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考点03 “ 纳米家族新成员”—胶体(含解析)-2024~2025高一化学易混易错微考点(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聚焦分散系和胶体的易混易错点
1.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因其分子非常大,其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为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因此一个分子就是一个胶体微粒,它们的溶液是胶体,又称为分子胶体。
2.丁达尔效应属于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3.明确3种分散系及本质区别:溶液、浊液和胶体,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4.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即10-9~10-7m),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5.8种常见胶体:雾、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牛奶、豆浆、墨水、Fe(OH)3胶体、Al(OH)3
胶体。
二、聚焦胶体性质的易混易错点
1.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带电粒子而带有电荷,且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易聚集成较大的颗粒。
2.丁达尔效应属于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3.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使胶粒带电荷,但整个分散系仍呈电中性。
4.胶体的电泳现象并不是因为胶体本身带电,而是其中的胶体粒子带电,事实上胶体呈电中性;胶体中的胶粒因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显电性。
5.不是所有胶体都有电泳现象,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有电泳现象的胶体是因为胶粒吸附带电荷的粒子而带电。
6.胶体聚沉属于物理变化。如蛋白质的盐析就属于胶体聚沉现象,但蛋白质的变性不属于胶体的聚沉,此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7.聚沉3方法:加入电解质溶液、加热或搅拌、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
三、聚焦Fe(OH)3胶体制备的易混易错点
1.不能用自来水制备Fe(OH)3胶体,因为自来水中有电解质会使胶体发生聚沉,应用蒸馏水。
2.不能过度加热,否则Fe(OH)3胶体会聚沉生成Fe(OH)3沉淀。
3.含1molFeCl3的饱和溶液制得的胶体中Fe(OH)3胶粒并不是1mol,而是小于1mol;因为胶体中的每个胶粒都是许多个“Fe(OH)3分子”的集合体且FeCl3不能完全水解。
4.书写Fe(OH)3胶体制备的化学方程式的四个易错点:
①用“===”而不是“”;
②Fe(OH)3后不标“↓”,应注明“胶体”二字。
③反应条件是“Δ”;
④HCl后不能标“↑”符号。
5.区分三个重要反应式
(1)Fe3++3H2OFe(OH)3(胶体)+3H+ [Fe(OH)3胶体制备]
(2)Fe3++3H2OFe(OH)3+3H+ (Fe3+水解,必须用)
(3)Fe3++3OH-===Fe(OH)3↓ [Fe(OH)3沉淀的制备,Fe(OH)3后必须加“↓”]
四、聚焦胶体提纯的易混易错点
1.胶体粒子的直径决定了胶体的性质,因胶体粒子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小分子较小可以透过半透膜,利用此性质可以将胶体提纯,此提纯方式称为渗析。
2.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五、聚焦胶体性质的应用的易混易错点
1.净水剂及其作用原理
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1~100 nm之间,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力很强,能吸附水中的悬浮固体或毒素 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这就是胶体净水的原理。
2.明矾是常用的净水剂,不能作漂白剂;其净水原理是:Al3++3H2O Al (OH)3(胶体)+3H+,Al (OH)3胶体吸附水中的小颗粒悬浮物,使其聚集成大颗粒而沉降。
3.常见的净水剂:KAl(SO4)2·12H2O、FeCl3·6H2O等,其净水原理是Al3+、Fe3+水解生成Al(OH)3胶体、Fe(OH)3胶体而起到净化水的目的。
一、分散系
1.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分散系中 被分散 的物质;
分散剂:分散系中 容纳分散质 的物质。
2.分类
(1)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标准是分散质 粒子直径大小 。
可用如下方式直观地表示:
(2)若按分散质、分散剂的状态分类,可分为9种分散系,如图:
如烟属于 气固 分散系;雾属于 气液 分散系;悬浊液属于 液固 分散系;合金属于 固固 分散系。
3.理清三种分散系的差异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 小于1 nm 1-100 nm 大于100 nm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高分子或多分子集合体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性质 外观 均一、透明 均一 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鉴别 无 丁达尔效应 有 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或沉淀
二、胶体
1.胶体的分类
(1)依据分散剂的状态:
气溶胶:如 烟、云、雾 
液溶胶:如 AgI 水溶胶
固溶胶:如烟水晶、 有色 玻璃
(2)依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粒子胶体:如Fe(OH)3胶体;
分子胶体: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
2.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3.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1.胶体带电吗?为什么胶体是均一、稳定的?
【细剖精析】
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使胶粒带电荷,同种胶粒带相同的电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不易聚集。
2.向Fe(OH)3胶体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什么?其原因是什么?
