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单选题
1.坐在行驶着的列车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
A.路边的树木 B.走动的列车员
C.停在车站上的另一辆车 D.火车车箱
2.如图所示,已知甲车静止在平直的公路上,乙车在同一公路自西向东运动,先后经过A点和B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直都向西运动
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先向西运动,再向东运动
C.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先向东运动,再向西运动
D.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先向西运动,再向东运动
3.2018年2月2日,我国第一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入轨.在卫星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
A.发射架 B.运载火箭
C.太阳 D.地球
4.人们经常用人体的一些部位充当“尺”来估测物体的长度。伸开手掌,从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拃”。下面对普通中学生“一拃”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 )
A.1.8dm B.3.0cm C.18mm D.30cm
5.有三把刻度尺,其最小刻度分别是分米、厘米、毫米。你认为其中最好的是( )
A.分米刻度尺 B.厘米刻度尺
C.毫米刻度尺 D.要根据测量要求而定
6.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A.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14dm
B.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所需时间大约1s
C.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60m
D.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7.用刻度尺测一根木杆长度为3.564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1mm B.1cm C.1dm D.1m
8.三辆小车沿平直公路向前行驶,站在路边的小红先后两次看到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相对丙车,乙车静止 B.相对丙车,乙车向南行驶
C.相对乙车,甲车向南行驶 D.相对乙车,丙车向北行驶
9.小明和宁宁两人多次进行百米赛跑,同时出发,每次小明都比宁宁提前10 m到达终点。如果两人都以原来的速度跑,将小明的起跑线向后移动10 m,宁宁仍在原起跑线,两人同时出发,结果是( )
A.两人同时到终点 B.小明先到达终点
C.宁宁先到达终点 D.无法确定谁先到
10.小聪同学五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五次的测量数据都是正确的
B.小聪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数据中最后一位“0”无意义,应去掉
D.最终的测量结果为
二、填空题
11.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5.72cm、5.73cm,5.93cm和5.74cm,其中明显有错的一个数据是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用 的方法来减小误差,物体的长度是 cm。
12.如图甲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的长度为 ;换用如图乙所示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读数会 (选填“更精确”或“更不精确”);图丙中秒表的读数是 。
13.周日,小飞和小洛到伊水游园玩,他们骑着双人自行车,如图所示,他们在骑行过程中,以小飞为参照物,小洛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
14.小明坐高铁去奶奶家,他在网上查询得知:杭州至南京铁路全长约250千米,从杭州到南京最快50分钟就可以到达,请你帮他计算该火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时.当天在下雨,当火车在南北方向上飞驰时,落在火车窗户上的雨滴的印迹如图所示,则该车行驶的方向是向 .
15.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甲车的速度是 m/s;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是3: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三、作图题
16.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25m/s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题图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t图象。
四、实验题
17.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上由A点静止下滑,分别测量出了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过程中,应使斜面的坡度 (选填“较大”或“较小”),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 ;
(3)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AB=2s,则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AB= m/s;
(4)测量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时,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后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时间偏 ,平均速度偏 (两空均选填“大”或“小”)。
18.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漏刻,水从日壶往下依次流入月壶、星壶,最终进入箭壶,箭壶中的“箭”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壶中水量增加,“箭”也随水面上升,根据“箭”上升高度的多少来计时,小明想进一步了解漏刻计时的原理,他对容器中的水流完所需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探究。
经过思考,他提出了三个猜想:
猜想1:与出水口的面积有关;
猜想2:与容器的底面积有关;
猜想3:与容器中水的深度有关。
他找来三个底面积不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分别在底部开一个大小相同的圆孔,测量出容器底面积、水深及容器中水流完所需时间,记录在下方的表格里。
实验序号 容器底面积S/ 水深h/cm 水流完所需时间t/s
1 100 4 12.0
2 150 4 18.0
3 300 2 25.5
4 300 4 36.0
5 300 6 44.1
6 300 8 50.9
(1)在塑料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水从底部圆孔流出,将圆孔挡住一半时,水流出的速度明显减小,初步分析可知猜想1 (选填“正确”或“错误”);
(2)分析 三组数据可知,水深相同时,水流完所需时间与容器底面积有关;
(3)根据3、4、5、6四组数据,在图乙中描出h在0到8cm之间的关系图像;
(4)第6次实验中,水面下降到原深度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 s,水位高低会影响水流完所需的时间,所以早期的单级漏刻计时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后来人们将单级漏刻改为多级漏刻,上面的漏壶不断给下面的漏壶补水,使星壶内水的深度 ,若月壶和星壶水深相同,月壶的底面积稍大,则月壶出水口的面积应该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星壶出水口的面积,这样水就能比较均匀地流入箭壶,从而能够较精确地计时。
五、计算题
19.一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它从早上9;00出发,中午11;30到达目的地,共走了200千米,这辆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合多少米每秒?
20.一辆汽车公路上行驶,到达A处时时间正好是8时整;当车到达B处时是8时48分,AB间相距80km,则汽车在A、B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参考答案:
1.D
2.A
3.B
4.A
5.D
6.D
7.B
8.C
9.B
10.D
11. 5.93cm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5.73
12. 1cm 2.3cm 更精确 337.5s
13.静止
14. 300 北
15. 4 12:5
16.
17. 较小 时间 0.20 大 小
18. 正确 1、2、4 36.0 相同 小于
19.80km/h;22.2m/s.
20.100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