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学情评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增强自救互助能力。”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相符的是( )
2.树立安全意识,掌握科学知识,做到“加强防范,守护生命”。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家用电器着火可直接用水浇灭
D.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
3.硝酸铵是一种烈性炸药,当温度达到400 ℃以上时,硝酸铵即可发生爆炸,化学方程式是4NH4NO33N2↑+2X↑+8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NO2 B.O2
C.N2O D.N2O4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Al+H2SO4===AlSO4+H2↑
B.甲烷(CH4)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H4+2O2CO2+2H2O
C.红磷燃烧:2P+O5P2O5
D.电解水:2H2O2H2+O2
5.利用燃烧原理可有效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家庭用煤将“煤块”改为“蜂窝煤”,可使煤燃烧更充分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吹灭蜡烛,灭火的原理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
6.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图表示加热高锰酸钾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y表示的是( )
INCLUDEPICTURE"H卷-30.tif" INCLUDEPICTURE "E:\\24秋\\9化学上册(HJ版)\\H卷-30.tif" \* MERGEFORMATINET
(第6题)
A.高锰酸钾的质量
B.剩余固体的质量
C.生成氧气的质量
D.锰元素的质量
7.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依据下列证据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证据 结论
A 铁块生锈后质量比原铁块质量大 该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通电分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 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改变
C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酒精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 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燃烧一定生成新物质
8.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通入O2前,白磷均不燃烧;通入O2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
B.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C.若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D.若将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
INCLUDEPICTURE"H卷-31.tif" INCLUDEPICTURE "E:\\24秋\\9化学上册(HJ版)\\H卷-31.tif" \* MERGEFORMATINET (第8题) INCLUDEPICTURE"2022-9HXsj5-8.tif" INCLUDEPICTURE "E:\\24秋\\9化学上册(HJ版)\\2022-9HXsj5-8.tif" \* MERGEFORMATINET (第9题)
9.在某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生成物甲、丙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8∶1
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0.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其反应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H卷-32.tif" INCLUDEPICTURE "E:\\24秋\\9化学上册(HJ版)\\H卷-32.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0题)
A.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B.乙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D.参加该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是22∶3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40 分)
11.(10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燃烧的利用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常见可燃物的着火点如表:
可燃物 木材 木炭 无烟煤
着火点/℃ 200~290 320~370 700~750
(1)某化学兴趣小组郊外野营时,开展了下列探究实践活动。
①分别点燃大小相同的木材和木炭,________(填“木材”或“木炭”)先燃烧,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沙石盖在燃烧的木材上,木材不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
(2)若氧气供给不足,木炭燃烧不充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在做饭时,小明同学用扇子扇炭火,火越来越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能促进可燃物燃烧。小华同学则将捡来的树枝架空,也能使燃烧更旺,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点燃煤球(用无烟煤制作),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2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固定和利用CO2的方法: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火机用的燃料是丁烷(C4H10),丁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因为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单质,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理工大学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口罩。口罩中使用了MOF催化过滤层,在潮湿空气中臭氧去除率可达100%,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H卷-33.tif" INCLUDEPICTURE "E:\\24秋\\9化学上册(HJ版)\\H卷-33.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2题)
