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一模化学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一模化学试题
1.(2024九下·明水模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研碎胆矾
C.石蜡融化 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2.(2024九下·明水模拟)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成立的是
A.氧气能供给呼吸—医疗急救
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作电光源
C.石墨具有导电性—制作电极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3.(2024九下·明水模拟)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A.硝酸钾 B.尿素 C.氯化钾 D.过磷酸钙
4.(2024九下·明水模拟)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完全对应的是(  )
A.纯碱 Na2CO3 碱
B.火碱 NaOH 碱
C.小苏打 Na2HCO3 酸
D.生石灰 Ca(OH)2 氧化物
5.(2024九下·明水模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淡水资源短缺,必须节约用水
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水蒸发时水分子种类改变
D.净水方法中,蒸馏比过滤净化程度更高
6.(2024九下·明水模拟)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
7.(2024九下·明水模拟)下列灭火原理与“釜底抽薪”相同的是()
A.锅内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C.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8.(2024九下·明水模拟)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稀土元素中的铕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铕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则关于铕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铕原子中子数为63 B.铕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3
C.铕元素是金属元素 D.铕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g
9.(2024九下·明水模拟)古有宋应星贵五谷而贱金玉,今有袁隆平心怀禾(巨型稻)下乘凉梦。《典籍里的中国》中,两位相隔300多年的科学家都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造福人民的共同梦想。稻米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
10.(2024九下·明水模拟)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在氧气中燃烧都能生成,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1.(2024九下·明水模拟)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 通过灼热的木炭粉后收集气体
B NaOH() 加入适量的盐酸后蒸发结晶
C KCl()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Cu(Fe) 加入过量的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12.(2024九下·明水模拟)将氧化铜粉末加入到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当中,微热到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得到干燥固体质量仍然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铁
C.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
D.m的取值范围:
13.(2024九下·明水模拟)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导电性最好的金属   。
(2)碘酒中的溶剂   。
(3)配制波尔多液时所使用的盐   。
14.(2024九下·明水模拟)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森林火灾时,在大火蔓延路线前砍掉一片树木,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   。
(2)洋洋将一瓶汽水的瓶盖打开,汽水自动喷出来了,这是因为   。
(3)用盐酸可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为了节约石油资源,常在汽油中加入乙醇。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5)“百炼成钢”是指生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复捶打转化为钢,反复捶打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的   。
15.(2024九下·明水模拟)黑匣子,通常指飞行数据记录仪,用于航空器事故的调查、维修和飞行试验.外壳由很厚的钢板和多层绝热防冲击保护材料构成.
(1)黑匣子外壳的钢板的耐腐蚀性较纯铁   (填“强”或“弱”).
(2)生活中常用   (任写一种)方法预防铁制品锈蚀.
(3)在、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   (填符号).
16.(2024九下·明水模拟)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b物质中含有少量a物质,可采用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2)时,将物质加入到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   g。
(3)将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7.(2024九下·明水模拟)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A俗称生石灰,C是最常用的溶剂,C与F元素组成相同。
(1)C的化学式是   。
(2)B的一种用途是   。
(3)A→B的化学方程式为   。
(4)F→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18.(2024九下·明水模拟)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实验室用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一套实验装置为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或C装置均可作制取的发生装置,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的优点   。
(3)A装置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理由是   。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塞棉花的目的是   。实验结束后,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   。
(5)使用F装置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测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已知氢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
19.(2024九下·明水模拟)海洋中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和化学资源。海水晒盐能得到粗盐和苦卤,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蒸发过程中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
(2)若要除去粗盐中可溶性的杂质氯化镁和氯化钙,可依次加入过量的X和碳酸钠两种溶液。下列物质中,可作为X的物质有___________。
A. B. C. D.
(3)操作Ⅱ向所得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其目的是   ,最后通过   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20.(2024九下·明水模拟)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重点战略之一.某校化学小组决定围绕秸秆综合利用开展一次主题实践活动.
【查阅资料】目前世界主流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有:
①粉碎、压缩膨化后作饲料;②粉碎直接还田作肥料;③粉碎、压缩成颗粒后焚烧发电、灰烬作钾肥.
【定性研究】
(1)秸秆粉碎后再燃烧的目的是   .
(2)小组同学还围绕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和不溶性杂质,其他成分不影响实验,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浸出液少许、测得其pH约为11,溶液是   (填“酸性”或“碱性”).
②为验证存在,小组同学另取草木灰浸出液适量,低温浓缩后,部分同学向其中入足量的盐酸,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③另一部分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他们向浸出液中滴加的试剂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名选).
A.溶液 B.稀硫酸 C.溶液 D.溶液
【定量研究】草木灰可作优质钾肥,为进一步分析草木灰中钾元素质量分数,实验小组同学称取草木灰100g,加水充分溶解,经过滤、稀释,制得草木灰浸出液100g,进行定量研究.
(3)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探究(部分夹持装置省略,药品均足量).
①装置E的作用是   .
②反应结束后,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缓慢通入一会儿氮气,目的是   .
【数据处理】
(4)打开A装置中分液漏斗活塞,向烧瓶中缓慢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至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盐酸100g,同时测得D装置溶液增重4.84g.
