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05 物质推断题
化学推断题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题型,是每年中考必考题型。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从自己已有的知识中寻找突破口,然后顺藤摸瓜,从而完成全部未知的推断,题目形式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
热点01 文字叙述型
在解答文字叙述型的化学推断题时,可以遵循以下方法和步骤:
1.仔细阅读题干:这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仔细阅读题干,确保自己完全理解了题目的要求和给出的信息。
2.提取关键信息:从题干中提取出与解题有关的关键信息,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反应条件、实验现象等。这些信息是解题的重要线索。
3.明确已知与未知: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信息和需要求解的未知信息。已知信息是解题的基础,未知信息是需要我们通过推断和计算来求解的。
4.分析化学原理:根据题干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的化学原理,分析可能的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这一步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
5.建立逻辑联系:根据分析得到的化学原理,建立起各个信息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这些逻辑联系是解题的关键,可以帮助我们推断出未知信息。
6.排除干扰信息:在解题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与解题无关或干扰的信息。我们需要学会排除这些干扰信息,专注于与解题有关的信息。
7.选择合适方法: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和建立的逻辑联系,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求解。这可能需要我们运用化学计算、物质检验、实验设计等多种方法。
8.验证答案正确性:得到答案后,要进行验证,确保答案的正确性。可以通过回顾题干中的信息、检查逻辑联系是否合理、重新计算等方法来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热点02 框图型
1.对于重点学习研究的物质,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2.要善于从题干中找到“题眼”
(1)以物质的颜色为“题眼”
①常见固体颜色:黄色──(S)暗紫色──(KMnO4) 红色──Cu
黑色──Fe3O4、CuO、MnO2、C粉、Fe粉
②沉淀的颜色:蓝色沉淀──Cu(OH)2;红褐色沉──Fe(OH)3。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CaCO3、BaCO3、Mg(OH)2;白色沉淀(不溶于酸)──BaSO4、AgCl。
③溶液的颜色:蓝色──(含Cu2+的溶液)如CuSO4、Cu(NO3)2等;浅绿色──(含Fe2+的溶液)如FeCl2、FeSO4、Fe(NO3)2等;黄色──(含Fe3+的溶液)。
④火焰的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浅蓝色); 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2)以反应条件为“题眼”,如:点燃、通电、催化剂、高温、加热等。
(3)以个性现象为“题眼”,如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常温下为液态的物质最常见的是H2O;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4)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题眼”,如: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④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
⑤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⑦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⑧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⑨最常用的溶剂是H2O。
⑩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5)以物质特征反映为“题眼”, 如:单质A+化合物B→单质C+化合物D
3.敢于大胆去猜测
如果实在找不到突破口,在大致范围确定的情况下,同学们要敢于大胆去猜测一把。因为大致的范围确定了,就可以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猜出几个可能的、常见的、常用的物质,然后再用排除法找到正确答案。
热点03 线型转换型
1.熟悉常见物质性质
在解决线型转换型化学推断题时,首先要对常见物质的性质有深入的了解。这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熟悉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根据题目的线索,快速确定涉及的物质。
2.掌握物质转换关系
掌握各种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要能够理解和记忆物质间的反应方程式,包括生成物、反应条件以及反应类型等。这样才能在面对复杂的线型转换时,准确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3.分析线型转换路径
线型转换题往往涉及到多个步骤的反应过程。因此,要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每一步的反应路径,理解物质在转换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这需要对整个反应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4.利用特征反应判断
在解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特征反应的出现。特征反应往往能够提供直接的线索,帮助我们确定某种物质的存在。因此,要学会识别和利用这些特征反应。
5.注意物质状态变化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状态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点。通过观察和分析物质的状态变化,我们可以推断出反应的进行程度,以及可能的反应产物。
6.综合运用化学知识
解决线型转换型化学推断题,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这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只有全面、系统地运用这些知识,才能有效地解决这类题目。
热点04 表格型推断题
在化学表格型推断题中,元素周期表是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周期表,我们可以迅速查找元素的原子序数、电子排布、金属性、非金属性等信息。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周期表的特点,比如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对角线规则等,来推断未知元素。
热点05 实验流程型
理解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通过深入分析实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物理变化或生物过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步骤和操作的目的,以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做出正确的推断。
热点01 文字叙述型
1.(2023 无锡)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固体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钙 C.碳酸钠 D.碳酸钙
2.(2023 绥化)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相互之间发生如下反应:
①A+B→C+D ②B+E→F+H ③C+E→F+G ④G+IA
其中E、G、H、I为单质,通常状况下,H、I为气体,C溶液呈蓝色,A是一种黑色固体,B是铅酸蓄电池中的酸,反应③是湿法冶金的原理。请回答问题。
(1)物质H的化学式是 。
(2)反应②除了有气体生成外,还能观察到 。
(3)将E加入到C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与反应前相比,溶液质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热点02 框图型
1.(2023 河北)某小组同学对炼铁高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进行了知识网络建构,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B、D、G为高炉炼铁原料的主要成分,且G为红棕色氧化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①在高炉炼铁中的作用是 (写一条即可)。
2.(2023 武威)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
(1)G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③的实验现象为 。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热点03线型转换型
1.(2023 内蒙古)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都含有同一种元素,B是最常用的溶剂,D俗称干冰。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A的化学式为 。
(2)写出D的一种用途 。
(3)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
2.(2023 襄阳)襄阳有许多名胜古迹,引来众多游客赏玩。岘山摩崖石刻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伏羲雕像,它用巨型石灰石雕刻而成。某同学绘制了常见物质A﹣G间的关系图(如图)。已知物质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A、B、D、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D和G反应后溶液呈黄色。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一步可以实现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化学式是 。
