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同步练习(含解析4份打包下载) 人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3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课后知能演练
基础巩固
1.为了探究薯片包装袋中充入的气体是什么,将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后没有变浑浊,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熄灭,这是科学实验探究中的(  )。
A.作出猜想 B.设计实验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2.在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燃烧中蜡烛熔化
B.产物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
C.产物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
能力提升
3.关于蜡烛及其燃烧的几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蜡烛熄灭后产生白烟,是由石蜡的化学性质决定的
B.干燥的烧杯内壁有小水珠,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水
C.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现象,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D.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点燃白烟,蜡烛复燃,因为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思维拓展
4.【提出问题】
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 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设:
A.白烟主要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B.白烟主要是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
C.白烟主要是石蜡蒸气凝成的固体小颗粒。
【实验探究】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验证假设    (填字母),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
(2)吹灭蜡烛,立即将一块干燥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中没有         。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因为   。
答案:
课后知能演练
1.C 解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为了探究薯片包装袋中充入的气体是什么,将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后没有变浑浊,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熄灭,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故选C项。
2.C 解析: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是物理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钙沉淀,是化学变化,C项符合题意;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形成的石蜡固体,是物理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3.A 解析:蜡烛的主要成分石蜡的沸点较低,受热易汽化为石蜡蒸气,蜡烛熄灭后,温度降低,石蜡蒸气冷凝,就产生白烟,这是由石蜡的物理性质决定的,A项错误;蜡烛燃烧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干燥的烧杯内壁有小水珠,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水,B项正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现象,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C项正确;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点燃白烟,蜡烛复燃,因为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石蜡能燃烧,所以白烟能被点燃,D项正确。
4.(1)A 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没有完全散去,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水蒸气
(3)C A和B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均不能燃烧
1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后知能演练
基础巩固
1.德化白瓷有如脂似玉的特点,其制作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画图雕塑 B.制模注浆
C.修坯施釉 D.入窑烧制
2.笔、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熔点高 B.可燃性
C.难溶于水 D.常温下呈固态
能力提升
3.我国古代技术无不体现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下古代技术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4.2023年9月23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隆重开幕,本次运动会的主火炬采用的燃料为甲醇,下列关于甲醇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液体
B.易燃
C.沸点为65 ℃
D.可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思维拓展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①甲烷是无色、无臭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③甲烷具有可燃性,④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⑤甲烷可用作燃料,⑥是制造氢气、炭黑等物质的原料,⑦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甲烷由气态变为液态。
(1)上述材料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描述物理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变化的是      ,描述甲烷用途的是      。
(2)甲烷燃烧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     能转化为     能、   能。
(3)甲烷可以作燃料,是利用了甲烷具有     性,由此可知,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   。
答案:
课后知能演练
1.D 解析:画图雕塑过程中只涉及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制模注浆过程中只涉及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修坯施釉过程中只涉及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项不符合题意;入窑烧制过程中涉及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项符合题意。
2.B 解析:熔点、溶解性以及物质的状态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B项。
3.A 解析:瓷器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项符合题意;纺丝织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水车灌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项不符合题意;活字印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4.B 解析: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A项错误;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B项正确;沸点属于物理性质,C项错误;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D项错误。
5.(1)①② ③ ⑦ ④ ⑤⑥
(2)化学 热 光
(3)可燃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解析:(2)甲烷燃烧过程中发光、放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
(3)甲烷可以作燃料,是利用了甲烷的可燃性,由此可知,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2第2课时 物质的加热、仪器装置的连接和玻璃仪器的洗涤
课后知能演练
基础巩固
1.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安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2.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3.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试剂和酒精灯省略)的图示正确的是(  )。
能力提升
