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内能 单元练习(答案) 2024-2025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三章 内能
一、选择题
1.电影《长安三万里》热映,“诗意长安”也走进了我们心中。银幕上脍炙人口的古诗词,让观众拥有了独特的观影体验。以下诗句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A.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
2.如图所示,神舟十六号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后变成高温“火球”。下列选项与之内能改变方式相同的是(  )
A.滑梯上下滑时臀部发热 B.用炉火将壶中的水烧开
C.鸡蛋在锅里加热煮熟 D.冬日下被子晒得热乎乎
3.小明的妈妈买回来一只凤梨,满屋都是香香的凤梨味道,这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固体扩散比气体更快
4. 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吃粽子的风俗由来已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煮粽子时闻到粽香,说明加热后分子才运动
B.煮粽子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粽子内能的
C.煮粽子时随着水的质量减小,水的比热容减小
D.粽子与粽叶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只有引力
5.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的是(  )
A.城市建造人工湖 B.初春夜晚要向农田灌水
C.夏天中午洒水车洒水降温 D.北方暖气用水作为运输能量的介质
6.如图所示,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着一根棉线;图乙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膜的铁丝圈;图丙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丁表示这侧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另一侧.这一实验说明了 (  )
A.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C.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D.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温度为0℃ 的冰块也具有内能
8.小明根据下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水 煤油 铜 砂石
酒精 冰 水银 铝
A.煤油的比热容与水的比热容一样大
B.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铝块升高的温度多
二、填空题
9.春暖花开,鸟语花香.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的   .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   .
10.“节气百子歌”中有“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的句子,端阳节粽香四溢,这是   现象,煮熟粽子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11.如图是海滨城市上海和古都西安同一天气温变化的曲线,其中上海对应的曲线是   (选填“A”或“B”),这是由于水的比热容   。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比砂石   。(后两空均选填“大”或“小”)
12.如图所示,用力向下压活塞,是通过   的方式增大了空气的内能,空气与硝化棉发生   ,使硝化棉温度升高被点燃。
13. 楼房中的“暖气”一般采用热水循环的方式将热带到房屋中通过热传递供暖,这是因为水的   大,若暖气中50kg的水,温度降低2℃,放出的热量是   J。
三、实验探究题
14.在“走进分子世界”探究选择一种分子模型的活动中,李老师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然后再注入染成红色的酒精直至充满,可以观察到分层现象(图a)。用食指堵住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发现刚开始时管内出现大量小“气泡”逐渐聚集成一个大“气泡”,“气泡”上升时会越来越大(图b)。最后李老师松开手,发现玻璃管被“吸”挂在食指上(图c)。
(1)将酒精染成红色,目的是   ;
(2)“气泡”越来越大,说明混合后酒精和水的总体积   (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混合前酒精和水的总体积;
(3)为了便于学生了解分子模型,李老师分别用细颗粒小米和大颗粒鹰嘴豆分别装满两个杯子(图d),接着将小米和鹰嘴豆混合后再分装,发现装不满两杯(图e),该实验   (选填“模拟”或“证明”)了分子之间有空隙,这里李老师运用了   (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或“类比”)的实验方法。
15.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情况,两烧杯和电加热器的规格均相同.
(1)实验前,两只烧杯中应分别装入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需
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2)实验时,通过   (选填“加热时间长短”或“升高的温度”)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记录水和食用油的初温,开始实验,每隔1 min记录一次数据,填在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要想使水和食用油的最终温度相同,需要给   加热更长时间,表明   的吸热能力更强.(均选填“水”或“食用油”)
(4)通过实验还发现,在加热1 min后,食用油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四、计算题
16.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2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求: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17.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g,将它投入到某种液体中,该液体的初温是10℃,质量是26g,液体的温度达到20℃后不再升高。不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热损失,铁的比热容为0.46×103J/(kg ℃)。计算:
(1)铁钉放出的热量;
(2)该液体的比热容。
参考答案
1.B
2.A
3.B
4.B
5.C
6.C
7.D
8.C
9.无规则运动;斥力
10.扩散;热传递
11.B;大;小
12.做功;热传递
13.比热容;
14.(1)便于观察实验
(2)小于
(3)模拟;类比
15.(1)相同;停表
(2)加热时间长短
(3)水;水
(4)温度记录错误
16.解:由图象可知,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的温度由10℃升高到80℃,水所吸收的热量Q吸=c水m(t﹣t0)=4.2×103J/(kg ℃)×2kg×(80℃﹣10℃)=5.88×105J
答: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为5.88×105J。
17.(1)解:(1)铁钉放出的热量
答:铁钉放出的热量是538.2J
(2)解:由题不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热损失知
因为
所以
答:该液体的比热容是2.07×103J/(kg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2024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答案)

下一篇: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练习(有答案) 2024-2025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