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矿泉水 B. 液态氮 C. 加碘盐 D. 不锈钢
【答案】B
【解析】
【详解】A、矿泉水由水、可溶性矿物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液态氮是液态氮气,由氮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C、加碘盐由氯化钠、碘酸钾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不锈钢由铁、碳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下列现象主要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 海水晒盐 B. 汽油挥发 C. 红磷燃烧 D. 瓜果飘香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海水晒盐,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汽油挥发,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红磷燃烧,有新物质五氧化二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瓜果飘香,只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用镁粉制作照明弹 B. 用活性炭除冰箱异味
C. 用铜制作电线电缆 D.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用镁粉制作照明弹,是因为镁燃烧发出耀眼白光,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用活性炭除冰箱异味,是因为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用铜制作电线电缆,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反应2CaO2+2H2O=2Ca(OH)2+O2↑可用于鱼塘供氧。其中属于碱的是
A. CaO2 B. H2O C. Ca(OH)2 D. 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CaO2是由Ca、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B、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符合题意;
D、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归类 内容
A 常见合金 青铜、硬铝、玻璃钢
B 营养物质 糖类、油脂、蛋白质
C 常见氮肥 碳铵、尿素、氯化钾
D 清洁能源 石油、风能、太阳能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青铜、硬铝分别是铜合金、铝合金,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归类不正确;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归类正确;
C、碳铵、尿素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均属于氮肥;氯化钾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归类不正确;
D、风能、太阳能均属于清洁能源,石油燃烧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不属于绿色能源,归类不正确;
故选:B。
6.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并制取氢气。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A. 稀释 B. 测pH
C. 制H2 D. 收集
【答案】C
【解析】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地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扩散,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酸液飞溅,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测定溶液pH时,应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值,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原理是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该反应中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图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D、用图示装置收集氢气时,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氢气应从短导管处通入,图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氯化钠 B.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 用明矾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 D.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答案】B
【解析】
【详解】A、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精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故选项说法错误;
B、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明矾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物,使杂质沉降,但不能进行杀菌消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8.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利用金属的年代: B. 溶液的pH:
C. 地壳中元素含量: D. 硫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A
【解析】
【详解】A、通常情况下活动性越强的金属,越难将其从矿物中分离出来,Cu、Fe、Al的金属活动性依次增强,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是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然后才有了铝制品,顺序为Cu→Fe→Al,A选项正确;
B、稀盐酸呈酸性,pH小于7;食盐水呈中性,pH=7;浓氨水呈碱性,pH>7,则这三种溶液的pH顺序由大到小为浓氨水、食盐水、稀盐酸,B选项错误;
C、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种)由高到低为O、Si、Al、Fe、Ga,C选项错误;
D、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之和为零,CaS中Ca显+2价,设S的化合价为x,则,解得x=-2;CaSO3中显-2价,中O显-2价,设S的化合价为y,则,解得y=+4;CaSO4中显-2价,中O显-2价,设S的化合价为z,则,解得z=+6,所以CaS、CaSO3、Ca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aSO4、CaSO3、CaS,D选项错误。
故选:A。
9. 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甲烷完全燃烧:CH4+O2CO2+H2O
B. 湿法炼铜:2Fe+3CuSO4═Fe2(SO4)3+3Cu
C.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2CO3+2HCl═2NaCl+CO2↑+H2O
D. 汽车尾气中CO和NO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N2+2CO2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错误是:未配平,不符合题意;
B、湿法炼铜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错误是:生成物错误,不符合题意;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不是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
D、汽车尾气中CO和NO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N、O,生成物中也应含C、N、O,故生成的无毒气体是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
故选D。
