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1.清蒸宝应大闸蟹由青色变成红色,小泽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位同学的看法而言,这应该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分类
2.王小波同学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白糖,就“可能是白糖”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与假设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3.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石蜡的密度 B.石蜡的硬度
C.石蜡的溶解性 D.石蜡的可燃性
4.如图是对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验证了蜡烛燃烧的所有生成物
B.甲图实验可以比较出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高低
C.乙图实验可验证蜡烛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
D.丙图的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可以燃烧的气体
5.关于蜡烛燃烧过程中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石蜡是非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收热量
B.蜡烛燃烧可能生成C、CO、CO2、H2O
C.石蜡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D.蜡烛必须有棉线的蜡芯,否则不能燃烧
6.某实验将一支燃烧的蜡烛置于一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内,从蜡烛置入开始到蜡烛熄灭为止,过程共计160秒。期间传感器记录下容器内氧气和一氧化碳在各个时刻的含量,并绘制出下图两条曲线①和②。通过分析该两条曲线,可以推断出的结论是
A.蜡烛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B.蜡烛燃烧时没有二氧化碳生成
C.曲线①表示的是一氧化碳的含量及其变化
D.在第160秒时容器内还有氧气
7.在“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实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燃烧中蜡烛熔化 B.产物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
C.产物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
8.小雯做了一个名为“覆水可收”的兴趣实验。她将蜡烛粘在盘子的底部,向盘子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点燃蜡烛后,将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如图所示)。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后,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B.一段时间后,玻璃杯内液面上升
C.液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液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D.液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液面上方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9.下列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蜡烛浮于水面,说明蜡烛的密度小于水B.用小刀可将蜡烛切开,说明蜡烛的硬度较小
C.蜡烛吹灭后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D.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10.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用蜡烛(主要成分石蜡)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这一现象说明石蜡的熔点较低B.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C.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石蜡分解产生的氢气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11.关于下列课外小实验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燃着的蜡烛上面放一冷的瓷盘,瓷盘底变黑,说明蜡烛中含有炭黑
B.用白糖、果汁、小苏打、水、柠檬酸自制汽水,说明小苏打与水混合产生气体
C.用干燥的手摩擦撕成条的塑料绳,塑料条像花开一样,说明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
D.用相同的玻璃瓶和水自制乐器,瓶内水多少不同,敲击时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12.某同学在做“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时,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以上三个实验均可以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B.图二实验中,吸气时应打开a,关闭b;呼气时应该打开b,关闭a
C.图三实验中,吸气或呼气时都不需要关闭c、d
D.图三乙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时防止吸气时乙中液体进入口中
13. 空气质量意味着生活质量。下表为某同学测量的呼吸前后气体组成的实验数据(相同状况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吸入空气(体积分数/%) 呼出空气(体积分数/%)
氮气 78 75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蒸气 a b
A.本实验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aB.人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与水蒸气
C.呼出气体的总体积与吸入空气的总体积相等
D.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呼吸前后体积几乎无变化
14.某兴趣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下面是探究过程,请认真完成探究。
(1)蜡烛的外观 色, 状。用鼻子闻一闻,它 气味。我们可以用手在蜡烛上 或者用小刀 ,说明它很 ,切下来的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会 ,说明它 。
(2)把一个火柴梗平放入蜡烛火焰焰心中,1s后取出来,火柴梗 (选填“两端”、“中间”)先黑,说明 温度最高。
(3)现有两只烧杯,一只干燥,另一只用澄清石灰水湿润过内壁。分别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发现干燥的烧杯 ,而另一只烧杯 ,分别说明了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 和 。
(4)吹灭蜡烛后,马上点燃刚熄灭后产生的 ,蜡烛会 。
15. 用下列实验研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
(1)实验1能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低的现象是 。
(2)实验2能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
步骤Ⅰ:从导管口 (填“a”或“b”)连续吹气10秒,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步骤Ⅱ:另取相同装置和药品,从导管口 (补全实验操作),未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 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小刚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像化学中的指示剂一样,遇到物质颜色会发生改变,就小刚的看法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结论
2.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3.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最重要的方法是
A.计算 B.测量
C.实验 D.推理
4. 小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5. 下列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的含量 B.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少 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
6.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你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
①关注物质的变化; ②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③关注物质的性质;
④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A.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7. 祖国文化灿烂辉煌.有关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理解错误的是
A.蚕“丝”是天然纤维B.“蜡炬成灰”只发生化学变化
C.“泪”指液态蜡D.“灰”是指蜡燃烧产生的CO2等物质
8. 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B.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84%
9. 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A.A B.B C.C D.D
10. 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11. 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过一会儿,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B.蜡烛由于氧气不足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12. 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组成的.
