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酸碱盐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全国通用)(含解析)

专题07 酸碱盐 2024年中考化学 真题模拟汇编(全国通用)
1.(2024·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没有对应关系的是
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B.钨熔点高,可用于制灯丝
C.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浓硫酸有腐蚀性,可用于干燥气体
2.(2024·北京·中考真题)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稀释浓硫酸
3.(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于制铅笔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霓虹灯
4.(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盐酸具有挥发性,常用作除铁锈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常用作治疗胃酸过多
C.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常用作干燥剂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作冰箱除味剂
5.(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提高安全意识,谨防意外发生。浓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标识应该是
A.腐蚀性物质 B.易于自燃的物质
C.爆炸性物质 D.毒性物质
6.(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部分酸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l﹣
H+ 溶、挥 溶、挥 溶 溶、挥
Ca2+ 溶 溶 微 不
Mg2+ 溶 溶 溶 微
A.盐酸是挥发性酸
B.室温下CaCO3不溶于水
C.室温下水中溶解度:Ca(NO3)2>CaSO4
D.室温下Mg(NO3)2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可发生反应
7.(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用下图所示浓硫酸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9.8mL,水为90.2mL
B.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有烧杯、温度计、托盘天平、量筒
C.稀释时把水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D.若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
8.(2024·河北·中考真题)图1所示关于量筒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水 B.读取数据
C.滴加液体 D.稀释浓硫酸
9.(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都能够导电,所以溶液一定能够导电
B.点燃甲烷之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
C.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所以反应物只有一种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10.(2024·陕西·中考真题)下图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B内溶液已变为无色,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B内溶液无色说明溶液呈中性
B.烧杯A内溶液的质量变大
C.烧杯B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上述实验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1.(2024·湖南·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生石灰不能与水反应 B.浓硫酸有挥发性
C.催化剂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12.(2024·河北·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
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酒精和蔗糖溶液
C.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D.用过量碳酸钠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钙
13.(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 在链条表面涂油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C 鉴别NH4Cl和(NH4)2SO4 取样,加Ca(OH)2固体研磨,闻气味
D 稀释浓硫酸 取水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A.A B.B C.C D.D
14.(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测定溶液的pH
C.滴加液体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5.(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如图是某品牌维生素C泡腾片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已知柠檬酸具有酸的通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泡腾片可以预防坏血病
B.该泡腾片溶于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C.该泡腾片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为25%
D.用热水溶解该泡腾片可能导致效用降低
16.(2024·四川广元·中考真题)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1:向一定量稀盐酸、CuCl2混合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
B.图2:用等质量、等浓度的H2O2溶液分别制取O2
C.图3:向装有一定量MgO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稀盐酸
D.图4:红磷在装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17.(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碱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8.(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为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的样品配制成溶液,加入锥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利用传感器测定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 B.0-50s时段有中和反应发生
C.100s时溶液的pH>7 D.200s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19.(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文物修复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修复措施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小刀剔除铁器表面锈层 B.稀盐酸除去瓷器表面碳酸钙
C.氢氧化钙溶液封护酥松的石质文物 D.碱性溶液除去纸质文物中的酸
20.(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隔变大
B.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C.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D.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溶液中都含氢离子
21.(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价类二维图”是从元素化合价和物质所属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坐标图。如图是铜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A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E
B.物质B的化学式为Cu2O
C.物质C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E
D.物质D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E
22.(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天然气作燃料做饭炒菜 天然气充分燃烧生成了CO和H2O
B 用含洗涤剂的水洗灶具上的油污 洗涤剂使油污发生了乳化
C 用NH4NO3配制植物生长的营养液 NH4NO3作氮肥
D 用食醋除水垢 食醋呈酸性,能与水垢反应
A.A B.B C.C D.D
23.(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CO)气体:,点燃 B.(KCl)固体:,加热
C.()气体:浓硫酸 D.NaOH()溶液:
24.(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
A.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D.食醋用于除水垢
25.(2024·宁夏·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稀硫酸和氢氧化钙溶液 分别滴加酚酞溶液
B 将单质铁转化为氯化铁 加入适量氯化铜溶液
C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盐酸 加入过量碳酸钙,过滤
D 检验氯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滴加硫酸铜溶液
A.A B.B C.C D.D
26.(2024·广东深圳·中考真题)扬扬同学发现染布前可以用盐酸洗去布料表面部分碱性物质(如KOH),染色后用5%,10%,20%的醋酸溶液与等浓度等质量的KOH溶液反应,pH值变化如下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KOH来源:
B.扬扬用盐酸清洗布料后不用用水冲洗,因为盐酸没有腐蚀性
C.如图所示,醋酸浓度越高所需醋酸溶液体积越大
D.由图像可知,随着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用量的增加,pH值趋近于4.0
27.(2024·贵州·中考真题)为确定碱石灰干燥剂(CaO和NaOH的混合物)的干燥效果,测定其中CaO与NaOH的质量比。实验如下:
步骤1 取16.8g样品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样品完全溶解,无气泡产生。
步骤2 向步骤1的锥形瓶中滴加溶液,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1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和NaCl B.步骤2加入溶液立即观察到有沉淀产生
C.步骤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小 D.该样品中CaO与NaOH的质量比为
28.(2024·天津·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CuO H2 H2SO4 Mg
B HCl Fe Fe3O4 O2
C O2 CO CO2 C
D Ca(OH)2 CO2 Na2CO3 HCl
A.A B.B C.C D.D
29.(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碳家族”成员众多,用途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 B.碳酸氢钠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C.甲烷可用作燃料 D.葡萄糖可用于配制注射液
30.(2024·山东东营·中考真题)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酚酞试液检验其酸碱性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 B.溶解
C.取用 D.检验
31.(2024·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自制无壳鸡蛋 B.自制酸碱指示剂
C.自制汽水 D.自制即热饭盒
32.(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表述合理的是
A.熟石灰能与酸反应——改良酸性土壤 B.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冶炼金属
C.氧气能助燃——用作燃料 D.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用作氮肥
33.(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一百多年前,虎门销烟是中国禁毒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吗啡(化学式)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吸食容易成瘾,对自身和社会造成极大危害。据记载:在虎门销烟中,把烟土倒入盐水池浸泡,再投入生石灰,生石灰遇水便沸,烟土湮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吗啡是有机物 B.氧化钙俗称生石灰
C.“生石灰遇水便沸”是吸收热量 D.人人应该“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34.(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如图是有关水的知识网络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可通过蒸馏实现
B.水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反应④⑤都放出热量
D.反应③④都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5.(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和NaOH固体 加水溶解,分别测量溶液温度变化
B 除去气体中少量的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C 提纯含有少量的NaCl固体 先加水溶解,再降温结晶
D 检验NaOH溶液在空气中部分变质 取样,加入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A.A B.B C.C D.D
36.(2024·北京·中考真题)下列物质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溶液和溶液 B.溶液和
C.NaOH溶液和稀硫酸 D.溶液和稀盐酸
37.(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B.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取两份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
38.(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对“和溶液是否反应”进行数字化实验再探究。实验1:在盛满的烧瓶中滴加80mL蒸馏水;实验2:在同样的烧瓶中滴加溶液。实验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1得到的图像是A曲线
B.A曲线中ab段上升是因为加液体使烧瓶内分子数增多
C.该实验能证明与溶液发生了反应
D.通过此实验说明,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实现对化学反应由定性到定量的研究
39.(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40.(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部分含碳物质的分类与相应的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a可能是C60 B.b和c能相互转化
C.c能与水反应生成d D.c不能直接转化成e
41.(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反复拉、推注射器,观察到试管内出现白色浑浊现象(下表列出了相关物质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溶剂 溶质 溶解度
20℃ 乙醇 HCl 41.6g
NaOH 17.3g
NaCl 0.065g
A.拉动注射器,试管内产生气泡
B.推动注射器,广口瓶内冒气泡
C.实验过程中两个干燥管内吸收的物质相同
D.试管内反应为
42.(2024·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氧气变为液氧
B.硫在空气里燃烧
C.白色的硫酸铜粉末放在潮湿空气中,固体变蓝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43.(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新制氯水中含有一种酸——次氯酸(HClO),次氯酸能消毒杀菌,但见光易分解:。如图是新制氯水光照分解时有关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150s,光照时间越长,产生氧气越多 B.0~150s,氯离子浓度增大,酸性增强
C.光照150s后,加入石蕊试液,不变色 D.新制氯水光照时间越长,杀菌能力越弱
44.(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下列溶液能变蓝色的是
A.纯碱溶液 B.蔗糖水 C.柠檬汁 D.食盐水
45.(2024·湖南·中考真题)“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践活动中,某同学取少量土壤加水,经过多步操作得到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中的物质都能溶于水 B.操作中一定要用到蒸馏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酚酞可测出溶液的pH为4.5
46.(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离子是带电的微观粒子,则带电的微观粒子一定是离子
D.常温下,pH等于7的水溶液呈中性,则呈中性的水溶液pH一定等于7
47.(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为缓解蚂蚁叮咬(释放出酸性液体)产生的痒痛,可在叮咬处涂抹
物质名称 柠檬汁 白醋 牛奶 肥皂水
pH范围 2~3 3~4 6~7 9~10
A.柠檬汁 B.白醋 C.牛奶 D.肥皂水
48.(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所以不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C.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所以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农业生产中要大量使用化肥
49.(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探究与实践:将土壤样品与适量的蒸馏水在烧杯中混合、搅拌、静置,测上层清液的pH,判断土壤的酸碱性
B.化学观念: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科学思维:Al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故Fe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D.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和废弃塑料回收再生、循环利用等措施,减少“白色污染”
50.(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探究氢氧化钠性质时,涉及到的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 B.加水溶解
C.测酸碱性 D.滴加盐酸
51.(2024·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利用酸性氯化铜蚀刻废液(含有和)制备碱式碳酸铜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已知碱式碳酸铜的分解温度为2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蚀刻废液中加入碳酸钠固体反应时,溶液保持不变
B.洗涤固体是为了去除固体表面的杂质氯化钠
C.干燥固体时,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越好,但温度应低于220℃
D.该工艺流程可减少水污染
52.(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Al+O2═AlO2
B.铁与盐酸反应:2Fe+6HCl═2FeCl3+3H2↑
C.乙醇在空气中燃烧:C2H5OH+O2CO2+H2O
D.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AlCl3+3H2O
