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练:氧化还原反应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中含有苯,煤的干馏属于物理变化
B.脂肪在人体内代谢存在氧化还原反应
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柴油等产品是化学变化
D.人体内含纤维素酶,纤维素能在体内水解成葡萄糖
2.下列反应既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干冰升华 B.灼热的炭与的反应
C.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 D.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汽车尾气管中安装有尾气处理装置,以降低汽车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为还原剂,为还原产物
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为、和
C.催化转化总反应为
D.和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5.下列化学事实不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的是( )
A.溶洞中钟乳石、石笋的形成
B.铅蓄电池工作时,正极、负极反应同时发生
C.大气中参与酸雨形成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HF、HCl、HBr、HI酸性随卤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多而增强
6.实验小组用过量溶液处理覆铜板得到浸出液,并对其中的物质进行回收,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只发生了一个反应
B.为了提纯滤渣中的铜,可向滤渣中加入滤渣
C.用溶液检验是否“氧化”完全
D.“氧化”过程中体现了氧化性:
7.把碎纸片b补充到a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微粒是S、、 B.该反应可能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D.每生成2个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8
8.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含的溶液中滴入少量酸化的溶液,溶液变血红色 氧化性:
B 将气体通入滴有酚酞的溶液中,溶液红色消失 有漂白性
C 取卤代烃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水溶液混合后加热,再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卤代烃为氯代烃
D 向溶液中逐滴滴加氨水,生成蓝色沉淀后逐渐溶解,溶液最终变为深蓝色 与形成配位键的稳定性:
A.A B.B C.C D.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装置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图2所示反应为吸热反应
C.锌锰干电池中,锌筒作正极
D.蓄电池充电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10.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在淀粉和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已知:、分别与卤素单质、卤素离子性质相似】 溶液仍为蓝色 氧化性:
B 取一定量样品,溶解后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浓 仍有白色沉淀 此样品中含有
C 在稀中加入少量固体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并有红色固体生成 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 将固体粉末加入过量溶液中,充分搅拌 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既体现碱性又体现酸性
A.A B.B C.C D.D
11.新型电池工作原理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消耗时,有被还原
C.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D.每生成,转移2mol电子
12.下列关于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中,是氧化剂,KOH是还原剂
C.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4
D.中,是氧化剂,是还原剂
13.铝既能与稀硫酸溶液反应,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铝与稀硫酸反应时,稀硫酸作氧化剂
C.铝与烧碱溶液反应时,氢氧化钠作氧化剂
D.两个反应都有气体生成
14.钢铁制品经常要进行烤蓝处理,即在铁制品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烤蓝铁片,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Ⅰ.把一定量烤蓝铁片加工成均匀粉末;
Ⅱ.取一定量的粉末,放入的盐酸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34.4 mL(标准状况下),再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无现象。
已知:①不考虑空气对反应的影响;②杂质不参与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样品中铁元素的含量约为85.96%
B.上述实验总共发生2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
C.由实验可知,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一定无
D.若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最多可得到0.384 g铜单质
15.高纯度晶体硅是典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又称“半导体”材料。它的发现和使用曾引起计算机的一场“革命”。可以按下列两种方法制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流程中、和均可以循环利用
C.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反应①、②、③、④、⑤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16.下列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3.9 g 与足量的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1
B.3.1 g 在足量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数目为0.1
C.7 g DTO(水)含有的中子数约为3.67
D.已知:,向1 L 0.1 mol/L 溶液中加入足量KClO固体,溶液中
二、多选题
17.已知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
B.
C.
D.
