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4年中考化学联考试卷(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24·湖南模拟)去年冬季,哈尔滨凭借梦幻般的冰雪大世界火了,毫无悬念成为了冬季出游的首选城市。下列景象伴随有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大世界燃放的烟火 B.冰雪长城上闪烁的霓虹灯
C.冰雕上飘扬的彩旗 D.滑雪场中悠扬的音乐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 A、冰雪大世界燃放的烟火,燃烧属于化学变化;A正确;
B、冰雪长城上闪烁的霓虹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
C、冰雕上飘扬的彩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
D、滑雪场中悠扬的音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2024·湖南模拟)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是“节能减排”,下列相关的做法不符合该会议精神的是( )
A.将煤加工成气体或液体,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B.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减少碳的排放量
C.推广使用压缩天然气(CNG)替代汽油和柴油作公交车和出租车的燃料
D.将工厂的烟囱造高,以减少工厂周围的大气污染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 A、煤经过脱硫后,减少了煤燃烧向空气排放二氧化硫,转换为气体后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A正确;
B、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的能源开发,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也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B正确;
C、压缩天然气主要是甲烷,甲烷可以用有机质发酵制取,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同时甲烷燃烧对空气污染小,C正确;
D、加高烟囱只是使污染物不污染附近环境,但排放量并没变,污染物仍会对略微远点的地方进行污染,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 此题属于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的应用类型的实例,将煤变成气体是指煤经过脱硫后变成气体碳氢化合物.风能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能源.
3.(2024·湖南模拟)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的pH
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移走蒸发皿
D.蒸发食盐水
【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蒸发与蒸馏操作;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解析】【解答】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蒸发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蒸发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2024·湖南模拟)化学宣传周的海报上“让化学走进我们的生活,处处实用”这一栏目中的相关内容有误的是( )
A.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锅
B.人体缺铁元素易患贫血症
C.可利用洗洁精乳化油污来清洁餐具
D.博物馆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答案】A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A、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会破坏氧化铝薄膜,不能用钢丝球擦洗铝锅,A错误;
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B正确;
C、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从而除餐具上的油
污,C正确;
D、博物馆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通过隔绝氧气实现灭火,同时避免了资料被腐蚀,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铝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乳化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5.(2024·湖南模拟)NH2Cl消毒时,发生反应:,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H2 B.N2 C.NH3 D.N2H4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2Cl+H2O=X+HClO,可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反应前反应后N原子10,H原子41 ,Cl原子11, O原子11,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X的每个分子由1个N原子和3个H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NH3;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可推出X的化学式。
6.(2024·湖南模拟)游客从湖南坐火车到西藏,发现随身带的密封零食包装袋鼓起来了。从微观角度分析,这是因为包装袋内气体分子( )
A.质量增加 B.间隔增大 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 游客从湖南坐火车到西藏,发现随身带的密封零食包装袋鼓起来了。原因是高原上的空气稀薄,压强变低,食品袋内的压强大于外界压强,故食品袋内的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则食品袋鼓起。 故符合题意的是B,不符合题意的是ACD。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分子的特性是分子间有间隔,分子有质量,分子运动来解答。
7.(2024·湖南模拟)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
A.氯酸钾:KCl B.铝离子:Al+3
C.60个碳原子:C60 D.3个氧分子:3O2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A错误;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所以铝离子表示为:Al3+,B正确;
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60个碳原子表示为60C,C错误;
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氧分子表示为:3O2,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问题。
8.(2024·湖南模拟)同学们郊游时,发现水稻叶子发黄并倒下了一片,应该向稻田中施用的复合肥是( )
A.NH4NO3 B.KNO3 C.NH4H2PO4 D.KCl
【答案】B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 【解答】发现稻田里的水稻叶子发黄并倒下了一片,说明土壤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应施用含氮元素和钾元素的复合肥。
A、NH4NO3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A错误;
B、KNO3中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要求,B正确;
C、(NH4)2HPO4中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但不符合要求,C错误;
D、KCl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 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磷肥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发达,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农作物缺磷时,表现为生长迟缓,产量降低;钾肥能使农作物的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
9.(2024·湖南模拟)“企鹅酮”(C10H14O)是一种结构式形状类似于企鹅的物质。下列关于企鹅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企鹅酮是一种氧化物
B.企鹅酮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企鹅酮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0∶14∶1
D.企鹅酮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企鹅酮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A错误;
B、企鹅酮是由企鹅酮分子构成的,1个企鹅酮分子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B错误;
C、1个企鹅酮分子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企鹅酮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0:14:1,C正确;
D、企鹅酮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4):(16×1)=60:7:8,则企鹅酮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企鹅酮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1个企鹅酮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10.(2024·湖南模拟)镍在新能源电池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如图是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x=8 B.镍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69
C.镍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D.镍原子的质子数为28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A.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所以x=28-2-16-2=8,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镍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4,镍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则镍原子的质子数为28,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 。
11.(2024·湖南模拟)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顺序与“氧气、氧化钙、空气”的顺序一致的是( )
A.氮气、氧化镁、氢气 B.镁、氧化铜、海水
C.银、酒精、稀盐酸 D.水、红磷、食盐水
【答案】B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氮气属于单质、氧化镁属于氧化物、氢气属于单质,A错误;B、镁属于单质、氧化铜属于氧化物、海水属于混合物,B正确;C、银属于单质、酒精属于化合物、稀盐酸属于混合物,C错误;D、水属于氧化物、红磷属于单质、食盐水属于混合物,D错误.
