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2024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

1.(2024·白山模拟)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燃料加注
B.电解水补充航天舱氧气
C.点火发射
D.航天员通过蜡烛燃烧研究微重力
2.(2024·白山模拟)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B. C. D.
3.(2024·白山模拟)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自来水 B.酱油 C.食醋 D.纯碱
4.(2024·白山模拟)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移走蒸发皿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加热液体 D.验满
5.(2024·白山模拟)“碳中和”可以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实现。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使用纸杯,干净方便 B.正反面打印,节约用纸
C.出门少开车,绿色出行 D.多种草植树,绿化环境
6.(2024·白山模拟)下列化学实验的记录和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无明显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作保护气
D.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后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7.(2024·白山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洁精和汽油均可清洗油污,其原理相同
B.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D.的蔗糖溶液中,蔗糖与水的质量比为
8.(2024·白山模拟)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a段时没有反应发生
B.b点时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a~c段时试管中溶液质量减少
D.d点时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9.(2024·白山模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和的分子构成不同,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
B.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受腐蚀
C.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D.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该物质一定含有
10.(2024·白山模拟)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
A 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溶液 加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C 溶液 加过量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铁粉(锌粉) 加过量硫酸锌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11.(2024·白山模拟)2024年4月,食用盐及水污染再一次被世界人们关注,氯元素再一次走入我们的视线,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根据图B可知,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
12.(2024·白山模拟)周末小明参加实践活动,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款号: 规格: 面料:棉涤纶 等级:一等品 检验合格证检验员01
(1)小明洗衬衣时;为确定洗涤方式,仔细观察了衣服的标签(如图)。面料成分中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2)小明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蒸鱼、红烧肉、鸡蛋汤。从营养均衡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____(填字母)。
A.牛奶 B.素炒西兰花 C.排骨汤 D.小米粥
(3)铁锅易生锈,常采取的防锈措施为   。
(4)小明为植物施肥,观察到肥料的主要成分为硝酸钾,硝酸钾属于   (填“氮肥”“钾肥”或“复合肥”)。
13.(2024·白山模拟)结合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实行的“西气东输”,输送的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2)给物质加热时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其灭火的原理是   。
(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14.(2024·白山模拟)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无水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舱内。
(1)宇航员呼出的气体中除外,还含有   (填1种即可)。
(2)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顶,均可吸收,请写出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2024·白山模拟)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请回答问题。
(1)酒精灯上加金属网罩的目的是   。
(2)温度计会显示溶液的温度升高,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
(3)加入酚酞后烧杯中溶液会变   色。
16.(2024·白山模拟)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时,在水中加入甲物质,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温度降低到。则下列各关系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B.剩余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C.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
D.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17.(2024·白山模拟)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密切。
(1)多种金属可压成薄片,抽成细丝,说明金属具有   性。
(2)实验室有打磨过的铝片:铁片和硫酸铜溶液,兴趣小组同学欲验证铝、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操作:
①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A中,将足量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铁片取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②   (请补充实验具体操作)即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18.(2024·白山模拟)根据下列图示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欲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
(4)用装置E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充分反应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乙中液面最终约降至   刻度线处。
19.(2024·白山模拟)酸的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某小组以“硫酸的性质”为主题开展以下项目式学习。
图1 图2
(1)【活动一】认识硫酸
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C.稀硫酸可用来除铁锈
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2)【活动二】探究硫酸与金属的反应
某兴趣小组做了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后,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与锌粒进行实验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该气体的成分,兴趣小组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
【查阅资料】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被酸性吸收。
【实验事实与结论】
反应进行不久,观察到B处   ,D处无明显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
(3)反应继续进行一段时间后,D处气体能燃烧,干燥烧杯内壁有水雾,证明产生的体是   ,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   。
(4)【活动三】探究硫酸与碱的反应
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个数)成正比。如图2是利用数字传感技术测定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的电导率变化。
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M点的意义是   。
20.(2024·白山模拟)某化学小组同学取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为。请计算加入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燃料加注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B.电解水过程中会产生氢气、氧气,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C.点火发射过程中发生燃烧反应,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D.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水,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指的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的产生,据此分析
2.【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O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错误;
B、H2可表示氢气这种物质,不能表示氢元素,故错误;
C、CO可表示一氧化碳这种物质,不能表示元素,故错误;
D、Cu属于金属元素,由原子构成,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种物质,故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3.【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名称与俗名;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自来水中含有水和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酱油中含有水、氨基酸、色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C、食醋中含有醋酸和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分析。