①小明同学根据所用盐酸质量计算出草木灰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②小亮同学认为也可根据溶液增重来计算草木灰中钾元素质量分数,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
【实践拓展】
(5)草木灰做肥料   (填“适宜”或“不适宜”)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21.(2024九下·明水模拟)为测定由氯化钠和碳酸钠组成的样品中氯化钠的含量,并提纯和配制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张楠同学取一定量的该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X)的比例式   。
(3)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
(4)若用的浓盐酸配制上述恰好完全反应的稀盐酸,需加水的体积为   。
(5)最终所得到的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6)如图①②③④表示某离子变化趋势,其中表示氢离子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汽油挥发过程是指汽油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研碎胆矾过程是指将胆矾固体颗粒变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石蜡融化过程是指石蜡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石墨与金刚石不是同一种物质,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过程,有新物质金刚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氧气能供给呼吸应用于医疗急救,对应关系成立,故不符合题意;
B.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应用于可做保护气,对应关系不成立,故符合题意;
C. 石墨具有导电性应用于制作电极,对应关系成立,故不符合题意;
D.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应用于冶炼金属,对应关系成立,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分析。
3.【答案】D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 硝酸钾中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不符合题意;
B. 尿素中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
C. 氯化钾中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
D. 过磷酸钙中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
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
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
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4.【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名称与俗名
【解析】【解答】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是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说法不符合题意;
B、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OH,属于碱,说法符合题意;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是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说法不符合题意;
D、生石灰是氧化钙,化学式是CaO,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钙的俗称及化学式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紧缺,必须节约用水,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煮沸可将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变为沉淀,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蒸发的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分子种类不变,故错误,符合题意;
D.净水方法中,蒸馏得到的水是纯水,净化程度比过滤更高,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紧缺分析。
B、根据煮沸可将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变为沉淀,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分析。
C、根据水蒸发的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分析。
D、根据净水方法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放热。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反应、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故错误,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7.【答案】C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是隔绝空气灭火,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不同,故不符合题意;
B、用高压水枪灭火,是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灭火,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不同,故不符合题意;
C、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相当于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相同,故符合题意;
D、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和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的原理,隔绝空气灭火,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不同,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若缺少一个则可灭火,所以灭火原理为撤离可燃物或隔绝氧气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8.【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63,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52-63=89,故不符合题意;
B. 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63,不是最外层电子数为63,故不符合题意;
C. 由“金”字旁可知,铕元素是金属元素,故符合题意;
D.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铕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
9.【答案】A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稻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故答案为:A。
【分析】主食中富含糖类。
10.【答案】A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O、C2H5OH中均含碳元素,故CO、C2H5OH在氧气中燃烧都能生成CO2,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故符合题意;
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由氧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氯酸钾中含氧元素,但是氯酸钾由K、Cl、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D.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B、根据单质的概念分析。
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D、根据中和反应的特点分析。
11.【答案】D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 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粉,氧气与木炭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引入新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错误;
B. 盐酸不仅能够与杂质碳酸钠反应,还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会将欲保留的氢氧化钠反应掉,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错误;
C. 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除去氯化钾中的二氧化锰,方法是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滤液,故错误;
D. 加入过量的盐酸,铜不与盐酸反应,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加入过量的盐酸、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铜,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除杂的原则:1、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反应;2、不能引入新杂质;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12.【答案】A,B
【知识点】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解析】【解答】A. 由分析可知,稀硫酸质量分数:,故分析错误,符合题意;
B.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一定置换出了铜,故滤渣中一定有铜,铁是否过量未知,滤渣中可能有铁,故分析错误,符合题意;
C. 由分析可知,因为100g稀硫酸与10g氧化铜粉末反应时有剩余,所以加入铁粉后,铁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后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故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铁恰好完全反应后,m=8,铁过量时,m>8,故m的取值范围为m≥8,故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设与10g氧化铜反应的硫酸质量为x,消耗铁质量为y,生成铜质量为z。
根据化学方程式CuO + H2SO4 = CuSO4 + H2O、Fe + CuSO4 = Cu + FeSO4则有:
x=12.25g,y=7g,z=8g,
假设铁完全反应,因为生成的铜为8g,即m=8g,那么加入的铁粉也应是8g,故与氧化铜反应后,稀硫酸一定过量,则与稀硫酸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为8g-7g-1g;
设消耗1g铁粉需硫酸的质量为a;
a=1.75g
13.【答案】(1)
(2)
(3)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金属导电性从大到小依次是:银>铜>金>铝>锌>铁 >铅,导电性最好的是银,用元素符号Ag表示。
(2)碘酒即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中的溶质是单质碘,溶剂是酒精,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
(3)配制波尔多液用到的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氢氧化钙是一种常见的碱,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类物质,化学式为CuSO4。
【分析】(1)金属导电性从大到小依次是:银>铜>金>铝>锌>铁 >铅,导电性最好的是银。
(2)碘酒即碘的酒精溶液,溶剂是酒精,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
(3)根据配制波尔多液用到的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盐的概念分析。
(1)金属导电性从大到小依次是:银>铜>金>铝>锌>铁 >铅,导电性最好的是银,用元素符号Ag表示。故填:Ag。
