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盐和化肥-2024年化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


专题09 盐和化肥
考点01 常见盐
1.(2024·北京·中考真题)春分“竖蛋”。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 )
A. B.CaO C. D.
2.(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一致的是( )
A.氢氧化钙 生石灰 B.碳酸钠 小苏打
C.乙醇 酒精 D.氯化钠 食盐 NaCl
3.(2024·广西·中考真题)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纯碱是指( )
A.NaOH B.Ca(OH)2 C.Na2CO3 D.CaCO3
4.(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部分酸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l﹣
H+ 溶、挥 溶、挥 溶 溶、挥
Ca2+ 溶 溶 微 不
Mg2+ 溶 溶 溶 微
A.盐酸是挥发性酸
B.室温下CaCO3不溶于水
C.室温下水中溶解度:Ca(NO3)2>CaSO4
D.室温下Mg(NO3)2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可发生反应
考点02 离子共存
5.(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各组离子在pH=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B.、、、
C.、、、 D.、、、
6.(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下列各组离子在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7.(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在水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K+、Na+、、Cl- B.H+、Fe2+、、
C.H+、Ca2+、OH-、Cl- D.Ba2+、Cu2+、、
考点03 盐的化学性质
8.(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CuSO4、NaOH、BaCl2、KCl B.CaCl2、K2CO3、Na2CO3、HCl
C.MgSO4、NaOH、Ba(NO3)2、KNO3 D.AgNO3、NaCl、MgCl2、HNO3
9.(2024·贵州·中考真题)为确定碱石灰干燥剂(CaO和NaOH的混合物)的干燥效果,测定其中CaO与NaOH的质量比。实验如下:
步骤1 取16.8g样品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样品完全溶解,无气泡产生。
步骤2 向步骤1的锥形瓶中滴加溶液,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1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和NaCl B.步骤2加入溶液立即观察到有沉淀产生
C.步骤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小 D.该样品中CaO与NaOH的质量比为
10.(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实验室有一包固体,可能由和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③向步骤②所得溶液中滴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已知是一种白色固体,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常见的酸.下列有关原固体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一定不含和 B.一定不含和
C.一定只含有 D.一定含有和
11.(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利用图-1所示装置探究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常温下,向NaHCO3溶液中匀速滴加CaCl2溶液,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一段时间后,三颈烧瓶和试管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HCO3溶液显酸性
B.时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CaCl2过量
C.三颈烧瓶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为Ca(HCO3)2
D.实验表明:
12.(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研究盐与盐反应,将一定量的氯化钡溶液、硫酸铜溶液混合,发现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蓝色滤液。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兴趣小组对蓝色滤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
所得蓝色滤液含有的溶质是什么呢?
【猜想假设】
(2)假设一:蓝色滤液含有的溶质为氯化铜。
假设二:蓝色滤液含有的溶质为氯化铜和硫酸铜。
假设三:蓝色滤液含有的溶质为 。
【设计实验】
(3)在不使用新药品的情况下,兴趣小组设计出下列实验确定蓝色滤液的成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 ①少量滤液滴加 。 ② 。 假设二不成立。
Ⅱ ③少量滤液滴加 。 ④ 。 假设三成立。
【拓展延伸】
(4)该化学兴趣小组在上述所得蓝色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9.8克蓝色沉淀,则所用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克。
13.(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中和反应的实验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邀请你一起参与。
【发现问题】
取一定量氢氧化钾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发现无明显现象,那么稀硫酸和KOH溶液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分析讨论】
(1)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可以用两种思路探究上述反应是否发生。
思路Ⅰ: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
思路Ⅱ:验证有 。
(2)甲同学向实验的剩余溶液中(如图2所示)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为 色,结论是稀硫酸和K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判断依据是溶液中 (填离子符号)一定被完全消耗了。
【猜想与假设】
(3)乙同学对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只有;猜想二:有和;猜想三:有和KOH。
根据甲同学的实验,猜想 一定错误。
【进行实验】
(4)为验证猜想,同学们选用粉末、溶液,进行如下探究并完善表格。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二正确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与反思】
(5)分析上述反应,说明稀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某些碱和某些 反应。
(6)丙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7)丁同学认为方案一中的粉末可以用铁粉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其化学方程式为 。
14.(2024·陕西·中考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面实验“DIY”的形式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学习交流】