本题选B.
【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氧化钙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12.(2024·湖南模拟)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对月球进行了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月球表面富含钛铁矿,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TiO3(钛酸亚铁),已知铁元素显+2价。则钛元素(Ti)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答案】D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设钛酸亚铁中钛的化合价为.(+2)+x+(-2)×3=0解得x=+4;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已知化合物中氧的化合价为-2,亚铁的化合价为+2,根据上述原则可以计算出钛的化合价。
13.(2024·湖南模拟)某同学利用如图创新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过程进行探究。U型管内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型管内出现大量水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B.该实验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C.实验后会看到左侧U型管内液面上升
D.蜡烛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蜡烛燃烧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点燃蜡烛时,蜡烛先受热熔化,即由固体变为液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则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A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型管内出现大量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B正确;
C、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使得U型管内压强减小,左侧U型管内液面上升,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蜡烛减少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的和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和,不是蜡烛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型管内出现大量水雾,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使得U型管内压强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14.(2024·湖南模拟)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的MnO2
B 检验NaCl溶液中是否存在HCl 取样,滴加AgNO3溶液
C 除去Mg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镁,过滤
D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依次通过足量NaOH溶液、浓硫酸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除杂、净化;物质的检验、鉴别
【解析】【解答】 A、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的MnO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有气泡产生;在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A错误;
B、NaCl溶液、HCl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检验NaCl溶液中是否存在HCl,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B正确;
C、H2SO4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再过滤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镁(难溶于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C错误;
D、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B、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除杂至少要满足“不增不减”的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的质量。
D、除杂至少要满足“不增不减”的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的质
15.(2024·湖南模拟)有关下列图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①表示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B.图②表示足量红磷在盛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图③表示向HCl和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溶液
D.图④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同时加入Fe粉和Zn粉至过量
【答案】D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A、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逐渐减小,但pH始终大于7,故A正确;
B、红磷燃烧放热,容器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但由于氧气被消耗,最终压强小于反应前的压强,故B正确;
C、向HCl和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溶液,先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HCl消耗完后,再与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故C正确;
D、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同时加入Fe粉和Zn粉至过量,最终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碱性逐渐变弱;
B、红磷燃烧消耗容器内的氧气,同时放热;
C、向HCl和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溶液,先与盐酸反应;
D、稀盐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相等,则最终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6.(2024·湖南模拟)中国古代有很多成语蕴含化学知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火树银花:指烟花中镁、铝等金属粉末燃烧发出耀眼白光,请写出镁离子的符号 。
(2)奇珍异宝: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答案】(1)Mg2+
(2)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镁离子可表示为:Mg +;故答案为: Mg2+ ;
(2)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 。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17.(2024·湖南模拟)建立“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酸(HCOOH)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此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生成物甲、乙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研究发现含有“过氧基”(—O—O—)的物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作为杀菌消毒剂。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杀菌消毒剂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H—O—H ②H—O—O—H ③④