4.(2023·辽宁营口中考改编)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5.现有下列实验室常用仪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红想给150 mL的水加热,除了选仪器④和⑦及准备陶土网外,还需要选取图中的一种仪器是      (填序号及仪器名称)。
(2)仪器①用完清洗干净后应该      在试管架上。某同学在使用仪器①给液体试剂加热后发现底部破裂,请你分析并选出可能的原因      (填字母)。
A.用外焰加热
B.加热前没有擦干外壁的水
C.加热时底部触及灯芯
(3)使用仪器⑥量取水时,应先倾倒,快接近刻度时改用      (填仪器名称),如果读数时用仰视的读数方法,那么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读数。
思维拓展
6.现有下列实验仪器。
(1)给仪器b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到图中的      (填名称),加热时b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
(2)写出下列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
①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
②被加热的玻璃仪器外壁有水:                  ;
③倒持滴管:                  ;
④实验剩余的试剂放回原瓶:                  ;
⑤给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                  ;
⑥用嘴吹灭酒精灯:                  。
答案:
课后知能演练
1.A 解析:向熄灭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用漏斗添加,A项正确;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B项错误;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处,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C项错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D项错误。
2.C 解析: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实验台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损坏试管,A项错误;连接橡胶塞与试管时,应该手拿橡胶塞,使试管倾斜,慢慢将橡胶塞转动着塞进试管口,B项错误;用玻璃管连接乳胶管时,先把玻璃管一端润湿,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乳胶管内,C项正确;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图中操作错误,D项错误。
3.B 解析:振荡液体时,要左右晃动,不可上下晃动,防止液体溅出,A项错误;振荡液体时,可左右晃动,B项正确;固定试管时,应夹在距试管口处,C项错误;不注水即用试管刷刷洗会导致试管破裂,D项错误。
4.B 解析:实验室废弃试剂不能直接倒入水池中,应倒入指定容器,A项错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B项正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试剂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C项错误;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试剂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D项错误。
5.(1)②烧杯
(2)倒扣 BC
(3)胶头滴管 大于
解析:(1)150 mL水的体积较大,应盛放在烧杯中加热,则给150 mL的水加热,需要铁架台、陶土网、烧杯、酒精灯。
(2)仪器①为试管,清洗干净后应该倒扣在试管架上;用外焰加热不能使底部破裂,A项不符合题意;加热前没有擦干外壁的水,会导致受热不均匀,引起试管底部炸裂,B项符合题意;加热时底部触及灯芯会导致受热不均匀,引起试管底部炸裂,C项符合题意。
(3)仪器⑥为量筒,量取水时,应先倾倒,快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如果读数时用仰视的读数方法,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大于读数。
6.(1)酒精灯 
(2)①引发火灾 ②玻璃仪器炸裂 ③腐蚀橡胶帽或沾污试剂 ④污染试剂 ⑤试管受热不均,发生炸裂 ⑥引发火灾
3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第1课时 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 化学试剂的取用
课后知能演练
基础巩固
1.如图所示的化学仪器名称正确的是(  )。
2.下列不属于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的是(  )。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能力提升
4.下列有关仪器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烧杯可用于直接加热 B.胶头滴管可用于搅拌溶液
C.试管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D.烧杯可用于精确量取一定量液体
5.根据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
A    ;B     ;C     ;D     ;E    ;F    。
(2)填写适当仪器的编号。
①配制溶液时,常用      来溶解物质。
②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
③将固体反应物放入集气瓶中燃烧,所用的仪器是      。
④可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只能间接加热的反应容器是      。
思维拓展
6.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写出仪器的名称:d    ;g     。
(2)从上述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填空。
①可以用来收集气体的仪器是      。
②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的仪器是        。
③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
(3)某同学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①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当液体接近刻度时,应改用      (填仪器名称)滴加。
②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      保持水平。
③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为15 mL;倒出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9 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填“大于”或“小于”)6 mL。
答案:
课后知能演练
1.B 解析:A项中化学仪器名称是胶头滴管,不是试管,A项错误;B项中化学仪器名称是量筒,B项正确;C项中化学仪器名称是烧杯,不是烧瓶,C项错误;D项中化学仪器名称是广口瓶,不是集气瓶,D项错误。
2.C
3.C 解析:使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试剂时,应先将胶头滴管中的气体挤出再伸入液体试剂中,A项错误;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试剂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B项错误;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应将试管横放,使用药匙或纸槽伸到试管底部然后竖立试管,C项正确;取液后的胶头滴管要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能倒放,防止液体倒流,污染试剂或腐蚀胶帽,D项错误。
4.C 解析:烧杯加热时需垫上陶土网,以防受热不均而炸裂,A项错误;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玻璃棒用来搅拌溶液,B项错误;试管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C项正确;烧杯用来溶解物质或用作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精确量取一定量的液体应该使用量筒,D项错误。
5.(1)漏斗 燃烧匙 烧杯 试管夹 试管 量筒
(2)①C ②D ③B ④E C
6.(1)试管 玻璃棒 
(2)①j ②c ③a
(3)①胶头滴管 ②凹液面最低处 ③小于
解析:(3)①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当液体接近刻度时,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②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③用量筒量取液体,俯视读数为15 mL,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小于15 mL;倒出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9 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小于6 mL。
3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同步练习 (含解析3份打包下载) 人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

下一篇: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七中2024-2025高三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卷化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