53.(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科学种田,助力乡村振兴,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酸碱性土壤。小张同学在实验室测量土壤样品酸碱度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水 B.量水
C.溶解 D.测
54.(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模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点燃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都需要检验纯度
C.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55.(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一种科学思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酸雨的pH<7,但pH<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
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该物质组成中一定含硫元素
C.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D.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56.(2024·北京·中考真题)春分“竖蛋”。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
A. B.CaO C. D.
57.(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量体温时,水银温度计汞柱上升 汞分子间隔变大
B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硫酸钠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D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A.A B.B C.C D.D
58.(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一致的是
A.氢氧化钙 生石灰 B.碳酸钠 小苏打
C.乙醇 酒精 D.氯化钠 食盐 NaCl
59.(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A.高温煅烧碳酸钙
B.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
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中不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60.(2024·广西·中考真题)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纯碱是指
A.NaOH B.Ca(OH)2 C.Na2CO3 D.CaCO3
61.(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的重要实践活动。下列探究能达成目的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62.(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如表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B.检验NH4Cl中是否含有CO(NH2)2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鉴别CaCO3、NaOH、NH4NO3、CuSO4 分别取样,加水溶解,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63.(2024·四川自贡·中考真题)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NaCl 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
C KCl溶液 K2CO3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D NaCl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64.(2024·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向甲乙两个等体积充满的软塑料瓶中,分别倒入等体积的澄清石灰水与溶液(密度近似相等),拧紧瓶盖振荡后,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瓶注入的是澄清石灰水
B.甲、乙瓶变瘪的原因都是瓶内压强减小
C.向变瘪的乙瓶中滴加适量溶液,无现象
D.溶液浓度大于溶液浓度
65.(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是十分必要的。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用灼烧法鉴别纤维,烧纯羊毛线时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B.用稀硫酸除铁锈时,铁锈逐渐溶解,同时溶液变为浅绿色
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66.(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实验室有一包固体,可能由和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③向步骤②所得溶液中滴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已知是一种白色固体,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常见的酸.下列有关原固体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一定不含和 B.一定不含和
C.一定只含有 D.一定含有和
67.(2024·山西·中考真题)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了对密闭容器中少量小苏打与少量白醋反应的质量测定。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后小苏打的质量增加 B.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都不变
C.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D.反应前称量的是小苏打和白醋的总质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于净水,不符合题意;
B、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可用于制灯丝,不符合题意;
C、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符合题意。
故选D。
2.D
【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示操作瓶塞要没有倒放,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错误;
B、加热液体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且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应该夹在试管的中上部,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
D、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密度大于水,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正确。
故选D。
3.A
【详解】A、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于制电极,故A选项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故B选项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不符合题意;
C、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稀盐酸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因此稀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故C选项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霓虹,故D选项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D
【详解】A.盐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铁锈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从而除去铁锈,对应关系错误,故A错误;
B.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常用作治疗胃酸过多,对应关系错误,故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气体干燥剂,对应关系错误,故C错误;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活性炭常用作冰箱除味剂,对应关系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5.A
【分析】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因此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标识腐蚀品。
【详解】A、该图表示腐蚀性物质的标识,符合题意;
B、该图表示易于自燃的物质的标识,不符合题意;
C、该图表示爆炸性物质的标识,不符合题意;
D、该图表示毒性物质的标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D
【详解】A、由部分酸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可知,盐酸是挥发性酸,不符合题意;
B、由部分酸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可知,室温下CaCO3不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C、由部分酸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可知,硝酸钙溶于水,硫酸钙微溶于水,则室温下水中溶解度:Ca(NO3)2>CaSO4,不符合题意;
D、Mg(NO3)2溶液与CaCl2溶液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7.D