【细剖精析】
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开始加入稀硫酸时,胶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当酸过量时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又溶解。
3.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怎样提纯胶体?
【细剖精析】
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这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由于胶体粒子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分子较小可以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法将胶体粒子和溶液中的离子、分子分开。
一、胶体的本质特征及性质
1.向烧杯中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棕色,停止加热,就制得了Fe(OH)3胶体。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属于混合物
B.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0-9 -10-7m之间
D.利用丁达尔现象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方法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铜颗粒(粒子直径为50~100nm)是一种胶体
B.向NaOH溶液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可制取Fe(OH)3胶体
C.直径在80nm左右的新冠病毒颗粒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在空气中不能形成气溶胶
D.将含0.1mol FeCl3的饱和溶液逐滴滴入到沸水中充分反应,得到的Fe(OH)3胶体微粒一定小于0.1mol
3.下列关于胶体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关于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都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分散系
B.将外加直流电源通过Fe(OH)3胶体,阴极处颜色变深,则说明Fe(OH)3胶体带正电荷
C.向Fe(OH)3胶体中加入大量盐酸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D.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
二、胶体的应用及纳米材料
4.化学与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其中生活中的“卤水点豆腐”体现出的胶体性质是
A.丁达尔现象 B.聚沉 C.电泳 D.吸附性
5.有一碘水和Fe(OH)3胶体的颜色极为相似。不用化学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这样的方法有
①观察颜色 ②丁达尔现象 ③加热法 ④电泳实验法 ⑤加电解质法。
A.①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全部
6.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磁流体是一种纯净物 B.该磁流体分散质粒子中存在共价键、离子键、氢键等
C.该磁流体很不稳定 D.所得的磁流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三、胶体的性质与用途
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NH3极易溶于水,可作制冷剂
B.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C.NO有毒,可以防止血管栓塞
D.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作氮肥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牛奶和豆浆
B.小苏打和稀硫酸都是电解质
C.空气中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D.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9.化学科学与技术在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和“天宫”系列飞船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属于碳的同素异形体
B.“太阳能路灯计划”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材料砷化镓是金属材料
C.用“人工肾”进行血液透析救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D.冬奥会速滑馆“冰丝带”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发生了化学变化
四、胶体的制备及鉴别、分离
10.关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正确的操作是
A.取一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B.直接加热饱和氯化铁溶液
C.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
D.向氯化铁溶液中小心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11.“纳米材料”(1nm=10-9m)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得到的分散系为
A.溶液 B.胶体 C.浊液 D.无法确定
12.将蛋白质溶液放在半透膜上静置,溶液的成分通过半透膜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蛋白质溶液
B.该半透膜的孔径大小可能为
C.该半透膜可用来分离胶体中的泥沙
D.该半透膜可用来分离溶液和淀粉溶液
1.下列分散系中最稳定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分散系
B.向水中加入食盐得到的分散系
C.向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所得红褐色液体
D.向水中加入植物油得到的分散系
2.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加入硫酸镁产生沉淀 B.能透过半透膜
C.能有丁达尔现象 D.分散质分布均匀
3.下列有关分散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乳浊液和悬浊液都属于浊液,它们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
B.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
C.按照分散剂的不同,胶体可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
D.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
4.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2021年冬,全国各地陆续出现“雾霾”天气,“雾”属于分散系中的胶体
B.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C.用激光笔分别照射CuSO4溶液和豆浆溶液,均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肾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5.一种磁流体是由直径为90 nm的Fe3O4磁性固体颗粒、基载液以及界面活性剂三者混合而成的分散系,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分散系属于胶体
B.该分散系静置后,Fe3O4磁性固体颗粒很快会沉到底部
C.当一束可见光通过该分散系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
D.该分散系中的Fe3O4磁性固体颗粒能透过滤纸
6.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实验室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B.胶体和溶液中的分散质粒子都能透过滤纸
