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1.2化学研究什么 分层练习(原卷版+解析版)--沪教版(全国)九上化学


1.2 化学研究什么
1.初步感知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范畴,判断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初步学会应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化学实验、描述现象;
3.感悟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知识点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典例1】下列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成型 B.晾坯 C.修坯 D.素烧
【答案】D
【详解】A、成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晾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修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素烧,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
【典例2】“神州 十五号” 运载火箭于2022年11月29日成功发射。在火箭发射准备与发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组装火箭 B.点火发射 C.平台转运 D.加注燃料
【答案】B
【详解】A、组装火箭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点火发射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C、平台转运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加注燃料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知识点2 化学反应现象和结论判断
【典例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化学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密度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答案】D
【详解】A、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可能属于新物质,例如对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说,水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变化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密度上不同的物质也可能是同一种物质,如冰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D、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即生成了与反应物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知识点3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典例1】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液体 B.有特殊气味
C.易挥发 D.能燃烧
【答案】D
【详解】A、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无色液体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有特殊气味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易挥发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
【典例2】空气中存在着极微量的臭氧,电火花甚至静电都能把氧气转变为臭氧,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空气中臭氧的含量极少时,人的鼻子就能觉察它的刺激性气味,文中叙述到臭氧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是物理性质,臭氧具有的重要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
【答案】刺激性气味 很强的氧化性
【详解】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常见物理性质有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导热性、密度、硬度、挥发性、溶解性、延展性,根据题目描述可知,有刺激性气味属于物理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常见化学性质有稳定性、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酸性、碱性,根据题目描述可知,很强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电火花甚至静电都能把氧气转变为臭氧。故填:刺激性气味;很强的氧化性。
知识点4 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及产物分析
【典例1】 关于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硬度小,可以用小刀切割 B.蜡烛放入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
C.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二氧化碳 D.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且外焰温度最高
【答案】C
【详解】A、蜡烛硬度小,小刀硬度大于蜡烛,可以用小刀切割,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蜡烛的密度比水的小,蜡烛放入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不可能是二氧化碳,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固体小颗粒,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外焰与空气接触最充分。温度最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典例2】某学习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
(1)操作及现象: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硬度___________,密度比水的___________。
(2)操作及现象: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甲所示),约1s后取出,火柴梗a处最先烧焦。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__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处温度最高。
(3)操作及现象:将一个干燥的U形管的一端罩在蜡烛火焰的中上部(如图乙所示),可以观察到U形管内壁___________;蜡烛燃烧10s后,将U形管快速倒过来,立即向其中注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并震荡(如图丙所示),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
反思:用U形管代替小烧杯做实验的优点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便于实验操作 B.实验现象明显 C.产物浓度较低
【答案】(1) 小 (2)外焰 (3)有水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A、B
【详解】(1)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说明蜡烛硬度小,把它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小于水;(2)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由于温度越高,火柴梗易被炭化;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甲所示),约1s后取出,火柴梗a处最先烧焦,说明蜡烛外焰温度最高;(3)将一个干燥的U形管的一端罩在蜡烛火焰的中上部,会看到U形管内壁有水雾,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蜡烛燃烧10s后,将U形管快速倒过来,立即向其中注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并震荡,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用U形管代替小烧杯做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比较明显,故选:AB。