(1)步骤I是向镁带和少量碳酸钙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如上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甲中镁带逐渐减少,碳酸钙逐渐消失,乙和丙中始终只有无色气泡,再无其他明显现象。则气体X是 ,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步骤II是在甲中碳酸钙完全消失后,将甲、乙、丙的导管接口重新进行了连接,如上图所示。实验中,当观察到乙中液面下降时,丙中同时产生 ,随后结束实验。
【提出问题】
实验结束后,丙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OH、 猜想四:NaOH、、
(3)小组讨论后,确定只有猜想四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
【实验验证】
(4)小王同学认为选择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稀盐酸即可验证以上三种合理猜想。你认为不用上述试剂中的 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小王同学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实验后丙中的溶液,并分别做如下实验:
(5)实验中观察到A中溶液颜色变红,B中无明显现象,C中有气泡生成,则证明猜想 成立。
【拓展反思】
(6)实验结束后,将甲、乙、丙中的溶液倒入废液缸中,测得废液的,则废液中溶质的成分除HCl外,还有 种。
15.(2024·湖北·中考真题)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抗酸药。某学习小组在室温下,对是否适合作为抗酸药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①俗称小苏打,俗称 。
②人体胃液(含有盐酸)通常约100mL,pH约1.5.体温约37℃。
③抗酸药的标准之一:药物发生疗效时,胃液的pH保持在3~5之间最宜,pH过高会导致胃痛等不适症状。
【提出猜想】
(2)猜想甲:适合作为抗酸药。其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乙:不适合作为抗酸药。其原因可能是碱性较强。
【实验探究1】探究与碱性的强弱
(3)依次测量等浓度的溶液和溶液的pH,结果分别为11和9。溶液的碱性比溶液 (填“强”或“弱”)。
【实验探究2】探究作为抗酸药的适应性
先向500mL烧杯中加入的盐酸,用自动注射器向烧杯中以1mL/min的速度滴入的盐酸模拟人体分泌胃液,再加入固体,并持续搅拌。用pH传感器记录溶液p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将上述实验中换成,重复实验过程。所得两条曲线如下图所示。
【分析数据】
(4)由图可知,与相比:①反应时造成胃液pH远大于5;② 。
【得出结论】不适合作为抗酸药,猜想乙正确。
【反思评价】
(5)有小组成员提出,从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的角度看,“实验探究2”设计不够严谨,你认为不严谨之处是 。
【拓展延伸】
(6)也是一种常用的抗酸药。相比,从与胃酸反应的产物分析,抗酸药存在的不足是 。
16.(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同学们学习了盐的相关知识后,知道BaCO3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BaSO4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盐酸。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组设计并完成了“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混有硫酸钠”的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实验报告单并进行交流评价(温馨提示:本题中番号①~③为答题卡上的序号)。
化学实验报告单
姓名:明明         合作者:芳芳
班级:九年级一班      日期:2024.3。25
【实验名称】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混有硫酸钠
【实验目的】Na2CO3与Na2SO4的区别
【实验仪器】试管2支、试管架、试管刷、胶头滴管、抹布、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等
【实验药品】待测溶液、氯化钡溶液、稀盐酸
【实验过程】
(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待测溶液1-2mL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振荡 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溶液中混有Na2SO4
2、向步骤1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
【交流评价】
(2)其他组同学认为实验步骤2不够严谨,不能证明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钠,其理由是 ;则步骤1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思拓展】
进行物质的检验时,除了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选择恰当的试剂和方法,还应充分考虑加入试剂的用量。
17.(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以海水为原料生产的NaOH固体,可能含有NaCl、Na2CO3、Na2SO4,CaCl2、MgSO4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1)取适量固体加水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A,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
(2)取适量A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得白色固体B。取固体B,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生成固体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另取适量A溶液,先加入过量的稀 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 。
考点04 粗盐提纯
18.(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分离提纯是获取物质的重要方法,其思路有两种:一是除去杂质,二是提取目标产物。如图是海水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操作已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已知:该粗盐中含泥沙、、、等杂质。
A.流程Ⅰ中X、Y溶液的顺序不能颠倒
B.流程Ⅱ中的石灰乳可用生石灰替代
C.流程Ⅱ中提纯氯化镁是通过“提取目标产物”的思路实现的
D.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是由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差异决定的
19.(2024·四川广元·中考真题)通过海水晒盐可以得到粗盐。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CaCl2、Mg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由粗盐制备较纯净NaCl晶体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是 。在操作Y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2)甲、乙、丙分别是①Na2CO3、②NaOH、③BaCl2三种试剂中的一种。请你写出一组合理的试剂添加顺序 (填序号)。
(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 (填化学式)。
20.(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综合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图如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粗盐含有的主要杂质为MgCl2、CaCl2,则固体B的主要成分是 和CaCO3.
