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沪教版(全国)化学九上3.1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第3课时)(同步课件+分层练习)

(共29张PPT)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3.1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第3课时)
学习目标
01
02
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03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知道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A+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01 知道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01 掌握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
教学难点
02 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
课堂导入
如果原子的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原子核的大小只相当于足球场上的一只蚂蚁。也就是说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很大!!!
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它们会相互碰撞打架吗?电子在核外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课堂导入
1913年,玻尔(卢瑟福的学生)提出原子轨道模型,认为当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时,电子沿特定球形轨道运行;当原子有多个电子时,电子将分层排布,在不同的轨道上运行,按能量高低而距核远近不同。
科学史话:核外电子绕核运动
玻尔
课堂导入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01
探究新知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 电子层的定义
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区域内出现,这些区域叫做“电子层”,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此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氢原子的结构(1个电子)
(1)先排满内层, 后排外层;
(2)第一层最多排 2 个电子;
(3)第二层最多排 8 个电子;
(4)最外层不超过 8 个电子
(只有一层的,不超过 2 个电子)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1
2 8 1
原子核
核内质子数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各层上的电子数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3. 原子结构示意图
横向: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纵向: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相对稳定结构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种类 实例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 结构稳定性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 He、Ne、Ar
金 属 Na、Mg、Al
非金属 O、S、Cl
4. 原子的化学性质与电子排布的关系
8(He为2)
< 4
> 4
不易得失
易失去
易得到
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离 子
02
探究新知
金属钠与氯气反应
如果金属钠和氯气相遇,会发生什么呢?
钠原子和氯原子是如何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
二、离 子
钠原子与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过程 原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 反应时得失电子情况 离子结构示意图
钠原子(Na)
氯原子(Cl)
二、离 子
1.离子的形成
最外层的1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层,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最外层的7个电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Cl
Na
钠离子带正电荷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阳离子:带正电荷
阴离子:带负电荷
定 义
分 类
静电作用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氯离子带负电荷
氯化钠
氯化钠的形成
2.离子的定义与分类
二、离 子
(1)表示方法:
位置: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所带的电荷数和电性。
先后:电荷数在前(电荷数为1时,1省略不写),电性在后(“+”表示带正电荷,“-”表示带负电荷)。
举 例
钠离子
Na
+
镁离子
氧离子
氯离子
Mg
O
Cl
2+
2-
-
3.离子符号
二、离 子
(2)表示意义
2Mg2+
表示一种离子及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表示2个镁离子
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二、离 子
3.离子符号
原子和离子的联系与区别
03
探究新知
微粒种类 原 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示 例 Na
S
微粒电性
微粒结构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电子层数 。 质子数 电子数;
电子层数 。
联 系 不带电
带正电荷
带负电荷
=


减 少
不 变
阳离子
阴离子
原 子
得电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失电子
Na
+
S
2-
三、原子和离子的联系与区别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1. 1911年,卢瑟福根据 α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α 粒子指某种含有 2 个质子和 2 个中子的原子核,该粒子对应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A. B. C. D.
A
课堂练习
2. 我国科研人员实现了对极其稀有同位素氪-81的单原子探测,这一方法的突破将助力地球环境科学的研究。如图为氪原子的
结构示意图,有关该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核内质子数为36
B.核外有4个电子层
C.第一层电子数为8
D.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
C
课堂练习
3.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
C.分子和原子不显电性,离子带电荷
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
课堂练习
4. 大多数手机中使用的电池是锂离子电池。已知锂离子(Li+)
的核内质子数为 3,中子数为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锂离子核外只有 1 个电子层
B.1 个锂离子带 1 个单位正电荷
C.锂离子得到 1 个电子可以变成锂原子
D.锂原子的中子数为 3
D
课堂练习
5. 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_____;和②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
①③
②④⑤

课堂练习
6.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当 b=8,且该粒子不显电性时,a=____。
(2)当 b=8,且该粒子带有 2 个单位负电荷时,该粒子的
化学符号是______。
(3)当 b=8,且该粒子带有 3 个单位正电荷时,该粒子的
化学符号是______。
10
O2-
Al3+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化学学科
3.1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第三课时)
1.下列选项中,表示两个钠离子的是(  )