(2)碘酒即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中的溶质是单质碘,溶剂是酒精,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故填:C2H5OH。
(3)配制波尔多液用到的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氢氧化钙是一种常见的碱,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类物质,化学式为CuSO4。故填:CuSO4。
14.【答案】(1)隔离可燃物
(2)瓶内的压强变小,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小
(3)Fe2O3+6HCl═2FeCl3+3H2O
(4)C2H5OH+3O22CO2+3H2O
(5)含碳量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是为了把可燃物与火隔离开,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打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降低而减小。开汽水瓶盖时,瓶内的压强变小,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小,汽水自动喷出来了。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4)乙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3O22CO2+3H2O。
(5)“百炼成钢”是指生铁在高温条件下经过反复锤打转化为钢,反复锤打的过程中,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目的是降低生铁的含碳量。
【分析】(1)根据灭火的原理、方法分析。
(2)打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降低而减小。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4)乙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根据生铁在高温条件下经过反复锤打转化为钢,反复锤打的过程中,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1)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是为了把可燃物与火隔离开,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打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降低而减小。开汽水瓶盖时,瓶内的压强变小,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小,汽水自动喷出来了。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4)乙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3O22CO2+3H2O。
(5)百炼成钢”是指生铁在高温条件下经过反复锤打转化为钢,反复锤打的过程中,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目的是降低生铁的含碳量。
15.【答案】(1)强
(2)涂油
(3)Al3+、Fe2+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1)合金的性能优于纯金属,即合金的耐腐蚀性比纯金属强,所以匣子外壳的钢板的耐腐蚀性较纯铁强,故填强。
(2)生活中常用涂油或刷油漆等方法来隔绝空气,预防铁制品锈蚀,故填涂油或刷油漆等。
(3)铁、铝、铜、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铜、银,在硝酸铜、硝酸铝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粉不能与硝酸铝反应,铁粉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粉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即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则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应,滤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铝和硝酸亚铁,则反应后所得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Al3+、Fe2+,故填Al3+、Fe2+。
【分析】(1)根据合金的性能优于纯金属分析。
(2)根据生活中预防铁制品锈蚀的方法分析。
(3)根据铁、铝、铜、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铜、银,在硝酸铜、硝酸铝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粉不能与硝酸铝反应,铁粉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粉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分析。
(1)合金的性能优于纯金属,即合金的耐腐蚀性比纯金属强,所以匣子外壳的钢板的耐腐蚀性较纯铁强,故填强。
(2)生活中常用涂油或刷油漆等方法来隔绝空气,预防铁制品锈蚀,故填涂油或刷油漆等。
(3)铁、铝、铜、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铜、银,在硝酸铜、硝酸铝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粉不能与硝酸铝反应,铁粉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粉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即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则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应,滤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铝和硝酸亚铁,则反应后所得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Al3+、Fe2+,故填Al3+、Fe2+。
16.【答案】(1)蒸发结晶
(2)75
(3)(或bac)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若b物质中含有少量a物质,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2)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25ga,得到溶液的质量=25g+50g=75g。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b的溶解度减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a、b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所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若b物质中含有少量a物质,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2)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25ga,得到溶液的质量=25g+50g=75g;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b的溶解度减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a、b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所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17.【答案】(1)
(2)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3)
(4)分解反应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C是水,化学式是:H2O;
(2)由分析可知,B是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3)A→B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4)F→E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
【分析】根据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生石灰,所以A是氧化钙;
根据C是最常用的溶剂,所以C是水;
根据C与F元素组成相同,则C中过氧化氢;
根据F能转化成C(水)和E,水和E能相互转化,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燃烧生成水,则E是氧气;
根据D能转化成水、氧化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高温条件下分成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碳酸钙;
根据氧化钙转化成的B能转化成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则B是氢氧化钙。代入验证,推理正确。
(1)由分析可知,C是水,化学式是:H2O;
(2)由分析可知,B是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3)A→B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4)F→E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
18.【答案】(1)AE;
(2);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4)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5)b;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用KClO3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择带有酒精灯的A装置,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不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因为收集的氧气可能混有空气,因此,收集装置选择E,故填写:AE;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B装置中通过开关弹簧夹,控制装置内压强变化,进而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3)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底,所以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4)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可以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实验结束时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5)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F装置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长管进入,故填:b;氢气难溶于水,若用F装置排水法收集氢气,气体应从短管进入,故填:a。
【分析】(1)根据用KClO3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选择发生装置。
根据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比较纯净分析。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B装置中通过开关弹簧夹,控制装置内压强变化分析。
(3)根据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4)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5)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氢气难溶于水分析。
(1)用KClO3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择带有酒精灯的A装置,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不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因为收集的氧气可能混有空气,因此,收集装置选择E,故填写:AE;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的溶质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B装置中通过开关弹簧夹,控制装置内压强变化,进而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3)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底,所以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4)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可以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实验结束时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5)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F装置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长管进入,故填写:b;氢气难溶于水,若用F装置排水法收集氢气,气体应从短管进入,故填写:a。
