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重点学校2023-2024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化学试卷

广西南宁市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化学试卷
1.(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下列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能够供给呼吸的是氧气,故A符合题意,而B、C、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对人体呼吸的认识判断。
2.(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青菜 B.馒头 C.豆油 D.瘦肉
【答案】D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 A.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A不符合题意;
B.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B不符合题意;
C.豆油中富含油脂,故C不符合题意;
D.瘦肉中富含蛋白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3.(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在装有浓硫酸的储罐上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解析】【解答】 A.图标是剧毒品标志,浓硫酸无毒,故A不合题意;
B.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装有浓硫酸的储罐上无需张贴该标志,故B不合题意;
C.图标是腐蚀品标志,浓硫酸具有腐蚀性,装有浓硫酸的储罐上可以张贴该标志,故C符合题意;
D.图标是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装有浓硫酸的储罐上无需张贴该标注,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 根据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结合选项中的标签的含义进行分析。
4.(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下列气体会造成酸雨的是(  )
A.臭氧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答案】D
【知识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解析】【解答】 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分析】根据造成酸雨的气体的种类分析判断。
5.(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碳酸钠的俗称是(  )
A.烧碱 B.消石灰 C.纯碱 D.小苏打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名称与俗名
【解析】【解答】碳酸钠的俗称为纯碱;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碳酸钠俗称纯碱进行分析。
6.(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衣物去污湿巾可直接擦除衣物上的油渍,其原理与洗涤剂相似,都是使油污发生了(  )
A.蒸发 B.乳化 C.溶解 D.反应
【答案】B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解答】 洗涤剂能将油污分散成小液滴,随水流冲走,此为洗涤剂的乳化作用。由题中信息可知:衣物去污湿巾可直接擦除衣物上的油渍,其原理与洗涤剂相似,因而都是能使油污发生乳化。
故选B。
【分析】 根据洗涤剂除去油污的原理分析。
7.(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在试验物质的导电性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导电的是(  )
A.稀盐酸 B.乙醇
C.氢氧化钙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
【解析】【解答】 A.稀盐酸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氢离子、氯离子,因此稀盐酸能导电,故A不合题意;
B.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乙醇不能离解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乙醇不能导电,故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溶液能存在可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钙离子,因此氢氧化钙溶液能导电,故C不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存在可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钠离子,因此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 物质导电有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金属单质因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能够导电,二是一些能够产生自由离子的溶液能够导电。
8.(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装置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量取10水 B.溶解粗盐
C.过滤悬浊液 D.蒸发滤液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蒸发与蒸馏操作
【解析】【解答】 A.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故A错误;
B.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正确;
C.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故C错误;
D.蒸发滤液时不能直接加热烧杯,而是用蒸发皿,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分析;
B.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分析;
C.根据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分析;
D.根据蒸发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分析。
9.(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值大于7的是(  )
A.牙膏 B.厕所清洁剂 C.生理盐水 D.柠檬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牙膏呈碱性,pH>7。A答案正确;
B、厕所清洁剂呈酸性,pH<7。B答案错误;
C、生理盐水呈中性,pH=7。C答案错误;
D、柠檬呈酸性,pH<7。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生活中常用物质的pH分析。
10.(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由于变质而使溶液质量变小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石灰水 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C
【知识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解析】【解答】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质量增加,但不变质,故A不合题意;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而使溶液质量减少,故B不合题意;
C.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不属于溶液的质量,故溶液的质量减少,故C符合题意;
D.酒精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挥发而使溶液质量减少,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能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变化即是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并且质量变小,据此分析判断。
11.(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硫在氧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
D.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有氨味产生
【答案】D
【知识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 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A错误;
B.可溶性的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Mg(OH)2难溶于水,不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B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呈蓝紫色火焰,故C错误;
D.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生成氨气,所以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有氨味产生,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12.(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一周后发现铁钉锈蚀最严重的位置是(  )
A.a处 B.b处
C.c处 D.三处同样严重
【答案】B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A、a处有空气,没有水,则不易生锈,故A不符合题意;
B、 b处有空气,有水,则易生锈,故B符合题意;
C、 C、c处蒸馏水中几乎不含的氧气,则不易生锈,故C不符合题意;
D、b处铁生锈最严重,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铁与空气中氧气和水接触生锈进行分析
13.(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
A.分子中都有氢原子 B.酸都是化合物
C.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酸溶液中都含有
【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 酸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电离出的氢离子。
故选D。
【分析】 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是无色酚酞变色;都能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都能和碱反应生成水等,都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14.(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与二氧化碳反应 B.与盐酸反应
C.与氧化铁反应 D.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答案】C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 A.氢氧化锂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氢氧化锂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锂和水,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氢氧化锂不能和氧化铁反应,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氢氧化锂能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锂和氢氧化铜,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由于氢氧化锂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所以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一般也能与氢氧化锂反应;因此氢氧化锂能和二氧化碳、盐酸、氯化铜溶液等物质反应;氢氧化锂不能和氧化铁反应。
15.(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用盐酸除铁锈
B.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A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A.用盐酸除铁锈,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金属氧化物和酸,不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A符合题意;