1.凉山非遗文化绚烂多彩,彝族刺绣、银饰、漆器、会理绿陶都是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过程中明显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用针线制作刺绣
B.用锤子敲打制作银饰
C.将木材制成各种形状的木质漆器胎体
D.用孔雀石配釉烧制绿陶
【答案】D
【详解】A、用针线制作刺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用锤子敲打制作银饰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将木材制成各种形状的木质漆器胎体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用孔雀石配釉烧制绿陶,在烧制过程中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
2.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下列节日活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春节——放鞭炮 B.清明——焚香祭祖
C.端午——赛龙舟 D.中秋——酿桂花酒
【答案】
【详解】A、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焚香祭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赛龙舟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D、酿桂花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
3.2024年1月9日消息,我国高空风能发电机成功发电。其原理是通过氦气球提供初始升力,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在500米以上高空采集捕获风能。氦气球升空利用氦气的性质是
A.密度小 B.化学性质稳定 C.无色无味 D.通电发光
【答案】A
【详解】A、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于填充气球。符合题意;B、化学性质稳定与浮力无关。不符合题意;C、无色无味与浮力无关。不符合题意;D、通电发光与浮力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
4.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1实验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图2实验是来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C.图3实验看到干冷烧杯的内壁上有水雾生成,可以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D.图4用火柴点燃刚刚熄灭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
【答案】A
【详解】A、图1实验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石蜡蒸气,不是液态石蜡,故选项A错误;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火焰上方罩一个烧杯,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现象,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故选项B正确;C、蜡烛燃烧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水,故选项C正确;D、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点燃白烟,蜡烛复燃,因为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石蜡能燃烧,所以白烟能被点燃,故选项D正确;故选:A。
5.利用传感器采集蜡烛在衡闭容器内燃烧过程中O2和CO2浓度的变化,以探究蜡烛熄灭的原因,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如图2所示,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图2中的数据可以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二氧化碳
B.由图可知,蜡烛燃烧不能耗尽装置的氧气
C.蜡烛熄灭的原因可能是燃烧过程中消耗氧气并产生一定浓度的CO2
D.燃着的蜡烛能在浓度为15%O2、5%CO2和80%N2的混合气体中保持燃烧
【答案】D
【详解】A、瓶内蜡烛燃烧过程中,氧气浓度随着参与燃烧而逐渐降低,符合曲线!的变化,二氧化碳浓度随着燃烧的进行而逐渐升高,符合曲线2的变化,结合图可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明显高于二氧化碳,故A正确;B、由图可知,反应结束后,氧气的浓度为15.6%,说明蜡烛燃烧不能耗尽装置的氧气,故B正确;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蜡烛熄灭的原因可能是燃烧过程中产生一定浓度的 CO,导致,故C正确;D、由图可知当氧气浓度低于15.6%、二氧化碳浓度大于3.8%时蜡烛不再燃烧,故燃着的蜡烛不能在浓度为15%O2、5%CO2和80%N2的混合气体中保持燃烧,故D不正确。故选D。
6.____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____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____。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答案】没有生成 生成 化学反应 有其他物质生成
【详解】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填:没有生成,②填:生成,③填:化学反应,④填:有其他物质生成。
1.(2024·天津·中考真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汽油挥发 C.石蜡熔化 D.玻璃破碎
【答案】A
【解析】A、粮食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B、汽油挥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石蜡熔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玻璃破碎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境主要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刻舟求剑 B.火上浇油
C.立竿见影 D.杯弓蛇影
【答案】B
【解析】A、刻舟求剑描述的是一个人在船上掉了剑,他立刻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希望回到那个位置找回剑;这个情境主要描述的是物体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 火上浇油描述了向燃烧的火中添加油,使火势更加旺盛;在这个过程中,油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立竿见影描述的是把竹竿立在阳光下,立刻就能看到影子,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杯弓蛇影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寓言故事,描述的是一个人在酒杯中看到弓的倒影误以为是蛇,从而产生了恐惧。这个情境主要是光的反射现象,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024·湖北武汉·二模)《吕氏春秋》中有记载:“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这说明古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合金知识。下列有关合金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能够导电 B.具有金属光泽
C.有延展性 D.抗腐蚀性能好
【答案】D
【解析】A、能够导电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具有金属光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有延展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抗腐蚀性能好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
4.(2024·云南·中考真题)下列叙述中,属于C60化学性质的是( )
A.常温下为固体 B.密度为1.68g/cm3
C.熔点高于280℃ D.能与钾等金属反应