【答案】(1)分解反应;1∶22;
(2)②④
【知识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①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酸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②由①的分析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甲(氢气)、乙(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12+16×2)=1:22;
③由①的分析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第1空、分解反应;第2空、1∶22;第3空、;
(2)由题意可知,做杀菌消毒剂主要是因为含有“过氧基”(-O-O-)”,根据分子结构分析,在②④中含有“过氧基”(-O-O-)”,因此②④可作消毒剂,故答案为: ②④ 。
【分析】(1)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反应的特点来分析;
(2)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18.(2024·湖南模拟)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t3℃时,乙的溶解度是 g;
(2)t1℃,把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则B烧杯内溶质是 (填“甲”或“乙”);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将图1中两烧杯内物质升温至t2℃,均形成不饱和溶液
B.将图1中两烧杯内物质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将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配成t3℃的恰好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乙
【答案】(1)20
(2)甲
(3)A;B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 t3℃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故答案为: 20 ;
(2) t1℃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把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B烧杯底部有固体剩余,所以B烧杯内溶质是甲;故答案为: 甲 ;
(3)A、将图1中两烧杯内物质升温至t2℃,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形成不饱和溶液,A正确;
B、将图1中两烧杯内物质升温至t2℃,溶质、溶剂质量都相等,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B正确;
C、 t3℃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将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配成 t3℃ 的恰好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乙,C错误。
故选:AB。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
19.(2024·湖南模拟)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探究分子的性质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1)A实验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
(2)B实验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3)C实验在设计上存在的一个明显失误是 。
【答案】(1)集气瓶炸裂
(2)烧杯2中的溶液变为蓝色
(3)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尾气处理装置
【解析】【解答】(1)由图示可以知道,A实验是铁在氧气中燃烧,瓶底未加少量的水或细砂,可能导致的后果是:集气瓶炸裂,故答案为: 集气瓶炸裂;
(2)B实验中,氨水易挥发出氨气分子,运动到烧杯2中溶于水形成氨水,显碱性,所以可能导致的后果是烧杯2中的溶液变为红色,故答案为: 烧杯2中的溶液变为蓝色;
(3)因为尾气中有一氧化碳,有毒能污染空气,所以,C实验在设计上存在的一个明显失误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故答案为: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
【分析】(1)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2)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特征分析现象;
(3)根据一氧化有毒能污染空气分析回答.此题以图示的形式综合考查了正确判断实验现象及规范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的综合题,解题时应充分利用题中给予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20.(2024·湖南模拟)硝酸钙可用于无土栽培。一种利用石灰石制备硝酸钙晶体的流程如下图。
(1)气体X为 (填化学式)。
(2)“制浆”过程中会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写出“中和”步骤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CO2
(2)放出
(3)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1)石灰石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气体X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 CO2 ;
(2)制浆过程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放热反应,所以“制浆”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故答案为: 放出 ;
(3)中和步骤为氢氧化钙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石灰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2)根据制浆过程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放热反应进行分析;
(3)根据中和步骤为氢氧化钙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进行分析。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1.(2024·湖南模拟)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制取CO2,若发生装置用C装置替代B装置,其优点是 。
(3)实验室用BE制备并收集某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该气体的密度一定大于空气
B.该气体不易溶于水或者难溶于水
C.该气体可能是O2或者CO2
D.B中可能发生了置换反应
(4)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易形成酸雨。若用D装置收集SO2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答案】(1)酒精灯
(2)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3)B;D
(4)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故答案为: 酒精灯 ;
(2)实验室制取CO2,若发生装置用C装置替代B装置,其优点是能通过止水夹的开关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答案为: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
(3)B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E装置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实验室用B、E制备并收集某气体,该气体不易溶于水或者难溶于水,B中可能发生了置换反应,如锌和硫酸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BD;
(4)若用D装置收集SO2气体,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导管应长进短出,应从b端通入。故答案为: b 。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名称来分析;
(2)根据C装置能通过止水夹的开关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来分析;