B.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B不合题意;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C不合题意;
D.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6.(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下列各物质的溶液,能分别和盐酸、稀硫酸反应并可观察到不同现象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检验、鉴别
【解析】【解答】 A.Na2CO3虽与盐酸、稀硫酸、均能反应,但与盐酸、稀硫酸的现象相同,均是有无色气体生成,故A不合题意;
B.Ba(OH)2和盐酸、稀硫酸均可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Ba(OH)2+H2SO4=BaSO4↓+2H2O,且有两种不同的现象,现象分别为:无明显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故B符合题意;
C.Na2SO4与提供的两种物质均不反应。因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故C不符合题意;
D.KOH虽均能导提供的两种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但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现象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进行,若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则反应能发生,否则就不能发生反应。
17.(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只用水一种试剂不能将下列各组固体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CuSO4和MgSO4 B.CaCO3和CaCl2
C.NH4NO3和NaCl D.K2SO4和Na2SO4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CuSO4易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MgSO4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放入水中现象不同,用水可以鉴别,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钙易溶于水,放入水中现象不同,用水可以鉴别,故B不符合题意
C、NH4NO3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氯化钠溶于水不放热也不吸热,使溶液温度变化不大;放入水中现象不同,用水可以鉴别,故C不符合题意;
D、硫酸钾、硫酸钠均易溶于水,且溶于水温度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所给各组物质的溶解性、溶液的颜色、溶解时热量的变化各方面综合判断。
18.(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解答】A.三种离子不能生成气体、沉淀和水,可以共存,故A符合题意;
B.和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则不能共存,故B不合题意;
C.和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则不能共存,故C不合题意;
D.和生成水,则不能共存,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离子间若能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9.(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酸溶液的小于7,小于7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答案】A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酸溶液pH小于7,则pH小于7的溶液一定呈酸性,故A正确;
B.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但是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金属,例如碳酸盐也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气体,故B错误;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C错误;
D.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pH小于7的溶液显酸性分析;
B.根据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但是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金属分析;
C.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
D.根据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显碱性分析。
20.(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下列图像对应变化关系错误的是(  )
A.向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B.向一定量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
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硫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粉末,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
【答案】C
【知识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 A.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减弱,pH减小逐渐接近7,但溶液始终呈碱性,pH>7,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向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刚开始是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时,硝酸钾溶解,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溶液饱和后不变,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硫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一开始不会生成沉淀,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Mg、Al、Fe粉末,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g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完全来自于酸中的氢元素,金属过量,酸不足量,最终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金属活动性镁强于铝强于铁,则镁的反应速率大于铝大于铁,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 A.根据碱性溶液加水稀释时碱性减弱,pH减小逐渐接近7来分析;
B.根据不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时,硝酸钾溶解,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溶液饱和后不变来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一开始不会生成沉淀来分析;
D.根据反应生成的氢气完全来自于酸中的氢元素,金属过量,酸不足量,最终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金属活动性镁强于铝强于铁,镁的反应速率大于铝大于铁来分析。
21.(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氮原子   
(2)氧离子   
(3)碳酸氢钠   
(4)硝酸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答案】(1)N
(2)
(3)
(4)
(5)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
【解析】【解答】(1)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
(2)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3) (4)读物质名称时从右向左读,原子个数读出来;
(5)根据地壳的元素组成的知识解答。
【分析】(1)氮原子的符号为N;
(2)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写作: ;
(3)碳酸氢钠由碳酸氢根离子和钠离子构成,写作 ;
(4)硝酸由硝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构成,写作 ;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它的氧化物为三氧化二铝,写作 。
22.(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现有:①食醋②氢氧化钠③氯化钠④硫酸⑤碳酸钙:共5种物质。请按照要求填空(填序号)。
(1)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
(2)可以做补钙剂的是   ;
(3)可以做肥皂的是   ;
(4)可以做车用蓄电池的是   ;
(5)生活中既可作食品调味剂,又能用于清洗热水瓶内水垢的是   ;
【答案】(1)③
(2)⑤
(3)②
(4)④
(5)①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
【解析】【解答】(1)配制生理盐水的是氯化钠 ③ 。
(2)可以做补钙剂的是碳酸钙 ⑤ 。
(3)氢氧化钠是工业的原料,常用作制取肥皂,故答案为: ② 。
(4)硫酸是原电池的主要原料,故可以做车用蓄电池的是 ④ 。
(5)生活中既可作食品调味剂,又能用于清洗热水瓶内水垢的是食醋,故答案为: ① 。
【分析】根据食醋是调味品且清洗水垢,氢氧化钠是工业原料来制取碱性物质,碳酸钙是常用的补钙剂,氯化钠常且生理盐水,硫酸常用作电池来解答。
23.(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回答相关问题。
(1)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名称   。
(2)17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   (填“高”或“低”)。
(4)第1、8、13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5)已知X、Y、Z代表三种不同种元素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X和Z元素原子核外均有2个电子层
②Y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0
③X和Y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④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答案】(1)氟
(2)得到
(3)低
(4)
(5)①③④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是氟元素;
(2)17号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3)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较远的电子能量较高;
(4)1号元素是H,在化合物中常显+1价,8号元素是O,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其中氢氧原子常以OH-原子团的形式构成化合物,13号元素是Al,在化合物中常显+3价,在化合物中,正价元素排在前面,负价元素排在后面,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第1、8、13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OH)3;
(5)①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X和Z都位于第二周期,所以X和Z元素原子核外均有2个电子层,说法正确;
②Y是12号元素,是Mg,其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最外层为“8”的稳定结构,形成镁离子,所以Y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说法错误;
③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即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X和Y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同一主族,即二者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所以X和Y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说法正确;