4.【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故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错误;
D、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故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碳中和、碳达峰
【解析】【解答】A、使用纸杯,增加了森林的砍伐、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符合题意;
B、正反面打印,节约用纸,减少了森林的砍伐,能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C、出门少开车,绿色出行,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D、多种草植树,绿化环境,能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结合二氧化碳的来源和消耗进行分析。
6.【答案】B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电解水实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无明显现象,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无明显现象,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可以用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后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和实验现象分析;
C、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A、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清洗油污,而汽油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两者原理不同,故错误;
B、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若通过改变温度的方法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组成没有发生改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
C、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质子数不变,则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故正确;
D、20%的蔗糖溶液中,蔗糖和水的质量比为20%:(1-20%)=1:4,故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去油污的原理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分析;
C、根据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分析;
D、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分析。
8.【答案】B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未打磨的铝片表面有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0-a段,氧化铝与稀盐酸发生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该反应无气体生成,故错误;
B. b点时,铝与稀盐酸发生反应2Al+6HCl=2AlCl3+3H2↑,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
C. a-c段,铝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Al+6HCl=2AlCl3+3H2↑,每54份质量的铝进入溶液,逸出6份质量的氢气,进入溶液的质量大于减少的质量,最终试管中溶液质量是增大的,故错误;
D. 酚酞溶液遇酸性和中性溶液呈无色,遇碱性溶液变红,d点时,溶液中溶质有氯化氢和氯化铝,溶液呈酸性,酚酞溶液不变色,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未打磨的铝片与过量稀盐酸反应,表面的氧化铝先与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
表面的氧化铝反应后,铝再与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
9.【答案】A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故正确;
B、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常温下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比铁耐腐蚀,故错误;
C、阴离子带负电,但带负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阴离子,如电子也带负电,故错误;
D、碳酸盐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活泼金属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则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原物质不一定含有,故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析;
B、根据铝的化学性质分析;
C、根据阴离子是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分析;
D、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除杂、净化
【解析】【解答】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错误;
B、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错误;
C、加氧化铜粉末能和杂质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再过滤除去过量的氧化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正确;
D、锌粉、铁粉均不能与硫酸锌反应,则加过量硫酸锌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不能除去杂质,故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至少要满足“不增不减”的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的质量。
11.【答案】(1)非金属
(2)得到
(3)3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1)氯带“气”,属于非金属元素。
(2)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所以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
(3)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所处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根据图B可知氯原子有3层电子,所以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分析】(1)根据名称带“气”的为非金属元素分析;
(2)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析;
(3)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进行分析。
12.【答案】(1)棉
(2)B
(3)洗净擦干等合理即可
(4)复合肥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1)面料成分中棉属于天然材料,涤纶属于合成材料。
(2)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是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清蒸鱼、红烧肉中富含蛋白质、油脂和无机盐,鸡蛋汤中富含蛋白质和水,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该午餐缺少的营养素是维生素,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故选B。
(3)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因此为了防止铁锅生锈,常采取的防锈措施为洗净擦干等;
(4)硝酸钾中含有N、P、K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
【分析】(1)根据材料的分类分析;
(2)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及其食物来源分析;
(3)根据铁生锈的原理和防锈措施分析;
(4)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
13.【答案】(1)甲烷
(2)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碳原子排列方式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酒精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分析】(1)根据天然气的成分分析;
(2)根据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
(3)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分析。
14.【答案】(1)水蒸气或氮气等(合理即可)
(2)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宇航员呼出的气体中除CO2外,还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水蒸气等。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顶, 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锂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 (1)根据呼出的气体的成分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
15.【答案】(1)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2)与反应放出热量
(3)红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1)酒精灯上加金属网罩的目的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因为碳酸钙需要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2)碳酸钙高温灼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与反应放出热量,则可观察到溶液温度升高。
(3)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分析】(1)根据金属网罩的作用分析;
(2)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放热反应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分析。
16.【答案】(1)
(2)饱和溶液
(3)C;D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表示该温度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0℃时甲的溶解度是3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的甲,所以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物质,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3)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即等质量的水中最多溶解的物质的质量:甲>乙,所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
A、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温度,甲的溶解度变化比乙大,甲析出晶体多,故错误;