(1)石蜡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填“大”或“小”).
(2)点燃蜡烛在其燃烧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3)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火焰的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温度最高.
(4)轻轻一吹即可使蜡烛熄灭,原因是 (填序号).
A.降低石蜡的着火点 B.隔绝了空气 C.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13. 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感官,也可以借助仪器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果。
(1)观察与思考一: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 、
(2)观察与思考二:在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过程中O2体积分数的测定
实验1:一定条件下,蜡烛在一瓶空气中燃烧。某同学利用O2传感器,测定燃烧过程中O2的体积分数。(如下图所示)
观察实验结果图,初始时O2的体积分数是 %,蜡烛熄灭时O2的体积分数是 %。
实验2:相同实验条件下,某同学另取一瓶混有空气的O2进行测定(初始时O2的体积分数是30%)。
结合已有信息,合理猜想:蜡烛熄灭时O2的体积分数(与实验1相比较)。
请写出两种不同情况并分别说明理由。
【温馨提示:实验操作合理,蜡烛相同且量足够,忽略仪器误差】
猜想1及理由: ;猜想2及理由: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1.清蒸宝应大闸蟹由青色变成红色,小泽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位同学的看法而言,这应该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分类
【答案】B
【解析】A、本题给出的信息中,没有做实验,错误;
B、小泽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属于建立假设,正确;
C、本题是对现象的原因探究,不是观察法,错误;
D、本题给出的信息中,没有进行分类,错误。
2.王小波同学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白糖,就“可能是白糖”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与假设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答案】A
【解析】A、猜想与假设是对于一个未知事物进行理论性上的猜想,故可能是白糖属于猜想与假设,正确;
B、在符合一定科学依据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设计实验方案,错误;
C、收集证据即收集相关的资料和相关的数据,错误;
D、得出结论是根据实验现象和相关资料得出结论,错误。
3.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石蜡的密度 B.石蜡的硬度
C.石蜡的溶解性 D.石蜡的可燃性
【答案】D
【解析】A、将石蜡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密度比水小,正确;
B、用小刀能切下,说明石蜡质软,即石蜡硬度小,正确;
C、将石蜡放入水中不溶解,说明石蜡不溶于水,正确;
D、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无法说明石蜡是否可燃性,错误。
4.如图是对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验证了蜡烛燃烧的所有生成物
B.甲图实验可以比较出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高低
C.乙图实验可验证蜡烛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
D.丙图的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可以燃烧的气体
【答案】B
【解析】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甲验证的是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高低,乙生成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液滴,检验的是是否有水生成,丙点燃的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没有验证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错误;
B、将火柴梗伸入火焰1~2S拿出,炭化越严重温度越高,甲图实验可以比较出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高低,正确;
C、乙图实验可验证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错误;
D、丙图的白烟是蜡烛熄灭后温度降低,石蜡蒸汽凝结成的石蜡小颗粒,错误。
5.关于蜡烛燃烧过程中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石蜡是非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收热量
B.蜡烛燃烧可能生成C、CO、CO2、H2O
C.石蜡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D.蜡烛必须有棉线的蜡芯,否则不能燃烧
【答案】B
【详解】A、石蜡是非晶体,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熔化时温度改变,错误;
B、蜡烛完全燃烧生成CO2、H2O,不完全燃烧时可能生成C、CO,正确;
C、石蜡是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改变,错误;
D、据燃烧的条件可知,蜡烛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蜡烛不是必须有棉线的蜡芯,错误。
6.某实验将一支燃烧的蜡烛置于一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内,从蜡烛置入开始到蜡烛熄灭为止,过程共计160秒。期间传感器记录下容器内氧气和一氧化碳在各个时刻的含量,并绘制出下图两条曲线①和②。通过分析该两条曲线,可以推断出的结论是
A.蜡烛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B.蜡烛燃烧时没有二氧化碳生成
C.曲线①表示的是一氧化碳的含量及其变化
D.在第160秒时容器内还有氧气
【答案】D
【解析】A、传感器记录下容器内氧气和一氧化碳在各个时刻的含量,生成了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元素不变,说明蜡烛含有碳元素,但是该实验不能说明蜡烛含有氢元素,错误;
B、传感器记录下容器内氧气和一氧化碳在各个时刻的含量,但是蜡烛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错误;
C、曲线①中该物质含量逐渐减小,故表示的是氧气的含量及其变化,错误;
D、曲线①表示的是氧气的含量及其变化,由图可知在第160秒时容器内还有氧气,正确。
7.在“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实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燃烧中蜡烛熔化
B.产物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
