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综合素质评价 (答案)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2章综合素质评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4·济南一模]下列实例中说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是  (  )
A.扫地时,尘土飞扬 B.花开时,花香满园
C.下雪时,雪花飘飘 D.刮风时,黄沙扑面
2.[古诗词]以下诗句中描写的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孤帆一片日边来
C.一行白鹭上青天 D.霜叶红于二月花
3.以下关于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  )
A.我们使用各种家用电器,就是把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B.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C.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转移和转化的过程
D.电池具有化学能
4.[2024·武汉模拟]2024年1月17日22时27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至预定轨道,首次采用快速交会对接方案,对接于空间站核心舱后向端口,形成如图所示的“三舱+载人飞船+货运飞船”的组合体形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货运飞船发射至预定轨道的过程中,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B.货运飞船发射至预定轨道的过程中,相对于“三舱”是静止的
C.以组合体形态运行时,货运飞船相对于载人飞船是运动的
D.以组合体形态运行时,“货运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5.[创新精神]如图所示是代表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的三个标志性物体及它们运动的有关数据,比较它们速度大小可知  (  )
A.“嫦娥五号”的速度最大 B.军舰的速度最大
C.高速列车的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6.如图中用频闪照片(每隔相同时间拍一次照)研究甲、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C.从3 cm到8 cm甲、乙所用的时间相同
D.在8 cm位置上,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7.[古代典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出自荀子的《劝学》。前半句的意思是说千里之路,是靠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没有小步的积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之途的。步:古代是一种长度单位,有关“步”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
A.中学生走一步的距离约为75 cm
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 m/s
C.正常人步行100 m用时约10 min
D.正常人步行1 min经过的距离约为6 m
8.[2024·新疆模拟]小明的家和学校在山的两侧脚下,他在上学过程中,有的路程是上坡路,其余是下坡路,若他上、下坡速度不变,且v上=v下,则小明上学到校和放学到家的时间之比为  (  )
A.1∶1 B.7∶9 C.11∶17 D.9∶11
9.[多选]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下列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
D.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
10.[多选]甲、乙两名小学生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0~6 s,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0~12 s,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C.0~12 s,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0~6 s,甲速度先减小到等于乙速度,再继续减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教材素材题]如图所示是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由处于原子中心的    和    组成。
12.追溯能量的来源,你将会发现,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能量来自    ,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    。
13.[2024·周口校级二模]在我国古代小说《镜花缘》里写道:“去年一阵大风,把我家院内的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去。”以地面为参照物,水井是    的,水井被风吹到篱笆外面去了,这是以    为参照物的。
14.[教材素材题]如图所示是小南百米赛跑的情景,裁判员采用    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员的运动快慢的,小南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15.无人机上安装有摄像机,如图甲所示,无人机在监测飞行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摄像机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如图乙所示,在无人机上升到某高度后水平飞行的v-t图像中,它在第25 s时的运动状态是    。
  
16.[创新精神]包头市正在参与建设世界最长高铁“包海高速”,其计划全长约2 300 km,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包头至海口的高速铁路。其中包头—鄂尔多斯段是可达350 km/h的高速铁路,不考虑经停站,高铁从包头到鄂尔多斯全速运行只需约30分钟,则该段线路长约     km。“包海高速”建成后的全程平均速度能达到230 km/h,我们    (填“能”或“不能”)实现“早晨八点在包头吃烧麦,晚上七点在海南喝椰汁!”的网络宣传。
17.[图像分析]A和B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A物体在做    运动,B物体的速度在    (填“变快”或“变慢”),图中交点的含义是: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18.[2024·武汉期中]如图甲所示测量长度的工具叫滚尺,多用于跑道、农业等道路测量。滚尺主要由计数器和滚轮组成,当滚轮沿着路径滚动时,通过滚轮滚动的圈数可以得出路径长度,长度在计数器上直接显示。小明想利用滚尺和停表,测量自己步行的平均速度。
    
(1)将滚尺的示数清零后,推动滚尺,停表同时计时,测出某次步行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其距离为    m,用停表记录的对应时间如图丙所示,该段时间内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m/s。
(2)已知该滚尺的滚轮直径为D,用s表示滚尺测出的距离,则上述测量中轮子滚过的圈数n=    。(用字母表示)
(3)[实验评估]长期使用后,滚轮的轮胎磨损严重将导致测量出的步行速度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9.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根据实验原理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路程和时间。
(2)现有的实验器材有小车、金属片、带有刻度的长木板和木块,还缺少的实验器材是    ,其中金属片的作用是使小车可以及时停下,便于准确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3)组装器材时,将带有刻度的长木板一端用木块垫起来,使它保持    (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准确测量    (填“路程”或“时间”)。
(4)实验中如果小车还没放开就已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    。
(5)实验结束后小明调整装置利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传感器测出不同时刻小车运动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计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屏幕图像如图丙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下滑时是做    (填“匀速”或“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    m/s。
四、计算题(第20题8分,第21题10分,共18分)
20.[2024·济南一模]小华一家去外地旅游,在开车赶往高铁站的过程中,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时刚好收音机报告为上午10:00整。
   