(3)根据B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E装置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来分析;
(4)根据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导管应长进短出来分析。
22.(2024·湖南模拟)贴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期间某同学看到长辈用“金粉”书写对联后,对“金粉”的成分产生了兴趣,并取少量样品到实验室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金粉”是一种具有颜料性质的金属粉末,大多由两种或三种熟知的金属组成。
【提出问题】“金粉”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1:金、银;猜想2:铜、锌、金;猜想3:铜、铁、锌;猜想4:铜、锌
【实验验证】
(1)取少量“金粉”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试管底部有未溶物,溶液呈无色。同学得出猜想 不成立。
(2)【继续深究】
取试管底部的未溶物,在空气中灼烧,观察到 ,说明猜想2不成立。
(3)将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插入打磨过的铝片(足量)一段时间后,发现铝片表面附有 色物质,发生此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探究结论】猜想4成立
【拓展应用】
铜锌合金因为呈现黄金光泽而被某些不法之徒假冒黄金骗人。同学们认为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加入硝酸银溶液,可以达到鉴别真假黄金的目的。完成鉴别实验后,同学们将反应后的物质都倒入废液缸中,发现有不溶物,同时溶液呈蓝色,则废液缸中的溶液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可能含有的溶质可以通过加入 溶液进行鉴别。
【答案】(1)1、3
(2)黑色全部变黑
(3)红;
(4)硝酸锌、硝酸铜;盐酸或氯化钠等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Zn>Fe>(H)>Cu>Ag>Au,则锌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时显浅绿色,但金、银、铜都不能和盐酸反应,现象为有气泡冒出,试管底部有未溶物,溶液呈无色,则说明猜想1、3不成立,故答案为: 1、3 ;
(2)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金加热不会变色,猜想2不成立,说明实验现象是部分固体变黑,故答案为:黑色全部变黑;
(3)铝能和硫酸锌反应生成锌和硫酸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第1空、红;第2空、;
(4)金属活动性顺序:锌>铜>金,锌能将铜从硫酸铜或硝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但金不能将铜置换出来,则可选用硫酸铜或硝酸铜溶液等;充分反应后,溶液仍呈蓝色,说明硫酸铜或硝酸铜等过量,则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锌、硫酸铜或硝酸锌、硝酸铜,故答案为:第1空、硝酸锌、硝酸铜;第2空、盐酸或氯化钠等。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并且金属越活泼,越容易和盐反应。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23.(2024·湖南模拟)向100g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依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生成的沉淀的质量为 g;
(2)求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答案】(1)4.9
(2)解:设硫酸铜质量为x。
x=8g,
硫酸铜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硫酸铜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生成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进行相关计算;
(2)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来分析。
湖南省2024年中考化学联考试卷(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24·湖南模拟)去年冬季,哈尔滨凭借梦幻般的冰雪大世界火了,毫无悬念成为了冬季出游的首选城市。下列景象伴随有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大世界燃放的烟火 B.冰雪长城上闪烁的霓虹灯
C.冰雕上飘扬的彩旗 D.滑雪场中悠扬的音乐
2.(2024·湖南模拟)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是“节能减排”,下列相关的做法不符合该会议精神的是( )
A.将煤加工成气体或液体,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B.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减少碳的排放量
C.推广使用压缩天然气(CNG)替代汽油和柴油作公交车和出租车的燃料
D.将工厂的烟囱造高,以减少工厂周围的大气污染
3.(2024·湖南模拟)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的pH
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移走蒸发皿
D.蒸发食盐水
4.(2024·湖南模拟)化学宣传周的海报上“让化学走进我们的生活,处处实用”这一栏目中的相关内容有误的是( )
A.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锅
B.人体缺铁元素易患贫血症
C.可利用洗洁精乳化油污来清洁餐具
D.博物馆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5.(2024·湖南模拟)NH2Cl消毒时,发生反应:,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H2 B.N2 C.NH3 D.N2H4
6.(2024·湖南模拟)游客从湖南坐火车到西藏,发现随身带的密封零食包装袋鼓起来了。从微观角度分析,这是因为包装袋内气体分子( )
A.质量增加 B.间隔增大 C.体积增大 D.个数增多
7.(2024·湖南模拟)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
A.氯酸钾:KCl B.铝离子:Al+3
C.60个碳原子:C60 D.3个氧分子:3O2
8.(2024·湖南模拟)同学们郊游时,发现水稻叶子发黄并倒下了一片,应该向稻田中施用的复合肥是( )
A.NH4NO3 B.KNO3 C.NH4H2PO4 D.KCl
9.(2024·湖南模拟)“企鹅酮”(C10H14O)是一种结构式形状类似于企鹅的物质。下列关于企鹅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企鹅酮是一种氧化物
B.企鹅酮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企鹅酮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0∶14∶1
D.企鹅酮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0.(2024·湖南模拟)镍在新能源电池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如图是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x=8 B.镍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69
C.镍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D.镍原子的质子数为28
11.(2024·湖南模拟)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顺序与“氧气、氧化钙、空气”的顺序一致的是( )
A.氮气、氧化镁、氢气 B.镁、氧化铜、海水
C.银、酒精、稀盐酸 D.水、红磷、食盐水
12.(2024·湖南模拟)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对月球进行了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月球表面富含钛铁矿,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TiO3(钛酸亚铁),已知铁元素显+2价。则钛元素(Ti)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13.(2024·湖南模拟)某同学利用如图创新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过程进行探究。U型管内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型管内出现大量水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B.该实验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C.实验后会看到左侧U型管内液面上升