(2)F和G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热点04表格型推断题
1.(2023 黄冈模拟)有五瓶损坏标签的试剂,分别盛有AgNO3溶液、稀硝酸、盐酸、BaCl2溶液、K2CO3溶液,为了确定各瓶中是什么试剂,将它们任意编号为A、B、C、D、E,用小试管各取少量,多次进行两两混合反应,反应现象如表所示。表中“↓”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没有明显现象,空格表示实验未做。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各试剂瓶中所盛试剂为(填溶质的化学式)
A ,C ,E 。
②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与D: 。
热点05实验流程型
1.(2023 镇江)现有一包不纯的Na2SO4固体,可能含有Na2CO3、BaCO3、FeCl3、NH4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1)取适量的固体微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
(2)另取适量的固体加水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
(3)向步骤(2)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取固体A,加入过量的稀硝酸,部分固体溶解,则原固体中一定含 ,写出部分固体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取少量滤液B,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 。
2.(2023 济南)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有Na2CO3、Ba(NO3)2、NH4Cl、(NH4)2SO4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小明和小红共同探究A的成分,他们分别取一定量固体混合物A,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无色气体E为 NH3 (填化学式);白色沉淀F为 (填化学式)。
②写出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③在无色滤液G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④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在固体混合物A中,(NH4)2SO4 (选填“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无法确定”之一),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
1.(2024 江汉区校级模拟)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一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乙为氧气,则甲可以是碳、氢气或一氧化碳
B.若甲为金属氧化物,乙为碳,则丙是氧气
C.若丙为氧气,则乙可以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D.符合该转化关系所涉及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2.(2023 武昌区模拟)以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及反应。图中“→”表示相连两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③④可以都是化合反应
B.甲、乙、丙可以都是单质
C.①②③④可以都是置换反应
D.甲、乙、丙可以都是氧化物
3.(2023 江岸区校级模拟)甲、乙、丙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某种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甲、乙、丙均为气体,则乙生成丙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若三种物质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则甲→乙,乙→丙的反应都可以是置换反应
C.若乙为烧碱,且甲、丙的物质类别相同,则图中涉及的所有的反应一定都是复分解反应
D.若固体乙可用于人工降雨,则甲→丙的反应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4.(2023 江岸区模拟)如图中物质甲、乙和丙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一种物质通过化学反应一步生成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甲、乙为单质,则①②③④均为置换反应
B.若乙为单质,丙为一种最常用的溶剂,甲一定含两种元素
C.若三种物质为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一定有一种难溶于水的物质
D.若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甲为单质,则甲一定是黑色固体
5.(2023 合肥三模)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相互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K2CO3 BaCl2 K2SO4 CaCl2
B Mg H2SO4 Cu H2
C Na2CO3 Ca(OH)2 CO2 CaCO3
D Fe2O3 HCl Fe FeCl2
A.A B.B C.C D.D
6.(2023 宜城市模拟)如图所示,A 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C、H、O、S、Cl、Na、Ca、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由一种元素组成,B、D、G、H、I均由两种元素组成,C、E、F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3,B是红棕色固体,I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固态G俗称“干冰”。图中“—”表示两物质间能反应,“→”表示两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I 。
(2)A与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C→D的化学方程式为 。
(4)E→F的化学方程式为 。
7.(2023 禅城区一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对相关物质进行回收。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根据以下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
物质 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溶解性 能溶于水 能溶于水 不溶于水
资料2:①锰酸钾溶于水溶液呈深绿色。②3K2MnO4+2H2SO4═2KMnO4+MnO2+2K2SO4+2H2O
(1)该流程中无色气体A的化学式为 。
(2)步骤Ⅱ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则固体C的成分是 。
(3)计算完全分解31.6g高锰酸钾可以生成无色气体A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4)在“图2”上画出固体C中锰元素的质量与生成无色气体A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
(5)为提高浸取效率,增加MnO2的质量,固体C用需要用药剂x浸取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烘干即得MnO2。则药剂x是: (填写字母)。
a:稀硫酸 b:水 c:NaOH溶液
8.(2023 明山区校级模拟)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与CO2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
(1)A的化学式是 ,E的化学式是 ;
(2)C﹣D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上述转化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 。
9.(2023 建邺区校级三模)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工业上A广泛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的生产,B、C、D均由两种元素组成,D和E反应后溶液呈蓝色,D、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一步可以实现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 ,A的俗名 。
(2)写出H→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F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B和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0.(2023 新县校级三模)一纸书信,万千情怀,化学学子,笔尖厚意。为弘扬传统文化,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图案,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B和C两种物质可以配制波尔多液,D为胃酸的主要成分,E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生成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为 ;
(2)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11.(2023 开福区模拟)开开同学在整理初中常见化合物的反应和转化关系时,构建了几种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C、D、E、F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E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请根据图示推导:(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E的化学式为 。
(2)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
12.(2023 宜城市模拟)有一包固体,可能由Cu(NO3)2、Na2SO4、NaCl、NaH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以下实验:
已知:步骤Ⅰ中的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无气泡产生;步骤Ⅱ、Ⅲ中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
(2)步骤Ⅱ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步骤Ⅲ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13.(2023 靖江市模拟)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含相同的金属元素,A与C化合生成B,B、D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的溶液呈蓝色,C与E发生的反应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F的浓溶液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请回答:
(1)A的俗名 ,F的稀溶液中阳离子的符号 ,E的一种用途 。
(2)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写出C与E发生的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室常用加热B和氯化铵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
(5)F的稀溶液可以和 (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反应生成D。
14.(2023 南开区二模)A~H八种物质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中的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为氧化物,若将该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则该气体是 。
(2)如图所示,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打开止水夹K,在盛有少量不溶于水的固体B的瓶中加入过量C的溶液,观察到Ⅰ中有气泡,Ⅱ中D的溶液变浑浊。则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物质E与A、B、C、D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E→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F和G组成相同,且均不含氧元素,组成F和G的元素是 。
(5)查阅资料:已知将金属单质H加入溶液F中,反应能生成G,且F中所含的一种元素反应后化合价降低,反应可表示为H+F→G。通过信息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2023 南京模拟)小明在学完初中化学知识后,把常见八种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连接成如图所示。图中A~H是初中常见物质,且分别是由H、C、O、N、Na、Ca、S、Cl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F、G、H三种物质的类别相同,只有A、C是由两种元素组成。A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也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F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A的化学式 ,D的俗名 。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G一C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6.(2023 商丘一模)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包粉末,可能由CaCO3、CuSO4、NaCl、Na2SO4、NaOH中的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
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
②向①中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气泡,最终得到蓝色溶液;
③将①中得到的无色溶液A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溶液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什么 。
(2)写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这包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哪些 。
17.(2023 惠民县一模)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Zn、HCl、KOH、CuSO4和CaCO3五名队员组成。比赛由Zn队员发球,队员间传球,最后由丁位置的队员投篮进球,完成一次有效的进攻。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图中连线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丙与丁两“队员”反应生成的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2)丁位置的“队员”所代表的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
(3)请写出甲、乙两“队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把纯净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某纯净物X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X替换丁,它也能与丙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溶剂,X是 。
18.(2024 市中区模拟)(1)如图所示“天宫号”化学空间站的舱室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已知A是最常用的溶剂,D的俗名叫烧碱,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A、B、E、F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①A的化学式为 。
②C与F反应的类型是 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之一)
③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空间站迎来了首批访问者,他们搭乘的载人舱X与连接舱C成功对接(如图所示),则载人舱X代表的物质可能是 (填序号)。
A.C B.CO2 C.Fe2O3 D.CaCO3
(2)已知某固体样品A可能是NaNO3和MgCO3或两者之一,另有一固体样品B,其中可能含有Na2SO4、BaCl2、CuSO4、KCl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气体C的化学式为 ,沉淀F的颜色为 。
②溶液H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 种(填数字)。
③写出过程③中产生沉淀I的化学方程式 。
④固体样品B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热点05 物质推断题
化学推断题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题型,是每年中考必考题型。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从自己已有的知识中寻找突破口,然后顺藤摸瓜,从而完成全部未知的推断,题目形式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
热点01 文字叙述型
在解答文字叙述型的化学推断题时,可以遵循以下方法和步骤:
1.仔细阅读题干:这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仔细阅读题干,确保自己完全理解了题目的要求和给出的信息。
2.提取关键信息:从题干中提取出与解题有关的关键信息,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反应条件、实验现象等。这些信息是解题的重要线索。
3.明确已知与未知: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信息和需要求解的未知信息。已知信息是解题的基础,未知信息是需要我们通过推断和计算来求解的。
4.分析化学原理:根据题干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的化学原理,分析可能的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这一步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
5.建立逻辑联系:根据分析得到的化学原理,建立起各个信息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这些逻辑联系是解题的关键,可以帮助我们推断出未知信息。
6.排除干扰信息:在解题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与解题无关或干扰的信息。我们需要学会排除这些干扰信息,专注于与解题有关的信息。
7.选择合适方法: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和建立的逻辑联系,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求解。这可能需要我们运用化学计算、物质检验、实验设计等多种方法。
8.验证答案正确性:得到答案后,要进行验证,确保答案的正确性。可以通过回顾题干中的信息、检查逻辑联系是否合理、重新计算等方法来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热点02 框图型
1.对于重点学习研究的物质,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2.要善于从题干中找到“题眼”
(1)以物质的颜色为“题眼”
①常见固体颜色:黄色──(S)暗紫色──(KMnO4) 红色──Cu
黑色──Fe3O4、CuO、MnO2、C粉、Fe粉
②沉淀的颜色:蓝色沉淀──Cu(OH)2;红褐色沉──Fe(OH)3。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CaCO3、BaCO3、Mg(OH)2;白色沉淀(不溶于酸)──BaSO4、AgCl。
③溶液的颜色:蓝色──(含Cu2+的溶液)如CuSO4、Cu(NO3)2等;浅绿色──(含Fe2+的溶液)如FeCl2、FeSO4、Fe(NO3)2等;黄色──(含Fe3+的溶液)。
④火焰的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浅蓝色); 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2)以反应条件为“题眼”,如:点燃、通电、催化剂、高温、加热等。