C.产物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
【答案】C
【解析】A、蜡烛熔化是液化过程,是物理变化,错误;
B、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过程,属物理变化,错误;
C、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钙的沉淀导致的,是化学变化,正确;
D、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是蜡蒸汽遇冷形成的石蜡固体,是物理变化,错误。
8.小雯做了一个名为“覆水可收”的兴趣实验。她将蜡烛粘在盘子的底部,向盘子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点燃蜡烛后,将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如图所示)。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后,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
B.一段时间后,玻璃杯内液面上升
C.液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液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D.液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液面上方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答案】D
【解析】A、点燃蜡烛后,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正确;
B、点燃蜡烛后,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内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一段时间后,玻璃杯内水面上升,正确;
C、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正确;
D、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含有氮气、剩余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错误。
9.下列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蜡烛浮于水面,说明蜡烛的密度小于水
B.用小刀可将蜡烛切开,说明蜡烛的硬度较小
C.蜡烛吹灭后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D.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A、蜡烛的密度小于水,故蜡烛浮于水面,正确;
B、蜡烛的硬度较小,故用小刀可将蜡烛切开,正确;
C、蜡烛吹灭后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正确;
D、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不能说明生成二氧化碳,错误。
10.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用蜡烛(主要成分石蜡)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这一现象说明石蜡的熔点较低
B.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C.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石蜡分解产生的氢气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答案】B
【解析】A、蜡烛中主要物质在温度不高的条件下能变为石蜡蒸汽,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沸点较低,错误;
B、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导气管不能太长,如果导气管太长,由于温度的降低,石蜡蒸汽会在导管中冷凝,不能从导气管的末端导出,使实验不成功,正确;
C、在燃着蜡烛火焰的焰心上插一根导管,在另一端导管口点燃产生“子火焰”,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白烟,是石蜡蒸汽,错误;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汽,而不是该处氧气充足,错误。
11.关于下列课外小实验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燃着的蜡烛上面放一冷的瓷盘,瓷盘底变黑,说明蜡烛中含有炭黑
B.用白糖、果汁、小苏打、水、柠檬酸自制汽水,说明小苏打与水混合产生气体
C.用干燥的手摩擦撕成条的塑料绳,塑料条像花开一样,说明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
D.用相同的玻璃瓶和水自制乐器,瓶内水多少不同,敲击时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答案】C
【解析】A、燃着的蜡烛上面放一冷的瓷盘,瓷盘底变黑,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错误;
B、小苏打不能和水反应生成气体,能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错误;
C、用干燥的手摩擦撕成条的塑料绳,塑料条像花开一样,说明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同种电荷相斥,因此塑料条像花开一样,正确;
D、用相同的玻璃瓶和水自制乐器,瓶内水多少不同,敲击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错误。
12.某同学在做“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时,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以上三个实验均可以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B.图二实验中,吸气时应打开a,关闭b;呼气时应该打开b,关闭a
C.图三实验中,吸气或呼气时都不需要关闭c、d
D.图三乙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时防止吸气时乙中液体进入口中
【答案】A
【解析】A、实验一中木条在空气中燃烧的更为剧烈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不能验证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错误;
B、图二实验中,吸气时应打开a,关闭b;呼气时应该打开b,关闭a,可以通过观察锥形瓶B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而锥形瓶A中石灰水无变化验证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正确;
C、图三实验是对图二实验的改进,是否关闭c、d对乙中石灰水产生浑浊和甲中石灰水不变,进而验证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的结论不产生影响,正确;
D、图三乙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吸气时乙中液体进入口中,正确。
13. 空气质量意味着生活质量。下表为某同学测量的呼吸前后气体组成的实验数据(相同状况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吸入空气(体积分数/%) 呼出空气(体积分数/%)