C.能传播新冠病毒的气溶胶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
D.明矾能够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后能形成氢氧化铝胶体
7.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的胶体粒子数为0.1NA
B.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C.1.0mol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的羟基数为NA
D.与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NA
8.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B.用激光笔照射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C.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沸腾的蒸馏水中,以制取Fe(OH)3胶体
D.卤水点豆腐与胶体的聚沉相关
9.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不同 B.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C.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无关
10.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有如下诗句:“日照澄洲江雾开”,如图所示,它描述的是朝阳照在江雾初开的小洲上的美丽景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诗句描述的现象为丁达尔效应
B.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m之间
C.以Fe(OH)3为分散质形成的任何分散系都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D.利用该现象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11.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①氢氧化铁胶体 ②溶液 ③雾 ④蔗糖溶液 ⑤溶液 ④稀豆浆
A.②④⑤ B.③④ C.②④⑥ D.①③④
1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有关的是
①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②黄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
③通过溶解、过滤,可以除去食盐中的少量泥沙
④明矾[KAl(SO4)2·12H2O]净水
⑤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⑥同一支钢笔先后吸入不同牌子的墨水易造成钢笔堵塞
A.②⑤⑥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①④⑤
13.胶体粒子往往通过吸附带电微粒而带电,一般地,非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带负电(如土壤胶体),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氢氧化物的胶粒带正电(如氧化铁、氢氧化铁胶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使用下列化肥时,农作物对氮肥的吸收效果最差的是_______。
A.碳酸氢铵 B.硝酸钾 C.氯化铵 D.硫酸铵
(2)在陶瓷工业上,常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的质量。解决方法可以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颗粒直径介于1 nm ~ 100 nm,然后插入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连接正极的一端聚集_______,连接负极的一端聚集_______。
14.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铁胶体具有良好的净水效果,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大小为_______。制备时,将_______逐滴滴加至_______中,待液体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鉴别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除了可通过观察颜色以外,还有的方法是_______。
(3)如下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 Fe(OH)3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 ,原因是_______(试从分散系分类的角度进行解释说明)。
(4)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H2SO4溶液,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a. 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
b. 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15.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河北省一些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出售给浙江绍兴某些制药企业,最终变成药用胶囊。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___________价。CrO是一种酸根离子,则Fe(CrO2)2属于__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一般情况下,都可以比较稳定地存在
b.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
c.二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3)现有10mL明胶的水溶液与5mLK2SO4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设计实验证明SO能够透过半透膜:___________
16.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制得Fe(OH)3胶体。已知Fe(OH)3胶粒带正电荷,H2SiO3胶粒带负电荷,则下列实验的现象是:
(1)Fe(OH)3胶粒和H2SiO3胶粒混合现象是:_______。
(2)向所得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硫酸溶液至过量的现象是_______。
(3)欲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NaCl,操作名称是_______。
微考点03 “纳米家族新成员”—胶体
易混易错聚焦
核心知识梳理
易混易错剖析
知识对点练
能力提升练
2
一、聚焦分散系和胶体的易混易错点
1.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因其分子非常大,其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为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因此一个分子就是一个胶体微粒,它们的溶液是胶体,又称为分子胶体。
2.丁达尔效应属于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3.明确3种分散系及本质区别:溶液、浊液和胶体,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4.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即10-9~10-7m),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5.8种常见胶体:雾、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牛奶、豆浆、墨水、Fe(OH)3胶体、Al(OH)3
胶体。
二、聚焦胶体性质的易混易错点
1.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带电粒子而带有电荷,且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易聚集成较大的颗粒。