D.蜡烛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
14.(2024·湖南模拟)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的MnO2
B 检验NaCl溶液中是否存在HCl 取样,滴加AgNO3溶液
C 除去Mg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镁,过滤
D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依次通过足量NaOH溶液、浓硫酸
A.A B.B C.C D.D
15.(2024·湖南模拟)有关下列图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①表示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B.图②表示足量红磷在盛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图③表示向HCl和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溶液
D.图④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同时加入Fe粉和Zn粉至过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6.(2024·湖南模拟)中国古代有很多成语蕴含化学知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火树银花:指烟花中镁、铝等金属粉末燃烧发出耀眼白光,请写出镁离子的符号 。
(2)奇珍异宝: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17.(2024·湖南模拟)建立“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酸(HCOOH)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此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生成物甲、乙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研究发现含有“过氧基”(—O—O—)的物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作为杀菌消毒剂。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杀菌消毒剂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H—O—H ②H—O—O—H ③④
18.(2024·湖南模拟)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t3℃时,乙的溶解度是 g;
(2)t1℃,把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则B烧杯内溶质是 (填“甲”或“乙”);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将图1中两烧杯内物质升温至t2℃,均形成不饱和溶液
B.将图1中两烧杯内物质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将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配成t3℃的恰好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乙
19.(2024·湖南模拟)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探究分子的性质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1)A实验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
(2)B实验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3)C实验在设计上存在的一个明显失误是 。
20.(2024·湖南模拟)硝酸钙可用于无土栽培。一种利用石灰石制备硝酸钙晶体的流程如下图。
(1)气体X为 (填化学式)。
(2)“制浆”过程中会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写出“中和”步骤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1.(2024·湖南模拟)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制取CO2,若发生装置用C装置替代B装置,其优点是 。
(3)实验室用BE制备并收集某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该气体的密度一定大于空气
B.该气体不易溶于水或者难溶于水
C.该气体可能是O2或者CO2
D.B中可能发生了置换反应
(4)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易形成酸雨。若用D装置收集SO2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22.(2024·湖南模拟)贴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期间某同学看到长辈用“金粉”书写对联后,对“金粉”的成分产生了兴趣,并取少量样品到实验室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金粉”是一种具有颜料性质的金属粉末,大多由两种或三种熟知的金属组成。
【提出问题】“金粉”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1:金、银;猜想2:铜、锌、金;猜想3:铜、铁、锌;猜想4:铜、锌
【实验验证】
(1)取少量“金粉”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试管底部有未溶物,溶液呈无色。同学得出猜想 不成立。
(2)【继续深究】
取试管底部的未溶物,在空气中灼烧,观察到 ,说明猜想2不成立。
(3)将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插入打磨过的铝片(足量)一段时间后,发现铝片表面附有 色物质,发生此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探究结论】猜想4成立
【拓展应用】
铜锌合金因为呈现黄金光泽而被某些不法之徒假冒黄金骗人。同学们认为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加入硝酸银溶液,可以达到鉴别真假黄金的目的。完成鉴别实验后,同学们将反应后的物质都倒入废液缸中,发现有不溶物,同时溶液呈蓝色,则废液缸中的溶液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可能含有的溶质可以通过加入 溶液进行鉴别。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23.(2024·湖南模拟)向100g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依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生成的沉淀的质量为 g;
(2)求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 A、冰雪大世界燃放的烟火,燃烧属于化学变化;A正确;
B、冰雪长城上闪烁的霓虹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
C、冰雕上飘扬的彩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
D、滑雪场中悠扬的音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 A、煤经过脱硫后,减少了煤燃烧向空气排放二氧化硫,转换为气体后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A正确;
B、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的能源开发,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也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B正确;
C、压缩天然气主要是甲烷,甲烷可以用有机质发酵制取,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同时甲烷燃烧对空气污染小,C正确;
D、加高烟囱只是使污染物不污染附近环境,但排放量并没变,污染物仍会对略微远点的地方进行污染,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 此题属于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的应用类型的实例,将煤变成气体是指煤经过脱硫后变成气体碳氢化合物.风能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能源.