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是原子的稳定结构,Z原子位于第八族,其最外层电子数为8,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数,所以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说法正确。
故选①③④。
【分析】 (1)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
(2)根据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进行解答;
(3)根据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较远的电子能量较高进行解答;
(4)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为零,结合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
(5)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进行分析。
24.(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下列物质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填序号)。
A.白糖 B.汽油 C.食盐 D.高锰酸钾
(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   。
②℃时,分别向100g水中加入20g甲和20g乙,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
③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可采用   法。
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B.分别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降温到℃时,析出固体的质量为甲>乙
C.℃时,分别将50g甲、乙、丙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甲<乙<丙
D.将℃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后,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答案】(1)煮沸
(2)B
(3)丙;甲;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CD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溶液的组成及特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 (1)天然水煮沸时,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A.白糖能溶于水,在水中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A不合题意;
B.汽油不能溶于水,在水中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形成溶液,故B符合题意;
C.食盐能溶于水,在水中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C不合题意;
D.高锰酸钾能溶于水,在水中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①根据图片信息可知,随着温度升高,丙曲线呈下降趋势,因此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丙;
②溶液的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乙的溶解度大于20g,因此向100g 水中分别加入20g甲和20g乙,能形成饱和溶的是甲;
③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④A.t2℃时,甲溶解度为50g,则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故A错误;
B.甲和乙溶液的质量没有确定,无法计算分别析出多少晶体,无法比较,故B错误;
C.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甲>乙>丙,根据溶解概念可知,分别将50g甲、乙、丙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甲<乙<丙,故C正确;
D.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甲、乙的溶解度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甲、乙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丙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后,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故D正确。
故选CD。
【分析】(1)根据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解答;
(2)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的物质,且是均一稳定的;
(3)①根据图像确定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②根据图像确定℃时 甲和乙的溶解度,再与加入的溶质质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溶液是否饱和;
③当一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明显,而另一种溶解度变化不明显时,可以使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提纯;
④A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析出固体质量的多少与溶解度的变化大小有关,还与溶液质量大小有关;
C.溶解度越大,则需要的溶剂质量越少。
25.(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铁、锌、铜、镁、铝”是常见的金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山区多有雷雨天气,防雷击要远离金属制品,因为金属具有   。
(2)相传战国时期,蜀军发现云南巧家县有一口哑泉,含有大量铜的化合物(如硫酸铜),为了防止人误食中毒,可以用纯铁制品放入井水中检验。该反应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现有一支盛有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片(已打磨)的插入顺序(加入的金属足量,能一次将盐酸消耗完全),就能证明铝、锌、铁这三种的活动性顺序,则三种金属的插入顺序为   ;
(4)在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镁和锌
B.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有、,可能有
C.若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可能有
【答案】(1)导电性
(2)
(3)或
(4)A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 (1)防雷击要远离金属制品,因为金属具有导电性;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3)先插入Fe,其与盐酸发生反应有气泡生成、溶液变绿色,说明金属活动性Fe>H,再插入Zn,其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溶液由绿色变为无色透明,说明金属活动性Zn>Fe,最后插入Al,其表面有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金属活动性Al>Zn;若是先插入Zn,其与盐酸发生反应有气泡生成,说明金属活动性Zn>H,再插入Fe,其与氯化锌溶液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Zn>Fe,最后插入Al,其表面有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金属活动性Al>Zn,也可证明,故填Fe→Zn→Al或Zn→Fe→Al;
(4)A.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铜强,在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镁先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Cu(NO3)2反应完,若还有镁粉,镁才能与Zn(NO3)2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锌。若滤液为无色,说明硝酸铜已完全反应,可能是镁有剩余,则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镁和锌,故A正确;
B.若滤液为蓝色,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铜,硝酸锌肯定还没反应,则滤液中一定有Cu2+、Zn2+和Mg2+,故B错误;
C.若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含有锌或镁,则滤液中一定没有Cu2+,故C错误。
故选A。
【分析】 (1)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分析;
(2)根据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分析;
(3)根据金属活动性的检验分析;
(4)根据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铜强,在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镁先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Cu(NO3)2反应完,若还有镁,才能与Zn(NO3)2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锌进行分析。
26.(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为力争2060年实现碳中和,我国把研发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再利用技术作为实现该目标的重要途径。
图1 图2
(1)我国科学家利用氢气捕获二氧化碳生成甲醇()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图2为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工业上利用图中的某种化合物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冶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a→f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填化学式)。
(4)已知反应:,X为a→f中的   (填字母)。
【答案】(1)
(2)
(3)
(4)a
【知识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 (1)由图1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一氧化碳属于化合物且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由物质的分类以及碳元素的化合价可知,a是甲烷,b是碳的单质,c是一氧化碳,d是二氧化碳,e是碳酸,f是一种盐,故能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 ,化学式为 ;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不变,该反应中,反应前有2个C、4个H、3个O、2个Na,反应后有2个Na、1个C、3个O,相差1个C、4个H,故X为CH4,故选a。
【分析】 (1)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2)根据炼铁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而样啊互通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27.(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粗盐常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和)。工业上提纯粗盐的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③操作a是   。
(2)写出步骤①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   。
(4)步骤④在滴加稀盐酸的同时不断检测溶液的变化。当   时,说明滴加的稀盐酸已适量。
(5)如果将步骤③和步骤④的顺序颠倒,最终制得的“精盐”中除以外,还会含有杂质   (填化学式)。
【答案】(1)过滤
(2)
(3)除尽
(4)=7
(5)和
【知识点】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 (1)操作a实现了固液分离,则名称是过滤。
(2)步骤①中所发生的反应为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Ca(OH)2=Mg(OH)2↓+CaCl2。
(3)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钙。