2.丁达尔效应属于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3.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使胶粒带电荷,但整个分散系仍呈电中性。
4.胶体的电泳现象并不是因为胶体本身带电,而是其中的胶体粒子带电,事实上胶体呈电中性;胶体中的胶粒因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显电性。
5.不是所有胶体都有电泳现象,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有电泳现象的胶体是因为胶粒吸附带电荷的粒子而带电。
6.胶体聚沉属于物理变化。如蛋白质的盐析就属于胶体聚沉现象,但蛋白质的变性不属于胶体的聚沉,此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7.聚沉3方法:加入电解质溶液、加热或搅拌、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
三、聚焦Fe(OH)3胶体制备的易混易错点
1.不能用自来水制备Fe(OH)3胶体,因为自来水中有电解质会使胶体发生聚沉,应用蒸馏水。
2.不能过度加热,否则Fe(OH)3胶体会聚沉生成Fe(OH)3沉淀。
3.含1molFeCl3的饱和溶液制得的胶体中Fe(OH)3胶粒并不是1mol,而是小于1mol;因为胶体中的每个胶粒都是许多个“Fe(OH)3分子”的集合体且FeCl3不能完全水解。
4.书写Fe(OH)3胶体制备的化学方程式的四个易错点:
①用“===”而不是“”;
②Fe(OH)3后不标“↓”,应注明“胶体”二字。
③反应条件是“Δ”;
④HCl后不能标“↑”符号。
5.区分三个重要反应式
(1)Fe3++3H2OFe(OH)3(胶体)+3H+ [Fe(OH)3胶体制备]
(2)Fe3++3H2OFe(OH)3+3H+ (Fe3+水解,必须用)
(3)Fe3++3OH-===Fe(OH)3↓ [Fe(OH)3沉淀的制备,Fe(OH)3后必须加“↓”]
四、聚焦胶体提纯的易混易错点
1.胶体粒子的直径决定了胶体的性质,因胶体粒子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小分子较小可以透过半透膜,利用此性质可以将胶体提纯,此提纯方式称为渗析。
2.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五、聚焦胶体性质的应用的易混易错点
1.净水剂及其作用原理
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1~100 nm之间,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力很强,能吸附水中的悬浮固体或毒素 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这就是胶体净水的原理。
2.明矾是常用的净水剂,不能作漂白剂;其净水原理是:Al3++3H2O Al (OH)3(胶体)+3H+,Al (OH)3胶体吸附水中的小颗粒悬浮物,使其聚集成大颗粒而沉降。
3.常见的净水剂:KAl(SO4)2·12H2O、FeCl3·6H2O等,其净水原理是Al3+、Fe3+水解生成Al(OH)3胶体、Fe(OH)3胶体而起到净化水的目的。
一、分散系
1.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分散系中 被分散 的物质;
分散剂:分散系中 容纳分散质 的物质。
2.分类
(1)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标准是分散质 粒子直径大小 。
可用如下方式直观地表示:
(2)若按分散质、分散剂的状态分类,可分为9种分散系,如图:
如烟属于 气固 分散系;雾属于 气液 分散系;悬浊液属于 液固 分散系;合金属于 固固 分散系。
3.理清三种分散系的差异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 小于1 nm 1-100 nm 大于100 nm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高分子或多分子集合体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性质 外观 均一、透明 均一 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鉴别 无 丁达尔效应 有 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或沉淀
二、胶体
1.胶体的分类
(1)依据分散剂的状态:
气溶胶:如 烟、云、雾 
液溶胶:如 AgI 水溶胶
固溶胶:如烟水晶、 有色 玻璃
(2)依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粒子胶体:如Fe(OH)3胶体;
分子胶体: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
2.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3.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1.胶体带电吗?为什么胶体是均一、稳定的?
【细剖精析】
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使胶粒带电荷,同种胶粒带相同的电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不易聚集。
2.向Fe(OH)3胶体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什么?其原因是什么?
【细剖精析】
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开始加入稀硫酸时,胶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当酸过量时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又溶解。
3.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怎样提纯胶体?
【细剖精析】
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这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由于胶体粒子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分子较小可以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法将胶体粒子和溶液中的离子、分子分开。
一、胶体的本质特征及性质
1.向烧杯中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棕色,停止加热,就制得了Fe(OH)3胶体。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属于混合物
B.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0-9 -10-7m之间
D.利用丁达尔现象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方法
【答案】B
【解析】A.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属于混合物,A正确;
B.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B错误;
C.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即10-9 -10-7m之间,C正确;
D.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溶液不具有丁达尔现象,因此丁达尔现象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方法,D正确;
答案选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铜颗粒(粒子直径为50~100nm)是一种胶体
B.向NaOH溶液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可制取Fe(OH)3胶体
C.直径在80nm左右的新冠病毒颗粒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在空气中不能形成气溶胶
D.将含0.1mol FeCl3的饱和溶液逐滴滴入到沸水中充分反应,得到的Fe(OH)3胶体微粒一定小于0.1mol
【答案】D
【解析】A.胶体是混合物,而纳米铜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不是胶体,故A错误;
B.向稀NaOH溶液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生成Fe(OH)3沉淀,得不到Fe(OH)3胶体,故B错误;
C.胶粒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新冠病毒蛋白质分子直径为80nm左右,在空气中能形成气溶胶,故C错误;