(3)以个性现象为“题眼”,如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常温下为液态的物质最常见的是H2O;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4)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题眼”,如: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④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
⑤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⑦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⑧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⑨最常用的溶剂是H2O。
⑩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5)以物质特征反映为“题眼”, 如:单质A+化合物B→单质C+化合物D
3.敢于大胆去猜测
如果实在找不到突破口,在大致范围确定的情况下,同学们要敢于大胆去猜测一把。因为大致的范围确定了,就可以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猜出几个可能的、常见的、常用的物质,然后再用排除法找到正确答案。
热点03 线型转换型
1.熟悉常见物质性质
在解决线型转换型化学推断题时,首先要对常见物质的性质有深入的了解。这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熟悉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根据题目的线索,快速确定涉及的物质。
2.掌握物质转换关系
掌握各种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要能够理解和记忆物质间的反应方程式,包括生成物、反应条件以及反应类型等。这样才能在面对复杂的线型转换时,准确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3.分析线型转换路径
线型转换题往往涉及到多个步骤的反应过程。因此,要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每一步的反应路径,理解物质在转换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这需要对整个反应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4.利用特征反应判断
在解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特征反应的出现。特征反应往往能够提供直接的线索,帮助我们确定某种物质的存在。因此,要学会识别和利用这些特征反应。
5.注意物质状态变化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状态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点。通过观察和分析物质的状态变化,我们可以推断出反应的进行程度,以及可能的反应产物。
6.综合运用化学知识
解决线型转换型化学推断题,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这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只有全面、系统地运用这些知识,才能有效地解决这类题目。
热点04 表格型推断题
在化学表格型推断题中,元素周期表是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周期表,我们可以迅速查找元素的原子序数、电子排布、金属性、非金属性等信息。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周期表的特点,比如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对角线规则等,来推断未知元素。
热点05 实验流程型
理解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通过深入分析实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物理变化或生物过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步骤和操作的目的,以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做出正确的推断。
热点01 文字叙述型
1.(2023 无锡)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固体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钙 C.碳酸钠 D.碳酸钙
【答案】C
【解析】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说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钙,或者是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滤液中含有碳酸钠。
故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酸钠,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也可能是碳酸钠和碳酸钙的混合物;不一定含有碳酸钙,也可能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故选:C。
2.(2023 绥化)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相互之间发生如下反应:
①A+B→C+D ②B+E→F+H ③C+E→F+G ④G+IA
其中E、G、H、I为单质,通常状况下,H、I为气体,C溶液呈蓝色,A是一种黑色固体,B是铅酸蓄电池中的酸,反应③是湿法冶金的原理。请回答问题。
(1)物质H的化学式是 H2 。
(2)反应②除了有气体生成外,还能观察到 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
(3)将E加入到C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与反应前相比,溶液质量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H2;
(2)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3)减小。
【解析】(1)由分析可知,物质H是氢气,化学式是:H2。
(2)反应②是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除了有气体生成外,还能观察到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3)将E加入到C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发生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铜,铁、铜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都是+2价,则反应后与反应前相比,溶液质量减小。
热点02 框图型
1.(2023 河北)某小组同学对炼铁高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进行了知识网络建构,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B、D、G为高炉炼铁原料的主要成分,且G为红棕色氧化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 Fe2O3 。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分解反应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2CO 。
(4)反应①在高炉炼铁中的作用是 提供热量 (写一条即可)。
【答案】(1)Fe2O3;
(2)分解反应;
(3)CO2+C2CO;
(4)提供热量。
【解析】(1)由分析可知,G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
(2)反应②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3)反应③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
(4)反应①是焦炭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在高炉炼铁中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写一条即可)。
2.(2023 武威)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
(1)G的化学式为 Fe3O4 。
(2)反应③的实验现象为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2H2O2H2↑+O2↑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
【答案】(1)Fe3O4;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3)Fe2O3+3CO2Fe+3CO2;
(4)2H2O2H2↑+O2↑;分解反应。
【解析】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则A是一氧化碳;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则B是氧化铁;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C是水;F是最轻的气体,则F是氢气;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则D是铁,D是氧气,G是四氧化三铁。
(1)G的化学式为Fe3O4。
(2)反应③是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3)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4)反应②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热点03线型转换型
1.(2023 内蒙古)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都含有同一种元素,B是最常用的溶剂,D俗称干冰。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A的化学式为 H2O2 。
(2)写出D的一种用途 灭火 。
(3)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该反应属于 分解 反应。
【答案】(1)H2O2;
(2)灭火;
(3)2H2O22H2O+O2↑;分解。
【解析】(1)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B是最常用的溶剂,所以B是水,D俗称干冰,所以D是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碳中都含有氧元素,A、B、C、D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氧元素,水和C可以相互转化、C可以转化为二氧化碳,所以C是氧气,A可以转化为水、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
