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练习(含答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光学元件中,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是( )
A.丙和丁 B.甲和丁
C.甲和乙 D.乙和丁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近视镜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
B.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近视眼不戴眼镜时远处的物体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
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
3.如图所示,阿牛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
B.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
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
D.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
4.如下图所示,是市五中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光学系统收集被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
A.平面镜成虚像 B.凸透镜成实像 C.显微镜 D.凸透镜成虚像
5.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18cm处沿主光轴移到4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变小,像距变大 D.像变小,像距变小
6.如图所示,白板上嵌入LED灯做成的两个发光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板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根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图看到上方箭头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B.下方箭头是利用凸透镜形成的虚像
C.下方箭头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是照相机
D.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7.某人用照相机拍自己的平面镜中的像( )
A.拍不到,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B.拍不到,因为平面镜成的是实像
C.能拍到,但底片上的像与镜中人的上、下、左、右都相反
D.能拍到,但底片上的像与镜中人左、右相反
8.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仪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 B.撤去光屏,烛焰的像仍然在原处
C.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 D.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
9.如图所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对接天眼”一光学成像敏感器、红外成像光谱仪等设备全部运行正常。下面有关飞船及对接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接天眼”的镜头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B.红外线光谱仪是利用红外线的“荧光效应”工作的
C.对接过程中为确保与地面通信的实时畅通,需要利用超声波向地球传递信息
D.货运飞船的制造使用了密度小、耐温差的新材料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恰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时在光屏上成一正立、缩小的实像
B.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仪
C.为了便于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应选用表面光滑的玻璃板作为光屏
D.若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可在光屏上观察到放大的像
二、填空题
11.为了保证人们的安全,在城市的很多地方都安装了摄像头,如图,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透镜
成 像(填“实”或“虚”)。
12.请你猜谜语:“放大镜看报纸”——谜底:“显而易见”.这个谜语命题的物理依据是:放大镜成 (填“正立”或“倒立”)的、放大的 (填“实像”或“虚像”).
13.如图所示是一个彩屏手机的画面,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到了屏幕上,透过水滴小红看到屏幕上出现了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这时,水滴是滴在图中 区域(填“红色”“绿色”或“白色”),水滴相当于 ;手机屏幕不显示的时候,小红还把屏幕当镜子使用,通过它能看到正立、等大的 像(填“虚”或“实”);当她向镜面靠近时,镜中的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4.近日,小明的爷爷发现自己的眼睛看远处能看得清,正常看书有叠影,由此可判断小明的爷爷患上了 (选填“近”或“远”)视眼,图中能反映其成因的是 (选填“甲”或“乙”),需要配戴由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进行矫正。
15.物距:物体到凸透镜 的距离,用字母 表示
16.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透镜的类型。小明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得到相应的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其中形成甲光斑的 ,形成乙光斑的 ,上列均选填。
A.一定是凸透镜
B.一定是凹透镜
C.可能是凸透镜,也可能是凹透镜
17.假期到了,公园里游人如织,其中三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A、B、C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相同),对着同一个亭子各拍的照片如图甲、乙、丙所示.拍照时景物到照相机的距离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照相机二倍焦距;图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相当于 (填:“焦距”、“像距”或“物距”);照片 是用A拍摄的.
三、实验题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用高为4cm的发光体(由发光二极管组成)作为物体,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不动。下表是小明记录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的部分实验数据(数据记录时取整数):
实验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像高cm
1 30 15 2
2 20 4
3 15 8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在第3次实验时,将光屏移到光具座 cm刻度线处,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像。此时,如果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碰到了凸透镜,光屏上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3)根据实验数据推测,当把物体放在光具座“0”刻度线处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cm。
19.如图甲所示,人眼的功能类似于照相机。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对人眼和照相机如何成清晰的像,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1)人眼结构中,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不变,相当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能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可能与晶状体的焦距有关;使用变焦照相机拍照,能否得到清晰的像,可能同时与焦距和像距有关。于是他用图乙装置进行探究:
(2)实验前,调节“F”光源、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 上,是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3)实验主要步骤:①保持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换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调节“F”光源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记录焦距、物距和像的高度;
②保持 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换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记录焦距、像距和像的高度;
(4)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物体的高度cm)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焦距f/cm 像的高度h/cm
1 17.1 15.0 8.0 4.4
2 30.0 15.0 10.0 2.5
3 60.0 15.0 12.0 1.3
4 25.0 11.8 8.0 2.4
5 25.0 16.7 10.0 3.3
6 25.0 23.1 12.0 4.6
①分析1、2、3三组数据可知:当像距不变时,物距变大,要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要变 ;
②分析 三组数据可知:当物距不变时,凸透镜焦距越大,像距越大,像也越大。根据以上探究可知:人眼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焦距来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用变焦照相机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物体时,是通过同时调节焦距和像距,使物体成大小不同的清晰的像;
(5)实验结束后,小明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交流:人长时间看近处物体,眼睛容易疲劳。学习较长时间后,建议同学们适当远眺,使晶状体放松,晶状体变 (选填“厚”或“薄”),舒缓眼疲劳,保护眼睛:
四、作图题
20.图中O点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凸透镜的焦点,光线a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光线b通过凸透镜的光心。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b经过凸透镜后的光线。
21.完成下列光路图
参考答案:
1.D
2.D
3.A
4.B
5.D
6.C
7.C
8.B
9.A
10.D
11.实
12. 正立 虚像
13. 白色 放大镜(凸透镜) 虚 不变
14. 远 乙 凸
15. 光心 u
16. A C
17. 大于 像距 甲
18. 10 80 不会 小于
19. 同一高度 “F”光源 大 4、5、6 薄
20.
21.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3.1牛顿第一三定律 练习(含解析)

下一篇:期中综合素质评价(答案)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