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二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原卷版)
一、选择题
1.(2023·辽宁卷)下列鉴别或检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石灰水鉴别Na2CO3与NaHCO3
B.用KSCN溶液检验FeSO4是否变质
C.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Na2SO3是否被氧化
D.加热条件下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醇中是否混有乙醛
2.(2023·山东卷)鉴别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lO、Ba(OH)2、Al2(SO4)3三种溶液,仅用下列一种方法不可行的是( )
A.测定溶液pH
B.滴加酚酞试剂
C.滴加0.1 mol·L-1 KI溶液
D.滴加饱和Na2CO3溶液
3.(2023·浙江6月选考)苯甲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某实验小组设计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的提纯方案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操作Ⅰ中依据苯甲酸的溶解度估算加水量
B.操作Ⅱ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和NaCl
C.操作Ⅲ缓慢冷却结晶可减少杂质被包裹
D.操作Ⅳ可用冷水洗涤晶体
4.(2022·广东高考)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时,需除去Ca2+、Mg2+和SO,所用试剂包括BaCl2以及( )
A.Na2CO3、NaOH、HCl
B.Na2CO3、HCl、KOH
C.K2CO3、HNO3、NaOH
D.Na2CO3、NaOH、HNO3
5.(2022·山东高考)已知苯胺(液体)、苯甲酸(固体)微溶于水,苯胺盐酸盐易溶于水。实验室初步分离甲苯、苯胺、苯甲酸混合溶液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胺既可与盐酸也可与NaOH溶液反应
B.由①、③分别获取相应粗品时可采用相同的操作方法
C.苯胺、甲苯、苯甲酸粗品依次由①、②、③获得
D.①、②、③均为两相混合体系
6.(2021·湖南高考)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检验溶液中FeSO4是否被氧化 取少量待测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 净化实验室制备的Cl2 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NaCl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C 测定NaOH溶液的pH 将待测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 工业酒精制备无水乙醇 工业酒精中加生石灰,蒸馏
7.(2020·全国卷Ⅰ)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 )
气体(杂质) 方法
A SO2(H2S) 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 Cl2(HCl) 通过饱和的食盐水
C N2(O2)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D NO(NO2)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8.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中的溴单质 CCl4萃取 溴在CCl4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 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D KCl固体(I2) 加热 碘单质易升华
9.与下列实验装置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⑤所示装置中盛有饱和Na2SO3溶液除去SO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乙醇提取碘水中的碘选择图③所示装置
C.用图①和②所示装置进行粗盐提纯
D.用图④所示装置进行石油分馏实验制取汽油
10.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2溶液(FeCl3) Fe粉
B NaCl溶液(MgCl2) NaOH溶液、稀盐酸
C Cl2(HCl) H2O、浓硫酸
D NO(NO2) H2O、无水CaCl2
1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去除杂质的方法
A NaCl(Na2CO3)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B CaO(CaCO3) 加水、过滤
C Fe(Zn)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D H2SO4(HNO3) 加Ba(NO3)2溶液、过滤
12.(2023·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 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观察是否有无色气体产生
B 检验浓硫酸催化纤维素水解的产物是否含有还原糖 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Cu(OH)2,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C 检验Na2SO3是否变质 向Na2SO3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D 检验石蜡油加强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Br2的CCl4溶液,观察溶液红棕色是否褪去
13.下列有关气体鉴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A 鉴别Cl2和O2 观察气体颜色 呈黄绿色的为Cl2,无色的为O2
B 鉴别NO2和Br2蒸气 通入水中 所得溶液呈无色的为NO2,溶液呈橙色的为Br2蒸气
C 鉴别CH≡CH和CH2===CH2 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使溶液褪色的为CH2===CH2,不褪色的为CH≡CH
D 鉴别CO2和SO2 分别通入品红溶液中 红色不褪去的为CO2,红色褪去的为SO2
14.某溶液只含有K+、Fe3+、Cl-、Mg2+、I-、CO、SO中的几种,限选以下试剂检验:盐酸、硫酸、硝酸银溶液、硝酸钡溶液。设计如下实验步骤,并记录相关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一定有I-、CO、SO、K+
B.试剂①为硝酸钡
C.通过在黄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银可以检验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D.试剂②一定为盐酸
15.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NO(NO2) 蒸馏水、碱石灰
B Al2O3(Fe2O3) 盐酸、NaOH溶液、二氧化碳
C NaCl(Na2SO4) 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D 酸性KMnO4溶液
16.下列实验的试剂、装置选用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选用装置 选用试剂
A 除去Cl2中少量的HCl、H2O 甲 试剂a为饱和氯化钠溶液
B 除去NH3中少量的H2O 乙 试剂b为无水氯化钙
C 除去H2中少量的HCl、H2O 乙 试剂b为碱石灰
D 除去N2中少量的O2 丙 灼热铜网
17.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1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描述一定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用铂丝蘸取某待测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待测试液中一定含有钾元素,可能含钠元素