(2)D是二氧化碳,其具有不支持燃烧也不可燃烧的性质,可用于灭火;
(3)A→C反应即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气体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反应特征是“一变多”,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2.(2023 襄阳)襄阳有许多名胜古迹,引来众多游客赏玩。岘山摩崖石刻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伏羲雕像,它用巨型石灰石雕刻而成。某同学绘制了常见物质A﹣G间的关系图(如图)。已知物质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A、B、D、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D和G反应后溶液呈黄色。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一步可以实现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化学式是 CaCO3 。
(2)F和G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
(3)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a(OH)2=CaCO3↓+H2O 。
【答案】(1)CaCO3;
(2)置换反应;
(3)CO2+Ca(OH)2=CaCO3↓+H2O。
【解析】(1)由分析可知:物质A的化学式是CaCO3。
(2)F和G的反应是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一氧化碳,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3)B和E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热点04表格型推断题
1.(2023 黄冈模拟)有五瓶损坏标签的试剂,分别盛有AgNO3溶液、稀硝酸、盐酸、BaCl2溶液、K2CO3溶液,为了确定各瓶中是什么试剂,将它们任意编号为A、B、C、D、E,用小试管各取少量,多次进行两两混合反应,反应现象如表所示。表中“↓”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没有明显现象,空格表示实验未做。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各试剂瓶中所盛试剂为(填溶质的化学式)
A BaCl2 ,C HNO3 ,E K2CO3 。
②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与D: HCl+AgNO3=HNO3+AgCl↓ 。
【答案】①BaCl2;HNO3;K2CO3;
②HCl+AgNO3=HNO3+AgCl↓。
【解析】①E和C、D都会生成气体,所以E是碳酸钾,C、D是盐酸、硝酸中的一种,A、B是硝酸银和氯化钡中的一种,D和B反应会生成沉淀,所以D是盐酸,B是硝酸银,剩余的A是氯化钡,C是硝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BaCl2;C是HNO3;E是K2CO3;
②B与D的反应是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HNO3+AgCl↓。
热点05实验流程型
1.(2023 镇江)现有一包不纯的Na2SO4固体,可能含有Na2CO3、BaCO3、FeCl3、NH4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1)取适量的固体微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NH4HCO3 。
(2)另取适量的固体加水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BaCO3、FeCl3 。
(3)向步骤(2)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取固体A,加入过量的稀硝酸,部分固体溶解,则原固体中一定含 Na2CO3 ,写出部分固体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CO3+2HNO3=Ba(NO3)2+H2O+CO2↑ 。
(4)取少量滤液B,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 NaCl 。
【答案】(1)NH4HCO3;
(2)BaCO3、FeCl3;
(3)Na2CO3;BaCO3+2HNO3=Ba(NO3)2+H2O+CO2↑;
(4)NaCl。
【解析】(1)取适量的固体微热,无氨味,因为NH4HCO3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NH4HCO3。
(2)另取适量的固体加水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因为BaCO3难溶于水,FeCl3溶液呈黄色,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BaCO3、FeCl3。
(3)向步骤(2)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取固体A,加入过量的稀硝酸,部分固体溶解,因为Na2SO4和Ba(NO3)2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BaSO4沉淀,Na2CO3和Ba(NO3)2反应生成溶于酸的BaCO3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Na2CO3;部分固体溶解的反应是BaCO3和HNO3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NO3=Ba(NO3)2+H2O+CO2↑。
(4)取少量滤液B,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因为NaCl和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和NaNO3,而实验过程中没有引入氯离子,则原固体中一定含:NaCl。
2.(2023 济南)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有Na2CO3、Ba(NO3)2、NH4Cl、(NH4)2SO4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小明和小红共同探究A的成分,他们分别取一定量固体混合物A,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无色气体E为 NH3 (填化学式);白色沉淀F为 AgCl (填化学式)。
②写出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Ba(NO3)2+H2SO4=BaSO4↓+2HNO3 。
③在无色滤液G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H+、Na+、Ba2+、 (填离子符号)。
④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在固体混合物A中,(NH4)2SO4 一定不存在 (选填“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无法确定”之一),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固体混合物A中 Ba(NO3)2 一定存在,若 (NH4)2SO4 存在,在步骤Ⅱ中会生成白色沉淀,与实验现象不符,所以 (NH4)2SO4 一定不存在(合理即可) 。
【答案】①NH3;AgCl
②Ba(NO3)2+H2SO4=BaSO4↓+2HNO3;
③H+、Na+、Ba2+、;
④一定不存在;固体混合物A中 Ba(NO3)2 一定存在,若 (NH4)2SO4 存在,在步骤Ⅱ中会生成白色沉淀,与实验现象不符,所以 (NH4)2SO4 一定不存在(合理即可)。
【解析】①有上述分析可知:无色气体E为 NH3;白色沉淀F为 AgCl。
②步骤Ⅰ中发生的反应为:硝酸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化学方程式:Ba(NO3)2+H2SO4=BaSO4↓+2HNO3。
③在无色滤液G中含有硝酸钠、稀硝酸、氯化铵、硝酸钡,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H+、Na+、Ba2+、。
④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在固体混合物A中,(NH4)2SO4一定不存在,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固体混合物A中 Ba(NO3)2 一定存在,若 (NH4)2SO4 存在,在步骤Ⅱ中会生成白色沉淀,与实验现象不符,所以 (NH4)2SO4 一定不存在(合理即可)。
1.(2024 江汉区校级模拟)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一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乙为氧气,则甲可以是碳、氢气或一氧化碳
B.若甲为金属氧化物,乙为碳,则丙是氧气
C.若丙为氧气,则乙可以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D.符合该转化关系所涉及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答案】B
【解析】A、若乙为氧气,氧气可以和碳、氢气或一氧化碳反应,则甲可以是碳、氢气或一氧化碳,故A正确;
B、若甲为金属氧化物,乙为碳,碳能和金属氧化物、氧气、二氧化碳反应,氧气能转化成二氧化碳,则丙可以是氧气,丁是二氧化碳,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水,二氧化碳能转化成水,则丙可能是氧气,故B错误;
C、若丙为氧气,氧气具有氧化性,则乙可以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故C正确;
D、由上面分析可知,若甲是氧化铜,乙是碳,丙是二氧化碳,丁是水,则符合该转化关系所涉及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故D正确;
故选:B。
2.(2023 武昌区模拟)以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及反应。图中“→”表示相连两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③④可以都是化合反应
B.甲、乙、丙可以都是单质
C.①②③④可以都是置换反应
D.甲、乙、丙可以都是氧化物
【答案】B
【解析】A.若甲是氧气,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②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③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④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
B、乙、丙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单质,则排除两种金属的可能,可以是一种活泼金属和氢气,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得到金属单质,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甲可以和氢气反应可以转化为活泼金属获甲可以和金属反应可以转化为氢气,无符合条件的甲,故B不正确;