10. 配制波尔多液反应为CuSO4+Ca(OH)2=X↓+Ca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uSO4可用于游泳池消毒 B. Ca(OH)2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 X为Cu(OH)2 D. 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CuSO4能够杀菌,可用于游泳池消毒,故选项说法正确;
B、Ca(OH)2属于碱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X为Cu(OH)2,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于有沉淀生成,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1. 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C. 磷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 D. 磷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之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石”字旁可知,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磷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不符合题意;
D、氮、磷、钾元素是农作物生长需要量较大的营养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如图表示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B. 转化②中乙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3
C. 整个转化过程中共有3种氧化物 D. 甲、乙、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微观示意图,甲是CO、乙是CO2、丙是CH3OH、丁是H2O。
A、转化①是CO与O2反应生成CO2,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A选项正确;
B、转化②是CO2、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H3OH、H2O,化学方程式为,则乙(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3,B选项正确;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整个转化过程中涉及的氧化物有CO、CO2、H2O,共3种,C选项正确;
D、甲(CO)、乙(CO2)、丙(CH3OH)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是、、,因此甲、乙、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是依次减小,D选项错误。
故选:D。
13. S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如图装置研究炭粉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装置②用于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有H2O
B. 装置③中溶液颜色变浅,说明反应产物中有SO2
C. 装置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产物中有CO2
D. 装置③、④互换位置,不影响CO2和SO2的检验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所以装置②用于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有H2O。A正确;
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所以装置③中溶液颜色变浅,说明反应产物中有SO2。B正确;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装置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产物中有CO2。C正确;
D、由于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装置③、④互换位置,不能确定是二氧化碳还是二氧化硫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影响CO2和SO2的检验。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 D。
14.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 SSO3 B. CO2CO
C. Fe2O3FeCl2 D. BaCl2溶液BaC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是三氧化硫,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符合题意;
C、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是氯化亚铁,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钡和二氧化碳不反应,不能生成碳酸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蚕丝和羊毛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探究白醋的酸碱性 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C 除去MnO2固体中混有的KCl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比较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将铜丝插入AgNO3溶液,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蚕丝、羊毛的材质都是蛋白质,灼烧时都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取样,灼烧,闻气味,无法鉴别蚕丝和羊毛,A选项符合题意;
B、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物质不变色。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可以探究白醋的酸碱性,B选项不符合题意;
C、MnO2不溶于水、KCl易溶于水,将混合固体溶解、过滤,得到的滤渣是MnO2,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MnO2固体,可以除去KCl,C选项不符合题意;
D、Cu能与AgNO3反应生成Cu(NO3)2、Ag,将铜丝插入AgNO3溶液,现象是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说明Cu能置换出AgNO3中的Ag,Cu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 如图为H2O的转化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转化①中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 B. 转化②中产生O2、H2的体积比为2:1
C. 转化③为置换反应 D. 转化④是自然界中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转化①中水加热变为水蒸气,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不符合题意;
B、转化②中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符合题意;
C、转化③为碳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D、转化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叶绿素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该反应是光合作用的反应,二氧化碳、水属于无机物,葡萄糖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转化④是自然界中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 CuSO4、NaOH、BaCl2、KCl B. CaCl2、K2CO3、Na2CO3、HCl
C. MgSO4、NaOH、Ba(NO3)2、KNO3 D. AgNO3、NaCl、MgCl2、HNO3
【答案】A
【解析】
【详解】A、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 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KCl溶液,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B、K2CO3、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均能产生气体,与氯化钙反应均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无法鉴别K2CO3、Na2CO3,故选项错误;