B、降温后,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依然是:甲<乙,故错误;
C、降温后,甲、乙饱和溶液都是饱和溶液,且溶解度相等,甲中溶剂的质量小于乙中溶剂的质量,则溶质质量也是:甲<乙,故正确;
D、饱和溶液中,降温后两溶液的溶解度相等,且都是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甲=乙,故正确;
故选:CD。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降温后析出晶体的多少;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计算形成饱和溶液的质量。
17.【答案】(1)延展
(2)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将铝片插入铁与硫酸铜反应后的试管中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金属的物理性质
【解析】【解答】(1)多种金属可压成薄片,抽成细丝,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
(2)①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A中,将足量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将铁片取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说明铁比铜活泼。
②少量的硫酸铜和足量的铁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将铝片插入铁与硫酸铜反应后的试管中,铝能与硫酸亚铁反应,则说明铝比铁活泼,即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强弱。
【分析】(1)根据金属的性质分析;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分析。
18.【答案】(1)铁架台
(2)
(3)D
(4)24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铁架台。
(2)装置A是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适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则欲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D。
(4)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则130mL的空气中氧气体积约为:130mL×1/5=26mL,用装置E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充分反应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流入试管内的水体积为26mL,乙中液面最终约降至50mL-26mL=24mL刻度线处。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名称分析;
(2)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的特点分析;
(3)根据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分析;
(4)根据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分析。
19.【答案】(1)A;C;D
(2)品红溶液褪色
(3)氢气;随着浓硫酸的消耗和水的生成,浓硫酸变成了稀硫酸,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4)
(5)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1)A、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故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而不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错误;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则稀硫酸可用来除铁锈,故正确;
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故正确;
故选:ACD。
(2)由所给资料可知,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被酸性KMnO4吸收,则反应进行不久,观察到B处品红溶液褪色,D处无明显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SO2。
(3)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继续进行一段时间后,D处气体能燃烧,干燥烧杯内壁有水雾,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随着浓硫酸的消耗和水的生成,浓硫酸变成了稀硫酸,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4)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5)M点电导率最低,说明溶液中离子最少,则M点的意义是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分析】 (1)根据浓硫酸的性质、稀释方法、用途,以及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分析;
(2)根据所给资料分析;
(3)根据氢气燃烧生成水,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分析;
(5)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电导率最低分析。
20.【答案】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73 44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计算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2024·白山模拟)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燃料加注
B.电解水补充航天舱氧气
C.点火发射
D.航天员通过蜡烛燃烧研究微重力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燃料加注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B.电解水过程中会产生氢气、氧气,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C.点火发射过程中发生燃烧反应,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D.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水,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指的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的产生,据此分析
2.(2024·白山模拟)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O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错误;
B、H2可表示氢气这种物质,不能表示氢元素,故错误;
C、CO可表示一氧化碳这种物质,不能表示元素,故错误;
D、Cu属于金属元素,由原子构成,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种物质,故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3.(2024·白山模拟)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自来水 B.酱油 C.食醋 D.纯碱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名称与俗名;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自来水中含有水和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酱油中含有水、氨基酸、色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C、食醋中含有醋酸和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分析。
4.(2024·白山模拟)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移走蒸发皿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加热液体 D.验满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故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错误;
D、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故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5.(2024·白山模拟)“碳中和”可以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实现。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使用纸杯,干净方便 B.正反面打印,节约用纸
C.出门少开车,绿色出行 D.多种草植树,绿化环境
【答案】A
【知识点】碳中和、碳达峰
【解析】【解答】A、使用纸杯,增加了森林的砍伐、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符合题意;
B、正反面打印,节约用纸,减少了森林的砍伐,能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C、出门少开车,绿色出行,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D、多种草植树,绿化环境,能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结合二氧化碳的来源和消耗进行分析。
6.(2024·白山模拟)下列化学实验的记录和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无明显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作保护气
D.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后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B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电解水实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无明显现象,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无明显现象,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可以用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后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和实验现象分析;
C、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7.(2024·白山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洁精和汽油均可清洗油污,其原理相同
B.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D.的蔗糖溶液中,蔗糖与水的质量比为
【答案】C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A、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清洗油污,而汽油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两者原理不同,故错误;
B、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若通过改变温度的方法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组成没有发生改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