(2)步骤①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 。
(3)用NaCl制取纯碱(Na2CO3)。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还需要含有 、氧元素的物质参加反应。
(4)步骤②中加入石灰乳充分反应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
(5)步骤③中试剂D为 。
(6)钛(T)被称为航空金属,常用于建造空间站。工业上利用步骤④制备金属钛,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古人曾在草木灰(含)的水溶液中加入贝壳烧成的灰(主要成分为),利用生成物中能够去污的成分来清洗丝帛。为了得到该去污液,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的名称为 ;
(2)该流程中涉及到所有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 ;
(3)该去污液能消洗丝帛。请你根据流程推测,该去污液中所含溶质的可能组成为 (用化学式表示)。
22.(2024·陕西·中考真题)贝壳的主要成分是。以贝壳为原料,从海水中提取的简单工艺流程如下:
(1)操作a的名称是 。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
(3)除反应物与生成物外,反应①和②的不同之处是 (只写一条)。
23.(2024·河南·中考真题)粗食盐中含有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杂质。某同学将粗食盐样品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取粗食盐水按以下流程进行提纯。
(1)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2)固体X中所含的难溶物有BaSO4、Mg(OH)2、 和BaCO3。
(3)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溶液Y中的两种杂质,这两种杂质是 。
考点05 化肥
24.(2024·内蒙古兴安盟·中考真题)钾肥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植物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下列物质属于钾肥的是( )
A.草木灰 B.尿素 C.磷矿粉 D.碳酸氢铵
25.(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某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等,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B. C. D.
26.(2024·贵州·中考真题)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下列物质属于磷肥的是( )
A. B. C. D.
27.(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氮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下列物质中属于氮肥的是( )
A. B. C. D.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专题09 盐和化肥
考点01 常见盐
1.(2024·北京·中考真题)春分“竖蛋”。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 )
A. B.CaO C. D.
【答案】C
【解析】碳酸钙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钙离子显+2价,碳酸根离子显-2价,化学式为:CaCO3。
故选C。
2.(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一致的是( )
A.氢氧化钙 生石灰 B.碳酸钠 小苏打
C.乙醇 酒精 D.氯化钠 食盐 NaCl
【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
B、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
C、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
D、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
故选:C。
3.(2024·广西·中考真题)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纯碱是指( )
A.NaOH B.Ca(OH)2 C.Na2CO3 D.CaCO3
【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故A错误;
B、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故B错误;
C、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故C正确;
D、碳酸钙是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D错误。
故选C。
4.(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部分酸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l﹣
H+ 溶、挥 溶、挥 溶 溶、挥
Ca2+ 溶 溶 微 不
Mg2+ 溶 溶 溶 微
A.盐酸是挥发性酸
B.室温下CaCO3不溶于水
C.室温下水中溶解度:Ca(NO3)2>CaSO4
D.室温下Mg(NO3)2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可发生反应
【答案】D
【解析】A、由部分酸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可知,盐酸是挥发性酸,不符合题意;
B、由部分酸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可知,室温下CaCO3不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C、由部分酸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可知,硝酸钙溶于水,硫酸钙微溶于水,则室温下水中溶解度:Ca(NO3)2>CaSO4,不符合题意;
D、Mg(NO3)2溶液与CaCl2溶液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02 离子共存
5.(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各组离子在pH=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亚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且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浅绿色,不符合题意;
B、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银离子能与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C、钙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钠离子、钾离子、硝酸根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可以大量共存,且是无色溶液,符合题意。
故选D。
6.(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下列各组离子在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H+和碱性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水,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Mg2+和碱性溶液中的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和碱性溶液中的OH-能结合生成氨气和水,Ca2+与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在水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K+、Na+、、Cl- B.H+、Fe2+、、
C.H+、Ca2+、OH-、Cl- D.Ba2+、Cu2+、、
【答案】A
【解析】A、钾离子、钠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相互之间不能结合成气体、沉淀或水,可以大量共存,且不存在带有颜色的离子。符合题意;
B、亚铁离子在溶液中为浅绿色,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C、氢离子和氢氧化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铜离子在溶液中为蓝色,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点03 盐的化学性质