氮气 78 75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蒸气 a b
A.本实验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aB.人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与水蒸气
C.呼出气体的总体积与吸入空气的总体积相等
D.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呼吸前后体积几乎无变化
【答案】C
【解析】A、呼吸作用消耗O2产生CO2和H2O,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大于吸入气体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正确;
B、人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与水蒸气,正确;
C、人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与水蒸气,气体总体积增大,所以呼出气体的总体积大于吸入空气的总体积,错误;
D、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且氮气不参与呼吸作用,在呼吸前后体积几乎无变化,呼出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变小,是因为气体总体积增大,正确。
14.某兴趣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下面是探究过程,请认真完成探究。
(1)蜡烛的外观 色, 状。用鼻子闻一闻,它 气味。我们可以用手在蜡烛上 或者用小刀 ,说明它很 ,切下来的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会 ,说明它 。
(2)把一个火柴梗平放入蜡烛火焰焰心中,1s后取出来,火柴梗 (选填“两端”、“中间”)先黑,说明 温度最高。
(3)现有两只烧杯,一只干燥,另一只用澄清石灰水湿润过内壁。分别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发现干燥的烧杯 ,而另一只烧杯 ,分别说明了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 和 。
(4)吹灭蜡烛后,马上点燃刚熄灭后产生的 ,蜡烛会 。
【答案】(1)白 圆柱 稍有 一掰 切下一块 软 浮在水面 密度小于水
(2)两端 外焰 (3)壁内出现水珠 石灰水变浑浊 水 二氧化碳 (4)白烟 重新燃烧
【解析】(1)蜡烛一般是白色、圆柱状、稍有气味的固体;可以用手在蜡烛上一掰或者用小刀切下一块,说明蜡烛质软;蜡烛的密度小于水,且不溶于水,因此将蜡烛放入水中,发现它会浮在水面;
(2)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根据火柴梗的两端部分最先变黑,可以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3)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杯壁内出现水珠,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水;将用澄清石灰水湿润过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杯壁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
(4)蜡烛吹灭后发现有一股白烟产生,白烟是石蜡的小颗粒,用燃着的火柴通过白烟可能把蜡烛重新引燃。15. 用下列实验研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
(1)实验1能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低的现象是 。
(2)实验2能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
步骤Ⅰ:从导管口 (填“a”或“b”)连续吹气10秒,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步骤Ⅱ:另取相同装置和药品,从导管口 (补全实验操作),未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1)呼出气体中的蜡烛先熄灭 (2)a b连续吸气10秒
【解析】(1)实验1和实验2,蜡烛燃烧需要消耗氧气,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低,呼出气体对于蜡烛燃烧时间短;
(2)控制变量法探究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为保证呼出的气体能与澄清石灰水充分接触,从导管口a连续吹气10秒,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另取相同装置和药品,从导管口b连续吸气10秒,保证空气与澄清石灰水充分接触,未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
1. 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小刚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像化学中的指示剂一样,遇到物质颜色会发生改变,就小刚的看法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结论
【答案】B
【解析】小刚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像化学中的指示剂一样,遇到物质颜色会发生改变,这属于小刚的观点假设。
2.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答案】B
【解析】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根据题意,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是猜想与假设环节
A、“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提出问题,错误;
B、“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猜想与预测,正确;
C、“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属于进行实验,错误;
D、“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获得结论,错误。
3.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最重要的方法是
A.计算 B.测量
C.实验 D.推理
【答案】C
【解析】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的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新的化学知识。计算、测量和推理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但都没有实验更加重要。
4. 小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答案】C
【解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
5. 下列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的含量
B.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少
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
【答案】A