19.【答案】(1)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B;C;D
(3)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蒸发结晶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蒸发过程中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飞溅。
(2)除杂的原则是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氢氧化钾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的氯化钾对于氯化钠是杂质,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钡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氢氧化镁沉淀,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可以除杂,故正确,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镁沉淀,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可以除杂,故正确,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可以除杂,故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
(3)除杂过程中加入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是过量的,还可能生成的氢氧化钠,对于氯化钠也是杂质,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所以操作Ⅱ后向所得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其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分析】(1)根据蒸发过程中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飞溅分析。
(2)除杂的原则是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1)蒸发过程中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飞溅;
(2)除杂的原则是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氢氧化钾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的氯化钾对于氯化钠是杂质,错误;
B、氢氧化钡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氢氧化镁沉淀,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可以除杂,正确;
C、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镁沉淀,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可以除杂,正确;
D、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可以除杂,正确。
故选BCD;
(3)除杂过程中加入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是过量的,还可能生成的氢氧化钠,对于氯化钠也是杂质,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所以操作Ⅱ后向所得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其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20.【答案】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燃烧速率;碱性;产生气泡;AC;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装置D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解: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100g×7.3%=7.3g设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为x = x=13.8g碳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13.8g××100%=7.8g草木灰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3.8%答:草木灰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8%。;不同意,装置B中的饱和碳酸氢钠吸收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生成二氧化碳,被装置E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测得的钾元素质量分数偏大;不适宜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秸秆粉碎后再燃烧的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燃烧速率,故填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燃烧速率。
(2)①取浸出液少许、测得其pH约为11,即pH大于7,溶液呈碱性。
②碳酸钾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观察到产生气泡。
③A、氯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产生白色沉淀,故正确;
B、稀硫酸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泡,故错误;
C、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产生白色沉淀,故正确;
D、碳酸氢钠不与碳酸钾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错误;
故答案为:AC。
(3)①装置E中的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D装置中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导致溶液增重偏大,使测得的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偏大。
②反应结束后,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缓慢通入一会儿氮气,目的是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装置D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4)①见答案
②装置B中的饱和碳酸氢钠吸收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生成二氧化碳,被装置E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测得的钾元素质量分数偏大,故填不同意。
(5)草木灰的成分呈碱性,能够与铵态氮肥发生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挥发,会降低肥效,所以草木灰做肥料不适宜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分析】(1)根据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燃烧速率分析。
(2)①根据溶液pH大于7,溶液呈碱性分析。
②碳酸钾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
③A、氯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
B、稀硫酸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
C、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
D、碳酸氢钠不与碳酸钾反应。
(3)①根据装置E中的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析。
②根据反应结束后,向装置中缓慢通入一会儿氮气,目的是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装置D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分析。
(4)①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盐酸的质量,未知量是参加反应碳酸钾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②根据装置B中的饱和碳酸氢钠吸收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生成二氧化碳,被装置E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分析。
(5)根据草木灰的成分呈碱性,能够与铵态氮肥发生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分析。
21.【答案】(1)
(2)
(3)
(4)
(5)
(6)④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解析】【解答】(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2)
(3)根据(2)中比例式可以求得X=5.3g,而后又加入50g 7.3%稀盐酸,此时溶液恰好显中性,说明碳酸钠与盐酸恰好反应,此时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也为2.2g,所以此时消耗碳酸钠质量也是5.3g,因此样品中一共有10.6g碳酸钠,氯化钠质量=20g﹣10.6g=9.4g。
(4)一共用了盐酸100g,质量分数为7.3%,设需要浓盐酸质量为m,m×36.5%=100g×7.3%,m=20g,因此加入水的质量=100g﹣20g=80g,因此加入水的体积=80g÷1g/mL=80mL。
(5)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钠,根据钠元素质量守恒,设生成氯化钠质量为n,n×=10.6g×,n=11.7g,所以总共氯化钠质量=11.7g+9.4g=21.1g,此时溶液质量=20g+100g﹣二氧化碳质量﹣蒸发水的质量=120g﹣2.2g×2﹣15.6g=100g,溶质质量分数==21.1%。
(6)碳酸钠消耗稀盐酸,碳酸钠反应完全,继续滴加盐酸,溶液中氢离子增加,因此曲线④符合题意。
【分析】(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2)根据题意,找出已知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是碳酸钠的质量,列出比利式。
(3)根据(2)中比例式可以求得X=5.3g,而后又加入50g 7.3%稀盐酸,此时溶液恰好显中性,说明碳酸钠与盐酸恰好反应计算。
(4)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计算。
(5)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会生成氯化钠,再根据钠元素质量守恒计算。
(6)根据碳酸钠消耗稀盐酸,碳酸钠反应完全,继续滴加盐酸,溶液中氢离子增加分析。
(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书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2)
(3)根据(2)中比例式可以求得X=5.3g,而后又加入50g 7.3%稀盐酸,此时溶液恰好显中性,说明碳酸钠与盐酸恰好反应,此时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也为2.2g,所以此时消耗碳酸钠质量也是5.3g,因此样品中一共有10.6g碳酸钠,氯化钠质量=20g﹣10.6g=9.4g。
(4)一共用了盐酸100g,质量分数为7.3%,设需要浓盐酸质量为m,m×36.5%=100g×7.3%,m=20g,因此加入水的质量=100g﹣20g=80g,因此加入水的体积=80g÷1g/mL=80mL。
(5)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钠,根据钠元素质量守恒,设生成氯化钠质量为n,n×=10.6g×,n=11.7g,所以总共氯化钠质量=11.7g+9.4g=21.1g,此时溶液质量=20g+100g﹣二氧化碳质量﹣蒸发水的质量=120g﹣2.2g×2﹣15.6g=100g,溶质质量分数==21.1%。
(6)碳酸钠消耗稀盐酸,碳酸钠反应完全,继续滴加盐酸,溶液中氢离子增加,因此曲线④符合题意。
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一模化学试题
1.(2024九下·明水模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研碎胆矾