D.一个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的聚集体,将含0.1mol FeCl3的饱和溶液逐滴滴入到沸水中充分反应,得到的Fe(OH)3胶体微粒一定小于0.1mol,故D正确;
答案选D。
3.下列关于胶体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关于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都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分散系
B.将外加直流电源通过Fe(OH)3胶体,阴极处颜色变深,则说明Fe(OH)3胶体带正电荷
C.向Fe(OH)3胶体中加入大量盐酸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D.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
【答案】D
【解析】A.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都是均一、透明、稳定的分散系,但FeCl3溶液呈淡黄色,氢氧化铁胶体呈红褐色,选项A错误;
B.该胶体微粒带正电荷,而不是“该胶体带正电荷”,选项B错误;
C.向Fe(OH)3胶体中加入大量盐酸溶液,则最终会生成氯化铁溶液,选项C错误;
D.胶体具有介稳性,但当胶体受热后、加入电解质溶液和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后将产生沉淀,该现象叫做聚沉,硫酸钙是盐属于电解质,故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二、胶体的应用及纳米材料
4.化学与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其中生活中的“卤水点豆腐”体现出的胶体性质是
A.丁达尔现象 B.聚沉 C.电泳 D.吸附性
【答案】B
【解析】卤水学名为盐卤,又叫苦卤、卤碱,是将海水或盐湖水制盐后残留于盐池内的母液,含有大量的盐类,是浓度较大的电解质溶液,而豆浆是胶体,加入电解质溶液后会发生聚沉;
故选B。
5.有一碘水和Fe(OH)3胶体的颜色极为相似。不用化学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这样的方法有
①观察颜色 ②丁达尔现象 ③加热法 ④电泳实验法 ⑤加电解质法。
A.①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全部
【答案】C
【解析】①碘水和Fe(OH)3胶体的颜色极为相似,观察颜色不能区别; ②胶体有丁达尔现象,而碘水是溶液,没有丁达尔现象,能区别; ③氢氧化铁胶体加热发生聚沉,生成沉淀,而碘水不能,故加热法能区别;④氢氧化铁胶体在电泳实验中阴极颜色变深,而碘水不能,故电泳实验法能区别;⑤氢氧化铁胶体加入电解质会发生聚沉,得到沉淀,而碘水不能,故加电解质法能区别。
故选C。
6.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磁流体是一种纯净物 B.该磁流体分散质粒子中存在共价键、离子键、氢键等
C.该磁流体很不稳定 D.所得的磁流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磁流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在36 ~ 55 nm,属于胶体的范畴,具备胶体的性质。
A.胶体是混合物,所以该磁流体为混合物,故A错误;
B.由题给信息可知,该磁流体分散质粒子是固体磁性粒子,其成分为Fe3O4,所以分散质粒子中存不在氢键,故B错误;
C.胶体具有介稳性,所以该磁流体比较稳定,故C错误;
D.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所以该磁流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
故选D。
三、胶体的性质与用途
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NH3极易溶于水,可作制冷剂
B.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C.NO有毒,可以防止血管栓塞
D.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作氮肥
【答案】B
【解析】A.NH3易液化,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因此可作制冷剂,与其是否易溶于水的性质无关,A错误;
B.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表面积大,具有强的吸附性,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小颗粒形成沉淀而从水中析出,因此可用于净水,B正确;
C.NO是明星分子,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NO极少量时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会促进血管扩张,防止血管栓塞,与其是否具有毒性无关,C错误;
D.NH4HCO3是铵盐,由于含有植物生长需要的氮元素,因此可作氮肥,这与其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的性质无关,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牛奶和豆浆
B.小苏打和稀硫酸都是电解质
C.空气中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D.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答案】C
【解析】A.牛奶和豆浆均为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能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故A错误;
B.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属于电解质,稀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空气中敞口放置的浓硫酸由于吸收空气气中的水分而质量增大,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C正确;
D.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在酸性条件下NO具有强氧化性,会把SO氧化成,故不能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也可能含有SO,故D错误;
答案选C。
9.化学科学与技术在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和“天宫”系列飞船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属于碳的同素异形体
B.“太阳能路灯计划”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材料砷化镓是金属材料
C.用“人工肾”进行血液透析救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D.冬奥会速滑馆“冰丝带”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C
【解析】A.碳纤维复合材料是有机纤维经过一系列热处理转化而成,含碳量高于90%,并不是碳单质,所以不是碳的同素异形体,A项错误;
B.砷化镓是一种半导体材料,不是金属材料,不能用于太阳能电池材料,B项错误;
C.血液透析运用了胶体的电泳现象的性质,C项正确;
D.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是利用固体CO2升华时吸热,温度降低,是物理变化,D项错误;
故答案选C。
四、胶体的制备及鉴别、分离
10.关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正确的操作是
A.取一小烧杯,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B.直接加热饱和氯化铁溶液
C.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
D.向氯化铁溶液中小心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A
【解析】A.制得的为氢氧化铁胶体,故A符合题意;
B.直接加热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得的为氢氧化铁沉淀,故B不符合题意;
C.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制得的为氢氧化铁沉淀,故C不符合题意;