C、MgSO4溶液与NaOH、Ba(NO3)2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KNO3与其它三种物质都不反应,故可以鉴别MgSO4和KNO3,但不能区分出NaOH、Ba(NO3)2,故选项错误;
D、AgNO3溶液与NaC1、MgCl2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HNO3与其它三种物质都不反应,故可以鉴别AgNO3和HNO3,但不能区分出NaCl、MgCl2,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8. Na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S/g NaCl 35.8 35.9 36.1 36.4 36.7 37.1
Na2SO4 9.1 19.5 40.8 48.8 47.5 45.3
A. 甲为NaCl
B. T1℃应介于40℃~50℃
C. 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变大、乙变小
D. 等质量的NaCl、Na2SO4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要使两溶液均达饱和,则加入Na2SO4的质量大于NaCl的质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溶解度表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0~40℃,硫酸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高于40℃,硫酸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甲为硫酸钠,说法错误
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硫酸钠,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硫酸钠,则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为20℃~30℃,则T1℃应介于20℃~30℃,说法错误;
C、从T3℃降温到T2℃,甲的溶解度增大,但溶液的组成没有发生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乙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说法错误;
D、T1℃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溶解度相等,T3℃时,硫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等质量的NaCl、Na2SO4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要使两溶液均达饱和,则加入Na2SO4的质量大于NaCl的质量,说法正确;
故选:D。
19. Na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对其性质作如下探究。
实验①:将适量NaOH固体溶于水,搅拌、测量温度。
实验②:取适量实验①中的溶液加入如图烧杯中,闭合开关。
实验③:向试管中加入适量实验①中的溶液,滴加2~3滴酚酞试液,再加入稀盐酸,振荡。
实验④:取少量硫酸铵放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实验①中溶液,微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①中温度升高,说明NaOH固体溶解放热
B. 实验②中小灯泡发光,说明NaOH溶解时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C. 实验③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溶液恰好呈中性
D. 实验④中产生氨臭气味,该反应为2NaOH+(NH4)2SO4Na2SO4+2NH3↑+2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实验①将适量NaOH固体溶于水,搅拌、测量温度,温度升高,说明NaOH固体溶解放热,A选项正确;
B、实验②取适量实验①中的溶液加入如图烧杯中,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说明NaOH溶液能导电,则NaOH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说明NaOH溶解时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B选项正确;
C、酚酞遇碱性物质变红,遇中性物质或酸性物质不变色。NaOH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稀盐酸呈酸性,不能使酚酞变红。向试管中加入适量实验①中的溶液,滴加2~3滴酚酞试液,再加入稀盐酸,稀盐酸能与NaOH反应生成NaCl、H2O,NaCl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振荡,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溶液中已不存在NaOH,但不确定稀盐酸是否过量,因此不能说明溶液恰好呈中性,C选项错误;
D、取少量硫酸铵放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实验①中的溶液,微热,NaOH与硫酸铵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a2SO4、NH3、H2O,化学方程式为,D选项正确。
故选:C。
20. 已知:2NaHCO3Na2CO3+CO2↑+H2O,将16.8gNaHCO3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3.7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固体加热生成3.1gCO2
B. 加热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
C. 剩余固体中NaHCO3和Na2CO3的质量比为42:53
D. 将13.7g剩余固体溶于足量盐酸后,蒸发结晶,得11.7gNaCl
【答案】D
【解析】
【详解】A、解:设原固体加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2.2g,不符合题意;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故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不变,由于生成了气体,加热后,固体的质量减小,故加热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不符合题意;
C、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y,反应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z
y=8.4g
z=5.3g,则剩余固体中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质量比为:(16.8g-8.4g):5.3g=84:53,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最后得到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与16.8g碳酸氢钠中钠元素的质量相同,则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符合题意。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 用化学符号表示:
(1)金刚石_____;
(2)最常见的溶剂________;
(3)2个铁离子__________;
(4)人体缺少_______元素会骨骼疏松。
【答案】(1)C (2)H2O
(3)2Fe3+ (4)Ca
【解析】
【小问1详解】
金刚石属于碳单质,化学式为:C;
【小问2详解】
最常见的溶剂是水,化学式为:H2O;
【小问3详解】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
【小问4详解】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故填:Ca。
22. 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食盐 B.硫酸 C.维生素 D.聚氯乙烯 E.石墨 F.烧碱 G.聚乙烯 H.武德合金
(1)可用作电池电极的是_____;
(2)可用于制保险丝的是_____;
(3)可用于食品包装的是_____;
(4)厨房中作调味品的是_____;
(5)作铅蓄电池中的酸是_____;
(6)蔬菜、水果中富含有_____。
【答案】(1)E (2)H
(3)G (4)A
(5)B (6)C
【解析】
【小问1详解】
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池电极,故填:E;