C.石蜡融化 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汽油挥发过程是指汽油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研碎胆矾过程是指将胆矾固体颗粒变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石蜡融化过程是指石蜡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石墨与金刚石不是同一种物质,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过程,有新物质金刚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2024九下·明水模拟)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成立的是
A.氧气能供给呼吸—医疗急救
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作电光源
C.石墨具有导电性—制作电极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氧气能供给呼吸应用于医疗急救,对应关系成立,故不符合题意;
B.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应用于可做保护气,对应关系不成立,故符合题意;
C. 石墨具有导电性应用于制作电极,对应关系成立,故不符合题意;
D.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应用于冶炼金属,对应关系成立,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分析。
3.(2024九下·明水模拟)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A.硝酸钾 B.尿素 C.氯化钾 D.过磷酸钙
【答案】D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 硝酸钾中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不符合题意;
B. 尿素中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
C. 氯化钾中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
D. 过磷酸钙中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
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
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
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4.(2024九下·明水模拟)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完全对应的是(  )
A.纯碱 Na2CO3 碱
B.火碱 NaOH 碱
C.小苏打 Na2HCO3 酸
D.生石灰 Ca(OH)2 氧化物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名称与俗名
【解析】【解答】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是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说法不符合题意;
B、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OH,属于碱,说法符合题意;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是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说法不符合题意;
D、生石灰是氧化钙,化学式是CaO,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钙的俗称及化学式分析。
5.(2024九下·明水模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淡水资源短缺,必须节约用水
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水蒸发时水分子种类改变
D.净水方法中,蒸馏比过滤净化程度更高
【答案】C
【知识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紧缺,必须节约用水,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煮沸可将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变为沉淀,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蒸发的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分子种类不变,故错误,符合题意;
D.净水方法中,蒸馏得到的水是纯水,净化程度比过滤更高,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紧缺分析。
B、根据煮沸可将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变为沉淀,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分析。
C、根据水蒸发的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分析。
D、根据净水方法分析。
6.(2024九下·明水模拟)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
【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放热。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反应、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故错误,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7.(2024九下·明水模拟)下列灭火原理与“釜底抽薪”相同的是()
A.锅内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C.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答案】C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是隔绝空气灭火,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不同,故不符合题意;
B、用高压水枪灭火,是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灭火,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不同,故不符合题意;
C、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相当于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相同,故符合题意;
D、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和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的原理,隔绝空气灭火,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不同,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若缺少一个则可灭火,所以灭火原理为撤离可燃物或隔绝氧气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8.(2024九下·明水模拟)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稀土元素中的铕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铕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则关于铕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铕原子中子数为63 B.铕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3
C.铕元素是金属元素 D.铕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g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63,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52-63=89,故不符合题意;
B. 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63,不是最外层电子数为63,故不符合题意;
C. 由“金”字旁可知,铕元素是金属元素,故符合题意;
D.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铕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
9.(2024九下·明水模拟)古有宋应星贵五谷而贱金玉,今有袁隆平心怀禾(巨型稻)下乘凉梦。《典籍里的中国》中,两位相隔300多年的科学家都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造福人民的共同梦想。稻米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
【答案】A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稻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故答案为:A。
【分析】主食中富含糖类。
10.(2024九下·明水模拟)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在氧气中燃烧都能生成,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A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O、C2H5OH中均含碳元素,故CO、C2H5OH在氧气中燃烧都能生成CO2,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故符合题意;
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由氧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氯酸钾中含氧元素,但是氯酸钾由K、Cl、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D.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B、根据单质的概念分析。
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D、根据中和反应的特点分析。
11.(2024九下·明水模拟)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 通过灼热的木炭粉后收集气体
B NaOH() 加入适量的盐酸后蒸发结晶
C KCl()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Cu(Fe) 加入过量的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 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粉,氧气与木炭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引入新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错误;
B. 盐酸不仅能够与杂质碳酸钠反应,还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会将欲保留的氢氧化钠反应掉,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错误;
C. 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除去氯化钾中的二氧化锰,方法是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滤液,故错误;
D. 加入过量的盐酸,铜不与盐酸反应,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加入过量的盐酸、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铜,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除杂的原则:1、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反应;2、不能引入新杂质;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12.(2024九下·明水模拟)将氧化铜粉末加入到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当中,微热到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得到干燥固体质量仍然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铁
C.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
D.m的取值范围:
【答案】A,B
【知识点】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解析】【解答】A. 由分析可知,稀硫酸质量分数:,故分析错误,符合题意;