【详解】A、浓硫酸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故所需浓硫酸的质量为,故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故需要水的体积为,说法错误;
B、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说法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放热,要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说法错误;
D、若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说法正确;
故选D。
8.C
【详解】A.10mL量筒最大量程为10mL,不能一次量取水,故A错误;
B.读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应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偏大,故B错误;
C.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容器口正上方,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C正确;
D.稀释浓硫酸,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否则会引起液滴飞溅,造成危险,而且不能在量筒中稀释,应在烧杯中进行,故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A、稀硫酸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均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故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都能够导电,但是不是所有溶液都能导电,如蔗糖溶液中不含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不能导电,不符合题意;
B、甲烷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甲烷之前需要验纯,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符合题意;
C、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但是反应物只有一种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如氧气转化为臭氧,反应物只有一种,但是不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是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还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A、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无色,所以烧杯B内溶液无色,说明溶液呈中性或酸性,故A说法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则烧杯A内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则溶液的质量变小,故B说法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B烧杯中,氯化氢分子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则可观察到烧杯B内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并不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C说法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B烧杯中,氯化氢分子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则可观察到烧杯B内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故上述实验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A、生石灰是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具有挥发性,错误;
C、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例如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错误;
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所以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A、羊毛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时产生刺激性气味,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A正确;
B、酒精有刺激性气味,蔗糖无气味,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酒精和蔗糖溶液,B正确;
C、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吸收水蒸气,且浓硫酸不能与氢气发生反应,可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C正确;
D、向混有氯化钙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钠不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氯化钠,过滤可除去碳酸钙,但碳酸钠过量,会有剩余,该操作除去了氯化钙,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D错误。
故选:D。
13.A
【详解】A、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防止铁生锈的原理是使铁与水或氧气隔绝;自行车的链条表面常涂油来防止生锈,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
B、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能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被点燃的,故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氯化铵和硫酸铵均属于铵态氮肥,与氢氧化钙混合研磨,均能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防止酸液飞溅,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14.D
【详解】A、稀释浓硫酸,需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散热,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不符合题意;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把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不符合题意;
C、使用胶头滴管滴液时,滴管竖直放在容器口的正上方,不得伸入容器内,更不能接触容器内壁。不符合题意;
D、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捂住试管,如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符合题意;
故选D。
15.C
【详解】A、该泡腾片含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正确;
B、该泡腾片中含有柠檬酸、碳酸氢钠,柠檬酸具有酸的通性,柠檬酸中的氢离子和碳酸氢钠中的碳酸氢根离子结合为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该泡腾片溶于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正确;
C、100mg=100×10-3g=0.1g,该泡腾片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为,错误;
D、根据说明书可知,该泡腾片用冷水或温开水溶解后饮用,该泡腾片含维生素C,说明维生素C在温度高时可能容易被氧化分解,故用热水溶解该泡腾片可能导致效用降低,正确;
故选C。
16.A
【详解】A、向一定量稀盐酸、CuCl2混合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过程中没有沉淀生成,盐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再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该过程中沉淀质量不断增大,氯化铜反应完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沉淀质量也不再增加,故选项图像正确;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H2O2溶液分别制取O2,有催化剂反应快,无催化剂反应慢,但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故选项图像错误;
C、向装有一定量MgO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稀盐酸,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一开始溶质氯化镁的质量不断增大,氧化镁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不断增大,所以溶质总质量还会继续增大,只是增大的趋势变缓,故选项图像错误;
D、红磷在装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开始时燃烧放热,容器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后,由于氧气被消耗,压强会小于原压强,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7.C
【详解】A、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但是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如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不符合题意;
B、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是碳酸钠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C、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符合题意;
D、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D
