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4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13年又有多个品牌多种食品被查出安全问题,食品安全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A.做菜时用铁强化酱油调味
B.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
C.青少年适量补充维生素A,可以预防夜盲症
D.在煲好的鸡汤中放入适量加碘食盐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炼油厂将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
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唐山钢铁厂用铁矿石冶炼生铁
D.石家庄制氧站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3.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
A.和 B.和
C.H和 D.和
4.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的pH值
B.稀释浓硫酸
C.称量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
D.蒸发氯化钠溶液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6.根据图2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时都会析出晶体
D.℃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7.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向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
D.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冬天取暖用的散热器通常用水供热
D.生活中用银做导线
9.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事实:刮风时尘土飞扬;解释: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事实: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解释: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C.事实:在公路上撒盐使冰雪尽快融化;解释:水中含有食盐能降低水的凝固点,使水不易结冰
D.事实: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度变化;解释:原子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0.物质的分类方法很多,你认为下列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
A.氯化钠、冰和铁都是晶体
B.橡胶、水和石墨都是绝缘体
C.空气、水银和白酒都是混合物
D.橡胶、纤维和塑料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11.下列做法符合科学常识的是( )
A.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后,换用了更粗的保险丝
B.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C.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石油液化气是否泄漏
D.油罐车的尾部装有一条拖在地面上的铁链
12.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一瓶是饱和氯化钠溶液,一瓶是蒸馏水。为了把它们区分开,同学们提出了以下方法:
①蒸发
②测密度
③测导电性
④测pH
⑤加入氯化钠
⑥加入食醋。你认为可行的是( )
A. B. C. D.
13.下列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
A.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时,多次做实验,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B.甲烷燃烧实验中,通过检验生成产物研究甲烷的组成
C.通过改变溶剂、温度测定物质溶解的多少,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D.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知摩擦力的大小
14.下列对图所示各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说明通电时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C.稍稍用力拉水平接触水面的玻璃板,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D.向一下迅速压活塞,乙醚棉球燃烧,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二、计算题
15.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取矿石样品40g加入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盐酸219g,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滤渣8g(矿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计算:
(1)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2)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三、实验题
16.甲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
(1)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
(2)在C组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将A、C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容器中,看到溶液变浑浊,该现象说明有_______物质生成(填化学式),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
(4)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______。使溶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呢?甲同学进一步推测:溶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_______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是三种物质两两混合组成的混合物。
(5)为了验证推测,甲同学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加以验证。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空白:
实验内容 预测现象 结论
取少量容器中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 ①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 物质是碳酸钠
②若无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 物质是氢氧化钙
③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_______
(6)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第②步验证的结论不严密,原因是_______。
四、填空题
17.如图是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上课时,只见老师从水中取出白磷,并用滤纸擦干使用。
(1)请你推测白磷保存在水中的原因_______。
(2)写出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白磷燃烧后气球会胀大,从微观角度解释气球胀大的原因_______。