C、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质子数不变,则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故正确;
D、20%的蔗糖溶液中,蔗糖和水的质量比为20%:(1-20%)=1:4,故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去油污的原理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分析;
C、根据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分析;
D、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分析。
8.(2024·白山模拟)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a段时没有反应发生
B.b点时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a~c段时试管中溶液质量减少
D.d点时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答案】B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未打磨的铝片表面有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0-a段,氧化铝与稀盐酸发生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该反应无气体生成,故错误;
B. b点时,铝与稀盐酸发生反应2Al+6HCl=2AlCl3+3H2↑,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
C. a-c段,铝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Al+6HCl=2AlCl3+3H2↑,每54份质量的铝进入溶液,逸出6份质量的氢气,进入溶液的质量大于减少的质量,最终试管中溶液质量是增大的,故错误;
D. 酚酞溶液遇酸性和中性溶液呈无色,遇碱性溶液变红,d点时,溶液中溶质有氯化氢和氯化铝,溶液呈酸性,酚酞溶液不变色,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未打磨的铝片与过量稀盐酸反应,表面的氧化铝先与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
表面的氧化铝反应后,铝再与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
9.(2024·白山模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和的分子构成不同,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
B.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受腐蚀
C.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D.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该物质一定含有
【答案】A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故正确;
B、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常温下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比铁耐腐蚀,故错误;
C、阴离子带负电,但带负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阴离子,如电子也带负电,故错误;
D、碳酸盐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活泼金属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则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原物质不一定含有,故错误;
故选:A。
【分析】A、根据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析;
B、根据铝的化学性质分析;
C、根据阴离子是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分析;
D、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10.(2024·白山模拟)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
A 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溶液 加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C 溶液 加过量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铁粉(锌粉) 加过量硫酸锌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除杂、净化
【解析】【解答】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错误;
B、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错误;
C、加氧化铜粉末能和杂质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再过滤除去过量的氧化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正确;
D、锌粉、铁粉均不能与硫酸锌反应,则加过量硫酸锌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不能除去杂质,故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至少要满足“不增不减”的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的质量。
11.(2024·白山模拟)2024年4月,食用盐及水污染再一次被世界人们关注,氯元素再一次走入我们的视线,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根据图B可知,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
【答案】(1)非金属
(2)得到
(3)3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1)氯带“气”,属于非金属元素。
(2)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所以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
(3)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所处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根据图B可知氯原子有3层电子,所以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分析】(1)根据名称带“气”的为非金属元素分析;
(2)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析;
(3)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进行分析。
12.(2024·白山模拟)周末小明参加实践活动,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款号: 规格: 面料:棉涤纶 等级:一等品 检验合格证检验员01
(1)小明洗衬衣时;为确定洗涤方式,仔细观察了衣服的标签(如图)。面料成分中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2)小明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蒸鱼、红烧肉、鸡蛋汤。从营养均衡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____(填字母)。
A.牛奶 B.素炒西兰花 C.排骨汤 D.小米粥
(3)铁锅易生锈,常采取的防锈措施为   。
(4)小明为植物施肥,观察到肥料的主要成分为硝酸钾,硝酸钾属于   (填“氮肥”“钾肥”或“复合肥”)。
【答案】(1)棉
(2)B
(3)洗净擦干等合理即可
(4)复合肥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1)面料成分中棉属于天然材料,涤纶属于合成材料。
(2)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是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清蒸鱼、红烧肉中富含蛋白质、油脂和无机盐,鸡蛋汤中富含蛋白质和水,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该午餐缺少的营养素是维生素,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故选B。
(3)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因此为了防止铁锅生锈,常采取的防锈措施为洗净擦干等;
(4)硝酸钾中含有N、P、K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
【分析】(1)根据材料的分类分析;
(2)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及其食物来源分析;
(3)根据铁生锈的原理和防锈措施分析;
(4)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
13.(2024·白山模拟)结合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实行的“西气东输”,输送的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2)给物质加热时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其灭火的原理是   。
(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答案】(1)甲烷
(2)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碳原子排列方式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酒精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分析】(1)根据天然气的成分分析;
(2)根据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
(3)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分析。
14.(2024·白山模拟)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无水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舱内。
(1)宇航员呼出的气体中除外,还含有   (填1种即可)。
(2)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顶,均可吸收,请写出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水蒸气或氮气等(合理即可)
(2)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宇航员呼出的气体中除CO2外,还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水蒸气等。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顶, 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锂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 (1)根据呼出的气体的成分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
15.(2024·白山模拟)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请回答问题。
(1)酒精灯上加金属网罩的目的是   。
(2)温度计会显示溶液的温度升高,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
(3)加入酚酞后烧杯中溶液会变   色。
【答案】(1)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2)与反应放出热量
