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教育集团 2023-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学科素质诊断试卷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教育集团 2023-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学科素质诊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卷表格中。)
1.(2024·长沙模拟)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神奇。下列自然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器锈蚀 B.枯木腐朽 C.冰雪消融 D.火山爆发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铁器锈蚀过程中,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枯木腐朽过程中,是木头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冰雪消融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选项符合题意;
D、火山爆发过程中,物质被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2024·长沙模拟)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用液体
B.加热液体
C.读取液体的体积
D.点燃酒精灯
【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胶头滴管不能倒持,以防腐蚀胶帽,故错误;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错误;
C、读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错误;
D、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故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3.(2024·长沙模拟)“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绿色发展,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下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B.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答案】A
【知识点】绿色化学;保护水资源;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解析】【解答】A、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应经处理后再排放,直接灌溉农田会对农作物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A选项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B、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既可以节约化石能源,又可以减少空气污染,B选项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避免造成水体污染,C选项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D选项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4.(2024·长沙模拟)医疗上使用的氧气钢瓶体积较小,却能将大量的氧气压缩于其中,是因为(  )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分子的间隔变小。所以,医疗上使用的氧气钢瓶体积较小,却能将大量的氧气压缩与其中。与分子的大小、能够可分以及分子的运动无关。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分子的间隔变小分析。
5.(2024·长沙模拟)炉甘石洗剂,主要成分为ZnCO3,用于急性瘙痒性皮肤病,ZnCO3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答案】D
【知识点】酸、碱、盐的概念
【解析】【解答】 ZnCO3中含有金属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属于盐,
故答案为:D。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是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6.(2024·长沙模拟)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  )
A.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
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
C.用途:CO2可用于冶炼金属;CO可用于制作碳酸饮料
D.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不会导致酸雨,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A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B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不能用于冶炼金属;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不能用于制作碳酸饮料,C选项说法错误;
D、CO2、CO均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有毒,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7.(2024·长沙模拟)如图是甲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甲醇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A、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量、种类都没有改变,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该反应的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均属于氧化物,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或3:2,D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甲醇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反应的特点、微粒的变化和物质的构成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8.(2024·长沙模拟)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
A.厕所清洁剂(1~2) B.炉具清洁剂(12~13)
C.西瓜汁(5~6) D.橘子汁(3~4)
【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厕所清洁剂的pH小于7,显酸性,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炉具清洁剂的pH大于7,显碱性,B选项符合题意;
C、西瓜汁的pH小于7,显酸性,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橘子汁的的pH小于7,显酸性,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9.(2024·长沙模拟)医用一次性冰袋是利用化学物质溶于水吸热的原理,使用时只需对外袋进行施压,使内置水袋破裂,起到局部降温的作用。冰袋的内置物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生石灰
【答案】B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A. 食盐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故错误;
B.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正确;
C. 蔗糖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故错误;
D. 生石灰和水反应的同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起到局部降温的作用”,说明该物质溶于水吸收热量分析。
10.(2024·长沙模拟)有关盐酸与下列金属反应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镁:放出热量 B.铜:固体逐渐减少
C.铁:溶液变为浅绿色 D.锌:产生气泡
【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A. 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放出热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铜的活动性比氢弱,不与盐酸反应,固体质量不变,故错误,符合题意;
C. 铁的活动性比氢强,则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锌的活动性比氢强,则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B、铜的活动性比氢弱,不与盐酸反应。
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D、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11.(2024·长沙模拟)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一定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设置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离可燃物
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答案】B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而不是着火点,故A不符合题意;
B、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设置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离可燃物,是正确的,故B符合题意;
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汽油的着火点,而不是汽油不是可燃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与氧气隔绝,而不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若缺少一个则可灭火,所以灭火原理为撤离可燃物或隔绝氧气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注意着火点是物质的性质不能改变。
12.(2024·长沙模拟)为了除去下表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选用试剂或方法
A CO(CO2) 通入氧气中点燃
B CaCO3(CaO) 高温煅烧
C Cu(C) 空气中充分灼烧
