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A卷)(原卷+解析卷)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第三章 物态变化 (A卷)
(考试时间:80分钟 试卷满分:80分)
注意事项:
1.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第Ⅰ卷 选择题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年青海)我们常吃的月饼是在烤箱里“烤”的,但根据南宋《武林旧事》记载,最早的月饼出自笼屉,青海就保留着用蒸笼“蒸”月饼的传统习俗。“蒸”月饼时,关于笼屉上方冒出的“白气”,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白气”是水蒸气,是液化现象 B. “白气”是小水滴,是液化现象
C. “白气”是水蒸气,是汽化现象 D. “白气”是小水滴,是汽化现象
2、(2024年广东广州)广州春季“回南天”到来时,课室的黑板、墙壁和玻璃都容易“出水”,如图是在“出水”玻璃上写的字。这些“水”是由于水蒸气(  )
A. 遇热汽化吸热形成的 B. 遇热汽化放热形成的
C. 遇冷液化放热形成的 D. 遇冷液化吸热形成的
3、(2024年江苏无锡)如图所示,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碘的熔点约为114℃。打开电吹风热风挡对玻璃泡加热,温度约为60℃,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停止加热,冷却后玻璃泡内又出现碘颗粒。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热时,碘颗粒熔化 B. 冷却时,碘蒸气凝固
C. 加热时,碘颗粒升华 D. 冷却时,碘蒸气液化
4、(黑龙江龙东)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 消融的冰花 B. 草叶上的露珠
C. 洁白的雾凇 D. 夏天晾衣服
5、(2024年山东滨州)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图乙“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 图丙“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 图丁“雨水”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6、(2024年甘肃临夏州)大自然是神奇而多彩的。下列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冰清玉洁的雾凇,是热空气凝华放热形成的
B. 虚无缥缈的雾,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
C. 白如凝雪的冰雹,是水凝固吸热形成的
D. 晶莹剔透的露水,是液态水汽化吸热形成的
7、(2024年安徽)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铸造“万钧钟”和“鼎”的方法,先后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在油蜡上刻上各种图案(如图),然后在油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壳。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油蜡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铜液,待铜液冷却后,“钟鼎成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炙化其中油蜡”是升华过程 B. “炙化其中油蜡”是液化过程
C. 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固过程 D. 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华过程
8、(2024年成都)图是某小组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
B. 该实验操作简单,不需要注意安全
C. 有“白气”冒出,说明水已经沸腾
D. 水沸腾后即可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9、(2022湖南娄底) 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 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
B. 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
D. 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10、(2023年四川成都)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丰富,体验感强,深受同学们喜爱。下列实践活动中,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 )
A.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
B.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
C.给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
D.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1、(2024四川广元) 夏天的早晨,青草尖端露水珠晶莹透明,太阳出来后,露水珠慢慢消失。青草尖端露水珠的形成属于________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露水珠慢慢消失的过程需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12、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 。
13、省油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由上下两个碗状容器组成,中间有夹层,夹层有一小孔与外部相连。有研究人员发现“上部盛水 夹层盛油”能够省油(如图所示),请写出2个能省油的原因:______,______
14、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强冷才能发生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凝结成小冰晶,雪熔化时会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空气中的热量,所以才会有俗语“霜前冷,雪后寒” 。
15、(2024年河南)如图,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出空气后把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该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此过程中酒精______热量。
16、在探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特点时,小宇应通过观察__________判断水是否沸腾。待水沸腾后,小宇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归纳出实验结论:________。
加热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温度/℃ 99 99 99 99 99 99 99
17、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中,风声是由空气  __ 产生的,雨是由高空的水蒸气遇冷   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河水结冰需要  __ (选填“吸热”或“放热”)。
18、 常见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一定质量的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_________(选填“不断升高”、“保持不变”或“不断降低”)。
19、(2021吉林)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实验前需要调节铁圈的高度,此时的酒精灯应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图丙是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___。
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17分)
20、(2024山东临沂)2024年5月2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举行了第五个“国际茶日”庆祝活动,中国展台的工作人员展示了煮茶茶艺。小明想知道煮茶时茶叶对水的沸点有没有影响,于是他使用烧杯、温度计、酒精灯等器材进行了探究,并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1)将少量茶叶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后,小明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图甲所示实验装置,一是为了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二是为了让温度计的玻璃泡________;
