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2024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2024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
一、选择题:(1—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24·道外模拟)保护地球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是(  )
A. B.
C. D.
2.(2024·道外模拟)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变化,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3.(2024·道外模拟)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镁离子:
B.氧化铁的化学式:
C.:表示两个氮原子
D.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4.(2024·道外模拟)同学们非常喜欢做化学实验,请你把规范的操作找出来。(  )
A. B.
C. D.
5.(2024·道外模拟)我省是祖国的大粮仓,有广袤的黑土地,适合农作物生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叶尖发黄,需要施加氮肥
B.铵态氮肥要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C.建造蔬菜大棚用的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D.可用肥皂水来鉴别灌溉用水的软硬
6.(2024·道外模拟)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金属是电的良导体,是因为金属中有自由电子
B.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更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水结冰体积会膨胀,是因为水分子变大了
D.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7.(2024·道外模拟)分类法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纯净物 氧化物 酸 碱 盐
A 空气 二氧化锰 氨水
液氮 二氧化硫 烧碱
C 干冰 臭氧 纯碱
高锰酸钾 过氧化钠 熟石灰
A.A B.B C.C D.D
8.(2024·道外模拟)牙膏中添加少量游离氟防止蛀牙的发生。如图所示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以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氟原子的质子数为9 B.氟单质常温下为气态
C.氟原子容易得电子变成阳离子 D.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
9.(2024·道外模拟)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两种无色溶液混合无现象,则它们一定没发生化学反应
B.某混合气体不会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一定不含氧气
C.某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可推测该可燃物含有氢元素
D.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一定是单质
10.(2024·道外模拟)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 操作或所用试剂
除去溶液中的 加过量的铁粉,过滤
区分溶液和溶液 加酚酞溶液
C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除去固体中少量 加少量二氧化锰,加热
A.A B.B C.C D.D
11.(2024·道外模拟)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高温熔融盐环境中可将甲烷转化为,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有两种可燃物
B.过程②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C.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金属锌
D.过程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12.(2024·道外模拟)根据如图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13.(2024·道外模拟)如图所示是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温度时,溶解度:
B.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温度从降到,剩余溶液质量:
D.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的质量:
14.(2024·道外模拟)如图所示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
A.甲图表示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乙图表示向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C.丙图表示加热盐酸
D.丁图表示向稀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15.(2024·道外模拟)某品牌葡萄糖注射液规格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葡萄糖注射液 Glucose Injection 〖规格〗 内含葡萄糖 〖适应症〗补充能量和体液等
A.葡萄糖的化学式是
B.注射液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C.葡萄糖分子中含有24个原子
D.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二、非选择题(请根据题意填写空白,28-35小题,共40分)
16.(2024·道外模拟)哈尔滨不仅冰雪文化驰名中外,也是一座美食杂的城市。走在大大小小的夜市和早市中,香味扑鼻而来。东北炖酸菜、锅包肉、面包、格瓦斯、哈尔滨红肠·……不胜枚举。请你作为哈尔滨的小主人,从化学的角度,给外地游客介绍一下吧。
(1)酸菜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锅包肉和红肠为人们提供的营养素是   。
(3)面包烘焙过程中常用   (填化学式)作发酵粉。
(4)格瓦斯是一种发酵饮料,剧烈震荡产生大量气体,把该气体通入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
17.(2024·道外模拟)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人造骨是一种具有生物功能的新型无机材料,它类似于人骨和天然牙的性质的结构。人造骨植入人体内需要人体中的与离子形成羟基磷酸钙。
钛合金是目前最好的人造骨的材料。因为钛的耐腐蚀性、稳定性高,使它在和人长期接触以后也不影响其本质,所以不会造成人的过敏,它是唯一对人类植物神经和味觉没有任何影响的金属。钛又被人们称为“亲生物金属”。这种“钛骨”就如真的骨头一样,甚至可以用钛制人造骨来代替人骨治疗骨折。
(1)请写出一种富含钙的食物   。
(2)羟基磷酸钙中   。
(3)钛合金属于   (填“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
(4)钛合金用于制造人造骨的优势是(写一条即可)   。
18.(2024·道外模拟)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图1),乙醛还原又生成乙醇(图2),反应微观模拟过程如图所示。
(1)从微观模拟图可知,反应前后   总数不变。
(2)图1中,发生反应的乙醇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
(3)图2方框中应该填入的是   (填字母)。
(4)该反应的催化剂是金属铜。
①先把铜丝放置火焰上灼烧变黑,写出化学方程式   。
②迅速插在乙醇中铜丝又恢复成光亮的红色。
从②中现象可知乙醇具有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19.(2024·道外模拟)孔雀石是冶炼金属铜的主要原料,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也可看成],还含少量氧化铁和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如图为“湿法炼铜”并制备其它副产品氯化钠和铁红(氧化铁)的工业流程。
资料:1.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2.铁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1)操作的名称是   。
(2)试剂可以是____(填字母)。
A.盐酸 B.稀硫酸 C.氯化铁溶液
(3)根据资料信息写出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加热分解生成铁红和一种常见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2024·道外模拟)实验室常用于制备、干燥、检验、收集气体等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C装置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其中盛装的液体是   。
(4)都是气体收集装置,既能收集氧气又能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有   (填两个)。
(5)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固体制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21.(2024·道外模拟)是初中常见元素,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元素的一种单质是硬度最大的宝石,是一种助燃气体,组成一种常见的酸,蘸取的浓溶液在纸上写字,纸会变黑。甲、乙、丙、丁分别为上述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常见物质,甲是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可燃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丁和丙,其中丙是单质燃烧产物。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符号或化学式:   ,丁   。
(2)乙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3)的稀溶液与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试写出在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2.(2024·道外模拟)为测定某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碳酸钠溶液,平均分为三份,每份样品均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表。请计算: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样品质量 50 50 50
氯化钙溶液质量 10 20 30
烧杯和沉淀的总质量 42.5 45 45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2中氯化钙是否过量:   (填"是"或"否")。
(3)碳酸钠溶液与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为   。
(4)实验2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   。
(5)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6)向实验3的滤液中再加入   此碳酸钠溶液,恰好与剩余的氯化钙反应。
23.(2024·道外模拟)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兴趣小组利用图1研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并用和电导率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
资料卡片 电导率是物理学概念,也可以称为导电率。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电导率越大,说明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个数越多,导电能力越强。