8.(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CuSO4、NaOH、BaCl2、KCl B.CaCl2、K2CO3、Na2CO3、HCl
C.MgSO4、NaOH、Ba(NO3)2、KNO3 D.AgNO3、NaCl、MgCl2、HNO3
【答案】A
【解析】A、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 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KCl溶液,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B、K2CO3、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均能产生气体,与氯化钙反应均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无法鉴别K2CO3、Na2CO3,故选项错误;
C、MgSO4溶液与NaOH、Ba(NO3)2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KNO3与其它三种物质都不反应,故可以鉴别MgSO4和KNO3,但不能区分出NaOH、Ba(NO3)2,故选项错误;
D、AgNO3溶液与NaC1、MgCl2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HNO3与其它三种物质都不反应,故可以鉴别AgNO3和HNO3,但不能区分出NaCl、MgCl2,故选项错误。
故选A。
9.(2024·贵州·中考真题)为确定碱石灰干燥剂(CaO和NaOH的混合物)的干燥效果,测定其中CaO与NaOH的质量比。实验如下:
步骤1 取16.8g样品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样品完全溶解,无气泡产生。
步骤2 向步骤1的锥形瓶中滴加溶液,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1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和NaCl B.步骤2加入溶液立即观察到有沉淀产生
C.步骤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小 D.该样品中CaO与NaOH的质量比为
【答案】D
【解析】A、步骤1中,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稀盐酸过量,故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钙、氯化氢,不符合题意;
B、步骤1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钙,氯化氢,步骤2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待盐酸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故一开始无沉淀生成,不符合题意;
C、步骤2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即,73份质量的氯化氢转化为117份质量的氯化钠,溶质质量增加,待盐酸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即,111份质量的氯化钙转化为117份质量的氯化钠,溶质质量增加,故步骤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逐渐增加,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生成沉淀即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10g,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氧化钙中的钙元素完全转化到了碳酸钙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该样品中氧化钙的质量为:,则该样品中氧化钙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实验室有一包固体,可能由和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③向步骤②所得溶液中滴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已知是一种白色固体,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常见的酸.下列有关原固体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一定不含和 B.一定不含和
C.一定只含有 D.一定含有和
【答案】A
【解析】实验室有一包固体,可能由 CaCl2、KCl、K2CO3 和 Cu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①取少量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说明该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且不能同时含有氯化钙和碳酸钾溶液,因为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
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碳酸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钾,则说明该固体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钙;
③向步骤②所得溶液中滴加 AgNO3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由于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则无法确定固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钾;
综上,则该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和氯化钙,一定含有碳酸钾,可能含有氯化钾。
A、由分析可知,一定不含CuSO4和CaCl2,故A分析正确;
B、由分析可知,一定不含CuSO4和CaCl2,一定含有碳酸钾,可能含有氯化钾,故B分析错误;
C、由分析可知,该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和氯化钙,一定含有碳酸钾,可能含有氯化钾,故C分析错误;
D、由分析可知,该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和氯化钙,一定含有碳酸钾,可能含有氯化钾,故D分析错误;
故选:A。
11.(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利用图-1所示装置探究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常温下,向NaHCO3溶液中匀速滴加CaCl2溶液,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一段时间后,三颈烧瓶和试管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HCO3溶液显酸性
B.时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CaCl2过量
C.三颈烧瓶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为Ca(HCO3)2
D.实验表明:
【答案】D
【解析】A、由图-2可知,一开始pH>7,故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不符合题意;
B、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一段时间后,三颈烧瓶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生成了碳酸钙,试管中生成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30s 时溶液显酸性,可能是因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C、由B的分析可知,三颈烧瓶中生成的白色沉淀应是碳酸钙,碳酸氢钙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D、由以上分析可知,碳酸氢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Na、H、C、O、Ca、Cl,生成物中含Ca、C、O,故生成物中还应含Na、H、Cl,故还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研究盐与盐反应,将一定量的氯化钡溶液、硫酸铜溶液混合,发现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蓝色滤液。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兴趣小组对蓝色滤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
所得蓝色滤液含有的溶质是什么呢?