18.河北境内有很多景色秀丽的地方,某中学部分同学在老师带领下春天到河边野炊,请你回答下列跟化学有关的问题:
(1)膳食合理、营养均衡是健康的基本保证。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橄榄油 B.蔬菜 C.米饭
(2)做饭过程中,小红把捡来的树枝架空,使其燃烧更旺,原理是_______;
(3)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_______作用。
(4)回家后,同学们冲洗了野炊骑过的自行车,请给他们推荐一种防锈的方法_______。
(5)铬、铜及其合金在交通工具上随处可见,现将铬()插入的溶液中,铬上有红色物质析出。则铬和铜相比,金属活动性强的是_______。
19.根据右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若在锥形瓶中装有碳酸钙,则该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但是某同学在B中装入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未收集到该气体,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
(3)若用此套装置制取干燥氧气,则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B装置应该装入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
20.已知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如果A、B均为黑色固体,C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则E的化学式是_______,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C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A溶液与B溶液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做菜时适量添加铁强化酱油可以补充微量元素铁,对人体有益,A不符合题意;B、甲醛有毒,用甲醛浸泡食品对人体有害,B符合题意;C、缺维生素A会引发夜盲症,青少年适量补充维生素A,可以预防夜盲症,C不符合题意;D、碘缺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可以食用适量加碘食盐补充碘元素,预防甲状腺肿大,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答案:C
解析:A、石油分馏是根据各组分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用铁矿石冶炼生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工业分离氧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气体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
3.答案:A
解析:A、和质子数都为17,属于同种元素,正确;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均是由C、O元素组成,但是不能说属于同一种元素,错误;C、H原子质子数为1,原子质子数为2,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错误;D、第一个结构示意图原子的质子数为10,第二个结构示意图所示质子数为18,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错误。故选A。
4.答案:B
解析: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否则可能会污染待测液,故A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B正确;C、托盘天平使用时应左物右码;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为防止腐蚀托盘,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C错误;D、蒸发操作时需要使用玻璃棒不断进行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匀而溅出,且加热蒸发皿不需要垫石棉网,故D错误。故选B。
5.答案:D
解析: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应为,选项错误;B、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应为,选项错误;C、该化学方程式没写加热条件,应为,选项错误;D、氧化铜和硫酸生成硫酸铜和水,该化学方程式正确,选项正确。故选D。
6.答案:C
解析: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要指明温度,A错误;由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只有降温才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B错误;D中要指明溶液的质量,但甲和乙物质的溶液的质量相等时溶质的质量相等,D错误。故选C。
7.答案:C
解析:A、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到一定温度,高锰酸钾开始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最终剩余固体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所以不可能为零,故选项错误;B、稀硫酸显酸性,初始溶液的pH﹤7,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溶液的pH逐渐增大到7,最终氢氧化钠过量,溶液的pH﹥7,故选项错误;C、向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会很快达到饱和,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先升高,后不变,故选项正确;D、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两者与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最终生成的氯化镁质量相等,由方程式、可得到,碳酸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氧化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故如果和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完全反应,需要碳酸镁的质量应大于所需氧化镁的质量,故选项错误;故选:C。
8.答案:D
解析: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防腐,选项正确;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选项正确;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天供暖系统使用热水循环供暖,选项正确;D、银虽然导电能力最强,但价格高,特别重要的用电设备才能用,生活中一般用导电性仅次于银的铜做导线,选项错误。故选D。
9.答案:C
解析:A、刮风时尘土飞扬是尘土小颗粒,宏观物质,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选项错误;B、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所以打开汽水瓶盖,造成气泡大量冒出的原因是压强减小,而不是因为温度升高,选项错误;C、食盐是融雪剂的主要成分之一,食盐加入水中能降低水的凝固点,选项正确;D、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度变化,是因为汞原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选项错误。故选C。
10.答案:A
解析:A、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氯化钠、冰和铁都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氯化钠、冰和铁都是晶体,A正确;B、橡胶不导电,是绝缘体;水导电性很差,而石墨导电性良好,不是绝缘体,B错误;C、混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白酒含有酒精、水,属于混合物,水银是汞,只含有一种物质,不属于混合物,C错误;D、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天然材料包括棉花纤维、羊毛纤维、天然橡胶等物质,所以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但橡胶、纤维不一定是有机合成材料,D错误。故选:A。