B 向某无色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iO
C 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某气体后,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D 向NaOH溶液中滴加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的溶解度
19.(2023·成都市高三一诊)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从盐水中提取NaCl B.除去CCl4中的Br2
C.制取收集氨 D.除去Cl2中的HCl
20.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⑥SO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大于7
(2)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CCl4层呈橙色
(3) 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
(4)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⑥
C.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⑤
21.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加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
B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I-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试验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无K+
D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
22.(2023·苏州市高三质量调研)设计实验验证木炭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实现木炭与浓硫酸反应
B.用装置乙检验产物中的SO2
C.用装置丙检验产物中的水蒸气
D.用装置丁检验产物中的CO2
23.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NH3(H2O) 浓硫酸 洗气
B H2O(Br2) CCl4 萃取分液
C KCl固体(I2) KOH溶液 加热
D 氯化镁溶液(氯化亚铁)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
24.实验室可利用如下反应制备一定量1 溴丁烷(难溶于水,密度为1.3 g·cm-3):
CH3CH2CH2CH2OH+NaBr+H2SO4CH3CH2CH2CH2Br+NaHSO4+H2O,反应后的混合物经水洗、干燥、蒸馏等操作可得到精制产品。部分操作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Ⅰ、Ⅱ处仪器分别为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
B.水洗应在装置③中进行操作,其中水溶液应从下口放出
C.水洗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没有反应完的1 丁醇
D.可利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蒸馏后所得产品中是否含有1 丁醇
二、非选择题
25.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在装置A和装置B中都用到玻璃棒,装置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此装置中冷凝水进出方向是________。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钠杂质,现设计一实验方案,既除去杂质,又配成硝酸钠溶液。
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完成表格中各步实验。
选项试剂 ① Na2CO3溶液 ④
实验操作 ② ③ 加热
所加入的试剂①可以是________(填化学式),证明溶液中SO已经除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所加入的试剂④可以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6.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FeSO4·7H2O晶体:
①将5%的Na2CO3溶液加入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3遍;
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 ℃之间至铁屑耗尽;
③________,将滤液转入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
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
⑤将制得的FeSO4·7H2O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步骤②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全实验步骤③的操作名称:________。
(4)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乙同学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7.莫尔盐[(NH4)2Fe(SO4)2·6H2O,M=392 g·mol-1]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用途广泛。某实验小组以废铁屑等为原料制备莫尔盐并设计实验检验其热分解产物。
Ⅰ.莫尔盐的制备
(1)净化铁屑:为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可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FeSO4溶液: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
“酸溶”过程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可向其中加入少量固体单质X,则X可以为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一种即可);“过滤”过程如图2所示,为防止铁屑进入漏斗引起堵塞,可将________紧贴在烧杯外壁a处,再倾倒烧杯中的混合物。
(3)制备莫尔盐:将所得FeSO4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加入适量(NH4)2SO4固体充分溶解,再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
Ⅱ.热分解产物的检验
莫尔盐自身受热分解会产生NH3、N2、SO2、SO3等气体,小组同学欲用图3中装置检验其中的SO2和SO3。
(4)装置连接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填装置编号),装置C中盛装碱石灰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
(5)D中加入的盐酸需足量,否则可能会引发的后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练习二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解析版)
一、选择题
1.(2023·辽宁卷)下列鉴别或检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石灰水鉴别Na2CO3与NaHCO3
B.用KSCN溶液检验FeSO4是否变质
C.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Na2SO3是否被氧化
D.加热条件下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醇中是否混有乙醛
答案 A
解析 Na2CO3、NaHCO3与石灰水反应均生成CaCO3沉淀,现象相同,无法鉴别,A错误。
2.(2023·山东卷)鉴别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lO、Ba(OH)2、Al2(SO4)3三种溶液,仅用下列一种方法不可行的是( )
A.测定溶液pH
