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精练评价试题满分7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2022年江苏徐州中考题)如图所示是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鸟鸣器发声是由空气 产生的,拉动棉签可以改变声音的 ,根据声源的差异,鸟鸣器可以与小提琴、笛子、鼓这三种乐器中的 归为一类。
2.(2023年湖北恩施州中考题)两位同学通过用棉线连接的“土电话”进行对话。此游戏反映声音可通过_______传播,还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3.(2024年陕西中考题)华阴“老腔”是陕西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者演唱时声音响亮,使远处的观众也能听清。“响亮”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__大。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以________为介质传入人耳的。
4.(2024年四川泸州中考题)2024年4月10日,雪龙号圆满完成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任务。雪龙号在科考活动中经过某海洋区域时,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s,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m;探测器发出的超声波由声源的 而产生的;在月球表面不能用超声波代替激光来探测距离,原因是 。
5.(2024年连云港中考题)在音乐社团活动过程中,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到人耳。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声呐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
6.(2023年黑龙江绥化中考题)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我们在教学楼周围植树,这是在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外科医生常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结石,这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____________。
7. (2024年山东菏泽中考题)中国高铁正在高速发展。在旷野里,远远看到疾驰的列车犹如一枚“白色子弹”,如图所示。若它以100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12s,则行驶了 m.以列车为参照物,座位上安静看书的乘客是 的。列车上交谈的乘客自觉压低声音,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第8~18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0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8.(2022年山西中考题)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9.(2019年北京中考题)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10.(2024年呼和浩特中考题)每年的3月3日,既是世界听力日,也是全国爱耳日。关于人耳听音:①听歌时,调节音量;②隔着墙能分辨熟悉的声音。分析这两种声现象,其声音特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响度与音调 B. 音色与音速 C. 响度与音色 D. 音调与音速
11.(2024年山东菏泽中考题)课堂上有关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通过音色就能判断是哪位同学在回答问题
C.老师讲课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同学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说明响度大
12.(2023年广州中考题)如图,音叉M、N完全相同,M发出440Hz的声音,原来静止的N随之振动,N也发出440Hz的声音,则【 】
A.M发声时每分钟振动440次 B.M和N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
C.M和N发声时的振幅一定相同 D.M发出的声音无需介质就能传播
13.(2023年湖南株洲中考题)如图为094型核潜艇,它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通过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潜艇上的舰员能够听见超声波
14.(2024年武汉中考题)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A. 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能听到声音,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铃声逐渐增强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
D. 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15.(2024年山东威海中考题)如图所示,敲击音叉A,音叉B将乒乓球弹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B之间的空气可以传递能量
B. A、B之间的空气与音叉发生了相互作用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A,音叉A发出声音的音色会变化
D. 若在宇航员生活的空间站内做此实验,乒乓球依然可以弹起来
16.(2024年河北中考题)如图所示,用鹤骨制作的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管乐器。用骨笛吹奏发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B. 发出的声音是由鹤骨的振动产生的
C. 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响度无关
D. 按压骨笛上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发出的声音的音色
17.(2024年广西中考题)中考期间,为了给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各地纷纷“禁噪”。“禁噪”是【 】
A.防止噪声的产生 B.使噪声变成乐音 C.阻断噪声的传播 D.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8.(2023年四川达州中考题)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如图乙所示,a、b两个音叉的波形图不同,但音调相同
C.如图丙所示,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如图丁所示,渔民通过声呐捕鱼,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
19.(2023年雅安中考题改编)如图是几个关于声现象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悬挂在细线下的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时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B. 图乙: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动紧压在桌边的刻度尺,观测者听见声音的音调不同
C. 图丙:玻璃罩中的空气被逐渐抽出,观测者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变
D. 图丁: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扩音器前的蜡烛烛焰摆动,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20.(2024年山东滨州中考题改编)对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折竹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 “朝来山鸟闹,惊破睡中天”,“山鸟闹”一定是乐音
三、实验探究题(21题8分,22题7分,共15分。)
21.在学习《声现象》时,小明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1)如图甲所示,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_____,该现象表明正在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_;在实验中,我们把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这种物理方法称为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边,用手拨动其伸出桌边的一端, 轻拨与重拨钢尺,可用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_是否有关;继续利用这把钢尺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小明的做法应该是____________,拨动钢尺并保持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
(3)如图丙所示的玻璃罩内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当玻璃罩内有空气时,能听到音乐声。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听到的音乐声将逐渐______(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猜想,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______(选填“还能”或“不能”)听见声音。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______中传播。