18.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X、Y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溶液,在Y试管中加入2-3滴溶液 Y试管中产生气泡快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 取溶液,加入溶液,萃取、分液后,向水层滴入溶液 溶液变成血红色 与所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C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 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一定不含有
D 向溶液中通入少量,然后再加入少量苯 上层有机相呈橙红色 氧化性:
A.A B.B C.C D.D
19.向含有0.01 mol Cu,amol、bmol CuO的混合物中滴加6 mol/L的稀硝酸溶液至10 mL时,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mL气体(纯净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转移0.03 mol电子
B.a:b=1:1
C.等量上述稀硝酸中最多能溶解0.84 g Fe
D.被还原的硝酸为0.01 mol
20.铁盐与亚铁盐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应用。硫酸亚铁溶液可用于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溶液催化脱除烟气中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I”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为
C.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增大
D.反应每脱除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1.某小组研究溶液与溶液反应,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Ⅰ 紫色变浅,生成棕褐色沉淀
Ⅱ 溶液呈淡黄色,生成浅粉色沉淀
已知:
ⅰ.在强酸性溶液中被还原为,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被还原为。
ⅱ.单质硫可溶于溶液,溶液呈淡黄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Ⅰ中检验出溶液中含有,说明被氧化为
B.实验Ⅰ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
C.实验Ⅱ中被还原为,继续与反应生成
D.上述实验表明,试剂的滴加顺序和溶液酸碱性影响物质变化
三、填空题
22.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磺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
(2)工业废水中含有重铬酸根离子()有毒,必须处理达标才能排放。工业上常用绿矾()做处理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平上述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为_______,每生成一个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个。
(3)已知Cu和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如下:。该反应中表现的性质有_______和_______,每生成3gNO,消耗的氧化剂的质量为_______g。
23.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
(2)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
(3)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配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稀)=__________________
(4)在工业上次磷酸()常用于化学镀银,发生的反应如下:
(未配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该反应中,被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
②配平该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是一元弱酸,写出其与足量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按要求填空。(1)在、、、、S、中,只有氧化性是______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①
②
③
其中你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__________。
(3)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最强的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若溶质中与共存,为了氧化而不被氧化,除单质外,还可用上述反应中的______________作氧化剂。
①
②
③(浓)
四、实验题
25.某化学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法以含镍废催化剂为原料来制备NiSO4·7H2O。已知某化工厂的含镍废催化剂主要含有Ni,还含有Al(31%)、Fe(1.3%)的单质及氧化物,其他不溶杂质(3.3%)。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的pH如下:
沉淀物 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式时的pH
Al(OH)3 3.8 5.2
Fe(OH)3 2.7 3.2
Fe(OH)2 7.6 9.7
Ni(OH)3 7.1 9.2
1. “碱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时所加入的酸是 (填化学式)。
3.加入H2O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b为调节溶液的pH,你认为pH的调控范围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煤中不含苯,煤的干馏能生成苯,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脂肪在人体内发生缓慢氧化,为人体提供能量,故B正确;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纤维素不能在体内水解,故D错误;
选B。
2.答案:C
解析:
3.答案:C
解析:A.纤维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和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石蜡的主要成分为烃类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和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选;D.爆竹中含有黑火药,爆炸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4.答案:答案:A
解析:A.根据图示,与反应生成,为还原剂;和CO反应生成,为还原产物,A正确;
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为、,不是污染物,B错误;
C.根据图示,催化转化总反应为,C错误;
D.和可在常温下直接反应生成,不需要催化剂,D错误;
选A。
5.答案:D
解析:溶洞中钟乳石、石笋形成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A符合;铅蓄电池中,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同时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B符合;大气中参与酸雨形成时,发生反应,中部分N元素化合价升高,部分N元素化合价降低,故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符合;HF、HCl、HBr、HI中卤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多,半径逐渐增大,对的吸引力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没有体现对立的思想,D不符合。
6.答案:D
解析:A.根据分析可知,发生反应有Fe与氯化铁、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铜,氯气氧化FeC1产生,故A错误;
B.据分析可知,滤渣中含,加入后两者都会被氧化,不能实现提纯滤渣中的铜,故B错误;
C.氯气氧化产生,因为为产物,只要反应开始就能使KSCN溶液变红,无法检验是否“氧化”完全,故C错误;
D.“氧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因此氧化性:,故D正确。
7.答案:C
解析:
8.答案:D