【详解】A、氢氧化钠变质实际上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由图可知,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大,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则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0-50s时段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0,说明此时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属于碱,稀盐酸属于酸,酸与碱的反应是中和反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100s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还在增加,说明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正在进行中,则此时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因此100s时溶液的pH>7,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200s前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最大且不再变化,说明碳酸钠完全反应,由于加入的稀盐酸是过量的,所以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和盐酸,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9.A
【详解】A、小刀剔除铁器表面锈层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稀盐酸除去瓷器表面碳酸钙,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溶液封护酥松的石质文物,氢氧化钙溶液中的氢氧化钙可能会与石质文物中的某些成分反应,形成更为坚固的保护层,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碱性溶液除去纸质文物中的酸,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B
【详解】A、由于水分子受热后运动加剧,导致水分子间隔变大,所以水变成水蒸气,水的体积变大。A正确;
B、热胀冷缩是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不正确;
C、由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所以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C正确;
D、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都能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都能和碱反应生成水等,它们的共同点是:它们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即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氢离子。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21.A
【详解】A、A点对应的物质属于单质,铜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为铜单质,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后,则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物质B属于氧化物,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2价,则物质B的化学式为Cu2O,故选项说法正确;
C、物质C属于氧化物,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显-2价,则物质C为氧化铜CuO,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E)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物质D属于碱,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氧根显-1价,则物质D为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E)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2.A
【详解】A、用天然气作燃料做饭炒菜,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气充分燃烧生成了CO2和H2O,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含洗涤剂的水洗灶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使油污发生了乳化,能使油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用NH4NO3配制植物生长的营养液,是因为NH4NO3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可作氮肥,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食醋除水垢,是因为食醋呈酸性,能与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3.D
【详解】A、CO2中含有少量CO时,若要使CO通过点燃方式转化为CO2,需要通入大量O2,则反应结束后有O2剩余,该操作除去了CO但引入了新的杂质O2,A选项错误;
B、加入MnO2,加热,KCl不反应,KClO3在MnO2催化作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KCl、O2,最终剩余固体是KCl、MnO2的混合物,无法得到目标产物KClO3,B选项错误;
C、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除去H2O,浓硫酸能与NH3反应生成硫酸铵,将含有少量H2O的NH3通入浓硫酸中,无法得到目标产物NH3,C选项错误;
D、加入Ca(OH)2,NaOH与Ca(OH)2不反应,Na2CO3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沉淀、NaOH,若Ca(OH)2适量,则所得溶液是NaOH溶液,D选项正确。
故选:D。
24.A
【详解】A、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符合题意;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食醋用于除水垢,是利用了醋酸能与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5.B
【详解】A、稀硫酸和氢氧化钙溶液分别显酸性、碱性,分别能使酚酞溶液显无色、红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B、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不能生成氯化铁,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盐酸能与过量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难溶于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能检验氯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26.D
【详解】A、该方程式未配平,氢氧化钾前面化学计量数应为2,该项错误;
B、盐酸具有腐蚀性,该项错误;
C、如图所示,醋酸浓度越高所需醋酸溶液体积越小,该项错误;
D、由图像可知,随着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用量的增加,pH值趋近于4.0,该项正确;
故选D。
27.D
【详解】A、步骤1中,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稀盐酸过量,故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钙、氯化氢,不符合题意;
B、步骤1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钙,氯化氢,步骤2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待盐酸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故一开始无沉淀生成,不符合题意;
C、步骤2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即,73份质量的氯化氢转化为117份质量的氯化钠,溶质质量增加,待盐酸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即,111份质量的氯化钙转化为117份质量的氯化钠,溶质质量增加,故步骤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逐渐增加,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生成沉淀即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10g,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氧化钙中的钙元素完全转化到了碳酸钙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该样品中氧化钙的质量为:,则该样品中氧化钙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符合题意。
故选D。
28.D
【详解】A、甲—乙反应是指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甲—丙反应是指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丙—丁反应是指硫酸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丁→乙是指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丙→乙是指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乙→丙不能一步反应实现转化,不符合题意;
B、甲—乙是指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甲—丙反应是指盐酸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盐和水;丙—丁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C、甲—乙反应是指氧气和一氧化碳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甲—丙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D、甲—乙反应是指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甲—丙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丙—丁是指碳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丁→乙是指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丙→乙是指碳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乙→丙是指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符合题意;
