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自由落体相对运动(原卷版+解析版)-2024-2025高一物理直线运动专项训练

第八节 自由落体相对运动
需要掌握的内容
1清楚相对运动的速度以及位移关系
由于两个自由落体运动向下的重力加速度相等,所以两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相对运动速度不变。
2通过相对运动列出新的运动关系
根据相对运动可以直接求出相遇时间,属于简易算法。
经典习题
单选题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直线不同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相同,甲在前乙在后,若它们的初速度,则在运动过程中( )
A.两物体间的距离不断增大
B.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与时间成正比
C.两物体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D.两物体速度之差不断增大
单选题2.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在教学楼。上做自由落体实验,甲同学在四楼先将小球A释放,当下落距离为h时,乙同学在三楼将小球B释放,小球B释放时间t后,两球恰好同时落地,小球A、B不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释放点离地高度为
B.甲同学释放点离地高度为
C.若两位同学均各上一层楼重做以上实验,两小球仍能同时落地
D.若两位同学均各下一层楼重做以上实验,小球A先落地
3.一长为L的金属管从地面以的速率竖直上抛,管口正上方高处有一小球同时自由下落,金属管落地前小球从管中穿过。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该运动过程:
(1)小球从开始下落到穿过管所用时间?
(2)若小球在管上升阶段穿过管,则满足的条件?
(3)若小球在管下降阶段穿过管,则满足的条件?

单选题4.某人在高50m的塔顶,每隔0.5s由静止释放一个金属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空中最多能有6个小球 B.空中任意两个相邻小球时间差小于0.5s
C.每个小球落地速度大小均为 D.在空中相邻两球的最大距离为6.25m
多选题5.黄州青云塔始建于1574年,距今400多年。某物理研究小组测量出塔高为H,甲同学在塔顶让物体A自由落下,同时乙同学将物体B自塔底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且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v0=,则两物体在地面相遇
B.若v0=,则两物体在地面相遇
C.若v0>,两物体相遇时,B正在上升途中
D.若6.如图,一根细直棒长度为5m,用手提着其上端,在其下端的路面上方有一个长度为5m、内径比直棒略大的空心竖直管子。如果该空心管子安放在平直公路上方,汽车从正下方通过时刚好碰不到管子。已知细直棒的下端与空心管的上端相距10m,现放手让直棒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1)求直棒通过该空心管所用的时间(直棒通过管后继续进入公路下的直径略大于细棒的深坑);
(2)当棒开始下落时,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距离管子36m处向管子驶来,汽车会不会碰到直棒,如不会请说明为什么;如会,在不改变车行驶方向的情况下,司机该如何处理。(计算时不考虑车的大小,)
7.在一种新的“子母球”表演中,让同一竖直线上的小球A和小球B,从距水平地面高度为ph(p>1)和h的地方同时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球A的质量为m,球B的质量为3m.设球与地面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球的直径、空气阻力及碰撞时间.
(1)求球B第一次落地时球A的速度大小;
(2)若球B在第一次上升过程中就能与球A相碰,求p的取值范围;
单选题8.如图所示,水平线在某竖直平面内,距地面高度为h,一条长为L()的轻绳两端分别系小球A和B,小球A在水平线上,竖直向上的外力作用在A上,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从上另一点静止释放小球1,当小球1下落至与小球B等高位置时,从上静止释放小球A和小球2,小球2在小球1的正上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B将与小球1同时落地
B.h越大,小球A与小球B的落地时间差越大
C.从小球2释放到小球1落地前,小球1与2之间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加而均匀增大
D.若1落地后原速率弹回,从此时开始计时,1与2相遇的时间随L的增大而减小
多选题9.如图所示,时刻将小球甲从距离地面高度为处以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同时小球乙从距离地面高度为处开始自由下落,小球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乙落地前,两小球的速度差保持不变
B.小球甲、乙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
C.小球甲、乙运动的第1s内位移相同
D.时,两小球在同一水平高度
单选题10.一同学在三楼窗口外以相同的速率v抛出甲、乙两个物体,甲被竖直上抛,乙被竖直下抛,这两个物体落地时间相差是;如果该同学在五楼窗口外同样以相同的速率v抛出丙、丁两个物体,丙被竖直上抛,丁被竖直下抛,这两个物体落地时间相差是,不计空气阻力,则
A.
B.
C.
D.无法比较第八节 自由落体相对运动
需要掌握的内容
1清楚相对运动的速度以及位移关系
由于两个自由落体运动向下的重力加速度相等,所以两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相对运动速度不变。
2通过相对运动列出新的运动关系
根据相对运动可以直接求出相遇时间,属于简易算法。
经典习题
单选题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直线不同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相同,甲在前乙在后,若它们的初速度,则在运动过程中( )
A.两物体间的距离不断增大
B.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与时间成正比
C.两物体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D.两物体速度之差不断增大
单选题2.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在教学楼。上做自由落体实验,甲同学在四楼先将小球A释放,当下落距离为h时,乙同学在三楼将小球B释放,小球B释放时间t后,两球恰好同时落地,小球A、B不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释放点离地高度为
B.甲同学释放点离地高度为
C.若两位同学均各上一层楼重做以上实验,两小球仍能同时落地
D.若两位同学均各下一层楼重做以上实验,小球A先落地
3.一长为L的金属管从地面以的速率竖直上抛,管口正上方高处有一小球同时自由下落,金属管落地前小球从管中穿过。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该运动过程:
(1)小球从开始下落到穿过管所用时间?
(2)若小球在管上升阶段穿过管,则满足的条件?
(3)若小球在管下降阶段穿过管,则满足的条件?