(1)【实验准备】按图1装置连接好仪器(固定装置省略),装置中盛装的液体是   ,装置的作用是   。
(2)【数据采集】小组同学分工明确,记录了和电导率的变化(如图2和图3)。
【数据分析】图2中   (填字母)段表示反应发生的过程。
A. B. C.
(3)图3中溶液电导率下降的原因是   。
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
(4)【学习迁移】有同学认为这种方法非常科学和精准,避免了酸碱指示剂的误差。因此想用该装置测定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相关数据。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当反应恰好完全时,电导率约等于   。
(5)【提出质疑】有同学认为如果测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电导率存在一定误差,会造成反应完成假象。你认为造成假象的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垃圾分类处理,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故A不符合题意;
B、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故B不符合题意;
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了垃圾的产生,会造成环境污染。故C符合题意;
D、低碳出行,可以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A、根据垃圾分类处理,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分析;
B、根据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分析;
C、根据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了垃圾的产生,会造成环境污染分析;
D、根据低碳出行,可以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有利于环境保护分析。
2.【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叶片结满露珠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选项错误;
B、冰糖在水里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选项错误;
C、写粉笔字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选项错误;
D、水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酒精,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D选项正确;
故答案选:D。
【分析】根据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标准为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分析。
3.【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镁离子的正确书写方法为Mg2+。A答案错误;
B、用化学式表示物质,氧化铁的正确书写方式为Fe2O3。B答案错误;
C、化学式的微观意义是表示一个分子,N2表示一个氮分子。C答案错误;
D、原子里,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氧的结构示意图为 。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A、根据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分析;
B、根据用化学式表示物质分析;
C、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意义是表示一个分子分析;
D、根据原子里,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过滤操作应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A答案错误;
B、加粉末状固体应先将试管横放。然后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竖立起来。 B答案错误;
C、闻气味应用扇闻。C答案正确;
D、稀释浓硫酸应该为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过滤操作分析;
B、根据试管中加粉末状固体分析;
C、根据闻气味的方法分析;
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铵态氮肥的检验
【解析】【解答】A、小麦叶尖发黄,应施加钾肥。A答案错误;
B、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会使肥效降低。B答案错误;
C、塑料并不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是合成材料。C答案错误;
D、硬水遇到肥皂水易起浮渣,而软水遇到肥皂水会产生较多泡沫。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钾肥的作用分析;
B、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会使肥效降低分析;
C、根据塑料是合成材料分析;
D、根据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A、金属导电的原因是金属中有自由活动的电子。A答案正确;
B、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因此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越快。 B答案正确;
C、水结冰时体积发生膨胀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C答案错误;
D、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金属导电的原因是金属中有自由活动的电子分析;
B、根据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析;
C、根据水结冰时体积发生膨胀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分析;
D、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物质的简单分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 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
A、空气为混合物。A答案错误;
B、所涉及物质符合题意。B答案正确;
C、臭氧只有氧元素,并不是氧化物。 C答案错误;
D、过氧化钠为过氧化物,硝酸钾是盐并不是酸。 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氟的质子数是9。A答案正确;
B、氟带“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氟单质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答案正确;
C、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C答案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 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B、根据氟带“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氟单质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分析;
C、根据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分析;
D、根据单元格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9.【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两种无色溶液混合无现象,它们不一定没发生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 反应时无明显现象。故A错误;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某混合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不一定不含氧气,如可能是空气。故B错误;
C、某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说明某可燃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C正确;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 不属于单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反应时无明显现象进行分析;
B、根据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空气中含有氧气,空气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进行分析;
D、根据单质的概念进行分析。
10.【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除杂、净化;物质的检验、鉴别
【解析】【解答】A、CuCl2溶液能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A答案正确;
B、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鉴别。B答案错误;
C、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 C答案错误;
D、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分析;
B、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为碱性分析;
C、根据两种气体均不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均会熄灭分析;
D、根据可以发生反应,但会引入新的杂质分析。
11.【答案】B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根据流程可知,可燃性气体有甲烷、氢气、一氧化碳,故A错误;
