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 1.1认识化学科学(同步练习)

1.1 认识化学科学(专题训练)【六大题型】
一.棉花燃烧实验(共 2 小题)
二.手帕烧不坏实验(共 4 小题)
三.粒子的无规则运动(共 6 小题)
四.化学的研究对象(共 8 小题)
五.化学发展史(共 9 小题)
六.化学与社会发展(共 10 小题)
一.棉花燃烧实验(共 2 小题)
1.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硝化棉燃
烧起来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化棉是可燃物
B.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的目的之一:使温度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
C.燃烧时气体分子变大,活塞被顶起
D.装置内氧气量降至一定程度,火焰熄灭
【答案】C
【详解】A、硝化棉可以燃烧,是可燃物,A 正确;
B、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B 正确;
C、燃烧时,活塞内空气受热膨胀,分子间隔变大,将活塞顶起,C 错误;
D、筒内氧气降至一定浓度时,不能继续支持硝化棉燃烧,火焰熄灭,D 正确。
故选 C。
2.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入一块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用力把活塞快速压下,
棉花就会燃烧起来,这主要是因为
A.乙醚使棉花的着火点降低
B.活塞压缩筒内气体,使乙醚汽化放热
C.活塞压缩筒内气体时做功,使气体内能增大
D.活塞克服与筒壁的摩擦做功,使筒壁内能增大
【答案】C
【详解】A、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具有的一种属性,不会改变,不符合题意;
B、汽化是吸热,不符合题意;
C、活塞迅速向下压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因此空气和棉花的内能
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棉花就会燃烧,符合题意;
D、筒壁内能增大不一定能达到乙醚和棉花的着火点,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二.手帕烧不坏实验(共 4 小题)
3.为了探究“烧不坏的手帕”原理,将滤纸(着火点 130℃)浸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进行
如图 1 所示实验,并收集实验过程滤纸中心温度,绘制曲线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 1 在 20S 时温度突然升高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燃烧
B.曲线 2 的酒精没有与氧气接触,因此滤纸不燃烧
C.曲线 3 所示的温度没有达到滤纸的着火点,因此滤纸不燃烧
D.“烧不坏的手帕”原理是液体汽化吸热使其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答案】B
【详解】A、由图可知,曲线 1 在 20 s 时温度突然升高,是因为温度达到了滤纸的着火点,
滤纸燃烧,不符合题意;
B、曲线 2 的温度先升高后下降,是因为酒精燃烧完后,始终没有达到滤纸的着火点,滤纸
不燃烧,符合题意;
C、曲线 3 所示的温度持续在 30 摄氏度以下,温度没有达到滤纸的着火点(130℃),因此滤
纸不燃烧,不符合题意;
D、“烧不坏的手帕”原理是液体汽化吸热使其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故手帕不能燃烧,不符合
题意。
故选 B。
4.将棉手帕放入白酒中浸湿,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
好。下列有关“烧不坏的棉手帕”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燃烧 D.白酒中的水蒸发使手帕的温度达不到着火

【答案】D
【详解】将棉手帕放入白酒中浸湿,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
依然完好。原因是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手帕不是
可燃物,不是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不是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燃烧。故选
D。
5.老师在课堂上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一定浓度的白
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
好。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一下问题:
(1)老师明确告诉同学们所用的手帕就是普通的布手帕,布手帕 可燃物(填“是”或“不
是”)。
(2)请你补充燃烧的三条件:①可燃物、② 、③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甲同学认为“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所以烧不坏;乙同学认为“是因为
该魔术下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所以烧不坏;你支持甲同学还是乙同学: ,理由
是: 。
【答案】 是 空气(氧气) 乙同学 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
手帕着火点
【详解】(1)手帕是可燃物;
(2)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有三点:一是由可燃物,二是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
(3)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的属性,不能降低,故乙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理由是白酒中
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6.“烧不坏的手帕”实验再探究。
【知识回顾】
(1)写出该实验中,酒精(C2H5OH)充分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手帕未燃烧的原因是 。
【提出问题】用滤纸代替手帕做实验,适合的酒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范围是多少?