(4)滤液中含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步骤④中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当pH=7时,说明氢氧化钠、碳酸钠已经除尽,此时滴加的稀盐酸已适量。
(5)粗盐水中含杂质氯化镁和氯化钙,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如果将步骤③和步骤④的顺序颠倒,先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最终制得的“精盐”中除 NaCl 以外,还会含有杂质CaCl2、MgCl2。
【分析】(1)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
(2)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碳酸钠和钙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
(4)当稀盐酸和溶液中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据此分析判断;
(5) 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28.(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可用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应选发生装置为   (选填序号)。
(4)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   (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   。
①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除杂装置(如下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选填字母);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②饱和溶液的作用是   。
【答案】(1)铁架台
(2)
(3)A
(4)C;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吸收(或除尽)杂质气体
【知识点】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 (1)根据图示可知①为铁架台;
(2)实验室用A装置为氧气的发生装置时,需要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且试管口没有棉花,则适合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则适合用A为反应的发生装置;
(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因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为C;
用F装置为反应的发生装置时,当反应发生后关闭弹簧夹,U形管中反应继续发生,产生的气体使U形管中压力增大,液体药品被压往左侧,当与固体药品分离时反应停止,再次打开弹簧夹,液体药品流入U形管右侧,当与固体药品接触时反应又重新开始,则F装置的优点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①碳酸氢钠能与HCl反应生成NaCl、H2O、CO2,则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除去HCl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除去CO2中HCl和水蒸气,要先用碳酸氢钠溶液除氯化氢,气体从4口进入,3口出,后用浓硫酸除水,气体从1进,2出;
故选c。
②碳酸氢钠能与HCl反应生成NaCl、H2O、CO2,则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除去HCl气体。
【分析】 (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解答;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3)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可以选择发生装置。
(4)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不同的实验装置,优缺点不同。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能够吸收氯化氢,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
29.(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小明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瓶。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明邀约几个喜欢探究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
(1)核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   产生 说明该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该溶液变质程度怎样?
【提出猜】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只含。
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波中溶质含有   。
(3)【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先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有   生成 猜想   成立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 上层清液变红
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4)【实验探究3】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取该样品并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a和操作b中都需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
②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答案】(1)有气泡产生;
(2)、
(3)白色沉淀;二
(4)引流;大于
【知识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 (1)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说明该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2)【提出猜想】猜想二中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说明有剩余的氢氧化钠,变质的氢氧化钠转化为了碳酸钠,所以猜二应该为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
(3)【实验探究2】含有碳酸钠,则在加入氯化钡溶液后,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可以观察到白色沉淀现象,然后取上层清液,氯化钡显中性,碳酸钠显碱性,而加入氯化钡过量,将碳酸钠全部除去,取的清液中没有碳酸钠,加入酚酞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证明有氢氧化钠存在,所以猜想二成立;
(3)①操作a是分离固体和溶液,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
②由于碳酸钠和石灰水反应也会生成氢氧化钠,故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大于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分析】(1)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
(2)部分变质,即一部分变成碳酸钠,另一部分还是原来的氢氧化钠;
(3)【实验探究2】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分析;
(4)①根据玻璃棒用途:搅拌、引流、转移物质等分析;
②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大于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因为反应过程中生成了氢氧化钠。
30.(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50g该稀盐酸样品于烧杯中,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逐滴滴入到烧杯中,边滴边搅拌,随着溶液的不断滴入,溶液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答案】(1)
(2)设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答: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点时溶液的pH=7,即此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成反应,那么溶质为反应产物NaCl。
【分析】 (1)根据a点时的溶液pH值确定反应进度,进而确定此时的溶质种类。;
(2)氢氧化钠的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最后与稀盐酸的溶液质量作比即可。
广西南宁市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化学试卷
1.(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下列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青菜 B.馒头 C.豆油 D.瘦肉
3.(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在装有浓硫酸的储罐上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4.(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下列气体会造成酸雨的是(  )
A.臭氧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5.(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碳酸钠的俗称是(  )
A.烧碱 B.消石灰 C.纯碱 D.小苏打
6.(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衣物去污湿巾可直接擦除衣物上的油渍,其原理与洗涤剂相似,都是使油污发生了(  )
A.蒸发 B.乳化 C.溶解 D.反应
7.(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在试验物质的导电性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导电的是(  )
A.稀盐酸 B.乙醇
C.氢氧化钙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8.(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装置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量取10水 B.溶解粗盐
C.过滤悬浊液 D.蒸发滤液
9.(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值大于7的是(  )
A.牙膏 B.厕所清洁剂 C.生理盐水 D.柠檬
10.(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由于变质而使溶液质量变小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石灰水 D.氢氧化钠溶液
11.(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硫在氧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
D.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有氨味产生
12.(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一周后发现铁钉锈蚀最严重的位置是(  )
A.a处 B.b处
C.c处 D.三处同样严重
13.(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
A.分子中都有氢原子 B.酸都是化合物
C.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酸溶液中都含有
14.(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与二氧化碳反应 B.与盐酸反应
C.与氧化铁反应 D.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15.(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用盐酸除铁锈
B.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16.(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下列各物质的溶液,能分别和盐酸、稀硫酸反应并可观察到不同现象的是(  )