B、根据分析,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O=ZnO+H2,该反应的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
C、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6份甲烷和18份水恰好完全反应,则甲烷和水的质量比是8:9时,完全反应,则此时不需要补充锌。故C错误;
D.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过程1的反应为 。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流程可知,可燃气体中有甲烷,氢气,一氧化碳分析;
B、根据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分析;
C、根据分析可知,锌在反应中充当催化剂的作用,质量不变分析;
D、根据方程式的配平可知氢气前应加2分析。
12.【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的探究;物质的检验、鉴别
【解析】【解答】A、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没有气体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A答案正确;
B、CaCO3难溶于水,CuSO4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NaCl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以鉴别。B答案正确;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了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答案错误;
D、Zn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金属活动性Zn>Cu,Ag与CuSO4溶液不反应, 说明了金属活动性Cu>Ag;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Zn>Cu>Ag。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 A、根据整个装置均为密闭并没有物质离开体系,所以质量守恒分析;
B、根据溶解性以及溶解于水后的颜色可能进行判断分析;
C、根据碳在氧气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并不能被水吸收,并且前后体积基本不变分析;
D、根据硫酸铜和锌和银能否发生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分析。
13.【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温度小于t2℃时,溶解度KNO3NH4Cl。A答案错误;
B、t1℃时,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x100%≈23.1%,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 ×100%≈27.5%,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答案正确;
C、由于不确定溶液是否饱和,也不确定溶液质量是否相等,故温度从 t3℃降到t2℃,剩余溶液质量大小不能确定。C答案错误;
D、由于不确定原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故蒸发等质量的水,不能确定析出溶质的质量。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
B、根据溶解度的计算分析;
C、D、根据溶液饱和情况的判断分析。
14.【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A、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改变反应速率,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A答案正确;
B、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的pH值无限趋近7, 但不会变成酸性。B答案错误;
C、盐酸具有挥发性,温度越高,挥发的越快,所以加热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C答案错误;
D、向稀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酸碱优先反应,此时不生成沉淀,硫酸反应完全后,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固体质量不发生变化,说明固体为催化剂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加水稀释并不会pH<7分析;
C、根据盐酸具有挥发性,温度越高挥发越快,可以溶质质量分数应减小分析;
D、根据稀硫酸和碱先发生反应分析。
15.【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葡萄糖的化学式是C6H12O6。A答案错误;
B、360mL注射液含有葡萄糖的质量: =18g,水的质量: 18g÷5%-18g=342g,氧元素质量: 313.6g 。B答案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24个原子。C答案错误;
D、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葡萄糖的化学式分析;
B、根据葡萄糖溶液中含有葡萄糖和水,葡萄糖和水中都含有氧元素分析;
C、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D、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分析。
16.【答案】(1)有机物
(2)蛋白质
(3)
(4)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或石蕊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1)乳酸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锅包肉和红肠中富含蛋白质,故锅包肉和红肠为人们提供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用于烘焙糕点,故面包烘焙过程中常用NaHCO3作发酵粉;
(4)格瓦斯是一种发酵饮料,剧烈震荡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分析】(1)根据乳酸属于有机物分析;
(2)根据肉类主要提供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分析;
(3)根据烘焙中碳酸氢钠可以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分析;
(4)根据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分析。
17.【答案】(1)牛奶
(2)2
(3)金属材料
(4)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或耐腐蚀、稳定性高)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1)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豆制品或牛奶等是含钙较多的食物;
(2)羟基磷酸钙的化学式为 ,其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磷酸根化合价为-3,氢氧根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2)×10+(-3)×6+(-1)×X=0,解得x=2;
(3)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4)根据材料,钛合金用于制造人造骨的优势是: 钛的耐腐蚀性、稳定性高,使它在和人长期接触以后也不影响其本质,所以不会造成人的过敏,它是唯一对人类植物神经和味觉没有任何影响的金属。
【分析】(1)根据所含钙质较多的食物有牛奶或豆制品等分析;
(2)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分析;
(3)根据钛合金为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分析;
(4)根据题干分析可知。
18.【答案】(1)原子
(2)
(3)A
(4);还原性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2)图1是乙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氧化为乙醛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2H3OH+O2 =催化剂2CH3CHO+2H2O,所以发生反应的乙醇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图2是乙醛和氢气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H3CHO+H2=C2H5OH,所以方框中需要3H2,故选A;
(4)铜丝在火焰上灼烧变黑生成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乙醇在加热条件下被氧化铜氧化,是因为乙醇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使其还原为铜,由此说明乙醇具有还原性。
【分析】(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分析;
(2)根据图片可以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而得出乙醇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分析;
(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所缺可以得出缺少三个氢气分子分析‘’
(4)根据铜被氧化的方程式,由于氧化铜变为原来的铜,所以乙醇具有还原性分析。
19.【答案】(1)蒸发结晶
(2)A;C
(3)
(4)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1)从溶液中得到氯化钠结晶的常用操作方法为蒸发结晶;
(2)盐酸可以溶解固体中的氧化铁生成氯化铁,并且根据题干中所给化学方程式可以推出要想处理过量的铁粉需加入氯化铁溶液;
故答案为:AC。