单选题4.某人在高50m的塔顶,每隔0.5s由静止释放一个金属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空中最多能有6个小球 B.空中任意两个相邻小球时间差小于0.5s
C.每个小球落地速度大小均为 D.在空中相邻两球的最大距离为6.25m
多选题5.黄州青云塔始建于1574年,距今400多年。某物理研究小组测量出塔高为H,甲同学在塔顶让物体A自由落下,同时乙同学将物体B自塔底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且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v0=,则两物体在地面相遇
B.若v0=,则两物体在地面相遇
C.若v0>,两物体相遇时,B正在上升途中
D.若6.如图,一根细直棒长度为5m,用手提着其上端,在其下端的路面上方有一个长度为5m、内径比直棒略大的空心竖直管子。如果该空心管子安放在平直公路上方,汽车从正下方通过时刚好碰不到管子。已知细直棒的下端与空心管的上端相距10m,现放手让直棒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1)求直棒通过该空心管所用的时间(直棒通过管后继续进入公路下的直径略大于细棒的深坑);
(2)当棒开始下落时,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距离管子36m处向管子驶来,汽车会不会碰到直棒,如不会请说明为什么;如会,在不改变车行驶方向的情况下,司机该如何处理。(计算时不考虑车的大小,)
7.在一种新的“子母球”表演中,让同一竖直线上的小球A和小球B,从距水平地面高度为ph(p>1)和h的地方同时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球A的质量为m,球B的质量为3m.设球与地面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球的直径、空气阻力及碰撞时间.
(1)求球B第一次落地时球A的速度大小;
(2)若球B在第一次上升过程中就能与球A相碰,求p的取值范围;
单选题8.如图所示,水平线在某竖直平面内,距地面高度为h,一条长为L()的轻绳两端分别系小球A和B,小球A在水平线上,竖直向上的外力作用在A上,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从上另一点静止释放小球1,当小球1下落至与小球B等高位置时,从上静止释放小球A和小球2,小球2在小球1的正上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B将与小球1同时落地
B.h越大,小球A与小球B的落地时间差越大
C.从小球2释放到小球1落地前,小球1与2之间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加而均匀增大
D.若1落地后原速率弹回,从此时开始计时,1与2相遇的时间随L的增大而减小
多选题9.如图所示,时刻将小球甲从距离地面高度为处以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同时小球乙从距离地面高度为处开始自由下落,小球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乙落地前,两小球的速度差保持不变
B.小球甲、乙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
C.小球甲、乙运动的第1s内位移相同
D.时,两小球在同一水平高度
单选题10.一同学在三楼窗口外以相同的速率v抛出甲、乙两个物体,甲被竖直上抛,乙被竖直下抛,这两个物体落地时间相差是;如果该同学在五楼窗口外同样以相同的速率v抛出丙、丁两个物体,丙被竖直上抛,丁被竖直下抛,这两个物体落地时间相差是,不计空气阻力,则
A.
B.
C.
D.无法比较
答案
1.A
【详解】AC:设甲、乙两物体间的初始间距是,甲在前乙在后,据,两物体间的距离,则两物体间的距离随时间不断增大.故A项正确,C项错误.
B:据,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故B项错误.
D:据,两物体的速度之差.故D项错误.
2.B
【详解】AB.小球A下落h所需时间为t′,则
解得
故小球A下落到地面所需时间为
下降的高度为
故A错误B正确;
C.当两位同学均各上一层楼重做以上实验,相当于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假设两同学不动,地平面下降了一层楼。则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两球会在空中原来地平面处相遇,相遇时小球A速度大,故A先落地,故C错误;
D.若两位同学均各下一层楼重做以上实验,相当于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假设两同学不动,地平面上升了一层楼,则两小球不能在空中相遇,根据自由落体规律可知小球B先落地,故D错误;
故选B。
3.(1);(2);(3)
【详解】(1)两物体竖直方向加速度相同,所以小球相对管来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球从开始下落到穿过管所用时间为
(2)刚好在管上升最高点穿过管有
解得
若小球在管上升阶段穿过管,则
(3)若小球在管刚着地时穿管,有
解得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小球在管下降阶段穿过管则
4.C
【详解】A.根据
解得