故选:D。
29.B
【详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还原金属氧化物,则可用于冶炼金属,该选项说法正确;
B、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氢氧化钙配制成的,该选项说法错误;
C、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该选项说法正确;
D、葡萄糖属于糖类,可用于配制注射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0.C
【详解】A、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称量,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溶解时,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溶解固体,不符合题意;
C、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试管口,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D、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1.B
【详解】A、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白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自制酸碱指示剂,是因为紫卷心菜中的色素能溶解在酒精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自制汽水过程中,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和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自制即热饭盒过程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32.A
【详解】A、熟石灰呈碱性,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合理,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C、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助燃剂,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可用作燃料,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铵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可用作氮肥,与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无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3.C
【详解】A、吗啡(化学式)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氧化钙俗称生石灰,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热量,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吸食毒品容易成瘾,对自身和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因此人人应该“拒绝毒品、远离毒品”,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4.B
【详解】A 、天然水要得到水,实验室里可以通过蒸馏,家里可以通过煮沸,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取决于溶质的颜色,比如硫酸铜溶液就是蓝色,氯化亚铁溶液是绿色,描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C、反应④是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反应⑤是氧化钙加水变成氢氧化钙,都是放热的反应,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由于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此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5.A
【详解】A、加水时,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可以鉴别,故A正确;
B、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含量低,不会燃烧,故B错误;
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提纯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C错误;
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检验氢氧化钠部分变质,需要验证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取样滴加Ca(OH)2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经变质,但无法确定是否部分变质,故D错误。
故选:A。
36.A
【详解】A、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产生气泡,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7.C
【详解】A、电解水时得到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质量比为1∶8,A错误;
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减小,B错误;
C、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没有沉淀产生。待硫酸反应完之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钠,沉淀质量增大直至硫酸铜完全反应,之后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没有沉淀产生,沉淀质量保持不变,C正确;
D、二氧化锰可以加速氯酸钾分解,取两份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加二氧化锰情况下,反应速率更快,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更多,曲线斜率更大,D错误。
故选:C。
38.B
【详解】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压强减少,但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较小,所以压强变化不大;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减少的更多,压强变化更大,所以曲线A表示实验1的变化,故A正确;
B、A曲线中ab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用注射器注入液体,压缩了烧瓶内的气体,使压强增大,故B错误;
C、曲线B二氧化碳减少更多,且二氧化碳与水的实验可排除二氧化碳溶于水对实验造成影响,上述实验可以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故C正确;
D、通过此实验说明,由压强的变化量对比可得出化学反应的发生,故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实现对化学反应由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故D正确。
故选:B。
39.A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则不能实现,故选项符合题意;
B、碳酸氢铵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氨气,则能实现,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能实现,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则能实现,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0.D
【详解】A、a点表示碳单质,碳元素的价态为0,因此可能是C60,故推断正确;
B、b为一氧化碳,c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得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高温下反应得到一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故推断正确;
C、c为二氧化碳,d是碳酸,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可以生成碳酸,因此c能与水反应生成d,故推断正确;
D、e是碳酸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碳酸钠和水,因此c可以直接转化成e,故推断错误。
故选D。
41.D
【详解】A、拉动注射器,注射器内压强减小,因为装置中的三只阀门都是单向阀,根据图示,只有来自于广口瓶内的气体能通过单向阀能够进入注射器内,装有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左侧的单向阀气体不能通过,所以盛有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的试管内没有气泡产生,选项A不正确;
B、推动注射器,注射器内的气体只能通过装有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左侧的单向阀进入氢氧化钠乙醇溶液,试管内有气泡产生。推动注射器时,气体不能通过广口瓶下方的单向阀,广口瓶内不可能冒气泡,况且广口瓶内导气管口处于液面上方,也不可能产生气泡,选项B不正确;
C、实验过程中,装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混合物的干燥管主要目的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也除去了空气中的水蒸气),装有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除去的是气体中的水蒸气,两个干燥管内吸收的物质不相同,选项C不正确;