【实验步骤】
Ⅰ.按下图表格配制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已知:无水酒精的密度为 0.8g/mL,水的密度为
1.0g/mL)
实验编号 无水酒精体积/mL 水体积/mL
① 10 5
② 10 10
③ 10 15
④ 10 20
⑤ 10 30
Ⅱ.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浸泡滤纸。
Ⅲ.用下图 1 所示装置测定酒精燃烧时滤纸的温度,所得数据绘制成图 2。
(3)曲线①在接近 20s 时,温度突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4)实验③大约在 秒时酒精燃尽,火焰熄灭。
【实验结论】
(5)根据图 2 信息,用滤纸做“烧不坏的手帕”实验,为确保实验成功,所用酒精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ω)合理范围是 (最终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 1 位)。
【反思提高】
(6)分析图 2 中曲线④和⑤,你对物质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
(7)用实验②的酒精溶液实验时,将滤纸紧紧揉成一团,最后滤纸被烧成灰烬。所以要用浓
度较大的酒精溶液成功完成本实验应该 。
点燃
【答案】(1) C2H5OH+3O2 2CO2 +3H2O
(2)酒精燃烧产生的热量使水汽化,使手帕的温度难以达到着火点
(3)滤纸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后燃烧起来
(4)14
(5)28.6%≤ω≤44.4%
(6)可燃物的浓度需达到一定值才会燃烧
(7)将滤纸展开(或将滤纸抖动)
【详解】(1)酒精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C2H5OH+3O2 2CO2 +3H2O;
(2)手帕未燃烧的原因是酒精燃烧产生的热量使水汽化,使手帕的温度难以达到着火点;
(3)曲线①在接近 20s 时,温度突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滤纸的温度到达着火点后燃烧起
来;
(4)由图 2 可知,实验③大约在 14 秒时温度下降,酒精燃尽,火焰熄灭;
0.8g/mL 10mL
(5)曲线④中酒精溶液的浓度为: 100% 28.6%0.8g/mL 10mL+1.0g/mL ,曲 20mL
0.8g/mL 10mL
线②中酒精溶液的浓度为: 100% 44.4%0.8g/mL 10mL+1.0g/mL 10mL ,根据图 2 信
息,酒精浓度在曲线②和④之间时,实验可以成功;故填:28.6%≤ω≤44.4%;
(6)分析图 2 中曲线④和⑤,你对物质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可燃物的浓度需达到一定
值可燃物才会燃烧;
(7)用实验②的酒精溶液实验时,将滤纸紧紧揉成一团,最后滤纸被烧成灰烬。所以要用
浓度较大的酒精溶液成功完成本实验应该将滤纸展开或抖动。
三.粒子的无规则运动(共 6 小题)
7.用微粒观点对下列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子结构不同
B.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会粘在一起——分子间有引力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饭菜加热后香味更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答案】A
【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碳的单质,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
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说法错误;
B、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说法正确;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一氧化碳是
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两种分子的构成不同,所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说
法正确;
D、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就越剧烈,所以饭菜加热后香味更浓,
说法正确。
故选:A。
8.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A.百花盛开 B.花香四溢 C.细雨蒙蒙 D.雾霾满天
【答案】B
【详解】A、百花盛开与分子运动没有关系,故错误;
B、花香四溢是由于花香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故正确;
C、细雨蒙蒙是宏观概念,不是分子运动,故错误;
D、雾霾满天是固体小颗粒在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错误。故选 B。
9.下图是探究分子性质的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甲可以观察到酚酞溶液变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2)同学们发现两个实验均有明显的现象,都能得出结论,达到实验目的。但同学们一致认
为实验甲更好,其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
(3)利用实验甲装置,只要对浓氨水进行一个简单操作,便可观察到酚酞溶液变色的速度加
快,由此可探究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一个因素,请推测该因素为 。
【答案】(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氨气逸散较少(或氨水用量少等)
(3)温度
【详解】(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由
此得出的结论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实验甲装置密封性较好,氨气逸散较少;Y 形管比烧杯氨水用量少,节约药品。故填:
氨气逸散较少(或氨水用量少等)。
(3)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由此可探究影响分子运
动速率的一个因素是温度。故填:温度。
10.如图所示两个集气瓶,上瓶装的是无色空气,下瓶装的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
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当抽出玻璃片后,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明显现象,如果时间稍长,会
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 。当两瓶气体混合均匀后,分子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答案】 上瓶中的气体也变成红棕色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继续
【详解】时间稍长,由于二氧化氮和空气中分子的运动,上瓶中也能观察到气体呈红棕色,
当两瓶气体混合均匀后,分子依然不停地运动。
11.如下图所示,A、B 小烧杯中分别盛有浓氨水、酚酞溶液,放置一段时间。
已知: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A 中氨水质量减少,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
(2)B 中酚酞溶液 (填“能”或“不能”)变红。
【答案】(1)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空气中了
(2)不能
【详解】(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氨气,氨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空气中,导致 A
中溶质质量减少,则溶液质量减少;
(2)B 中为滴有酚酞溶液的水,用大烧杯罩着,氨分子不能运动到 B 烧杯中,则 B 中酚酞
溶液不能变红。
12.如图所示,图①和图②是两个设计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在图②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
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已知:酚酞溶液遇氨水
变红)
(1)实验 1:小明同学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加 2 到 3 滴酚酞溶液,再加入浓氨水。
看到的现象是: 。
(2)图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图②中观察到的现象 。