B.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一定置换出了铜,故滤渣中一定有铜,铁是否过量未知,滤渣中可能有铁,故分析错误,符合题意;
C. 由分析可知,因为100g稀硫酸与10g氧化铜粉末反应时有剩余,所以加入铁粉后,铁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后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故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铁恰好完全反应后,m=8,铁过量时,m>8,故m的取值范围为m≥8,故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设与10g氧化铜反应的硫酸质量为x,消耗铁质量为y,生成铜质量为z。
根据化学方程式CuO + H2SO4 = CuSO4 + H2O、Fe + CuSO4 = Cu + FeSO4则有:
x=12.25g,y=7g,z=8g,
假设铁完全反应,因为生成的铜为8g,即m=8g,那么加入的铁粉也应是8g,故与氧化铜反应后,稀硫酸一定过量,则与稀硫酸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为8g-7g-1g;
设消耗1g铁粉需硫酸的质量为a;
a=1.75g
13.(2024九下·明水模拟)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导电性最好的金属   。
(2)碘酒中的溶剂   。
(3)配制波尔多液时所使用的盐   。
【答案】(1)
(2)
(3)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金属导电性从大到小依次是:银>铜>金>铝>锌>铁 >铅,导电性最好的是银,用元素符号Ag表示。
(2)碘酒即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中的溶质是单质碘,溶剂是酒精,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
(3)配制波尔多液用到的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氢氧化钙是一种常见的碱,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类物质,化学式为CuSO4。
【分析】(1)金属导电性从大到小依次是:银>铜>金>铝>锌>铁 >铅,导电性最好的是银。
(2)碘酒即碘的酒精溶液,溶剂是酒精,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
(3)根据配制波尔多液用到的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盐的概念分析。
(1)金属导电性从大到小依次是:银>铜>金>铝>锌>铁 >铅,导电性最好的是银,用元素符号Ag表示。故填:Ag。
(2)碘酒即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中的溶质是单质碘,溶剂是酒精,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故填:C2H5OH。
(3)配制波尔多液用到的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氢氧化钙是一种常见的碱,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类物质,化学式为CuSO4。故填:CuSO4。
14.(2024九下·明水模拟)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森林火灾时,在大火蔓延路线前砍掉一片树木,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   。
(2)洋洋将一瓶汽水的瓶盖打开,汽水自动喷出来了,这是因为   。
(3)用盐酸可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为了节约石油资源,常在汽油中加入乙醇。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5)“百炼成钢”是指生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复捶打转化为钢,反复捶打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的   。
【答案】(1)隔离可燃物
(2)瓶内的压强变小,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小
(3)Fe2O3+6HCl═2FeCl3+3H2O
(4)C2H5OH+3O22CO2+3H2O
(5)含碳量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是为了把可燃物与火隔离开,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打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降低而减小。开汽水瓶盖时,瓶内的压强变小,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小,汽水自动喷出来了。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4)乙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3O22CO2+3H2O。
(5)“百炼成钢”是指生铁在高温条件下经过反复锤打转化为钢,反复锤打的过程中,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目的是降低生铁的含碳量。
【分析】(1)根据灭火的原理、方法分析。
(2)打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降低而减小。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4)乙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根据生铁在高温条件下经过反复锤打转化为钢,反复锤打的过程中,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1)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是为了把可燃物与火隔离开,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打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降低而减小。开汽水瓶盖时,瓶内的压强变小,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小,汽水自动喷出来了。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4)乙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3O22CO2+3H2O。
(5)百炼成钢”是指生铁在高温条件下经过反复锤打转化为钢,反复锤打的过程中,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目的是降低生铁的含碳量。
15.(2024九下·明水模拟)黑匣子,通常指飞行数据记录仪,用于航空器事故的调查、维修和飞行试验.外壳由很厚的钢板和多层绝热防冲击保护材料构成.
(1)黑匣子外壳的钢板的耐腐蚀性较纯铁   (填“强”或“弱”).
(2)生活中常用   (任写一种)方法预防铁制品锈蚀.
(3)在、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   (填符号).
【答案】(1)强
(2)涂油
(3)Al3+、Fe2+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1)合金的性能优于纯金属,即合金的耐腐蚀性比纯金属强,所以匣子外壳的钢板的耐腐蚀性较纯铁强,故填强。
(2)生活中常用涂油或刷油漆等方法来隔绝空气,预防铁制品锈蚀,故填涂油或刷油漆等。
(3)铁、铝、铜、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铜、银,在硝酸铜、硝酸铝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粉不能与硝酸铝反应,铁粉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粉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即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则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应,滤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铝和硝酸亚铁,则反应后所得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Al3+、Fe2+,故填Al3+、Fe2+。
【分析】(1)根据合金的性能优于纯金属分析。
(2)根据生活中预防铁制品锈蚀的方法分析。
(3)根据铁、铝、铜、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铜、银,在硝酸铜、硝酸铝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粉不能与硝酸铝反应,铁粉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粉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分析。
(1)合金的性能优于纯金属,即合金的耐腐蚀性比纯金属强,所以匣子外壳的钢板的耐腐蚀性较纯铁强,故填强。
(2)生活中常用涂油或刷油漆等方法来隔绝空气,预防铁制品锈蚀,故填涂油或刷油漆等。
(3)铁、铝、铜、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铜、银,在硝酸铜、硝酸铝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粉不能与硝酸铝反应,铁粉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粉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即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则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应,滤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铝和硝酸亚铁,则反应后所得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Al3+、Fe2+,故填Al3+、Fe2+。
16.(2024九下·明水模拟)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b物质中含有少量a物质,可采用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2)时,将物质加入到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   g。
(3)将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答案】(1)蒸发结晶
(2)75
(3)(或bac)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若b物质中含有少量a物质,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2)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25ga,得到溶液的质量=25g+50g=75g。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b的溶解度减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a、b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所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若b物质中含有少量a物质,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2)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25ga,得到溶液的质量=25g+50g=75g;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b的溶解度减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a、b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所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17.(2024九下·明水模拟)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A俗称生石灰,C是最常用的溶剂,C与F元素组成相同。
(1)C的化学式是   。
(2)B的一种用途是   。
(3)A→B的化学方程式为   。
(4)F→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答案】(1)
(2)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3)
(4)分解反应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C是水,化学式是:H2O;
(2)由分析可知,B是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3)A→B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4)F→E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
