物的总键能,则,得,D错误。
8.答案:D
解析:已知红磷比白磷稳定,则等质量的红磷和白磷,前者能量低,故A物质是白磷和氯气,A错误;有的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才能发生,是放热反应,但红磷和氯气需要先加热才能发生反应,B错误;磷在氯气中燃烧可以发生的反应有,反应后更易得到的混合物,且常温常压下呈液态,C错误;题图所示为31g红磷、白磷分别与足量的反应生成相同的产物时的能量变化,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转化为时吸收热量,则可得,D正确。
9.答案:C
解析:固体的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A正确;根据盖斯定律,可得,即,B正确;由固体变为和是断裂化学键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则其逆过程形成化学键需要放热,所以,C错误;相同条件下,和的不同,相同,因为键的键能大于键的键能,所以等物质的量的和变成原子时,需要吸收的热量多,即的比的大,则的比的大,D正确。
10.答案:D
解析:图甲表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不是吸热反应,A错误;图乙表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但C(s)转化为CO(g)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且计算碳的燃烧热时,C(s)应该转化为(g),B错误;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条件下,图丙中P点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溶液的体积()的2倍,则,C错误。
11.答案:C
解析:过程Ⅰ利用太阳能将转化为和FeO,能量转化形式是太阳能化学能,A正确;根据题图,过程Ⅰ的热化学方程式为,过程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过程Ⅰ+过程Ⅱ)可得,的燃烧热为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由气态水变为液态水放热,放出的热量越多,焓变越小,则,即,B正确;根据题图中的过程Ⅱ无法比较的总能量与能量的高低,C错误;根据题图信息可知,利用铁氧化合物循环制具有节约能源、产物易分离等优点,D正确。
12.答案:C
解析:乙烷的燃烧热为,说明1 mol乙烷完全燃烧生成和液态水时会放出1559.8 kJ的热量,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错误;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异丁烷燃烧放出的热比正丁烷的小,由于二者燃烧产物相同,可燃物能量越低其燃烧放出的热越小,故异丁烷能量较低。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即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B错误;正戊烷和2-甲基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由表格中正丁烷、异丁烷的燃烧热比较可知,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烷烃,支链多的燃烧放出的热量小,则正戊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2-甲基丁烷,即正戊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C正确;由题表数据分析可知,相同质量的烷烃,氢的质量分数越大或碳的质量分数越小,燃烧放热越多,D错误。
13.答案:D
解析:过程Ⅲ中,分解为和,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B正确;已知反应过程中分解了,过程Ⅱ放出的能量,C正确;过程Ⅰ吸收的能量,D错误。
14.答案:A
解析:燃烧生成放出热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A正确;途径①的初始反应物为和,途径②的初始反应物为和,两途径初始反应物不相同,热效应不存在等量关系,B错误;S的燃烧热是指在101kPa时,完全燃烧生成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C错误;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不能使用浓硫酸,因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影响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D错误。
15.答案:C
解析:已知:,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则,由于,故,A正确;曲线a对应的,故曲线a代表,由知,曲线b代表,曲线c代表,B正确;曲线b代表,由盖斯定律知,,则曲线b在600 ℃对应的,C错误;由于,是放热反应,故反应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正确。
16.(8分)答案:(1)M(2分)
(2)<(2分)
(3)(2分)
(4)98 kJ(2分)
解析:(3)有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 kJ热量,当参与反应时放出290 kJ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参与反应,转移,放出1176 kJ热量,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放出的热量为98 kJ。
17.(4分)答案:(1)(2分)
(2)-187.6(2分)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由反应Ⅱ×2+反应Ⅲ可得到反应:。
(2)由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定义可知,化合物在298 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可看作以稳定物质为参照物时该化合物的焓,焓变是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因为生成物的总焓-反应物的总焓,则所有产物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总和-所有反应物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总和,根据(1)的热化学方程式,设二甲醚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x,则,解得。
18.(12分)答案:(1)玻璃搅拌器;(1分)
(2)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1分)
(3)1.386;(2分)
(4);(2分)
(5)ABD(2分)
(6)相同(2分);KOH与NaOH属于同一类型强碱,它们的电离程度相同,其中和热相等,从而最高温度相同(2分)
解析:(1)根据图示,仪器a的名称为玻璃搅拌器;
(2)本实验中NaOH溶液稍过量,目的是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
(3)上述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0.1kg×3.3℃×=1.386kJ;
(4)表示该反应反应热的离子方程式:;
(5)A.NaOH溶液久置变质,导致反应放热减小,A符合要求;
B.温度计读数不是最高温度,测量反应热数值偏小,B符合要求;
C.NaOH溶液一次性倒入量热计中,减少热量散失,C不符合要求;
D.量热计隔热效果差,热量散失多,测量反应热数值偏小,D符合要求;
故选ABD;
(6)在实验中,如果用0.55的KOH溶液代替NaOH溶液,混合后最高温度与用NaOH时溶液时的最高温度相同,理由是KOH与NaOH属于同一类型强碱,它们的电离程度相同,其中和热相等,从而最高温度相同。
19.(9分)答案:(1)(2分)
(2)吸收(1分);6.01(1分)
(3)(1)(1分)
(2)(1分)
(4)①(1分)
②-78.64(2分)
解析:(1)将已知反应依次编号为①②③,可得到反应,由盖斯定律可知,。
(2)由题意可知,反应生成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由题给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制备纯硅反应过程中生成0.1mol氯化氢吸收的热量为。
(3)①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蒸气的方程式为,由题图甲可知,图中A处应填入。
②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由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可得反应,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①由题图乙可知,完全燃烧生成时放出的热量为297kJ,故表示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由题图乙可知,参加反应的,根据,。
20.(7分)答案:(1)A(1分)
(2)①量筒、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器(1分)
②(2分)
(3)(3分)
解析:(1)奥运火炬燃烧时伴随着发光、发热的现象,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故A正确;异丁烷和正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所含化学键种类和数目相同,故B错误;正丁烷的燃烧热,异丁烷的燃烧热,由此可知,正丁烷的能量高于等量异丁烷的能量,而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则异丁烷更稳定,故C错误。
(2)①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大、小)、量筒、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器。
②第1次实验的温度差是4.0℃,第2次实验的温度差是6.1℃,第3次实验的温度差是3.9℃,第4次实验的温度差是4.1℃,第2次实验数据明显偏离正常误差范围,应舍弃;根据1、3、4次实验,温度差的平均值为;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近似认为NaOH溶液和稀硫酸的密度都是,则混合溶液质量为80g,中和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4.,则反应放出的热量,测得的。
(3)将题给热化学方程式依次记为①②③,则根据盖斯定律,由得反应。和2mol发生反应,转移个电子,放出1311.7kJ热量,故放出131.17kJ的热量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修一单元检测卷(B卷)(含解析)

下一篇:3.3 盐类水解—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修一随堂小练(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