22.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在其四周塞满一种待测材料,再盖上盒盖。他设想了两种比较隔音性能的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边听声音边向远离鞋盒,直至刚好听不见声音,比较此处到鞋盒的距离。
下面的表格是为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而设计的,表一中空格内填________(填声音的特性),其中与方案B对应的是_______(选填“表一”或“表二”);
表一 表二
材料 毛衣 报纸 棉花 泡沫
较大 最大 最小 较小
材料 毛衣 报纸 棉花 泡沫
距离/m 4.5 7.2 1.8 2.7
(4)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23题5分,24题6分,共11分。)
23.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空气中的铁管内充满水。小聪在铁管的一端用力敲击一下。
(1)在铁管另一端的小明最多能听到______次敲击声,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小明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离敲击时的时间间隔为1.2s,这根铁管长约多少米 (声音在空气、水、铁中的速度分别为340m/s、1500m/s、5200m/s)
24.(2015年山东泰安中考题)汽车驶出高速公路后,进入某国道,如图为此国道某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测速仪内有能发射和接受超声波的传感器。在汽车以某一速度v远离测速仪某段距离L=64m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的时间为0.4s.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试计算并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精练评价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 振动 音调 笛子 2. 固体(或棉线) 信息 3. 响度 空气 4. 3000 振动 真空不能传声(或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5.空气 音色 超声波 6. 传播过程中 能量 7. 1200 静止 声源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8.A 9.A 10.C 11.C 12.B 13.C 14.A 15. C 16.C 17.A 18.D 19.A D 20.A C
三、实验探究题(21题8分,22题7分,共15分。)
21.(1)弹开 振动 转换法 (2)振幅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3)变小 不能 真空
22.(1)机械闹钟 机械闹钟的声音稳定,可以自动持续发声 (2)方案 B仅凭人耳比较声音的响度误差较大 (3)响度 表二 (4)棉花、泡沫、毛衣、报纸
四、综合应用题(23题5分,24题6分,共11分。)
23.(1)三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小,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介于在固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之间。当在铁管一端敲击时,声音就会从铁管,铁管中的水和空气三种介质里传播,所以会听到三次声音,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是从铁管、铁管里的水和空气中传来。 (2分)
(2)由v=得,敲击声1.2s在空气中传播距离s=vt=340m/s×1.2s=408m;
这根铁管长等于声音1.2s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为s=408m.(3分)
24.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经t= =0.2s后与汽车相遇被反射回测试仪。
由v=得,超声波0.2s内传播距离s声=v声t=340m/s×0.2s=68m; (3分)
0.2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s车=s声-L=68m-64m=4m,
汽车的速度v=s车/t=4m/0.2s=20 m/s=72km/h<80km/h,汽车在此路段没有超速。(3分)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精析精练)
知识点一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振动发声。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
通过记录发声体的振动情况可以记录声音。人们利用磁带、激光唱盘和存储卡等方法记录声音。
【例题1】(2024年河南中考题)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图,甲骨文“殸”,意指手持长柄,敲击乐器发声。这说明古人很早便知道声音与碰击有关,蕴含了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道理。请你写出一个能表明这一道理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手持长柄,敲击乐器时,乐器振动产生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的水面,音叉可以激起水花,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观察水面上溅起的水花,感知和水面接触的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这是学习物理常用的“转换法”。
【答案】振动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水面可以激起水花
【拓展训练题1】
1.(2024年新疆中考题)下列乐器中,主要通过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是【 】
A.编钟 B.二胡 C.钢琴 D.长笛
2.(2024年湖北中考题)宋代苏轼在《琴诗》中问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的琴声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 】
A.琴弦 B.匣子 C.指头 D.耳朵
3.(2020年湖南湘西州中考题)按照民间传统习俗,迎亲队伍时常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关于唢呐与锣鼓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B.只有唢呐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C.只有鼓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D.只有锣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拓展训练题1答案】1.D 2.A 3.A
知识点二 声音的传播
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v固体>v液体>v气体。声音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声速改变。声速还和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例题2】(2024年江苏苏州中考题)为了研究声波、电磁波能否在真空中传播,小明将手机A的“背景灯光提示”功能(手机接收到信号后有灯光显示)和“来电铃声”功能打开后悬挂在密闭的真空罩中罩好。连接抽气机抽气一段时间后,用手机B呼叫手机A,发现手机A灯光亮了却几乎听不到铃声。由此,小明得出结论:______能在真空中传播,______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小华却认为小明的证据不足,听不到铃声可能是罩挡住的。为了补足证据,小华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连接抽气机抽气一段时间后,用手机B呼叫手机A,发现手机A灯光亮了却几乎听不到铃声,说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小华认为小明的证据不足,听不到铃声可能是罩挡住的。为了补足证据,小华的操作是空气放回罩内再拨电话,观察是否能够听到铃声。
【答案】 电磁波 声波 空气放回罩内再拨电话
【拓展训练题2】
1.(2024年江苏无锡中考题)如图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悬挂在与抽气机相连的密闭玻璃罩内,听到的声音是闹铃______产生的。用抽气机抽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测,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播。
2. (2024年广东中考题)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产生的。乘客听到列车即将进站的广播声,广播声通过___________传播到人耳。
3.(2020年山东枣庄中考题)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____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________不能传声。
(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___________。
【拓展训练题2答案】1.振动 真空 2.振动 空气 3.(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或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减弱(或逐渐变小) 真空 (3)传声
【例题3】(2020年江苏苏州中考题)Phyphox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物理实验手机软件,其中的AcousticStopwatch功能能够自动记录下所接收到的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当手机接收到第一次响声时便自动计时,当再次接收到响声时计时自动停止(类似于使用秒表时的启动和停止),由于对声音的响应非常灵敏,计时可精确到0.001s.