B.滴加酚酞试剂
C.滴加0.1 mol·L-1 KI溶液
D.滴加饱和Na2CO3溶液
答案 C
3.(2023·浙江6月选考)苯甲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某实验小组设计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的提纯方案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操作Ⅰ中依据苯甲酸的溶解度估算加水量
B.操作Ⅱ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和NaCl
C.操作Ⅲ缓慢冷却结晶可减少杂质被包裹
D.操作Ⅳ可用冷水洗涤晶体
答案 B
解析 操作Ⅱ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同时防止苯甲酸结晶析出,NaCl含量少,不会结晶析出,B不正确。
4.(2022·广东高考)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时,需除去Ca2+、Mg2+和SO,所用试剂包括BaCl2以及( )
A.Na2CO3、NaOH、HCl
B.Na2CO3、HCl、KOH
C.K2CO3、HNO3、NaOH
D.Na2CO3、NaOH、HNO3
答案 A
5.(2022·山东高考)已知苯胺(液体)、苯甲酸(固体)微溶于水,苯胺盐酸盐易溶于水。实验室初步分离甲苯、苯胺、苯甲酸混合溶液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胺既可与盐酸也可与NaOH溶液反应
B.由①、③分别获取相应粗品时可采用相同的操作方法
C.苯胺、甲苯、苯甲酸粗品依次由①、②、③获得
D.①、②、③均为两相混合体系
答案 C
解析 由题给流程可知,向甲苯、苯胺、苯甲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盐酸将微溶于水的苯胺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胺盐酸盐,分液得到水相Ⅰ和有机相Ⅰ;向水相Ⅰ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苯胺盐酸盐转化为苯胺,分液得到苯胺粗品①;向有机相Ⅰ中加入水洗涤除去混有的盐酸,分液得到废液和有机相Ⅱ,向有机相Ⅱ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将微溶于水的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分液得到甲苯粗品②和水相Ⅱ;向水相Ⅱ中加入盐酸,将苯甲酸钠转化为苯甲酸,经结晶或重结晶、过滤、洗涤得到苯甲酸粗品③。苯胺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错误;由分析可知,得到苯胺粗品①的分离方法为分液,得到苯甲酸粗品③的分离方法为结晶或重结晶、过滤、洗涤,获取两者的操作方法不同,B错误;由分析可知,①、②为液相,③为固相,都不是两相混合体系,D错误。
6.(2021·湖南高考)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检验溶液中FeSO4是否被氧化 取少量待测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 净化实验室制备的Cl2 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NaCl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C 测定NaOH溶液的pH 将待测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 工业酒精制备无水乙醇 工业酒精中加生石灰,蒸馏
答案 C
解析 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不能润湿pH试纸,否则会因浓度减小,而影响测定结果,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7.(2020·全国卷Ⅰ)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 )
气体(杂质) 方法
A SO2(H2S) 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 Cl2(HCl) 通过饱和的食盐水
C N2(O2)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D NO(NO2)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 A
8.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中的溴单质 CCl4萃取 溴在CCl4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 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D KCl固体(I2) 加热 碘单质易升华
答案 B
解析 B项,乙醇与乙酸乙酯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错误。
9.与下列实验装置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⑤所示装置中盛有饱和Na2SO3溶液除去SO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乙醇提取碘水中的碘选择图③所示装置
C.用图①和②所示装置进行粗盐提纯
D.用图④所示装置进行石油分馏实验制取汽油
答案 C
解析 饱和Na2SO3溶液能与SO2反应生成NaHSO3,A错误;乙醇能溶于水,不能用乙醇提取碘水中的碘,B错误;石油分馏制取汽油必须用温度计,D错误。
10.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2溶液(FeCl3) Fe粉
B NaCl溶液(MgCl2) NaOH溶液、稀盐酸
C Cl2(HCl) H2O、浓硫酸
D NO(NO2) H2O、无水CaCl2
答案 B
1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去除杂质的方法
A NaCl(Na2CO3)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B CaO(CaCO3) 加水、过滤
C Fe(Zn)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D H2SO4(HNO3) 加Ba(NO3)2溶液、过滤
答案 C
解析 Na2CO3能与适量的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A错误;碳酸钙不溶于水,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把原物质除去,B错误;锌能与过量Fe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铁,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C正确;H2SO4能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会把原物质除去,D错误。
12.(2023·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 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观察是否有无色气体产生
B 检验浓硫酸催化纤维素水解的产物是否含有还原糖 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Cu(OH)2,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C 检验Na2SO3是否变质 向Na2SO3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D 检验石蜡油加强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Br2的CCl4溶液,观察溶液红棕色是否褪去
答案 D
解析 乙醇和水都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A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检验浓硫酸催化纤维素水解的产物是否含有还原性糖时,加入新制Cu(OH)2前应先加入过量NaOH溶液中和硫酸,否则新制氢氧化铜会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看不到砖红色沉淀的产生,B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中存在H+和N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硫酸钠氧化成硫酸钠,也能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C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饱和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13.下列有关气体鉴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A 鉴别Cl2和O2 观察气体颜色 呈黄绿色的为Cl2,无色的为O2