(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为________℃;烧杯上方出现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后形成的;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描绘了如图丙所示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请给小明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
(4)分析实验数据,小明并不能得出茶叶对水的沸点有没有影响.为了得出结论,他可以________。
21、今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冻爽 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档),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____的关系;
(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档)________,观察蒸发愔况;
(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档)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________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5)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
(6)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如图甲所示,用“水浴法”给试管中某固态物质加热,得到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______。
(2)由图象可知,该固体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象中的______(选填“AB”“BC”或“CD”)段表示它的熔化过程,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D段的比热容。
科普阅读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法制盐
盐铁制度是古代重要的国家经济政策,如图题22所示,在《天工开物 作咸》中详细介绍了制盐的方法。宋代以前的海盐制造,全出于煎炼,盐的熔点是801℃,沸点是 1474℃。海盐是刮土淋卤,取卤燃薪熬盐,煎盐场所,白雾升腾。海盐锅煎之法和用具,历经元、明、清各代更替,并无明显差异。到清光绪二十七年,盐民才用沟滩之法,改煎为晒,从而结束了煎盐的历史。到了清末,海盐各产区大都改用晒制之法,技术逐渐完善起来,延续至今尚有使用。
(1)燃薪熬盐,煎盐场所,白雾升腾,这白雾的形成是先 后 (填物态变化),这些白雾中 盐的成分;(选填“含”或“不含”)
(2)使用海盐锅煎之法,在盐卤沸腾之时,撤去燃薪,盐卤将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沸腾;
(3)盐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你的判断依据是 。
五.解答题(共2小题,共8分)
24、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
25、晾晒衣服时,人们通常将湿衣服展开,放在太阳下的通风处,这样衣服干燥的更快。试解释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蒸发就越快 。
34题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
"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第三章 物态变化 (A卷)
(考试时间:80分钟 试卷满分:80分)
注意事项:
1.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第Ⅰ卷 选择题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年青海)我们常吃的月饼是在烤箱里“烤”的,但根据南宋《武林旧事》记载,最早的月饼出自笼屉,青海就保留着用蒸笼“蒸”月饼的传统习俗。“蒸”月饼时,关于笼屉上方冒出的“白气”,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白气”是水蒸气,是液化现象 B. “白气”是小水滴,是液化现象
C. “白气”是水蒸气,是汽化现象 D. “白气”是小水滴,是汽化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用蒸笼蒸月饼时产生的“白气”是锅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2024年广东广州)广州春季“回南天”到来时,课室的黑板、墙壁和玻璃都容易“出水”,如图是在“出水”玻璃上写的字。这些“水”是由于水蒸气(  )
A. 遇热汽化吸热形成的 B. 遇热汽化放热形成的
C. 遇冷液化放热形成的 D. 遇冷液化吸热形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广州春季“回南天”到来时,课室的黑板、墙壁和玻璃都容易“出水”,原因是广州地处我国的南方,春季南风吹来温暖的带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这些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黑板、墙壁和玻璃就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课室的黑板、墙壁和玻璃上造成的,液化需要放出热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4年江苏无锡)如图所示,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碘的熔点约为114℃。打开电吹风热风挡对玻璃泡加热,温度约为60℃,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停止加热,冷却后玻璃泡内又出现碘颗粒。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热时,碘颗粒熔化 B. 冷却时,碘蒸气凝固
C. 加热时,碘颗粒升华 D. 冷却时,碘蒸气液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加热时,观察到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说明固态的碘颗粒升华成碘蒸气;停止加热,冷却后玻璃泡内又出现碘颗粒,说明碘蒸气遇冷凝华成碘蒸气,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黑龙江龙东)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 消融的冰花 B. 草叶上的露珠
C. 洁白的雾凇 D. 夏天晾衣服
【答案】B
【解析】
【详解】A.消融的冰花,是固态的冰熔化成液态的水,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
C.洁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夏天晾衣服,衣服上的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4年山东滨州)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图乙“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 图丙“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 图丁“雨水”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甲“寒露”节气,“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图乙“霜降”节气,“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化形成的小冰晶,故B正确;
C.图丙“大雪”节气,“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化形成的小冰晶,故C错误;
D.图丁“雨水”节气,“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
故选B。
6、(2024年甘肃临夏州)大自然是神奇而多彩的。下列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冰清玉洁的雾凇,是热空气凝华放热形成的
B. 虚无缥缈的雾,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
C. 白如凝雪的冰雹,是水凝固吸热形成的
D. 晶莹剔透的露水,是液态水汽化吸热形成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冰清玉洁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该过程需要放热,故A错误;
B.虚无缥缈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该过程放热,故B正确;
C.白如凝雪的冰雹,是由水遇冷凝固形成的冰晶,该过程放热,故C错误;