【小问2详解】
武德合金熔点低,可用于制保险丝,故填:H;
【小问3详解】
聚乙烯无毒,可用于食品包装,故填:G;
【小问4详解】
食盐有咸味,常用作调味品,故填:A;
【小问5详解】
硫酸可用于铅蓄电池,故填:B;
【小问6详解】
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故填:C。
23. 如图为氢能开发与利用的示意图。
(1)制氢中的能量转化:太阳能→电能→_______能。
(2)燃料电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1)化学 (2)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示可知,制氢中的能量转化:太阳能→电能→化学能;
【小问2详解】
燃料电池中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 助力“碳中和”,CO2的产生、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重要研究课题。
(1)CO2的产生: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CO2。
①化石燃料主要包括_____、石油和天然气。
②大气中CO2的含量过高,会造成_________(填环境问题)。
(2)CO2的捕集:工业上可用氨水、K2CO3溶液等化学物质捕集烟气中的CO2。
氨水捕集CO2的实验流程如下。
①转化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氨水吸收室中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________。
(3)CO2的利用:CO2和H2在Ni/CaO表面发生反应生成CH4的原理如图所示。
①整个转化过程中Ni/CaO作用为_____。
②生成CH4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1) ①. 煤 ②. 温室效应
(2) ①. NH3 ②. 氨水易分解,温度过高,氨水又分解成氨气
(3) ①. 催化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写:煤。
②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能引起温室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故填写:温室效应。
【小问2详解】
①由氨水捕集CO2的实验流程图可知,富含CO2的烟气,进入氨水吸收室,生成碳酸铵和碳酸氢铵,碳酸铵和碳酸氢铵加热分解,生成X和高纯CO2,X能被氨水吸收塔吸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宏观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反应前碳酸铵和碳酸氢铵中含有碳、氢、氧元素,加热分解,生成X和高纯CO2(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X中可能含有氮元素和氢元素,X能被氨水吸收塔吸收,说明X能与水反应,生成氨水,因此,X为氨气,化学式为:NH3,故填写:NH3。
②氨水吸收室中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氨水易分解,温度过高,氨水又分解成氨气和水,故填写:氨水易分解,温度过高,氨水又分解成氨气。
【小问3详解】
①由CO2和H2在Ni/CaO表面发生反应生成CH4的原理示意图可知,该反应过程中Ni/CaO的化学性质不变,起到过渡作用,符合催化剂的性质,因此,整个转化过程中Ni/CaO的作用为催化作用,故填写:催化。
②由CO2和H2在Ni/CaO表面发生反应生成CH4的原理示意图可知,生成CH4的总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Ni/CaO的催化下,生成甲烷和水,总反应方程式为:,故填写:
25. 一种用炼铜烟灰(主要含CuO、ZnO)制备Cu和ZnSO4 7H2O的流程如图。
(1)溶液X应选用_____(选填序号)。
a.稀HCl b.稀H2SO4 c.稀HNO3
(2)“置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烧杯、玻璃棒等。
(4)“过滤”后滤液制备ZnSO4 7H2O晶体的实验方案:将滤液______(填操作名称),过滤,洗涤并干燥。
【答案】(1)b (2)
(3)漏斗 (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解析】
【小问1详解】
该流程用炼铜烟灰(主要含CuO、ZnO)制备Cu和ZnSO4 7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CuO、ZnO、Zn中不含S元素,而ZnSO4 7H2O中含有S元素,说明X溶液中含有S元素,稀HCl、稀H2SO4、稀HNO3中只有稀H2SO4含有S元素,则X溶液是稀H2SO4,故填:b。
【小问2详解】
CuO与稀H2SO4反应生成CuSO4、H2O,ZnO与稀H2SO4反应生成ZnSO4、H2O,酸溶步骤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CuSO4、ZnSO4,不确定是否有H2SO4。加入Zn,Zn与ZnSO4不反应,Zn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生成ZnSO4、Cu,化学方程式为,Zn可与H2SO4发生置换反应生成ZnSO4、H2,化学方程式为,根据流程图,置换后没有说明是否产生H2,则一定发生的反应是。
【小问3详解】
“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等。
小问4详解】
“过滤”后滤液一定含有ZnSO4,利用滤液制备ZnSO4 7H2O,需要析出溶质,则方案是: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并干燥。
26. SO2溶于水生成H2SO3。实验室模拟“镁法工业烟气脱硫”制备MgSO4,装置如图所示。
(1)滴入H2SO3溶液后,浆液的pH逐渐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2)仪器M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变小 (2)
【解析】
【小问1详解】
Mg(OH)2浆液呈碱性,pH大于7,而H2SO3溶液呈酸性,pH小于7,往Mg(OH)2浆液中滴入H2SO3溶液后,浆液中的OH-与H2SO3溶液中的H+反应生成水,导致OH-浓度下降,浆液的pH逐渐变小。
【小问2详解】
实验室模拟“镁法工业烟气脱硫”制备MgSO4,需要通入空气,反应过程H2SO3转化为MgSO4,说明空气中的氧气参与反应,则该反应是H2SO3、O2、Mg(OH)2反应生成MgSO4、H2O,化学方程式为:。
27. 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O2,可选用装置_____(选填序号)和E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用E装置收集O2的理由是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选用装置C相对于B的优点是___。
(4)溶液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一定温度下,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的浓度和性质有关。进行图1实验,测得烧杯中溶液电导率变化如图2所示。
已知:CaCO3+H2O+CO2=Ca(HCO3)2
①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为___________。
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AB段电导率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
③从微粒的角度解释BC段电导率上升的原因___________。
【答案】(1) ①. 试管 ②. 长颈漏斗
(2) ①. B ②. ③.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
(3) ①. ②.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 ①.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 ②. ③. 碳酸钙转化为碳酸氢钙,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①为试管,仪器②为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不选择C装置,是因为二氧化锰是粉末状,不能置于多孔隔板上;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E装置,即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
【小问3详解】
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与B装置相比,C装置可将固体置于多孔隔板上,关闭弹簧夹,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固液接触,生成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导出,固液接触,反应开始,故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小问4详解】
