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大荆中学2022—2023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答案)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大荆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
化学期中质量检测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12,C-14,Na-23,S-3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题,每题2分,共1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A.废旧电池统一回收并填埋处理,减少重金属污染
B.农业和园林灌溉采用滴灌或喷灌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
D.循环使用教科书,节约使用纸张
2.2023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又响起了鞭炮声,人们庆祝兔年的来临。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是(  )
A. B.
C. D.
3.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C.④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4.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B.生石灰用于食品加热
C.氦气填充气球 D.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5.向AgNO3、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质量为a克的Al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反应后滤液为无色,滤液中Mg(NO3)2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若反应后滤液为蓝色,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没有Al
C.若向滤渣中加盐酸无气泡,则滤渣质量一定大于3a克
D.若反应后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一定有Mg(NO3)2、Al(NO3)3
6.消防安全,警钟长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林区进行野外烧烤
B.加油站内打手机电话
C.火灾中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7.分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从组成角度,KClO3不属于(  )
A.纯净物 B.化合物 C.含氧化合物 D.氧化物
8.关于KNO3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盐 B.含有原子团
C.可作复合肥料 D.灼烧时火焰呈黄色
9.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主要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小 B.分子的体积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由原子构成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如图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观察到火焰的颜色是   。
(2)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3)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
(4)实验中当火焰变得微弱时,将燃烧匙进一步伸入瓶底,火焰又变旺,可得出氧气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
11.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1)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些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   的减小而减小。
(2)焊锡的熔点   ,可用于焊接金属。
(3)木炭由于具有很强的   性,可以清除冰箱内的异味。
(4)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填序号)______。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电子
(5)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硬度。
(6)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水的洗涤剂洗掉,这是由于洗涤剂有   功能。
12.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密切相关,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武德合金常用作保险丝,是因为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要   (填“高”或“低”)。
(2)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里记载了我国古代冶金工艺。在炼铁反应3CO+Fe2O32Fe+3CO2中,具有还原性的反应物是   。
(3)黄河流域出土的阳燧(铜制的凹面镜)见证了黄河文化的悠久历史。使用时将凹面镜对着阳光,把艾绒放于焦点部位引火。铜可以被敲打成铜镜,是利用了金属物理性质中的   (写一点),用艾绒而不用其他木材取火是因为   。
13.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1回答有关气体制取题(1)-(4):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为原料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装置可选择C,原因是   。
(3)利用药品高锰酸钾和装置A、F(F装满水)、G可以制取氧气并测量其体积,则接口的顺序为   (填小写字母)。
(4)乙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它可由电石(主要成分是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生成。化学小组同学用B装置制取乙炔时发现反应剧烈,不易收集。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写出对该装置进行的改进措施   。收集乙炔的装置可选用H,气体应从导管口   (填导管口字母)进入。
(5)利用图2装置检验CO2的性质,甲中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程式为   。丙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1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不同元素之间的最本质区别是   不同。
(2)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3)一个OH-含有   个电子。
(4)写出7、8、13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5)已知溴元素(Br)和氯元素(Cl)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所以Br2和Cl2的化学性质理论上应该   (“相似”或“不相似”),已知Br2+H2O═HBr+HBrO,则Cl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中甲、乙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x=   。
(2)与A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是   (填字母)。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
(4)观察上面的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②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③B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三、实验题(共2小题,计13分)
16.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A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   mL。
(2)实验B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现象是   。
(3)实验C结束后,天平指针向右偏,该实验   (填“遵循”与“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
(4)实验D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实验中热水除了提供热量外,还起的作用是   。
17.碱石灰是生石灰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在实验室常作干燥剂,其极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现有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是否还能继续使用,化学实验小组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1)[提出猜想]
Ⅰ.并未变质,样品中只有生石灰和氢氧化钠。
Ⅱ.部分变质,样品中除生石灰和氢氧化钠而外,还有氢氧化钙、碳酸钙和碳酸钠。
Ⅲ.完全变质,样品中只有   种碳酸盐。
(2)[查阅资料]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实验探究]
Ⅰ.取少量碱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并搅拌,过滤后得到滤渣和溶液E。
Ⅱ.向滤渣中滴加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并得到溶液F。
Ⅲ.取少量溶液E于试管中并滴加酚酞试剂,溶液   (填“变红”或“不变色”),再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和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3)[实验结论] 猜想   正确(填序号)。
(4)[探究拓展] 化学实验小组取一定量的溶液F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加溶液E,测得烧杯内溶液的pH与所加溶液E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中   (填“A”或“B”或“C”或“D”)点对应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种类最少。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8.一些骗子常用黄铜冒充黄金骗取钱财,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他取一定质量的某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分4次加入等质量的同一稀硫酸,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稀硫酸的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5 4.35 3.7 3.6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所取黄铜样品的质量为   g。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解答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A
2.D
3.A
4.B
5.A
6.C
7.D
8.D
9.C
10.(1)明亮的蓝紫色
(2)硫+氧气 二氧化硫
(3)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4)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11.(1)压强
(2)低
(3)吸附
(4)C
(5)煮沸
(6)乳化
12.(1)低
(2)一氧化碳
(3)延展性;艾绒的着火点比木材着火点低,在较低的温度下容易燃烧
13.(1)长颈漏斗;集气瓶
(2);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3)acbd
(4)将长颈漏斗换为分液漏斗(其他合理即可);f
(5)纸花变为红色;CO2+H2O=H2CO3;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4.(1)质子数
(2)门捷列夫
(3)10
(4)Al(NO3)3
(5)相似;Cl2+H2O=HCl+HClO
15.(1)8
(2)B
(3)BC
(4)①
16.(1)6.8
(2)防止高温熔融物掉落使集气瓶底部炸裂;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3)遵循;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了空气中
(4)隔绝氧气
17.(1)二或两
(2)变红;产生白色沉淀
(3)Ⅲ
(4)CaCl2+Na2CO3=2NaCl+CaCO3↓;C
18.(1)5.65
(2)解:0.65g的锌与1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设10g稀硫酸中溶质硫酸的质量为x。
所用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
答:所用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9.8%。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六十九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无答案)

下一篇:新人教版 必修 第三册单词小测(汉译英+英译汉)