【猜想假设】
(2)假设一:蓝色滤液含有的溶质为氯化铜。
假设二:蓝色滤液含有的溶质为氯化铜和硫酸铜。
假设三:蓝色滤液含有的溶质为 。
【设计实验】
(3)在不使用新药品的情况下,兴趣小组设计出下列实验确定蓝色滤液的成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 ①少量滤液滴加 。 ② 。 假设二不成立。
Ⅱ ③少量滤液滴加 。 ④ 。 假设三成立。
【拓展延伸】
(4)该化学兴趣小组在上述所得蓝色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9.8克蓝色沉淀,则所用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克。
【答案】(1)
(2)氯化铜和氯化钡
(3) 氯化钡溶液 无白色沉淀生成 硫酸铜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4)16
【解析】(1)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蓝色滤液含有的溶质为氯化铜,如果硫酸铜过量,则蓝色滤液含有的溶质为氯化铜和硫酸铜,如果氯化钡过量,则蓝色滤液含有的溶质为氯化铜和氯化钡;
(3)Ⅰ、①氯化钡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故少量滤液滴加氯化钡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不含硫酸铜,则假设二不成立;
Ⅱ、②氯化钡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少量滤液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氯化钡,则假设三成立;
(4)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即,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即,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原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元素完全转化到了氢氧化铜中,则铜元素的质量为:,则原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则原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6g。
13.(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中和反应的实验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邀请你一起参与。
【发现问题】
取一定量氢氧化钾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发现无明显现象,那么稀硫酸和KOH溶液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分析讨论】
(1)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可以用两种思路探究上述反应是否发生。
思路Ⅰ: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
思路Ⅱ:验证有 。
(2)甲同学向实验的剩余溶液中(如图2所示)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为 色,结论是稀硫酸和K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判断依据是溶液中 (填离子符号)一定被完全消耗了。
【猜想与假设】
(3)乙同学对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只有;猜想二:有和;猜想三:有和KOH。
根据甲同学的实验,猜想 一定错误。
【进行实验】
(4)为验证猜想,同学们选用粉末、溶液,进行如下探究并完善表格。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二正确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与反思】
(5)分析上述反应,说明稀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某些碱和某些 反应。
(6)丙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7)丁同学认为方案一中的粉末可以用铁粉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其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新物质的生成
(2) 无 OH-
(3)三
(4)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5)盐
(6)
(7)
【解析】(1)若想证明反应物的发生,一方面可验证反应物的减少或消失,另一方面可验证有新物质的生成。
(2)氢氧化钾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但若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不变色,则说明氢氧化钾被完全消耗,即溶液中不含OH-,则能硫酸和氢氧化钾发生了化学反应。
(3)结合前面分析可知,反应后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钾,故猜想三不正确。
(4)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结论为猜想二正确,则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5)氯化钡属于盐,则说明稀硫酸能和金属氧化物、某些碱和某些盐反应。
(6)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钾,硫酸钾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则不能证明硫酸过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2024·陕西·中考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面实验“DIY”的形式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学习交流】
(1)步骤I是向镁带和少量碳酸钙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如上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甲中镁带逐渐减少,碳酸钙逐渐消失,乙和丙中始终只有无色气泡,再无其他明显现象。则气体X是 ,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步骤II是在甲中碳酸钙完全消失后,将甲、乙、丙的导管接口重新进行了连接,如上图所示。实验中,当观察到乙中液面下降时,丙中同时产生 ,随后结束实验。
【提出问题】
实验结束后,丙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OH、 猜想四:NaOH、、
(3)小组讨论后,确定只有猜想四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
【实验验证】
(4)小王同学认为选择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稀盐酸即可验证以上三种合理猜想。你认为不用上述试剂中的 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小王同学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实验后丙中的溶液,并分别做如下实验:
(5)实验中观察到A中溶液颜色变红,B中无明显现象,C中有气泡生成,则证明猜想 成立。
【拓展反思】
(6)实验结束后,将甲、乙、丙中的溶液倒入废液缸中,测得废液的,则废液中溶质的成分除HCl外,还有 种。
【答案】(1) H2 2NaOH+CO2=Na2CO3+H2O
(2)白色沉淀
(3)Na2CO3、Ca(OH)2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
(4)无色酚酞溶液
(5)二
(6)3
