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走进科学探究
教材核心练 梳理教材 直击重点
1.化学学习特点:
(1)关注物质的 性质 ;
(2)关注物质的 变化 ;
(3)关注物质变化的 过程 以及对 结果 的解释和讨论。
2.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订计划→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解释和结论 →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点燃前:蜡烛的外观为白色的固体,用指甲能划出划痕,说明它的硬度小。把它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2)燃着时: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其中 外焰 温度最高;用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在烧杯内壁上很快有一层水雾,说明蜡烛燃烧有 水 生成;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燃烧还有 二氧化碳 生成。
(3)熄灭后:熄灭蜡烛时,有一缕 白烟 ,从烛芯飘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说明该白烟具有可燃性。
基础达标练 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一 科学探究的步骤与方法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下列步骤,顺序合理的是(B)
①得出结论 ②分析论证 ③制订方案
④提出问题 ⑤猜想与假设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③②①
C.③②①④⑤ D.⑤④③②①
2.以“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暨中国航天大会于4月24日在合肥顺利开展。某同学对航天员的服装产生了兴趣,于是思考“航天服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呢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B)
A.设计实验 B.提出问题
C.交流评价 D.作出结论
3.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应是科学探究的 B ;小华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尝一尝”这一过程,应是科学探究中的 C 。
A.问题 B.假设
C.实验 D.结论
知识点二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4.兴趣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和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用小刀切割蜡烛,以研究石蜡的硬度
B.将石蜡放入水中,研究石蜡的密度,以及能否溶于水
C.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以研究白烟能否燃烧
D.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以研究火柴梗能否燃烧
5.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小丽得出如下结论,错误的是(C)
A.燃烧时发光、放热
B.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C.蜡烛燃烧仅生成二氧化碳
D.燃烧时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6.(2023秋·遵义期中)请你完成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 焰心 三部分,其中 外焰 的温度最高。
(2)如图1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烧杯内壁出现了小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水 。
(3)如图2所示,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缕白烟,此白烟用火柴可以点燃,据你猜想白烟应该是 石蜡蒸气冷凝形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合理即可) 。
巩固提升练 巩固提升 迁移运用
7.有关蜡烛燃烧,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做过“母子火焰”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
A.蜡烛的内焰温度最高
B.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C.子火焰中被点燃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8.实验小组用小刀切取一段蜡烛,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蜡烛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能用小刀切取蜡烛,说明蜡烛硬度较小
B.注射器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C.玻璃导管口处的白烟能被点燃,说明白烟有可燃性
D.蜡烛的熔化和燃烧都是化学变化
9.蜡烛(足量)在如图甲所示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A.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B.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
C.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D.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自我挑战】
10.(2023·永州中考改编)小红同学借助U形管对蜡烛燃烧产物进行创新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图(夹持装置略去)如图所示。
实验操作步骤是
①准备一个干燥的18 mm×180 mm的U形管备用;
②点燃固定在桌面的蜡烛,将U形管的一端罩在蜡烛火焰的中上部,观察U形管内壁的实验现象;
③蜡烛燃烧10秒后,将U形管快速倒过来,立即向U形管中注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可以观察到U形管内壁的实验现象是 出现水雾 。
(2)步骤③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是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3)小红同学用U形管代替小烧杯做实验,你认为这样做的优点有 AB (填选项)。
A.便于实验操作 B.实验现象明显
C.产物浓度较低第3课时 走进科学探究
教材核心练 梳理教材 直击重点
1.化学学习特点:
(1)关注物质的 ;
(2)关注物质的 ;
(3)关注物质变化的 以及对 的解释和讨论。
2.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 →制订计划→ →收集证据→ →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点燃前:蜡烛的外观为白色的固体,用指甲能划出划痕,说明它的硬度小。把它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2)燃着时: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其中 温度最高;用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在烧杯内壁上很快有一层水雾,说明蜡烛燃烧有 生成;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燃烧还有 生成。
(3)熄灭后:熄灭蜡烛时,有一缕 ,从烛芯飘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说明该白烟具有可燃性。
基础达标练 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一 科学探究的步骤与方法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下列步骤,顺序合理的是( )
①得出结论 ②分析论证 ③制订方案
④提出问题 ⑤猜想与假设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③②①
C.③②①④⑤ D.⑤④③②①
2.以“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暨中国航天大会于4月24日在合肥顺利开展。某同学对航天员的服装产生了兴趣,于是思考“航天服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呢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设计实验 B.提出问题
C.交流评价 D.作出结论
3.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应是科学探究的 ;小华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尝一尝”这一过程,应是科学探究中的 。
A.问题 B.假设
C.实验 D.结论
知识点二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4.兴趣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和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小刀切割蜡烛,以研究石蜡的硬度
B.将石蜡放入水中,研究石蜡的密度,以及能否溶于水
C.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以研究白烟能否燃烧
D.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以研究火柴梗能否燃烧
5.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小丽得出如下结论,错误的是( )
A.燃烧时发光、放热
B.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C.蜡烛燃烧仅生成二氧化碳
D.燃烧时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6.(2023秋·遵义期中)请你完成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 三部分,其中 的温度最高。
(2)如图1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烧杯内壁出现了小水珠,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
(3)如图2所示,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缕白烟,此白烟用火柴可以点燃,据你猜想白烟应该是 。
巩固提升练 巩固提升 迁移运用
7.有关蜡烛燃烧,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做过“母子火焰”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蜡烛的内焰温度最高
B.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C.子火焰中被点燃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8.实验小组用小刀切取一段蜡烛,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蜡烛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用小刀切取蜡烛,说明蜡烛硬度较小
B.注射器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C.玻璃导管口处的白烟能被点燃,说明白烟有可燃性
D.蜡烛的熔化和燃烧都是化学变化
9.蜡烛(足量)在如图甲所示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B.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
C.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D.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自我挑战】
10.(2023·永州中考改编)小红同学借助U形管对蜡烛燃烧产物进行创新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图(夹持装置略去)如图所示。
实验操作步骤是
①准备一个干燥的18 mm×180 mm的U形管备用;
②点燃固定在桌面的蜡烛,将U形管的一端罩在蜡烛火焰的中上部,观察U形管内壁的实验现象;
③蜡烛燃烧10秒后,将U形管快速倒过来,立即向U形管中注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可以观察到U形管内壁的实验现象是 。
(2)步骤③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是 。
(3)小红同学用U形管代替小烧杯做实验,你认为这样做的优点有 (填选项)。
A.便于实验操作 B.实验现象明显
C.产物浓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