D、实验过程中,拉动注射器,注射器内压强减小,广口瓶内压强也减小,空气经过装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混合物的干燥管进入广口瓶,此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除去,浓盐酸具有强挥发性,挥发出来氯化氢气体,广口瓶液面上方的气体为除去二氧化碳的空气及氯化氢气体的混合气体,因此进入注射器的气体是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及氯化氢气体的混合气体。推动注射器,注射器内的气体通过装有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进入氢氧化钠乙醇溶液,气体中的水蒸气被无水氯化钙除去。进入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的气体中只有氯化氢气体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因为原来溶液中不含水,反应生成的水很少,根据氯化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可以推知,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主要以固体形式析出,故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出现白色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D正确。
故选D。
42.A
【详解】A、氧气变为液氧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涉及物理变化,选项正确;
B、硫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硫,涉及了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C、白色的硫酸铜粉末放在潮湿空气中,固体变蓝,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涉及了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涉及了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A。
43.C
【详解】A、由图可知,0~150s,光照时间越长,氧气的体积分数越大,说明产生的氧气越多,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0~150s,氯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说明酸性增强,不符合题意;
C、光照150s后,次氯酸分解生成了HCl和氧气,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符合题意;
D、次氯酸见光易分解,新制氯水光照时间越长,次氯酸含量越少,则杀菌能力越弱,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4.A
【分析】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物质不变色。
【详解】A、纯碱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A选项正确;
B、蔗糖水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选项错误;
C、柠檬汁呈酸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C选项错误;
D、食盐水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D选项错误。
故选:A。
45.C
【详解】A、土壤中的物质不都能溶于水,例如泥土等难溶于水,故A说法错误;
B、某同学取少量土壤加水溶解,过滤,经过多步操作得到溶液,操作中没有用到蒸馏,故B说法错误;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故C说法正确;
D、酚酞遇到碱性溶液变红色,遇到酸性和中性溶液不变色,酚酞不可测出溶液的pH为4.5,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46.D
【详解】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单质只含一种元素,但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由氧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故离子是带电的微观粒子,但是带电的微观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不符合题意;
D、常温下,pH等于7的水溶液显中性,则呈中性的水溶液pH一定等于7,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47.D
【分析】蚂蚁叮咬时释放出的液体显酸性,为了减轻痒痛,根据酸碱中和原理,可以在被叮咬处涂抹呈碱性的物质。
【详解】A、柠檬汁pH范围为2~3,pH<7,溶液呈酸性,故A错误;
B、白醋pH范围为3~4,pH<7,溶液呈酸性,故B错误;
C、牛奶pH范围为6~7,pH≤7,溶液呈酸性或中性,故C错误;
D、肥皂水pH范围为9~10,pH>7,溶液呈碱性,故D正确。
故选:D。
48.B
【详解】A、常温下,pH<7的溶液显酸性,但pH<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正常雨水的pH≈5.6,将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故A不正确;
B、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不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不同,故B正确;
C、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因为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故C不正确;
D、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会造成浪费,造成污染,要合理施用化肥,故D不正确。
故选B。
49.C
【详解】A、将土壤样品与适量的蒸馏水在烧杯中混合,搅拌、静置,测上层清液的pH,判断土壤的酸碱性,若pH<7,说明土壤显酸性,若pH=7,说明土壤显中性,若pH>7,说明土壤显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C、Al与稀硫酸反应生成Al2(SO4)3,但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故选项说法错误;
D、废弃塑料带来的污染称之为白色污染,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和废弃塑料回收再生、循环利用等措施,可减少“白色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0.B
【详解】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直接用手拿取,要用药匙取用,错误;
B、加水溶解氢氧化钠固体时在烧杯中进行,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快溶解,玻璃棒不能碰到烧杯壁和底,正确;
C、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确定溶液的酸碱度,不能直接把试纸浸入待测液中,这样会污染试剂,错误;
D、滴加盐酸时,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于试管口的正上方,错误。
故选:B。
51.A
【详解】A、蚀刻废液中含有盐酸,溶液显酸性,pH<7,加入碳酸钠固体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故说法错误;
B、加入碳酸钠固体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洗涤固体是为了去除固体表面的杂质氯化钠,故说法正确;
C、根据题中信息,碱式碳酸铜的分解温度为220℃,干燥固体时,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越好,但温度应低于220℃,故说法正确;
D、该工艺流程最终得到碱式碳酸铜固体,铜离子几乎没有排放,所以可减少水污染,故说法正确。
故选A。
52.D
【详解】A、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错误是:氧化铝的化学式错误,不符合题意;
B、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是生成氯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
C、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错误是:未配平,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是因为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
故选D。
53.C
【详解】A、取水: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面向手心,集气瓶口和试管口紧挨在一起,慢慢倾倒是,实验操作错误;
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中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实验操作错误;
C、溶解固体时应在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实验操作正确;
D、测定土壤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 pH 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实验操作错误;
故选:C。
54.B
【详解】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由氧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甲烷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都需要检验纯度,符合题意;
C、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D、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但是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NH3和H2O的质子数相同,不属于同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5.D
【详解】A、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所以pH<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所以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该物质组成中一定含硫元素。B正确;
C、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水是纯净物,所以水不是溶液。即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C正确;