A. B.Na C. D.
【答案】C
【解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则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钠离子表示为,故选:C。
2.下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
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C.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
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答案】B
【解析】A、由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2个电子,说法错误;
B、由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说法正确;
C、原子核外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离核越近,能量越低,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高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说法错误;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不限制化学变化,原子可以再分,说法错误;
故选:B。
3.下列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在该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A表示阴离子氟离子,故A错误;
B、在该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B表示氖原子,故B错误;
C、在该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C表示阳离子钠离子,故C正确;
D、在该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D表示钠原子,故D错误。
故选:C。
4.如图是金属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的微观过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的过程中,镁原子得到电子
B.镁离子和氧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C.镁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D.氧原子比氧离子更加稳定
【答案】B
【解析】A、镁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选项说法错误;
B、镁原子形成镁离子的过程中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镁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氧原子形成氧离子的过程中得到2个电子,氧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即镁离子和氧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选项说法正确;
C、镁离子和氧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即镁离子的核外有两个电子层,选项说法错误;
D、氧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氧离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化学性质较稳定,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5.锶被誉为永葆青春的元素,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如图,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锶为非金属元素 B.锶原子带有正电荷
C.锶原子有5个电子层 D.化学反应中锶原子易得电子
【答案】C
【解析】A、锶含“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错误;
B、锶原子核内正电荷数与原子核外负电荷数,数目相等,电性相反,不显电性,说法错误;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则锶原子有5个电子层,说法正确;
D、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说法错误;
故选:C。
6.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③⑤化学性质相似
C.①④均表示离子 D.①②④为稳定结构
【答案】A
【解析】A、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①②的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不相同,不属于同种元素,故A符合题意;
B、③⑤是原子结构示意图,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B不符合题意;
C、①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④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故C不符合题意;
D、①②④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均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下图是硫原子结构示意图,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硫离子的符号为 ;硫离子与硫原子的化学性质 。
【答案】 6 S2- 不同
【解析】由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容易得到两个电子形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离子符号为:S2-;硫离子和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
8.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离子和分子。请回答:
(1)1个离子中含有 个质子, 个电子;
(2)构成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
【答案】(1) 3 2
(2)
【解析】(1)1个离子是三个氢原子构成的原子团,三个原子中共含有3个质子,三个电子,因为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该离子还有2个电子;
(2)一个H3分子是由三个氢原子构成的,每个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核外1个电子,故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9.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属于原子的是 。
(2)属于阳离子的是 。
(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 。
【答案】(1)ACD
(2)E
(3)BE
【解析】(1)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ACD的核电荷数等于其核外电子数,都属于原子。
(2)阳离子是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的是E。
(3)结构相同包括电子层数相同,各层容纳的电子数也相同,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BE。
1.下列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易得到电子,A不符合题意;
B、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B不符合题意;
C、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易失去电子,C符合题意;
D、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关于Fe、Fe3+ 两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电子层数一定相同 B.它们属于不同的元素
C.它们的质量几乎相同 D.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一定相等
【答案】C
【解析】Fe表示铁原子,Fe3+表示+3价的铁离子:
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Fe的核外电子层数比Fe3+的核外电子层数多1层,说法错误;
B、它们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核电荷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说法错误;
C、电子的质量比质子、中子的质量小很多,可以忽略不计,故原子失去电子后,质量几乎不变,说法正确;
D、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只是电子数改变,它们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相同,说法错误。
故选C。
3.氯原子、碘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元素和碘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B.符号“2Cl”可表示2个氯元素
C.图中“”表示两种原子带正电荷 D.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答案】A
【解析】A、氯原子和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有7个电子,故氯元素和碘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正确;
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符号“2Cl”可表示2个氯原子、不能表示2个氯元素,错误;
C、原子是不带电的,同时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意义,圆圈表示原子核,故图中“”表示两种原子的原子核带正电荷,错误;
D、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通常容易失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通常容易得电子,碘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故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错误;
故选A。
4.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表示的是三个原子 B.③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①③表示的是阳离子 D.①②表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D
【解析】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③图中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不是原子,错误;
B、③图表示钠离子,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C、①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错误;
D、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①②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正确。
故选D。
5.月壤中含有丰富的He-3(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3个氦原子核可以聚合成1个碳原子核,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e-3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 B.He-3的化学性质活泼
C.He-3和H-3属于同种元素 D.氦原子聚合为碳原子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A
【解析】A、He-3原子质子数为2,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He-3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A正确;
B、He-3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是满电子稳定结构,化学性质不活泼,B错误;
