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24~25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级开学摸底考物理试题三
本试卷共2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2元/公里,这个公里指的是
A.路程 B.位置 C.位移 D.线段长度
2.为了使交通安全、有序,公路旁设置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甲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乙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从此处到广州还有206 km,下列对这两个数据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甲表示瞬时速度,乙表示位移
B.甲表示瞬时速度,乙表示路程
C.甲表示平均速度,乙表示位移
D.甲表示平均速度,乙表示路程
3.将近1000 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曾经作了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如图所示)。诗人艺术性地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诗中:“云与我俱东”所对应的参考系是
A.船 B.云 C.榆堤 D.诗人
4.小明两次分别用时60 s、40 s把同一捆书从一楼匀速搬上三楼,比较两次搬书过程对书做功和做功的功率,判断正确的是
A.用时少的做功多 B.用时少的做功功率大
C.用时多的做功多 D.用时多的做功功率大
5.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投出的铅球在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增加 B.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机械能增加
6.放出去的氢气球升到一定的高度就会破裂,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高空中阳光强烈,把气球晒破
B.高空中大气压强变大,把气球压破
C.升到高空后气球内部压强变大,把气球胀破
D.高空中大气压强变小,气球向外膨胀,把气球胀破
7.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生活现象所涉及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夜晚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清澈的池水看起来变浅了,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C.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在教室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课桌上的书,是由于光照到书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8.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促进视力健康是社会关注的“光明工程”。关于近视眼成像及其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B.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C.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D.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9.毕业照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青春记忆。拍照时
A.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同学们应站在镜头一倍焦距以内
C.照相机成缩小的实像
D.想让成的像变大,镜头应远离同学们
10.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5 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 A。则通过小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是
A.0.2 A 0.3 A B.0.3 A 0.2 A
C.0.5 A 0.3 A D.0.5 A 0.2 A
11.夏天打开冰箱取冰棍时,冰箱里冒出大量“白气”,同时发现冰箱内壁附有“白霜”,取出的冰棍很快就化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B.冰棍化了是熔化现象
C.“白霜”是凝固形成的 D.冰棍是凝华形成的
1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大量中华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露是冰熔化形成的
B.“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冰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雪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13.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气冲程:只吸入空气
B.压缩冲程:缸内温度降低
C.做功冲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
D.排气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4.如图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关于编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B.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相同
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D.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15.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任务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如图是“祝融号”火星车拍摄传回地球的首批图片之一。这些图片信息传回地球主要依靠
A.电流 B.电磁波 C.声波 D.激光
16.如图所示是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图,a、b是磁场中的两个点,关于该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引入的假想曲线
B.该条形磁体的右端为S极,左端为N极
C.将一小磁针置于b点,其静止时N极指向右侧
D.由于a点没有磁感线经过,所以a处的磁场比b处弱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
17.(6分)小张同学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实物图如图甲所示。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最 (选填“左”或“右”)端。
(3)某次实验中,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0 V,此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本次测得R1的阻值为 Ω。
18.(10分)某同学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将水和煤油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
(1)图甲是这位同学的实验装置,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 。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水的温度如图乙所示为 ℃。
(3)实验中用 表示物质吸热的多少。
(4)该同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吸热能力强。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则煤油的比热容为 J/(kg·℃)。
19.(8分)如图,小明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每次引体向上身体上升的高度为握拳时手臂的长度。已知小明的体重为500 N,握拳时手臂的长度为0.6 m,完成4次引体向上所用的时间为10 s。求:
(1)小明完成1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
(2)10 s内小明做引体向上的功率。
20.(12分)汽车从制动到停止共用了5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m、7m、5m、3m、1m(如图)。
(1)求汽车前1 s、前2 s、前3 s、前4 s 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在这五个平均速度中,哪一个最接近汽车刚制动时的瞬时速度?它比这个瞬时速度略大些,还是略小些?
(2)汽车是做匀减速运动还是变减速运动?高一级开学摸底考物理试题三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C B A D C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A D C A B A
1.答案:A 解析:司机肯定要实打实收费,所以必须认路程,路程没有方向,大小是计算轨迹的总长。
2.答案:B 解析:甲是瞬时速度限速标志,表示在经过某摄相头时的瞬间速度不能超过这个值;汽车行驶的过程一般都是认路程。
3.答案:C 解析:诗人与船同体,云与我同行,则说明这三者没有相对运动,说明是以榆堤为参照系的.