D、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但电灯通电也有发光、放热,则不是燃烧。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D错误。
综上所述:选择D。
56.C
【详解】碳酸钙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钙离子显+2价,碳酸根离子显-2价,化学式为:CaCO3。
故选C。
57.A
【详解】A、由于温度升高,汞原子间隔变大,所以温度计的水银柱液面上升,错误;
B、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正确;
C、硫酸钠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以能导电,正确;
D、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所以丹桂飘香,正确。
故选:A。
58.C
【详解】A、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
B、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
C、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
D、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其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
故选:C。
59.C
【详解】A、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反应前氧元素存在于固体碳酸钙中,反应后氧元素存在于固体氧化钙和气体二氧化碳中,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氧元素质量逐渐减小,故选项图象错误;
B、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温度恢复至室温,压强逐渐减小,最终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小,故选项图象错误;
C、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故溶液的质量不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D、镁的活动性比锌强,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由于镁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故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盐的质量也不同,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C。
60.C
【详解】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故A错误;
B、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故B错误;
C、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故C正确;
D、碳酸钙是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D错误。
故选C。
61.B
【详解】①虽然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但酒精灯中酒精燃烧也生成二氧化碳。所以①的探究不能达成目的。
②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烧杯中,与生石灰即氧化钙接触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使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有氧气的试管中白磷燃烧,有氮气的试管中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所以②的探究能达成目的。
③二氧化碳通入水中,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碳酸溶液加热后红色变为紫色,说明碳酸受热分解。所以③的探究能达成目的。
④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氯化钡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所以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a2SO4。所以④的探究不能达成目的。
综上所述:②③的探究能达成目的。选择B。
62.D
【详解】A、K2CO3能与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稀盐酸(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盐酸具有挥发性,应再蒸发除去盐酸,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NH4Cl能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O(NH2)2不能,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不能检验NH4Cl中是否含有CO(NH2)2,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能分离出二氧化锰,应再对滤液蒸发结晶分离出氯化钾,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分别取样,加水溶解,观察现象,难溶于水的是碳酸钙,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的是硫酸铜,溶于水放热的是氢氧化钠,溶于水吸热的是硝酸铵,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63.B
【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用点燃的方法,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错误;
B、Na2CO3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正确;
C、K2CO3能与过量的B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错误;
故选:B。
64.C
【详解】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反应,瓶内压强变小,乙瓶中压强变的更小,说明乙瓶是氢氧化钠溶液,甲瓶是澄清石灰水,故说法正确;
B、两瓶变瘪的原因都是二氧化碳反应了,使瓶内的压强变小了,故说法正确;
C、乙瓶中反应后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说法错误;
D、倒入等体积的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两瓶变瘪的程度不同,乙比甲更瘪,说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大于氢氧化钙的浓度,故正确。
故选C。
65.A
【详解】A、纯羊毛线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因此灼烧纯羊毛线,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故A正确;
B、向铁锈中加入稀硫酸,铁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硫酸铁和水,硫酸铁溶液呈黄色,因此实验现象是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为黄色,故B错误;
C、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呈蓝色,难溶于水,因此实验现象是生成蓝色沉淀,现象中不能出现具体物质的名称,故C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D错误。
故选A。
66.A
【分析】实验室有一包固体,可能由 CaCl2、KCl、K2CO3 和 Cu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①取少量该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说明该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且不能同时含有氯化钙和碳酸钾溶液,因为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
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碳酸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钾,则说明该固体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钙;
③向步骤②所得溶液中滴加 AgNO3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由于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则无法确定固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钾;
综上,则该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和氯化钙,一定含有碳酸钾,可能含有氯化钾。
【详解】A、由分析可知,一定不含CuSO4和CaCl2,故A分析正确;
B、由分析可知,一定不含CuSO4和CaCl2,一定含有碳酸钾,可能含有氯化钾,故B分析错误;
C、由分析可知,该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和氯化钙,一定含有碳酸钾,可能含有氯化钾,故C分析错误;
D、由分析可知,该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和氯化钙,一定含有碳酸钾,可能含有氯化钾,故D分析错误;
故选:A。
67.C
【详解】A、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醋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反应后小苏打的质量减少,故A分析错误;
B、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醋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改变,故B分析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该装置密闭,则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故C分析正确;
D、根据图示,反应前称量的是小苏打和白醋以及装置的总质量,故D分析错误;
故选: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下一篇:专题11 燃烧及灭火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全国通用)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