(3)红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1)酒精灯上加金属网罩的目的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因为碳酸钙需要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2)碳酸钙高温灼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与反应放出热量,则可观察到溶液温度升高。
(3)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分析】(1)根据金属网罩的作用分析;
(2)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放热反应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分析。
16.(2024·白山模拟)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时,在水中加入甲物质,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温度降低到。则下列各关系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B.剩余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C.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
D.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答案】(1)
(2)饱和溶液
(3)C;D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表示该温度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0℃时甲的溶解度是3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的甲,所以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物质,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3)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即等质量的水中最多溶解的物质的质量:甲>乙,所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
A、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温度,甲的溶解度变化比乙大,甲析出晶体多,故错误;
B、降温后,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依然是:甲<乙,故错误;
C、降温后,甲、乙饱和溶液都是饱和溶液,且溶解度相等,甲中溶剂的质量小于乙中溶剂的质量,则溶质质量也是:甲<乙,故正确;
D、饱和溶液中,降温后两溶液的溶解度相等,且都是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甲=乙,故正确;
故选:CD。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降温后析出晶体的多少;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计算形成饱和溶液的质量。
17.(2024·白山模拟)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密切。
(1)多种金属可压成薄片,抽成细丝,说明金属具有   性。
(2)实验室有打磨过的铝片:铁片和硫酸铜溶液,兴趣小组同学欲验证铝、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操作:
①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A中,将足量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铁片取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②   (请补充实验具体操作)即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答案】(1)延展
(2)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将铝片插入铁与硫酸铜反应后的试管中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金属的物理性质
【解析】【解答】(1)多种金属可压成薄片,抽成细丝,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
(2)①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A中,将足量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将铁片取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说明铁比铜活泼。
②少量的硫酸铜和足量的铁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将铝片插入铁与硫酸铜反应后的试管中,铝能与硫酸亚铁反应,则说明铝比铁活泼,即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强弱。
【分析】(1)根据金属的性质分析;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分析。
18.(2024·白山模拟)根据下列图示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欲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
(4)用装置E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充分反应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乙中液面最终约降至   刻度线处。
【答案】(1)铁架台
(2)
(3)D
(4)24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铁架台。
(2)装置A是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适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则欲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D。
(4)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则130mL的空气中氧气体积约为:130mL×1/5=26mL,用装置E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充分反应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流入试管内的水体积为26mL,乙中液面最终约降至50mL-26mL=24mL刻度线处。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名称分析;
(2)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的特点分析;
(3)根据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分析;
(4)根据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分析。
19.(2024·白山模拟)酸的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某小组以“硫酸的性质”为主题开展以下项目式学习。
图1 图2
(1)【活动一】认识硫酸
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C.稀硫酸可用来除铁锈
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2)【活动二】探究硫酸与金属的反应
某兴趣小组做了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后,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与锌粒进行实验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该气体的成分,兴趣小组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
【查阅资料】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被酸性吸收。
【实验事实与结论】
反应进行不久,观察到B处   ,D处无明显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
(3)反应继续进行一段时间后,D处气体能燃烧,干燥烧杯内壁有水雾,证明产生的体是   ,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   。
(4)【活动三】探究硫酸与碱的反应
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个数)成正比。如图2是利用数字传感技术测定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的电导率变化。
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M点的意义是   。
【答案】(1)A;C;D
(2)品红溶液褪色
(3)氢气;随着浓硫酸的消耗和水的生成,浓硫酸变成了稀硫酸,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4)
(5)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1)A、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故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而不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错误;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则稀硫酸可用来除铁锈,故正确;
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故正确;
故选:ACD。
(2)由所给资料可知,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被酸性KMnO4吸收,则反应进行不久,观察到B处品红溶液褪色,D处无明显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SO2。
(3)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继续进行一段时间后,D处气体能燃烧,干燥烧杯内壁有水雾,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随着浓硫酸的消耗和水的生成,浓硫酸变成了稀硫酸,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4)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5)M点电导率最低,说明溶液中离子最少,则M点的意义是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分析】 (1)根据浓硫酸的性质、稀释方法、用途,以及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分析;
(2)根据所给资料分析;
(3)根据氢气燃烧生成水,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分析;
(5)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电导率最低分析。
20.(2024·白山模拟)某化学小组同学取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为。请计算加入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73 44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计算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核心素养】1.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3)--人教版九上同步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下一篇: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一中2024-2025高三补习班8月化学测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