D 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C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且一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在点燃时易发生爆炸,不符合除杂原则,A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除去了原物质碳酸钙,不符合除杂原则,B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加热时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虽然除去了碳,但原物质铜也发生了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C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能和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和酸不反应,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D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9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卷表格中。)
13.(2024·长沙模拟)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对应错误的是(  )
A.氖气—Ne2 B.烧碱—NaOH C.甲烷—CH4 D.臭氧—O2
【答案】A,D
【知识点】物质的名称与俗名
【解析】【解答】A、氖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其化学式是Ne,名称与化学式对应错误,A选项符合题意;
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与化学式对应正确,B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名称与化学式对应正确,C选项不符合题意;
D、臭氧的化学式为O3,名称与化学式对应错误,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D。
【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4.(2024·长沙模拟)化学课程要培养核心素养,下列有关化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科学思维: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B.化学观念: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因此物理性质相似
C.科学探究: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能比较吸入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D.科学态度:参与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缓解温室效应
【答案】B,C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氧气中氧的浓度大于空气中氧的浓度,说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有关,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虽然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由于其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物理性质不同,B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高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因此可以比较吸入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不是氧气)的含量,C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参与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缓解温室效应,因为树木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进行分析;
B、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进行分析;
C、根据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进行分析;
D、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进行分析。
15.(2024·长沙模拟)劳动赋能,助力成长。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 用明矾处理浑浊的天然水 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吸附杂质
C 铝制品抗腐蚀性强 铝不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吸热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水的净化;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A. 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异味等,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用明矾处理浑浊的天然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吸附杂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铝制品抗腐蚀性强,是因为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故错误,符合题意;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热,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异味等分析。
B、根据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吸附杂质分析。
C、根据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分析。
D、根据干冰升华时吸热分析。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30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内容填入答卷表格中。)
16.(2024·长沙模拟)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除夕的夜晚,烟花在空中绽放,绚丽无比。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主要用于典礼或表演中、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其中都包含黑火药。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同时释放大量热。制作烟花的过程中,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它们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发色剂是一些金属化合物,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例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在火焰上灼烧时会发出黄色光芒;含钙化合物会发出砖红色光芒;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但由于黑火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黑火药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燃放烟花时看到绿色光芒是因为添加了含   元素的化合物;(填元素符号)
(3)为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一点即可)。
【答案】(1)混合物
(2)Cu
(3)禁止燃放烟花爆炸(合理即可)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含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2)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燃放烟花时看到绿色光芒是因为添加了含铜元素的化合物;
(3)为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尽量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燃放后及时清扫洒水、使用环保型烟花等。
【分析】(1)根据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进行分析;
(2)根据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进行分析;
(3)根据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
17.(2024·长沙模拟)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
(2)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18.(2024·长沙模拟)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之间的关系。
(1)科学家通过研究水的变化认识了水的组成,如图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管①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2)组成和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   ;
(3)已知在水中加少量氢氧化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下列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有明显现象的是   (填序号)。
①硝酸钡溶液 ②二氧化碳 ③ 氯化镁溶液
【答案】(1)氢气##H2
(2)氢离子##H+
(3)③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酸、碱、盐的概念
【解析】【解答】(1)科学家通过研究水的变化认识了水的组成,如图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所以试管①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2)组成和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或H+);
(3)①硝酸钡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
③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和氯化钠。
【分析】(1)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硝酸钡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和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
19.(2024·长沙模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开始炼铁,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模拟炼铁。