【解析】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所含成分相比有:氧气的含量多,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少,因为人体吸入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A、“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的含量”,说法错误,因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错误;
B、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正确;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少,正确;
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正确。
6.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你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
①关注物质的变化;
②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③关注物质的性质;
④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A.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化学学习的特点是:①关注物质的性质;②关注物质的变化及变化时伴随着的现象;③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系统地、细致地观察和描述,而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种性质或变化,经过比较和分析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
7. 祖国文化灿烂辉煌.有关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理解错误的是
A.蚕“丝”是天然纤维
B.“蜡炬成灰”只发生化学变化
C.“泪”指液态蜡
D.“灰”是指蜡燃烧产生的CO2等物质
【答案】B
【解析】A、蚕“丝”属于天然纤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正确;
B、“蜡炬成灰”中蜡烛熔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既发生化学变化也发生物理变化,错误;
C、“泪”指蜡烛熔化形成的液态蜡,正确;
D、“灰”是指蜡燃烧产生的CO2等物质,正确。
8. 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B.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84%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正确;
B、蜡烛燃烧过程中,氧气含量逐渐降低,说明蜡烛燃烧需要氧气,正确;
C、由图可知,氧气体积分数降到16%时,故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正确;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熄灭后,容器中氧气含量占16%,其它气体占84%,其它气体包括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故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不可能为84%,错误。
9. 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选项的回答属于结论性回答,错误;
B、选项的回答属于解释性的回答,错误;
C、选项为解释性的回答,错误;
D、选项的回答属于验证性的回答,正确。
10. 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答案】B
【解析】A、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含量降低,故曲线①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错误;
B、反应后有一氧化碳生成,故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反应,正确;
C、蜡烛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错误;
D、当氧气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时蜡烛就熄灭,错误。
11. 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过一会儿,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B.蜡烛由于氧气不足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答案】B
【解析】A、挥发的蜡烛遇冷后不能凝结成炭黑,错误;
B、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正确;
C、蜡烛的燃烧需要氧气参与,错误;
D、如果蜡烛中不含有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蜡烛燃烧后也不可能生成碳单质,错误。
12. 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组成的.
(1)石蜡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填“大”或“小”).
(2)点燃蜡烛在其燃烧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3)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火焰的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温度最高.
(4)轻轻一吹即可使蜡烛熄灭,原因是 (填序号).
A.降低石蜡的着火点 B.隔绝了空气 C.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答案】(1)小 (2)蜡烛熔化 (3)外焰 (4)C
【解析】(1)根据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2)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点燃蜡烛后,蜡烛会熔化,即由固态变为液态,但组成没有变化,也就是说没有新物质生成,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蜡烛熔化;
(3)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根据火柴梗的两端部分最先变黑,可以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4)吹蜡烛的过程中空气流动加快,燃烧放出的热量迅速散失而使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
13. 某同学用相同的两个玻璃罩探究蜡烛(主要含碳、氢元素)在其中的燃烧情况。
实验Ⅰ:如图甲,将三个盛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敞口容器编号,并等距离定在铁丝上,在铁丝两侧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立即用玻璃罩扣上,使铁丝处于正中位置。三个容器内石灰水变浑浊所需的时间如表格所示。
容器编号 1 2 3
时间/秒 3.2 5.0 11.1