可知空中最多能有7个小球,故A错误;
B.由于每隔0.5s由静止释放一个金属小球,空中任意两个相邻小球时间差等于0.5s,故B错误;
C.根据
可得每个小球落地速度大小为
故C正确;
D.当其中一个小球刚要落地时,此时离相邻上方小球的距离最大,根据逆向思维可得在空中相邻两球的最大距离为
故D错误。
故选C。
5.BCD
【详解】若物体B正好运动到最高点时两物体相遇,物体B速度减小为零所用的时间
得此时A下落的高度
B上升的高度

解得
若A、B两物体恰好在落地时相遇,则有
此时A下落的高度
解得
所以若,则物体B运动到最高点时两物体相遇;若,则两物体在地面相遇;若,则两物体在B上升途中相遇;若,则两物体在B下落途中相遇;
故选BCD。
6.(1);(2)会碰到,加速a>0.9m/s2,减速a>2m/s2
【详解】(1)直棒的下端到达管子的上端的时间为
直棒的上端到达管子的下端的时间为
则直棒通过该空心管所用的时间
(2)若汽车匀速运动,则到达管子处的时间为
则汽车肯定要碰到管子;
要使汽车不碰到管子,则
汽车可以在2s内的位移小于36m,即汽车做减速运动,有
解得
a=2m/s2
即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a>2m/s2。
或汽车做加速运动,在管子下端到达地面时的位移大于36m,有
管子下端到达地面的时间为
解得
即汽车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a >0.9m/s
7.(1)(2)
【详解】(1)由于两球同时释放,所以球B第一次落地时A球下落的高度为h,设此时A球的速度大小为,由可得,.
(2)球B第一次落地并与地发生弹性碰撞后做竖直上抛运动.
若球B上升到最大高度h处时刚好与球A发生碰撞,设此时球A自由下落的时间tA,则
此时球A自由下落的高度.
联立以上两式,可得,则,
所以p=5.若球B在第一次上升过程中就能与球A相碰,则p的取值范围应为.
【点睛】要想在上升阶段两球相碰,临界情况是B刚好反跳回到出发点时与A相碰,据此求出A球的最大高度
8.C
【详解】A.设小球1下落到与B等高的位置时的速度为v,设小球1还需要经过时间t1落地,则:

设B运动的时间为t2,则

比较①②可知
故A错误;
B.设A运动时间为t3,则
可得
可知L是一个定值时,h越大,则小球A与小球B的落地时间差越小。故B错误;
C.1与2两球的距离
可见,两球间的距离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故C正确;
D.作出小球1和小球2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t1时刻,小球2开始运动;t2刻,小球1落地;t3刻,小球1和小球2相遇。图中左边的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就是轻绳的长度L,可见,若1落地后原速率弹回,从此时开始计时,1与2相遇的时间随L的增大而增大,所以D错误。
故选C。
9.ABD
【详解】A.小球乙落地前,两小球的加速度相同,则速度变化量相同,所以两小球的速度差保持不变,故A正确;
B.设小球甲、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别为、,则有
解得

则小球甲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小球乙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则小球甲、乙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故B正确;
C.小球甲运动的第1s内位移为
方向向上;
小球乙运动的第1s内位移为
方向向下;
即小球甲、乙运动的第1s内位移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故C错误;
D.小球甲运动0.5s的位移为
方向向上;
此时小球甲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小球乙运动0.5s的位移为
方向向下;
此时小球乙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则时,两小球在同一水平高度,故D正确。
故选ABD。
10.A
【详解】取速度向下为正方向,由题知,甲的初速度为-v,乙的初速度为v,因甲、乙从同一高度做抛体运动,故两物体的落地速度相同,设大小为,则对甲有
对乙有
则甲、乙落地时间差为
同理对丙、丁两物体得

故选A.
【点睛】竖直下抛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上抛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公式分别列式得到四个物体运动的时间,即可比较.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牛顿第三定律基础练-2025届高考物理复习备考(含解析)

下一篇:03 初速度为零以及末速度为零的比例算法(原卷版+解析版)-2024-2025高一物理直线运动专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