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练习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教材分析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化学观念:通过探究实验,探索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科学思维: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和现象,在观察中获取信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探究微观世界的奥秘。科学探究与实践: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重点 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探究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1.为什么气体能够压入轮胎中?2.为什么温度升高示数上升?3.糖块放到水里会“消失”,水却有了甜味?4.湿衣服为什么会变干? 看图片思考讨论 通过学生的认知引入新课,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酒精分子,银原子说明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观看图片 认识分子原子
二、分子质量小体积小分子是大还是小?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结论(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思考回答 从宏观认识微观
三、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提出问题: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呢?2.在热水中品红扩散快,为什么?结论(1):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实验探究 :步骤1:向盛有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步骤2:向上述酚酞溶液中慢漫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步骤3:领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的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实验改进】优点:①整个反应控制在一个密闭试管中进行,没有氨气外逸,安全环保。②实验只需要很少量的药品,符合节约药品的原则。③实验操作简单,时间短,现象明显。思考与讨论:为什么温度升高示数上升?糖块放到水里会“消失”,水却有了甜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学生实验并观察现象填写问题,进一步证明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 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
三、分子之间有间隔【实验探究】: 100 ml水与100 ml酒精混合,观察液体体积变化情况。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20ml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结论(3):分子之间有间隔。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但是分子本身的大小是不改变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思考讨论:为什么气体能够压入轮胎中?为什么检查装置气密性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为什么变瘪乒乓球能复原?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间的间隔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 学生实验并观察现象填写问题 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
课堂练习 1.对下列教材图片的认识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B.晶体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C.说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D.上述操作是化学变化2. 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课堂小结 分子的性质:分子质量小体积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板书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共26张PPT)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人教版)九年级

(第1课时)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探索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
01
02
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和现象,在观察中获取信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探究微观世界的奥秘。
03
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
04
通过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化学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与实践:
科学态度与责任:
新知导入
为什么气体能够压入轮胎中?
为什么温度升高示数上升?
糖块放到水里会“消失”,水却有了甜味?
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呢
构成物质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猜想:
湿衣服为什么会变干?
新知导入
一、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银原子
扫描隧道显微镜
探究新知
二、分子质量小体积小
1.67X1021 个水分子
10亿人数,1分钟数100个的速度,要数3万多年
微观
宏观
一滴水
分子质量和体积的大小
探究新知
三、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提出问题:
1.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呢?2.在热水中品红扩散快,为什么?
1.品红分子在水中运动,不断扩散而使溶液变红。
2.温度高,分子运动快,溶液变红快。
实验探究一:品红扩散
探究新知
怎样才能认识分子运动呢
分子运动现象
氨(NH3)分子易溶于水,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断氨分子的运动。
提出问题:
预测:
无色酚酞 遇碱变红
实验探究二:浓氨水遇酚酞
探究新知
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溶液为无色
酚酞溶液遇空气和水不变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探究二:浓氨水遇酚酞
探究新知
2.向上述酚酞溶液中慢漫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溶液变为红色
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探究二:浓氨水遇酚酞
探究新知
烧杯A:溶液逐渐变红。
烧杯B:溶液不变色。
氨分子运动,进入 A 烧杯中与水结合形成氨水,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的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分子运动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现象解释:
探究新知
分子运动现象
分子运动实验改进
①整个反应控制在一个密闭试管中进行,没有氨气外逸,安全环保。
②实验只需要很少量的药品,符合节约药品的原则。
③实验操作简单,时间短,现象明显,并且能够说明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
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比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先变红。
探究新知
实验现象:
优点:
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温度升高原子运动速率加快原子间的间隔变大示数上升。
探究新知
1.糖块放到水里会“消失”,水却有了甜味?
2.为什么温度升高温度计示数上升?
思考:
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三、分子之间有间隔
探究新知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观察体积的变化
50ml酒精+50ml水<1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20ml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三、分子之间有间隔
探究新知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子之间有间隔
空气易压缩,水难压缩
现象解释:
空气中气体分子的间隔大,易压缩;
水分子的间隔小,难压缩
固态
液态
气态
三、分子之间有间隔
探究新知
物质的三态变化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注意:分子本身的大小是不改变的!
分子间隔变大
分子间隔再变大
三态变化
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间的间隔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
探究新知
1.为什么气体能够压入轮胎中?
2.为什么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
3.为什么变瘪乒乓球能复原?
思考:
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1.海绵之间的空隙
2.鹅卵石之间缝隙可以填砂子
3.红豆之间缝隙可以装小米
易错点拨:
均不能用“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来解释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1.对下列教材图片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B.晶体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
C.说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D.上述操作是化学变化
D
课堂练习
2. 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
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
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B
课堂总结
1
2
3
分子的性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不停地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课题1(第1课时)
分子和原子
分层作业
【基础培优】:
1.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分层作业
【能力提升】:
1.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如图所示,直立的具支试管中的棉花球都蘸有无色酚酞溶液,注射器内装有浓氨水。实验开始时,打开弹簧夹,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使浓氨水进入具支试管。
(1)在实验过程中你将看到的现象是          ;
(2)该实验说明         (从微观角度解释);
(3)与教科书实验相比,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    。
https:///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Thanks!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同步分层练习
【基础培优】
1.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B. 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2.向液化石油气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就能闻到这种臭味,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闻到臭味是因为(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的体积很小
3.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压入40L的钢瓶中。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
C.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D.氧分子的数目减少
4.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変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C.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D. 碘升华过程中分子变大了
5.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挤瘪后把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如图所示。鼓起的过程中,塑料袋中酒精分子的( )
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种类增多 D.数目增多
【能力提升】
1.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将泡腾片放进蓝色水球之中,产生很多小气泡,闻到阵阵香气。“闻到香气”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的质量变小
2.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
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
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分子用肉眼能看到,有的看不到
B.水和过氧化氢中都含有氢分子
C.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
4.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分子机器”是世界上最小的机器。下列有关分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
A.食物腐败时分子发生了变化
B.物质热胀冷缩时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切洋葱时辣眼睛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茉莉花香清淡,檀木香气醇厚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5.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比液体分子间的大
B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C 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体温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 原子的体积改变
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7.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 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
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二、填空与探究
1.做“分子运动现象”实验(如图甲)时气味刺激难闻。欣欣同学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乙)
【装置对比图】
【实验操作】
操作Ⅰ:向各盛有5mL蒸馏水的B、C试管分别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操作Ⅱ:将各盛有2mL浓氨水的A、D试管按图乙同时连接,观察。
【分析讨论】
(1)进行操作Ⅰ并观察溶液颜色的目的是排除 的干扰。
(2)进行操作Ⅱ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2.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
(1)实验(如图 1 所示):烧杯 ________(填序号)中溶液会由无色变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如图 2 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说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步分层练习答案
【基础培优】:
1.D 2.D 3.A 4.A 5.A
【能力提升】:
B 2.A 3.D 4.B 5.D 6.B 7.D
二、填空与探究
1.(1)水(或溶液中的水等)(2)试管C中的酚酞溶液比B中的先变红
2.(1)B;氨气分子从烧杯 A ;运动到 B 中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2)不必要,实验甲已把酚酞滴入蒸馏水不变色,说明蒸馏水不会使酚酞变色。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2023-2024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抽测数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下一篇: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