C.若甲是氧化铁、乙是氢气,丙是铁,①③④可以为氧化铁和氢气加热反应生成铁和水,是置换反应。②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是置换反应,故C正确;
D.若甲是氧化铜,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①③④可以为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②二氧化碳和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B。
3.(2023 江岸区校级模拟)甲、乙、丙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某种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甲、乙、丙均为气体,则乙生成丙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若三种物质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则甲→乙,乙→丙的反应都可以是置换反应
C.若乙为烧碱,且甲、丙的物质类别相同,则图中涉及的所有的反应一定都是复分解反应
D.若固体乙可用于人工降雨,则甲→丙的反应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C
【解析】A、若甲、乙、丙均为气体,由图可知,甲能和乙相互转化,乙能和丙相互转化,甲能转化成丙,则甲是氧气,乙是二氧化碳,丙是一氧化碳,乙生成丙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若三种物质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由图可知,甲能和乙相互转化,乙能和丙相互转化,甲能转化成丙,则甲可以是氧化铜,乙是铜,丙是硝酸铜,氧化铜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为置换反应,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该反应为置换反应,所以甲→乙,乙→丙的反应都可以是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若乙为烧碱,则乙是氢氧化钠,且甲、丙的物质类别相同,则甲丙都是盐,由图可知,甲能和乙相互转化,乙能和丙相互转化,甲能转化成丙,则甲可以是碳酸钠,丙是硫酸钠,乙转化成甲的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若固体乙可用于人工降雨,则乙是二氧化碳,由图可知,甲能和乙相互转化,乙能和丙相互转化,甲能转化成丙,则甲可以是碳酸钠,丙是碳酸钙,所以甲→丙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4.(2023 江岸区模拟)如图中物质甲、乙和丙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一种物质通过化学反应一步生成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甲、乙为单质,则①②③④均为置换反应
B.若乙为单质,丙为一种最常用的溶剂,甲一定含两种元素
C.若三种物质为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一定有一种难溶于水的物质
D.若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甲为单质,则甲一定是黑色固体
【答案】A
【解析】A.若甲为锌,乙为氢气,丙为铁,锌与盐酸反应可以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氢气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生成铁,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以上各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
B.若乙为单质,可以为氢气,丙为一种最常用的溶剂,为水,甲为硫酸,含有氢、氧、硫两种元素,故错误;
C.如果甲为氢氧化钠,乙为碳酸钠,丙为碳酸氢钠,也可满足上述转化关系,而三种物质均为易溶于水的化合物,故错误;
D.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甲为单质,则甲可能是碳(黑色固体)或氧气(无色气体),而乙、丙可以为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故错误;
故选:A。
5.(2023 合肥三模)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相互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K2CO3 BaCl2 K2SO4 CaCl2
B Mg H2SO4 Cu H2
C Na2CO3 Ca(OH)2 CO2 CaCO3
D Fe2O3 HCl Fe FeCl2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A、甲(碳酸钾)不能转化成丁(氯化钙),故选项不符合图示关系。
B、乙(硫酸)不能和丙(铜)反应,故选项不符合图示关系。
C、甲(碳酸钠)能转化成丁(碳酸钙)、丙(二氧化碳),丁(碳酸钙)能转化成丙(二氧化碳),乙(氢氧化钙)能和甲(碳酸钠)、丙(二氧化碳)反应,故选项符合图示关系。
D、甲(氧化铁)不能直接转化成丁(氯化亚铁),故选项不符合图示关系。
故选:C。
6.(2023 宜城市模拟)如图所示,A 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C、H、O、S、Cl、Na、Ca、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由一种元素组成,B、D、G、H、I均由两种元素组成,C、E、F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3,B是红棕色固体,I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固态G俗称“干冰”。图中“—”表示两物质间能反应,“→”表示两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I CH4 。
(2)A与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
(3)C→D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BaCl2═BaSO4+2HCl 。
(4)E→F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
【答案】(1)CH4;
(2)置换反应;
(3)H2SO4+BaCl2═BaSO4+2HCl;
(4)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1)由分析可知,I是甲烷,化学式为:CH4。
(2)A与C的反应是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符合单换单、价改变的特点,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3)C→D的反应是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
(4)E→F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7.(2023 禅城区一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对相关物质进行回收。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根据以下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
物质 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溶解性 能溶于水 能溶于水 不溶于水
资料2:①锰酸钾溶于水溶液呈深绿色。②3K2MnO4+2H2SO4═2KMnO4+MnO2+2K2SO4+2H2O
(1)该流程中无色气体A的化学式为 O2 。
(2)步骤Ⅱ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则固体C的成分是 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
(3)计算完全分解31.6g高锰酸钾可以生成无色气体A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4)在“图2”上画出固体C中锰元素的质量与生成无色气体A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
(5)为提高浸取效率,增加MnO2的质量,固体C用需要用药剂x浸取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烘干即得MnO2。则药剂x是: a (填写字母)。
a:稀硫酸
b:水
c:NaOH溶液
【答案】(1)O2;
(2)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3)3.2g;
(4);
(5)a。
【解析】(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流程中无色气体A的化学式为O2;
(2)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步骤Ⅱ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说明高锰酸钾固体完全分解,则固体C的成分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3)设完全分解31.6g高锰酸钾可以生成无色气体A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31.6g x
,解得x=3.2g;
答:完全分解31.6g高锰酸钾可以生成无色气体A的质量为3.2g;
(4)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过程中,虽然分两步高锰酸钾才完全分解,第Ⅰ步产生氧气1.6g,第Ⅱ步产生氧气3.2g﹣1.6g=1.6g,但是整个反应过程中锰元素的质量始终保持不变,且质量为31.6g××100%=11g;固体C中锰元素的质量与生成无色气体A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如下:
;
(5)根据题文信息可知,二氧化锰不溶于水,锰酸钾能够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锰固体和高锰酸钾溶液(浅红色溶液),这样即提高了浸取效率,由增加MnO2的质量,因此药剂x是硫酸,故选a;
8.(2023 明山区校级模拟)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与CO2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
(1)A的化学式是 Ca(OH)2 ,E的化学式是 C ;
(2)C﹣D的化学方程式是 2HCl+CuO=CuCl2+H2O 。
(3)上述转化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
【答案】(1)Ca(OH)2;C;