D.向氯化铁溶液中小心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制得的为氢氧化铁沉淀,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11.“纳米材料”(1nm=10-9m)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得到的分散系为
A.溶液 B.胶体 C.浊液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A.溶液的微粒直径小于1nm,纳米材料的直径与溶液分散质的直径不吻合,故A错误;
B.胶体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纳米材料的直径与胶体分散质的直径吻合,故B正确;
C.浊液的微粒直径大于100nm,纳米材料的直径与浊液分散质的直径不吻合,故C错误;
D.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得到的分散系为胶体,故D错误;
答案选B。
12.将蛋白质溶液放在半透膜上静置,溶液的成分通过半透膜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蛋白质溶液
B.该半透膜的孔径大小可能为
C.该半透膜可用来分离胶体中的泥沙
D.该半透膜可用来分离溶液和淀粉溶液
【答案】D
【解析】A.将蛋白质溶液放在半透膜上静置,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而蛋白质分子不能,说明蛋白质溶液是胶体,因此Fe(OH)3胶体和蛋白质溶液都具有丁达尔效应,不能用丁达尔效应鉴别 Fe(OH)3胶体和蛋白质溶液,故A错误;
B.胶体微粒的直径在1 nm ~100 nm之间,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因此该半透膜的孔径大小不可能为 200 nm,故B错误;
C.泥沙和胶体的微粒都大于该半透膜的孔径,因此该半透膜不能用来分离胶体中的泥沙,故C错误;
D.淀粉溶液属于胶体,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微粒可以透过半透膜,因此该半透膜可用来分离 NaCl 溶液和淀粉溶液,故D正确;
答案D。
1.下列分散系中最稳定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分散系
B.向水中加入食盐得到的分散系
C.向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所得红褐色液体
D.向水中加入植物油得到的分散系
【答案】B
【解析】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生成的是氢氧化铜沉淀,得到的分散系是浊液,不稳定存在,A不符合题意;
B.所得溶液是氯化钠溶液,稳定存在,B符合题意;
C.得到氢氧化铁胶体,较稳定存在,C不符合题意;
D.所得液体是乳浊液,不稳定存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加入硫酸镁产生沉淀 B.能透过半透膜
C.能有丁达尔现象 D.分散质分布均匀
【答案】D
【解析】A.向氯化铁溶液加入硫酸镁无明现象,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硫酸镁使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A不符合题意;
B.溶液的粒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而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铁胶体能有丁达尔现象,氯化铁溶液没有丁达尔现象,C不符合题意;
D.溶液和胶体都是均匀、稳定的分散系,D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有关分散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乳浊液和悬浊液都属于浊液,它们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
B.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
C.按照分散剂的不同,胶体可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
D.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
【答案】B
【解析】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胶体粒子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的是溶液,大于100nm的是浊液。
A.据分析,乳浊液和悬浊液都属于浊液,它们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A正确;
B.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制得胶体,B不正确;
C. 按照分散剂状态的不同,胶体可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例如烟、雾属于气溶胶,C正确;
D.胶体有丁达尔效应,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D正确;
答案选B。
4.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2021年冬,全国各地陆续出现“雾霾”天气,“雾”属于分散系中的胶体
B.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C.用激光笔分别照射CuSO4溶液和豆浆溶液,均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肾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答案】C
【解析】A.“雾”是分散质粒子直径1nm~100nm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故A正确;
B.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为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为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1nm~100nm为胶体,故B正确;
C.豆浆溶液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硫酸铜溶液是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因此用激光笔分别照射CuSO4溶液和豆浆溶液,豆浆溶液能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故C错误;
D.胶体净化在医学上应用是肾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5.一种磁流体是由直径为90 nm的Fe3O4磁性固体颗粒、基载液以及界面活性剂三者混合而成的分散系,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分散系属于胶体
B.该分散系静置后,Fe3O4磁性固体颗粒很快会沉到底部
C.当一束可见光通过该分散系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
D.该分散系中的Fe3O4磁性固体颗粒能透过滤纸
【答案】B
【解析】A.由题意知该磁流体分散系属于胶体,A正确;
B. 胶体比较稳定,该分散系静置后,Fe3O4磁性固体颗粒难以分离、短时间内不会沉到底部,B错误;
C.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可见光通过该分散系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 ,C正确;
D.胶体、溶液均可透过滤纸,该分散系中的Fe3O4磁性固体颗粒能透过滤纸,D正确;
答案选B。
6.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实验室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B.胶体和溶液中的分散质粒子都能透过滤纸
C.能传播新冠病毒的气溶胶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
D.明矾能够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后能形成氢氧化铝胶体
【答案】C
【解析】A.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故A正确;
B.胶体和溶液的分散质离子都能透过滤纸,故B正确;
C.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nm,小于100nm,故C错误;
D.明矾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悬浮物而净水,故D正确;
故选C。
