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含解析)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9.2金属的化学性质
共18题,共6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0分)
1.(本题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呈碱性
B.2.3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D.足量的镁和锌分别与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2.(本题2分)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
A.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可以用湿抹布盖灭
B.被重金属污染的食品,加工成牲畜的饲料
C.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刻打开换气扇通风
D.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制品,可以使其光亮洁净、更耐用
3.(本题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粉
C CaO CaCO3 加适量的水,过滤
D CuO C 隔绝空气加强热
A.A B.B C.C D.D
4.(本题2分)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守恒观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B.转化观 铁与盐酸反应可以一步转化为氯化铁
C.微粒观 氯化钠由分子构成
D.能量观 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5.(本题2分)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做了如下实验。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 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明显变化
(2)再把甲放入到乙的硫酸盐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
6.(本题2分)在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进行转化再利用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图中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2:1
7.(本题2分)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碱式碳酸铜),“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二氧化碳和水。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铜铜绿甲Cu(OH)2乙Cu,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绿属于碱 B.乙为氧化铜
C.④为分解反应 D.⑤为置换反应
8.(本题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久置在空气中的铝片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可能是因为氢气中混有空气,达到爆炸极限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D.将红热的木炭迅速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底部,防止氧气外逸
9.(本题2分)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需要区分的物质 实验方法
A 木炭粉和铁粉 ①用磁铁吸引②加入稀盐酸
B 黄铜和黄金 ①观察颜色②加入硝酸银溶液
C 生铁和钢 ①加稀盐酸②加入硫酸铜溶液
D 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 观察颜色②加入金属银
A.A B.B C.C D.D
10.(本题2分)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A.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铜粉:加入足量稀盐酸
B.除去木炭粉中的氧化铜:在空气中高温灼烧
C.鉴别NH4NO3固体、NaCl固体:分别加水溶解
D.鉴别氮气、二氧化碳: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二、判断题(共10分)
11.(本题2分)铁钉没入硫酸铜溶液中,铁表面有黑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
12.(本题2分)将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
13.(本题2分)化学方程式是正确的( )
14.(本题2分)铜能和氯化银反应生成氯化铜和银。( )
15.(本题2分)金属的活动性越弱,越容易以单质形式在自然界中存在。( )
三、综合应用题(共30分)
16.(本题10分)铜、铁、铝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历史上被大规模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铜、铁、铝。
(1)有同学认为影响金属大规模利用的先后顺序的因素有: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的导电性③金属的活动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2)等质量的铜、铁、铝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小华同学只需一种溶液和两种金属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该溶液是 。
(3)在高温条件下,铝和氧化铁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得到熔化的铁和铝的氧化物,该反应可用于轨道焊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向agAgNO3、Cu(NO3)2、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所得滤液的质量 (填“>”“=”或“<”)ag,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请写出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某高炉炼铁厂用5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吨?(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17.(本题10分)某兴趣小组通过镁与稀盐酸反应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镁的质量相等,镁条的形状一样,稀盐酸均过量),设计实验如下表:
实验编号 盐酸的质量分数 镁的形态 溶液初始温度/℃
① 3% 粉末 30
② 3% 条状 20
③ 6% 粉末 20
④ 6% 条状 20
(1)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四组实验均以收集到 250 mL 氢气为标准,要比较各组反应速率,则以上实验还需要测出的数据是 。
(3)实验 和 (填实验编号)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4)若要研究溶液初始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增加第五组实验与实验① 行对照,第五组实验的方案是 。
(5)测定在不同时间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数据,绘制出图Ⅰ,则实验②对应的曲线可能是 (填序号)。
(6)利用图Ⅱ压力传感器进行实验,得到图Ⅲ锥形瓶内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发现实验测得的实际值比理论值偏大。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

18.(本题10分)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苦泉水”(含硫酸铜的泉水)制取铜的方法,兴趣小组成员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模拟“苦泉水”制铜。(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

(1)蒸发结晶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当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液体。