甲、乙两人使用手机在空旷安静的广场上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他们分别站于间距测量值为s的A、B两处,打开手机软件做好计时准备。甲先在手机边击掌一次,乙听到击掌声之后,也在手机边击掌一次。查看甲、乙两手机均有效记录下了两次掌声的时间间隔,分别为t甲、t乙.
(1)若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0.001s内声音的传播距离为 m;
(2)本实验中两手机所记录的时间大小关系是t甲 t乙(选填“>”、“=”或“<”);
(3)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声= (用s、t甲、t乙表示)。
【解析】(1)由v=s/t得,0.001s内声音的传播距离为s=vt=340m/s×0.001s=0.34m;
(2)甲手机记录的第一个声音是甲发出的,记录的第二个声音是乙发出的;乙手机记录的第一个声音是由甲发出的,记录的第二个声音是乙发出的,乙记录的两个声音几乎同时到达乙手机,可视为t乙=0;由记录过程知,t甲比t乙多记录声音传播的时间,故t甲>t乙;
(3)从A到B处声音的传播的时间为:t=,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v声==.
【答案】(1)0.34 (2)> (3)
【拓展训练题3】
1.中秋节期间,夏聪和爸妈一起到泰山爬山,他对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2s听到回声,他们距离山崖大约______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
2.(双选题)小明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丽在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铁管,由下列的声速表可知【 】
空气(0℃) 331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大理石 3810
空气(15℃) 340 煤油(25℃) 1324 冰 3230 铝(棒) 5000
空气(25℃) 346 水(常温) 1500 铜(棒) 3750 铁(棒) 5200
几种介质中的声速(m s-1)
A.先听到的是由空气传来的响声 B.先听到的是由铁管传来的响声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比在铁中传播得快 D.声音在铁中传播得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3.(2016年河南中考题)汽车在某段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进入某超声测速区域,如图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370 m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超声信号,2 s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 m/s,求该车的速度V.
【拓展训练题3答案】1.340 声波 2.B D 3.超声测速仪发出的超声信号经t= =1 s后与汽车相遇。由v=得,超声信号1s内传播距离s声=v声t=340m/s×1s=340m;
1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s车=s-s声=370m-340m=30m,该汽车的速度v=s车/t=30m/1s=30 m/s
知识点三 声音的特性
描述声音的三个特征量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振动频率)有关,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人耳听到的声叫声音,频率范围20Hz~2000Hz,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
声音的大小(强弱)叫响度,俗称音量。响度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振辐)有关,发声体的振辐越大,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越大。人耳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大小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声音的品质叫音色。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通常不同。
利用声音的波形图分析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时,比较波形的疏密可以比较音调,波形稠密的音调高;比较波形的振幅可以比较响度,振幅大的响度大;比较波形的形状可以比较音色,波形不同,音色不同。
【例题4】小明学了声现象之后,做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将直尺压在桌面上,使伸出桌边的部分较长。
(1)拨动伸出桌外的直尺,观察到直尺伸出桌边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直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由此可知小明采用了如图 (选填“甲”或“乙”)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小明经过规范实验操作后,接着增大直尺伸出桌边外的长度,再次用同样的力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的振动变 (选填“快”或“慢”),直尺发出声音的音调变 (选填“高”或“低”);
(3)如图丙是我们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场景,灌水过程中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出瓶里的水是否快要灌满了,这是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瓶内空气柱振动得越来越 (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来越 (选填“高”或“低”)。
【解析】(1)听到直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是采用了图乙所示的实验方法,因为手离桌边较远,直尺振动的同时,也在拍打桌面,使桌面振动发出声音;