解析: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C
解析:常温下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不易观察到明显现象,不能说明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A错误;
与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易被浓氧化为,故不能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错误;
一般情况下,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铜电极附近溶液逐浙变蓝,说明失电子生成了,银表而有银白色金属沉积,说明得电子生成附着在银电极上,故能说明的金属性比强,C正确;
溴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故向溴水中加人苯,振荡后静置,水层颜色变浅,该过程为萃取,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的化合价由0升高到,作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A项错误;C的化合价由降低为0,中只有被还原,B项错误;溶液碱性较强,一般用治疗胃酸过多症,C项错误;每生成,转移2mol电子,D项正确。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C
解析:A.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铝与稀硫酸反应时,生成氢气,稀硫酸作氧化剂,故B正确;
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铝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故C错误;
D.两个反应都有气体氢气生成,故D正确;
故选:C。
14.答案:B
解析:反应恰好生成氯化亚铁,根据氯元素守恒可知,铁元素为0.028 L×1 mol/L÷2=0.014 mol;HCl为0.028 mol,生成水的氢元素为0.028 mol-0.006 mol×2=0.016 mol,则样品中氧元素为0.016 mol÷2=0.008 mol;故样品中铁元素的含量约为,A正确;铁和稀硫酸反应为置换反应,四氧化三铁和稀硫酸反应为复分解反应,铁和氯化铁生成氯化亚铁为化合反应,故发生3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B错误;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无现象,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一定无,C正确;若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最多可得到0.006 mol的Cu,则质量为0.384 g铜单质,D正确
15.答案:答案:B
解析:由图知,与C在1800~2000℃下发生反应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粗硅和发生反应②,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四氯化硅和氢气发生反应④,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粗硅和在300℃下发生反应③,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在1100℃下与氢气发生反应⑤,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据此回答。
A.二氧化硅高温下与C反应生成硅和气体,即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①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A正确;
B.根据流程和节约成本可知,流程中和可以循环利用。只有消耗,没有生成,故不可以循环利用,B错误;
C.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正确;
D.反应①、②、③、④、⑤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故反应①、②、③、④、⑤均为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故选B。
16.答案:B
解析:3.9 g 与足量的充分反应生成硫酸钠,转移电子数目为,A正确;由于反应可逆,因此3.1 g 在足量中充分燃烧生成和的混合物,因此生成的数目小于,B错误;7 g DTO(水)含有的中子数为,C正确;草酸与次氯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KClO固体,溶液中,D正确。
【小结点评】本题考查相关的计算等知识。
17.答案:CD
解析:若反应能发生,则还原剂是,还原产物是,由此可得还原性,与题干信息相符合,A项正确;若反应能发生,则还原剂是,还原产物是HI,因此物质的还原性,与题干信息相符合,B项正确;若反应能发生,还原剂是,还原产物是,则物质的还原性,与题干信息相违背,C项错误;若反应能够发生,则还原剂是,还原产物是,与题干信息相违背,D项错误。
18.答案:CD
解析:
19.答案:C
解析:C.的稀硝酸,体积为时,,最多溶解铁的量,即铁生成亚铁离子,反应方程为,所以最多溶解铁的质量,C项错误。
20.答案:BC
解析:A.根据图知,反应Ⅰ的方程式为,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O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O2为氧化剂、为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1:4,故A错误;
B.根据图知,反应Ⅱ中反应物是、,生成物是,根据元素守恒知,H2O为反应物,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总反应方程式为,生成硫酸,导致增大,故C正确;
D.温度和压强未知,则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的物质的量,所以无法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答案选BC。
21.答案:BD
解析:A.高锰酸钾用硫酸酸化,实验Ⅰ中检验出溶液中含有,不能说明被氧化为,故A错误;B.实验Ⅰ中,高锰酸钾过量,溶液呈酸性,在强酸性溶液中被还原为,与过量的高锰酸根离子反应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C.实验Ⅱ溶液呈弱碱性,被还原为,继续被还原为,与反应生成浅粉色沉淀,故C错误;D.根据实验Ⅰ、Ⅱ可知,试剂的滴加顺序和溶液酸碱性影响物质变化,故D正确;选BD。
22.答案:(1)硫和氮;
(2);1:6;3
(3)酸性;氧化性;6.3
解析:
23.答案:(1)
(2)
(3)①.②.
(4)①.+1②.氧化③.
④.
解析:(1)中过氧化钠中O失电子被氧化为氧气,得电子被还原为,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为;
(2)中氯气得电子,二氧化硫失电子,单线桥法表示电子的转移为;
(3)N元素化合价升高5价,氧元素化合价降低2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方程式为;元素变2价,元素变3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方程式为;
(4)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中P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元素化合价降低1价,P元素化合价升高4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方程式为;是一元弱酸,其与足量溶液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
24.答案:(1)①.②.、S、
(2)③
(3)①.②.
解析:(1)各微粒中、中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故各微粒中只有、只具有氧化性,中元素化合价为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还有还原性;
故答案为:。
(2)①中中元素为2价,中N元素为+5价,而生成物的中元素为+3价,符合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守恒,反应可能发生,①不符合题意;
②中元素由+2价降低为中+3价,升高为为+5价,符合歧化反应规律,反应可能发生,②不符合题意;
③题目中氨气中氮元素化合价由 3价升高为+3价,中元素由+2价升高为+3价,无化合价降低,不符合价态归中规律,反应不可能发生,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③。
(3)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①可得氧化性:,由②可得氧化性:,由③可得氧化性:,故氧化性,若溶液中与共存,为了氧化而不被氧化,除单质外,还可用上述反应中的作氧化剂;
故答案为:;。
25.答案:1.2Al+2OH-+2H2O=2+3H2; Al2O3+2OH-=+H2O
2.H2SO4
3.2Fe3++2H++H2O2=2Fe3++2H2O
4.3.2 ≤pH< 7.1
解析: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