(3)根据题干中所给的碱式碳酸铜可以分解为氢氧化铜和碳酸铜的集合,所以反应物碱式碳酸铜可以拆成氢氧化铜和碳酸铜进行处理,方程式为
(4)根据所学可知,氢氧化铁中含有铁元素,所以生成的氧化物中也应含有铁元素,而铁的氧化物包括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由于四氧化三铁的生成条件较为苛刻,所以可以推断出这种氧化物为氧化铁,
【分析】(1)根据得到结晶的方法通常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氯化钠结晶应使用蒸发结晶分析;
(2)根据分析可知,此步骤为了得到氯化亚铁溶液;
(3)根据碱式碳酸铜可以拆解为氧化铜和碳酸铜进行考虑分析
(4)根据所学分析,此氧化物应是氧化铁。
20.【答案】(1)长颈漏斗
(2)
(3)浓硫酸
(4)DE
(5)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根据所学可知m为长颈漏斗;
(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洗气可以去除气体中的水分;
(4)由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均大于空气密度,所以收集方法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即DE;
(5)根据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固体制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
【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及用途分析;
(2)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分析;
(3)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
(4)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均大于空气密度分析;
(5)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分析。
21.【答案】(1);
(2)
(3)
(4)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X、Y、Z、W是初中常见元素,X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故X是氢元素;Y元素的一种单质是硬度最大的宝石,故Y是碳元素;Z2是一种助燃气体,故是Z氧气,Z是氧元素;X、Z、W组成一种常见的酸R,蘸取R的浓溶液在纸上写字,纸会变黑,故R是硫酸,则W是硫元素;甲、乙、丙、丁分别为上述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常见物质,甲是沼气的主要成分,故甲是甲烷,X2W是一种可燃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丁和丙,其中丙是W单质燃烧产物,故X2W是硫化氢,丙是二氧化硫,丁是水,乙是二氧化碳。
(1)由分析可知,Y是碳元素,符号为:C;丁是水,化学式为:H2O;
(2)乙是二氧化碳,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2 =3:8;
(3)R的稀溶液与铁粉反应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X2W在Z2中完全燃烧是硫化氢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根据X、Y、Z、W是初中常见元素,X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故X是氢元素;Y元素的一种单质是硬度最大的宝石,故Y是碳元素;Z2是一种助燃气体,故是Z氧气,Z是氧元素;X、Z、W组成一种常见的酸R,蘸取R的浓溶液在纸上写字,纸会变黑,故R是硫酸,则W是硫元素;甲、乙、丙、丁分别为上述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常见物质,甲是沼气的主要成分,故甲是甲烷,X2W是一种可燃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丁和丙,其中丙是W单质燃烧产物,故X2W是硫化氢,丙是二氧化硫,丁是水,乙是二氧化碳,带入验证,推理正确分析。
22.【答案】(1)
(2)否
(3)
(4)
(5)
(6)25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表格分析,实验2中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为实验1中的两倍,而生成的沉淀也为实验1中的两倍,又根据实验3可知实验3为完全反应所加入氯化钙为过量,所以实验2中氯化钙恰好完全发生反应,并不是过量;
(3)根据实验3数据可知,50g碳酸钠溶液与足量氯化钙反应生成的沉淀的质量为5g,所以150g碳酸钠溶液与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的沉淀质量为15g;
(4)解:设实验2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x=5.3g
(5)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6)根据实验1,实验2,实验3可知,10g氯化钙溶液所对应的样品质量为25g,因此还需加入25g原样品。
【分析】(1)根据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分析;
(2)根据表格分析,实验2中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为实验1中的两倍,而生成的沉淀也为实验1中的两倍,又根据实验3可知实验3为完全反应所加入氯化钙为过量,所以实验2中氯化钙恰好完全发生反应,并不是过量分析;
(3)根据实验3数据可知,50g碳酸钠溶液与足量氯化钙反应生成的沉淀的质量为5g,所以150g碳酸钠溶液与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的沉淀质量为15g分析;
(4)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带入化学方程式列比例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析;
(5)根据碳酸钠的质量和样品的质量计算分析;
(6)根据实验1,实验2,实验3可知,10g氯化钙溶液所对应的样品质量为25g,因此还需加入25g原样品分析。
23.【答案】(1)稀硫酸;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平衡气压/平衡上下装置气压等合理即给分)
(2)
(3)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少(或离子浓度降低);硫酸钠、硫酸
(4);0
(5)产生的硫酸钡沉淀附着在传感器上,降低了传感器的灵敏度。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 【解答】(1)由图可知,开始时溶液pH>7,显碱性,最后溶液pH<7,显酸性,则说明该反应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则装置a中盛装的液体是稀硫酸; 装置b的作用为调节气压,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滴下;
(2)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溶液pH=7,则 段表示反应发生的过程。
故答案选:A。
(3)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氢氧根减小,硫酸根离子增多,同时加入的稀硫酸中有水,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个数减少,则电导率下降; 120s时溶液pH<7,显酸性,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
(4)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反应时只有水,纯水几乎没有离子,则电导率约等于0;
(5)若测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电导率存在一定误差,则可能并没有完全反应,但却测得电导率为0,则可能原因为产生的硫酸钡沉淀附着在电极表面,导致测得结果为零,或反应放热,温度可能对导电率产生影响,或溶液中有大量的不溶解的硫酸钡,也可能干扰测量等。
【分析】 (1)根据由图可知,开始时溶液pH>7,显碱性,最后溶液pH<7,显酸性,则说明该反应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则装置a中盛装的液体是稀硫酸; 装置b的作用为调节气压,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滴下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发生中和反应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中和生成硫酸钠和水,其中水会降低溶质的浓度,使电导率下降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反应时只有水,纯水几乎没有离子,则电导率约等于0分析;
(5)根据若测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电导率存在一定误差,则可能并没有完全反应,但却测得电导率为0,则可能原因为产生的硫酸钡沉淀附着在电极表面,导致测得结果为零,或反应放热,温度可能对导电率产生影响,或溶液中有大量的不溶解的硫酸钡,也可能干扰测量等分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2024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
一、选择题:(1—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24·道外模拟)保护地球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垃圾分类处理,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故A不符合题意;
B、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故B不符合题意;
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了垃圾的产生,会造成环境污染。故C符合题意;
D、低碳出行,可以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A、根据垃圾分类处理,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分析;