B 鉴别NO2和Br2蒸气 通入水中 所得溶液呈无色的为NO2,溶液呈橙色的为Br2蒸气
C 鉴别CH≡CH和CH2===CH2 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使溶液褪色的为CH2===CH2,不褪色的为CH≡CH
D 鉴别CO2和SO2 分别通入品红溶液中 红色不褪去的为CO2,红色褪去的为SO2
答案 C
14.某溶液只含有K+、Fe3+、Cl-、Mg2+、I-、CO、SO中的几种,限选以下试剂检验:盐酸、硫酸、硝酸银溶液、硝酸钡溶液。设计如下实验步骤,并记录相关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一定有I-、CO、SO、K+
B.试剂①为硝酸钡
C.通过在黄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银可以检验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D.试剂②一定为盐酸
答案 C
解析 由实验现象可知,试剂①为硝酸钡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为碳酸钡和硫酸钡,试剂②为盐酸,沉淀质量减少,硫酸钡不溶于盐酸,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O、SO,则不含Fe3+、Mg2+;加试剂①过滤后的滤液中,再加试剂②盐酸,H+、NO、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溶液变黄色,由于溶液呈电中性,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K+。加入足量盐酸会引入Cl-,故无法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故C错误。
15.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NO(NO2) 蒸馏水、碱石灰
B Al2O3(Fe2O3) 盐酸、NaOH溶液、二氧化碳
C NaCl(Na2SO4) 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D 酸性KMnO4溶液
答案 A
解析 B项,除去Al2O3中含有的Fe2O3,先加入盐酸,涉及反应:Al2O3+6H+===2Al3++3H2O、Fe2O3+6H+===2Fe3++3H2O,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得到Al(OH)3沉淀,再加热分解得到纯净的Al2O3,涉及反应:Al3++4OH-===AlO+2H2O、Fe3++3OH-===Fe(OH)3↓、AlO+CO2+2H2O===Al(OH)3↓+HCO、2Al(OH)3Al2O3+3H2O,其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项,除去NaCl中含有的Na2SO4,先加入过量BaCl2溶液发生反应:Ba2++SO===BaSO4↓,再加入过量Na2CO3溶液发生反应:Ba2++CO===BaCO3↓,过滤,最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调pH至中性,发生反应:CO+2H+===CO2↑+H2O,然后蒸发结晶得到NaCl,其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项,除去甲苯中的苯,加入酸性KMnO4溶液,主体物质甲苯被氧化,没有达到除杂目的。
16.下列实验的试剂、装置选用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选用装置 选用试剂
A 除去Cl2中少量的HCl、H2O 甲 试剂a为饱和氯化钠溶液
B 除去NH3中少量的H2O 乙 试剂b为无水氯化钙
C 除去H2中少量的HCl、H2O 乙 试剂b为碱石灰
D 除去N2中少量的O2 丙 灼热铜网
答案 B
17.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答案 D
1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描述一定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用铂丝蘸取某待测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待测试液中一定含有钾元素,可能含钠元素
B 向某无色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iO
C 向品红溶液中通入某气体后,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D 向NaOH溶液中滴加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的溶解度
答案 A
解析 通入过量的CO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也可能含有AlO,发生反应:AlO+CO2+2H2O===Al(OH)3↓+HCO,B错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可能是SO2,也可能是具有强氧化性的Cl2、O3等,C错误;当滴加MgCl2溶液较少,OH-有剩余时,再滴加FeCl3溶液,Fe3+直接与OH-结合生成Fe(OH)3沉淀,不会发生Mg(OH)2向Fe(OH)3的转化,故不能比较两者的溶解度大小,D错误。
19.(2023·成都市高三一诊)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从盐水中提取NaCl B.除去CCl4中的Br2
C.制取收集氨 D.除去Cl2中的HCl
答案 B
解析 盐水中提取NaCl,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需要用蒸发皿,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收集氨气时导管应插到试管底部,且CaCl2与NH3反应,不能用其干燥NH3,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用NaOH除去HCl,也会将Cl2除掉,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0.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⑥SO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大于7
(2)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CCl4层呈橙色
(3) 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
(4)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⑥
C.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⑤
答案 A
解析 用pH试纸检验,测得溶液pH大于7,即溶液呈碱性,说明一定有弱酸根离子,则原溶液含有SO,无Ba2+,根据电荷守恒,原溶液中一定含阳离子Na+;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加入CCl4振荡,CCl4层呈橙色证明原溶液含溴离子;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根离子为SO,向(2)所得的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无法说明原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含氯离子,但(2)加入氯水引入了氯离子,故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氯离子。根据以上分析,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SO、Br-、Na+;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Ba2+;不能确定的离子是Cl-、SO。