①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能与氯化氢反应,故其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
②AB段电导率下降,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由题干信息可知,碳酸钙能与过量的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溶于水,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加,故BC段电导率上升,故填:碳酸钙转化为碳酸氢钙,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
28. 以废铜屑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以废铜屑制备硫酸铜,途径有两种。
途径Ⅰ:Cu+2H2SO4(浓)CuSO4+SO2↑+2H2O
途径Ⅱ:CuCuOCuSO4
(1)转化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转化①、②、③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为___(选填序号)。
(3)实际生产选择途径Ⅱ制备硫酸铜,途径Ⅱ优于途径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从绿色化学和原料利用率两个角度解释)。
步骤二:以硫酸铜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铜。实验过程如下。
(4)“沉淀”时应将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其原因是_________。
(5)检验产品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滴加过量稀盐酸,再滴加___(填化学式)溶液,无现象,则产品已洗净。
(6)碱式碳酸铜加热到220℃会分解为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取碱式碳酸铜固体充分加热,将生成气体依次用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充分吸收。实验测得浓硫酸增重0.36g,碱石灰增重0.88g。则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①② (3) ①. 途径Ⅱ不会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②. 途径Ⅱ硫酸的利用率高
(4)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碱性条件下硫酸铜转化为氢氧化铜沉淀
(5)
(6)
【解析】
【小问1详解】
转化③是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转化①中,铜元素化合价由0价+2价,化合价升高;转化②中,铜元素化合价由0价+2价,化合价升高;转化③中,铜元素化合价不变,均为+2价,故转化①、②、③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为①②;
【小问3详解】
从绿色化学的角度来看,途径Ⅰ中生成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而途径Ⅱ中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这个过程中没有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硫,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从原料利用率的角度来看,途径Ⅱ中硫酸的利用率高,在途径Ⅰ中,由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部分硫酸被还原为二氧化硫,导致硫酸的利用率降低,而在途径Ⅱ中,硫酸全部转化为硫酸铜,没有浪费,故途径Ⅱ优于途径Ⅰ的原因是:途径Ⅱ不会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途径Ⅱ硫酸的利用率高;
【小问4详解】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沉淀”过程中,如果将硫酸铜溶液加入碳酸钠溶液中,在碱性条件下硫酸铜会转化为氢氧化铜沉淀,所以在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实验中,“沉淀”步骤是将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碱性条件下硫酸铜转化为氢氧化铜沉淀;
【小问5详解】
为了检验产品是否已洗净,需要检测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全的硫酸根离子,因此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滴加过量稀盐酸以排除其他可能干扰的离子,再滴加氯化钡溶液,如果洗涤液中不含有硫酸根离子,那么加入氯化钡后就不会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产品已洗净;
【小问6详解】
碱式碳酸铜加热到220℃会分解为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取碱式碳酸铜固体充分加热,将生成气体依次用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充分吸收,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则生成物为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实验测得浓硫酸增重0.36g,碱石灰增重0.88g,则生成水的质量为0.36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8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及质量不变,则碱式碳酸铜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即,碱式碳酸铜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即,根据化合物中原子的个数比等于元素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商之比,则碱式碳酸铜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则氢氧根与碳酸根的个数比,已知在化合物中铜元素常显+2价、氢氧根为-1价、碳酸根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解得,由于,则,则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
29. 以海水为原料生产的NaOH固体,可能含有NaCl、Na2CO3、Na2SO4,CaCl2、MgSO4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1)取适量固体加水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A,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_。
(2)取适量A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得白色固体B。取固体B,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生成固体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另取适量A溶液,先加入过量的稀_____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____。
【答案】(1)MgSO4##硫酸镁
(2) ①. Na2SO4、CaCl2 ②.
(3) ①. 硝酸##HNO3 ②. NaCl##氯化钠
【解析】
【小问1详解】
NaOH固体中可能含有NaCl、Na2CO3、Na2SO4,CaCl2、MgSO4中的一种或几种,取适量固体加水溶解,NaOH能与MgSO4反应生成Mg(OH)2沉淀,而实验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A,说明原固体中一定不含MgSO4。
【小问2详解】
取适量A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得白色固体B,NaOH、NaCl、Na2CO3、Na2SO4,CaCl2中,能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有Na2CO3、Na2SO4,BaCl2与Na2CO3反应生成BaCO3沉淀、NaCl,Na2SO4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沉淀、NaCl。取固体B,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产生气泡,由于BaSO4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而Ba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固体B是BaCO3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Na2SO4,一定含有Na2CO3。由于Na2CO3能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沉淀,所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CaCl2。