【答案】D
【解析】A. 常温下为固体,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密度为1.68g/cm3,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熔点高于280℃,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能与钾等金属反应描述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5.(2024·山西晋中·三模)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流传千年依旧色彩艳丽、璀璨夺目,与其所用的矿石颜料有关。由此推断,所用矿石颜料的最大优点是( )
A.制作简单 B.储量较少 C.易溶于水 D.性质稳定
【答案】D
【解析】《千里江山图》能够流传千年色彩依旧艳丽、璀璨夺目,是因为所用矿石颜料的性质非常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故选:D。
6.(2024·江苏南京·一模)高铁列车依靠车顶的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持续摩擦获取电力.从而维持高速运行。石墨可用于制造受电弓滑板,这一应用与石墨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滑腻感 B.还原性 C.导电性 D.熔点高
【答案】B
【解析】A、石墨具有滑腻感,因此用石墨制成的受电弓滑板能够减小与接触网的摩擦,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还原性属于化学反应,高铁动车的高速运行是依靠车顶的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持续摩擦获取电力,该过程中不涉及还原反应,因此石墨制成的受电弓滑板与还原性无关,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受电弓滑板的主要用途是用于输电,因此石墨制成的电受电弓滑板与石墨的导电性有关,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高铁动车的高速运行是依靠车顶的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持续摩擦获取电力,因此石墨制成的受电弓滑板应该具有耐高温、熔点高的性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7.化学肥料碳酸氢铵在加热时尤其容易发生反应,为保存该化肥,通常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储存仓库要注意通风 B.仓库要尽量密封,保持低温
C.要经常翻动包装袋,防止结块 D.如果受潮要放在太阳下晒干
【答案】B
【解析】化学肥料碳酸氢铵在加热时尤其容易发生反应,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为保存该化肥,通常应采取的措施是仓库要尽量密封,保持低温,不能放在太阳下晒。故选:B。
8.下列不能用来判断蜡烛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白瓷板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
B.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
C.在火焰上放置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
D.用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B
【解析】A、用白瓷板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说明有新物质碳生成,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变化时发光发热,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如电灯发热发光,故选项正确;C、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杯壁上有水珠出现,水是新物质,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用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
9.化学兴趣小组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如图三条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继续燃烧
C.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变化对应的曲线分别是a和c
D.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答案】CD
【解析】A、蜡烛燃烧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故A正确;B、从曲线c可看出,氧气的浓度到达一定的值后,就不会再发生改变了,说明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继续燃烧,故B正确;C、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随着蜡烛燃烧,氧气含量慢慢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慢慢增加,则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变化对应的曲线分别是a和b,故C错误;D、蜡烛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炭黑和一氧化碳,有气体生成,则该方法不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D错误。故选:CD。
10.判断下列变化中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为什么?尝试指出其中伴随化学变化发生的现象。
(1)烟花燃放 (2)沥青凝固 (3)炸药爆炸 (4)海水晒盐
(5)樟脑球变小 (6)纸片燃烧 (7)酒精挥发
其中属于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你的判断依据是: ;伴随化学变化发生的现象: 。
【答案】 (2)(4)(5)(7) (1)(3)(6) 化学变化中都有新物质生成 其中伴随的现象:都有发光、放热的现象,纸片燃烧会产生黑色固体。
【分析】烟花燃放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沥青凝固是沥青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物理变化;炸药爆炸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海水晒盐过程中蒸发出水,属于物理变化;樟脑球变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纸片燃烧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解析】属于属于物理变化的有:(2)(4)(5)(7);属于化学变化的有:(1)(3)(6);判断依据是化学变化中都有新物质生成;伴随化学变化发生的现象:有发光、放热的现象,纸片燃烧会产生黑色固体。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1.2 化学研究什么
1.初步感知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范畴,判断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初步学会应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化学实验、描述现象;
3.感悟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知识点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典例1】下列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成型 B.晾坯 C.修坯 D.素烧
【典例2】“神州 十五号” 运载火箭于2022年11月29日成功发射。在火箭发射准备与发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组装火箭 B.点火发射 C.平台转运 D.加注燃料
知识点2 化学反应现象和结论判断
【典例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化学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密度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知识点3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典例1】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液体 B.有特殊气味
C.易挥发 D.能燃烧