A. B. C. D.
17.(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只用水一种试剂不能将下列各组固体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CuSO4和MgSO4 B.CaCO3和CaCl2
C.NH4NO3和NaCl D.K2SO4和Na2SO4
18.(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19.(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酸溶液的小于7,小于7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20.(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下列图像对应变化关系错误的是(  )
A.向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B.向一定量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
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硫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粉末,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
21.(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氮原子   
(2)氧离子   
(3)碳酸氢钠   
(4)硝酸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22.(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现有:①食醋②氢氧化钠③氯化钠④硫酸⑤碳酸钙:共5种物质。请按照要求填空(填序号)。
(1)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
(2)可以做补钙剂的是   ;
(3)可以做肥皂的是   ;
(4)可以做车用蓄电池的是   ;
(5)生活中既可作食品调味剂,又能用于清洗热水瓶内水垢的是   ;
23.(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回答相关问题。
(1)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名称   。
(2)17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   (填“高”或“低”)。
(4)第1、8、13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5)已知X、Y、Z代表三种不同种元素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X和Z元素原子核外均有2个电子层
②Y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0
③X和Y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④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24.(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下列物质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填序号)。
A.白糖 B.汽油 C.食盐 D.高锰酸钾
(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   。
②℃时,分别向100g水中加入20g甲和20g乙,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
③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可采用   法。
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B.分别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降温到℃时,析出固体的质量为甲>乙
C.℃时,分别将50g甲、乙、丙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甲<乙<丙
D.将℃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后,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25.(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铁、锌、铜、镁、铝”是常见的金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山区多有雷雨天气,防雷击要远离金属制品,因为金属具有   。
(2)相传战国时期,蜀军发现云南巧家县有一口哑泉,含有大量铜的化合物(如硫酸铜),为了防止人误食中毒,可以用纯铁制品放入井水中检验。该反应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现有一支盛有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片(已打磨)的插入顺序(加入的金属足量,能一次将盐酸消耗完全),就能证明铝、锌、铁这三种的活动性顺序,则三种金属的插入顺序为   ;
(4)在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镁和锌
B.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有、,可能有
C.若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可能有
26.(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为力争2060年实现碳中和,我国把研发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再利用技术作为实现该目标的重要途径。
图1 图2
(1)我国科学家利用氢气捕获二氧化碳生成甲醇()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图2为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工业上利用图中的某种化合物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冶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a→f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填化学式)。
(4)已知反应:,X为a→f中的   (填字母)。
27.(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粗盐常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和)。工业上提纯粗盐的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③操作a是   。
(2)写出步骤①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   。
(4)步骤④在滴加稀盐酸的同时不断检测溶液的变化。当   时,说明滴加的稀盐酸已适量。
(5)如果将步骤③和步骤④的顺序颠倒,最终制得的“精盐”中除以外,还会含有杂质   (填化学式)。
28.(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可用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应选发生装置为   (选填序号)。
(4)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   (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   。
①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除杂装置(如下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选填字母);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②饱和溶液的作用是   。
29.(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小明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瓶。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明邀约几个喜欢探究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
(1)核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   产生 说明该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该溶液变质程度怎样?