(1)装置尾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
(2)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按编号排序)
①通入一氧化碳 ②停止加热 ③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④加热
(3)铁制品在空气中容易生锈,铁生锈实际是与空气中的   发生了复杂的反应。
【答案】(1)处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
(2)①④②③
(3)氧气、水蒸气
【知识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一氧化碳的毒性;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解析】【解答】(1)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装置尾端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燃烧多余的CO,防止污染空气;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由于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开始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尽装置内的空气,然后再加热,防止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再停止通入一氧化碳,防止生成的铁重新被氧化,故顺序为:①④②③;
(3)铁生锈实际是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了复杂的反应。
【分析】(1)根据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进行分析;
(2)根据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分析;
(3)根据铁生锈实际是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了复杂的反应进行分析。
20.(2024·长沙模拟)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煤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硫,直接烧煤容易导致酸雨等环境问题,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减少对空气的污染。下图是煤气化和液化流程示意图。
(1)第①步操作原理与化学实验操作   (填写实验操作名称)原理一样;
(2)第②步是精炼煤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水煤气,此反应属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已知X是氧化物,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与硫酸中硫元素化合价相同,则X的名称为   。
【答案】(1)过滤
(2)置换
(3)三氧化硫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置换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1)步骤①操作将精炼煤与含硫化合物的洗液分离,属于固液分离操作,与实验室的过滤操作原理一样;
(2)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第②步反应为煤与水蒸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3)X为氧化物,且其中的硫元素化合价与H2SO4中S元素化合价相同,H2SO4中S元素化合价为+6价,则氧化物X为SO3,名称为三氧化硫。
【分析】(1)根据过滤能把液体和固体分离进行分析;
(2)根据在高温条件下碳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分析;
(3)根据化合价原则分析。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内容填入答卷表格中。)
21.(2024·长沙模拟)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   (填序号);
(3)用F装置收集氢气,应从    (填“b”或“c”)端通入氢气;
(4)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
【答案】(1)长颈漏斗
(2)AD或AF
(3)b
(4)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反应,则发生装置选A;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较干燥,则收集装置选D或F,故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AD或AF。
(3)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用F装置收集氢气,应从b端通入氢气。
(4)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则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分析】(2)根据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较干燥分析。
(3)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分析。
22.(2024·长沙模拟)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周南实验化学兴趣小组对纯碱的性质及用途等开展了项目式学习。
活动一:验证纯碱溶液呈碱性
(1)实验方案一: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后振荡试管,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则说明纯碱溶液呈碱性。
(2)活动二:探究纯碱的用途——用于生产洗涤剂【查阅资料】Na2CO3可用于生产洗涤剂清洗油污,溶液碱性越强,去油污效果越好。
【方案二】兴趣小组继续对影响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因素进行探究。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Na2CO3溶液,并测定在不同温度下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溶质质量分数 2% 2% 2% 6% 6% 6% 10% 10% 10%
溶液温度(℃)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
溶液pH 10.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
【解释与结论】
实验①、②、③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    。
(3)要证明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可选择的3个实验的编号是    。
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来研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实验结束后,如图乙所示,把①、③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增加。
试管②的实验现象是   ;
(4)通过乙烧杯的实验现象推测试管①反应完后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5)若要证明烧杯乙中的溶质中还含有氯化钡,请你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
反思与评价: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和验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是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中学生要不断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加强自身的实验操作能力。
【答案】(1)红
(2)温度越高,碱性越强
(3)①④⑦;有气泡产生
(4)碳酸钠和氯化钠
(5)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碳酸钠,若有沉淀产生,则说明有氯化钡
【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则可观察到溶液显红色。
(2)pH>7的溶液显碱性,且pH值越大,碱性越强,对比实验①②③,温度越高,pH越大,则说明碱性越强。
(3)对比实验中,要控制变量,要向证明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可比较①④⑦;
试管②中,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现象为有气泡产生。
(4)试管①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试管③中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将①③物质倒入同一物质中,白色沉淀增加,则说明试管①中碳酸钠过量,试管③中氯化钡过量,则试管①反应后的溶质为氯化钠和碳酸钠。
(5)若想证明烧杯乙中还含有氯化钡,氯化钡和碳酸钠能结合为碳酸钡沉淀,则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碳酸钠,若有沉淀产生,则说明有氯化钡。
【分析】(1)根据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分析。
(2)根据对比实验的数据分析。
(3)根据对比实验中,要控制变量分析。
根据试管②中,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4)根据试管①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试管③中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分析。
(5)根据若想证明烧杯乙中还含有氯化钡,氯化钡和碳酸钠能结合为碳酸钡沉淀分析。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内容填入答卷表格中。)
23.(2024·长沙模拟)实验室用34克过氧化氢溶液和1克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1)实验结束后一共产生   克氧气;
(2)计算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1.6
(2)设34克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解得x=3.4g
则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知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氧气的质量,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5g-33.4g=1.6g。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生成氧气的质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得出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然后求出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教育集团 2023-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学科素质诊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卷表格中。)