(4)在图①中的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5)小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取一条长 10 cm,宽 l cm 的滤纸条,在滤纸条上每隔
1.5~2 cm 滴一小滴酚酞溶液,滴好后把滤纸条放到试管里,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塞好后放
在实验桌上(如图所示),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在试管口的棉花上滴 10~15 滴。观察到的现象
是 。
【答案】(1)溶液变红色
(2) A 中的液体变成红色,B 中无明显变化 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滤纸变成红色
(4)对比作用,说明酚酞的变色与空气无关
(5)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从右往左逐渐变红色
【详解】(1)浓氨水呈碱性,酚酞遇到氨水能使变红色,所以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
滴加 2 到 3 滴酚酞溶液,再加入浓氨水,可观察到溶液变红色。故填溶液变红色;
(2)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到 A 中,形成显碱性的氨水使 A 中的酚酞试液变红;
B 中的酚酞不与碱性物质接触,故不会变色,由此可以得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的结论。故填
A 中的液体变成红色,B 中无明显变化;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图(2)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
溶液浸过,则会由于浓氨水的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水形成碱性的氨水,能使酚酞溶液
变红,则可观察到滤纸变成红色。故填滤纸变成红色;
(4)在图(1)中的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对比作用,说明酚酞的变色与空气无
关。故填对比作用,说明酚酞的变色与空气无关;
(5)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且氨气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而氨气溶于水后能够使得酚酞
溶液变红色,所以随着氨气分子从右往左运动,则可观察到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从右往左逐
渐变红色。故填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从右往左逐渐变红色;
四.化学的研究对象(共 8 小题)
13.下列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研究领域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研制碳纳米管材料 B.研制新型显示材料
C.研发数字货币加密技术 D.研发高纯稀土金属提取技术
【答案】C
【分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 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详解】A、研制碳纳米管材料,涉及到对物质的制备,属于化学研究范畴,不符合题意;
B、研制新型显示材料,涉及到对物质的制备,属于化学研究范畴,不符合题意;
C、研发数字货币加密技术,主要是关于数字信息和加密算法等方面,与物质的性质、组成、
结构等化学相关内容关系不大,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符合题意;
D、研发高纯稀土金属提取技术,涉及到物质间的转化,属于化学研究范畴,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4.下列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A.空气的组成 B.氮气的性质
C.计算机的应用 D.氧分子的结构
【答案】C
【详解】A.空气的组成,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故 A 正确;
B.氮气的性质,研究的事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故 B 正确;
C.计算机的应用,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故 C 错误;
D.氧分子的结构,研究的是物质的结构,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故 D 正确。
故选:C。
15.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必将助力龙江走向美好前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活
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C.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D.大量使用化肥,增加产量
【答案】D
【详解】A、化学研究制造新物质,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可以改善人类生活,正确;
B、化学研究制造新物质,利用化学合成药物,能预防或治疗疾病,保障人体健康,正确;
C、化学研究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研究和创造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利用化学
可以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正确;
D、大量使用化肥,会污染环境,应合理使用,错误。
故选 D。
16.下列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 2023 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的 4 项,与化学
研究范畴关联密切的是
A.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报带来新突破
B.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
C.发现锂硫电池界面电荷存储聚集反应新机制
D.“拉索”发现史上最亮伽马暴的极窄喷流和十万亿电子伏特光子
【答案】C
【详解】A、“人工智能”属于计算机研究范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属于物理研究范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发现锂硫电池界面电荷存储聚集反应新机制”属于化学研究范畴,该选项符合题意;
D、“拉索”发现史上最亮伽马暴的极窄喷流和十万亿电子伏特光子,这一项属于物理研究范
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7.图片中的内容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
A. 用燃气炒菜 B. 生产色泽鲜艳的衣料
C. 生产钢材建筑桥梁 D. 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
【答案】D
【详解】A、用燃气炒菜,能源的利用属于化学对人类的贡献,不符合题意;
B、生产色泽鲜艳的衣料,材料的研究属于化学对人类的贡献,不符合题意;
C、生产钢材建筑桥梁,材料的研究属于化学对人类的贡献,不符合题意;
D、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属于计算机领域对人类的贡献,符合题意。
故选 D。
18.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列举事例说明使
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1) 。
(2) 。
(3) 。
(4) 。
【答案】(1)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
(2)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3)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4)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详解】(1)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利用化
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
(2)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利用化学合成
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3)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利用化学开发
