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堂测试卷(答案)----2024_2025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堂测试卷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目前我国正开发和利用的新型能源之一是(  )
A.天然气 B.风能 C.石油 D.煤炭
2、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氮气 B.CO2 C.甲烷 D.氧气
3、加油站应张贴的消防安全图标是(  )
4、下列灭火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用扇子扇灭蜡烛——隔绝空气
B.用锅盖盖灭油锅内的火——降低油温
C.高压水枪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砍掉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隔离可燃物
5、俗语说“人要实,火要虚”。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从化学的角度分析火要虚的原理是(  )
A.增加可燃物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6、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
D.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7、下列关于沼气、煤、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在空气中加强热制得焦炭、煤焦油和煤气等产品
B.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C.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D.石油是一种由沸点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不加热就可以直接燃烧
8、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漏气
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
C.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D.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9、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
B.建筑物内起火,不要急于开窗
C.厨房油锅起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B.阳离子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11、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模型 B.地壳中元素含量
C.反应类型逻辑关系 D.燃烧条件模型
12、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通过对比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图1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B.图2实验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图3实验能验证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D.图4实验能说明MnO2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家庭燃料的变迁印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成就。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烧柴,80年代烧蜂窝煤,90年代大多数家庭用上了罐装燃气,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用上了管道燃气。家庭燃料经过了一次次的变革,体现了习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材料1:木材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基本元素组成,此外还含有少量和微量的矿质元素。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木材的着火点低于煤,各种木材成分不一样,各成分的含量不一样,所以着火点也不固定,范围为200℃-290℃。
材料2:蜂窝煤是一名叫王月山的伙夫发明的,他观察到灶里的煤火燃烧不旺时、只要拿根铁棍一拔,火苗就会从拨开的洞眼窜出,火一下就旺起来了。后来,他用煤粉做煤球、煤饼时,有意在上面均匀地戳几个通孔,不仅火烧得旺,而且节省燃煤。
材料3:灌装燃气一般为液化石油气,它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经加压压缩成液态灌装在钢瓶中。使用时气态液化石油气经减压器减压后送至燃具。
材料4:省城太原最早使用的管道燃气为煤气。水煤气是以煤为原料加工制得的含有可燃组分的气体,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是由水蒸气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而获得的。“西气东输”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天然气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2004年以后我省大部分地区陆续使用上了天然气。家庭天然气的使用有效改善了大气环境,提高了人民生活品质。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从燃烧条件分析,生火时木材比煤容易点燃的原因是 。
(2)蜂窝煤相比于煤球火烧得旺,而且节省燃煤是因为 。
(3)气态液化石油气加压能压缩成液态灌装在钢瓶中,其原因是 。
(4)工业上制取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6分)燃烧条件的探究
(1)实验A中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A中水下白磷不燃烧,B中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
(2)改进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Ⅰ.将80℃的热水从长颈漏斗注入瓶内,接触燃烧匙底部,但不浸没燃烧匙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Ⅱ.继续加水,缓慢浸没两支燃烧匙(保持药品不掉落)
Ⅲ.用注射器缓慢打入空气(保持药品不掉落)
对比实验AB装置,C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
15、(6分)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许多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如图所示的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化石燃料包含煤、天然气和 。
(2)写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煤球做成蜂窝煤的目的是 ,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 。
(4)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无关的是 。
A.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火上浇油
D.煽风点火
16、(6分)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1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棉花放在陶土网上,向棉花上滴了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了起来,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棉花会燃烧起来呢?
【提出猜想】
(1)a.小明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时放出了热量。
b.小刚又根据燃烧的条件,对小明的猜想进行了补充: 。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图2的实验装置。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出口,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小刚的猜想正确。
(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
(3)完成了以上实验,老师介绍该反应的产物一共有两种,于是同学们又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究,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请你回答: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 (写元素符号)。
【老师介绍】
(4)过氧化钠不仅可以和水发生反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氧气,写出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因此,过氧化钠经常被用于潜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氧气。
【补充实验】
(5)明确了以上性质,小芳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3)。
将一团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塞到漏斗的管中,漏斗下方点燃一支短蜡烛(蜡烛火焰与棉花不接触)。一段时间后棉花能燃烧。这主要是因为蜡烛燃烧生成能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的物质 ,同时反应放热。
17、(5分)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利用秸秆为原料可生产乙醇(C2H6O),其中包含葡萄糖(C6H12O6)转化为乙醇的反应(C6H12O6 2C2H6O+2CO2↑)。每生产2.3t乙醇,理论上参加反应的葡萄糖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D B D C B A D
11 12
B B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1)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2)蜂窝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能充分燃烧;
(3)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4)H2O+CH2+CO。
14、(6分)(1)4P+5O22P2O5;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2)白磷火焰熄灭;白磷露出水面再次燃烧;装置是密闭体系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15、(6分)(1)石油;
(2)CH4+2O2CO2+2H2O;
(3)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缓解温室效应;
(4)A。
16、(6分)(1)反应生成了氧气;
(2)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3)Na、H;
(4)2Na2O2+2CO2-2Na2CO3+O2;
(5)水和二氧化碳。
17、(5分)解:设理论上参加反应的葡萄糖的质量为x,
x=4.5t,
答:每生产2.3t乙醇,理论上参加反应的葡萄糖的质量是4.5t。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5届高三总复习名师原创模拟(四)4语文

下一篇: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