(2)当增大直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同样的力拨动直尺,控制了直尺振动的振幅不变,改变了发声的物体的长度,使直尺振动变慢,频率变低,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变,音调变低;用图甲的实验装置还可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方法是:保持直尺伸出桌外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直尺一端的力度,改变直尺振动的振幅,使直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变响度改变;
(3)图丙中,发声体是瓶内水面上方的空气柱,随着水位的升高,瓶内水变多,瓶内的水面上方的空气柱变短,空气柱振动变快,频率变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因此根据音调的高低就可以判断水位的高低。
【答案】(1)乙 (2)慢 低 (3)快 高
【拓展训练题4】
1.(2024年江苏常州中考题)如图所示,拨尺发声实验中,多次改变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尺端,尺发出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主要指其【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2.(2024年江苏苏州中考题)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边上,保持伸出桌边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3.(2024年山东潍坊中考题)某新款AI(人工智能)音箱可以识别主人说出的“指令”,进而调控家庭物联网中的设施,而当别人说出同样的“指令”时,却无法调控相关设施,该功能主要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4.(2024年山西中考题)如图所示为科技小组制作的“火焰琴”。展示时,试管中金属丝和空气被加热,堵住或松开塑料管上不同的孔能发出不同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琴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琴声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 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 按压不同的孔可以改变音色
5.(2024年甘肃武威中考题)“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关于蝉叫声和鸟鸣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蝉叫声和鸟鸣声是人耳鼓膜振动产生的 B. 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
C.鸟鸣声响度大,所以鸟鸣声传播得更快 D. 人离蝉和鸟越近,听到声音的音调越大
【拓展训练题4答案】1.B 2.A 3.C 4.C 5.B
【例题5】(2022年黑龙江鸡西中考题)通过观察下列的声音波形图, 的音调相同, 的响度相同。
【解析】由题图可以看到:A、B、D声音的波形疏密程度相同,表示的声音的音调相同;C声音的波形最稀疏,表示的声音音调最低。
A、B、C声音的波形振幅相同,表示的声音的响度相同;C声音的波形振幅最小,表示的声音的响度最小。
A、C、D声音的波形形状相同,表示的声音的音色相同;B声音的波形和其他声音的波形不同,表示的B声音的音色和其他声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A、B、D A、B、C
【拓展训练题5】
1.(2015年山东德州中考题)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2.(2016年四川达州中考题)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
3.(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题)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小东用图甲的实验装置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观察到计算机上的波形如图乙。下列有关音叉发出声音的说法,与实际不符的是【 】
A. 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接收器的 B. 传播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
C. 传播过程中音色保持不变 D. 传播过程中响度保持不变
【拓展训练题5答案】1.A 2.D 3.D
【例题6】(2024年内蒙古包头中考题)如图,某款变频超声波驱蚊器能够发出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干扰蚊子的感觉和行为,达到驱蚊效果。关于驱蚊器发声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驱蚊器发声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
B. 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
C. 驱蚊器发出的声音可以被人听到
D. 调高驱蚊器振动频率,声音的音调变高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驱蚊器发声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驱蚊器能够发出频率不同的超声波,超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耳听不到;D.声音的音调决定于振动的频率。调高驱蚊器振动频率,声音的音调变高。
【答案】C
【拓展训练题6】
1.(2023江苏常州中考题)正常灰鲸的发声频率范围为15Hz~25Hz.生物学家发现变异灰鲸Alice,其发声频率为52Hz,导致正常灰鲸“听不见”Alice的声音,如图所示为海豚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灰鲸与海豚同属海洋哺乳动物。由此推理:正常灰鲸听觉频率范围(黑色横条)很可能是【 】