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4)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利用化学综合
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19.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是在 、 层次上研究物
质的 、 、 以及 的科学。
【答案】 原子 /分子 (与后一空对应) 分子/原子(与前一空对应) 组成
结构 性质 变化规律
【详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
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0.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等。指出下列研究涉及食盐的哪个方面。
(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及它的味道: 。
(2)食盐中含有哪些元素: 。
(3)食盐晶体的外形为什么是立方体: 。
(4)向食盐水中通电得到什么物质: 。
【答案】(1)性质
(2)组成
(3)结构
(4)变化规律
【详解】(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及它的味道,溶解性及味道属于研究食盐的性质;
(2)食盐中含有哪些元素,即食盐由哪些元素组成,属于研究食盐的组成;
(3)食盐晶体的外形为什么是立方体,属于研究食盐的结构;
(4)向食盐水中通电得到什么物质是研究食盐的变化规律。
五.化学发展史(共 9 小题)
21.在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大发明。为世界现代物质文明奠定了基础。以下发明属于化
学史上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的是:①造纸②印刷技术③制火药④指南针⑤炼铜、炼铁、
炼钢⑥烧制陶瓷⑦编写元素周期表⑧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⑦⑧ D.①③⑤⑥⑧
【答案】D
【详解】在我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两项属于化学工艺,造纸和制火药,另外我国是最早使用青
铜器和冶炼铁的国家,陶瓷也是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因
此,符合题意的是①③⑤⑥⑧,故选 D。
22.关于化学家的贡献叙述错误的是
A.道尔顿和拉瓦锡最先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B.徐光宪为我国稀土分离作出了重要贡献
C.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制作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D.卢嘉锡在 X 射线衍射照相和中国原子簇化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答案】A
【详解】A、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先后提出原子论和分子学说,该选项叙述错误;
B、徐光宪为我国稀土分离作出了重要贡献,该选项叙述正确;
C、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制作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该选项叙述正确;
D、卢嘉锡在 X 射线衍射照相和中国原子簇化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该选项叙述正确。
故选 A。
23.著名化学家傅鹰说:“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A.拉瓦锡用红磷燃烧来证明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C.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D.道尔顿的原子论观点在化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答案】A
【详解】A、拉瓦锡用加热金属汞的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说法错误;
B、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说法正确;
C、张青莲测定了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故说法正确;
D、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论学说,故说法正确;
故选:A。
24.下列有关科学家与其贡献对应不正确的是
A.道尔顿——创立了原子学说
B.张青莲——精确测定铟的相对原子质量
C.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
D.门捷列夫——用定量实验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答案】D
【详解】A、道尔顿创立了原子学说,故 A 对应正确;
B、张青莲教授精确测定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测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作出了突出贡献,
故 B 对应正确;
C、屠呦呦的贡献是发明了新药青蒿素,既对抗疟疾有特效,还速效低毒,被卫生组织界定
为“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故 C 对应正确;
D、拉瓦锡用定量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用定量实验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门
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 D 对应错误;
故选:D。
25.化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德榜改进制碱技术制得了烧碱
B.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揭秘水的组成
C.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D.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答案】A
【详解】A、侯德榜改进制碱技术制得了纯碱,不是烧碱,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通过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揭秘水的组成,故选
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门捷列夫分析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张青莲测定了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6.1774 年,法国化学家 通过用金属汞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汞实验,第一次用定量
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中化学性质不活泼且含量最高的是 。
【答案】 拉瓦锡 氮气/N2
【详解】1774 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用金属汞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汞实验,第一次
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故填拉瓦锡;
空气的成分中化学性质不活泼且含量最高的是氮气,故填氮气或 N2。
27.历史上著名的化家学及其主要成就: 发表元素周期表, 发现放射性的钋和镭,
研究炸药,改进引爆装置, 研究空气成分。
【答案】 门捷列夫 居里夫人 诺贝尔 拉瓦锡
【详解】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居里夫妇研究发现并提取出了放射性物质钋和镭;
诺贝尔研究炸药,改进了引爆装置;
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空气成分,认识到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28.法国化学家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1869 年,俄
国化学家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元素周期表。
【答案】 拉瓦锡 门捷列夫