B、根据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分析;
C、根据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了垃圾的产生,会造成环境污染分析;
D、根据低碳出行,可以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有利于环境保护分析。
2.(2024·道外模拟)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变化,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叶片结满露珠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选项错误;
B、冰糖在水里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选项错误;
C、写粉笔字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选项错误;
D、水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酒精,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D选项正确;
故答案选:D。
【分析】根据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标准为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分析。
3.(2024·道外模拟)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镁离子:
B.氧化铁的化学式:
C.:表示两个氮原子
D.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镁离子的正确书写方法为Mg2+。A答案错误;
B、用化学式表示物质,氧化铁的正确书写方式为Fe2O3。B答案错误;
C、化学式的微观意义是表示一个分子,N2表示一个氮分子。C答案错误;
D、原子里,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氧的结构示意图为 。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A、根据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分析;
B、根据用化学式表示物质分析;
C、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意义是表示一个分子分析;
D、根据原子里,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4.(2024·道外模拟)同学们非常喜欢做化学实验,请你把规范的操作找出来。(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过滤操作应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A答案错误;
B、加粉末状固体应先将试管横放。然后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竖立起来。 B答案错误;
C、闻气味应用扇闻。C答案正确;
D、稀释浓硫酸应该为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过滤操作分析;
B、根据试管中加粉末状固体分析;
C、根据闻气味的方法分析;
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分析。
5.(2024·道外模拟)我省是祖国的大粮仓,有广袤的黑土地,适合农作物生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叶尖发黄,需要施加氮肥
B.铵态氮肥要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C.建造蔬菜大棚用的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D.可用肥皂水来鉴别灌溉用水的软硬
【答案】D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铵态氮肥的检验
【解析】【解答】A、小麦叶尖发黄,应施加钾肥。A答案错误;
B、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会使肥效降低。B答案错误;
C、塑料并不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是合成材料。C答案错误;
D、硬水遇到肥皂水易起浮渣,而软水遇到肥皂水会产生较多泡沫。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钾肥的作用分析;
B、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会使肥效降低分析;
C、根据塑料是合成材料分析;
D、根据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分析。
6.(2024·道外模拟)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金属是电的良导体,是因为金属中有自由电子
B.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更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水结冰体积会膨胀,是因为水分子变大了
D.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A、金属导电的原因是金属中有自由活动的电子。A答案正确;
B、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因此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越快。 B答案正确;
C、水结冰时体积发生膨胀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C答案错误;
D、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金属导电的原因是金属中有自由活动的电子分析;
B、根据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析;
C、根据水结冰时体积发生膨胀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分析;
D、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分析。
7.(2024·道外模拟)分类法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纯净物 氧化物 酸 碱 盐
A 空气 二氧化锰 氨水
液氮 二氧化硫 烧碱
C 干冰 臭氧 纯碱
高锰酸钾 过氧化钠 熟石灰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物质的简单分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 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
A、空气为混合物。A答案错误;
B、所涉及物质符合题意。B答案正确;
C、臭氧只有氧元素,并不是氧化物。 C答案错误;
D、过氧化钠为过氧化物,硝酸钾是盐并不是酸。 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分析。
8.(2024·道外模拟)牙膏中添加少量游离氟防止蛀牙的发生。如图所示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以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氟原子的质子数为9 B.氟单质常温下为气态
C.氟原子容易得电子变成阳离子 D.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氟的质子数是9。A答案正确;
B、氟带“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氟单质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答案正确;
C、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C答案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 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B、根据氟带“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氟单质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分析;
C、根据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分析;
D、根据单元格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9.(2024·道外模拟)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两种无色溶液混合无现象,则它们一定没发生化学反应
B.某混合气体不会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一定不含氧气
C.某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可推测该可燃物含有氢元素
D.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一定是单质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两种无色溶液混合无现象,它们不一定没发生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 反应时无明显现象。故A错误;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某混合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不一定不含氧气,如可能是空气。故B错误;
C、某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说明某可燃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C正确;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 不属于单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反应时无明显现象进行分析;