1.(2024·长沙模拟)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神奇。下列自然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器锈蚀 B.枯木腐朽 C.冰雪消融 D.火山爆发
2.(2024·长沙模拟)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用液体
B.加热液体
C.读取液体的体积
D.点燃酒精灯
3.(2024·长沙模拟)“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绿色发展,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下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B.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4.(2024·长沙模拟)医疗上使用的氧气钢瓶体积较小,却能将大量的氧气压缩于其中,是因为(  )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5.(2024·长沙模拟)炉甘石洗剂,主要成分为ZnCO3,用于急性瘙痒性皮肤病,ZnCO3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6.(2024·长沙模拟)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  )
A.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
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
C.用途:CO2可用于冶炼金属;CO可用于制作碳酸饮料
D.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7.(2024·长沙模拟)如图是甲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8.(2024·长沙模拟)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
A.厕所清洁剂(1~2) B.炉具清洁剂(12~13)
C.西瓜汁(5~6) D.橘子汁(3~4)
9.(2024·长沙模拟)医用一次性冰袋是利用化学物质溶于水吸热的原理,使用时只需对外袋进行施压,使内置水袋破裂,起到局部降温的作用。冰袋的内置物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生石灰
10.(2024·长沙模拟)有关盐酸与下列金属反应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镁:放出热量 B.铜:固体逐渐减少
C.铁:溶液变为浅绿色 D.锌:产生气泡
11.(2024·长沙模拟)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一定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设置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离可燃物
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12.(2024·长沙模拟)为了除去下表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选用试剂或方法
A CO(CO2) 通入氧气中点燃
B CaCO3(CaO) 高温煅烧
C Cu(C) 空气中充分灼烧
D 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9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卷表格中。)
13.(2024·长沙模拟)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对应错误的是(  )
A.氖气—Ne2 B.烧碱—NaOH C.甲烷—CH4 D.臭氧—O2
14.(2024·长沙模拟)化学课程要培养核心素养,下列有关化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科学思维: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B.化学观念: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因此物理性质相似
C.科学探究: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能比较吸入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D.科学态度:参与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缓解温室效应
15.(2024·长沙模拟)劳动赋能,助力成长。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 用明矾处理浑浊的天然水 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吸附杂质
C 铝制品抗腐蚀性强 铝不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吸热
A.A B.B C.C D.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30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内容填入答卷表格中。)
16.(2024·长沙模拟)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除夕的夜晚,烟花在空中绽放,绚丽无比。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主要用于典礼或表演中、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其中都包含黑火药。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同时释放大量热。制作烟花的过程中,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它们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发色剂是一些金属化合物,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例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在火焰上灼烧时会发出黄色光芒;含钙化合物会发出砖红色光芒;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但由于黑火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黑火药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燃放烟花时看到绿色光芒是因为添加了含   元素的化合物;(填元素符号)
(3)为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一点即可)。
17.(2024·长沙模拟)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
18.(2024·长沙模拟)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之间的关系。
(1)科学家通过研究水的变化认识了水的组成,如图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管①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2)组成和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   ;
(3)已知在水中加少量氢氧化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下列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有明显现象的是   (填序号)。
①硝酸钡溶液 ②二氧化碳 ③ 氯化镁溶液
19.(2024·长沙模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开始炼铁,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模拟炼铁。
(1)装置尾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
(2)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按编号排序)
①通入一氧化碳 ②停止加热 ③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④加热
(3)铁制品在空气中容易生锈,铁生锈实际是与空气中的   发生了复杂的反应。
20.(2024·长沙模拟)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煤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硫,直接烧煤容易导致酸雨等环境问题,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减少对空气的污染。下图是煤气化和液化流程示意图。
(1)第①步操作原理与化学实验操作   (填写实验操作名称)原理一样;
(2)第②步是精炼煤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水煤气,此反应属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已知X是氧化物,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与硫酸中硫元素化合价相同,则X的名称为   。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内容填入答卷表格中。)
21.(2024·长沙模拟)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   (填序号);
(3)用F装置收集氢气,应从    (填“b”或“c”)端通入氢气;
(4)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
22.(2024·长沙模拟)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周南实验化学兴趣小组对纯碱的性质及用途等开展了项目式学习。
活动一:验证纯碱溶液呈碱性
(1)实验方案一: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后振荡试管,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则说明纯碱溶液呈碱性。
(2)活动二:探究纯碱的用途——用于生产洗涤剂【查阅资料】Na2CO3可用于生产洗涤剂清洗油污,溶液碱性越强,去油污效果越好。
【方案二】兴趣小组继续对影响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的因素进行探究。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Na2CO3溶液,并测定在不同温度下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溶质质量分数 2% 2% 2% 6% 6% 6% 10% 10% 10%
溶液温度(℃)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
溶液pH 10.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
【解释与结论】
实验①、②、③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    。
(3)要证明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可选择的3个实验的编号是    。