A. B.
C. D.
2.(2020湖北随州中考题)现代社会里,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为网上一款)应运而生。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B.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C.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D.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声音 鸟鸣 猫叫
声音的频率/Hz 5000 800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30 60
3.(2024年广州中考题)监测器测得某次鸟鸣和猫叫的声音信息如下表,则【 】
A.鸟鸣的响度大
B.猫叫是超声波
C.鸟鸣的频率高
D.猫叫的音调高
4.(2020江苏常州中考题)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A.响度很小的超声波 B.响度很大的超声波
C.响度很小的次声波 D.响度很大的次声波
【拓展训练题6答案】1.C 2.B 3.C 4.A
知识点四 声的利用
声(次声波、声音和超声波)产生时携带信息。声能够传递信息。声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根据回声反射回来的方向、时间确定障碍物的位置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
声以波的形式把声源的振动状态向外传播,声能够传递能量。
【例题7】(2021年山东枣庄中考题)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 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 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解析】】区分声传递信息还是传递能量的关键是看是否使物体的状态发生改变。利用声传递信息没有使物体的状态变化,利用声传递能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了改变。
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都使物体的状态发生改变,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将物体的一些特征显示出来,并没有改变物体的状态,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答案】 B
【拓展训练题7】
1.(2024年江西中考题)在50 m短跑测试现场,考生听到发令声立刻起跑,说明声音能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发令声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产生的。
2.(2024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题)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是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使清洗液发生剧烈振动达到去污的效果,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
3.(2024年牡丹江中考题)军队中号声就是命令,关于号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号声是由司号员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士兵通过声音的响度分辨出号声
C.司号员利用号声传递信息 D.号声属于超声波
4.(2024年山东烟台中考题)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乐器,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悠扬的钟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 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声的音调不同
C. 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D. 通过钟声判断钟是否破损,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5.(2024年哈尔滨中考题)声让我们通过听觉感知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乙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色
C.丙图: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丁图:静止的烛焰随音箱发出声音的变化而“舞动”起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6.(2021年黑龙江鸡西中考题)利用超声波获知某事,是超声波在传递信息;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 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 B.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 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 D. 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拓展训练题7答案】1.信息 振动 2.超声波 能量 3.C 4.B 5.B 6.B
知识点五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的声波波形杂乱无章;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发声体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也可能是噪声。
噪声的强弱等级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噪声影响人们的休息、学习和工作,影响人们的听力,甚至引发疾病。控制噪声的方法途径: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
【例题8】(2016年四川广安中考题)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声的是【 】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
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
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 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
【解析】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和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都是人们要听的声音,而不是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作用的声音,因此不属于噪声;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对舞者不属于噪声,但影响居民的休息,属于噪声。
【答案】B
【拓展训练题8】
1.(2023年江苏苏州中考题)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所发声音的_______不同。小明学习时,听到邻居家传来的钢琴声,这属于_____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
2.(2024年四川资阳中考题)自然界中的声现象实在是太多了,除了人类,动物中也有不少是利用声的高手。而且,有些动物利用的是人类听不到的“声音”。关于这些听不到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
C.蝙蝠可以用来确定目标的位置,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
D.既然听不到,就不会成为噪声,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3.(2023年四川眉山中考题)如图所示,小王用捆有棉花的筷子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制成了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发出悦耳的哨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更大的力吹管子,哨声音调变高
B.哨声是由于管内空气柱振动而产生的
C.吹管子时下拉“活塞”,哨声响度变大
D.悦耳的哨声在任何环境中都不可能成为噪声
4.(2023年湖南娄底中考题)“双减”后,校园更加活跃,如图是学生课后乐器表演的场景。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琴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弹琵琶时改变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同学们的掌声越大,掌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快
D.优美的音乐一定不属于噪声
【拓展训练题8答案】1.音色 噪声 2.C 3.B 4.A
【例题9】(2024年天津中考题)如图是我国航空母舰上两位甲板引导员引导飞机起飞的情景。他们工作时要配戴防噪声耳罩,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防止噪声产生 B.监测噪声强弱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解析】舰载机起飞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可达到140dB以上,人耳暴露在此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对听觉器官和听力造成损伤。航母甲板上的工作人员佩戴防护耳罩的目的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以保护听觉器官和听力。
【答案】C
【拓展训练题9】
1.(2023年青海中考题)如图所示,为保障藏羚羊顺利迁徙,在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某路段设有“禁止鸣笛”的警示牌。“禁止鸣笛”是通过什么途径控制噪声的【 】
A.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阻断噪声传播
C.防止噪声产生 D.以上都不符合
2.(2024年江苏镇江中考题)汽车鸣笛是由于喇叭 发声,声音通过 传入人耳。如图在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板墙,其作用是在 控制噪声。
3.(2023年山东东营中考题) 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通过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A. 如图甲,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 如图乙,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C. 如图丙,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建筑工地停工 D. 如图丁,小区内禁止鸣笛
4.(2023年湖北随州中考题)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图1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图2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
C.2048Hz的音属于次声波
D.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
5.(2023山东烟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D.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
【拓展训练题9答案】1.C 2.振动 空气 传播过程中 3.B 4.B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