C、He-3属于He元素,H-3属于H元素,He-3和H-3属于不同种元素,C错误;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氦原子聚合为碳原子不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故选:A。
6.已知某离子R2+的核外电子数为n,据此不能确定该原子的(  )
A.质子数 B.核电荷数 C.中子数 D.电子数
【答案】C
【解析】A、某离子R2+核外电子数为n,该离子是R原子失去2个电子得到的,则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n+2;由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R原子的质子数为n+2,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某离子R2+核外电子数为n,该离子是R原子失去2个电子得到的,则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n+2;由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R原子的核电荷数为n+2,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某离子R2+核外电子数为n,该离子是R原子失去2个电子得到的,由它们所给信息,无法确定原子的中子数,故选项符合题意;
D、某离子R2+核外电子数为n,该离子是R原子失去2个电子得到的,可以确定R原子的电子数是n+2,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1)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则x的值为 ,该粒子符号为 ;
(2)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则x的值为 ,该粒子符号为 ;
(3)若该粒子为原子,则x的值为 ,其符号为 ;
(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答案】(1)12 Mg2+
(2)8 O2-
(3)10 Ne
(4)不一定
【解析】(1)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则最外层失去2个电子,x=10+2=12,该粒子为镁离子,其符号为Mg2+;
(2)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则最外层得到2个电子,x=10-2=8,该粒子为氧离子,其符号为O2-;
(3)若该粒子为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2+8=10,则该粒子为氖原子,其符号为Ne;
(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也有可能是离子,故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1.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示原子的是①③④ B.表示阴离子的是②⑤
C.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②③⑤ D.④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答案】B
【分析】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
①是17号元素,质子数是17,核外电子数是17,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①是氯原子;
②是12号元素,质子数是12,核外电子数是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②是镁离子;
③是18号元素,质子数是18,核外电子数是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③是氩原子;
④是11号元素,质子数是11,核外电子数是1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④是钠原子;
⑤是17号元素,质子数是17,核外电子数是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⑤是氯离子。
【解析】A、由分析可知,表示原子的是①氯原子,③氩原子,④钠原子,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表示阴离子的应是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只有⑤氯离子符合,②镁离子是阳离子,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相对稳定,故②镁离子,③氩原子,⑤氯离子,均结构稳定,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④是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已知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且x-y=9。该粒子符号可能为(  )
A.K+ B.Cl- C.Cl D.Ar
【答案】B
【解析】A、钾元素是19号元素,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钾离子是钾原子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后形成的,故钾离子核外电子数是18,y =8,x=19,故x-y=11,不符合题意;
B、氯元素是17号元素,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氯离子是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形成的,故y =8,x=17,x-y=9,符合题意;
C、氯元素是17号元素,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故在氯原子中,x=17,y =7,x-y=10,不符合题意;
D、氩元素是18号元素,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故x=18,y =8,x-y=10,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微粒中,与F﹣具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是(  )
A.F B.OH﹣ C.CH4 D.Na+
【答案】B
【分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F﹣中含有9个质子和10个电子。
【解析】A、F中含有9个质子和9个电子,不符合题意;
B、OH﹣中含有9个质子和10个电子,符合题意;
C、CH4中含有10个质子和10个电子,不符合题意;
D、Na+中含有11个质子和10个电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①原子中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关键
②原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决定分子的种类
③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
④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随之发生了改变
⑤汤姆森之前,科学家对原子的认识是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⑥卢瑟福等科学家在汤姆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论,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⑦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A.全部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⑥⑦ D.①②④⑤⑥
【答案】B
【解析】①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为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认识正确;
②原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决定分子的种类,认识正确;
③物质可由原子直接构成,且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构成不同物质,认识正确;
④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改变,则元素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但元素种类不变,认识不正确;
⑤汤姆森之前,科学家认为原子不可再分,认识正确;
⑥卢瑟福等科学家在汤姆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论,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识正确;
⑦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但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如氢原子中不含中子,认识不正确。
则认识正确的有①②③⑤⑥,故选B。
5.资料显示,原子半径主要受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影响。一般来说,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根据这一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r(S)>r(O)
B.半径: r(Mg)>r(Mg2+)
C.半径: r(Al3+)>r(F-)
D.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钠
【答案】C
【解析】A、S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O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r(S)>r(O),故选项说法正确;
B、Mg能失去最外层的两个电子形成Mg2+,则半径r(Mg)>r(Mg2+),故选项说法正确;
C、Al3+与F-,核外电子结构相同,Al核电荷数为13,F核电荷数为9,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则半径r(Al3+)<r(F-),故选项说法正确;
D、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都有3个电子层,其中Na的核电荷最小,则原子半径最大的是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6.X、Y、Z、Q四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a、b、c、d(均小于18),若它们的离子Xm+、Yn+、Zm-、Q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a-b=n-m B.b-d=2n C.c-d=m+n D.a-c=0
【答案】B
【解析】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不再相等,就变为离子,原子失去形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它们的离子Xm+、Yn+、Zm-、Q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所以离子Xm+、Yn+、Zm-、Qn-的核外电子数相等,故a-m=b-n=c+m=d+n,整理得:a-b=m-n,a-d=2n,c-d=n-m,a-c=2m,则B项正确。故选B。
7.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n=3,则m= ,该粒子的名称是 ;
(2)若该粒子为电中性,则n的最大值为 ;
(3)若m=12,则该粒子对应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得到或失去X个电子);
(4)若m=17,且该粒子为食盐的一种组成微粒,则该粒子的化学符号为 。
【答案】(1)13 铝原子
(2)8
(3)失去2个电子
(4)Cl-
【解析】(1)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可知,若n=3,则m=2=8+3=13;该微粒为铝原子;
(2)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大为8,则n的最大值为8;
(3)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可知,若m=12,则n=12-10=2;容易失去2个电子;
(4)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可知,若m=17,故其为氯元素,则n=17-10=7;容易得到1个电子,从而形成阴离子,结合其为形成食盐的一种组成微粒,故应为-1价的氯离子,离子符号为:Cl- 。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化学学科
3.1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第三课时)
1.下列选项中,表示两个钠离子的是(  )