【解析】(1)镁带、碳酸钙都能与稀盐酸反应,分别是:Mg+2HCl=MgCl2+H2↑、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气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步骤I是向镁带和少量碳酸钙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如上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甲中镁带逐渐减少,碳酸钙逐渐消失,乙和丙中始终只有无色气泡,再无其他明显现象。则气体X是H2,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2)步骤II是在甲中碳酸钙完全消失后,将甲、乙、丙的导管接口重新进行了连接,如上图所示。实验中,当观察到乙中液面下降时,是乙中有液体被压入丙中,则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所以同时产生白色沉淀,随后结束实验。
(3)小组讨论后,确定只有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Na2CO3、Ca(OH)2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
(4)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如果有沉淀产生,Na2CO3+Ca(OH)2=CaCO3↓+2NaOH,则猜想三成立。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Na2CO3+2HCl=2NaCl+H2O+CO2↑,则猜想二成立,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三个猜想中都含有氢氧化钠,所以三种猜想的溶液都显碱性。所以不用上述试剂中的无色酚酞溶液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5)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实验中观察到A中溶液颜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B中无明显现象,则没有氢氧化钙(Na2CO3+Ca(OH)2=CaCO3↓+2NaOH),说明猜想三不成立,C中有气泡生成,则证明猜想二成立。
(6)实验结束后,将甲、乙、丙中的溶液倒入废液缸中,测得废液的,则废液中溶质的成分除HCl外,还有发生反应生成的氯化镁、CaCl2、NaCl 3种。
15.(2024·湖北·中考真题)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抗酸药。某学习小组在室温下,对是否适合作为抗酸药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①俗称小苏打,俗称 。
②人体胃液(含有盐酸)通常约100mL,pH约1.5.体温约37℃。
③抗酸药的标准之一:药物发生疗效时,胃液的pH保持在3~5之间最宜,pH过高会导致胃痛等不适症状。
【提出猜想】
(2)猜想甲:适合作为抗酸药。其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乙:不适合作为抗酸药。其原因可能是碱性较强。
【实验探究1】探究与碱性的强弱
(3)依次测量等浓度的溶液和溶液的pH,结果分别为11和9。溶液的碱性比溶液 (填“强”或“弱”)。
【实验探究2】探究作为抗酸药的适应性
先向500mL烧杯中加入的盐酸,用自动注射器向烧杯中以1mL/min的速度滴入的盐酸模拟人体分泌胃液,再加入固体,并持续搅拌。用pH传感器记录溶液p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将上述实验中换成,重复实验过程。所得两条曲线如下图所示。
【分析数据】
(4)由图可知,与相比:①反应时造成胃液pH远大于5;② 。
【得出结论】不适合作为抗酸药,猜想乙正确。
【反思评价】
(5)有小组成员提出,从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的角度看,“实验探究2”设计不够严谨,你认为不严谨之处是 。
【拓展延伸】
(6)也是一种常用的抗酸药。相比,从与胃酸反应的产物分析,抗酸药存在的不足是 。
【答案】(1)纯碱/苏打
(2)
(3)强
(4)的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胃部不适
(5)实验没有模拟人体的温度
(6)与胃酸反应产生气体,可能造成胃胀
【解析】(1)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
(2)碳酸钠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3)当pH值大于7时,溶液呈碱性,越大于7,碱性越强,等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为11和9,故碳酸钠溶液碱性比碳酸氢钠溶液强;
(4)由图可知,pH>5的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胃部不适;
(5)该实验模拟人体分泌胃液进行实验,实验没有模拟人体的温度;
(6)碳酸氢钠会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产生气体会造成腹胀。
16.(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同学们学习了盐的相关知识后,知道BaCO3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BaSO4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盐酸。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组设计并完成了“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混有硫酸钠”的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实验报告单并进行交流评价(温馨提示:本题中番号①~③为答题卡上的序号)。
化学实验报告单
姓名:明明         合作者:芳芳
班级:九年级一班      日期:2024.3。25
【实验名称】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混有硫酸钠
【实验目的】Na2CO3与Na2SO4的区别
【实验仪器】试管2支、试管架、试管刷、胶头滴管、抹布、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等
【实验药品】待测溶液、氯化钡溶液、稀盐酸
【实验过程】
(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待测溶液1-2mL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振荡 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溶液中混有Na2SO4
2、向步骤1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
【交流评价】
(2)其他组同学认为实验步骤2不够严谨,不能证明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钠,其理由是 ;则步骤1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思拓展】
进行物质的检验时,除了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选择恰当的试剂和方法,还应充分考虑加入试剂的用量。
【答案】(1)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2) 滴加少量稀盐酸,生成碳酸钡可能没有反应完全
【解析】(1)1、实验步骤:取待测溶液1-2mL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振荡,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2、实验步骤:向步骤1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实验结论:Na2CO3溶液中混有Na2SO4,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2)其他组同学认为实验步骤2不够严谨,不能证明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钠,其理由是滴加少量稀盐酸,生成碳酸钡可能没有反应完全,假设碳酸钠溶液中没有混有硫酸钠,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碳酸钡与少量稀盐酸反应,碳酸钡有剩余,此时白色沉淀部分溶解。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不一定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17.(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以海水为原料生产的NaOH固体,可能含有NaCl、Na2CO3、Na2SO4,CaCl2、MgSO4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1)取适量固体加水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A,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