【分析】根据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生石灰,所以A是氧化钙;
根据C是最常用的溶剂,所以C是水;
根据C与F元素组成相同,则C中过氧化氢;
根据F能转化成C(水)和E,水和E能相互转化,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燃烧生成水,则E是氧气;
根据D能转化成水、氧化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高温条件下分成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碳酸钙;
根据氧化钙转化成的B能转化成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则B是氢氧化钙。代入验证,推理正确。
(1)由分析可知,C是水,化学式是:H2O;
(2)由分析可知,B是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3)A→B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4)F→E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
18.(2024九下·明水模拟)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实验室用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一套实验装置为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或C装置均可作制取的发生装置,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的优点   。
(3)A装置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理由是   。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塞棉花的目的是   。实验结束后,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   。
(5)使用F装置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测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已知氢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
【答案】(1)AE;
(2);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4)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5)b;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用KClO3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择带有酒精灯的A装置,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不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因为收集的氧气可能混有空气,因此,收集装置选择E,故填写:AE;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B装置中通过开关弹簧夹,控制装置内压强变化,进而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3)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底,所以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4)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可以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实验结束时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5)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F装置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长管进入,故填:b;氢气难溶于水,若用F装置排水法收集氢气,气体应从短管进入,故填:a。
【分析】(1)根据用KClO3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选择发生装置。
根据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比较纯净分析。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B装置中通过开关弹簧夹,控制装置内压强变化分析。
(3)根据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4)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5)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氢气难溶于水分析。
(1)用KClO3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择带有酒精灯的A装置,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不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因为收集的氧气可能混有空气,因此,收集装置选择E,故填写:AE;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的溶质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B装置中通过开关弹簧夹,控制装置内压强变化,进而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3)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底,所以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4)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可以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实验结束时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5)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F装置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长管进入,故填写:b;氢气难溶于水,若用F装置排水法收集氢气,气体应从短管进入,故填写:a。
19.(2024九下·明水模拟)海洋中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和化学资源。海水晒盐能得到粗盐和苦卤,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蒸发过程中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
(2)若要除去粗盐中可溶性的杂质氯化镁和氯化钙,可依次加入过量的X和碳酸钠两种溶液。下列物质中,可作为X的物质有___________。
A. B. C. D.
(3)操作Ⅱ向所得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其目的是   ,最后通过   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答案】(1)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B;C;D
(3)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蒸发结晶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蒸发过程中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飞溅。
(2)除杂的原则是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氢氧化钾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的氯化钾对于氯化钠是杂质,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钡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氢氧化镁沉淀,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可以除杂,故正确,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镁沉淀,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可以除杂,故正确,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可以除杂,故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
(3)除杂过程中加入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是过量的,还可能生成的氢氧化钠,对于氯化钠也是杂质,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所以操作Ⅱ后向所得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其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分析】(1)根据蒸发过程中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飞溅分析。
(2)除杂的原则是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1)蒸发过程中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飞溅;
(2)除杂的原则是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氢氧化钾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的氯化钾对于氯化钠是杂质,错误;
B、氢氧化钡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氢氧化镁沉淀,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可以除杂,正确;
C、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镁沉淀,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可以除杂,正确;
D、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可以除杂,正确。
故选BCD;
(3)除杂过程中加入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是过量的,还可能生成的氢氧化钠,对于氯化钠也是杂质,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所以操作Ⅱ后向所得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其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20.(2024九下·明水模拟)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重点战略之一.某校化学小组决定围绕秸秆综合利用开展一次主题实践活动.
【查阅资料】目前世界主流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有:
①粉碎、压缩膨化后作饲料;②粉碎直接还田作肥料;③粉碎、压缩成颗粒后焚烧发电、灰烬作钾肥.
【定性研究】
(1)秸秆粉碎后再燃烧的目的是   .
(2)小组同学还围绕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和不溶性杂质,其他成分不影响实验,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浸出液少许、测得其pH约为11,溶液是   (填“酸性”或“碱性”).
②为验证存在,小组同学另取草木灰浸出液适量,低温浓缩后,部分同学向其中入足量的盐酸,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③另一部分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他们向浸出液中滴加的试剂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名选).
A.溶液 B.稀硫酸 C.溶液 D.溶液
【定量研究】草木灰可作优质钾肥,为进一步分析草木灰中钾元素质量分数,实验小组同学称取草木灰100g,加水充分溶解,经过滤、稀释,制得草木灰浸出液100g,进行定量研究.
(3)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探究(部分夹持装置省略,药品均足量).
①装置E的作用是   .
②反应结束后,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缓慢通入一会儿氮气,目的是   .
【数据处理】
(4)打开A装置中分液漏斗活塞,向烧瓶中缓慢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至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盐酸100g,同时测得D装置溶液增重4.84g.