3.【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蒸发与蒸馏操作;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解析】【解答】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蒸发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蒸发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A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A、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会破坏氧化铝薄膜,不能用钢丝球擦洗铝锅,A错误;
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B正确;
C、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从而除餐具上的油
污,C正确;
D、博物馆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通过隔绝氧气实现灭火,同时避免了资料被腐蚀,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铝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乳化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5.【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2Cl+H2O=X+HClO,可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反应前反应后N原子10,H原子41 ,Cl原子11, O原子11,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X的每个分子由1个N原子和3个H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NH3;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可推出X的化学式。
6.【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 游客从湖南坐火车到西藏,发现随身带的密封零食包装袋鼓起来了。原因是高原上的空气稀薄,压强变低,食品袋内的压强大于外界压强,故食品袋内的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则食品袋鼓起。 故符合题意的是B,不符合题意的是ACD。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分子的特性是分子间有间隔,分子有质量,分子运动来解答。
7.【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A错误;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所以铝离子表示为:Al3+,B正确;
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60个碳原子表示为60C,C错误;
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氧分子表示为:3O2,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问题。
8.【答案】B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 【解答】发现稻田里的水稻叶子发黄并倒下了一片,说明土壤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应施用含氮元素和钾元素的复合肥。
A、NH4NO3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A错误;
B、KNO3中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要求,B正确;
C、(NH4)2HPO4中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但不符合要求,C错误;
D、KCl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 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磷肥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发达,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农作物缺磷时,表现为生长迟缓,产量降低;钾肥能使农作物的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
9.【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企鹅酮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A错误;
B、企鹅酮是由企鹅酮分子构成的,1个企鹅酮分子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B错误;
C、1个企鹅酮分子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企鹅酮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0:14:1,C正确;
D、企鹅酮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4):(16×1)=60:7:8,则企鹅酮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企鹅酮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1个企鹅酮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10.【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A.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所以x=28-2-16-2=8,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镍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4,镍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则镍原子的质子数为28,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 。
11.【答案】B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氮气属于单质、氧化镁属于氧化物、氢气属于单质,A错误;B、镁属于单质、氧化铜属于氧化物、海水属于混合物,B正确;C、银属于单质、酒精属于化合物、稀盐酸属于混合物,C错误;D、水属于氧化物、红磷属于单质、食盐水属于混合物,D错误.
本题选B.
【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氧化钙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12.【答案】D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设钛酸亚铁中钛的化合价为.(+2)+x+(-2)×3=0解得x=+4;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已知化合物中氧的化合价为-2,亚铁的化合价为+2,根据上述原则可以计算出钛的化合价。
13.【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蜡烛燃烧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点燃蜡烛时,蜡烛先受热熔化,即由固体变为液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则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A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型管内出现大量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B正确;
C、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使得U型管内压强减小,左侧U型管内液面上升,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蜡烛减少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的和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和,不是蜡烛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型管内出现大量水雾,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使得U型管内压强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14.【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除杂、净化;物质的检验、鉴别
【解析】【解答】 A、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的MnO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有气泡产生;在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A错误;
B、NaCl溶液、HCl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检验NaCl溶液中是否存在HCl,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B正确;
C、H2SO4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再过滤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镁(难溶于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C错误;
D、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B、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除杂至少要满足“不增不减”的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的质量。
D、除杂至少要满足“不增不减”的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的质