21.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加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
B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I-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试验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无K+
D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
答案 B
22.(2023·苏州市高三质量调研)设计实验验证木炭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实现木炭与浓硫酸反应
B.用装置乙检验产物中的SO2
C.用装置丙检验产物中的水蒸气
D.用装置丁检验产物中的CO2
答案 B
解析 浓硫酸和木炭反应需要加热,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甲、乙装置中都会带出水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不反应,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3.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NH3(H2O) 浓硫酸 洗气
B H2O(Br2) CCl4 萃取分液
C KCl固体(I2) KOH溶液 加热
D 氯化镁溶液(氯化亚铁)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
答案 B
24.实验室可利用如下反应制备一定量1 溴丁烷(难溶于水,密度为1.3 g·cm-3):
CH3CH2CH2CH2OH+NaBr+H2SO4CH3CH2CH2CH2Br+NaHSO4+H2O,反应后的混合物经水洗、干燥、蒸馏等操作可得到精制产品。部分操作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Ⅰ、Ⅱ处仪器分别为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
B.水洗应在装置③中进行操作,其中水溶液应从下口放出
C.水洗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没有反应完的1 丁醇
D.可利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蒸馏后所得产品中是否含有1 丁醇
答案 D
解析 Ⅰ处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应使用球形冷凝管,Ⅱ处的冷凝管应使用直形冷凝管,A错误;由于1 溴丁烷的密度比水大,故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是1 溴丁烷,上层是水溶液,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B错误;水洗的主要目的是除去NaHSO4等无机物,C错误。
二、非选择题
25.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在装置A和装置B中都用到玻璃棒,装置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此装置中冷凝水进出方向是________。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钠杂质,现设计一实验方案,既除去杂质,又配成硝酸钠溶液。
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完成表格中各步实验。
选项试剂 ① Na2CO3溶液 ④
实验操作 ② ③ 加热
所加入的试剂①可以是________(填化学式),证明溶液中SO已经除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所加入的试剂④可以是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1)引流 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
(2)蒸馏烧瓶 下进上出 打开分液漏斗上方的玻璃塞(或旋转上方的玻璃塞,使凹槽对准小孔)
(3)Ba(NO3)2 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NO3)2,若无沉淀产生则已除尽 除去过量的Ba2+ HNO3
26.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FeSO4·7H2O晶体:
①将5%的Na2CO3溶液加入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3遍;
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 ℃之间至铁屑耗尽;
③________,将滤液转入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
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
⑤将制得的FeSO4·7H2O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步骤②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全实验步骤③的操作名称:________。
(4)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乙同学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去除油污
(2)Fe+H2SO4FeSO4+H2↑
(3)趁热过滤
(4)洗去杂质,降低洗涤过程中FeSO4·7H2O的损耗
(5)过量硫酸使铁粉耗尽,不能防止Fe2+被氧化
27.莫尔盐[(NH4)2Fe(SO4)2·6H2O,M=392 g·mol-1]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用途广泛。某实验小组以废铁屑等为原料制备莫尔盐并设计实验检验其热分解产物。
Ⅰ.莫尔盐的制备
(1)净化铁屑:为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可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FeSO4溶液: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
“酸溶”过程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可向其中加入少量固体单质X,则X可以为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一种即可);“过滤”过程如图2所示,为防止铁屑进入漏斗引起堵塞,可将________紧贴在烧杯外壁a处,再倾倒烧杯中的混合物。
(3)制备莫尔盐:将所得FeSO4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加入适量(NH4)2SO4固体充分溶解,再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
Ⅱ.热分解产物的检验
莫尔盐自身受热分解会产生NH3、N2、SO2、SO3等气体,小组同学欲用图3中装置检验其中的SO2和SO3。
(4)装置连接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填装置编号),装置C中盛装碱石灰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
(5)D中加入的盐酸需足量,否则可能会引发的后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1)碱煮水洗
(2)C(或Ag、Cu、Pb、Sn等合理答案) 磁铁
(3)加热浓缩(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或“降温结晶”)
(4)AEDBC 球形干燥管
(5)BaCl2+H2O+SO2+2NH3===BaSO3↓+2NH4Cl(合理即可)
解析 (4)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三氧化硫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减少三氧化硫的溶解损失,应先检验SO3后检验SO2,为了防止倒吸需要加安全瓶,为了防止SO2污染空气,应加尾气处理装置,故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EDBC。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