【典例2】空气中存在着极微量的臭氧,电火花甚至静电都能把氧气转变为臭氧,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空气中臭氧的含量极少时,人的鼻子就能觉察它的刺激性气味,文中叙述到臭氧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是物理性质,臭氧具有的重要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
知识点4 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及产物分析
【典例1】 关于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硬度小,可以用小刀切割 B.蜡烛放入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
C.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二氧化碳 D.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且外焰温度最高
【典例2】某学习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
(1)操作及现象: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硬度___________,密度比水的___________。
(2)操作及现象: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甲所示),约1s后取出,火柴梗a处最先烧焦。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__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处温度最高。
(3)操作及现象:将一个干燥的U形管的一端罩在蜡烛火焰的中上部(如图乙所示),可以观察到U形管内壁___________;蜡烛燃烧10s后,将U形管快速倒过来,立即向其中注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并震荡(如图丙所示),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
反思:用U形管代替小烧杯做实验的优点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便于实验操作 B.实验现象明显 C.产物浓度较低
1.凉山非遗文化绚烂多彩,彝族刺绣、银饰、漆器、会理绿陶都是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过程中明显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用针线制作刺绣
B.用锤子敲打制作银饰
C.将木材制成各种形状的木质漆器胎体
D.用孔雀石配釉烧制绿陶
2.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下列节日活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春节——放鞭炮 B.清明——焚香祭祖
C.端午——赛龙舟 D.中秋——酿桂花酒
3.2024年1月9日消息,我国高空风能发电机成功发电。其原理是通过氦气球提供初始升力,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在500米以上高空采集捕获风能。氦气球升空利用氦气的性质是
A.密度小 B.化学性质稳定 C.无色无味 D.通电发光
4.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1实验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图2实验是来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C.图3实验看到干冷烧杯的内壁上有水雾生成,可以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D.图4用火柴点燃刚刚熄灭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
5.利用传感器采集蜡烛在衡闭容器内燃烧过程中O2和CO2浓度的变化,以探究蜡烛熄灭的原因,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如图2所示,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图2中的数据可以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二氧化碳
B.由图可知,蜡烛燃烧不能耗尽装置的氧气
C.蜡烛熄灭的原因可能是燃烧过程中消耗氧气并产生一定浓度的CO2
D.燃着的蜡烛能在浓度为15%O2、5%CO2和80%N2的混合气体中保持燃烧
6.____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____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____。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1.(2024·天津·中考真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汽油挥发 C.石蜡熔化 D.玻璃破碎
2.(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境主要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刻舟求剑 B.火上浇油
C.立竿见影 D.杯弓蛇影
3.(2024·湖北武汉·二模)《吕氏春秋》中有记载:“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这说明古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合金知识。下列有关合金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能够导电 B.具有金属光泽
C.有延展性 D.抗腐蚀性能好
4.(2024·云南·中考真题)下列叙述中,属于C60化学性质的是( )
A.常温下为固体 B.密度为1.68g/cm3
C.熔点高于280℃ D.能与钾等金属反应
5.(2024·山西晋中·三模)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流传千年依旧色彩艳丽、璀璨夺目,与其所用的矿石颜料有关。由此推断,所用矿石颜料的最大优点是( )
A.制作简单 B.储量较少 C.易溶于水 D.性质稳定
6.(2024·江苏南京·一模)高铁列车依靠车顶的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持续摩擦获取电力.从而维持高速运行。石墨可用于制造受电弓滑板,这一应用与石墨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滑腻感 B.还原性 C.导电性 D.熔点高
7.化学肥料碳酸氢铵在加热时尤其容易发生反应,为保存该化肥,通常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储存仓库要注意通风 B.仓库要尽量密封,保持低温
C.要经常翻动包装袋,防止结块 D.如果受潮要放在太阳下晒干
8.下列不能用来判断蜡烛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白瓷板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
B.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
C.在火焰上放置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
D.用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化学兴趣小组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如图三条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继续燃烧
C.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变化对应的曲线分别是a和c
D.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0.判断下列变化中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为什么?尝试指出其中伴随化学变化发生的现象。
(1)烟花燃放 (2)沥青凝固 (3)炸药爆炸 (4)海水晒盐
(5)樟脑球变小 (6)纸片燃烧 (7)酒精挥发
其中属于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你的判断依据是: ;伴随化学变化发生的现象: 。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东北育才学校2024-2025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 (无答案)

下一篇: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4-2025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