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机械振动与机械波——2025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
一、易错点分析
1. 机械波易错点
(1)加强区永远是加强区,减弱区永远是减弱区,加强区内各质点的振动位移不一定都比减弱区内各点的振动位移大。
(2)波的干涉中,振动的强弱应该看波叠加后的振幅。不能认为加强点的位移永远最大,减弱点的位移永远最小。
(3)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区域是指该区域内质点振动的振幅最大,质点振动能量大,并且始终最大,而不是指位移始终最大:振动减弱区域是指该区域内质点振动的振幅最小,质点振动能量小,并且始终最小,而不是指位移始终为零。
(4)振动加强区域和振动减弱区域相互间隔,而不是振动加强点和振动减弱点相互间隔。
2. 波的多解问题求解思路
一般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找出一个周期内满足条件的关系Δt或Δx,若此关系为时间,则t=nT+Δt(n=0,1,2,…);若此关系为距离,则x=nλ+Δx(n=0,1,2,…)。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假设波向x轴正方向或负方向传播。
②由题目提供的波形变化等条件列出传播距离或传播时间与波长、周期等相关的通式。
③根据今或,求出速度或其他未知量的关系通式。
④分析题目中有没有其他限制条件,看通过关系通式得到的多解能否变为有限个解或唯一解。
二、易错训练
1.如图甲所示为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间运动的弹簧振子,图乙为这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时,弹簧振子的加速度为正向最大
B.在与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速度相同
C.从到时间内,弹簧振子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D.在时,弹簧振子有最小的位移
2.介质中平衡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点波源和,二者做简谐运动的步调一致且周期均为0.4s。P为波源平衡位置所在水平面上的一点,与平衡位置的距离为3m,与平衡位置的距离为9m,若由和发出的简谐波的波长为2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波的波速均为20m/s
B.两波在P点引起的振动总是相互减弱的
C.当恰好在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点P向下运动
D.当恰好在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点P向上运动
3.图为一质点的简谐运动图像。由图可知( )
A.质点的运动轨迹为正弦曲线
B.时,质点正通过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
C.时,质点的速度方向与位移的正方向相同
D.质点运动过程中,两端点间的距离为0.2m
4.真空中有一点P与微粒Q,Q在运动中受到指向王且大小与离开P的位移成正比的回复力,则下列情况有可能发生的是( )
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B.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C.速度增大,加速度不变 D.速度减小,加速度不变
5.如图甲所示,用手握住长绳的一端,时刻在手的带动下绳上A点开始振动,其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时刻绳的波形图为( )
A. B.
C. D.
6.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波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时,波的频率、波长均不变
B.障碍物的尺寸一定时,波的波长越大衍射现象越明显
C.两列波在同一介质中相遇一定发生干涉
D.波源和观察者相互接近,波源的频率会变大
7.如图甲所示,在x轴上有两个波源和,两波源在纸面内做垂直于x轴的简谐运动,其振动图像分别如图乙和图丙所示。两波源形成的机械波沿x轴传播的速度均为0.25m/s,则( )
A.两波源形成的波不同,不能产生干涉现象
B.的点为振动加强点,振幅为6m
C.的点为振动减弱点,振幅为2m
D.两波源的连线上(不含波源)有12个振动减弱点,它们的位移大小始终是2m
8.一列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此时振动形式刚好传到P点。已知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在,质点P刚好出现第二次波峰,则( )
A.这列简谐横波的波源的起振方向朝负y向
B.波的周期为1.6s
C.前8s里,质点Q通过的路程为60m
D.在时刻,质点Q第二次出现在波谷
9.向水面上扔一个石块,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已知相邻实线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不考虑水波的反射,水波通过图甲的孔A和B以及遇到图乙中障碍物C和D之后能发生明显衍射的有( )
A.孔A B.孔B C.障碍物C D.障碍物D
10.如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图,介质中的两个质点P、Q此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分别为0.5A、-0.5A,图(b)是质点Q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时刻,质点P、Q都在减速
C.时刻,质点Р正在沿y轴负方向振动