(2)2HCl+CuO=CuCl2+H2O;
(3)分解反应。
【解析】(1)由分析可知,A可以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E是碳,化学式为:C。
(2)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
(3)上述转化过程中,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属于置换反应,碳转化成二氧化碳可以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则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9.(2023 建邺区校级三模)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工业上A广泛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的生产,B、C、D均由两种元素组成,D和E反应后溶液呈蓝色,D、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一步可以实现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 H2O ,A的俗名 纯碱或苏打 。
(2)写出H→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
(3)写出F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CuOCu+H2O 。
(4)B和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反应 。
【答案】(1)H2O;纯碱或苏打;
(2)Ca(OH)2+Na2CO3=CaCO3↓+2NaOH;
(3)H2+CuOCu+H2O;
(4)化合反应。
【解析】(1)由分析可知,C是水,化学式为H2O;A是碳酸钠,俗名是纯碱或苏打。
(2)H→G的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3)F是氢气,D是氧化铜,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Cu+H2O。
(4)B是二氧化碳,C是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10.(2023 新县校级三模)一纸书信,万千情怀,化学学子,笔尖厚意。为弘扬传统文化,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图案,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已知B和C两种物质可以配制波尔多液,D为胃酸的主要成分,E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生成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为 铁 ;
(2)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 ;
(3)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SO4+Ca(OH)2=CaSO4+Cu(OH)2↓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
【答案】(1)铁;
(2)Fe2O3+6HCl=2FeCl3+3H2O;
(3)CuSO4+Ca(OH)2=CaSO4+Cu(OH)2↓;复分解反应。
【解析】(1)A物质为铁;
(2)D为盐酸,E为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3)B为CuSO4,C是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Ca(OH)2=CaSO4+Cu(OH)2↓;该反应为碱与盐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11.(2023 开福区模拟)开开同学在整理初中常见化合物的反应和转化关系时,构建了几种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C、D、E、F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E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请根据图示推导:(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E的化学式为 H2O 。
(2)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3BaCl2+Fe2(SO4)3=3BaSO4↓+2FeCl3 。
【答案】(1)H2O。
(2)3BaCl2+Fe2(SO4)3=3BaSO4↓+2FeCl3。
【解析】(1)E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那就是水,对应的化学式为H2O。
(2)B转化为C也就是氯化钡和硫酸铁反应得到氯化铁和硫酸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aCl2+Fe2(SO4)3=3BaSO4↓+2FeCl3。
12.(2023 宜城市模拟)有一包固体,可能由Cu(NO3)2、Na2SO4、NaCl、NaH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以下实验:
已知:步骤Ⅰ中的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无气泡产生;步骤Ⅱ、Ⅲ中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Cu(NO3)2、Na2SO4 ,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NaHCO3 。
(2)步骤Ⅱ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
(3)步骤Ⅲ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Cu(NO3)2、Ba(NO3)2、NaNO3、HNO3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1)固体加过量稀盐酸,固体完全溶解且溶液呈蓝色,说明固体中一定有硝酸铜;步骤Ⅱ加入过量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一定含有硫酸钠;固体加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所以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碳酸氢钠;
(2)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硫酸钡沉淀,化学方程式是Na2SO4+Ba(NO3)2=2NaNO3+BaSO4↓;
(3)根据向固体加过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且溶液呈蓝色,说明固体中一定有硝酸铜,所以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加入过量硝酸钡,说明硝酸钡有剩余,所以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钡;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硫酸钡沉淀,所以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钠;
13.(2023 靖江市模拟)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含相同的金属元素,A与C化合生成B,B、D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的溶液呈蓝色,C与E发生的反应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F的浓溶液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请回答:
(1)A的俗名 生石灰 ,F的稀溶液中阳离子的符号 H+ ,E的一种用途 灭火 。
(2)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 Fe+CuSO4=FeSO4+Cu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写出C与E发生的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CO2+6H2OC6H12O6+6O2 。
(4)实验室常用加热B和氯化铵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
(5)F的稀溶液可以和 CuO (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反应生成D。
【答案】(1)生石灰;H+;灭火;
(2)Fe+CuSO4=FeSO4+Cu;
(3)6CO2+6H2OC6H12O6+6O2;
(4)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5)CuO。
【解析】(1)由分析可知,A是氧化钙,俗名是生石灰;F是硫酸,稀硫酸溶液中的阳离子是氢离子,离子符号为:H+;E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一种用途是灭火。
(2)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3)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CO2+6H2OC6H12O6+6O2。
(4)实验室常用加热B(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该反应是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5)F的稀溶液是稀硫酸,D是硫酸铜,稀硫酸能和CuO、Cu(OH)2、CuCO3反应生成硫酸铜。
14.(2023 南开区二模)A~H八种物质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中的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为氧化物,若将该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则该气体是 二氧化碳 。
(2)如图所示,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打开止水夹K,在盛有少量不溶于水的固体B的瓶中加入过量C的溶液,观察到Ⅰ中有气泡,Ⅱ中D的溶液变浑浊。则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
(3)物质E与A、B、C、D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E→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
(4)F和G组成相同,且均不含氧元素,组成F和G的元素是 铁元素、氯元素 。
(5)查阅资料:已知将金属单质H加入溶液F中,反应能生成G,且F中所含的一种元素反应后化合价降低,反应可表示为H+F→G。通过信息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FeCl3═3FeCl2 。