(2)取适量A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得白色固体B。取固体B,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生成固体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另取适量A溶液,先加入过量的稀 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 。
【答案】(1)MgSO4/硫酸镁
(2) Na2SO4、CaCl2
(3) 硝酸/HNO3 NaCl/氯化钠
【解析】(1)NaOH固体中可能含有NaCl、Na2CO3、Na2SO4,CaCl2、Mg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取适量固体加水溶解,NaOH能与MgSO4反应生成Mg(OH)2沉淀,而实验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A,说明原固体中一定不含MgSO4。
(2)取适量A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得白色固体B,NaOH、NaCl、Na2CO3、Na2SO4,CaCl2中,能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有Na2CO3、Na2SO4,BaCl2与Na2CO3反应生成BaCO3沉淀、NaCl,Na2SO4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沉淀、NaCl。取固体B,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产生气泡,由于BaSO4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而Ba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固体B是BaCO3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Na2SO4,一定含有Na2CO3。由于Na2CO3能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沉淀,所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CaCl2。
BaCl2与Na2CO3反应生成BaCO3沉淀(固体B)、NaCl,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前面的分析,A溶液中含有NaOH、Na2CO3,不含MgSO4、Na2SO4、CaCl2,不确定是否含有NaCl。Na2CO3能与AgNO3反应生成Ag2CO3沉淀,NaCl能与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若要验证溶液A中是否存在NaCl,滴加AgNO3溶液前,需加入过量的稀硝酸酸化,Na2CO3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二氧化碳、水,硝酸钠不会干扰NaCl的检验,从而避免Na2CO3对NaCl的检验造成干扰。AgCl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实验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NaCl。
考点04 粗盐提纯
18.(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分离提纯是获取物质的重要方法,其思路有两种:一是除去杂质,二是提取目标产物。如图是海水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操作已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已知:该粗盐中含泥沙、、、等杂质。
A.流程Ⅰ中X、Y溶液的顺序不能颠倒
B.流程Ⅱ中的石灰乳可用生石灰替代
C.流程Ⅱ中提纯氯化镁是通过“提取目标产物”的思路实现的
D.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是由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差异决定的
【答案】A
【解析】A、粗盐中含泥沙、、、等杂质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量X是指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过量Y是指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钡沉淀,过滤,除去泥沙、硫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钡和碳酸钙,Y和X颠倒,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量的碳酸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碳酸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再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过滤除去泥沙、硫酸钡、碳酸镁、碳酸钙、碳酸钡,两种操作得到溶液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流程Ⅰ中X、Y溶液的顺序能颠倒,说法错误;
B、生石灰是指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流程Ⅱ中的石灰乳可用生石灰替代,说法正确;
C、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流程Ⅱ中提纯氯化镁是通过“提取目标产物”的思路实现的,说法正确;
D、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是由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差异决定的,说法正确;
故选:A。
19.(2024·四川广元·中考真题)通过海水晒盐可以得到粗盐。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CaCl2、Mg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由粗盐制备较纯净NaCl晶体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是 。在操作Y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2)甲、乙、丙分别是①Na2CO3、②NaOH、③BaCl2三种试剂中的一种。请你写出一组合理的试剂添加顺序 (填序号)。
(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 (填化学式)。
【答案】(1) 过滤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2)②③①/③②①/③①②
(3)NaOH、Na2CO3
【解析】(1)操作X能将沉淀和滤液分离,是过滤操作;操作Y是蒸发操作,在操作Y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2)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②③①或③②①或③①②。
(3)滤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NaOH、Na2CO3。
20.(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综合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图如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粗盐含有的主要杂质为MgCl2、CaCl2,则固体B的主要成分是 和CaCO3.