B、根据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空气中含有氧气,空气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进行分析;
D、根据单质的概念进行分析。
10.(2024·道外模拟)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 操作或所用试剂
除去溶液中的 加过量的铁粉,过滤
区分溶液和溶液 加酚酞溶液
C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除去固体中少量 加少量二氧化锰,加热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除杂、净化;物质的检验、鉴别
【解析】【解答】A、CuCl2溶液能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A答案正确;
B、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鉴别。B答案错误;
C、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 C答案错误;
D、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分析;
B、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为碱性分析;
C、根据两种气体均不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均会熄灭分析;
D、根据可以发生反应,但会引入新的杂质分析。
11.(2024·道外模拟)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高温熔融盐环境中可将甲烷转化为,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有两种可燃物
B.过程②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C.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金属锌
D.过程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B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根据流程可知,可燃性气体有甲烷、氢气、一氧化碳,故A错误;
B、根据分析,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O=ZnO+H2,该反应的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
C、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6份甲烷和18份水恰好完全反应,则甲烷和水的质量比是8:9时,完全反应,则此时不需要补充锌。故C错误;
D.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过程1的反应为 。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流程可知,可燃气体中有甲烷,氢气,一氧化碳分析;
B、根据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分析;
C、根据分析可知,锌在反应中充当催化剂的作用,质量不变分析;
D、根据方程式的配平可知氢气前应加2分析。
12.(2024·道外模拟)根据如图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的探究;物质的检验、鉴别
【解析】【解答】A、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没有气体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A答案正确;
B、CaCO3难溶于水,CuSO4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NaCl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以鉴别。B答案正确;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了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答案错误;
D、Zn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金属活动性Zn>Cu,Ag与CuSO4溶液不反应, 说明了金属活动性Cu>Ag;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Zn>Cu>Ag。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 A、根据整个装置均为密闭并没有物质离开体系,所以质量守恒分析;
B、根据溶解性以及溶解于水后的颜色可能进行判断分析;
C、根据碳在氧气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并不能被水吸收,并且前后体积基本不变分析;
D、根据硫酸铜和锌和银能否发生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分析。
13.(2024·道外模拟)如图所示是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温度时,溶解度:
B.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温度从降到,剩余溶液质量:
D.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的质量:
【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温度小于t2℃时,溶解度KNO3NH4Cl。A答案错误;
B、t1℃时,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x100%≈23.1%,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 ×100%≈27.5%,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答案正确;
C、由于不确定溶液是否饱和,也不确定溶液质量是否相等,故温度从 t3℃降到t2℃,剩余溶液质量大小不能确定。C答案错误;
D、由于不确定原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故蒸发等质量的水,不能确定析出溶质的质量。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
B、根据溶解度的计算分析;
C、D、根据溶液饱和情况的判断分析。
14.(2024·道外模拟)如图所示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
A.甲图表示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乙图表示向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C.丙图表示加热盐酸
D.丁图表示向稀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A、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改变反应速率,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A答案正确;
B、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的pH值无限趋近7, 但不会变成酸性。B答案错误;
C、盐酸具有挥发性,温度越高,挥发的越快,所以加热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C答案错误;
D、向稀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酸碱优先反应,此时不生成沉淀,硫酸反应完全后,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固体质量不发生变化,说明固体为催化剂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加水稀释并不会pH<7分析;
C、根据盐酸具有挥发性,温度越高挥发越快,可以溶质质量分数应减小分析;
D、根据稀硫酸和碱先发生反应分析。
15.(2024·道外模拟)某品牌葡萄糖注射液规格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葡萄糖注射液 Glucose Injection 〖规格〗 内含葡萄糖 〖适应症〗补充能量和体液等
A.葡萄糖的化学式是
B.注射液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C.葡萄糖分子中含有24个原子
D.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葡萄糖的化学式是C6H12O6。A答案错误;
B、360mL注射液含有葡萄糖的质量: =18g,水的质量: 18g÷5%-18g=342g,氧元素质量: 313.6g 。B答案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24个原子。C答案错误;
D、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葡萄糖的化学式分析;
B、根据葡萄糖溶液中含有葡萄糖和水,葡萄糖和水中都含有氧元素分析;
C、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D、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分析。
二、非选择题(请根据题意填写空白,28-35小题,共40分)
16.(2024·道外模拟)哈尔滨不仅冰雪文化驰名中外,也是一座美食杂的城市。走在大大小小的夜市和早市中,香味扑鼻而来。东北炖酸菜、锅包肉、面包、格瓦斯、哈尔滨红肠·……不胜枚举。请你作为哈尔滨的小主人,从化学的角度,给外地游客介绍一下吧。
(1)酸菜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锅包肉和红肠为人们提供的营养素是   。
(3)面包烘焙过程中常用   (填化学式)作发酵粉。
(4)格瓦斯是一种发酵饮料,剧烈震荡产生大量气体,把该气体通入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
【答案】(1)有机物
(2)蛋白质
(3)