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来研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实验结束后,如图乙所示,把①、③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增加。
试管②的实验现象是   ;
(4)通过乙烧杯的实验现象推测试管①反应完后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5)若要证明烧杯乙中的溶质中还含有氯化钡,请你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
反思与评价: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和验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是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中学生要不断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加强自身的实验操作能力。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内容填入答卷表格中。)
23.(2024·长沙模拟)实验室用34克过氧化氢溶液和1克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1)实验结束后一共产生   克氧气;
(2)计算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铁器锈蚀过程中,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枯木腐朽过程中,是木头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冰雪消融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选项符合题意;
D、火山爆发过程中,物质被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胶头滴管不能倒持,以防腐蚀胶帽,故错误;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错误;
C、读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错误;
D、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故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3.【答案】A
【知识点】绿色化学;保护水资源;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解析】【解答】A、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应经处理后再排放,直接灌溉农田会对农作物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A选项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B、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既可以节约化石能源,又可以减少空气污染,B选项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避免造成水体污染,C选项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D选项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分子的间隔变小。所以,医疗上使用的氧气钢瓶体积较小,却能将大量的氧气压缩与其中。与分子的大小、能够可分以及分子的运动无关。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分子的间隔变小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酸、碱、盐的概念
【解析】【解答】 ZnCO3中含有金属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属于盐,
故答案为:D。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是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6.【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不会导致酸雨,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A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B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不能用于冶炼金属;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不能用于制作碳酸饮料,C选项说法错误;
D、CO2、CO均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有毒,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7.【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甲醇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A、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量、种类都没有改变,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该反应的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均属于氧化物,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或3:2,D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甲醇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反应的特点、微粒的变化和物质的构成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8.【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厕所清洁剂的pH小于7,显酸性,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炉具清洁剂的pH大于7,显碱性,B选项符合题意;
C、西瓜汁的pH小于7,显酸性,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橘子汁的的pH小于7,显酸性,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9.【答案】B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A. 食盐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故错误;
B.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正确;
C. 蔗糖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故错误;
D. 生石灰和水反应的同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起到局部降温的作用”,说明该物质溶于水吸收热量分析。
10.【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A. 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放出热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铜的活动性比氢弱,不与盐酸反应,固体质量不变,故错误,符合题意;
C. 铁的活动性比氢强,则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锌的活动性比氢强,则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B、铜的活动性比氢弱,不与盐酸反应。
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D、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11.【答案】B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而不是着火点,故A不符合题意;
B、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设置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离可燃物,是正确的,故B符合题意;
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汽油的着火点,而不是汽油不是可燃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与氧气隔绝,而不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若缺少一个则可灭火,所以灭火原理为撤离可燃物或隔绝氧气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注意着火点是物质的性质不能改变。
12.【答案】D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C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且一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在点燃时易发生爆炸,不符合除杂原则,A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除去了原物质碳酸钙,不符合除杂原则,B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加热时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虽然除去了碳,但原物质铜也发生了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C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能和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和酸不反应,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D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3.【答案】A,D
【知识点】物质的名称与俗名
【解析】【解答】A、氖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其化学式是Ne,名称与化学式对应错误,A选项符合题意;
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与化学式对应正确,B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名称与化学式对应正确,C选项不符合题意;
D、臭氧的化学式为O3,名称与化学式对应错误,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D。