11.答案:D
解析:A、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后,一定是电路中电流过大,应检查电路,排除隐患,换用了同规格的保险丝,不能换用更粗的保险丝;故A错误;B、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防止发生火灾,故B错误;C、不能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石油液化气是否泄漏,防止爆炸,故C错误;D、油罐车的尾部装有一条拖在地面上的铁链,将静电导出,能避免事故的发生,故D正确。故选D。
12.答案:A
解析:①蒸发后,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有固体残留,蒸馏水没有,故正确;②饱和食盐水的密度大,蒸馏水的密度小,测密度可以鉴别,故正确;③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蒸馏水中几乎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正确;④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都是中性溶液,用pH试纸测试的结果是一样的,pH都是7,故不正确;⑤饱和食盐水中加食盐不会溶解,蒸馏水加食盐会溶解,故正确;⑥加食醋后现象都不明显,故不正确;故正确的有①②③⑤。故选A。
13.答案:C
解析:A、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需在不同的电路状态下多次测量,目的是得到客观规律,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没有运用控制变量法,不符合题意;B、甲烷燃烧实验中,检验生成产物只需要用干冷的烧杯和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没有运用控制变量法,不符合题意;C、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当需要研究其中一项的影响时其他条件必须相同,需要控制变量,符合题意;D、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知摩擦力的大小,直接读数即可,没有运用控制变量法,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答案:C
解析:A、水在电解时生成氢气与氧气,说明水分子发生了变化,转化成了氢分子与氧分子,故正确;B、由于高锰酸钾加热时溶液产生高锰酸钾小颗粒,所以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从而保证了制取氧气更加纯净;C、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D、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棉球的着火点,使小棉球燃烧。故选C。
15.答案:(1)80%
(2)20%
解析:(1)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2)解:设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为:40g-8g=32g
x=20%
答: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16.答案:(1)CD
(2)
(3)
(4)碱性;/氢氧化钠
(5)物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6)氢氧化钠溶液也显碱性,还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解析:(1)A中盐酸加入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虽然都反应,但是均没有明显现象,盐酸不可以;
B中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都是碱性,所以酚酞溶液也检验不出来;
C中氢氧化钠不跟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钙跟碳酸钠反应有沉淀生成;
D中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反应,但只有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所以选C和D。
(2)C组实验中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将A、C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容器中可以产生的沉淀的离子是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所以是碳酸钙。
(4)反应后溶液使酚酞变红,所以溶液呈碱性。根据反应物除了碳酸钠、氢氧化钙只有氢氧化钠显碱性。
(5)取上层清液,也就是除去了碳酸钙,加入氯化钡,若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有碳酸根,即碳酸钠还存在,若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中有氢氧根,即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存在,因此③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的现象说明既有碳酸钠又有氢氧化钠(此时不可能有钙离子,因为碳酸根与钙离子不能共存)。
(6)呈碱性的物质有三种,所以不一定只是氢氧化钙。
17.答案:(1)隔绝氧气(或空气)防止白磷自燃
(2)
(3)白磷燃烧时放热,分子间距增大,瓶内气压增大
解析:(1)白磷,几乎不溶于水,着火点很低,能自燃.所以把白磷保存在水中,隔绝氧气(或空气)防止自燃;
(2)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
(3)在密闭的装置内燃烧白磷时,因为放出热量,瓶内各分子的分子间隔均增大,因此锥形瓶内气压会大于外界大气压。
18.答案:(1)C
(2)树枝与氧气充分接触
(3)乳化
(4)立即擦干
(5)铬/
解析:(1)A、橄榄油富含油脂,选项错误;
B、蔬菜富含维生素,选项错误;
C、米饭富含糖类,选项正确。
故选C。
(2)燃烧充分跟氧气的浓度以及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有关,把树枝架空,可以增大树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使用洗洁精可以使大的油滴变成小油滴除去,这是乳化作用。
(4)防锈的方法是保持干燥和加保护层,正在使用的自行车只需要保持干燥就可以。
(5)铬()能跟硝酸铜溶液反应,所以铬比铜活泼。
19.答案:(1)长颈漏斗
(2)/二氧化碳;
(3);浓硫酸
解析:(1)仪器a是常见仪器中的长颈漏斗。
(2)碳酸钙可与盐酸反应生成;进入装置B中,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装置特点可知应为用液体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气体,即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装置应为作干燥的装置,即其中的液体干燥剂应为浓硫酸。
20.答案:(1);()
(2)溶液变浑浊或生成白色沉淀;(其他合理即可)
解析:(1)常见的黑色的固体有:碳、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A、B均为黑色固体,C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A和B反应会生成C和D,A和E反应又会生成C,所以C就是二氧化碳,A就是碳,B就是氧化铜或四氧化三铁,可以知道D就是铜或铁,E是氧气;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或;
(2)C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可以确定C可能是碳酸钙,可以猜想B是碳酸钠,A是氢氧化钙,将推出的各个物质代入转换关系中进行验证,各个步骤都满足,说明猜想正确,所以A是氢氧化钙,B是碳酸钠,C是碳酸钙,D是氢氧化钠,E是二氧化碳,A溶液与B溶液反应的现象是溶液变浑浊或生成白色沉淀,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