BaCl2与Na2CO3反应生成BaCO3沉淀(固体B)、NaCl,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根据前面的分析,A溶液中含有NaOH、Na2CO3,不含MgSO4、Na2SO4、CaCl2,不确定是否含有NaCl。Na2CO3能与AgNO3反应生成Ag2CO3沉淀,NaCl能与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若要验证溶液A中是否存在NaCl,滴加AgNO3溶液前,需加入过量的稀硝酸酸化,Na2CO3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二氧化碳、水,硝酸钠不会干扰NaCl的检验,从而避免Na2CO3对NaCl的检验造成干扰。AgCl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实验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NaCl。
30.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一、铁的有关知识
(1)北固山铁塔由生铁铸成,展现了我国古代精湛的冶铁、铸造技术。因年代久远,塔身锈蚀严重。
①生铁的熔点比纯铁_____(选填“高”或“低”)。
②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 nH2O,铁生锈主要与空气中的_______有关。
(2)工业上冶炼钢铁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①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炼钢炉中存在转化:FeFeOFe+CO,目的为降低____元素含量。
(3)铁及其化合物在现代多种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①纳米零价铁(Fe)用于废水处理,可用H2和Fe(OH)3在高温下反应获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e3O4是合成氨催化剂铁触媒的主要成分,可用CH4和Fe2O3在高温下反应获得,同时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_____。
二、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
用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 6H2O]的实验流程如下。
(4)“洗涤”是用蒸馏水洗去铁屑表面残留的Na2CO3等杂质,判断铁屑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测定其pH=_____,则已洗净。
(5)“酸溶”时控温75℃加热至不再产生气泡。
①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产生的气体为H2,用点燃法检验H2前必须______。
(6)“反应”后冷却至20℃过滤。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表:“反应”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
温度/℃ 20℃
溶解度S/g FeSO4 7H2O 48.0
(NH4)2SO4 75.4
(NH4)2Fe(SO4)2 6H2O 21.2
②“反应”过程中析出硫酸亚铁铵晶体,参考表中数据分析其原因________。
三、测定硫酸亚铁铵晶体样品纯度
准确称取19.00g硫酸亚铁铵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为392)样品溶于水,与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完全反应,消耗KMnO4的质量为1.58g。
已知:10(NH4)2Fe(SO4)2·6H2O+2KMnO4+8H2SO4=10(NH4)2SO4+5Fe2(SO4)3+K2SO4+2MnSO4+14H2O
(7)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精确到0.1%)。
(8)判断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并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
【答案】(1) ①. 低 ②. 氧气、水
(2) ①. ②. 碳##C
(3) ①. ②. 11∶9
(4)7 (5) ①. 加快反应速率 ②. 验纯
(6) ①. ②. 20℃时硫酸亚铁铵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硫酸亚铁和硫酸铵的溶解度小
(7)103.2 (8)不合理,样品中混有FeSO4 7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合金的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所以生铁的熔点比纯铁低。
②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反应所致。
【小问2详解】
①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Fe2O3与CO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Fe、CO2,化学方程式为。
②生铁的含碳量比钢高,该转化能将C转化为CO,目的是降低碳元素的含量。
【小问3详解】
①H2和Fe(OH)3在高温下反应获得Fe,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H2、Fe(OH)3中含有H、Fe、O这3种元素,生成物Fe中只含Fe这1种元素,则另外的产物含有H、O这2种元素,该产物是H2O,则H2和Fe(OH)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Fe、H2O,化学方程式为。
②CH4和Fe2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Fe3O4、CO2、H2O,化学方程式为,则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
【小问4详解】
Na2CO3溶液呈碱性,pH>7。判断铁屑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测定其pH=7,说明滤液中已无Na2CO3,则已洗净。
【小问5详解】
①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加热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
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以防气体不纯引发爆炸,所以用点燃法检验H2前必须验纯。
【小问6详解】
①“酸溶”过程中稀H2SO4能与铁屑反应生成FeSO4、H2,“反应”步骤加入(NH4)2SO4粉末,生成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6H2O],说明该步骤中FeSO4、(NH4)2SO4、H2O反应生成了(NH4)2Fe(SO4)2·6H2O沉淀,化学方程式为。
②根据表中所示在20℃时的溶解度数据,可以看出20℃时硫酸亚铁铵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硫酸亚铁和硫酸铵的溶解度小,所以硫酸亚铁铵晶体最先达到饱和状态析出,因此原因是:20℃时硫酸亚铁铵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硫酸亚铁和硫酸铵的溶解度小。
【小问7详解】
解:设该样品的纯度为x
,故填103.2
【小问8详解】
根据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实质是FeSO4与KMnO4、H2SO4发生反应,样品纯度超过100%,说明样品中FeSO4含量偏高,结合题中溶解度表格,FeSO4 7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78,而(NH4)2Fe(SO4)2 6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92,可知是因为样品中混有FeSO4 7H2O,导致样品中FeSO4含量偏高。
故填:不合理,样品中混有FeSO4 7H2O。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矿泉水 B. 液态氮 C. 加碘盐 D. 不锈钢