【详解】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结论;1869 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29.古代化学
(1) 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
(2)人类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 、 、 、纸、火药、酒、
印染等。
【答案】(1)火
(2) 陶器 铜器 铁器
【详解】(1)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
(2)人类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陶器、铜器、铁器、纸、火药、
酒、印染等。
六.化学与社会发展(共 10 小题)
30.下列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中,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
A.观测太阳系外行星 B.绘制癌症基因图谱
C.研制高温超导材料 D.研究火箭升空的轨道
【答案】C
【详解】A、观测太阳系外行星属于天文学研究领域,不符合题意;
B、绘制癌症基因图谱是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不符合题意;
C、 研制高温超导材料属于材料科学,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符合题意;
D、研究火箭升空的轨道属于物理学研究领域,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1.九年级化学课程内容包括科学探究、(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等 5 个
一级主题
A.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化学物质与健康 B.认识化学元素、质量守恒定律
C.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 D.基本实验技能、物质的物理变化
【答案】C
【详解】九年级化学课程内容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
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等 5 个一级主题,故选 C。
32.化学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及其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B.绿色化学又叫环境友好化学,是指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
C.化学制品一定不能存在于人类生活中,这样会使人类更安全
D.化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中心学科
【答案】C
【详解】A、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正确;
B、绿色化学又叫环境友好化学,是指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正确;
C、化学制品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错误;
D、化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中心学科,正确。
故选 C。
33.解决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下列问题:① 能源危机 ②环境污染 ③疑难疾病救治
④化学合成功能材料的研制生产,其中,与化学有直接关系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详解】根据化学研究的内容可知:①能源危机,②环境污染,@疑难疾病救治,④化学
合成功能材料的研制生产均与化学有着直接关系。故选 D。
34.化学在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化学的说
法不合理的是(  )
A.化学帮助人们提高粮食产量
B.化学帮助人们解决能源问题
C.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主要基础
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环境的恶化
【答案】D
【详解】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作用重大,效果明显,正确;B、化学帮助人们解决
能源问题,正确;C、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主要基础,正确;D、化学研究环境污染的途
径,如何才能避免环境污染,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错误。故选 D。
35.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化学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下面四个同学的观点中,你认为
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详解】A、不锈钢炊具属于金属材料中的合金;塑料都是合成材料,属于人造材料,故 A
正确;
B、化学在工业、农业、医疗等都发挥重要作用,药物的合成离不开化学变化,故 B 正确;
C、登月航天服是用特殊的材料制成的,制造登月航天服离不开化学,故 C 正确;
D、化学研制的过程会出现一些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所以要利用化学扬长避短,故 D
错误。故选 D。
36.化学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下列过程不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活性炭用于净化水和空气 B.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C.碳酸钙研碎作牙膏摩擦剂 D.郑州东站铁轨承载高铁
【答案】B
【详解】A、活性炭用于净化水和空气,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
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B、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
C、碳酸钙研碎作牙膏摩擦剂,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物理性质;
D、郑州东站铁轨承载高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物理性质。
故选 B。
3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完绪言后,对化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思索,
发现化学给人类带来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于是他们收集了以下七种物品并进行探索。
请根据上图回答:
(1)与人类住、行有关的是 。
(2)可以食用的是 。
【答案】 ①②④⑥ ⑤
【详解】(1)水泥、黄沙用于建筑,煤炭用于取暖,汽油用作汽车燃料,故选①②④⑥;
(2)食醋是常用的调味品,可以食用,故选⑤。
38.初三某班的同学对于化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如下探讨:
Ⅰ.一方面化学给人类带来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于是他们收集到以下 7 种物品并进行探索。
请回答:
(1)图中用化学方法制取的物质进行生产的物品是 (填序号,下同)。
(2)图中属于燃料的是 。
(3)从亲身经历中举两例说明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例一 ;
例二 。
Ⅱ.另一方面化学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挑战:
例一 ;
例二 。
结论: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在发展化学科技的同时,还应顾及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 ①⑤⑥⑦ ④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住上了各式楼房,乘坐上各
种交通工具 新燃料开发、新材料的研制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 化肥农药的应用提
高了粮食产量,但不合理的应用会造成水体的污染 塑料的生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但不合理的应用会导致白色污染