D.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尺寸为20cm的障碍物时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在时,弹簧振子的位移为正向最大,由得,知加速度为负向最大,故A错误;B.在与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位移相同但图线斜率一正一负,则弹簧振子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错误;C.从到时间内,弹簧振子的位移增大,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所以弹簧振子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故C正确;D.在时,弹簧振子的位移为负向最大,故D错误。故选:C。
2.答案:C
解析:
3.答案:C
解析:A.简谐运动图象反映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故A错误;
B.时,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最大,速度为零,故B错误;
C.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则时,质点的速度为正值,则速度方向与位移的正方向相同,故C正确;
D.质点运动过程中,两端点间的距离等于2倍的振幅,为
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P点为平衡位置,若Q向P点运动,则Q离开P的位移在减小,回复力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在减小,又回复力的方向指向P点,回复力的方向与Q的速度方向一致,则Q的速度正在增大,AC错误,B正确;若Q正在远离P点,则Q离开P的位移在增大,回复力在增大,加速度在增大,又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反,则Q的速度在减小,D错误。
5.答案:D
解析:根据图乙可知,A点起振方向向上,在时刻绳上A点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波传播的时间恰好为一个周期,则传播的距离为一个波长。选项B、C所示图像中A点由平衡位置向下振动,选项A所示图像中波传播的距离为半个波长,只有选项D所示图像符合条件。
故选D。
6.答案:B
解析:A.机械波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波的频率,而波速和波长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故A错误;
B.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孔、缝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比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故障碍物的尺寸一定时,波的波长越大衍射会越明显,故B正确;
C.发生干涉的条件之一是频率相同,因此两列波在同一介质中相遇不一定发生干涉,故C错误;
D.根据多普勒效应,无论波源还是观察者哪一个运动只要是相互接近,间距变小,观察者接收的频率都会增大,但波源的频率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B
解析:A.由图乙、图丙可知两列波的周期都为4s,则两列波的频率都为
可知两列波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可形成稳定的干涉现象,A错误;
B.两列波的波长均为
点到两波源的波程差为
由于两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可知点为振动加强点,振幅为
B正确;
C.点到两波源的波程差为
由于两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可知点为振动加强点,振幅为
C错误;
D.设振动减弱点距离的距离为x,则两波源的连线上(不含波源)点与两波源的波程差满足
式中可取0、1、2、3、4、5,即在中点的两侧各有6个振动减弱点,即两波源的连线上(不含波源)有12个振动减弱点,它们的振幅为2m,但位移在0到2m之间变化,D错误。
故选B。
8.答案:ABD
解析:AB.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根据波形图可知质点P在0时刻向下振动,且根据上下坡规律可知,这列简谐横波的波源的起振方向朝负y向,由题意得
解得
故AB正确;
C.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波长为4m,所以波速为
解得
波传播到Q点的时间为
质点Q振动的时间为
质点Q共振动n个周期,有
由图知振幅为5cm,路程为
故C错误;
D.由波形图与传播方向可知,质点的起振方向为向下,所以质点Q第二次出现波谷时,是其开始振动后的是时,所以有
故D正确。
故选ABD。
9.答案:AD
解析: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机械波的波长相比差不多或小于波长时,才可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由图可知,孔A或者障碍物D的尺寸与水波的波长差不多,则水波通过孔A或者障碍物D时能产生明显的衍射。
故选AD。
10.答案:AC
解析:A.由图乙可知,质点Q在时刻向y轴负方向振动,由图甲根据同侧法可知,该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A正确;
B.时,质点P、Q正向下运动,越衡位置速度越大,所以质点P速度增大,质点Q速度减少,故B错误;
C.由图乙知波的传播周期为
从到经历了,所以在时质点P在y轴下方正沿y轴负方向振动,故C正确;
D.由图甲可知,该波的波长
则该波遇到尺寸为20cm的障碍物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