D.晶莹剔透的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该过程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7、(2024年安徽)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铸造“万钧钟”和“鼎”的方法,先后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在油蜡上刻上各种图案(如图),然后在油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壳。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油蜡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铜液,待铜液冷却后,“钟鼎成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炙化其中油蜡”是升华过程 B. “炙化其中油蜡”是液化过程
C. 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固过程 D. 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华过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AB.“炙化其中油蜡”是固态的油蜡变成液态的蜡水,因此是熔化的过程,故AB错误;
CD.铜液冷却成钟鼎是液态的铜液变成固态的铜,因此是凝固的过程,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8、(2024年成都)图是某小组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
B. 该实验操作简单,不需要注意安全
C. 有“白气”冒出,说明水已经沸腾
D. 水沸腾后即可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因为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需要记录不同时刻的温度,所以需要用到秒表来记录时间。故A正确;
B.在加热过程中,水可能会因为沸腾而溅出,造成烫伤;因此需要注意安全,故B错误;
C.白气是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沸腾前后都可以观察到白气冒出,故C错误;
D.水沸腾后,由于水沸腾需要不断吸收热量,为了继续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不能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故D错误。
故选A。
9、(2022湖南娄底) 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 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
B. 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
D. 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答案:B
解析:
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来组装,即按照CBA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故A错误;
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同时并记录物质的温度和加热时间,符合实验步骤,故B正确;
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固定不变的温度为为80℃,即物质的熔点为80℃,故C错误;
D.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属于晶体,故D错误。
故选B。
10、(2023年四川成都)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丰富,体验感强,深受同学们喜爱。下列实践活动中,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 )
A.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
B.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
C.给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
D.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
答案:D
解析:A.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减小了蒸发的面积,可减慢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
B.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是减小了表面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可减慢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
C.给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不断补充水,不会加快水分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
D.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加大了液体的表面积、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可加快蒸发,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1、(2024四川广元) 夏天的早晨,青草尖端露水珠晶莹透明,太阳出来后,露水珠慢慢消失。青草尖端露水珠的形成属于________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露水珠慢慢消失的过程需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 ①. 液化 ②. 吸热
【解析】
【详解】[1]夏天的早晨,由于青草等物体表面的温度较低,而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相对较高,当这些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青草表面时,会放出热量并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青草尖端,形成我们看到的露水珠。因此,露水珠的形成属于液化过程。
[2]露水珠慢慢消失的过程露水珠汽化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
12、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 。
答案:36.3
13、省油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由上下两个碗状容器组成,中间有夹层,夹层有一小孔与外部相连。有研究人员发现“上部盛水 夹层盛油”能够省油(如图所示),请写出2个能省油的原因:______,______
答案: (1). 降低油的温度 (2). 减小油的表面积(减小油与空气接触面积)或减小油上方的空气流速(三个原因写出两个即可)
14、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强冷才能发生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凝结成小冰晶,雪熔化时会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空气中的热量,所以才会有俗语“霜前冷,雪后寒” 。
答案: 凝华 吸收
解析:水蒸气遇强冷才能发生凝华现象,凝结成小冰晶。
雪熔化时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导致气温下降。
15、(2024年河南)如图,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出空气后把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该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此过程中酒精______热量。
【答案】 ①. 汽化 ②. 吸收
【解析】
【详解】[1][2]当把滴入几滴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时,酒精液体会汽化成酒精气体,体积变大,故发现塑料袋鼓起,而汽化吸热。
16、在探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特点时,小宇应通过观察__________判断水是否沸腾。待水沸腾后,小宇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归纳出实验结论:________。
加热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温度/℃ 99 99 99 99 99 99 99