【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4.【答案】B,C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氧气中氧的浓度大于空气中氧的浓度,说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有关,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虽然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由于其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物理性质不同,B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高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因此可以比较吸入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不是氧气)的含量,C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参与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缓解温室效应,因为树木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进行分析;
B、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进行分析;
C、根据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进行分析;
D、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进行分析。
15.【答案】C
【知识点】水的净化;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A. 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异味等,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用明矾处理浑浊的天然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吸附杂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铝制品抗腐蚀性强,是因为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故错误,符合题意;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热,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异味等分析。
B、根据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吸附杂质分析。
C、根据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分析。
D、根据干冰升华时吸热分析。
16.【答案】(1)混合物
(2)Cu
(3)禁止燃放烟花爆炸(合理即可)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含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2)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燃放烟花时看到绿色光芒是因为添加了含铜元素的化合物;
(3)为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尽量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燃放后及时清扫洒水、使用环保型烟花等。
【分析】(1)根据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进行分析;
(2)根据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进行分析;
(3)根据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
17.【答案】(1)
(2)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18.【答案】(1)氢气##H2
(2)氢离子##H+
(3)③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酸、碱、盐的概念
【解析】【解答】(1)科学家通过研究水的变化认识了水的组成,如图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所以试管①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2)组成和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或H+);
(3)①硝酸钡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
③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和氯化钠。
【分析】(1)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硝酸钡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和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
19.【答案】(1)处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
(2)①④②③
(3)氧气、水蒸气
【知识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一氧化碳的毒性;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解析】【解答】(1)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装置尾端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燃烧多余的CO,防止污染空气;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由于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开始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尽装置内的空气,然后再加热,防止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再停止通入一氧化碳,防止生成的铁重新被氧化,故顺序为:①④②③;
(3)铁生锈实际是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了复杂的反应。
【分析】(1)根据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进行分析;
(2)根据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分析;
(3)根据铁生锈实际是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了复杂的反应进行分析。
20.【答案】(1)过滤
(2)置换
(3)三氧化硫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置换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1)步骤①操作将精炼煤与含硫化合物的洗液分离,属于固液分离操作,与实验室的过滤操作原理一样;
(2)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第②步反应为煤与水蒸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3)X为氧化物,且其中的硫元素化合价与H2SO4中S元素化合价相同,H2SO4中S元素化合价为+6价,则氧化物X为SO3,名称为三氧化硫。
【分析】(1)根据过滤能把液体和固体分离进行分析;
(2)根据在高温条件下碳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分析;
(3)根据化合价原则分析。
21.【答案】(1)长颈漏斗
(2)AD或AF
(3)b
(4)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反应,则发生装置选A;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较干燥,则收集装置选D或F,故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AD或AF。
(3)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用F装置收集氢气,应从b端通入氢气。
(4)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则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分析】(2)根据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较干燥分析。
(3)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分析。
22.【答案】(1)红
(2)温度越高,碱性越强
(3)①④⑦;有气泡产生
(4)碳酸钠和氯化钠
(5)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碳酸钠,若有沉淀产生,则说明有氯化钡
【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则可观察到溶液显红色。
(2)pH>7的溶液显碱性,且pH值越大,碱性越强,对比实验①②③,温度越高,pH越大,则说明碱性越强。
(3)对比实验中,要控制变量,要向证明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可比较①④⑦;
试管②中,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现象为有气泡产生。
(4)试管①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试管③中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将①③物质倒入同一物质中,白色沉淀增加,则说明试管①中碳酸钠过量,试管③中氯化钡过量,则试管①反应后的溶质为氯化钠和碳酸钠。
(5)若想证明烧杯乙中还含有氯化钡,氯化钡和碳酸钠能结合为碳酸钡沉淀,则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碳酸钠,若有沉淀产生,则说明有氯化钡。
【分析】(1)根据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分析。
(2)根据对比实验的数据分析。
(3)根据对比实验中,要控制变量分析。
根据试管②中,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4)根据试管①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试管③中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分析。
(5)根据若想证明烧杯乙中还含有氯化钡,氯化钡和碳酸钠能结合为碳酸钡沉淀分析。
23.【答案】(1)1.6
(2)设34克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解得x=3.4g
则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知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氧气的质量,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5g-33.4g=1.6g。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生成氧气的质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得出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然后求出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2024下学期湖南省永州市名校联盟期末联考高一化学试卷(答案)

下一篇: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入学分班拔尖物理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