4.答案:B 解析:由题知书的重力与前后两次上升的高度均不变,因此由W=Gh可知两次对书做的功相同,故A、C错误;两次对书做的功相同,根据P=可知,用时少的做功功率大,用时多的做功功率小,故B正确,D错误。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机械能及其相互转化。在铅球下落的过程中,位置逐渐降低,速度逐渐增大,因此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铅球的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使其机械能减少。
6.答案:D 解析: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外界的气压减小,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7.答案:C 解析:在灯光下,物体的后面有影子,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物体挡住了灯光,故A错误;池底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故B错误;雨后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故C正确;因为光射到书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都有,所以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书,故D错误。
8.答案:D 解析: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因为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戴上凹透镜后,能延迟光线会聚,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9.答案:C 解析: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当同学们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错误,C正确;想让成的像变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应增大像距,减小物距,即镜头应靠近同学们,故D错误。
10.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量灯L1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得通过灯泡L2的电流I2=IA-IA1=0.5 A-0.3 A=0.2 A,故通过灯泡L1的电流是0.3 A,通过灯泡L2的电流是0.2 A。
11.答案:A 解析:“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冰棍化了,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B正确;“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C错误;冰棍是水加其他材料凝固形成的,故D错误。
12.答案:D 解析:露是液态,是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冰是固态,是由液态变成固态,是水凝固形成的,故B错误;雪是固态,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是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霜是固态,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形成的,故D正确。
13.答案:C 解析:汽油机的吸气冲程中,吸入汽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A错误;压缩冲程中,缸内温度升高,B错误;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正确;排气冲程中,将废气排出汽缸,没有能量转化,只有能量转移,D错误。
14.答案:A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编钟发出的声音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A正确;振幅决定声音的响度,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响度相同,B错误;敲钟时,用力越大,钟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不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约为340 m/s,C错误;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是通过音色来判断的,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D错误。
15.答案:B 解析:利用电流来传递信息主要用于电缆通信,不符合地球与火星之间传递信息的需要,故A错误。现代通信技术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火星图片信息不能利用声波传到地球,故C错误;激光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能量方面的应用,在传递信息方面主要用于光纤通信,不符合地球与火星之间传递信息的需要,故D错误。
16.答案:A 解析:磁感线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引入的假想曲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故A正确;由于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都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所以该条形磁体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故B错误;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磁场的方向,所以将一小磁针置于b点,其静止时N极指向左侧,故C错误;磁体周围,越靠近两极的位置其磁感线越密集,磁场越强,所以a处的磁场比b处强,故D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1)连线见右图(2分)
(2)右(2分)
(3)12.5(2分)
解析:(1)由图甲可知电源电压为3 V,因此电压表应选用小量程,且电压表与被测电阻并联。(2)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置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右端。(3)由图可知,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 A,示数为0.16 A,由欧姆定律得R1的阻值为R1===12.5 Ω。
18.答案:(1)没有控制液体的质量相同 (2)27 (3)加热时间 (4)加热时间 2.1×103
(每空2分,共10分)
解析:(1)要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需要控制液体的质量相同,题图甲中液面相平,液体的体积相同,由于液体的密度不相同,根据m=ρV知液体的质量不相同,故题图甲中的错误是没有控制液体的质量相同。
(2)题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温度计的示数为27 ℃。
(3)本实验中采用转换法,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4)根据题图丙分析可知,温度从20 ℃升至60 ℃,煤油的加热时间为4 min,水的加热时间为8 min,表明水吸收的热量多,则水的吸热能力强。由题图丙可以看出,升高40 ℃,水要加热8 min,煤油要4 min,即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吸收的热量是水的一半,根据Q吸=cmΔt可知,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Q吸与c成正比,故煤油的比热容c煤油=c
水=×4.2×103 J/(kg·℃)=2.1×103 J/(kg·℃)。
19.解:(1)小明完成1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
W=Gh=500 N×0.6 m=300 J (4分)
(2)10 s内小明做引体向上的功率:
P===120 W (4分)
20.答案:(1)9m/s 8m/s 7m/s 6m/s 5m/s (2)匀减速直线运动
解析:(1)令第1s内的位移为s1,第2s内的位移为s2,以此类推,第5s内的位移为s5。则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有: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前1s的平均速度最接近汽车刚制动时的瞬时速度,比这个瞬时速度略小些。(1分)
(2)依题意有:
故汽车做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