7.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的胶体粒子数为0.1NA
B.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C.1.0mol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的羟基数为NA
D.与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NA
【答案】B
【解析】A.16.25g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是16.25g÷162.5g/mol=0.1mol,由于氢氧化铁胶体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0.1 NA,A错误;
B.标准状况下22.4L氩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氩气是单原子分子,故含有的质子数是18 NA,B正确;
C.1分子丙三醇含有3个羟基,92.0g丙三醇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中含有羟基数是3 NA,C错误;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卤代烃不止一种,因此生成的CH3Cl分子数小于1.0 NA,D错误;
答案选B。
8.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B.用激光笔照射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C.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沸腾的蒸馏水中,以制取Fe(OH)3胶体
D.卤水点豆腐与胶体的聚沉相关
【答案】A
【解析】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颗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A错误;
B.用激光笔照射Fe(OH)3胶体会产生光亮的通路,而用激光笔照射FeCl3溶液无此现象,故可用激光笔照射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B正确;
C.制取Fe(OH)3胶体方法是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沸腾的蒸馏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停止加热,C正确;
D.卤水中含电解质,会使豆浆中的蛋白质胶体聚沉,D正确;
故选A。
9.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不同 B.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C.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无关
【答案】C
【解析】A.雾和霾的分散剂都是空气,A项错误;
B.NH3参与反应生成铵盐,是反应物,不是催化剂,B项错误;
C.雾霾中的无机颗粒物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项正确;
D.过渡施用氮肥会增加大气中氮的含量,D项错误;
答案选C。
10.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有如下诗句:“日照澄洲江雾开”,如图所示,它描述的是朝阳照在江雾初开的小洲上的美丽景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诗句描述的现象为丁达尔效应
B.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m之间
C.以Fe(OH)3为分散质形成的任何分散系都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D.利用该现象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答案】C
【解析】A.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江雾是胶体,因此该诗句描述的是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B.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m之间,故B正确;
C.Fe(OH)3为分散质可形成沉淀,当形成沉淀时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
D.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现象,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故D正确;
答案选C。
11.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①氢氧化铁胶体 ②溶液 ③雾 ④蔗糖溶液 ⑤溶液 ④稀豆浆
A.②④⑤ B.③④ C.②④⑥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①氢氧化铁胶体、③雾、④稀豆浆均属于胶体,均会产生丁达尔效应,②溶液、④蔗糖溶液、⑤溶液均为溶液分散系,都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符合题意;
答案选A。
1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有关的是
①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②黄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
③通过溶解、过滤,可以除去食盐中的少量泥沙
④明矾[KAl(SO4)2·12H2O]净水
⑤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⑥同一支钢笔先后吸入不同牌子的墨水易造成钢笔堵塞
A.②⑤⑥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①④⑤
【答案】B
【解析】①水泥厂和冶金厂中产生的烟尘扩散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胶粒带电荷,工厂常利用胶体电泳的性质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符合题意;
②黄河入海口处,海水中的电解质会使河水中的胶体产生聚沉而形成三角洲,故符合题意;
③通过溶解、过滤,可以除去食盐中的少量泥沙是固液分离,与胶体性质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④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铝离子在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而产生沉淀达到净水的作用,故符合题意;
⑤氯化铁溶液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是复分解反应,与胶体性质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⑥墨水是胶体,不同墨水中胶粒所带电荷不同,同一支钢笔先后吸入不同牌子的墨水时,带不同电荷的胶粒会发生聚沉而造成钢笔堵塞,故符合题意;
①②④⑥符合题意,故选B。
13.胶体粒子往往通过吸附带电微粒而带电,一般地,非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带负电(如土壤胶体),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氢氧化物的胶粒带正电(如氧化铁、氢氧化铁胶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使用下列化肥时,农作物对氮肥的吸收效果最差的是_______。
A.碳酸氢铵 B.硝酸钾 C.氯化铵 D.硫酸铵
(2)在陶瓷工业上,常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的质量。解决方法可以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颗粒直径介于1 nm ~ 100 nm,然后插入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连接正极的一端聚集_______,连接负极的一端聚集_______。
【答案】(1)B
(2) 陶土 氧化铁
【解析】土壤胶粒带负电荷,容易吸附带正电荷的粒子,所以吸附的应是NH,氮肥的肥效必须是氮元素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才能起到效果,依据胶体电泳的性质解答,以此来解析;
(1)选项中的铵盐中NH的盐可以被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而硝酸根离子是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粒吸附,因此在含氮元素相同条件下施用效果最差的是KNO3;