实验Ⅱ:如图乙,将三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分别置于玻璃罩内的不同位置。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的示数明显增大,A、C示数增大不明显。
(1)根据表中数据,推测实验Ⅰ中,先熄灭的是 (填“高”或“低”)蜡烛。
(2)通过上述实验,解释1号容器内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的原因。
(3)结合实验及相关知识分析,高层楼房着火时,一般情况下,合理的做法有 (可多选)。
A.排队乘电梯依次撤离 B.向着火楼层的上方撤离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跑离火场 D.若火势不大,可用灭火器材将火扑灭
【答案】(1)高 (2)蜡烛中含有碳元素,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蜡烛燃烧放热,使火焰周围气体的温度升高,密度变小,向上运动,玻璃罩上方温度较高,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逐渐在其上方聚集,先与1号容器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 (3)CD
【解析】(1)由表可知,1号容器中的澄清石灰水最先变浑浊,说明生成的二氧化碳先汇聚到烧杯的上部,则实验I中先熄灭的是高层的蜡烛;
(2)1号容器内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是因为蜡烛中含有碳元素,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蜡烛燃烧放热,使火焰周围气体的温度升高,密度变小,向上运动,玻璃罩上方温度较高,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逐渐在其上方聚集,先与1号容器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
(3)A、高层楼房着火时易造成电路断电,不可乘电梯撤离,错误;
B、着火时生成的有害气体与烟尘受热密度变小,向上挥发,所以高层楼房着火时不可向着火楼层的上方撤离,错误;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避免有害气体或烟尘进入呼吸道,着火时生成的有害气体与烟尘受热密度变小,向上挥发,弯腰跑离火场可以避免窒息,正确;
D、若火势不大,可用灭火器材将火扑灭,正确。
14. 某兴趣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探究。
(1)小明进行了实验并得出结论如下表,请补充完整。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① 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 /
② 向其中一瓶气体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消石灰水变 化学方程式为
③ 向另一瓶气体中插入燃着的木条 燃着的木条熄火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木条熄灭
(2)小红认为实验③的结论不正确,并查阅到相关资料。
【资料卡片】
Ⅰ.经测定,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其他气体
吸入的空气(%)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Ⅱ.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如图。
Ⅱ.将燃着的木条插入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能正常燃烧。
请结合以上资料,简述小红认为实验③结论不正确的理由。
【答案】(1)浑浊 Ca(OH)2+CO2=CaCO3↓+H2O (2)由资料Ⅲ可知,二氧化碳含量80%时木条仍能燃烧,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仅为4%,因此,不是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木条熄灭(或由资料Ⅱ可知,当氧气含量低于15.65%(约16%)时蜡烛熄灭,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为16%,因此木条熄灭的原因是氧气含量不足)
【解析】(1)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向其中一瓶气体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2)由资料Ⅲ可知,二氧化碳含量80%时木条仍能燃烧,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仅为4%,因此,不是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木条熄灭(或由资料Ⅱ可知,当氧气含量低于15.65%(约16%)时蜡烛熄灭,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为16%,因此木条熄灭的原因是氧气含量不足)。
15. 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感官,也可以借助仪器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果。
(1)观察与思考一: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 、
(2)观察与思考二:在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过程中O2体积分数的测定
实验1:一定条件下,蜡烛在一瓶空气中燃烧。某同学利用O2传感器,测定燃烧过程中O2的体积分数。(如下图所示)
观察实验结果图,初始时O2的体积分数是 %,蜡烛熄灭时O2的体积分数是 %。
实验2:相同实验条件下,某同学另取一瓶混有空气的O2进行测定(初始时O2的体积分数是30%)。
结合已有信息,合理猜想:蜡烛熄灭时O2的体积分数(与实验1相比较)。
请写出两种不同情况并分别说明理由。
【温馨提示:实验操作合理,蜡烛相同且量足够,忽略仪器误差】
猜想1及理由: ;猜想2及理由: 。
【答案】(1)颜色、状态 明亮的火焰,烛芯周围的固态石蜡熔化为液态 有“白烟”生成,液态石蜡重新凝固 (2)20.7 16 等于16%,由图可知,当氧气体积分数为16%时蜡烛可能就会熄灭。 小于16%,初始时氧气体积分数变大,导致燃烧剧烈,放热多,温度不易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小值可能大于14%
【解析】(1)观察与思考一:蜡烛燃烧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明亮的火焰,烛芯周围的固态石蜡熔化为液态(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燃烧后观察到有“白烟”生成,液态石蜡重新凝固(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观察与思考二:观察实验结果图,初始时O2的体积分数是20.7%,蜡烛熄灭时O2的体积分数是16 %。;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
猜想1 及理由:等于16%,由图可知,当氧气体积分数为16%时蜡烛可能就会熄灭。(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猜想2及理由:小于16%,初始时氧气体积分数变大,导致燃烧剧烈,放热多,温度不易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小值可能大于14%。(其他合理答案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