【提出猜】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只含。
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波中溶质含有   。
(3)【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先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有   生成 猜想   成立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 上层清液变红
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4)【实验探究3】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取该样品并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a和操作b中都需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
②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30.(2024九下·南宁开学考)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50g该稀盐酸样品于烧杯中,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逐滴滴入到烧杯中,边滴边搅拌,随着溶液的不断滴入,溶液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能够供给呼吸的是氧气,故A符合题意,而B、C、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对人体呼吸的认识判断。
2.【答案】D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 A.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A不符合题意;
B.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B不符合题意;
C.豆油中富含油脂,故C不符合题意;
D.瘦肉中富含蛋白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3.【答案】C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解析】【解答】 A.图标是剧毒品标志,浓硫酸无毒,故A不合题意;
B.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装有浓硫酸的储罐上无需张贴该标志,故B不合题意;
C.图标是腐蚀品标志,浓硫酸具有腐蚀性,装有浓硫酸的储罐上可以张贴该标志,故C符合题意;
D.图标是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装有浓硫酸的储罐上无需张贴该标注,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 根据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结合选项中的标签的含义进行分析。
4.【答案】D
【知识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解析】【解答】 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分析】根据造成酸雨的气体的种类分析判断。
5.【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名称与俗名
【解析】【解答】碳酸钠的俗称为纯碱;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碳酸钠俗称纯碱进行分析。
6.【答案】B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解答】 洗涤剂能将油污分散成小液滴,随水流冲走,此为洗涤剂的乳化作用。由题中信息可知:衣物去污湿巾可直接擦除衣物上的油渍,其原理与洗涤剂相似,因而都是能使油污发生乳化。
故选B。
【分析】 根据洗涤剂除去油污的原理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
【解析】【解答】 A.稀盐酸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氢离子、氯离子,因此稀盐酸能导电,故A不合题意;
B.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乙醇不能离解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乙醇不能导电,故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溶液能存在可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钙离子,因此氢氧化钙溶液能导电,故C不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存在可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钠离子,因此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 物质导电有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金属单质因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能够导电,二是一些能够产生自由离子的溶液能够导电。
8.【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蒸发与蒸馏操作
【解析】【解答】 A.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故A错误;
B.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正确;
C.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故C错误;
D.蒸发滤液时不能直接加热烧杯,而是用蒸发皿,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分析;
B.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分析;
C.根据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分析;
D.根据蒸发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分析。
9.【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牙膏呈碱性,pH>7。A答案正确;
B、厕所清洁剂呈酸性,pH<7。B答案错误;
C、生理盐水呈中性,pH=7。C答案错误;
D、柠檬呈酸性,pH<7。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生活中常用物质的pH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解析】【解答】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质量增加,但不变质,故A不合题意;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而使溶液质量减少,故B不合题意;
C.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不属于溶液的质量,故溶液的质量减少,故C符合题意;
D.酒精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挥发而使溶液质量减少,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能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变化即是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并且质量变小,据此分析判断。
11.【答案】D
【知识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 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A错误;
B.可溶性的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Mg(OH)2难溶于水,不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B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呈蓝紫色火焰,故C错误;
D.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生成氨气,所以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有氨味产生,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12.【答案】B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A、a处有空气,没有水,则不易生锈,故A不符合题意;
B、 b处有空气,有水,则易生锈,故B符合题意;
C、 C、c处蒸馏水中几乎不含的氧气,则不易生锈,故C不符合题意;
D、b处铁生锈最严重,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铁与空气中氧气和水接触生锈进行分析
13.【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 酸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电离出的氢离子。
故选D。
【分析】 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是无色酚酞变色;都能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都能和碱反应生成水等,都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14.【答案】C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 A.氢氧化锂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氢氧化锂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锂和水,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氢氧化锂不能和氧化铁反应,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氢氧化锂能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锂和氢氧化铜,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由于氢氧化锂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所以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一般也能与氢氧化锂反应;因此氢氧化锂能和二氧化碳、盐酸、氯化铜溶液等物质反应;氢氧化锂不能和氧化铁反应。
15.【答案】A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A.用盐酸除铁锈,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金属氧化物和酸,不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A符合题意;
B.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B不合题意;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C不合题意;
D.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6.【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检验、鉴别
【解析】【解答】 A.Na2CO3虽与盐酸、稀硫酸、均能反应,但与盐酸、稀硫酸的现象相同,均是有无色气体生成,故A不合题意;
B.Ba(OH)2和盐酸、稀硫酸均可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Ba(OH)2+H2SO4=BaSO4↓+2H2O,且有两种不同的现象,现象分别为:无明显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故B符合题意;
C.Na2SO4与提供的两种物质均不反应。因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故C不符合题意;