2. 下列现象主要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 海水晒盐 B. 汽油挥发 C. 红磷燃烧 D. 瓜果飘香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用镁粉制作照明弹 B. 用活性炭除冰箱异味
C. 用铜制作电线电缆 D.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4. 反应2CaO2+2H2O=2Ca(OH)2+O2↑可用于鱼塘供氧。其中属于碱的是
A CaO2 B. H2O C. Ca(OH)2 D. O2
5.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归类 内容
A 常见合金 青铜、硬铝、玻璃钢
B 营养物质 糖类、油脂、蛋白质
C 常见氮肥 碳铵、尿素、氯化钾
D 清洁能源 石油、风能、太阳能
A. A B. B C. C D. D
6.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并制取氢气。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A. 稀释 B. 测pH
C. 制H2 D. 收集
7.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氯化钠 B.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 用明矾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 D.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8.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利用金属的年代: B. 溶液的pH:
C. 地壳中元素含量: D. 硫元素的化合价:
9. 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甲烷完全燃烧:CH4+O2CO2+H2O
B. 湿法炼铜:2Fe+3CuSO4═Fe2(SO4)3+3Cu
C.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2CO3+2HCl═2NaCl+CO2↑+H2O
D. 汽车尾气中CO和NO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N2+2CO2
10. 配制波尔多液的反应为CuSO4+Ca(OH)2=X↓+Ca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uSO4可用于游泳池消毒 B. Ca(OH)2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 X为Cu(OH)2 D. 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
11. 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C. 磷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 D. 磷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之一
12. 如图表示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B. 转化②中乙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3
C. 整个转化过程中共有3种氧化物 D. 甲、乙、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减小
13. S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如图装置研究炭粉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装置②用于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有H2O
B. 装置③中溶液颜色变浅,说明反应产物中有SO2
C. 装置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产物中有CO2
D. 装置③、④互换位置,不影响CO2和SO2的检验
14.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 SSO3 B. CO2CO
C. Fe2O3FeCl2 D. BaCl2溶液BaCO3
15.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蚕丝和羊毛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探究白醋的酸碱性 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C 除去MnO2固体中混有的KCl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比较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将铜丝插入AgNO3溶液,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16. 如图为H2O转化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转化①中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 B. 转化②中产生O2、H2的体积比为2:1
C. 转化③为置换反应 D. 转化④是自然界中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17.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 CuSO4、NaOH、BaCl2、KCl B. CaCl2、K2CO3、Na2CO3、HCl
C. MgSO4、NaOH、Ba(NO3)2、KNO3 D. AgNO3、NaCl、MgCl2、HNO3
18. Na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S/g NaCl 35.8 35.9 36.1 36.4 36.7 371
Na2SO4 9.1 195 40.8 48.8 47.5 45.3
A. 甲为NaCl
B. T1℃应介于40℃~50℃
C. 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变大、乙变小
D. 等质量的NaCl、Na2SO4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要使两溶液均达饱和,则加入Na2SO4的质量大于NaCl的质量
19. Na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对其性质作如下探究。
实验①:将适量NaOH固体溶于水,搅拌、测量温度。
实验②:取适量实验①中的溶液加入如图烧杯中,闭合开关。
实验③:向试管中加入适量实验①中的溶液,滴加2~3滴酚酞试液,再加入稀盐酸,振荡。
实验④:取少量硫酸铵放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实验①中的溶液,微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①中温度升高,说明NaOH固体溶解放热
B. 实验②中小灯泡发光,说明NaOH溶解时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C. 实验③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溶液恰好呈中性
D. 实验④中产生氨臭气味,该反应为2NaOH+(NH4)2SO4Na2SO4+2NH3↑+2H2O
20. 已知:2NaHCO3Na2CO3+CO2↑+H2O,将16.8gNaHCO3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3.7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固体加热生成3.1gCO2
B. 加热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
C. 剩余固体中NaHCO3和Na2CO3的质量比为42:53
D. 将13.7g剩余固体溶于足量盐酸后,蒸发结晶,得11.7gNaCl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 用化学符号表示:
(1)金刚石_____;
(2)最常见的溶剂________;
(3)2个铁离子__________;
(4)人体缺少_______元素会骨骼疏松。
22. 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食盐 B.硫酸 C.维生素 D.聚氯乙烯 E.石墨 F.烧碱 G.聚乙烯 H.武德合金
(1)可用作电池电极的是_____;
(2)可用于制保险丝的是_____;
(3)可用于食品包装的是_____;
(4)厨房中作调味品的是_____;
(5)作铅蓄电池中酸是_____;
(6)蔬菜、水果中富含有_____。
23. 如图为氢能开发与利用的示意图。
(1)制氢中的能量转化:太阳能→电能→_______能。
(2)燃料电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4. 助力“碳中和”,CO2的产生、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重要研究课题。