答案:(1)水面是否有大量的冒气泡产生 (2)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17、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中,风声是由空气  __ 产生的,雨是由高空的水蒸气遇冷   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河水结冰需要  __ (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振动;液化;放热。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雨是由高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河水结冰是液态水变为固态冰的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18、 常见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一定质量的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_________(选填“不断升高”、“保持不变”或“不断降低”)。
答案: ①. 热胀冷缩 ②. 保持不变
19、(2021吉林)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实验前需要调节铁圈的高度,此时的酒精灯应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图丙是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___。
①. 点燃 ②. 92 ③. 不变
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17分)
20、(2024山东临沂)2024年5月2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举行了第五个“国际茶日”庆祝活动,中国展台的工作人员展示了煮茶茶艺。小明想知道煮茶时茶叶对水的沸点有没有影响,于是他使用烧杯、温度计、酒精灯等器材进行了探究,并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1)将少量茶叶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后,小明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图甲所示实验装置,一是为了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二是为了让温度计的玻璃泡________;
(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为________℃;烧杯上方出现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后形成的;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描绘了如图丙所示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请给小明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
(4)分析实验数据,小明并不能得出茶叶对水的沸点有没有影响.为了得出结论,他可以________。
【答案】 ①. 浸没在水中,且不接触烧杯壁和底部 ②. 99 ③. 放热 ④. 提高水的初温,以缩短加热时间 ⑤. 同时做一组加热水的对比实验,比较茶水和水的沸点
【解析】
【详解】(1)[1]将少量茶叶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后,小明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图甲所示实验装置,一是为了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二是为了让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被测物体中国,且不碰杯壁与杯底,使测量时温度计的示数较准确。
(2)[2]水沸腾时,由图乙得,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9℃,即水的沸点为99℃。
[3]烧杯上方出现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放热后形成的水珠。
(3)[4]由图得,实验过程中选用的水的初温为20℃,较低,实验时间较长,则可以提高水的初温,以缩短加热时间。
(4)[5]为了得出茶叶对水的沸点有没有影响,他可以同时做一组加热水的对比实验,比较茶水和水的沸点,若沸点相同,说明茶叶对沸点没有影响,若沸点不同,说明茶叶对沸点有影响。
21、今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冻爽 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档),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____的关系;
(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档)________,观察蒸发愔况;
(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档)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________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5)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
(6)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14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液体表面积大小 (2)控制两滴水其它条件都相同时;吹其中一滴水 (3)错误 改变水温度的同时,改变了水表面空气流速大小 (4)避免木板吸水对本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5)液体的蒸发速度还可能与液体种类有关 (6)左手干燥,吹热风时蒸发较缓慢感觉到的是热风;右手潮湿,吹热风时加快了皮肤表面液体蒸发速度,蒸发吸热因此感觉是凉风
2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如图甲所示,用“水浴法”给试管中某固态物质加热,得到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______。
(2)由图象可知,该固体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象中的______(选填“AB”“BC”或“CD”)段表示它的熔化过程,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D段的比热容。
答案: (1). 使固态可以均匀受热且固态缓慢吸热,容易观察实现现象。 (2). 晶体 (3). BC (4). 小于
科普阅读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法制盐
盐铁制度是古代重要的国家经济政策,如图题22所示,在《天工开物 作咸》中详细介绍了制盐的方法。宋代以前的海盐制造,全出于煎炼,盐的熔点是801℃,沸点是 1474℃。海盐是刮土淋卤,取卤燃薪熬盐,煎盐场所,白雾升腾。海盐锅煎之法和用具,历经元、明、清各代更替,并无明显差异。到清光绪二十七年,盐民才用沟滩之法,改煎为晒,从而结束了煎盐的历史。到了清末,海盐各产区大都改用晒制之法,技术逐渐完善起来,延续至今尚有使用。
(1)燃薪熬盐,煎盐场所,白雾升腾,这白雾的形成是先 后 (填物态变化),这些白雾中 盐的成分;(选填“含”或“不含”)
(2)使用海盐锅煎之法,在盐卤沸腾之时,撤去燃薪,盐卤将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沸腾;
(3)盐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你的判断依据是 。
【答案】 汽化 液化 不含 不能 晶体 见解析
【详解】(1)[1][2]煎盐时,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升腾时,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小水珠。
[3]煎盐是通过加热,让水蒸发而留下盐,所以白雾中不含盐的成份。
(2)[4]在盐卤沸腾时,撤去燃薪,盐卤不能继续吸热,不能保持沸腾。
(3)[5][6]由文中知,盐的熔点为801摄氏度,即盐在熔化时有固定的温度,是晶体。
五.解答题(共2小题,共8分)
24、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
答案:冰不能熔化;因为冰熔化要吸收热量,而0℃的房间与正在熔化的冰的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冰无法吸热也就不会熔化。
25、晾晒衣服时,人们通常将湿衣服展开,放在太阳下的通风处,这样衣服干燥的更快。试解释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蒸发就越快 。
答案: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蒸发就越快。
解析:将湿衣服展开,可以扩大液体表面积,放在太阳下的通风处,可以加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速,提高液体的温度,这样都能使水蒸发加快。
34题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中考必刷卷2024-2025学年安徽省八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调研语文

下一篇:第十三章 内能(B卷)(原卷+解析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