15.【答案】D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A、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逐渐减小,但pH始终大于7,故A正确;
B、红磷燃烧放热,容器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但由于氧气被消耗,最终压强小于反应前的压强,故B正确;
C、向HCl和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溶液,先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HCl消耗完后,再与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故C正确;
D、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同时加入Fe粉和Zn粉至过量,最终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碱性逐渐变弱;
B、红磷燃烧消耗容器内的氧气,同时放热;
C、向HCl和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溶液,先与盐酸反应;
D、稀盐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相等,则最终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
16.【答案】(1)Mg2+
(2)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镁离子可表示为:Mg +;故答案为: Mg2+ ;
(2)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 。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17.【答案】(1)分解反应;1∶22;
(2)②④
【知识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①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酸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②由①的分析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甲(氢气)、乙(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12+16×2)=1:22;
③由①的分析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第1空、分解反应;第2空、1∶22;第3空、;
(2)由题意可知,做杀菌消毒剂主要是因为含有“过氧基”(-O-O-)”,根据分子结构分析,在②④中含有“过氧基”(-O-O-)”,因此②④可作消毒剂,故答案为: ②④ 。
【分析】(1)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反应的特点来分析;
(2)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18.【答案】(1)20
(2)甲
(3)A;B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 t3℃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故答案为: 20 ;
(2) t1℃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把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B烧杯底部有固体剩余,所以B烧杯内溶质是甲;故答案为: 甲 ;
(3)A、将图1中两烧杯内物质升温至t2℃,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形成不饱和溶液,A正确;
B、将图1中两烧杯内物质升温至t2℃,溶质、溶剂质量都相等,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B正确;
C、 t3℃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将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配成 t3℃ 的恰好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乙,C错误。
故选:AB。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
19.【答案】(1)集气瓶炸裂
(2)烧杯2中的溶液变为蓝色
(3)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尾气处理装置
【解析】【解答】(1)由图示可以知道,A实验是铁在氧气中燃烧,瓶底未加少量的水或细砂,可能导致的后果是:集气瓶炸裂,故答案为: 集气瓶炸裂;
(2)B实验中,氨水易挥发出氨气分子,运动到烧杯2中溶于水形成氨水,显碱性,所以可能导致的后果是烧杯2中的溶液变为红色,故答案为: 烧杯2中的溶液变为蓝色;
(3)因为尾气中有一氧化碳,有毒能污染空气,所以,C实验在设计上存在的一个明显失误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故答案为: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
【分析】(1)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2)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特征分析现象;
(3)根据一氧化有毒能污染空气分析回答.此题以图示的形式综合考查了正确判断实验现象及规范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的综合题,解题时应充分利用题中给予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20.【答案】(1)CO2
(2)放出
(3)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1)石灰石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气体X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 CO2 ;
(2)制浆过程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放热反应,所以“制浆”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故答案为: 放出 ;
(3)中和步骤为氢氧化钙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石灰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2)根据制浆过程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放热反应进行分析;
(3)根据中和步骤为氢氧化钙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进行分析。
21.【答案】(1)酒精灯
(2)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3)B;D
(4)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故答案为: 酒精灯 ;
(2)实验室制取CO2,若发生装置用C装置替代B装置,其优点是能通过止水夹的开关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答案为: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
(3)B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E装置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实验室用B、E制备并收集某气体,该气体不易溶于水或者难溶于水,B中可能发生了置换反应,如锌和硫酸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BD;
(4)若用D装置收集SO2气体,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导管应长进短出,应从b端通入。故答案为: b 。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名称来分析;
(2)根据C装置能通过止水夹的开关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来分析;
(3)根据B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E装置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来分析;
(4)根据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导管应长进短出来分析。
22.【答案】(1)1、3
(2)黑色全部变黑
(3)红;
(4)硝酸锌、硝酸铜;盐酸或氯化钠等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Zn>Fe>(H)>Cu>Ag>Au,则锌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时显浅绿色,但金、银、铜都不能和盐酸反应,现象为有气泡冒出,试管底部有未溶物,溶液呈无色,则说明猜想1、3不成立,故答案为: 1、3 ;
(2)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金加热不会变色,猜想2不成立,说明实验现象是部分固体变黑,故答案为:黑色全部变黑;
(3)铝能和硫酸锌反应生成锌和硫酸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第1空、红;第2空、;
(4)金属活动性顺序:锌>铜>金,锌能将铜从硫酸铜或硝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但金不能将铜置换出来,则可选用硫酸铜或硝酸铜溶液等;充分反应后,溶液仍呈蓝色,说明硫酸铜或硝酸铜等过量,则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锌、硫酸铜或硝酸锌、硝酸铜,故答案为:第1空、硝酸锌、硝酸铜;第2空、盐酸或氯化钠等。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并且金属越活泼,越容易和盐反应。
23.【答案】(1)4.9
(2)解:设硫酸铜质量为x。
x=8g,
硫酸铜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硫酸铜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生成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进行相关计算;
(2)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