(4)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或石蕊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1)乳酸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锅包肉和红肠中富含蛋白质,故锅包肉和红肠为人们提供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用于烘焙糕点,故面包烘焙过程中常用NaHCO3作发酵粉;
(4)格瓦斯是一种发酵饮料,剧烈震荡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分析】(1)根据乳酸属于有机物分析;
(2)根据肉类主要提供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分析;
(3)根据烘焙中碳酸氢钠可以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分析;
(4)根据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分析。
17.(2024·道外模拟)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人造骨是一种具有生物功能的新型无机材料,它类似于人骨和天然牙的性质的结构。人造骨植入人体内需要人体中的与离子形成羟基磷酸钙。
钛合金是目前最好的人造骨的材料。因为钛的耐腐蚀性、稳定性高,使它在和人长期接触以后也不影响其本质,所以不会造成人的过敏,它是唯一对人类植物神经和味觉没有任何影响的金属。钛又被人们称为“亲生物金属”。这种“钛骨”就如真的骨头一样,甚至可以用钛制人造骨来代替人骨治疗骨折。
(1)请写出一种富含钙的食物   。
(2)羟基磷酸钙中   。
(3)钛合金属于   (填“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
(4)钛合金用于制造人造骨的优势是(写一条即可)   。
【答案】(1)牛奶
(2)2
(3)金属材料
(4)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或耐腐蚀、稳定性高)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1)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豆制品或牛奶等是含钙较多的食物;
(2)羟基磷酸钙的化学式为 ,其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磷酸根化合价为-3,氢氧根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2)×10+(-3)×6+(-1)×X=0,解得x=2;
(3)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4)根据材料,钛合金用于制造人造骨的优势是: 钛的耐腐蚀性、稳定性高,使它在和人长期接触以后也不影响其本质,所以不会造成人的过敏,它是唯一对人类植物神经和味觉没有任何影响的金属。
【分析】(1)根据所含钙质较多的食物有牛奶或豆制品等分析;
(2)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分析;
(3)根据钛合金为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分析;
(4)根据题干分析可知。
18.(2024·道外模拟)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图1),乙醛还原又生成乙醇(图2),反应微观模拟过程如图所示。
(1)从微观模拟图可知,反应前后   总数不变。
(2)图1中,发生反应的乙醇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
(3)图2方框中应该填入的是   (填字母)。
(4)该反应的催化剂是金属铜。
①先把铜丝放置火焰上灼烧变黑,写出化学方程式   。
②迅速插在乙醇中铜丝又恢复成光亮的红色。
从②中现象可知乙醇具有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答案】(1)原子
(2)
(3)A
(4);还原性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2)图1是乙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氧化为乙醛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2H3OH+O2 =催化剂2CH3CHO+2H2O,所以发生反应的乙醇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图2是乙醛和氢气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H3CHO+H2=C2H5OH,所以方框中需要3H2,故选A;
(4)铜丝在火焰上灼烧变黑生成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乙醇在加热条件下被氧化铜氧化,是因为乙醇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使其还原为铜,由此说明乙醇具有还原性。
【分析】(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分析;
(2)根据图片可以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而得出乙醇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分析;
(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所缺可以得出缺少三个氢气分子分析‘’
(4)根据铜被氧化的方程式,由于氧化铜变为原来的铜,所以乙醇具有还原性分析。
19.(2024·道外模拟)孔雀石是冶炼金属铜的主要原料,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也可看成],还含少量氧化铁和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如图为“湿法炼铜”并制备其它副产品氯化钠和铁红(氧化铁)的工业流程。
资料:1.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2.铁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1)操作的名称是   。
(2)试剂可以是____(填字母)。
A.盐酸 B.稀硫酸 C.氯化铁溶液
(3)根据资料信息写出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加热分解生成铁红和一种常见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蒸发结晶
(2)A;C
(3)
(4)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1)从溶液中得到氯化钠结晶的常用操作方法为蒸发结晶;
(2)盐酸可以溶解固体中的氧化铁生成氯化铁,并且根据题干中所给化学方程式可以推出要想处理过量的铁粉需加入氯化铁溶液;
故答案为:AC。
(3)根据题干中所给的碱式碳酸铜可以分解为氢氧化铜和碳酸铜的集合,所以反应物碱式碳酸铜可以拆成氢氧化铜和碳酸铜进行处理,方程式为
(4)根据所学可知,氢氧化铁中含有铁元素,所以生成的氧化物中也应含有铁元素,而铁的氧化物包括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由于四氧化三铁的生成条件较为苛刻,所以可以推断出这种氧化物为氧化铁,
【分析】(1)根据得到结晶的方法通常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氯化钠结晶应使用蒸发结晶分析;
(2)根据分析可知,此步骤为了得到氯化亚铁溶液;
(3)根据碱式碳酸铜可以拆解为氧化铜和碳酸铜进行考虑分析
(4)根据所学分析,此氧化物应是氧化铁。
20.(2024·道外模拟)实验室常用于制备、干燥、检验、收集气体等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C装置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其中盛装的液体是   。
(4)都是气体收集装置,既能收集氧气又能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有   (填两个)。
(5)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固体制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答案】(1)长颈漏斗
(2)
(3)浓硫酸
(4)DE
(5)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根据所学可知m为长颈漏斗;
(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洗气可以去除气体中的水分;
(4)由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均大于空气密度,所以收集方法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即DE;
(5)根据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固体制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
【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及用途分析;
(2)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分析;
(3)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
(4)根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均大于空气密度分析;
(5)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分析。
21.(2024·道外模拟)是初中常见元素,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元素的一种单质是硬度最大的宝石,是一种助燃气体,组成一种常见的酸,蘸取的浓溶液在纸上写字,纸会变黑。甲、乙、丙、丁分别为上述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常见物质,甲是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可燃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丁和丙,其中丙是单质燃烧产物。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符号或化学式:   ,丁   。