(1)CO2的产生: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CO2。
①化石燃料主要包括_____、石油和天然气。
②大气中CO2的含量过高,会造成_________(填环境问题)。
(2)CO2的捕集:工业上可用氨水、K2CO3溶液等化学物质捕集烟气中的CO2。
氨水捕集CO2的实验流程如下。
①转化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氨水吸收室中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________。
(3)CO2的利用:CO2和H2在Ni/CaO表面发生反应生成CH4的原理如图所示。
①整个转化过程中Ni/CaO的作用为_____。
②生成CH4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5. 一种用炼铜烟灰(主要含CuO、ZnO)制备Cu和ZnSO4 7H2O的流程如图。
(1)溶液X应选用_____(选填序号)。
a.稀HCl b.稀H2SO4 c.稀HNO3
(2)“置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烧杯、玻璃棒等。
(4)“过滤”后滤液制备ZnSO4 7H2O晶体的实验方案:将滤液______(填操作名称),过滤,洗涤并干燥。
26. SO2溶于水生成H2SO3。实验室模拟“镁法工业烟气脱硫”制备MgSO4,装置如图所示。
(1)滴入H2SO3溶液后,浆液的pH逐渐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2)仪器M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7. 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O2,可选用装置_____(选填序号)和E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用E装置收集O2的理由是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选用装置C相对于B的优点是___。
(4)溶液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一定温度下,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的浓度和性质有关。进行图1实验,测得烧杯中溶液电导率变化如图2所示。
已知:CaCO3+H2O+CO2=Ca(HCO3)2
①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为___________。
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AB段电导率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
③从微粒的角度解释BC段电导率上升的原因___________。
28. 以废铜屑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以废铜屑制备硫酸铜,途径有两种。
途径Ⅰ:Cu+2H2SO4(浓)CuSO4+SO2↑+2H2O
途径Ⅱ:CuCuOCuSO4
(1)转化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转化①、②、③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为___(选填序号)。
(3)实际生产选择途径Ⅱ制备硫酸铜,途径Ⅱ优于途径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从绿色化学和原料利用率两个角度解释)。
步骤二:以硫酸铜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铜。实验过程如下。
(4)“沉淀”时应将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其原因是_________。
(5)检验产品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滴加过量稀盐酸,再滴加___(填化学式)溶液,无现象,则产品已洗净。
(6)碱式碳酸铜加热到220℃会分解为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取碱式碳酸铜固体充分加热,将生成气体依次用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充分吸收。实验测得浓硫酸增重0.36g,碱石灰增重0.88g。则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9. 以海水为原料生产的NaOH固体,可能含有NaCl、Na2CO3、Na2SO4,CaCl2、MgSO4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1)取适量固体加水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A,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_。
(2)取适量A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得白色固体B。取固体B,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生成固体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另取适量A溶液,先加入过量的稀_____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____。
30.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一、铁的有关知识
(1)北固山铁塔由生铁铸成,展现了我国古代精湛的冶铁、铸造技术。因年代久远,塔身锈蚀严重。
①生铁的熔点比纯铁_____(选填“高”或“低”)。
②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 nH2O,铁生锈主要与空气中的_______有关。
(2)工业上冶炼钢铁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①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炼钢炉中存在转化:FeFeOFe+CO,目的为降低____元素含量。
(3)铁及其化合物在现代多种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①纳米零价铁(Fe)用于废水处理,可用H2和Fe(OH)3在高温下反应获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e3O4是合成氨催化剂铁触媒的主要成分,可用CH4和Fe2O3在高温下反应获得,同时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_____。
二、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
用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 6H2O]的实验流程如下。
(4)“洗涤”是用蒸馏水洗去铁屑表面残留的Na2CO3等杂质,判断铁屑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测定其pH=_____,则已洗净。
(5)“酸溶”时控温75℃加热至不再产生气泡。
①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产生的气体为H2,用点燃法检验H2前必须______。
(6)“反应”后冷却至20℃过滤。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表:“反应”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
温度/℃ 20℃
溶解度S/g FeSO4 7H2O 48.0
(NH4)2SO4 75.4
(NH4)2Fe(SO4)2 6H2O 21.2
②“反应”过程中析出硫酸亚铁铵晶体,参考表中数据分析其原因________。
三、测定硫酸亚铁铵晶体样品纯度
准确称取19.00g硫酸亚铁铵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为392)样品溶于水,与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完全反应,消耗KMnO4的质量为1.58g。
已知:10(NH4)2Fe(SO4)2·6H2O+2KMnO4+8H2SO4=10(NH4)2SO4+5Fe2(SO4)3+K2SO4+2MnSO4+14H2O
(7)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精确到0.1%)。
(8)判断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并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1.1 一元二次方程 同步测试(含详解)

下一篇: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检测(含解析) 2024-2025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