(2)步骤①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 。
(3)用NaCl制取纯碱(Na2CO3)。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还需要含有 、氧元素的物质参加反应。
(4)步骤②中加入石灰乳充分反应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
(5)步骤③中试剂D为 。
(6)钛(T)被称为航空金属,常用于建造空间站。工业上利用步骤④制备金属钛,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Mg(OH)2
(2)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碳
(4)过滤
(5)稀盐酸
(6)2Mg+TiCl4Ti+2MgCl2
【解析】(1)粗盐含有的主要杂质为MgCl2、CaCl2,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后,则固体B的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
(2)滤液A中含有氯化钠、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步骤①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用NaCl制取纯碱(Na2CO3)。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还需要含有碳、氧元素的物质参加反应;
(4)从流程图可知,步骤②中加入石灰乳充分反应后,将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因此还需进行的操作是过滤;
(5)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步骤③中试剂D为稀盐酸;
(6)钛(T)被称为航空金属,常用于建造空间站。工业上利用步骤④制备金属钛,其反应为镁和四氯化钛反应生成钛和氯化镁,化学方程式为:2Mg+TiCl4Ti+2MgCl2。
21.(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古人曾在草木灰(含)的水溶液中加入贝壳烧成的灰(主要成分为),利用生成物中能够去污的成分来清洗丝帛。为了得到该去污液,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的名称为 ;
(2)该流程中涉及到所有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 ;
(3)该去污液能消洗丝帛。请你根据流程推测,该去污液中所含溶质的可能组成为 (用化学式表示)。
【答案】(1)过滤
(2)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
(3)或、或、
【解析】(1)操作I是实现固液分离的操作,操作名称是过滤。
(2)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碳酸钾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该流程中涉及到所有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
(3)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去污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钙溶液过量,去污液中溶质是、;碳酸钾溶液过量,去污液中溶质是、。
22.(2024·陕西·中考真题)贝壳的主要成分是。以贝壳为原料,从海水中提取的简单工艺流程如下:
(1)操作a的名称是 。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
(3)除反应物与生成物外,反应①和②的不同之处是 (只写一条)。
【答案】(1)过滤
(2)Mg(OH)2+2HCl=MgCl2+2H2O
(3)反应类型(合理即可)
【解析】(1)操作a的目的是将氢氧化镁沉淀与溶液分离,故该操作为过滤;
(2)反应④是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与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H2O;
(3)贝壳的只要成分是碳酸钙,反应①是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成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反应②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故反应①和②的反应类型不同(合理即可)。
23.(2024·河南·中考真题)粗食盐中含有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杂质。某同学将粗食盐样品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取粗食盐水按以下流程进行提纯。
(1)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2)固体X中所含的难溶物有BaSO4、Mg(OH)2、 和BaCO3。
(3)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溶液Y中的两种杂质,这两种杂质是 。
【答案】(1)玻璃棒
(2)CaCO3
(3)NaOH和Na2CO3
【解析】(1)在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2)固体X中还应含有加入的Na2CO3溶液与粗盐中CaCl2反应生成的CaCO3沉淀;
(3)根据题意和分析可知,溶液Y含有生成以及原有的氯化钠,剩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稀盐酸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加入的稀盐酸为了除去溶液Y中的NaOH和Na2CO3。
考点05 化肥
24.(2024·内蒙古兴安盟·中考真题)钾肥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植物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下列物质属于钾肥的是( )
A.草木灰 B.尿素 C.磷矿粉 D.碳酸氢铵
【答案】A
【解析】A、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碳酸钾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符合题意;
B、尿素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磷矿粉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铵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5.(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某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等,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C、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D、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故选B。
26.(2024·贵州·中考真题)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下列物质属于磷肥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 属于氮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不属于磷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属于钾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属于磷肥,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7.(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氮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下列物质中属于氮肥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碳酸钾含N、P、K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B、碳酸氢铵含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符合题意;
C、磷酸二氢钙含N、P、K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D、硫酸钾含N、P、K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南省益阳市玉潭教育集团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含解析)

下一篇: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考2024-2025高三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