(2)乙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3)的稀溶液与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试写出在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
(2)
(3)
(4)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X、Y、Z、W是初中常见元素,X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故X是氢元素;Y元素的一种单质是硬度最大的宝石,故Y是碳元素;Z2是一种助燃气体,故是Z氧气,Z是氧元素;X、Z、W组成一种常见的酸R,蘸取R的浓溶液在纸上写字,纸会变黑,故R是硫酸,则W是硫元素;甲、乙、丙、丁分别为上述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常见物质,甲是沼气的主要成分,故甲是甲烷,X2W是一种可燃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丁和丙,其中丙是W单质燃烧产物,故X2W是硫化氢,丙是二氧化硫,丁是水,乙是二氧化碳。
(1)由分析可知,Y是碳元素,符号为:C;丁是水,化学式为:H2O;
(2)乙是二氧化碳,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2 =3:8;
(3)R的稀溶液与铁粉反应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X2W在Z2中完全燃烧是硫化氢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根据X、Y、Z、W是初中常见元素,X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故X是氢元素;Y元素的一种单质是硬度最大的宝石,故Y是碳元素;Z2是一种助燃气体,故是Z氧气,Z是氧元素;X、Z、W组成一种常见的酸R,蘸取R的浓溶液在纸上写字,纸会变黑,故R是硫酸,则W是硫元素;甲、乙、丙、丁分别为上述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常见物质,甲是沼气的主要成分,故甲是甲烷,X2W是一种可燃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丁和丙,其中丙是W单质燃烧产物,故X2W是硫化氢,丙是二氧化硫,丁是水,乙是二氧化碳,带入验证,推理正确分析。
22.(2024·道外模拟)为测定某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碳酸钠溶液,平均分为三份,每份样品均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表。请计算: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样品质量 50 50 50
氯化钙溶液质量 10 20 30
烧杯和沉淀的总质量 42.5 45 45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2中氯化钙是否过量:   (填"是"或"否")。
(3)碳酸钠溶液与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为   。
(4)实验2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   。
(5)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6)向实验3的滤液中再加入   此碳酸钠溶液,恰好与剩余的氯化钙反应。
【答案】(1)
(2)否
(3)
(4)
(5)
(6)25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表格分析,实验2中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为实验1中的两倍,而生成的沉淀也为实验1中的两倍,又根据实验3可知实验3为完全反应所加入氯化钙为过量,所以实验2中氯化钙恰好完全发生反应,并不是过量;
(3)根据实验3数据可知,50g碳酸钠溶液与足量氯化钙反应生成的沉淀的质量为5g,所以150g碳酸钠溶液与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的沉淀质量为15g;
(4)解:设实验2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x=5.3g
(5)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6)根据实验1,实验2,实验3可知,10g氯化钙溶液所对应的样品质量为25g,因此还需加入25g原样品。
【分析】(1)根据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分析;
(2)根据表格分析,实验2中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为实验1中的两倍,而生成的沉淀也为实验1中的两倍,又根据实验3可知实验3为完全反应所加入氯化钙为过量,所以实验2中氯化钙恰好完全发生反应,并不是过量分析;
(3)根据实验3数据可知,50g碳酸钠溶液与足量氯化钙反应生成的沉淀的质量为5g,所以150g碳酸钠溶液与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的沉淀质量为15g分析;
(4)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带入化学方程式列比例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析;
(5)根据碳酸钠的质量和样品的质量计算分析;
(6)根据实验1,实验2,实验3可知,10g氯化钙溶液所对应的样品质量为25g,因此还需加入25g原样品分析。
23.(2024·道外模拟)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兴趣小组利用图1研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并用和电导率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
资料卡片 电导率是物理学概念,也可以称为导电率。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电导率越大,说明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个数越多,导电能力越强。
(1)【实验准备】按图1装置连接好仪器(固定装置省略),装置中盛装的液体是   ,装置的作用是   。
(2)【数据采集】小组同学分工明确,记录了和电导率的变化(如图2和图3)。
【数据分析】图2中   (填字母)段表示反应发生的过程。
A. B. C.
(3)图3中溶液电导率下降的原因是   。
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
(4)【学习迁移】有同学认为这种方法非常科学和精准,避免了酸碱指示剂的误差。因此想用该装置测定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相关数据。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当反应恰好完全时,电导率约等于   。
(5)【提出质疑】有同学认为如果测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电导率存在一定误差,会造成反应完成假象。你认为造成假象的原因是   。
【答案】(1)稀硫酸;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平衡气压/平衡上下装置气压等合理即给分)
(2)
(3)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少(或离子浓度降低);硫酸钠、硫酸
(4);0
(5)产生的硫酸钡沉淀附着在传感器上,降低了传感器的灵敏度。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 【解答】(1)由图可知,开始时溶液pH>7,显碱性,最后溶液pH<7,显酸性,则说明该反应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则装置a中盛装的液体是稀硫酸; 装置b的作用为调节气压,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滴下;
(2)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溶液pH=7,则 段表示反应发生的过程。
故答案选:A。
(3)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氢氧根减小,硫酸根离子增多,同时加入的稀硫酸中有水,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个数减少,则电导率下降; 120s时溶液pH<7,显酸性,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
(4)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反应时只有水,纯水几乎没有离子,则电导率约等于0;
(5)若测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电导率存在一定误差,则可能并没有完全反应,但却测得电导率为0,则可能原因为产生的硫酸钡沉淀附着在电极表面,导致测得结果为零,或反应放热,温度可能对导电率产生影响,或溶液中有大量的不溶解的硫酸钡,也可能干扰测量等。
【分析】 (1)根据由图可知,开始时溶液pH>7,显碱性,最后溶液pH<7,显酸性,则说明该反应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则装置a中盛装的液体是稀硫酸; 装置b的作用为调节气压,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滴下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发生中和反应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中和生成硫酸钠和水,其中水会降低溶质的浓度,使电导率下降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反应时只有水,纯水几乎没有离子,则电导率约等于0分析;
(5)根据若测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电导率存在一定误差,则可能并没有完全反应,但却测得电导率为0,则可能原因为产生的硫酸钡沉淀附着在电极表面,导致测得结果为零,或反应放热,温度可能对导电率产生影响,或溶液中有大量的不溶解的硫酸钡,也可能干扰测量等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陕西省2023-2024高一第四次阶段性考试(241987Z)语文

下一篇:广西钦州市2024年中考化学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