(1)按如图所示的小车速度表显示速度行驶到高铁站需要多少时间?(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解决实际问题]看到交通标志牌时,小华才突然想起必须在10:30前赶到高铁站办理安检手续。请问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华一家能及时赶到高铁站吗?
21.如图甲所示,小车A和小车B在马路上相向而行,小车A向右运动,小车B向左运动。如图乙是小车A和小车B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开始计时到第15 s两车正好相遇,问:
(1)小车A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2)如图乙所示,小车A和小车B在开始计时的时候相距多少米?
  
答案
1.B 2.D 3.A 4.D 5.A 6.B 7.A 8.D
9.ABD 【点拨】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是向西运动的,乘客看到乙车向西运动,说明乙车向西运动且速度大于甲车,C正确,ABD错误。
10.BD 【点拨】由图可知,0~6 s,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由v=可知,甲、乙在此时段的平均速度相等,A错误;由图可知,0~12 s,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由v=可知,甲、乙在此时段的平均速度相等,B正确;由图和以上分析可知,甲做变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错误;由图可知,0~6 s内,甲车的速度开始大于乙车的速度,然后慢慢减小到等于乙车的速度,然后继续减小,D正确。
11.原子核;电子 12.太阳;转化
13.静止;篱笆 【点拨】大风前井在“院内”,而大风后,看到“井”被“吹”到篱笆外去,说明说这句话的人是以篱笆为参照物的,井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井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井是静止的。
14.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8 【点拨】裁判员在终点,裁判员是利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员运动快慢的。小南的平均速度v===8 m/s。
15.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 【点拨】无人机上安装有摄像机,在飞行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摄像机与地面之间有位置的变化,则以地面为参照物,摄像机是运动的;分析图乙可知,在10~30 s内,无人机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第25 s时无人机的运动状态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16.175;能
17.匀速直线;变大;在第20 s时,A、B的速度相等,均等于5 m/s  【点拨】分析图像可知,A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增加一直保持vA=5 m/s不变,故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变大,则B物体的速度是变大的;图中交点表示:当t=20 s时,vA=vB=5 m/s,故交点的含义为在第20 s时,A、B的速度相等,均等于5 m/s。
18.(1)25.8;1.2 (2) (3)偏大 【点拨】(1)由图乙可知其距离为s1=25.8 m,由图丙可知,分钟盘指针位置在0到1之间,靠近0,结合秒盘指针位置,秒表时间为21.5 s,则该段时间内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为v===1.2 m/s。(2)已知滚轮的直径为D,则该滚轮的周长为L=πD,则上述测量中轮子滚过的圈数为n==。(3)滚轮的轮胎磨损严重,测相同距离时滚轮转过的圈数增多,测量的路程偏大,由v=可知测量的步行速度会偏大。
19.(1)v= (2)秒表 (3)较小;时间 (4)小 (5)加速;0.8 【点拨】(1)根据实验原理v=,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路程和时间。(2)现有的实验器材有小车、金属片、带有刻度的长木板和木块,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路程和时间,因此还缺少的实验器材是秒表。(3)组装器材时,将带有刻度的长木板一端用木块垫起来,使它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可以使小车运动速度变缓,是为了准确测量时间。(4)实验中如果小车还没放开就已开始计时,就会导致计时偏早,测得的小车运动时间偏大,根据速度公式,路程一定时,时间越长,速度越小,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小。(5)由图丙可知,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速度越来越大,是做加速运动;小车到达坡底时速度最大,由图丙可知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0.8 m/s。
20.【解】(1)由图可知,从交通标志牌到高铁站的距离s=50 km,速度表显示的速度v=80 km/h,
由v=可得,汽车从交通标志牌行驶到高铁站需要的时间
t==≈0.63 h。
(2)由图可知,道路的最大限速为v'=120 km,由v=可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华一家到达高铁站所需的时间t'=== h=25 min,到达高铁站的时间为10:00+25 min=10:25,所以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华一家能及时赶到高铁站。
21.【解】(1)由图乙可知,小车A的速度
vA===5 m/s。
(2)由v=可得,小车A在15 s内通过的路程
s1=vAt1=5 m/s×15 s=75 m,
由图乙可知,小车B在15 s内通过的路程为s2=50 m,根据题意可知,从开始计时到第15 s两车正好相遇,所以小车A和小车B在开始计时的时候的距离
Δs=s1+s2=75 m+50 m=125 m。
37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综合素质评价(答案) 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综合素质评价 (含答案) 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