【答案】(1)二氧化碳;
(2)CO2+Ca(OH)2═CaCO3↓+H2O;
(3)Na2CO3+Ca(OH)2═CaCO3↓+2NaOH;
(4)铁元素、氯元素;
(5)Fe+2FeCl3═3FeCl2。
【解析】A~H八种物质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中的元素组成。
(1)气体A为氧化物,若将该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该气体的水溶液呈酸性,根据给出的元素,则该气体A是二氧化碳。
(2)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K,在盛有少量不溶于水的固体B的瓶中加入过量C的溶液,观察到Ⅰ中有气泡,Ⅱ中D的溶液变浑浊,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B是碳酸钙,C是盐酸,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物质E与A、B、C、D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二氧化碳能转化成E,E能和盐酸反应,E能转化成碳酸钙,则E是碳酸钠,D能和二氧化碳、碳酸钠、盐酸反应,则D可以是氢氧化钙;其中E→B的反应可以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4)F和G组成相同,且均不含氧元素,根据给出的元素,则F、G分别是氯化亚铁和氯化铁,组成F和G的元素是:铁元素、氯元素。
(5)已知将金属单质H加入溶液F中,反应能生成G,且F中所含的一种元素反应后化合价降低,反应可表示为H+F→G,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则H是铁,F是氯化铁,G是氯化亚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FeCl3═3FeCl2。
15.(2023 南京模拟)小明在学完初中化学知识后,把常见八种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连接成如图所示。图中A~H是初中常见物质,且分别是由H、C、O、N、Na、Ca、S、Cl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F、G、H三种物质的类别相同,只有A、C是由两种元素组成。A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也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F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A的化学式 H2O ,D的俗名 熟石灰 。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BaCl2+H2SO4=BaSO4↓+2HCl 。
(3)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
(4)G一C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
【答案】(1)H2O;熟石灰;
(2)BaCl2+H2SO4=BaSO4↓+2HCl;
(3)Ca(OH)2+Na2CO3═CaCO3↓+2NaOH;
(4)复分解反应。
【解析】(1)由分析可知,A是水,化学式为:H2O;D是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
(2)B→C的反应是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
(3)D→E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4)G一C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16.(2023 商丘一模)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包粉末,可能由CaCO3、CuSO4、NaCl、Na2SO4、NaOH中的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
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
②向①中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气泡,最终得到蓝色溶液;
③将①中得到的无色溶液A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溶液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什么 NaCl、Na2SO4 。
(2)写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
(3)这包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哪些 CaCO3、CuSO4、NaCl、NaOH 。
【答案】(1)NaCl、Na2SO4;
(2)Na2SO4+Ba(NO3)2═BaSO4↓+2NaNO3;
(3)CaCO3、CuSO4、NaCl、NaOH。
【解析】(1)由分析可知,无色溶液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NaCl、Na2SO4。
(2)由分析可知,生成白色沉淀B的反应是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NO3)2═BaSO4↓+2NaNO3。
(3)由分析可知,这包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CaCO3、CuSO4、NaCl、NaOH。
17.(2023 惠民县一模)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Zn、HCl、KOH、CuSO4和CaCO3五名队员组成。比赛由Zn队员发球,队员间传球,最后由丁位置的队员投篮进球,完成一次有效的进攻。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图中连线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丙与丁两“队员”反应生成的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2HCl+CaCO3=CaCl2+H2O+CO2↑ 。
(2)丁位置的“队员”所代表的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作建筑材料 。
(3)请写出甲、乙两“队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SO4+2KOH=Cu(OH)2↓+K2SO4 。
(4)若把纯净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某纯净物X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X替换丁,它也能与丙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溶剂,X是 CuO 。
【答案】(1)2HCl+CaCO3=CaCl2+H2O+CO2↑;
(2)作建筑材料;
(3)CuSO4+2KOH=Cu(OH)2↓+K2SO4;
(4)CuO。
【解析】(1)由分析可知,丙是盐酸,丁是碳酸钙,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
(2)丁是碳酸钙,碳酸钙的一种用途是作建筑材料(合理即可)。
(3)甲是硫酸铜,乙是氢氧化钾,硫酸铜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KOH=Cu(OH)2↓+K2SO4。
(4)丙是盐酸,丁是碳酸钙,X能替换碳酸钙,则X能和盐酸反应,它又不属于酸、碱、盐、单质,则X的物质类别是氧化物,它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溶剂水,则X可以是氧化铜(合理即可)。
18.(2024 市中区模拟)(1)如图所示“天宫号”化学空间站的舱室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已知A是最常用的溶剂,D的俗名叫烧碱,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A、B、E、F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①A的化学式为 H2O 。
②C与F反应的类型是 复分解 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之一)
③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
④空间站迎来了首批访问者,他们搭乘的载人舱X与连接舱C成功对接(如图所示),则载人舱X代表的物质可能是 B (填序号)。
A.C B.CO2 C.Fe2O3 D.CaCO3
(2)已知某固体样品A可能是NaNO3和MgCO3或两者之一,另有一固体样品B,其中可能含有Na2SO4、BaCl2、CuSO4、KCl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气体C的化学式为 NH3 ,沉淀F的颜色为 白色 。
②溶液H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 3 种(填数字)。
③写出过程③中产生沉淀I的化学方程式 2NaOH+MgSO4=Mg(OH)2↓+Na2SO4 。
④固体样品B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CuSO4 (填化学式),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若样品B中存在硫酸铜,则溶液E中不含有氢氧化钠,步骤③中不会生成气体G 。
【答案】(1)①H2O;②复分解;③Na2CO3+Ca(OH)2=CaCO3↓+2NaOH;④B;
(2)①NH3;白色;②3;③2NaOH+MgSO4=Mg(OH)2↓+Na2SO4;④CuSO4;若样品B中存在硫酸铜,则溶液E中不含有氢氧化钠,步骤③中不会生成气体G。
【解析】(1)①由以上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为H2O;
②由以上分析可知,C与F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③由以上分析可知,C→D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④空间站迎来了首批访问者,他们搭乘的载人舱X与连接舱C成功对接,X和碳酸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载人舱X代表的物质可能是CO2,故选:B;
(2)①由以上分析可知,气体C为氨气,其化学式为:NH3,沉淀F为硫酸钡,为白色沉淀;
②由以上分析可知,溶液H中,稀硫酸适量,肯定存在的阴离子有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硝酸根离子3种;
③由以上分析可知,过程③中产生沉淀的反应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SO4=Mg(OH)2↓+Na2SO4;
④由以上分析可知,固体样品B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CuSO4,因为若样品B中存在硫酸铜,则溶液E中不含有氢氧化钠,步骤③中不会生成气体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