①小明同学根据所用盐酸质量计算出草木灰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②小亮同学认为也可根据溶液增重来计算草木灰中钾元素质量分数,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
【实践拓展】
(5)草木灰做肥料   (填“适宜”或“不适宜”)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答案】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燃烧速率;碱性;产生气泡;AC;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装置D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解: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100g×7.3%=7.3g设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为x = x=13.8g碳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13.8g××100%=7.8g草木灰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3.8%答:草木灰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8%。;不同意,装置B中的饱和碳酸氢钠吸收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生成二氧化碳,被装置E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测得的钾元素质量分数偏大;不适宜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秸秆粉碎后再燃烧的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燃烧速率,故填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燃烧速率。
(2)①取浸出液少许、测得其pH约为11,即pH大于7,溶液呈碱性。
②碳酸钾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观察到产生气泡。
③A、氯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产生白色沉淀,故正确;
B、稀硫酸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泡,故错误;
C、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产生白色沉淀,故正确;
D、碳酸氢钠不与碳酸钾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错误;
故答案为:AC。
(3)①装置E中的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D装置中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导致溶液增重偏大,使测得的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偏大。
②反应结束后,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缓慢通入一会儿氮气,目的是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装置D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4)①见答案
②装置B中的饱和碳酸氢钠吸收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生成二氧化碳,被装置E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测得的钾元素质量分数偏大,故填不同意。
(5)草木灰的成分呈碱性,能够与铵态氮肥发生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挥发,会降低肥效,所以草木灰做肥料不适宜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分析】(1)根据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燃烧速率分析。
(2)①根据溶液pH大于7,溶液呈碱性分析。
②碳酸钾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
③A、氯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
B、稀硫酸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
C、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
D、碳酸氢钠不与碳酸钾反应。
(3)①根据装置E中的碱石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析。
②根据反应结束后,向装置中缓慢通入一会儿氮气,目的是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装置D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分析。
(4)①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盐酸的质量,未知量是参加反应碳酸钾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②根据装置B中的饱和碳酸氢钠吸收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生成二氧化碳,被装置E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分析。
(5)根据草木灰的成分呈碱性,能够与铵态氮肥发生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分析。
21.(2024九下·明水模拟)为测定由氯化钠和碳酸钠组成的样品中氯化钠的含量,并提纯和配制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张楠同学取一定量的该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X)的比例式   。
(3)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
(4)若用的浓盐酸配制上述恰好完全反应的稀盐酸,需加水的体积为   。
(5)最终所得到的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6)如图①②③④表示某离子变化趋势,其中表示氢离子的是   。
【答案】(1)
(2)
(3)
(4)
(5)
(6)④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解析】【解答】(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2)
(3)根据(2)中比例式可以求得X=5.3g,而后又加入50g 7.3%稀盐酸,此时溶液恰好显中性,说明碳酸钠与盐酸恰好反应,此时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也为2.2g,所以此时消耗碳酸钠质量也是5.3g,因此样品中一共有10.6g碳酸钠,氯化钠质量=20g﹣10.6g=9.4g。
(4)一共用了盐酸100g,质量分数为7.3%,设需要浓盐酸质量为m,m×36.5%=100g×7.3%,m=20g,因此加入水的质量=100g﹣20g=80g,因此加入水的体积=80g÷1g/mL=80mL。
(5)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钠,根据钠元素质量守恒,设生成氯化钠质量为n,n×=10.6g×,n=11.7g,所以总共氯化钠质量=11.7g+9.4g=21.1g,此时溶液质量=20g+100g﹣二氧化碳质量﹣蒸发水的质量=120g﹣2.2g×2﹣15.6g=100g,溶质质量分数==21.1%。
(6)碳酸钠消耗稀盐酸,碳酸钠反应完全,继续滴加盐酸,溶液中氢离子增加,因此曲线④符合题意。
【分析】(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2)根据题意,找出已知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是碳酸钠的质量,列出比利式。
(3)根据(2)中比例式可以求得X=5.3g,而后又加入50g 7.3%稀盐酸,此时溶液恰好显中性,说明碳酸钠与盐酸恰好反应计算。
(4)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计算。
(5)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会生成氯化钠,再根据钠元素质量守恒计算。
(6)根据碳酸钠消耗稀盐酸,碳酸钠反应完全,继续滴加盐酸,溶液中氢离子增加分析。
(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书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2)
(3)根据(2)中比例式可以求得X=5.3g,而后又加入50g 7.3%稀盐酸,此时溶液恰好显中性,说明碳酸钠与盐酸恰好反应,此时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也为2.2g,所以此时消耗碳酸钠质量也是5.3g,因此样品中一共有10.6g碳酸钠,氯化钠质量=20g﹣10.6g=9.4g。
(4)一共用了盐酸100g,质量分数为7.3%,设需要浓盐酸质量为m,m×36.5%=100g×7.3%,m=20g,因此加入水的质量=100g﹣20g=80g,因此加入水的体积=80g÷1g/mL=80mL。
(5)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钠,根据钠元素质量守恒,设生成氯化钠质量为n,n×=10.6g×,n=11.7g,所以总共氯化钠质量=11.7g+9.4g=21.1g,此时溶液质量=20g+100g﹣二氧化碳质量﹣蒸发水的质量=120g﹣2.2g×2﹣15.6g=100g,溶质质量分数==21.1%。
(6)碳酸钠消耗稀盐酸,碳酸钠反应完全,继续滴加盐酸,溶液中氢离子增加,因此曲线④符合题意。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4-2025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物理 (答案)

下一篇:【人教版八上英语精彩课堂(背诵手册:听读记测)】Unit 10 教材词汇与重点句型(读记版+自测版+听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