【分析】根据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中利弊进行分析。
【详解】(1)需要通过人工生产的新物质一般是由化学方法制取的,所以图中用化学方法制
取的物质进行生产的物品是陶瓷杯、玻璃茶壶、塑料盆、酒精;故填:①⑤⑥⑦;
(2)图中属于燃料的是煤炭;故填:④;
(3)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例如金属的冶炼,使人们住上了
各式楼房,乘坐上各种交通工具;新燃料开发、新材料的研制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但同
时化学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挑战,例如化肥农药的应用提高了粮食产量,但不合理的应用会
造成水体的污染;塑料的生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不合理的应用会导致白色污染。
故填:金属的冶炼,使人们住上了各式楼房,乘坐上各种交通工具;新燃料开发、新材料的
研制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
Ⅱ化肥农药的应用提高了粮食产量,但不合理的应用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塑料的生产给人们
的生活带来便利,但不合理的应用会导致白色污染。
【点睛】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在发展化学科技的同时,还应顾及对环境的影响。
39.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我们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 。
(2)化学科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
领域,如 、 、 、生命过程探索等。
【答案】 化学科学 信息科学 功能材料研制 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
【详解】(1)我们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化学科学;
(2)化学科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
领域,如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研制、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命过程探索等。
40.初三某班的同学对于化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如下探讨:
I.一方面化学给人类带来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于是他们收集到以下七种物品:
①水泥,②黄沙,③腈纶毛衣,④煤炭,⑤食醋,⑥车用汽油,⑦医用酒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品的原料中,用化学方法制取的是 (填序号,下同)。
(2)与人类住、行有关的是 。
(3)可以食用的是 。
(4)从亲身经历中举两例说明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例一: ;
例二: 。
II.另一方面化学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挑战:
例一: ;
例二: 。
结论: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在发展化学科技的同时,还应顾及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 ①③⑤⑥⑦ ①②⑥ ⑤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住上了各式
楼房,乘坐上各种交通工具 新燃料的开发、新材料的研制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
化肥和农药的应用提高了粮食产量,但不合理地使用会造成水体的污染 塑料的生产给
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不合理地使用会导致白色污染(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详解】(1)需要通过人工生产的新物质一般是由化学方法制取的,题中以用化学方法制取
的物质为原料进行生产的物品是水泥、腈纶毛衣、食醋、车用汽油以及医用酒精。
(2)题中与人类住、行有关的是水泥、黄沙、车用汽油。
(3)题中可以食用的是食醋。
(4)该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主要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考虑化学的
重要作用,例如金属的冶炼,使人们住上了各式楼房,乘坐上各种交通工具;新燃料的开发、
新材料的研制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但同时化学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挑战,例如化肥和农
药的使用提高了粮食产量,但不合理地使用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塑料的生产给人们的生活带
来了便利,但不合理地使用会导致白色污染。1.1 认识化学科学(专题训练)【六大题型】
一.棉花燃烧实验(共 2 小题)
二.手帕烧不坏实验(共 4 小题)
三.粒子的无规则运动(共 6 小题)
四.化学的研究对象(共 8 小题)
五.化学发展史(共 9 小题)
六.化学与社会发展(共 10 小题)
一.棉花燃烧实验(共 2 小题)
1.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硝化棉燃
烧起来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化棉是可燃物
B.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的目的之一:使温度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
C.燃烧时气体分子变大,活塞被顶起
D.装置内氧气量降至一定程度,火焰熄灭
2.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入一块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用力把活塞快速压下,
棉花就会燃烧起来,这主要是因为
A.乙醚使棉花的着火点降低
B.活塞压缩筒内气体,使乙醚汽化放热
C.活塞压缩筒内气体时做功,使气体内能增大
D.活塞克服与筒壁的摩擦做功,使筒壁内能增大
二.手帕烧不坏实验(共 4 小题)
3.为了探究“烧不坏的手帕”原理,将滤纸(着火点 130℃)浸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进行
如图 1 所示实验,并收集实验过程滤纸中心温度,绘制曲线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 1 在 20S 时温度突然升高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燃烧
B.曲线 2 的酒精没有与氧气接触,因此滤纸不燃烧
C.曲线 3 所示的温度没有达到滤纸的着火点,因此滤纸不燃烧
D.“烧不坏的手帕”原理是液体汽化吸热使其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4.将棉手帕放入白酒中浸湿,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
好。下列有关“烧不坏的棉手帕”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燃烧 D.白酒中的水蒸发使手帕的温度达不到着火

5.老师在课堂上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一定浓度的白
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
好。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一下问题:
(1)老师明确告诉同学们所用的手帕就是普通的布手帕,布手帕 可燃物(填“是”或“不
是”)。
(2)请你补充燃烧的三条件:①可燃物、② 、③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甲同学认为“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所以烧不坏;乙同学认为“是因为
该魔术下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所以烧不坏;你支持甲同学还是乙同学: ,理由
是: 。
6.“烧不坏的手帕”实验再探究。
【知识回顾】
(1)写出该实验中,酒精(C2H5OH)充分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手帕未燃烧的原因是 。
【提出问题】用滤纸代替手帕做实验,适合的酒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范围是多少?