D.KOH虽均能导提供的两种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但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现象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进行,若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则反应能发生,否则就不能发生反应。
17.【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CuSO4易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MgSO4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放入水中现象不同,用水可以鉴别,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钙易溶于水,放入水中现象不同,用水可以鉴别,故B不符合题意
C、NH4NO3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氯化钠溶于水不放热也不吸热,使溶液温度变化不大;放入水中现象不同,用水可以鉴别,故C不符合题意;
D、硫酸钾、硫酸钠均易溶于水,且溶于水温度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所给各组物质的溶解性、溶液的颜色、溶解时热量的变化各方面综合判断。
18.【答案】A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解答】A.三种离子不能生成气体、沉淀和水,可以共存,故A符合题意;
B.和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则不能共存,故B不合题意;
C.和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则不能共存,故C不合题意;
D.和生成水,则不能共存,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离子间若能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9.【答案】A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酸溶液pH小于7,则pH小于7的溶液一定呈酸性,故A正确;
B.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但是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金属,例如碳酸盐也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气体,故B错误;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C错误;
D.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pH小于7的溶液显酸性分析;
B.根据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但是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金属分析;
C.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
D.根据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显碱性分析。
20.【答案】C
【知识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 A.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减弱,pH减小逐渐接近7,但溶液始终呈碱性,pH>7,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向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刚开始是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时,硝酸钾溶解,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溶液饱和后不变,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硫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一开始不会生成沉淀,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Mg、Al、Fe粉末,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g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完全来自于酸中的氢元素,金属过量,酸不足量,最终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金属活动性镁强于铝强于铁,则镁的反应速率大于铝大于铁,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 A.根据碱性溶液加水稀释时碱性减弱,pH减小逐渐接近7来分析;
B.根据不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时,硝酸钾溶解,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溶液饱和后不变来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一开始不会生成沉淀来分析;
D.根据反应生成的氢气完全来自于酸中的氢元素,金属过量,酸不足量,最终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金属活动性镁强于铝强于铁,镁的反应速率大于铝大于铁来分析。
21.【答案】(1)N
(2)
(3)
(4)
(5)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
【解析】【解答】(1)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
(2)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3) (4)读物质名称时从右向左读,原子个数读出来;
(5)根据地壳的元素组成的知识解答。
【分析】(1)氮原子的符号为N;
(2)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写作: ;
(3)碳酸氢钠由碳酸氢根离子和钠离子构成,写作 ;
(4)硝酸由硝酸根离子和氢离子构成,写作 ;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它的氧化物为三氧化二铝,写作 。
22.【答案】(1)③
(2)⑤
(3)②
(4)④
(5)①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
【解析】【解答】(1)配制生理盐水的是氯化钠 ③ 。
(2)可以做补钙剂的是碳酸钙 ⑤ 。
(3)氢氧化钠是工业的原料,常用作制取肥皂,故答案为: ② 。
(4)硫酸是原电池的主要原料,故可以做车用蓄电池的是 ④ 。
(5)生活中既可作食品调味剂,又能用于清洗热水瓶内水垢的是食醋,故答案为: ① 。
【分析】根据食醋是调味品且清洗水垢,氢氧化钠是工业原料来制取碱性物质,碳酸钙是常用的补钙剂,氯化钠常且生理盐水,硫酸常用作电池来解答。
23.【答案】(1)氟
(2)得到
(3)低
(4)
(5)①③④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是氟元素;
(2)17号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3)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较远的电子能量较高;
(4)1号元素是H,在化合物中常显+1价,8号元素是O,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其中氢氧原子常以OH-原子团的形式构成化合物,13号元素是Al,在化合物中常显+3价,在化合物中,正价元素排在前面,负价元素排在后面,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第1、8、13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OH)3;
(5)①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X和Z都位于第二周期,所以X和Z元素原子核外均有2个电子层,说法正确;
②Y是12号元素,是Mg,其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最外层为“8”的稳定结构,形成镁离子,所以Y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说法错误;
③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即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X和Y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同一主族,即二者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所以X和Y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说法正确;
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是原子的稳定结构,Z原子位于第八族,其最外层电子数为8,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数,所以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说法正确。
故选①③④。
【分析】 (1)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
(2)根据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进行解答;
(3)根据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较远的电子能量较高进行解答;
(4)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为零,结合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
(5)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进行分析。
24.【答案】(1)煮沸
(2)B
(3)丙;甲;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CD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溶液的组成及特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 (1)天然水煮沸时,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A.白糖能溶于水,在水中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A不合题意;
B.汽油不能溶于水,在水中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形成溶液,故B符合题意;
C.食盐能溶于水,在水中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C不合题意;
D.高锰酸钾能溶于水,在水中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①根据图片信息可知,随着温度升高,丙曲线呈下降趋势,因此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丙;
②溶液的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乙的溶解度大于20g,因此向100g 水中分别加入20g甲和20g乙,能形成饱和溶的是甲;
③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④A.t2℃时,甲溶解度为50g,则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故A错误;
B.甲和乙溶液的质量没有确定,无法计算分别析出多少晶体,无法比较,故B错误;
C.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甲>乙>丙,根据溶解概念可知,分别将50g甲、乙、丙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甲<乙<丙,故C正确;
D.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甲、乙的溶解度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甲、乙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丙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后,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故D正确。
故选CD。