13.(9分)“灭火弹”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材,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目前市场上的灭火弹主要以干粉为主。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灭火剂中,灭火浓度最低,灭火效能最高,灭火速度最快的一种,且灭火时不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在扑灭森林大火时,可以选用引燃式超细干粉灭火弹。
(1)常见灭火弹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________________。
(2)超细干粉灭火剂的特点有________。
A.灭火浓度最低 B.灭火效能最高
C.灭火速度最快 D.会造成人员伤亡
(3)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NaHCO3,遇热时NaHCO3会分解生成Na2CO3、H2O和C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森林防火,人人有责”。请对预防森林火灾提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9分)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____。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INCLUDEPICTURE"DJ14-20.tif" INCLUDEPICTURE "E:\\24秋\\9化学上册(HJ版)\\DJ14-20.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4题)
(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
(3)实验过程中,镁条完全燃烧,称得反应后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5.(10分)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已知图2、3装置的气密性均良好,反应前托盘天平已调节平衡。
INCLUDEPICTURE"1+.tif" INCLUDEPICTURE "E:\\24秋\\9化学上册(HJ版)\\1+.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5题)
(1)图示实验中,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再次称量时托盘天平的指针________(填“不偏转”“左偏”或“右偏”)。
(3)乙同学: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再次称量发现托盘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按图3装置进行实验,稀盐酸与碳酸钙充分反应后,再次称量发现托盘天平平衡(软塑料瓶形变忽略不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以上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要在__________中进行。
16.(12分)化学兴趣小组测量模拟建筑火灾现场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的变化,研究火场逃生策略的合理性。如图A所示,在圆筒形透明塑料实验容器中底部三个点(K1、K2、K3)分别放置甲、乙、丙3根高低不同的蜡烛,如图B所示,在3根烛芯一定距离处依次放置氧气传感器(al、a2、a3)、温度传感器(b1、b2、b3)和二氧化碳传感器(c1、c2、c3)。点燃蜡烛后,盖上实验容器顶盖后,采集3根蜡烛火焰附近相关数据。
INCLUDEPICTURE"H卷-34.tif" INCLUDEPICTURE "E:\\24秋\\9化学上册(HJ版)\\H卷-34.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6题图1)
(1)实验获取3根蜡烛从开始燃烧到熄灭的时间如表1所示,并提取每根蜡烛熄灭时不同高度的含氧量如表2所示。
表1 3根蜡烛从开始燃烧到熄灭的时间
蜡烛 甲 乙 丙
时间/s 106 164 199
表2 熄灭时不同高度所测的含氧量
熄灭时间/s 低处(a3)/% 中处(a2)/% 高处(a1)/%
106 19.8 19.1 18.5
164 18.9 17.7 x
199 18.6 17.1 16.5
①三根蜡烛熄灭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②表2中,x可能是________;
A.18.6 B.17.9 C.17.2 D.16.1
③蜡烛熄灭时,含氧量均不为零。请据此对燃烧条件的表述做进一步的完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获取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依次如图C和图D所示。
INCLUDEPICTURE"H卷-35.tif" INCLUDEPICTURE "E:\\24秋\\9化学上册(HJ版)\\H卷-35.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6题图2)
由此可知,点燃蜡烛后二氧化碳浓度由低处到高处逐渐变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分析,发生建筑火灾时,人员应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逃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17.(8分)极硬的陶瓷材料碳化硼(B4C)可用作核反应堆的中子吸收剂。在电弧炉中用C与B2O3反应制得B4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2O3+7CB4C+6CO↑。按此反应,当消耗70 kg B2O3时,可制得B4C多少千克?
答案
一、1.A 2.A 3.A 4.C 5.B 6.B 7.A 8.D 9.B
10.B 思路点睛:在图中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去掉反应剩余的物质,写出对应化学方程式并配平,再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即可。
二、11.(1)①木材;可燃物温度达到自身的着火点 ②氧气
(2)2C+O22CO;增大氧气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可用木材引燃;木材的着火点低,燃烧后放出热量,使煤球温度升高,达到无烟煤的着火点后煤球燃烧
12.(1)CO2+2NH3CO(NH2)2+H2O
(2)2C4H10+13O28CO2+10H2O
(3)2Mg+CO22MgO+C (4)2O33O2
13.(1)干粉灭火弹 (2)ABC
(3)2NaHCO3Na2CO3+CO2↑+H2O
(4)禁止携带火种(合理即可)
14.(1)B (2)2Mg+O22MgO;参加反应的氧气
(3)部分生成物逸散到空气中
三、15.(1)CaCO3+2HCl===CaCl2+H2O+CO2↑
(2)右偏 (3)气球胀大,装置所受浮力增大
(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保持不变 (5)密闭容器
16.(1)①甲、乙、丙 ②C 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并与一定浓度的氧气接触才能够燃烧
(2)大;蜡烛燃烧放热使二氧化碳的密度变小而上升到高处
(3)低处氧气含量较高,温度较低,且二氧化碳浓度较低
四、17.解:设可制得B4C的质量为x。
2B2O3+7CB4C+6CO↑
140 56
70 kg x
= x=28 kg
答:可制得B4C 28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