【实验步骤】
Ⅰ.按下图表格配制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已知:无水酒精的密度为 0.8g/mL,水的密度为
1.0g/mL)
实验编号 无水酒精体积/mL 水体积/mL
① 10 5
② 10 10
③ 10 15
④ 10 20
⑤ 10 30
Ⅱ.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浸泡滤纸。
Ⅲ.用下图 1 所示装置测定酒精燃烧时滤纸的温度,所得数据绘制成图 2。
(3)曲线①在接近 20s 时,温度突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4)实验③大约在 秒时酒精燃尽,火焰熄灭。
【实验结论】
(5)根据图 2 信息,用滤纸做“烧不坏的手帕”实验,为确保实验成功,所用酒精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ω)合理范围是 (最终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 1 位)。
【反思提高】
(6)分析图 2 中曲线④和⑤,你对物质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
(7)用实验②的酒精溶液实验时,将滤纸紧紧揉成一团,最后滤纸被烧成灰烬。所以要用浓
度较大的酒精溶液成功完成本实验应该 。
三.粒子的无规则运动(共 6 小题)
7.用微粒观点对下列事例解释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子结构不同
B.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会粘在一起——分子间有引力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饭菜加热后香味更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8.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A.百花盛开 B.花香四溢 C.细雨蒙蒙 D.雾霾满天
9.下图是探究分子性质的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甲可以观察到酚酞溶液变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2)同学们发现两个实验均有明显的现象,都能得出结论,达到实验目的。但同学们一致认
为实验甲更好,其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
(3)利用实验甲装置,只要对浓氨水进行一个简单操作,便可观察到酚酞溶液变色的速度加
快,由此可探究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一个因素,请推测该因素为 。
10.如图所示两个集气瓶,上瓶装的是无色空气,下瓶装的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
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当抽出玻璃片后,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明显现象,如果时间稍长,会
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 。当两瓶气体混合均匀后,分子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11.如下图所示,A、B 小烧杯中分别盛有浓氨水、酚酞溶液,放置一段时间。
已知: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A 中氨水质量减少,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
(2)B 中酚酞溶液 (填“能”或“不能”)变红。
12.如图所示,图①和图②是两个设计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在图②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
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已知:酚酞溶液遇氨水
变红)
(1)实验 1:小明同学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加 2 到 3 滴酚酞溶液,再加入浓氨水。
看到的现象是: 。
(2)图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图②中观察到的现象 。
(4)在图①中的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5)小明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取一条长 10 cm,宽 l cm 的滤纸条,在滤纸条上每隔
1.5~2 cm 滴一小滴酚酞溶液,滴好后把滤纸条放到试管里,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塞好后放
在实验桌上(如图所示),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在试管口的棉花上滴 10~15 滴。观察到的现象
是 。
四.化学的研究对象(共 8 小题)
13.下列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研究领域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研制碳纳米管材料 B.研制新型显示材料
C.研发数字货币加密技术 D.研发高纯稀土金属提取技术
14.下列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A.空气的组成 B.氮气的性质
C.计算机的应用 D.氧分子的结构
15.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必将助力龙江走向美好前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活
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C.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D.大量使用化肥,增加产量
16.下列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 2023 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的 4 项,与化学
研究范畴关联密切的是
A.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报带来新突破
B.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
C.发现锂硫电池界面电荷存储聚集反应新机制
D.“拉索”发现史上最亮伽马暴的极窄喷流和十万亿电子伏特光子
17.图片中的内容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
A. 用燃气炒菜 B. 生产色泽鲜艳的衣料
C. 生产钢材建筑桥梁 D. 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
18.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列举事例说明使
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1) 。
(2) 。
(3) 。
(4) 。
19.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是在 、 层次上研究物
质的 、 、 以及 的科学。
20.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等。指出下列研究涉及食盐的哪个方面。
(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及它的味道: 。
(2)食盐中含有哪些元素: 。
(3)食盐晶体的外形为什么是立方体: 。
(4)向食盐水中通电得到什么物质: 。
五.化学发展史(共 9 小题)
21.在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大发明。为世界现代物质文明奠定了基础。以下发明属于化
学史上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的是:①造纸②印刷技术③制火药④指南针⑤炼铜、炼铁、
炼钢⑥烧制陶瓷⑦编写元素周期表⑧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⑦⑧ D.①③⑤⑥⑧
22.关于化学家的贡献叙述错误的是
A.道尔顿和拉瓦锡最先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B.徐光宪为我国稀土分离作出了重要贡献