【分析】(1)根据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解答;
(2)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的物质,且是均一稳定的;
(3)①根据图像确定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②根据图像确定℃时 甲和乙的溶解度,再与加入的溶质质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溶液是否饱和;
③当一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明显,而另一种溶解度变化不明显时,可以使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提纯;
④A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析出固体质量的多少与溶解度的变化大小有关,还与溶液质量大小有关;
C.溶解度越大,则需要的溶剂质量越少。
25.【答案】(1)导电性
(2)
(3)或
(4)A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 (1)防雷击要远离金属制品,因为金属具有导电性;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3)先插入Fe,其与盐酸发生反应有气泡生成、溶液变绿色,说明金属活动性Fe>H,再插入Zn,其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溶液由绿色变为无色透明,说明金属活动性Zn>Fe,最后插入Al,其表面有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金属活动性Al>Zn;若是先插入Zn,其与盐酸发生反应有气泡生成,说明金属活动性Zn>H,再插入Fe,其与氯化锌溶液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Zn>Fe,最后插入Al,其表面有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金属活动性Al>Zn,也可证明,故填Fe→Zn→Al或Zn→Fe→Al;
(4)A.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铜强,在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镁先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Cu(NO3)2反应完,若还有镁粉,镁才能与Zn(NO3)2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锌。若滤液为无色,说明硝酸铜已完全反应,可能是镁有剩余,则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镁和锌,故A正确;
B.若滤液为蓝色,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铜,硝酸锌肯定还没反应,则滤液中一定有Cu2+、Zn2+和Mg2+,故B错误;
C.若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含有锌或镁,则滤液中一定没有Cu2+,故C错误。
故选A。
【分析】 (1)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分析;
(2)根据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分析;
(3)根据金属活动性的检验分析;
(4)根据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铜强,在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镁先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Cu(NO3)2反应完,若还有镁,才能与Zn(NO3)2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锌进行分析。
26.【答案】(1)
(2)
(3)
(4)a
【知识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 (1)由图1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一氧化碳属于化合物且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由物质的分类以及碳元素的化合价可知,a是甲烷,b是碳的单质,c是一氧化碳,d是二氧化碳,e是碳酸,f是一种盐,故能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 ,化学式为 ;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不变,该反应中,反应前有2个C、4个H、3个O、2个Na,反应后有2个Na、1个C、3个O,相差1个C、4个H,故X为CH4,故选a。
【分析】 (1)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2)根据炼铁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而样啊互通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27.【答案】(1)过滤
(2)
(3)除尽
(4)=7
(5)和
【知识点】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 (1)操作a实现了固液分离,则名称是过滤。
(2)步骤①中所发生的反应为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Ca(OH)2=Mg(OH)2↓+CaCl2。
(3)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钙。
(4)滤液中含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步骤④中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当pH=7时,说明氢氧化钠、碳酸钠已经除尽,此时滴加的稀盐酸已适量。
(5)粗盐水中含杂质氯化镁和氯化钙,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如果将步骤③和步骤④的顺序颠倒,先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最终制得的“精盐”中除 NaCl 以外,还会含有杂质CaCl2、MgCl2。
【分析】(1)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
(2)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碳酸钠和钙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
(4)当稀盐酸和溶液中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据此分析判断;
(5) 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28.【答案】(1)铁架台
(2)
(3)A
(4)C;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吸收(或除尽)杂质气体
【知识点】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 (1)根据图示可知①为铁架台;
(2)实验室用A装置为氧气的发生装置时,需要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且试管口没有棉花,则适合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则适合用A为反应的发生装置;
(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因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为C;
用F装置为反应的发生装置时,当反应发生后关闭弹簧夹,U形管中反应继续发生,产生的气体使U形管中压力增大,液体药品被压往左侧,当与固体药品分离时反应停止,再次打开弹簧夹,液体药品流入U形管右侧,当与固体药品接触时反应又重新开始,则F装置的优点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①碳酸氢钠能与HCl反应生成NaCl、H2O、CO2,则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除去HCl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除去CO2中HCl和水蒸气,要先用碳酸氢钠溶液除氯化氢,气体从4口进入,3口出,后用浓硫酸除水,气体从1进,2出;
故选c。
②碳酸氢钠能与HCl反应生成NaCl、H2O、CO2,则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除去HCl气体。
【分析】 (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解答;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3)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可以选择发生装置。
(4)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不同的实验装置,优缺点不同。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能够吸收氯化氢,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
29.【答案】(1)有气泡产生;
(2)、
(3)白色沉淀;二
(4)引流;大于
【知识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 (1)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说明该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2)【提出猜想】猜想二中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说明有剩余的氢氧化钠,变质的氢氧化钠转化为了碳酸钠,所以猜二应该为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
(3)【实验探究2】含有碳酸钠,则在加入氯化钡溶液后,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可以观察到白色沉淀现象,然后取上层清液,氯化钡显中性,碳酸钠显碱性,而加入氯化钡过量,将碳酸钠全部除去,取的清液中没有碳酸钠,加入酚酞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证明有氢氧化钠存在,所以猜想二成立;
(3)①操作a是分离固体和溶液,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
②由于碳酸钠和石灰水反应也会生成氢氧化钠,故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大于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分析】(1)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
(2)部分变质,即一部分变成碳酸钠,另一部分还是原来的氢氧化钠;
(3)【实验探究2】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分析;
(4)①根据玻璃棒用途:搅拌、引流、转移物质等分析;
②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大于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因为反应过程中生成了氢氧化钠。
30.【答案】(1)
(2)设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答: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点时溶液的pH=7,即此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成反应,那么溶质为反应产物NaCl。
【分析】 (1)根据a点时的溶液pH值确定反应进度,进而确定此时的溶质种类。;
(2)氢氧化钠的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最后与稀盐酸的溶液质量作比即可。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高二上学期8月月考试题 化学(解析版)

下一篇: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2023—2024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最后一卷试题(PDF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