A. B.Na C. D.
2.下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
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C.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
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3.下列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4.如图是金属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的微观过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的过程中,镁原子得到电子
B.镁离子和氧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C.镁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D.氧原子比氧离子更加稳定
5.锶被誉为永葆青春的元素,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如图,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锶为非金属元素 B.锶原子带有正电荷
C.锶原子有5个电子层 D.化学反应中锶原子易得电子
6.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③⑤化学性质相似
C.①④均表示离子 D.①②④为稳定结构
7.下图是硫原子结构示意图,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硫离子的符号为 ;硫离子与硫原子的化学性质 。
8.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离子和分子。请回答:
(1)1个离子中含有 个质子, 个电子;
(2)构成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
9.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属于原子的是 。
(2)属于阳离子的是 。
(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 。
1.下列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
A. B. C. D.
2.关于Fe、Fe3+ 两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电子层数一定相同 B.它们属于不同的元素
C.它们的质量几乎相同 D.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一定相等
3.氯原子、碘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元素和碘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B.符号“2Cl”可表示2个氯元素
C.图中“”表示两种原子带正电荷 D.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4.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表示的是三个原子 B.③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①③表示的是阳离子 D.①②表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5.月壤中含有丰富的He-3(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3个氦原子核可以聚合成1个碳原子核,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e-3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 B.He-3的化学性质活泼
C.He-3和H-3属于同种元素 D.氦原子聚合为碳原子发生了化学变化
6.已知某离子R2+的核外电子数为n,据此不能确定该原子的(  )
A.质子数 B.核电荷数 C.中子数 D.电子数
7.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1)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则x的值为 ,该粒子符号为 ;
(2)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则x的值为 ,该粒子符号为 ;
(3)若该粒子为原子,则x的值为 ,其符号为 ;
(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1.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示原子的是①③④ B.表示阴离子的是②⑤
C.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②③⑤ D.④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2.已知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且x-y=9。该粒子符号可能为(  )
A.K+ B.Cl- C.Cl D.Ar
3.下列微粒中,与F﹣具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是(  )
A.F B.OH﹣ C.CH4 D.Na+
4.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①原子中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关键
②原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决定分子的种类
③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
④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随之发生了改变
⑤汤姆森之前,科学家对原子的认识是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⑥卢瑟福等科学家在汤姆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论,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⑦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A.全部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⑥⑦ D.①②④⑤⑥
5.资料显示,原子半径主要受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影响。一般来说,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根据这一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r(S)>r(O)
B.半径: r(Mg)>r(Mg2+)
C.半径: r(Al3+)>r(F-)
D.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钠
6.X、Y、Z、Q四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a、b、c、d(均小于18),若它们的离子Xm+、Yn+、Zm-、Q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a-b=n-m B.b-d=2n C.c-d=m+n D.a-c=0
7.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n=3,则m= ,该粒子的名称是 ;
(2)若该粒子为电中性,则n的最大值为 ;
(3)若m=12,则该粒子对应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得到或失去X个电子);
(4)若m=17,且该粒子为食盐的一种组成微粒,则该粒子的化学符号为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新教材】沪教版(全国)化学九上基础实验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同步课件+分层练习)

下一篇:第一章单元模拟检测题(答案) 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