故选B。
(2)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吸附带电的离子形成带电的胶体微粒,陶土胶体能够吸引带负电荷的离子形成带负电的胶体微粒,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的作用下向连接正极一端聚集;氧化铁胶体能够吸引带正电荷的离子形成带正电的胶体微粒,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向连接负极一端聚集。
14.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铁胶体具有良好的净水效果,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大小为_______。制备时,将_______逐滴滴加至_______中,待液体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鉴别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除了可通过观察颜色以外,还有的方法是_______。
(3)如下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 Fe(OH)3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 ,原因是_______(试从分散系分类的角度进行解释说明)。
(4)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H2SO4溶液,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a. 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
b. 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答案】(1) 1-100nm 饱和氯化铁溶液 沸水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2)利用丁达尔效应,用一束光照射胶体和溶液,侧面出现光亮的通道的是胶体
(3) 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 进入烧杯前,光束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4) Fe(OH)3胶体遇电解质聚沉 2Fe(OH)3+3H2SO4 = Fe2(SO4)3+6H2O
【解析】(1)根据胶体定义,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大小为1-100nm;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的方法是:将饱和氯化铁溶液逐滴滴加至沸水中,待液体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反应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故答案为:1-100nm;饱和氯化铁溶液;沸水;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2)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溶液,用一束光照射胶体和溶液,侧面出现光亮的通道的是胶体;
故答案为:利用丁达尔效应,用一束光照射胶体和溶液,侧面出现光亮的通道的是胶体。
(3)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原因是进入烧杯前,光束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故答案为: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进入烧杯前,光束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4)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H2SO4溶液,先出现红褐色沉淀,是因为Fe(OH)3胶体遇电解质聚沉,随后沉淀溶解,是由于发生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Fe(OH)3+3H2SO4 = Fe2(SO4)3+6H2O;
故答案为:Fe(OH)3胶体遇电解质聚沉;2Fe(OH)3+3H2SO4 = Fe2(SO4)3+6H2O。
15.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河北省一些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出售给浙江绍兴某些制药企业,最终变成药用胶囊。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___________价。CrO是一种酸根离子,则Fe(CrO2)2属于__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一般情况下,都可以比较稳定地存在
b.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
c.二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3)现有10mL明胶的水溶液与5mLK2SO4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设计实验证明SO能够透过半透膜:___________
【答案】(1) +2 盐
(2)ab
(3)向少量烧杯中液体,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SO能透过半透膜
【解析】(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O为-2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其中铁元素是+2价。CrO是一种酸根离子,亚铁离子是金属离子,则Fe(CrO2)2属于盐(填“酸”、“碱”、“盐”或“氧化物”)。故答案为:+2;盐;
(2)a.明胶的水溶液属于胶体,具有介稳性,K2SO4溶液具有稳定性,一般情况下,都可以比较稳定地存在,故选;
b.溶质和胶体粒子的直径均比滤纸的孔隙小,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故选;
c.只有明胶的水溶液有丁达尔效应,故不选;
故答案为:ab;
(3)设计实验证明SO能够透过半透膜:向少量烧杯中液体,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SO能透过半透膜。故答案为:向少量烧杯中液体,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SO能透过半透膜。
16.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制得Fe(OH)3胶体。已知Fe(OH)3胶粒带正电荷,H2SiO3胶粒带负电荷,则下列实验的现象是:
(1)Fe(OH)3胶粒和H2SiO3胶粒混合现象是:_______。
(2)向所得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硫酸溶液至过量的现象是_______。
(3)欲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NaCl,操作名称是_______。
【答案】(1)出现浑浊
(2)开始产生红褐色沉淀,沉淀最终消失且得棕黄色溶液
(3)渗析
【解析】(1)Fe(OH)3胶粒带正电荷,H2SiO3胶粒带负电荷,两胶体混合后会出现胶体的聚沉,液体出现浑浊,故答案为:出现浑浊;
(2)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硫酸溶液,首先出现胶体的聚沉出现红褐色沉淀,继续滴加硫酸后氢氧化铁沉淀溶解,溶液呈棕黄色,故答案为:开始产生红褐色沉淀,沉淀最终消失且得棕黄色溶液;
(3)分离胶体和溶液常利用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离子能透过的半透膜的性质差异进行分离,该方法称为渗析,故答案为:渗析;
微考点03 “纳米家族新成员”—胶体
易混易错聚焦
核心知识梳理
易混易错剖析
知识对点练
能力提升练
2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年重庆市杨家坪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一诊物理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湖南省永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高一上学期入学测试化学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