C.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制作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D.卢嘉锡在 X 射线衍射照相和中国原子簇化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23.著名化学家傅鹰说:“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A.拉瓦锡用红磷燃烧来证明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C.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D.道尔顿的原子论观点在化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4.下列有关科学家与其贡献对应不正确的是
A.道尔顿——创立了原子学说
B.张青莲——精确测定铟的相对原子质量
C.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
D.门捷列夫——用定量实验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25.化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德榜改进制碱技术制得了烧碱
B.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揭秘水的组成
C.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D.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26.1774 年,法国化学家 通过用金属汞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汞实验,第一次用定量
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中化学性质不活泼且含量最高的是 。
27.历史上著名的化家学及其主要成就: 发表元素周期表, 发现放射性的钋和镭,
研究炸药,改进引爆装置, 研究空气成分。
28.法国化学家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1869 年,俄
国化学家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元素周期表。
29.古代化学
(1) 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
(2)人类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 、 、 、纸、火药、酒、
印染等。
六.化学与社会发展(共 10 小题)
30.下列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中,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
A.观测太阳系外行星 B.绘制癌症基因图谱
C.研制高温超导材料 D.研究火箭升空的轨道
31.九年级化学课程内容包括科学探究、(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等 5 个
一级主题
A.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化学物质与健康 B.认识化学元素、质量守恒定律
C.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 D.基本实验技能、物质的物理变化
32.化学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及其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B.绿色化学又叫环境友好化学,是指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
C.化学制品一定不能存在于人类生活中,这样会使人类更安全
D.化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中心学科
33.解决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下列问题:① 能源危机 ②环境污染 ③疑难疾病救治
④化学合成功能材料的研制生产,其中,与化学有直接关系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④
34.化学在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化学的说
法不合理的是(  )
A.化学帮助人们提高粮食产量
B.化学帮助人们解决能源问题
C.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主要基础
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环境的恶化
35.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化学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下面四个同学的观点中,你认为
错误的是(  )
A. B.
C. D.
36.化学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下列过程不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活性炭用于净化水和空气 B.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C.碳酸钙研碎作牙膏摩擦剂 D.郑州东站铁轨承载高铁
3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完绪言后,对化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思索,
发现化学给人类带来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于是他们收集了以下七种物品并进行探索。
请根据上图回答:
(1)与人类住、行有关的是 。
(2)可以食用的是 。
38.初三某班的同学对于化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如下探讨:
Ⅰ.一方面化学给人类带来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于是他们收集到以下 7 种物品并进行探索。
请回答:
(1)图中用化学方法制取的物质进行生产的物品是 (填序号,下同)。
(2)图中属于燃料的是 。
(3)从亲身经历中举两例说明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例一 ;
例二 。
Ⅱ.另一方面化学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挑战:
例一 ;
例二 。
结论: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在发展化学科技的同时,还应顾及对环境的影响。
39.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我们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 。
(2)化学科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
领域,如 、 、 、生命过程探索等。
40.初三某班的同学对于化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如下探讨:
I.一方面化学给人类带来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于是他们收集到以下七种物品:
①水泥,②黄沙,③腈纶毛衣,④煤炭,⑤食醋,⑥车用汽油,⑦医用酒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品的原料中,用化学方法制取的是 (填序号,下同)。
(2)与人类住、行有关的是 。
(3)可以食用的是 。
(4)从亲身经历中举两例说明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例一: ;
例二: 。
II.另一方面化学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挑战:
例一: ;
例二: 。
结论: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在发展化学科技的同时,还应顾及对环境的影响。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长郡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