(2)该炼铜的原理是利用了铁的金属活动性 (选填“>”、“=”或“<”)铜。
(3)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铜溶液完全反应,计算理论上制得铜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和硫酸的质量比为:80:98,故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氢氧化钠剩余,所得溶液显碱性,不符合题意;
B、2.3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生成物中含C、H、O,故该物质中一定含C、H元素,碳元素的质量为:,氢元素的质量为:,1.2g+0.3g=1.5g小于2.3g,故该物质中含有氧元素,故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元素,符合题意;
C、设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质量均为m,则mg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为:,mg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为:,故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不符合题意;
D、足量的镁和锌分别与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充分反应,金属过量,酸不足,氢气中的氢元素完全来自酸,故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解析】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
【详解】A、不慎将酒精灯打翻,可以用湿抹布盖灭,原理是隔绝空气;符合题意;
B、被重金属污染的食品,不能加工成牲畜饲料,因为最终还是会对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不符合题意;
C、家中天然气泄漏,不能打开排气扇,有可能会静电起火导致爆炸,应该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不符合题意;
D、铝制品因为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因此耐腐蚀,如果用钢丝球擦洗,会破坏氧化膜;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打翻酒精灯使用湿抹布盖灭,不能用水浇灭。
3.B
【详解】A、因为二氧化碳具有不可燃性,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中一氧化碳不会被点燃,故A错误;
B、将氮气和氧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的时候,铜会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氮气并不会参与反应,故B正确;
C、氧化钙会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碳酸钙不易溶于水,所以加水过滤会将原来的物质除去,故C错误;
D、因为碳具有还原性,隔绝空气加热会使氧化铜和碳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会除去原来的物质,故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不符合题意;
B、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不能转化为氯化铁,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详解】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明显变化,说明甲、乙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丙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甲、乙>H>丙。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再把甲放入到乙的硫酸盐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弱,即乙>甲。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乙>甲>丙,故选B。
6.C
【详解】据图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4H2CH4+2H2O。
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反应前是两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错误;
B、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改变,错误;
C、反应前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氢分子,反应后是甲烷分子和水分子,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正确;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44:(4×1×2)=11:2,错误。
故选C。
7.A
【分析】反应①:铜和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反应②: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③:由反应③得到氢氧化铜可知,甲为氧化铜,氧化铜和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铜盐(如: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再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反应⑤通过与氢气反应得到铜,则可知乙也为氧化铜;反应④: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反应⑤:氧化铜被氢气还原生成铜和水,由此回答问题。
【详解】A、铜绿(碱式碳酸铜)属于盐,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则乙为氧化铜,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反应④为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物质,则该反应为分解反应,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反应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则该反应为置换反应,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B
【详解】A、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未打磨的铝片放入稀盐酸中,氧化铝先与稀盐酸反应,不会立即观察到剧烈反应,故错误;
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可能是因为氢气中混有空气,达到爆炸极限,故正确;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错误;
D、将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以使木炭充分和氧气反应,故错误。
故选B。
9.A
【详解】A、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氢气、和木炭不反应,可以鉴别;磁铁可以吸引铁粉,不能吸引碳粉,可以鉴别,故选项A正确;
B、黄铜和黄金都是黄色,观察颜色不能鉴别,故选项B错误;
C、生铁和钢中均含有铁,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现象相同,均无法区分,故选项C错误;
D、金属银与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D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A、铁和加入的足量稀盐酸反应,想要的铁没有了,错误;
B、在空气中高温灼烧,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想要的没有了,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可以鉴别,正确;
D、氮气、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错误;
故选C。
11.错误
【详解】铁钉没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错误。
12.错误
【详解】铝和硫酸铜生成硫酸铝和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故填:错误。 .
13.正确
【详解】铝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化学方程式符合客观事实,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正确。
14.错误
【详解】由于氯化银难溶于水,无法形成盐溶液,所以铜不能和氯化银反应生成氯化铜和银,故错误。
15.√
【详解】金属的活动性越弱,越不易与其它物质反应,越容易以单质形式在自然界中存在,正确。
16.(1)③④
(2) Al>Fe>Cu FeCl2溶液
(3)2Al+Fe2O32Fe+Al2O3
(4) < Fe(NO3)2、Al(NO3)3 Fe+2AgNO3=2Ag+Fe(NO3)2 、 Fe+Cu(NO3)2=Fe(NO3)2+Cu
(5)解:设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x
x≈291.7t
答:可以练出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291.7t
【详解】(1)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但是铝比铁、铜利用的晚,说明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与使用的先后顺序无关,错误;
②金属的导电性与使用的先后顺序无关,错误;
③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利用的越晚,金属的活动性与使用的先后顺序有关,正确;
④金属冶炼越易冶炼,利用的越早,正确;
⑤金属的延展性与使用的先后顺序无关,错误。
故选③④;
(2)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A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则单个的原子质量Cu>Fe>Al,故等质量的金属中原子个数由多到少为:Al>Fe>Cu;
选用Al、Cu、FeCl2溶液可以判断出Al、Fe、Cu的金属活动性;将Al、Cu分别加入FeCl2溶液中,观察到Al表面有金属析出,且溶液逐渐变成无色,则证明金属活动性Al>Fe;加入铜的溶液中观察到无明显的现象,则证明金属活动性Fe>Cu;综上得出金属活动性:Al>Fe>Cu;
(3)根据题意可知,在高温条件下,铝和氧化铁反应可得到熔化的铁和铝的氧化物(Al2O3),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Al+Fe2O32Fe+Al2O3;
(4)金属活动性Al>Fe>H>Cu>Ag,则将Fe加入AgNO3、Cu(NO3)2、Al(NO3)3的混合溶液中,AgNO3能与Fe反应生成Fe(NO3)2与Ag,反应完后,铁与Cu(NO3)2反应生成Cu与Fe(NO3)2;向反应后的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溶液中没有气泡产生,说明Fe被完全消耗完,则Fe可能只与AgNO3反应,也可能与AgNO3、Cu(NO3)2反应,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可知:,56份质量的Fe完全反应后生成的Ag、Cu的质量都增大,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剩余的滤液的质量将减小;根据上述分析可知Fe可能只与AgNO3反应,也可能与AgNO3、Cu(NO3)2反应,且不与Al(NO3)3反应,则溶液中一定含有Al(NO3)3、Fe(NO3)2;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为:Fe+2AgNO3=Fe(NO3)2+2Ag,Fe+Cu(NO3)2=Fe(NO3)2+Cu;
(5)见答案。
17.(1)
(2)测收集 250mL 氢气所需时间
(3) ② ④
(4)20℃ 时,取质量分数为 3%的盐酸与等量镁粉反应,测收集 250mL 氢气所需时间
(5)d
(6)反应放热
【详解】(1)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2)收集相同体积气体,可以通过比较收集气体所用的时间判断反应的快慢。所以实验还需要测出的数据是收集250mL氢气需要的时间;
(3)实验②和④对比可以研究盐酸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这是因为②、④中镁的形状、质量、温度都相等,只是盐酸浓度不同;
(4)若要研究溶液初始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增加第五组实验与实验① 行对照,变量是温度,所以只有温度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第五组实验的方案是20℃ 时,取质量分数为 3%的盐酸与等量镁粉反应,测收集 250mL 氢气所需时间;
(5)实验②中,盐酸浓度最小,温度最低,镁和盐酸接触面积最小,因此反应速率最慢,对应的曲线可能是d;
(6)实验测得的实际值比理论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稀盐酸和镁反应放热,导致气体膨胀,压强增大。
18.(1) 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较多固体
(2)>
(3)解: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为100 g×8%=8g
设理论上制得铜的质量为x
=
x=3.2g
答:理论上制得铜的质量为3.2g。
【详解】(1)蒸发结晶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填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水分,故填较多固体。
(2)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所以铁能够与可溶性的铜盐溶液反应生成铜,故填>。
(3)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2024河南省新乡十中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答案)

下一篇: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4-2025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